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7961B - 一种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7961B
CN104957961B CN201510296013.2A CN201510296013A CN104957961B CN 104957961 B CN104957961 B CN 104957961B CN 201510296013 A CN201510296013 A CN 201510296013A CN 104957961 B CN104957961 B CN 104957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device
axle sleeve
cooking machine
hol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60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7961A (zh
Inventor
朱泽春
王国海
郭玉波
李学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60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7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7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7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锅,所述锅盖安装在锅体上,所述锅盖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到内锅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与连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以向远离内锅底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相异,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运动距离小于50mm。从而炒菜机方便合盖。

Description

一种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烹饪器具,且特别涉及一种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相比传统的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热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等功能,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技术为了实现炒菜机自动翻炒功能,一般是在锅内设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下端具有搅拌叶,通过电机驱动搅拌装置旋转,搅拌叶起到搅拌锅内食材使其调味均匀、受热均匀的目的。
对于电机上置的炒菜机,搅拌装置与电机刚性连接,搅拌装置下端的搅拌叶片与锅底接近,例如搅拌叶片与锅底内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mm左右,由于用户需要煮各种各样的食材,在使用这种类型的炒菜机的过程中,当用户需要煮较硬且高度较高的食材时,例如骨头等食材,用户现将食材放到锅内后,然后进行合盖操作,然而,由于食材本身高度较高且较硬,导致搅拌叶片会与食材抵接,从而导致合盖困难,从而导致炒菜机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炒菜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锅,所述锅盖安装在锅体上,所述锅盖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到内锅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与连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以向远离内锅底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相异,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运动距离小于50m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包括搅拌轴和轴套,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套两端设有第一下轴孔和第一上轴孔,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安装在第一下轴孔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安装在第一上轴孔内,所述搅拌轴端部插入所述第一下轴孔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相抵,所述驱动装置端部插入所述第一上轴孔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相抵。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轴套通过第一上轴孔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包括搅拌轴、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套的下端设有第三下轴孔,所述第二轴套的下端设有第二下轴孔,所述第一弹性位于第三下轴孔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位于第二下轴孔内,所述搅拌轴端部插入所述第三下轴孔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相抵,所述第一轴套端部插入所述第二下轴孔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相抵。