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7096B -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7096B
CN104957096B CN201510401692.5A CN201510401692A CN104957096B CN 104957096 B CN104957096 B CN 104957096B CN 201510401692 A CN201510401692 A CN 201510401692A CN 104957096 B CN104957096 B CN 104957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eding house
ptyas
breeding
pond
ptyas korr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16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7096A (zh
Inventor
周宗富
Original Assignee
Beihai City Tieshangang District Fuqun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i City Tieshangang District Fuqun Bree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hai City Tieshangang District Fuqun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016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7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7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7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步骤一:将有3‑4片心叶的睡莲按12*15cm的间距种植于人工池塘中;步骤二:在每平米的人工池塘内固定2‑3个养殖舍,使养殖舍漂浮于所述人工池塘,每个养殖舍内放置3‑5条幼龄灰鼠蛇;步骤三:每天喂食3次幼蛇饲料,所述幼蛇饲料包括质量比为10:1的竹鼠肉和鸡骨粉。本发明提供一种幼龄灰鼠蛇的蛇舍,将睡莲的种植和灰鼠蛇的养殖结合起来,节约了养殖空间,为灰鼠蛇提供了陆地上的空间,也为灰鼠蛇提供了水中游玩的空间,同时睡莲的种植有利于净化空气,吸收一些重金属物质,有利于灰鼠蛇的生长。

