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7119A -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7119A
CN104967119A CN201510359210.4A CN201510359210A CN104967119A CN 104967119 A CN104967119 A CN 104967119A CN 201510359210 A CN201510359210 A CN 201510359210A CN 104967119 A CN104967119 A CN 104967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yclization
difference
phase angle
operational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92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7119B (zh
Inventor
翁奕珊
裴星宇
彭显刚
王星华
向真
莫玲
刘艺
张荣安
廖石江
李向楠
崔江静
梁志鹏
梁飞强
陈建钿
郭宗宝
吴熳红
张勇
杨锐雄
肖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3592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71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7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7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7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7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获取并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该方法及系统根据时域的选择及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来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进而确定环稳态电流,再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其可靠性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环转电操作的成功率及供电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220kV电网网络架结构的加强以及大型机组的不断接入,逐步实施220kV电网分区运行成为一种趋势。当隶属于两个不同分区的变电站进行合环转电操作时,受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参数影响,将可能出现因合环潮流过大而引起设备过载、保护误动,影响电网安全,并危及操作人员安全。
目前,在线合环转电操作的安全判别是由调度运行部门依靠经验和极端方式的边界条件进行判断是否能够合环,其可靠性差,不能保证合环转电操作的成功率及供电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一种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
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
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
一种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
获取判断模块,用于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
实时电压差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稳态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可行性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
上述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根据时域的选择及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来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进而确定环稳态电流,再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其可靠性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环转电操作的成功率及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一个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图1中另一个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一个模块的具体结构图;
图6为图4中另一个模块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和”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20: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网拓扑结构和配网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包括主网元件参数和配网元件参数。运行参数包括主网运行参数和配网运行参数。
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中与合环稳态电流计算相关的回路参数。回路参数包括待合环路径所在的回路(包括一部分主网和一部分配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在本实施例中,主网为10kV以上供电网,配网为10kV供电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的步骤具体为S110:
S110:获取能量管理系统、自计量自动化系统及配网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
如图2所示,步骤S110具体包括步骤S111~S115。
S111:获取能量管理系统提供的符合CIM模型的XML文件及符合E格式的TXT文本文件。
其中,CIM是Common Information Model的缩写,表示:公共信息模型。XML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表示:可扩展标记语言。TXT是Textfile的缩写,表示:文本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能量管理系统是基于IEC61970标准的系统,故其提供的XML文件及TXT文件符合IEC61970标准。
S113:根据所述XML文件获取主网拓扑结构及主网元件参数,根据所述TXT文件获取主网运行参数。
S115: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拓扑结构、配网元件参数及配网运行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计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是符合IEC61968标准的系统。
因此,本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中的获取的回路参数是基于多种数据源的参数,其参数种类全面,不需要经过反复计算。
S140: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
时域类型包括实时态、研究态及未来态。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执行步骤S160;若所述时域类型为研究态或未来态,执行步骤S170。
S160: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60具体包括步骤S161~S167。
S161:根据所述回路参数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电压幅值偏移量。
回路参数包括计算电压幅值偏移量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通过电压幅值的获取值来计算电压偏移量。
S163:判断所述电压幅值偏移量是否小于预设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165;若否,则执行步骤S167。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值为10%。可以理解地,预设值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值。
S165:采用前推回代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关于电压相角差的确定:利用电压降落公式(1)-(3),通过节点之间的联络元件推算合环回路上各个元件两端的电压相角,经过多次计算直至推算出整个合环回路上的所有元件两端的电压相角,最后根据电压相角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
ΔV ik = P i k R i k + Q i k X i k V i k - - - ( 1 )
δV i k = P i k X i k - Q i k R i k V i k - - - ( 2 )
δ i k = a r c t g δV i k V i k - ΔV i k - - - ( 3 )
其中,Pik是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Qik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Vik为线路支路首端电压;△Vik和δVik分别称为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δik为线路支路首末两端的电压相角差。
关于电压幅值差的确定:当电压幅值偏移量小于预设值时,则步骤S161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可以认为是准确的,不需要重新估计,直接利用电压幅值的获取值来确定电压幅值差。
S167:采用状态估计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回路参数还包括功率。根据回路参数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功率。电压幅值偏移量不小于预设值时,需要考虑功率和电压幅值的量测误差,因此,需要重新估计电压幅值。可以利用支路模型建立最小二乘模型或扩展最小二乘模型进行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的估计确定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的估计值。进而,根据电压相角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根据和电压幅值的估计值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幅值差。
关于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的估计,具体公式如下:
0 = P ^ i k - A * [ ( A - C ) G i k - ( B - D ) B i k ] - B * [ ( A - C ) B i k + ( B - D ) G i k ] - - - ( 4 )
0 = Q ^ i k - B * [ ( A - C ) G i k - ( B - D ) B i k ] + A * [ ( A - C ) B i k + ( B - D ) G i k ] - V i 2 ^ * y i 0 * - - - ( 5 )
功率和电压幅值的误差如下::
P ^ i k - P i k = 0 - - - ( 6 )
Q ^ i k - Q i k = 0 - - - ( 7 )
V ^ i - V i = 0 - - - ( 8 )
V ^ j - V j = 0 - - - ( 9 )
其中,Vi、Vj为节点i、j电压幅值;δi、δj为节点i、j电压相角;上标∧表示相关量的估计值,即需要求解的值,不带∧的值为获取值,即为步骤S161中获取的回路参数所包含的参数。Pik是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Qik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yi0为接地导纳;Bik为支路电导;Gik为支路电纳。
A = V ^ i cos δ ^ i , B = V ^ i sin δ ^ i , C = V ^ j cos δ ^ j , D = V ^ j sin δ ^ j .