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与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之比的范围为1.2-2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为螺旋弹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内锅内底面的间隙为0.5-5.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以向远离内锅底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相异,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运动距离小于50mm,从而炒菜机方便合盖,既可以实现较大的弹性位移也可以提高弹性装置的寿命,降低了成本;而且,第二弹性装置具有保护第一弹性装置的作用,从而本发明的炒菜机可以兼顾不同高度和硬度的食物需求,也即可以兼顾多数情况和少数情况的使用,提高了炒菜机的适用范围,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2、由于所述连接轴包括搅拌轴和轴套,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内,从而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都位于轴套内,安装方便。
3、由于所述连接轴包括搅拌轴、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从而不需要对驱动装置进行改变,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炒菜机的立体图;
图2位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炒菜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驱动装置和搅拌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轴套与搅拌轴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机轴与轴套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炒菜机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驱动装置和搅拌装置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机轴、轴套与搅拌轴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锅体;200-锅盖;300-内锅;410-电机;420-电机轴;421-传动块;422-腰型凹槽; 510-搅拌叶片;520-连接轴;530-搅拌轴;531-轴安装柱;540-轴套;541-第一下轴孔;542-第一装配孔;543-第一引导槽;544-第一上轴孔;545-安装孔;610-第一弹性装置;620-第二弹性装置;710-钢球;720-弹簧;730-压板;830-第一轴套;831-套安装柱;832-第三下轴孔;840-第二轴套;841-第二下轴孔;842-第二装配孔;843-第二引导槽;844-第二上轴孔;850-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炒菜机,请参见图1-图5,炒菜机包括锅体100和锅盖200,所述锅体100内设有内锅300,所述锅盖200铰接安装在锅体100上,所述锅盖200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电连接炒菜机的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10和电机轴420。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到内锅300内,当内锅300中放置需要烹饪的食材后,所述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搅拌装置工作,从而搅拌装置对内锅300中的食材进行翻炒,实现炒菜功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510和连接轴520,所述连接轴520上设有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所述搅拌叶片510压缩弹性装置以向远离内锅300底面的方向运动,在本发明中,由于连接轴520上设有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从而当搅拌叶片510与食材抵接时,搅拌叶片510会带动连接轴520压缩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以使搅拌叶片510向远离内锅300底面的方向运动,从而方便合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性装置620的弹性系数,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还可以大于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的被压缩的状态包括三种情况,具体而言,第一种情况,当搅拌装置受到较小的力时,所述搅拌叶片510压缩第一弹性装置610和轻微压缩第二弹性装置620以向远离内锅300底面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弹性装置610被压缩一定量的位移,第二弹性装置620被压缩较小的位移;第二种情况,当搅拌装置受到较大的力时,所述搅拌叶片510压缩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以向远离内锅300底面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弹性装置610被压缩较多的位移,第二弹性装置620被压缩一定量的位移;第三种情况,当搅拌装置受到很大的力时,所述搅拌叶片510压缩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以向远离内锅300底面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弹性装置610被压缩到极限位置,此时第二弹性装置620被压缩到较多的位移。
