CN104967999A - 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7999A
CN104967999A CN201510252293.7A CN201510252293A CN104967999A CN 104967999 A CN104967999 A CN 104967999A CN 201510252293 A CN201510252293 A CN 201510252293A CN 104967999 A CN104967999 A CN 104967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technology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ystem
wireless access
schedu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22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拉塔苏克
N·曼加尔韦德赫
A·戈什
B·韦伊尔加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496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7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方法。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基于所述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利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其他方面提供了基于建立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创建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干扰剖面图来进行调度。其他方面详细的附加属性用以确定所述调度和/或归入或扩充所述干扰剖面图以便确定所述调度。

Description

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用以支持机器类型通信(MTC)或机器到机器通信(M2M)的新窄带LTE系统的规定。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以下公开的发明提供背景或上下文。这里的描述可以包括可能被努力追寻但未必在之前已被构想、实现或描述的概念。因此,除非本文以其他方式明确地指示,本部分描述的内容不是本申请说明书的现有技术,也不作为现有技术被包含在本部分中。在附图和该公开内容中使用的缩略词将在本公开内容的末尾处加以定义。
以下缩写词可以在说明书和/或附图中找到,并且被定义如下:
2G                    第二代
3G                    第三代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
AS                    接入层
BSC                   基站控制器
BTS                   基站收发机
CM                    连接管理
CN                    核心网络
CQI                   信道质量指示
CS                    电路交换
CSI                   信道状态信息
DL                    下行链路
DRMS                  解调参考信号
DTM                   双传输模式
eICIC                 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
EDGE                  增强型数据速率的GSM演进
eNB or eNodeB         演进型节点B(LTE基站)
EPDCCH                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UTRAN               演进型UTRAN
FER                   误帧率
GERAN                 GSM EDGE无线接入网络
GGSN                  网关GPRS支持节点
GMM                   GPRS移动性管理
GMSC                  网关MSC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W                    网关
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
HO                    切换
HSS                   归属用户服务器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IE                    信息元件(element)
IMS                   IP多媒体子系统
IP                    因特网协议
L1                    物理层,也称为PHY
LTE                   长期演进
LTE-A                 增强型长期演进
LTE-M                 支持MTC或M2M的LTE系统
Node B(NB)            节点B(UTRAN中的基站)
M2M                   机器到机器通信
MAC                   介质接入控制
MIMO                  多入多出
MM                    移动性管理
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MSC                   移动交换中心
MTC                   机器类型通信
NAS                   非接入层
NCE                   网络控制实体/元件
NCT                   新载波类型
NZP                   非零功率
PCRF                  策略控制与计费规则功能
PDCP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N-GW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MI                   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RB                   物理资源块
PSTN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PS                    分组交换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RAB                   无线接入承载
RAN                   无线接入网络
RAT                   无线接入技术
RAU                   路由区域更新
RB                    无线承载
RE                    资源元素
Rel                   发布(release)
RI                    秩指示符
RLC                   无线链路控制
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
RR                    无线资源
RRC                   无线资源控制
RS                    参考信号
SGSN                  服务GPRS支持节点
SGW                   服务网关
SINR                  信干噪比
SMC                   安全模式命令
SNR                   信噪比
SRB                   信令无线承载
SRVCC                 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
TDM                   时分复用
TS                    技术规范
Tx or tx              传输或发送器
TS                    技术标准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ULA                   均匀线性阵列
UMT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TRAN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VoIP                  IP承载语音3GPP
ZP                    零功率
涉及GSM和LTE之间频谱的动态重用的现有技术参考有多个。例如,US20130308595提出将使用具有重叠BW的NTC的LTE部署到GSM。然后,在不使用GSM时,调度LTE传输。另一个示例为US 20130294415,其提出采用关于第一和第二通信系统之间共享的频谱块的可用性的信息的用户载波聚合。然而,这些参考涉及的是在没有GSM传输时对LTE进行的GSM频谱的重用。没有考虑共存技术,诸如功率差异、对SINR的干扰影响、部分重叠和干扰抵消。
另一个相关的现有技术参考是EP 2203011,其试图最佳地选择GSM和LTE带宽,提出基于负载(例如移动体的数量)为LTE和GSM分配适当的带宽。