式(4)、(5)可以表示为:
0=fm(xs),(m=1,2)  (10)
式(6)~(9)可以表示为:
0=fm(xs),(m=3,4,5,6)  (11)
建立最小二乘估计模型为:
J = min ( Σ m = 1 2 ω m ( f m ( x s ) ) 2 + Σ m = 3 6 ω m ( f m ( x s ) ) 2 ) - - - ( 12 )
其中,ωm为权值,权值的具体取值应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无法确定时可令ωm等于1。从选定的内网基准点开始,利用式(12)逐条支路进行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估计,直到估计出整个合环回路上的所有元件两端的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
S170:根据导入的负荷预测数据,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从能量管理系导入负荷预测数据。通过导入负荷预测数据,进行潮流计算,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进而确定合环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S180: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将合环前的初始电流与联络开关两端电压差产生的循环电流进行叠加即为合环稳态电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环等值计算模型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S190: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
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是预先设置的参数。当合环稳态电流同时小于保护定值和线路极限电流时,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为可行;否则,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为不可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合环稳态电流大于保护定值时,发出保护误动操作失败响应,合环稳态电流大于线路极限电流时发出合环转电操作将引起线路越限风险响应。
上述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获取并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该方法根据时域的选择及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来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进而确定环稳态电流,再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其可靠性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环转电操作的成功率及供电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网拓扑结构和配网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包括主网元件参数和配网元件参数。运行参数包括主网运行参数和配网运行参数。
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中与合环稳态电流计算相关的回路参数。回路参数包括待合环路径所在的回路(包括一部分主网和一部分配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在本实施例中,主网为10kV以上供电网,配网为10kV供电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数获取模块120包括多源信息获取子模块110,用于获取能量管理系统、自计量自动化系统及配网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
如图5所示,参数获取模块120的多源信息获取子模块110,包括以下单元:
文件获取单元111,用于获取能量管理系统提供的符合CIM模型的XML文件及符合E格式的TXT文本文件。
其中,CIM是Common Information Model的缩写,表示:公共信息模型。XML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表示:可扩展标记语言。TXT是Textfile的缩写,表示:文本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能量管理系统是基于IEC61970标准的系统,故其提供的XML文件及TXT文件符合IEC61970标准。
主网参数获取单元113,用于根据所述XML文件获取主网拓扑结构及主网元件参数,根据所述TXT文件获取主网运行参数。
配网参数获取单元115,用于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拓扑结构、配网元件参数及配网运行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计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是符合IEC61968标准的系统。
因此,本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中的获取的回路参数是基于多种数据源的参数,其参数种类全面,不需要经过反复计算。
获取判断模块140,用于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
时域类型包括实时态、研究态及未来态。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执行实时电压差确定模块160;若所述时域类型为研究态或未来态,执行未来电压差确定模块170。
实时电压差确定模块160,用于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实时电压差确定模块160具体包括以下单元:
偏移量确定单元161,用于根据所述回路参数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电压幅值偏移量。
回路参数包括计算电压幅值偏移量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通过电压幅值的获取值来计算电压偏移量。
偏移量判断单元163,用于判断所述电压幅值偏移量是否小于预设值。
若是,则执行第一电压差确定单元165;若否,则执行第二电压差确定单元167。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值为10%。可以理解地,预设值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值。
第一电压差确定单元165,用于采用前推回代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关于电压相角差的确定:利用电压降落公式(1)-(3),通过节点之间的联络元件推算合环回路上各个元件两端的电压相角,经过多次计算直至推算出整个合环回路上的所有元件两端的电压相角,最后根据电压相角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
ΔV i k = P i k R i k + Q i k X i k V i k - - - ( 1 )
δV i k = P i k X i k - Q i k R i k V i k - - - ( 2 )
δ i k = a r c t g δV i k V i k - ΔV i k - - - ( 3 )
其中,Pik是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Qik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Vik为线路支路首端电压;△Vik和δVik分别称为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δik为线路支路首末两端的电压相角差。
关于电压幅值差的确定:当电压幅值偏移量小于预设值时,则偏移量确定单元161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可以认为是准确的,不需要重新估计,直接利用电压幅值的获取值来确定电压幅值差。
第二电压差确定单元167,用于采用状态估计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回路参数还包括功率。根据回路参数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功率。电压幅值偏移量不小于预设值时,需要考虑功率和电压幅值的量测误差,因此,需要重新估计电压幅值。可以利用支路模型建立最小二乘模型或扩展最小二乘模型进行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的估计确定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的估计值。进而,根据电压相角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根据和电压幅值的估计值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幅值差。
关于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的估计,具体公式如下:
0 = P ^ i k - A * [ ( A - C ) G i k - ( B - D ) B i k ] - B * [ ( A - C ) B i k + ( B - D ) G i k ] - - - ( 4 )
0 = Q ^ i k - B * [ ( A - C ) G i k - ( B - D ) B i k ] + A * [ ( A - C ) B i k + ( B - D ) G i k ] - V i 2 ^ * y i 0 * - - - ( 5 )
功率和电压幅值的误差如下::
P ^ i k - P i k = 0 - - - ( 6 )
Q ^ i k - Q i k = 0 - - - ( 7 )
V ^ i - V i = 0 - - - ( 8 )
