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9021A -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9021A
CN104959021A CN201510255593.0A CN201510255593A CN104959021A CN 104959021 A CN104959021 A CN 104959021A CN 201510255593 A CN201510255593 A CN 201510255593A CN 104959021 A CN104959021 A CN 104959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ic anhydride
collecting carbonic
anhydride agent
oranges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55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功明
王良富
彭立红
彭立战
彭立彬
刘琦
王辉
刑利利
马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DONGLUN BIOLOGICAL LIGHT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DONGLUN BIOLOGICAL LIGHT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DONGLUN BIOLOGICAL LIGHT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YANG DONGLUN BIOLOGICAL LIGHT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555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9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9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9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二氧化碳捕集剂包括微藻、酵母糖和水;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微藻2.30~2.80重量份,酵母糖0.41~0.59重量份,水6.00~7.5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对柑橘作物的影响,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经济且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农作物病虫害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具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困扰柑橘高产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各种柑橘病害的发生,一直是制约柑橘高产的重要因素。在众多的各种病害中,无一例外的就是“真菌”、“细菌”、“病毒”三类引起的病害。在化学农业生产的大背景下,化肥、农药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虽然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至造成土壤板结、活性降低,土壤透气性差,柑橘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抵抗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形成柑橘作物一系列病害。
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350—380ppm,而柑橘作物高产对二氧化碳的要求是550ppm以上富集越高产量越高。本申请的发明人,依据作物自然生长规律,根据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断改进,研制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将之喷洒于柑橘作物的茎叶,能提高柑橘作物表面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光合作用,不但抑制了真菌、细菌、病毒对柑橘作物的危害,而且提高了柑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减少了化肥、农药、调节剂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柑橘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具体包括微藻、酵母糖和水,各组分的含量为:
微藻    2.30~2.80重量份,
酵母糖  0.41~0.59重量份,
水      6.00~7.50重量份。
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微藻    2.50重量份,
酵母糖  0.50重量份,
水      6.15重量份。
其中,酵母糖为海藻酵母糖。
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还包括吸附剂、胶体剂、吸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组分的含量为:
吸附剂  0.61~0.75重量份,
胶体剂  0.07~0.13重量份,
吸水剂  0.04~0.06重量份;
其中,胶体剂为芦荟酵母糖;吸水剂为魔芋多糖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物,水为纯水。
其中,吸附剂、胶体剂、吸水剂的含量为:
吸附剂  0.70重量份,
胶体剂  0.10重量份,
吸水剂  0.0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预制备的二氧化碳捕集剂的总质量,按如上述的组分及含量称取各组分原料;
2将各组分原料置于反应釜中,于常温下搅拌3小时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拱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在不同时期对柑橘植株进行如上述的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包括以下步骤:
1S在发叶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2S在开花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3S在坐果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4S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1350~1500ml/亩。
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S在发叶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2S在开花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3S在坐果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4S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1500ml/亩。
其中,步骤4S包括:在果实膨大期,对作物进行三次加水喷雾,其中每次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450~500ml,每次加水喷雾的时间间隔为15天。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拱了二氧化碳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捕集剂,是一种有机混合物,可用于柑橘生产中,一方面柑橘能超强吸收和富集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强自身的光合作用,提高柑橘作物的综合机能,提升了柑橘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柑橘作物通过使用二氧化碳捕集剂,在叶片周围形成大量二氧化碳富集的环境,导致害虫及其部分致病的益氧菌无法生长、繁殖,防止了病虫害对作物叶片的侵害,降低了对化肥和化学农药等的过度依赖,解决了因长期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而造成的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进而滋生有害的真菌、细菌、病毒以及病虫害的问题。
并且,由于促进了柑橘植株根系的生长繁殖,壮大的根系与土壤微环境相互影响,形成更加有益于柑橘生长和防病的根系系统,产生有益的真菌、细菌和病毒,从而对柑橘的致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此外,通过使用二氧化碳捕集剂,促进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还可以提高柑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地,二氧化碳捕集剂中的微藻,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短时间内将二氧化碳富集,酵母糖一方面将微藻粘附在柑橘的叶表面,使二氧化碳在柑橘的叶表面大量富集,增强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在柑橘的叶片表面形成膜,抑制柑橘叶片夜间的无光呼吸,减少夜间因呼吸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消耗,使有机物在柑橘体内大量累积,正常情况下,通过微藻和酵母糖的相互作用,可使柑橘增产量达到20~25%,柑橘的枝干和根系增长增粗15~20%,
并且,本发明中使用的酵母糖为海藻酵母糖,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抗逆作用,细胞内海藻酵母糖,可以在逆境条件下保护生物分子结构不被破坏,保证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命特征,保持细胞的活力,本发明通过外加的海藻酵母糖同样可以对作物本身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起到预防甚至治疗柑橘病虫害的作用,本发明是以海藻酵母糖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二氧化碳捕集剂中还可包括吸附剂、胶体剂和吸水剂,其中吸附剂的作用为辅助微藻对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吸收,为柑橘的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原料;胶体剂可辅助酵母糖对微藻和吸附剂起固定作用,使大量二氧化碳和水富集于作物的叶片,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另外,本发明的吸水剂采用魔芋多糖和丙烯酸的聚合物KSAP,因其具有可递的吸水性,可为叶片表面提供足量的水分子,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经验证,增加了吸附剂、胶体剂和吸水剂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可使柑橘的增产量达到30~35%之间。
