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4444A -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4444A
CN104954444A CN201510278813.1A CN201510278813A CN104954444A CN 104954444 A CN104954444 A CN 104954444A CN 201510278813 A CN201510278813 A CN 201510278813A CN 104954444 A CN104954444 A CN 104954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caching server
production line
backup
c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88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4444B (zh
Inventor
骆腾飞
黄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788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4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4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4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分布式缓存服务集群,数据迁移较频繁,频繁的数据迁移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进而降低了缓存服务的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缓存服务器备份在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缓存服务器的数据;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将备份数据恢复到缓存服务器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并在设定时长内再次上线后,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只会将备份数据恢复到缓存服务器上,而不会进行数据迁移,从而减少了数据迁移次数,网络带宽不会被过多的占用,进而提高了缓存服务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一般采用缓存技术对特定的数据进行缓存后,便于用户直接从客户端访问数据,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例如,将web(网络)的session(会话)数据进行缓存,将在物理DB(Data Base,数据库)中的访问频繁的部分表加载到缓存中,以此来提升数据访问性能。
目前,缓存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缓存分布式化、缓存数据分片存储、支持缓存数据备份,以及支持缓存服务器集群进行水平伸缩(水平伸缩即动态的增加或减少缓存服务器的数量后,并不会影响当前应用对缓存服务器集群中的数据的访问)。特别的,由于缓存数据是分片存储的,当缓存服务器扩容(一个新上线的缓存服务器加入到缓存服务器集群中)或缩容(缓存服务器集群下线的一个缓存服务器,可以是正常下线,也可以是故障下线)时,需要对缓存数据进行数据迁移。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分布式缓存服务集群组网示意图,从图1中可知,该组网中包括ZooKeeper(分布式协调器)集群,至少一个客户端和至少一台缓存服务器。客户端可以根据从ZooKeeper获取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信息构建自己的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在需要进行数据操作时,根据该DHT访问相应的缓存服务器。缓存服务器也可以根据从ZooKeeper获取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信息构建自己的DHT。当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在ZooKeeper上注册成功,并从其它缓存服务器迁移了数据后,ZooKeeper会通知其它缓存服务器和客户端有一个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接收到通知的其它缓存服务器和客户端会在自己的DHT中增加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以便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当一个已经注册的缓存服务器下线(此时,该缓存服务器因故障暂时下线)后,ZooKeeper会将该缓存服务器注册的服务器信息删除,并通知其它缓存服务器和客户端有一个缓存服务器下线,该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在收到通知后,将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在迁移完成后删除该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在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迁移的过程中,该缓存服务器再次上线,此时,该缓存服务器将作为新的缓存服务器,再次从其它缓存服务器迁移数据。
现有技术中,当缓存服务器只是因故障暂时下线时,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已接收到该缓存服务器下线的通知就会启动备份数据迁移,并且,当该缓存服务器再次上线时,将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进行注册和数据迁移,如果该缓存服务器多次故障下线和多次故障后上线,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会进行多次备份数据迁移,其它的缓存服务器也会进行多次的数据迁移,这样导致数据迁移过于频繁,特别是在大容量的分布式缓存应用中,频繁的数据迁移会严重的占用网络带宽,从而影响正常的缓存服务。
综上所述,目前的分布式缓存服务集群,数据迁移较频繁,频繁的数据迁移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进而降低了缓存服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分布式缓存服务集群,数据迁移较频繁,频繁的数据迁移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进而降低了缓存服务的性能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备份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所述备份服务器与缓存服务器对应的方法,包括:
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
通知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集群协调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
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下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缓存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故障下线前,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形成备份数据,以使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将所述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来自所述备份服务器恢复的所述备份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客户端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确定访问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在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后,直接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备份服务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缓存服务器对应,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恢复模块,用于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中。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通知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包括: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
第二通知模块,用于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
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下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缓存服务器,包括:
备份模块,用于在故障下线前,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形成备份数据,以使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将所述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来自所述备份服务器恢复的所述备份数据。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备份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备份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客户端,包括:
第一数据访问模块,用于在确定访问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第二数据访问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后,直接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数据。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缓存服务器因故障下线;集群协调服务器再确定与该缓存服务器的会话中断后,通知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该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备份服务器在接收到通知后,将该缓存服务器备份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该缓存服务器的数据,在设定时长内,该缓存服务器再次上线,将备份数据恢复到该缓存服务器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并在设定时长内再次上线后,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只会将备份数据恢复到缓存服务器上,而不会进行数据迁移,从而减少了数据迁移次数,网络带宽不会被过多的占用,进而提高了缓存服务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背景技术中,分布式缓存服务集群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迁移缓存数据的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备份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后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集群协调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缓存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客户端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备份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集群协调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缓存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客户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备份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并在设定时长内再次上线后,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只会将备份数据恢复到缓存服务器上,而不会进行数据迁移,从而减少了数据迁移次数,网络带宽不会被过多的占用,进而提高了缓存服务的性能。