这些现有技术参考涉及GSM频谱的重新规划或LTE/GSM的动态频谱分配,但是不涉及在将LTE-M部署为与GSM频谱相邻或位于GSM频谱内时的共存。
发明内容
广义上讲,感兴趣的是用于特别关注要求从参考LTE系统获得多达20dB额外覆盖的智能测量表(meter)设备的MTC的增强型覆盖,具有最小复杂度的低成本设备,以及具有极低功耗的UE,从而使得它们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就可以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本文描述的发明针对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的方法。
在实施例的示例中,公开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基于所述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便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资源进行传输。
实施例的额外示例包括计算机程序,其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用于执行上一段的方法的代码。根据这段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着包含其中与计算机联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设备的示例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起使得设备执行或控制至少以下操作: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基于所述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便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
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示例包括承载着包含其中与计算机联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用于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的代码;基于所述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便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代码;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的代码。
在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设备包括用于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的装置;基于所述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便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装置;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的装置。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呈现以下图用于解释本发明:
图1为一个示例性系统的框图,在该示例性系统中可以实现示例性实施例。
图2示出了无线系统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3为一个窄带LTE-M(180kHz)的图。
图4为与GSM共存的LTE-M的图。
图5由图5a和5b组成,其为由于LTE-M/GSM共存引起的SINR退化(degradation)的曲线图。
图6为与GSM共存的LTE-M-额外保护带的图。
图7为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操作的逻辑流程图、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或由实现在硬件中的逻辑执行的功能。
图8为GSM和LTE-M的信道分配图。
图9为被来自邻近信道的干扰影响的小区图。
图10为具有功率差异管理的PUSCH性能的曲线图。
图11为具有调度低SINR用户的PDSCH性能的曲线图。
图12为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操作的逻辑流程图、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或由实现在硬件中的逻辑执行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问题和针对那些问题的本文中的解决方案继续进行额外描述之前,参考图1,其示出了一个示例性系统的框图,在该示例性系统中可以实现所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图示了一个示例性无线网络的框图,本发明在所述网络中使用,示出了3个系统,每个具有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E-UTRAN 101、UTRAN 102和GERAN 103。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被粗略地划分为无线接入网络(RAN)115和核心网络(CN)130。为了便于解释,不讨论图1中各种实体之间的许多连接。此外,系统101、102和103仅仅表示为便于展示,而不用于限制或穷举。
在E-UTRAN实施例中,RAN 115包括eNB(演进型节点B,也称为E-UTRAN节点B)120,CN 130包括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33,服务网关(SGW)14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35,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137,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145。E-UTRAN也称为长期演进(LTE)。
在UTRAN实施例中,RAN 115包括基础传输站(BTS)(节点B)123和无线网络控制器125,并且CN 130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50,归属位置寄存器(HLR)147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53。
在GERAN实施例中,RAN 115包括BTS 160和基站控制器(BSC)165,并且CN 130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180和网关MSC(GMSC)185。这个示例示出了HLR 147作为UTRAN和GERAN的一部分,但这只是示例性的。
GMSC 185被连接到PSTN 190。这里有电路交换核心网络(CS CN)137,其包括MSC 180和GMSC 185。注意UTRAN的RNC 125和GERAN的BSC 165都可以接入CS CN 137。
PDN-GW 145和GGSN 153连接到因特网(或其他分组数据网络)170。这里有分组交换核心网络(PS CN)131,其包括GGSN 153和SGSN 150。UTRAN的RNC 125和GERAN的BSC 165二者都可以接入PS CN 131。
图1的示例示出了UE 110-1可以经由无线链路105-1和105-2分别都连接到E-UTRAN 101和UTRAN 102。UE 110-2可以经由无线链路105-3和105-4分别连接到UTRAN 102和GERAN 103。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可应用于从E-UTRAN 101到UTRAN 102的切换,也可应用于从GERAN 103到UTRAN102的切换。
转到图2,这个图示出了无线系统100的一部分的框图。在图2中,UE 110经由无线链路105与无线网络100的网络节点290进行无线通信。用户设备1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0,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25和一个或多个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227相互连接的收发机250。所述一个或多个收发机250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228。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25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223。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25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223被配置为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0一起使得所述用户设备210执行如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