Description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灰鼠蛇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灰鼠蛇是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格温顺,胆子小,一般不主动袭击人。它生活于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活动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中,在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也可见到,常攀援于溪流或水塘边的灌木或竹丛上,故广西群众称它为过树龙。有时也到地上寻找食物。昼夜活动,阵雨后太阳出来时,常遇见于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光的照射;晚间也蜷伏于竹枝上。捕食树蛙、雨蛙、蜥蜴,也食小鸟、其它蛙类。5-6月间产卵,卵数10枚左右,卵产于灌木丛中的落叶下,有护卵现象。35-47天孵化。11月开始冬眠,在田基、墓地向南的鼠洞内越冬,冬眠期随每年气温变化而有异,广西南部三月即苏醒活动。
灰鼠蛇的在饲养时容易营养不良,同时存活率不高,因此提供一种灰鼠蛇的养殖饲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幼龄灰鼠蛇的蛇舍,将睡莲的种植和灰鼠蛇的养殖结合起来,节约了养殖空间,为灰鼠蛇提供了陆地上的空间,也为灰鼠蛇提供了水中游玩的空间,同时睡莲的种植有利于净化空气,吸收一些重金属物质,有利于灰鼠蛇的生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蛇舍的建造:
S1:设置一个长方形的养殖舍,其顶面开设一开口,所述养殖舍的中间通过隔板将其分隔为第一养殖舍和第二养殖舍,所述养殖舍与隔板两端相接触的面均设置有滑槽,使所述隔板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并穿过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养殖舍和所述第二养殖舍的外壁分别设有第一喂料槽和第二喂料槽,所述第一喂料槽和第二喂料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养殖舍和第二养殖舍连通,且可使所述幼龄灰鼠蛇通过,所述养殖舍的下方固定有气垫;
S2:选择一个人工池塘,在池塘底部铺设60-80cm的淤泥,之后向池中注入山泉水,保持山泉水的高度达到30-80cm;
S3:在人工池塘四周建设围堵,所述围堵由下至上包括金属板和金属拦网,所述金属板围在所述池塘四周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金属板的高度为3-4m,在所述金属板的上方沿其四周设置有四个金属拦网,所述四个金属拦网围设成梯形结构,在所述金属拦网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水盖;
饲养管理:
步骤一:将有3-4片心叶的睡莲按12*15cm的间距种植于人工池塘中;
步骤二:在每平米的人工池塘内固定2-3个养殖舍,使养殖舍漂浮于所述人工池塘,每个养殖舍内放置3-5条幼龄灰鼠蛇;
步骤三:每天喂食3次幼蛇饲料,所述幼蛇饲料包括质量比为10:1的竹鼠肉和鸡骨粉。
优选的是,所述开口的面积与所述隔板的面积相等。
优选的是,在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向所述幼蛇饲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所述复合维生素与所述竹鼠肉的质量比为1:100,所述复合维生素由质量比为5:2:1:1:3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B2组成。
优选的是,在每年的11月份以后,控制所述养殖舍的温度为20℃。
优选的是,每隔五天向所述围堵内喷洒一次质量分数为10%的生石灰水。
优选的是,所述养殖舍的长为80cm、宽为50cm、高为40cm。
优选的是,所述养殖舍的表层覆盖有一层厚度为6-7cm、湿度为60%的黄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将睡莲的种植和灰鼠蛇的养殖结合起来,节约了空间养殖空间,为灰鼠蛇提供了陆地上的空间,也为灰鼠蛇提供了水中游玩的空间,同时睡莲的种植有利于净化空气,吸收一些重金属物质,有利于灰鼠蛇的生长。
第二、睡莲花粉营养价值极高,幼年灰鼠蛇身上附着睡莲花粉后,具有一定的霉菌性传染病的防治,蛇发生此病一般在夏季,刚好是睡莲开花时节,花粉附着在灰鼠蛇身上后,具有消毒和抑制霉菌的产生,提高了幼年灰鼠蛇的存活率。
第三、养殖舍可活动的分隔为第一养殖舍和第二养殖舍,其中第一养殖舍和第二养殖舍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可开关的门,方便清洁养殖舍的卫生,当要清洁第一养殖舍时,在第二养殖舍放置食物,灰鼠蛇会移动到第二养殖舍,通过隔板将养殖舍分隔后,灰鼠蛇不能进入第一养殖舍,此时可以对第一养殖舍进行清洁。
第四、养殖舍下方固定气垫,使养殖舍可漂浮于人工池塘上,通过绳锁固定防止养殖舍在人工池塘中到处飘移。睡莲的种植有益于提高幼龄灰鼠蛇的睡眠,促进灰鼠蛇的生长速度。
第五、设置围堵防止灰鼠蛇外逃,不利于饲养时的管理,在下部设置垂直的金属板,由于金属的摩擦力小,且垂直设置高度为3-4m,幼龄灰鼠蛇不易翻越金属板,在金属板的上方设置金属拦网,有利于蛇舍的通风和阳光的进入,设置可拆卸的防水盖,可防止大雨进入蛇舍,或者阳光过强时不利于睡莲和蛇的生长,通过设置防水盖具有一定的遮光效果。
第六、所用幼蛇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补充了灰鼠蛇所需的维生素B6和维生素B2,营养健康,也可提高灰鼠蛇的抗病力,减少灰鼠蛇患皮肤病的几率。叶酸对灰鼠蛇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均衡的维生素的摄入对灰鼠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七、养殖舍表面覆盖黄土,具有一定的防潮作用,防止灰鼠蛇得皮肤病。
第八、在十一月以后,室外温度逐渐降低,灰鼠蛇开始冬眠,控制养殖舍的温度为20℃,有利于蛇的冬眠,此时睡莲也进入了休眠期,睡莲的种植可缩短幼龄灰鼠蛇的冬眠期,从而加快了灰鼠蛇的生长速度。
第九、山泉水,水质天然,没有任何的添加剂,里面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利于灰鼠蛇和睡莲的生长,防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使灰鼠蛇在一个干净健康的生态体系中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养殖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围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一种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蛇舍的建造:
S1:设置一个长方形的养殖舍,其顶面开设一开口26,所述养殖舍的中间通过隔板25将其分隔为第一养殖舍21和第二养殖舍22,所述养殖舍与隔板25两端相接触的面均设置有滑槽,使所述隔板25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并穿过所述开口26,隔板25可上下拉动,所述开口26的面积与所述隔板25的面积相等,防止开口26与隔板25间的间隙过大,灰鼠蛇从间隙出来,容易卡住灰鼠蛇,当隔板25彻底到达养殖舍的底部时灰鼠蛇不能从第一养殖舍21通往第二养殖舍22。所述第一养殖舍21和所述第二养殖舍22的外壁分别设有第一喂料槽23和第二喂料槽24,所述第一喂料槽23和第二喂料槽24分别与所述第一养殖舍21和第二养殖舍22连通,连通的口径可使所述幼龄灰鼠蛇通过,方便灰鼠蛇的进出,所述养殖舍的下方固定有气垫,可使养殖舍漂浮于人工池塘上。
S2:选择一个人工池塘,在池塘底部铺设60-80cm的淤泥,之后向池中注入山泉水,保持山泉水的高度达到30-80cm。
S3:在人工池塘四周建设围堵1,所述围堵1由下至上包括金属板13和金属拦网12,所述金属板13围在所述池塘四周呈长方体结构,垂直于地面设置,这样灰鼠蛇就不能通过金属板13翻越逃跑了,所述金属板13的高度为3-4m。在所述金属板13的上方沿其四周设置有四个金属拦网12,所述四个金属拦网12围设成梯形结构,可以透光,保证空气的流通。在所述金属拦网12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水盖11,防水盖11既可以防止雨水浸入围堵1内,也可遮挡部分阳光,保证了睡莲和灰鼠蛇喜阴的属性。
饲养管理:
步骤一:将有3-4片心叶的睡莲按12*15cm的间距种植于人工池塘中;
步骤二:在每平米的人工池塘内固定2-3个养殖舍,使养殖舍漂浮于所述人工池塘,每个养殖舍内放置3-5条幼龄灰鼠蛇;
步骤三:每天喂食3次幼蛇饲料,所述幼蛇饲料包括质量比为10:1的竹鼠肉和鸡骨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向所述幼蛇饲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所述复合维生素与所述竹鼠肉的质量比为1:100,所述复合维生素由质量比为5:2:1:1:3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B2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年的11月份以后,控制所述养殖舍的温度为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隔五天向所述围堵1内喷洒一次质量分数为10%的生石灰水,具有一定的杀毒灭菌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养殖舍的长为80cm、宽为50cm、高为4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养殖舍的表层覆盖有一层厚度为6-7cm、湿度为60%的黄土。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蛇舍的建造:
S1:设置一个长方形的养殖舍,其顶面开设一开口,所述养殖舍的中间通过隔板将其分隔为第一养殖舍和第二养殖舍,所述养殖舍与隔板两端相接触的面均设置有滑槽,使所述隔板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并穿过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养殖舍和所述第二养殖舍的外壁分别设有第一喂料槽和第二喂料槽,所述第一喂料槽和第二喂料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养殖舍和第二养殖舍连通,且可使所述幼龄灰鼠蛇通过,所述养殖舍的下方固定有气垫;
S2:选择一个人工池塘,在池塘底部铺设60-80cm的淤泥,之后向池中注入山泉水,保持山泉水的高度达到30-80cm;
S3:在人工池塘四周建设围堵,所述围堵由下至上包括金属板和金属拦网,所述金属板垂直于地面围在所述池塘四周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金属板的高度为3-4m,在所述金属板的上方沿其四周设置有四个金属拦网,所述四个金属拦网围设成梯形结构,在所述金属拦网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水盖;
饲养管理:
步骤一:将有3-4片心叶的睡莲按12*15cm的间距种植于人工池塘中;
步骤二:在每平米的人工池塘内固定2-3个养殖舍,使养殖舍漂浮于所述人工池塘,每个养殖舍内放置3-5条幼龄灰鼠蛇;
步骤三:每天喂食3次幼蛇饲料,所述幼蛇饲料包括质量比为10:1的竹鼠肉和鸡骨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面积与所述隔板的面积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向所述幼蛇饲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所述复合维生素与所述竹鼠肉的质量比为1:100,所述复合维生素由质量比为5:2:1:1:3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B2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年的11月份以后,控制所述养殖舍的温度为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五天向所述围堵内喷洒一次质量分数为10%的生石灰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舍的长为80cm、宽为50cm、高为40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舍的表层覆盖有一层厚度为6-7cm、湿度为60%的黄土。
CN201510401692.5A 2015-07-09 2015-07-09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Active CN104957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1692.5A CN104957096B (zh) 2015-07-09 2015-07-09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1692.5A CN104957096B (zh) 2015-07-09 2015-07-09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096A CN104957096A (zh) 2015-10-07
CN104957096B true CN104957096B (zh) 2017-05-24