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份服务器可以仅用于备份数据,也可以既用于备份数据,又用于缓存数据(即备份服务器可以作为其它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同时又可以作为其它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首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迁移缓存数据的系统的网络架构,然后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份服务器、集群协调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客户端,最后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迁移缓存数据的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如图2所示,网络2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备份服务器200、一个或多个集群协调服务器201、一个或多个缓存服务器202和一个或多个客户端203;其中,一个或多个备份服务器200、一个或多个集群协调服务器201、一个或多个缓存服务器202和一个或多个客户端203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一个或多个备份服务器200,用于在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202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202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200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203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202的数据,其中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将所述缓存服务器202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200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203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202的数据;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202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202中;
一个或多个集群协调服务器201,用于在确定缓存服务器202故障下线后,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202对应的备份服务器200,所述缓存服务器20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202上线,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200,所述缓存服务器20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一个或多个缓存服务器202,用于在故障下线前,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200中,形成备份数据,以使所述缓存服务器202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203将所述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202的数据;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来自所述备份服务器200恢复的所述备份数据;
一个或多个客户端203,用于在确定访问的缓存服务器202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202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200中的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202的数据;在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202上线后,直接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202中的数据。
前面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
如图3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备份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300,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步骤301,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备份服务器在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不会立即启动数据迁移,若在设定时长内该缓存服务器再次上线,备份服务器会将备份数据恢复到该缓存服务器上,减少了数据迁移的次数。
例如:备份服务器A对应的缓存服务器C故障下线后,客户端3在需要访问缓存服务器C的数据时,直接到备份服务器A中访问备份数据。在设定时长内,缓存服务器C上线后,备份服务器A将备份数据恢复到缓存服务器C中,此时客户端2在需要访问缓存服务器C的数据时,直接到缓存服务器C中访问数据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备份服务器可以根据下述方法确定该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本发明实施例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在集群协调服务器中注册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在集群协调服务器中注册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具体可以参见图3B。
如图3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从图3B上可知,集群协调服务器中存储了三个缓存服务器的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其中a为集群协调服务器,b1~b3为缓存服务器,c1~c3为临时类型节点,d1~d3为持久类型节点,缓存服务器b1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1和持久类型节点d1,缓存服务器b2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2和持久类型节点d2,缓存服务器b3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3和持久类型节点d3。
例如:在图3B中,备份服务器A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b2下线(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存储的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会被删除,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C)。
如图3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后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从图3C上可知,集群协调服务器中存储了三个缓存服务器的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其中a为集群协调服务器,b1~b3为缓存服务器,c1、c3为临时类型节点,d1~d3为持久类型节点,缓存服务器b1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1和持久类型节点d1,缓存服务器b2对应持久类型节点d2,缓存服务器b3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3和持久类型节点d3。
本发明实施例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备份服务器可以根据下述方法确定故障下线的该缓存服务器上线: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例如:在图3C中,备份服务器A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上线(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在图3C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会新增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B)。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在设定时长内并未再次上线,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将进行数据迁移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为:
可选地,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
通知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备份服务器在完成数据迁移,并在通知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对应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后,删除自身存储的该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例如:系统中有三台缓存服务器,分别为缓存服务器A、缓存服务器B和缓存服务器C,分别对应备份服务器A’、备份服务器B’和备份服务器C’。缓存服务器B故障下线,且在设定时长内并未再次上线,备份服务器B’将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后,通知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缓存服务器B的服务器信息。
又例如:系统中有三台缓存服务器,分别为缓存服务器A、缓存服务器B和缓存服务器C,分别对应备份服务器A’、备份服务器B’和备份服务器C’。缓存服务器A故障下线,且在设定时长内并未再次上线,备份服务器A’将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并通知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缓存服务器A的服务器信息后,删除自身存储的缓存服务器A的服务器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备份服务器可以根据下述方法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方式一: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3。备份服务器在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新增的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缓存服务器b4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4(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新增缓存服务器b4的临时类型节点c4和持久类型节点d4,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D)。
如图3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从图3D上可知,集群协调服务器中存储了四个缓存服务器的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其中a为集群协调服务器,b1~b4为缓存服务器,c1~c4为临时类型节点,d1~d4为持久类型节点,缓存服务器b1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1和持久类型节点d1,缓存服务器b2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2和持久类型节点d2,缓存服务器b3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3和持久类型节点d3,缓存服务器b4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4和持久类型节点d4。