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了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从而搅拌叶片510的浮动范围较大;而且,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普遍的食材硬度和高度都不会太大,由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的弹性系数相异,从而,本发明中的炒菜机在大多数合盖情况下都是第一弹性装置610发挥主要作用,第二级弹性装置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也即炒菜机在大多数合盖情况下都是第一弹性装置610被压缩一定的位移,第二弹性装置620压缩较小的位移,由于弹性装置有疲劳寿命,由于第二弹性装置620在大多数情况只被压缩较小的位移,从而第二弹性装置620不容易损坏,从而本实施例的炒菜机既可以实现较大的弹性位移也可以提高弹性装置的寿命,降低了成本,而且,即使第一弹性装置610损坏也只需要更换第一弹性装置610,不需要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都需要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另外,当在少数出现的特殊合盖情况下,此时食材硬度较硬,高度较高,例如较大的骨头,可能导致第一弹性装置610被压缩到极限位置,此时锅盖200还没有合拢,用户施加合盖的力,此时第二弹性装置620可以被进一步压缩,实现合盖,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弹性装置610损坏,从而第二弹性装置620具有保护第一弹性装置610的作用,从而本发明的炒菜机可以兼顾不同高度和硬度的食物需求,也即可以兼顾多数情况和少数情况的使用,提高了炒菜机的适用范围,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520包括搅拌轴530和轴套540,所述搅拌轴530与所述搅拌叶片510固定连接,所述轴套540两端分别于所述搅拌轴530和所述电机轴42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位于所述轴套540内。
为了方便对搅拌装置的清洗,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4,所述轴套540与所述搅拌轴530可拆连接。具体而言,在轴套540下端设有第一下轴孔541,该第一下轴孔541与搅拌轴530相配合,轴套540内设有第一弹性装置610,具体而言,第一弹性装置610设置在第一下轴孔541内,在第一下轴孔541侧壁设有第一装配孔542,搅拌轴530上固定有轴安装柱531。为了提高连接后的稳定性,通常是在第一下轴孔541侧壁设置两个相对的第一装配孔542,搅拌轴530上对应设置两个轴安装柱531。为方便拆装,第一下轴孔541侧壁还设有与第一装配孔542连通的第一引导槽543,该第一引导槽543大致呈“┏”形,且从第一下轴孔541的开口处延伸至第一装配孔542。装配时,先在第一下轴孔541中放入第一弹性装置610,再将搅拌轴530上端插入第一下轴孔541内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相抵,插入搅拌轴530时,搅拌轴530上的轴安装柱531通过第一引导槽543旋转卡装到第一装配孔542内,第一装配孔542设计成轴向方向的腰型孔,即第一装配孔542为纵向腰型孔;搅拌轴530装配到位后,轴安装柱531能沿着第一装配孔542上下移动。为了防止在使用时轴安装柱531脱离第一装配孔542,轴安装柱531与第一装配孔542旋接卡合方向与搅拌轴530工作时的转动方向相反,可使轴安装柱531始终贴着第一装配孔542上相对第一引导槽543的另一侧壁移动,而不会从第一引导槽543中脱出。轴套540与搅拌轴530装配到一起后,第一弹性装置610处于预压状态,为了能使搅拌轴530可向压缩第一弹性装置610方向相对轴套540运动,第一装配孔542需设计成轴向方向的腰形孔,即第一装配孔542为纵向腰型孔,以使得轴安装柱531能沿着第一装配孔542作上下运动,同时还能限定搅拌轴530相对轴套540运动的距离,实际应用时,第一装配孔542的纵长一般大于5mm,即搅拌轴530相对联轴套540运动的距离为5mm-30mm,较佳为10mm。拆卸搅拌装置时,将搅拌轴530移动至轴安装柱531与第一引导槽543相对的位置,反向转动搅拌轴530,将轴安装柱531移动至第一引导槽543内,便可将搅拌轴530与轴套540分离,为了避免第一弹性装置610在拆卸搅拌装置时掉落,可以在装配时,先将第一弹性装置610的上端固定到第一下轴孔541内壁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轴套与所述搅拌轴还可以不可拆连接。
为了方便对轴套进行清洗,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5,所述轴套540与所述电机轴420可拆连接。具体而言,在电机轴420末端设有传动块421,轴套540上端设有能与传动块421配合的第一上轴孔544,传动块421插入第一上轴孔544并与轴套540通过弹性钢球可拆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钢球是安装在轴套540上并且凸出于第一上轴孔544槽壁,传动块421侧面设置腰型凹槽422,腰型凹槽422向传动块421中心轴方向内凹,腰型凹槽422为纵向腰型槽,弹性钢球包括钢球710和弹簧720,轴套540上设有容纳钢球710和弹簧720的安装孔545,安装孔545外侧设有压板730。为方便装配,安装孔545装配压板730一端的孔径比靠近第一上轴孔544一端的孔径大,钢球710直径介于安装孔545两端孔径尺寸之间,安装时,先将钢球710从安装孔545孔径较大的一端装入,再装入弹簧720,最后在安装孔545孔径较大的一端装上压板730,压板730推动弹簧720,使得弹簧720压缩变形并将钢球710部分推出安装孔545孔径较小的一端。上述压板730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孔545处,便于拆装。
安装轴套540时,先在第一上轴孔544中放入第二弹性装置620,接着电机轴420末端的传动块421与轴套540上的第一上轴孔544插接配合,传动块421端部与第二弹性装置620相抵并压缩第二弹性装置620,此时传动块421迫使钢球710向压缩弹簧720的方向移动,直至钢球710与传动块421上的腰型凹槽422相对时,弹簧720推动钢球710卡入腰型凹槽422,将轴套540固定到电机轴420末端。此时,由于第二弹性装置620的存在,钢球710位于腰型腰型凹槽422的底部。轴套540与搅拌轴530装配到一起后,第二弹性装置620处于预压状态,为了能使轴套540可向压缩第二弹性装置620方向相对电机轴420运动,腰型凹槽422需设计成轴向方向的腰型槽,即腰型凹槽422为纵向腰型槽,以使得钢球710能沿着腰型凹槽422作上下运动,同时还能限定轴套540相对电机轴420运动的距离,实际应用时,腰型凹槽422的纵长一般大于3mm,轴套540相对电机轴420运动的距离为3mm-20mm,较佳为10mm。拆卸轴套540时,握持轴套540向下拔出即可,为了避免第二弹性装置620在拆卸搅拌装置时与轴套540分离,可以在装配时,先将第二弹性装置620的下端固定到第一上轴孔544内壁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轴套540与所述电机轴420还可以不可拆连接。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若要提高连接可靠度,可以在轴套上对称的设置两组弹性钢球,传动块上对应设置两个腰型凹槽。