Family

ID=5421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1692.5A Active CN104957096B (zh) 2015-07-09 2015-07-09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709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04566A1 (ru) * 1978-02-13 1979-12-25 Институт Зоологии Ан 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ой Сср Герпеинкубатор
CN1723774A (zh) * 2005-07-13 2006-01-25 陈卓宏 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2144610A (zh) * 2011-03-25 2011-08-10 广西南宁市绿环现代养殖有限公司 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
CN102972349A (zh) * 2012-12-23 2013-03-20 陈献君 一种鳄鱼生态养殖方法
CN103271001A (zh) * 2013-05-29 2013-09-04 刘启文 金钱白花蛇的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04566A1 (ru) * 1978-02-13 1979-12-25 Институт Зоологии Ан 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ой Сср Герпеинкубатор
CN1723774A (zh) * 2005-07-13 2006-01-25 陈卓宏 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2144610A (zh) * 2011-03-25 2011-08-10 广西南宁市绿环现代养殖有限公司 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
CN102972349A (zh) * 2012-12-23 2013-03-20 陈献君 一种鳄鱼生态养殖方法
CN103271001A (zh) * 2013-05-29 2013-09-04 刘启文 金钱白花蛇的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096A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933B (zh)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CN104115788B (zh) 一种蛇的养殖方法
CN105145472B (zh) 成年灰鼠蛇的繁殖方法
CN104137810B (zh) 眼镜蛇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2144623A (zh) 一种仿生态室内恒温养蝎的方法
KR100398862B1 (ko) 참나무 톱밥을 이용한 꽃무지 풍뎅이의 인공 사육방법
CN103749378A (zh) 一种鳖的人工养殖方法
CN211268124U (zh) 一种蛋鸡养殖大棚
CN204335582U (zh) 大鲵仿生态养殖设施
CN110226545A (zh)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CN103518673B (zh) 林蛙立体养殖方法
CN107211956A (zh) 一种柴鸡生态养殖方法
CN206024919U (zh) 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驯养池
CN1274525A (zh) 工厂化自动半自动化养殖林蛙
CN101803587B (zh) 枯叶蛱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3651256A (zh) 牛蛙养殖方法
CN202354210U (zh) 一种适合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全天候蛋鸡福利别墅鸡舍
CN102077788A (zh) 一种利用攀爬装置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
CN103798189B (zh) 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
CN103518672A (zh) 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
CN106172184A (zh) 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驯养方法
CN103385187A (zh) 一种细鳞斜颌鲴鱼和鲟鱼套养方法
CN104957096B (zh) 幼龄灰鼠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CN205409096U (zh) 一种生态土鸡养殖鸡舍
CN105724322A (zh) 爬沙虫幼虫和蛹的室内规模化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30

Address after: The 5360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eihai port city of Tieshan Xing Gang Zhen Yao Ling Cun Wei Bei Yong cushat

Patentee after: Zhu Xinjie

Address before: The 5360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eihai port city of Tieshan Xing Gang Zhen Yao Ling Cun Wei Bei Yong cushat

Patentee before: BEIHAI CITY TIESHANGANG DISTRICT FUQUN BREED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5

Address after: 536000 Tieshan Harbor District, Beih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Xinggang town

Patentee after: He Liang

Address before: 536000 Tieshan Harbor District, Beih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Xinggang town

Patentee before: Zhu Xi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