V ^ j - V j = 0 - - - ( 9 )
其中,Vi、Vj为节点i、j电压幅值;δi、δj为节点i、j电压相角;上标∧表示相关量的估计值,即需要求解的值,不带∧的值为获取值,即为偏移量确定单元161中获取的回路参数所包含的参数。Pik是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Qik为线路支路传输有功功率;yi0为接地导纳;Bik为支路电导;Gik为支路电纳。
A = V ^ i cos δ ^ i , B = V ^ i sin δ ^ i , C = V ^ j cos δ ^ j , D = V ^ j sin δ ^ j .
式(4)、(5)可以表示为:
0=fm(xs),(m=1,2)  (10)
式(6)~(9)可以表示为:
0=fm(xs),(m=3,4,5,6)  (11)
建立最小二乘估计模型为:
J = min ( Σ m = 1 2 ω m ( f m ( x s ) ) 2 + Σ m = 3 6 ω m ( f m ( x s ) ) 2 ) - - - ( 12 )
其中,ωm为权值,权值的具体取值应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无法确定时可令ωm等于1。从选定的内网基准点开始,利用式(12)逐条支路进行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估计,直到估计出整个合环回路上的所有元件两端的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
未来电压差确定模块170,用于根据导入的负荷预测数据,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从能量管理系导入负荷预测数据。通过导入负荷预测数据,进行潮流计算,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进而确定合环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稳态电流确定模块180,用于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将合环前的初始电流与联络开关两端电压差产生的循环电流进行叠加即为合环稳态电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环等值计算模型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可行性判断模块190,用于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
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是预先设置的参数。当合环稳态电流同时小于保护定值和线路极限电流时,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为可行;否则,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为不可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合环稳态电流大于保护定值时,发出保护误动操作失败响应,合环稳态电流大于线路极限电流时发出合环转电操作将引起线路越限风险响应。
上述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获取并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该系统根据时域的选择及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来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进而确定环稳态电流,再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其可靠性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环转电操作的成功率及供电的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
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
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时域类型的步骤之后,所述确定合环稳态电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时域类型为研究态或未来态,根据导入的负荷预测数据,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的步骤为:
获取能量管理系统、自计量自动化系统及配网自动化系统采集的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网拓扑结构和配网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包括主网元件参数和配网元件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主网运行参数和配网运行参数;
所述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能量管理系统提供的符合CIM模型的XML文件及符合E格式的TXT文本文件;
根据所述XML文件获取所述主网拓扑结构及所述主网元件参数,根据所述TXT文件获取所述主网运行参数;
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获取所述配网拓扑结构、所述配网元件参数及所述配网运行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回路参数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电压幅值偏移量;
判断所述电压幅值偏移量是否小于预设值;
若是,则采用前推回代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若否,则采用状态估计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6.一种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及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获取待合环路径的回路参数;
获取判断模块,用于获取选择的时域,并判断时域类型;
实时电压差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时域类型为实时态,根据所述回路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法或状态估计法确定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电压相角或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并确定电压相角差和电压幅值差;
稳态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确定合环稳态电流;
可行性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将所述合环稳态电流与保护定值及线路极限电流比较,判断本次合环转电操作的可行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未来电压差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时域类型为研究态或未来态,根据导入的负荷预测数据,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能量管理系统、自计量自动化系统及配网自动化系统采集的所述网络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网拓扑结构和配网拓扑结构;所述元件参数包括主网元件参数和配网元件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主网运行参数和配网运行参数;
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能量管理系统提供的符合CIM模型的XML文件及符合E格式的TXT文本文件;
主网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ML文件获取所述主网拓扑结构及所述主网元件参数,根据所述TXT文件获取所述主网运行参数;
配网参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获取所述配网拓扑结构、所述配网元件参数及所述配网运行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电压差确定模块,包括:
偏移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回路参数中的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电压幅值偏移量;
偏移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压幅值偏移量是否小于预设值;
第一电压差确定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电压幅值偏移量小于预设值,则采用前推回代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获取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第二电压差确定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电压幅值偏移量不小于预设值,则采用状态估计法确定所述合环馈线两侧母线的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并根据所述电压相角和所述电压幅值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电压相角差和所述电压幅值差。