上面描述的内容为二氧化氮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积极作用,当然实际生产中,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氮捕集剂在包含但不限于柑橘的多种作物中都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制备方法;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使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具体包括微藻、酵母糖和水,各组分的含量为:
微藻    2.30~2.80重量份,
酵母糖  0.41~0.59重量份,
水      6.00~7.50重量份。
详细地,各组分的含量为:
微藻    2.50重量份,
酵母糖  0.50重量份,
水      6.15重量份。
其中酵母糖为海藻酵母糖。
进一步地,二氧化碳捕集剂还包括吸附剂、胶体剂、吸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组分的含量为:
吸附剂  0.61~0.75重量份,
胶体剂  0.07~0.13重量份,
吸水剂  0.04~0.06重量份;
其中,胶体剂为芦荟酵母糖;吸水剂为魔芋多糖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物,水为纯水。
详细地,吸附剂、胶体剂、吸水剂的含量为:
吸附剂  0.70重量份
胶体剂  0.10重量份
吸水剂  0.05重量份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详细给出本发明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具体组分及含量。
实施例1
二氧化碳捕集剂1
微藻    2.3重量份
酵母糖  0.41重量份
水      7.50重量份
二氧化碳捕集剂2
二氧化碳捕集剂3
二氧化碳捕集剂4
二氧化碳捕集剂5
具体可以为,例如: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微藻 2.30 2.80 2.50 2.30 2.80 2.50 2.30 2.80 2.50 2.30
酵母糖 0.41 0.59 0.50 0.41 0.59 0.50 0.41 0.59 0.50 0.41
7.50 6.00 6.15 7.50 6.00 6.15 7.50 6.00 6.15 7.50
吸附剂 0 0 0 0.61 0 0 0.75 0 075 0.70
胶体剂 0 0 0 0 0.07 0 0.13 0.13 0 0.10
吸水剂 0 0 0 0 0 0.04 0 0.06 0.26, 0.05
上述为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可能的组成成分和含量,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说明制备此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方法。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预制备的二氧化碳捕集剂的总质量,按照各组分的含量称取各组分原料;
2将所述各组分原料置于反应釜中,于常温下搅拌3小时以上。
以上制备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可用于放置柑橘的病虫害防治,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说明此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S在播种前对柑橘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浸种播种,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2S在定植后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3S在坐果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4S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1350~1500ml/亩。
使用方法1
1S在发叶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ml/亩;
2S在开花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ml/亩;
3S在坐果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ml/亩;
4S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三次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每次加水喷雾的时间间隔为15天,每次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450ml/亩,三次共计1350ml/亩。
使用方法2
1S在发叶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2S在开花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3S在坐果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4S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三次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每次加水喷雾的时间间隔为15天,每次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500ml/亩,三次共计1500ml。
以上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使用下面,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该二氧化碳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4
为了更全面地说明二氧化碳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作用效果,本实施例于2012~2014年间在湖北老河口市、湖南常德市、浙江衢州市分别设置了三个实验地块,所有实验地块均选取为土壤为黄粘土,中低肥水平,地力均匀,每个实验地块均设置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和处理四共四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随机重复,每个重复均为一亩的试验田。
实验1
实验时间:2012~2014
实验地点:湖北老河口
实验作物:柑橘
实验树龄:5~8年
处理一: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500kg/亩、尿素85kg/亩,复合肥100kg。
处理二: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1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处理三: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2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处理四: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3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实验结果:
表1湖北老河口田间调查统计表
实验2
实验时间:2012~2014
实验地点:湖南常德
实验作物:柑橘
实验树龄:5~8年
处理一: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500kg/亩、尿素85kg/亩,复合肥100kg。
处理二: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1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处理三: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2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处理四: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3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实验结果:
表2湖南常德田间调查统计表
实验3
实验时间:2012~2014
实验地点:浙江衢州
实验作物:柑橘
实验树龄:5~8年
处理一: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500kg/亩、尿素85kg/亩,复合肥100kg。
处理二: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1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处理三: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2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处理四:底肥为有机农家肥2000kg/亩,分别于发叶期、开花期、坐果期和膨大期,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X3六次,促使柑橘生长成熟。
实验结果:
表3浙江衢州田间调查统计表
实验结果分析
由表1可得,湖北老河口的经过处理一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25%、22%和22%,即处理一的柑橘平均发病率为23%;经过处理二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0%、0%和1%;即处理二的柑橘平均发病率为0.3%,经过处理三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0%、0%和1%;即处理三的柑橘平均发病率也为0.3%,经过处理四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均为0%。
由表2可得,湖南常德的经过处理一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18%、16%和24%,即处理一的柑橘植株平均发病率约为19.3%;经过处理二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0%、0%和1%,即处理二的柑橘植株平均发病率约为0.3%;经过处理三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均为0%,经过处理四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0%、2%和1%,即处理四的柑橘植株平均发病率约为1%。
由表3可得,浙江衢州的经过处理一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31%、28%和26%,即处理一的柑橘植株平均发病率为28.3%,经过处理二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0%、0%、1%,即处理二的柑橘植株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3%;经过处理三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分别为0%、0%和1%;即处理三的柑橘植株平均发病率为0.3%,经过处理四的重复一、重复二和重复三的三块试验田,柑橘植株发病率均为0%,即处理四的柑橘植株平均发病率为0%。