所述网络节点290可以为用于各种系统E-UTRAN 101,UTRAN 102和GERAN 103的RAN 115中的RAN网络节点中的一个,并且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与适当系统101,102或103对应的RAT 291。RAT是用于UE接入无线网络的装置,并且包括用于LTE,UMTS,GSM和CDMA等的适当空中接口(例如频谱,编码,信道,扩展,时间上的物理资源,频率或者代码)。所述网络节点29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70,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55,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N/W I/F)261,以及一个或多个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257相互连接的收发机260。所述一个或多个收发机260被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258。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55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253。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55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253被配置为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50一起使得所述网络节点290执行一个或多个如文本所描述的操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261在诸如网络272和231的网络上通信。两个或多个基站使用例如网络270通信。所述网络272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或两者都有。所述网络231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或两者都有,可以用于与其他网络元件通信。
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25和255可以为适合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闪存,磁存储设备和系统,光存储设备和系统,固态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220和270可以为适合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特定用途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
通常,所述用户设备110的各种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诸如智能电话,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计算机,图象捕获设备诸如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数字相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的音乐存储和播放设备,允许无线因特网接入和浏览的因特网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平板电脑,以及合并了此类功能的组合的便携单元或终端,以及另外的MTC设备诸如智能测量表,远程传感器和监测器,及商业/消费类设备。
LTE-M可专注于为低数据率和广域M2M业务服务,诸如智能测量表,远程传感器和监测器,及商业/消费类设备。智能测量表可包括电,气和水表。远程传感器和监测器可包括传感器,自动售货机控制,车辆诊断,健康监测,通信业务(traffic)传感器,路面标志和交通灯。商业/消费类设备可包括刷卡机,自动售货机,家电,电子书等。为了寻址这个空间(To address this space),3GPP已确定(identified)了用于支持M2M业务的以下特征:低移动性,时间可控,少量数据传输,少见的移动终止,监控,安全连接和基于组的策略和寻址。
本文中的实施例可以采用软件(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硬件(例如应用特定集成电路),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加以实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软件(例如,应用逻辑,指令集)被维持(maintain)在多种常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任何一种上。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包含,存储,传送,传播或传输被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器件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指令的任何介质或装置,所述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器件诸如计算机,采用例如在图1中描述和描绘的计算机作为一个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125,155,171或其他设备),其可以是可包含或存储被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器件,诸如计算机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指令的任何介质或装置。
关于图3,在本发明用于LTE时最低可支持的带宽为1.4MHz。考虑窄带的LTE操作,以便降低设备成本并提高系统覆盖。这种新窄带MTC系统暂且称为LTE-M。正在研究中的是将LTE-M部署在200kHz中以便重新规划GSM频谱。在图3中示出了仅使用1PRB(180kHz)来部署LTE-M,其为针对窄带LTE-M(180kHz)的图,其中所述LTE-M系统的占用频带为180kHz,其允许它适应现有的GSM信道。LTE-M成为TDM系统,其中不同信道时分复用在一起。
图4描绘了LTE-M与GSM共存。在通过GSM频谱的重规划来部署LTE-M的情况下,考虑共存。一些共存部署方案如图4中所示。在方案A中,LTE-M与1个GSM信道相邻,而在方案B中,LTE-M与2个GSM信道相邻。
由于在图5检查到了LTE-M/GSM共存导致了SINR退化(degradation)。我们的分析示出当LTE-M与GSM相邻时则干扰高,因为保护带非常小(只有10kHz)。如图5中所示,这导致了两个系统的SINR退化。在图5(a)中,示出了LTE-M的SINR退化,而在图5(b)中示出了GSM的SINR退化。根据图,看到的是GSM系统的SINR退化更严重。这是因为部署GSM使用的重用因子比1大,而部署LTE-M使用的重用因子为1。结果是,与LTE-M信道相邻的GSM信道将遭受与其不相称的干扰量。
从图5可以观察到对于高SINR用户,SINR退化最为严重,因为他们受干扰限制(例如处于90%展开图(tile)中的LTE-M用户有~6dB的降低)。对于低SINR用户,退化小(例如处于10%展开图中的LTE-M用户有~0.1dB的降低)。
图6示出了与GSM共存的LTE-M-额外保护带,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额外的保护带。例如,2个GSM信道可用于部署1个LTE-M信道,在LTE-M的每侧上各增加100kHz的额外保护带。所述额外保护带降低了SINR的退化量。通常,我们发现(n+1)个GSM信道可用于部署n个LTE-M信道以具有相同的保护带。
然而,这种方案浪费了1个GSM信道。根据我们的能力分析,我们发现1个GSM信道可以支持许多使用LTE-M的低速率MTC设备(例如智能测量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这是对MTC能力的极大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提供LTE-M和GSM系统之间的干扰或共存协调。这将允许把LTE-M部署为与GSM相邻而无需额外保护带。
本发明的现行方法的实施例采用以20ms为基准执行的GSM调度。这意味着信道使用,调度的用户,传输功率水平,MCS(调制和编码方案)选择和其他相关参数将每20ms发送一次。这在用于LTE-M的较短的调度时间帧(例如1ms或更长)之前。因此,GSM调度信息可用于决定LTE-M传输。此外,GSMBSC可以以甚至更长的基准(例如,在使用了干扰协调方案或跳频技术的情况下)做出调度决定。因此GSM BSC可以在20ms调度间隔之前为LTE-M提供调度信息。
本发明允许执行智能LTE-M调度和用户选择;例如,选择适当的LTE-M/GSM用户配对以确保没有大的功率差异,在没有使用GSM时调度LTE-M,如果会对GSM引起不可接收的干扰则不调度LTE,仅将具有低SINR的LTE用户和GSM用户一起调度,因为他们受噪声限制而不太会受到干扰的影响。
图7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示出示例性方法的操作的逻辑流程图、执行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结果、和/或由实现在硬件中的逻辑执行的功能。所述流程图的每个框可以被解释为相互连接并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
如本文中设想的这样的方法将包括以下步骤:从BSC获取GSM调度信息710;基于GSM调度信息建立或更新干扰剖面图(profile map)720;以及基于所述GSM干扰剖面图执行LTE-M调度和用户选择730。
对于从BSC获取GSM调度信息,GSM调度信息可以单纯是下一帧中的信道分配,或者可以包括额外的信息诸如传输功率,MCS(调制和编码方案),选择的用户,路径损耗,传输类型,接收机类型和选择的用户的信道质量。此外,关于与LTE-M eNB相关的GSM基站的位置信息可用于建立所述干扰剖面。