方式二: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3。备份服务器在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缓存服务器b2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3(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删除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和持久类型节点d2,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E)。
如图3E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的示意图。从图3E上可知,集群协调服务器中存储了两个缓存服务器的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其中a为集群协调服务器,b1、b3为缓存服务器,c1、c3为临时类型节点,d1、d3为持久类型节点,缓存服务器b1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1和持久类型节点d1,缓存服务器b3对应临时类型节点c3和持久类型节点d3。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集群协调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400、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
步骤401、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本发明实施例集群协调服务器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会通知对应的备份服务器该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若在设定时长内该缓存服务器再次上线,会通知对应的备份服务器该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在集群协调服务器中注册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集群协调服务器存储的已注册的缓存服务器的节点类型信息具体可以参见图3B。
例如: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确定缓存服务器b1故障下线后,通知对应的备份服务器:缓存服务器b1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在设定时长内,确定缓存服务器b1上线后,通知对应的备份服务器:缓存服务器b1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在设定时长内并未再次上线,集群协调服务器将进行信息删除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为:
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集群协调服务器在删除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之前,通知其它缓存服务器和客户端,该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即该缓存服务器正常下线)。
例如:在图3C中,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并未在设定时长内再次上线,集群协调服务器a删除缓存服务器b2的持久类型节点d2。
又例如:在图3C中,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并未在设定时长内再次上线,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缓存服务器b1、缓存服务器b2和客户端,缓存服务器b2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并删除缓存服务器b2的持久类型节点d2。
本发明实施例集群协调服务器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会进行通知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为:
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备份服务器1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b3。集群协调服务器a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通知备份服务器1新增的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此时备份服务器1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4(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新增缓存服务器b4的临时类型节点c4和持久类型节点d4,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D)。
本发明实施例集群协调服务器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下线后,会进行通知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为:
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下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备份服务器1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b3。集群协调服务器a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下线后,通知备份服务器1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下线,此时备份服务器1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3(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删除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和持久类型节点d2,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E)。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缓存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500、在故障下线前,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形成备份数据,以使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将所述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步骤501、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来自所述备份服务器恢复的所述备份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可以实时的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也可以在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时(达到预设的时间时需要进行数据备份,缓存服务器中数据发送变化时需要进行数据备份等)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在设定时间外再次上线,作为新上线的缓存服务,接收来自其它缓存服务器迁移的数据。
例如:在图3B中,备份服务器1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b3。缓存服务器b3在到达预设时间后将数据备份到备份服务器1中;缓存服务器b3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到备份服务器1恢复的备份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可以根据下述方法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方式一: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缓存服务器b3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1。缓存服务器b3在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新增的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缓存服务器b4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4(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新增缓存服务器b4的临时类型节点c4和持久类型节点d4,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D)。
方式二: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缓存服务器b3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1。缓存服务器b3在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缓存服务器b2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1(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删除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和持久类型节点d2,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E)。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客户端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600、在确定访问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步骤601、在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后,直接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客户端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去访问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在确定该缓存服务器再次上线后,直接访问上线后的该缓存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缓存服务器b3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1。客户端1在确定缓存服务器b3故障下线后,去访问备份服务器1,在确定缓存服务器b3再次上线后,直接访问缓存服务器b3。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根据下述方法确定该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例如:在图3B中,客户端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b2下线(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存储的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会被删除,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C)。
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客户端根据下述方法确定该缓存服务器上线: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例如:在图3C中,客户端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上线(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在图3C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会新增故障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B)。