CN201510359210.4A 2015-06-25 2015-06-25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967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210.4A CN104967119B (zh) 2015-06-25 2015-06-25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210.4A CN104967119B (zh) 2015-06-25 2015-06-25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7119A true CN104967119A (zh) 2015-10-07
CN104967119B CN104967119B (zh) 2017-07-11

Family

ID=5422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9210.4A Active CN104967119B (zh) 2015-06-25 2015-06-25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711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203A (zh) * 2016-01-29 2016-06-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合环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50168A (zh) * 2019-10-30 2020-02-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馈线合环实时相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1444664A (zh) * 2020-02-26 2020-07-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多树枝分支线路的配电网合环电流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199861A (zh) * 2020-10-29 2021-01-0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合环调电可行性的判断方法
CN113985199A (zh) * 2021-10-25 2022-01-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线路合环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2618A (zh) * 2012-09-05 2012-12-19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输配网结合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计算实用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2618A (zh) * 2012-09-05 2012-12-19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输配网结合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计算实用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磊: "《城市电网安全预警与保障决策支持系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203A (zh) * 2016-01-29 2016-06-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合环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56203B (zh) * 2016-01-29 2018-01-1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合环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50168A (zh) * 2019-10-30 2020-02-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馈线合环实时相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1444664A (zh) * 2020-02-26 2020-07-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多树枝分支线路的配电网合环电流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444664B (zh) * 2020-02-26 2022-02-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多树枝分支线路的配电网合环电流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199861A (zh) * 2020-10-29 2021-01-0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合环调电可行性的判断方法
CN113985199A (zh) * 2021-10-25 2022-01-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线路合环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7119B (zh)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3840C (zh) 通过辨识电网薄弱环节实时识别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方法
CN104967119A (zh) 在线合环转电操作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
Korres et al. State estimation in multi‐microgrids
KR101943410B1 (ko) 전력설비의 자산관리 방법
CN104934971B (zh) 基于潮流转移比的动态断面控制方法
CN105791280A (zh) 一种抵御电力系统直流状态估计中数据完整性攻击的方法
CN103413044A (zh) 一种基于变电站量测信息的电力系统局部拓扑估计方法
Cataliotti et al. Hybrid passive and communications-based methods for islanding detection in medium and low voltage smart grids
Majumdar et al. A three-phase state estimation in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switch modelling
CN107271853A (zh) 配电自动化系统分布式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7947216B (zh) 一种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预警及控制方法及系统
Mansoor et al. An integrated control for overvoltage mitig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3412190B (zh) 基于参数在线辨识的开关类设备状态评价方法
CN103595039A (zh) 电网系统分布式合环风险分析方法
Mokhlis et al. Fault location estimation method by considering measurement error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5375470A (zh) 一种利用磁场数据逆推架空输电线路三相电流的方法
Khan et al. Real-Time Cyber Attack Localiz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Using Digital Twin Reference Model
US2014022559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isolated opera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installations
Giannuzzi et al.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dynamic line rating estimation in WAMS environments
Awalin et al. A generalized fault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voltage sag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Werner et al. Distributed state estimation in digitized low-voltage networks
CN104240036A (zh) 一种基于临界系统等效阻抗的暂态电压稳定量化评估方法
CN204559236U (zh) 一种登记式智能限电系统
CN113659548A (zh) 基于正序故障分量能量方向的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
Yazdkhasti et al. An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measuring impedance at the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5

Address after: 519000 296 Cui Xiang Road, Xiangzhou,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296 Cuixiang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99

Patentee before: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