注意的是,GSM通常使用重用模式来部署,因此只需要来自使用与LTE-M很相邻的信道的邻近BTS的调度信息。例如,如果被用于GSM的重用因子为4,则在图4的部署方案A中只需要来自每第四个BTS的信息。
图8被标记为对GSM和LTE-M的信道分配,示出了对GSM的四个相邻信道和与最后一个GSM信道相邻的第五信道的分配。
图9命名为被来自邻近信道的干扰影响的小区,图示了重用相同频率(在全部LTE-M小区都使用相同频率)的GSM小区,并且标记了被来自LTE-M(在需要调度信息的情况下)的邻近信道干扰影响的小区。
基于GSM调度信息建立或更新干扰剖面图可包括,例如,在GSM时隙中每个LTE-M子帧中的预期的相邻信道干扰水平,GSM用户可忍受多少由于LTE-M导致的相邻信道干扰(例如低SINR的GSM用户能忍受更多的干扰,因为他们受噪声限制),每个LTE-M子帧中的GSM传输类型(语音或数据),接收机类型(例如,在LTE-M干扰抵消或抑制可用的情况下),以及传输功率水平。
基于所述GSM干扰剖面图执行LTE-M调度和用户选择。调度决定的示例如下:
在不使用GSM时调度LTE-M;
选择LTE-M/GSM用户配对以确保没有大的功率差异;
功率控制以确保两个系统之间的可比较的功率差异;
如果对GSM引起的干扰将高于阈值则不调度LTE-M,其中所述阈值可以为动态的,其取决于GSM调度信息(例如低SINR的GSM用户能忍受更大的干扰,因为他们受噪声限制);所述阈值也可以适应于当LTE-M和GSM之间仅有部分时隙重叠而考虑部分干扰的情况;和/或阈值也可取决于GSM重用模式;
当来自GSM的干扰高时调度低SINR的LTE-M用户;
在GSM数据时隙和非语音时隙期间调度LTE-M;
当GSM接收机具有干扰抵消或干扰抑制能力时调度LTE-M。
注意的是,以上的发明步骤是从LTE-M的视角考虑的(即,给定GSM传输,试图最小化LTE-M对GSM的影响,并且因此赋予GSM用户优先权)。然而,其只是一个实施例。相反的考虑,即,从GSM的视角考虑干扰,也可以按照同样的原则完成。
从GSM的视角考虑干扰,可使用以下方法:(1)如果某些LTE-M设备是时间控制的以在特定时间接入所述网络,可将该信息传达给GSM以使BSC在适当的时间调度,(2)如果LTE-M设备的通信业务模式已知(例如,智能测量表仅每两个小时发送一次报告),则可将预期的通信业务和接入时间传达给GSM以使BSC在适当的时间调度,(3)可以将来自MTC服务器的在去往MTC设备的未决传输上的信息传达给GSM以使BSC在适当的时间调度。
图10图示了在对具有中等SNR的用户使用用户配对/功率管理时的共存情况下的PUSCH性能。根据图,看到的是如果功率差异为10dB(即,GSM PSD高出10dB),则LTE-M的性能很差,因为强干扰降低了SINR。然而,如果确保两个系统之间的功率是可比较的,则性能的退化会比较小(在10%目标FER时约为1dB)。虽然没有示出,对于处于相似操作SNR(这种情况下为4dB)的下行链路同样具有相似的结果。
图11图示了在来自GSM的干扰高时调度低SINR的LTE-M用户的共存情况下的PDSCH性能。根据该图,看到的是即使功率差异为10dB(即,GSM PSD高出10dB),那么LTE-M的性能在10%目标FER时也只降低了1.5dB。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具有10dB功率差异的性能退化要比图10中示出的情况好很多。
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允许将LTE-M部署为与GSM相邻而无需额外保护带。这意味着使用与之前相同数量的GSM信道可以支持一个额外的LTE-M信道。根据图10和11中示出的结果,看到的是,在具有GSM干扰剖面知识的情况下,可以智能地做出LTE-M调度决定以最小化来自干扰的影响。
用于这种类型共存管理的技术被认为截止到本发明似乎是不存在的。相对于干扰协调技术,这种方法与传统的LTE中的干扰协调技术不同(例如,eICIC或基于罚函数的功率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GSM被赋予第一优先权,并且执行GSM调度时不考虑共存。这利于在对LTE-M进行干扰缓解和管理之前知晓GSM的分配。
图12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图示了示例性方法的操作的逻辑流程图、执行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结果、和/或由实现在硬件中的逻辑执行的功能。所述流程图的每个框可以被解释为相互连接并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
如本文中设想的这样的方法将包括以下步骤:如框1210中所示,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如框1220中所示,基于所述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便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以及如框1230中所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
因此,图12为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作为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基于所述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便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
另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2,为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是基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建立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干扰剖面图。或者,换句话说,使用所述调度信息创建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干扰剖面图,然后基于该图确定所述调度。如以下在其他实施例中讨论的那样,存在附加属性可用于确定所述调度和/或可归入或扩充所述干扰剖面图以便确定所述调度。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3,为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M、M2M或MTC。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4,为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GSM。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5,为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下一帧中的信道分配,传输功率水平,调制和编码方案,选择的用户,路径损耗,传输类型,接收机类型和选择的用户的信道质量。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6,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系统干扰剖面图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关于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基站相关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基站的位置信息,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时隙内的每个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子帧中的预期的相邻信道干扰水平,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用户可忍受由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导致的相邻信道干扰的量,每个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子帧中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传输类型,接收机类型以及传输功率水平。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7,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将时间限制在不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时。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8,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选择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用户配对以确保没有功率差异大于预定值。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9,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确定功率控制以确保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和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之间的可比较的功率差异。