本发明实施例客户端可以根据下述方法确定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缓存服务器b3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1。客户端在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新增的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缓存服务器b4的服务器信息,缓存服务器b3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4(缓存服务器b4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新增缓存服务器b4的临时类型节点c4和持久类型节点d4,新增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D)。
本发明实施例客户端可以根据下述方法确定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例如:在图3B中,备份服务器1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3。客户端在接收到集群协调服务器a通知的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缓存服务器b2的服务器信息,备份服务器1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b3(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b2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在图3B中,集群协调服务器a中删除缓存服务器b2的临时类型节点c2和持久类型节点d2,删除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后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3E)。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备份服务器、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集群协调服务器、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缓存服务器和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客户端,由于图7的迁移缓存数据的备份服务器对应的方法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备份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由于图8的迁移缓存数据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对应的方法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集群协调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由于图9的迁移缓存数据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方法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缓存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由于图10的迁移缓存数据的客户端对应的方法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客户端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备份服务器、集群协调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备份服务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缓存服务器对应,包括:
确定模块700,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恢复模块701,用于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中。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通知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包括:
第一通知模块800,用于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
第二通知模块801,用于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模块800还用于:
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模块800还用于:
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知模块800还用于:
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下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缓存服务器,包括:
备份模块900,用于在故障下线前,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形成备份数据,以使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将所述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接收模块901,用于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来自所述备份服务器恢复的所述备份数据。
可选地,所述备份模块9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备份模块9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客户端,包括:
第一数据访问模块1000,用于在确定访问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第二数据访问模块1001,用于在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后,直接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1000还用于: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10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10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1000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并在设定时长内再次上线后,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只会将备份数据恢复到缓存服务器上,而不会进行数据迁移,从而减少了数据迁移次数,网络带宽不会被过多的占用,进而提高了缓存服务的性能。
图1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迁移缓存数据的备份服务器11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备份服务器11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通信接口1104和总线1105。其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和通信接口1104通过总线1105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101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1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102中,并由处理器1101来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103用于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
通信接口1104使用例如但不限于通讯器以及通讯模块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备份服务器11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总线1105可包括一通路,在备份服务器11各个部件(例如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和通信接口1104)之间传送信息。
应注意,尽管图11所示的备份服务器11仅仅示出了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通信接口1104以及总线1105,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备份服务器11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备份服务器11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备份服务器11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或模块,而不必包含图11中所示的全部器件。举例来说,前述实施例备份服务器的确定模块可通过处理器1101实现,备份服务器的恢复模块可通过处理器1101以及存储器1102共同实现。
图11所示的硬件结构以及上述描述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各种集群协调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客户端。举例来说,集群协调服务器的第一通知模块以及第二通知模块可通过通信接口1104实现;缓存服务器的备份模块可通过存储器1102实现以及缓存服务器的接收模块可通过通信接口1104实现;客户端的第一数据访问模块与第二数据访问模块皆可通过处理器1101以及存储器1102共同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Read-OnlyMemory)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用于备份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所述备份服务器与缓存服务器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
通知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7.一种用于集群协调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
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下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11.一种用于缓存服务器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故障下线前,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形成备份数据,以使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将所述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来自所述备份服务器恢复的所述备份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14.一种用于客户端的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访问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在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后,直接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19.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备份服务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缓存服务器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服务器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备份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客户端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恢复模块,用于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备份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备份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22.如权利要求19~21任一所述的备份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在设定时长内,故障下线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将所述备份数据进行数据迁移;通知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备份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备份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25.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包括: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在确定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