本实施例所述的传动块421为为D型块,上述腰型凹槽422设置在D型块的平面上,相应的,轴套540上端的第一上轴孔544为D型槽,D型块与D型槽插接可以实现扭矩传递。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传动块与第一上轴孔的插接配合形式还可以是一字键槽、十字键槽或Y字键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为螺旋弹簧,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还可以为其他弹性元件,例如:空气弹簧、片簧等其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的弹性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装置620的弹性系数与第一弹性装置610的弹性系数之比的范围为1.2-20,此时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都具有较好的弹性,且第二弹性装置620具有较好的保护第一弹性装置610的作用,例如,所述第二弹性装置620的弹性系数与第一弹性装置610的弹性系数之比为1.2、1.5、2、5、7、10、13、15、17、20等。另外,举例来说,所述第二弹性装置620的弹性系数可以为10N/mm(牛每毫米)、15N/mm等,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的弹性系数可以为2N/mm、2.5N/mm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位于所述上轴孔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下轴孔内也可以。
在本发明中,所述搅拌叶片可压缩第一弹性装置610和第二弹性装置620向远离内锅底面的方向运动的距离小于50mm,例如为45mm、40mm、35mm、30mm等,这样可以使搅拌装置具有较好的应用性也具有较好的刚度,而且使炒菜机整体造型也较好。
本发明通过第一装配孔、第一引导槽和轴安装柱实现搅拌轴与轴套的可拆连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轴套下端设有与搅拌轴相配合的第一下轴孔,在第一下轴孔侧壁设有两个相对的销孔,搅拌轴上设有径向贯通的限位孔。轴套内设有第一弹性装置,具体而言,第一弹性装置设置在第一下轴孔内。装配时,先在第一下轴孔中放入第一弹性装置,再将搅拌轴上端插入第一下轴孔内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相抵;最后,用一定位销从其中一个销孔穿入,经由搅拌轴的限位孔从另一个销孔穿出,实际应用时,上述定位销可以采用螺钉,螺钉从一个销孔穿入,经由搅拌轴的限位孔从另一个销孔穿出,螺钉穿出的一端用螺母限位,避免螺钉在使用时脱落。为了能使搅拌轴可向压缩第一弹性装置方向相对轴套运动,限位孔和销孔中的一个需设计成轴向方向的腰形孔,即限位孔和销孔中的一个为纵向腰型孔,以使得定位销能沿着限位孔或者销孔作上下运动,同时还能限定搅拌轴相对轴套运动的距离。拆卸搅拌轴时,拔出定位销,搅拌轴便可与轴套分离。
第二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炒菜机的剖视图,图6的结构与图2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的元件,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为轴套的结构。
请参见图6-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520包括搅拌轴530、第一轴套830和第二轴套840,所述搅拌轴530与所述第一轴套830连接,所述第一轴套830与所述第二轴套840连接,所述第二轴套840与所述电机轴42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和所述第二弹性装置620分别于所述第一轴套830和所述第二轴套84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套840与所述第一轴套830可拆连接。具体而言,在第二轴套840下端设有第二下轴孔841,该第二下轴孔841与第一轴套830相配合,第二轴套840内设有第二弹性装置620,具体而言,第二弹性装置620设置在第二下轴孔841内,在第二下轴孔841侧壁设有第二装配孔842,第一轴套830上固定有套安装柱831。为了提高连接后的稳定性,通常是在第二下轴孔841侧壁设置两个相对的第二装配孔842,第一轴套830上对应设置两个套安装柱831。为方便拆装,第二下轴孔841侧壁还设有与第二装配孔842连通的第二引导槽843,该第二引导槽843大致呈“┏”形,且从第二下轴孔841的开口处延伸至第二装配孔842。装配时,先在第二下轴孔841中放入第二弹性装置620,再将第一轴套830上端插入第二下轴孔841内并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620相抵,插入第二轴套840时,第一轴套830上的套安装柱831通过第二引导槽843旋转卡装到第二装配孔842内,第二装配孔842设计成轴向方向的腰型孔,即第二装配孔842为纵向腰型孔;第一轴套830装配到位后,套安装柱831能沿着第二装配孔842上下移动。为了防止在使用时套安装柱831脱离第二装配孔842,套安装柱831与第二装配孔842旋接卡合方向与搅拌轴530工作时的转动方向相反,可使套安装柱831始终贴着第二配装孔842上相对第二引导槽843的另一侧壁移动,而不会从第二引导槽843中脱出。第二轴套840与第一轴套830装配到一起后,第二弹性装置620处于预压状态,为了能使第一轴套830可向压缩第二弹性装置620方向相对第二轴套840运动,第二装配孔842需设计成轴向方向的腰形孔,即第二装配孔842为纵向腰型孔,以使得套安装柱831能沿着第二装配孔842作上下运动,同时还能限定第一轴套830相对第二轴套840运动的距离。拆卸第一轴套830时,将第一轴套830移动至套安装柱831与第二引导槽843相对的位置,反向转动第一轴套830,将套安装柱831移动至第二引导槽843内,便可将第一轴套830与第二轴套840分离。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还可以不可拆连接。