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0,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如果对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产生的干扰将超过阈值则不调度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其中所述阈值通过以下至少一个确定:动态地基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调度信息,考虑部分干扰,其中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和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之间仅有部分时隙重叠,和第二无线接入技术重用模式。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1,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当来自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干扰高于一定值时调度低SINR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用户。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2,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数据时隙和非语音时隙期间调度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3,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当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接收机具有干扰抵消或干扰抑制能力时调度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4,为项目2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接收到的调度信息来更新所述系统干扰图。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5,为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基站控制器执行所述调度。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6,为项目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以下中至少一个将特定时间传达给基站控制器以便将调度限制在所述特定时间: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元件是时间控制的,仅在特定时间接入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仅在所述特定时间允许接入的第一无线接入系统的通信业务模式;以及在特定时间可以将来自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服务器的在去往第一无线接入技术设备的未决传输上的信息传达给第二无线接入技术。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7,为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调度时不考虑共存。
又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其可被称为项目18,为项目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资源是预定的。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文中的任一个方法都可以实现或实施为执行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结果、和/或由实现在硬件中的逻辑执行的功能。此外,以上任何一个方法的每个步骤都可以被实践为相互连接并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
例如,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其中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代码以使得设备至少执行本文中公开的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任何一个方法。
对于另一个示例,包含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被配置为提供指令以控制或执行这里公开的还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任何一个方法。
附加实施例的示例能够涉及至少具有用以执行或控制本文中描述的任一方法的装置的设备。
如果需要,本文中讨论的不同功能可按不同顺序和/或彼此并行地被执行。此外,如果需要,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是可选的或可组合的。
虽然上面阐述了多个方面,但是其他方面包括来自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的其他组合,并且不仅仅是上面已描述的组合。
这里还需要注意,上面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这些描述不应视为限制性的。相反,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存在多种变形和修改。
在不采用任何方式限制出现在本文中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解释或应用的情况下,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技术效果是对于MTC具有增强的覆盖,对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具有增强的性能。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另一个技术效果是与不利用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情况相比,具有增强的系统到系统效率。

Claims (21)

1.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网络元件接收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
基于所述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调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以便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所述网络元件使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基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建立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干扰剖面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M、M2M或MT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GS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下一帧中的信道分配,
传输功率水平,
调制和编码方案,
选择的用户,
路径损耗,
传输类型,
接收机类型,以及
选择的用户的信道质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系统干扰剖面图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关于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基站相关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基站的位置的信息,
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时隙内每个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子帧中的预期的相邻信道干扰水平,
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用户能够忍受的由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导致的相邻信道干扰的量,
每个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子帧中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传输类型,
接收机类型,以及