由以上同时在三个不同地区进行的连年实验得出,经过二氧化碳捕集剂X1、X2和X3喷洒的柑橘植株的发病率远低于正常施肥不喷洒二氧化碳捕集剂的柑橘植株,即三种二氧化碳捕集剂X1、X2、X3在防治柑橘病虫害方面均具有显著作用。
此外,实验人员分别对来自三个试验地块的柑橘植株的平均根长、平均根粗和平均须根数量进行测量,试验数据(表中未示出)表明,经过处理一、二、三的九个试验田相对经过处理四的三个试验田在以上三个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为得出二氧化碳捕集剂可以防治柑橘病虫害的结论提供了部分的理论依据。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用途。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捕集剂,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改善作物的土壤环境,来提高柑橘作物的综合机能,并减少致病菌类和害虫繁殖生存的环境,从而对危害柑橘的真菌、细菌、病毒和虫害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其先进性在于:
一、对自然的保护:用二氧化碳捕集剂补集技术,补集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补集在柑橘植株叶片周围,在叶片和根系周围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环境,在不喷洒农药的情况下,保护了生态群落。
二、对人体健康的保护,二氧化碳捕集剂可以弱化农药的使用,从而将生产的柑橘中农药的含量降低至发达国家的标准之下,保证了食品的绿色、有机。
上面描述的内容为二氧化氮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积极作用,当然实际生产中,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氮捕集剂在包含但不限于柑橘的多种作物中都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包括微藻、酵母糖和水;
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微藻    2.30~2.80重量份,
酵母糖  0.41~0.59重量份,
水      6.00~7.5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微藻    2.50重量份,
酵母糖  0.50重量份,
水      6.1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酵母糖为海藻酵母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还包括吸附剂、胶体剂、吸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吸附剂  0.61~0.75重量份,
胶体剂  0.07~0.13重量份,
吸水剂  0.04~0.06重量份;
其中,所述胶体剂为芦荟酵母糖;所述吸水剂为魔芋多糖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物,所述水为纯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所述胶体剂、所述吸水剂的含量为:
吸附剂  0.70重量份,
胶体剂  0.10重量份,
吸水剂  0.05重量份。
6.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预制备的二氧化碳捕集剂的总质量,按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分及含量称取各组分原料;
(2)将所述各组分原料置于反应釜中,于常温下搅拌3小时以上。
7.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时期对柑橘植株进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包括以下步骤:
(1S)在播种前对柑橘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浸种播种,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2S)在定植后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3S)在坐果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250~300ml/亩;
(4S)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1350~1500ml/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S)在发叶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2S)在开花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3S)在坐果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300ml/亩;
(4S)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的叶和茎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加水喷雾,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1500ml/亩。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S)包括:
在果实膨大期,对柑橘植株进行三次加水喷雾,其中每次二氧化碳捕集剂的用量为450~500ml/亩,每两次加水喷雾的时间间隔为15天。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剂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用途。
CN201510255593.0A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4959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5593.0A CN104959021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5593.0A CN104959021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9021A true CN104959021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13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5593.0A Pending CN104959021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902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3849Y (zh) * 1997-06-13 1999-01-13 徐明芳 光辐射塔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02531792A (zh) * 2012-02-03 2012-07-04 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光碳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391A (zh) * 2014-04-18 2014-07-16 武汉光碳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220648A1 (en) * 2011-06-23 2014-08-07 RHO Renewables Recombinant production systems for aromatic molecul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3849Y (zh) * 1997-06-13 1999-01-13 徐明芳 光辐射塔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US20140220648A1 (en) * 2011-06-23 2014-08-07 RHO Renewables Recombinant production systems for aromatic molecules
CN102531792A (zh) * 2012-02-03 2012-07-04 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光碳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391A (zh) * 2014-04-18 2014-07-16 武汉光碳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0391B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0124B (zh) 一种果树专用复混肥的组方及制备方法
CN101275078A (zh) 含海洋生物体的土壤调理剂
CN107473839A (zh) 一种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0053A (zh) 一株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生防菌剂及其应用
KR20170116381A (ko) 미생물 발효 식물영양제
CN102381911B (zh) 一种生态磷酸二铵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农业或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CN107673916A (zh) 氧源超效全能生态负离子肥制取技术及使用方法
CN104291974A (zh) 一种增强植物耐盐性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1504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731193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
CN104957179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6068736B (zh)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4959022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725138A (zh) 一种炭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9021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959031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957178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959026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959030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959027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7673813A (zh) 一种针对枸杞种植田的土壤生态调理基
CN104959024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1247895A (zh) 一种镉污染稻田修复方法
CN104959023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