由于电机轴420为标准件,形成第一实施例中腰型凹槽工艺比较复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计了第二轴套840,第二弹性装置620设计在第二轴套840内,从而轴套不需要相对电机轴移动,从而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电机轴420上设计腰型凹槽,只需要在电机轴420上设计一个半球形的球槽850,从而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套840与所述电机轴420可拆连接。具体而言,在电机轴420末端设有传动块421,第二轴套840上端设有能与传动块421配合的第二上轴孔844,传动块421插入第二上轴孔844并与第二轴套840通过弹性钢球可拆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钢球是安装在第二轴套840上并且凸出于第二上轴孔844槽壁,传动块421侧面设置球槽850,所述球槽850位半球形,弹性钢球包括钢球710和弹簧720,第二轴套840上设有容纳钢球710和弹簧720的安装孔545,安装孔545外侧设有压板730。为方便装配,安装孔545装配压板730一端的孔径比靠近第二上轴孔844一端的孔径大,钢球710直径介于安装孔545两端孔径尺寸之间,安装时,先将钢球710从安装孔545孔径较大的一端装入,再装入弹簧720,最后在安装孔545孔径较大的一端装上压板730,压板730推动弹簧720,使得弹簧720压缩变形并将钢球710部分推出安装孔545孔径较小的一端。上述压板730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孔545处,便于拆装。
安装第二轴套840时,电机轴420末端的传动块421与第二轴套840上的第二上轴孔844插接配合,传动块421迫使钢球710向压缩弹簧720的方向移动,直至钢球710与传动块421上的球槽850相对时,弹簧720推动钢球710卡入球槽850,将第二轴套840固定到电机轴420末端,此时第二轴套840相对电机轴420不能上下移动。拆卸轴套540时,握持轴套540用一定的力向下拔出即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轴套与所述电机轴还可以不可拆连接。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若要提高连接可靠度,可以在第二轴套上对称的设置两组弹性钢球,传动块上对应设置两个球槽。本实施例所述的传动块421为为D型块,上述球槽850设置在D型块的平面上,相应的,轴套540上端的第二上轴孔844为D型槽,D型块与D型槽插接可以实现扭矩传递。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轴套830下端设有第三下轴孔832,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位于所述第三下轴孔832中,所述搅拌轴530端部插入所述第三下轴孔832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10相抵,所述第一轴套830与搅拌轴530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电机轴还可以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锅,所述锅盖安装在锅体上,所述锅盖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到内锅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与连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以向远离内锅底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相异,所述搅拌叶片压缩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的运动距离小于5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搅拌轴和轴套,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两端设有第一下轴孔和第一上轴孔,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安装在第一下轴孔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安装在第一上轴孔内,所述搅拌轴端部插入所述第一下轴孔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相抵,所述驱动装置端部插入所述第一上轴孔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轴套通过第一上轴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搅拌轴、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的下端设有第三下轴孔,所述第二轴套的下端设有第二下轴孔,所述第一弹性位于第三下轴孔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位于第二下轴孔内,所述搅拌轴端部插入所述第三下轴孔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相抵,所述第一轴套端部插入所述第二下轴孔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相抵。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与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系数之比的范围为1.2-20。
9.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为螺旋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内锅内底面的间隙为0.5-5.0mm。