传输功率水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将时间限制在不使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选择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用户配对以确保没有功率差异大于预定值。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确定功率控制以确保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和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之间可比较的功率差异。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还进一步基于如果对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引起的干扰将高于阈值则不调度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其中所述阈值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加以确定:
动态地基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调度信息,
考虑部分干扰,其中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和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之间仅有部分时隙重叠,以及
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重用模式。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当来自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干扰高于一定值时调度低SINR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用户。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数据时隙和非语音时隙期间调度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进一步基于当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接收机具有干扰抵消或干扰抑制能力时调度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接收到的调度信息来更新所述系统干扰图。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基站控制器执行所述调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以下中的至少之一将特定时间传达给基站控制器以便将调度限制在所述特定时间:
在时间上被控制为仅在特定时间接入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元件,
仅在所述特定时间允许接入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通信业务模式,以及
在特定时间可以被传达给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来自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服务器的在去往第一无线接入技术设备的未决传输上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调度而不考虑共存。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资源是预定的。
19.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调度信息,以便使用与该设备的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装置;
基于用于使用所述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的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设备以便使用所述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资源的装置;以及
用于通过所述设备使用所述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传输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以执行或控制权利要求2-18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装置。
21.一种包含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被配置为提供指令以控制或执行权利要求1-18的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510252293.7A 2014-03-11 2015-03-11 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方法 Pending CN1049679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1031P 2014-03-11 2014-03-11
US61/951031 2014-03-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7999A true CN104967999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070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2293.7A Pending CN104967999A (zh) 2014-03-11 2015-03-11 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64703A1 (zh)
CN (1) CN1049679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044A (zh) * 2015-11-25 2016-04-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40151A (zh) * 2017-06-08 2018-12-1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btc的控制信道容量提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9916B2 (en) 2013-03-15 2016-04-1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US9668223B2 (en) 2014-05-05 2017-05-3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links of communication nodes
KR102469312B1 (ko) 2015-02-26 2022-11-22 애플 인크. 무선 액세스 기술 조정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3292642B1 (en) 2015-05-04 2020-01-2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WO2017111673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puter program, carrier comprising computer program,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MX2018014697A (es) 2016-06-01 2019-09-13 Isco Int Llc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acondicionamiento de señales para mitigar la interferencia detectad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EP3477976B1 (en) * 2016-07-21 2020-03-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80288724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US10298279B2 (en) 2017-04-05 2019-05-21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US10284313B2 (en) 2017-08-09 2019-05-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etecting, testing, diagnosing and/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03410A1 (en) * 2019-02-04 2022-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te-m carrier placement with guard band in nr ban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03011A1 (en) * 2008-12-29 2010-06-30 Vodafone Group PLC Optimizing bandwidth usag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2153962A2 (ko) * 2011-05-06 2012-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셀을 포함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059979A1 (en) * 2011-10-24 2013-05-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according to a fir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 to a seco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N103120003A (zh) * 2010-09-23 2013-05-2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动态协调无线资源使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3340005A (zh) * 2010-12-10 2013-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网络之间的干扰管理