CN201510296013.2A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炒菜机 Active CN104957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6013.2A CN104957961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6013.2A CN104957961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炒菜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961A CN104957961A (zh) 2015-10-07
CN104957961B true CN104957961B (zh) 2017-05-17

Family

ID=54212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6013.2A Active CN104957961B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7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53732U (zh) * 2015-10-12 2016-03-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炒菜机
CN106621997B (zh) * 2015-11-04 2023-04-07 深圳饭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装置
CN110115488B (zh) * 2018-02-05 2021-08-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52419B (zh) * 2018-04-18 2020-09-08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家用炒菜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6013A (ja) * 1989-10-31 1991-06-21 Iseki & Co Ltd 自動炊飯器の釜蓋
CN2418792Y (zh) * 2000-04-21 2001-02-14 林保宏 自动搅拌烹煮机
CN1605435A (zh) * 2003-10-09 2005-04-13 陈泰佐 具保护装置的单向驱动扳手
CN203931933U (zh) * 2014-05-16 2014-11-05 乐清市通达有线电厂 一种净水器及其压力调节开关
CN204218637U (zh) * 2014-11-14 2015-03-2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CN204232943U (zh) * 2014-11-12 2015-04-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翻炒组件和具有其的全自动烹饪装置
CN204292886U (zh) * 2014-12-02 2015-04-2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6013A (ja) * 1989-10-31 1991-06-21 Iseki & Co Ltd 自動炊飯器の釜蓋
CN2418792Y (zh) * 2000-04-21 2001-02-14 林保宏 自动搅拌烹煮机
CN1605435A (zh) * 2003-10-09 2005-04-13 陈泰佐 具保护装置的单向驱动扳手
CN203931933U (zh) * 2014-05-16 2014-11-05 乐清市通达有线电厂 一种净水器及其压力调节开关
CN204232943U (zh) * 2014-11-12 2015-04-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翻炒组件和具有其的全自动烹饪装置
CN204218637U (zh) * 2014-11-14 2015-03-2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CN204292886U (zh) * 2014-12-02 2015-04-2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961A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7961B (zh) 一种炒菜机
CN20505373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炒菜机
CN204218637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4292886U (zh) 一种炒菜机
KR101192741B1 (ko) 회전식 탈지 구이장치
CN204541790U (zh) 一种新型搅拌式烹饪机用搅拌刀组件
CN103815804B (zh) 一种嵌入式多功能料理机
CN209074132U (zh) 搅拌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950028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医药加工用炒药装置
CN206007097U (zh) 智能婴儿料理中心
CN204764961U (zh) 一种炒菜机
CN106388627B (zh) 一种烹调器的转轴固定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烹调器
WO2020128648A1 (en) Countertop cooking appliance
CN212590107U (zh) 一种自动磨煮一体机
CN110613371A (zh) 料理机
CN212165620U (zh) 一种用于炒菜机器人的回转型贴合式锅铲组件
CN203709857U (zh) 一种煎烤机
CN207940596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连体式烹饪器具
CN213129075U (zh) 一种不易刮伤锅胆的蒸笼及烹饪器具
CN106821051A (zh) 一种自动搅蛋机
CN113331679B (zh) 组合式锅具
CN220360315U (zh) 一种多功能炒菜机
CN216534892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3588027U (zh) 一种智能控电式豆类用夹层锅
CN219331378U (zh) 搅拌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