US20130294415A1 (en) * 2010-11-30 2013-1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ynamic Spectrum Refarming with Multiple Carri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H1880H (en) * 1998-09-25 2000-10-03 Dsc/Celco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voice and data telecommunications
CN101573896B (zh) * 2006-11-08 2013-10-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KR101734812B1 (ko) * 2010-03-29 2017-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그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메저먼트 방법
WO2013126843A2 (en) * 2012-02-24 2013-08-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te operation in small cells using dynamic shared spectrum
US8824404B2 (en) * 2012-05-17 2014-09-0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use of legacy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WO2014054904A1 (ko) * 2012-10-04 2014-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포트 관계를 고려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03011A1 (en) * 2008-12-29 2010-06-30 Vodafone Group PLC Optimizing bandwidth usag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120003A (zh) * 2010-09-23 2013-05-2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动态协调无线资源使用的系统和方法
US20130294415A1 (en) * 2010-11-30 2013-1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ynamic Spectrum Refarming with Multiple Carriers
CN103340005A (zh) * 2010-12-10 2013-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网络之间的干扰管理
WO2012153962A2 (ko) * 2011-05-06 2012-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셀을 포함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059979A1 (en) * 2011-10-24 2013-05-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according to a fir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 to a seco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044A (zh) * 2015-11-25 2016-04-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及系统
CN105517044B (zh) * 2015-11-25 2019-10-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40151A (zh) * 2017-06-08 2018-12-1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btc的控制信道容量提升方法
CN109040151B (zh) * 2017-06-08 2021-04-16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btc的控制信道容量提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64703A1 (en) 2015-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7999A (zh) 用于lte-m的干扰管理和缓解方法
EP27531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CN104170521B (zh) 小区内设备到设备通信的集中控制
US8150411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3493388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小区中的协同传输方法
US10314103B2 (en) Exchanging patterns of shared resources between machine-type and human traffic
EP2768156B1 (en)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CN101682400B (zh) 提供用于广播和寻呼服务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54635B (zh) 小区之间干扰协调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7950047A (zh) 用于在d2d通信系统中执行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85900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Kukushkin Introduction to mobile network engineering: Gsm, 3g-wcdma, lte and the road to 5g
CN105745945A (zh) 控制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机器类通信的数据传输
EP2768267B1 (en)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Sauter 3G, 4G and beyond: Bringing networks, devices and the web together
CN103781123A (zh) 缓存状态报告发送与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199969B (zh)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确认收讫响应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4823507A (zh) 通讯方法和设备
US10362578B2 (en) TM9-based carrier aggre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105132A (zh) 一种控制参数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7534984B (zh) 一种分量载波组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EP2999251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6105357A (zh) 用于多用户场景的机会主义接收分集
US100759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cover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41930B1 (en) Communication of critical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