第二通知模块,用于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
若在设定时长内所述缓存服务器未上线,删除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有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上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集群协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有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下线后,通知所述备份服务器,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以使所述备份服务器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29.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缓存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服务器包括:
备份模块,用于在故障下线前,将数据备份到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形成备份数据,以使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后,客户端将所述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在故障下线后再次上线,接收来自所述备份服务器恢复的所述备份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缓存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缓存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32.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
第一数据访问模块,用于在确定访问的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后,将所述缓存服务器在故障下线前备份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作为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数据;
第二数据访问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后,直接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数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下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所述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上线后,确定所述缓存服务器上线。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新增的缓存服务器作为临时类型节点和持久类型节点上线后,根据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新增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访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集群协调服务器通知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作为持久类型节点下线后,根据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确定所述正常下线的缓存服务器对应的备份服务器,对应的缓存服务器。
CN201510278813.1A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954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8813.1A CN104954444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8813.1A CN104954444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4444A true CN104954444A (zh) 2015-09-30
CN104954444B CN104954444B (zh) 2018-10-09

Family

ID=54168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8813.1A Active CN104954444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444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0903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节点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6021559A (zh) * 2016-05-31 2016-10-1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方法、执行模块及系统
CN106844706A (zh) * 2017-02-06 2017-06-13 广东神马搜索科技有限公司 更新网页存储的方法、设备、网页存储系统和搜索系统
CN107295063A (zh) * 2017-05-11 2017-1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对等分布式系统中新增节点的方法及对等分布式系统
CN111600794A (zh) * 2020-07-24 2020-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切换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40217A (zh) * 2021-11-05 2022-02-11 南京小灿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双重混合的流媒体直播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6998A (zh) * 2006-08-15 2008-02-2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群聚式计算机系统高速缓存数据备份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103544A (zh) * 2009-12-16 2011-06-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缓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20036394A1 (en) * 2009-04-15 2012-02-09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recovery method, data node, and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CN102693170A (zh) * 2011-03-21 2012-09-26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16736A (zh) * 2012-06-20 2014-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3747073A (zh) * 2013-12-30 2014-04-23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缓存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6998A (zh) * 2006-08-15 2008-02-2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群聚式计算机系统高速缓存数据备份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20036394A1 (en) * 2009-04-15 2012-02-09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recovery method, data node, and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CN102103544A (zh) * 2009-12-16 2011-06-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缓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693170A (zh) * 2011-03-21 2012-09-26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16736A (zh) * 2012-06-20 2014-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3747073A (zh) * 2013-12-30 2014-04-23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缓存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0903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节点升级方法及装置
WO2017101642A1 (zh) * 2015-12-17 2017-06-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节点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5610903B (zh) * 2015-12-17 2020-02-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节点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6021559A (zh) * 2016-05-31 2016-10-1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方法、执行模块及系统
CN106844706A (zh) * 2017-02-06 2017-06-13 广东神马搜索科技有限公司 更新网页存储的方法、设备、网页存储系统和搜索系统
CN107295063A (zh) * 2017-05-11 2017-1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对等分布式系统中新增节点的方法及对等分布式系统
CN107295063B (zh) * 2017-05-11 2018-09-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对等分布式系统中新增节点的方法及对等分布式系统
CN111600794A (zh) * 2020-07-24 2020-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切换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40217A (zh) * 2021-11-05 2022-02-11 南京小灿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双重混合的流媒体直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4444B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4444A (zh) 一种迁移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US11507480B2 (en) Locality based quorums
WO2021164487A1 (zh) 一种数据的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01808127B (zh)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9842651B (zh) 一种业务不间断的负载均衡方法和系统
CN102523234B (zh) 一种应用服务器集群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942252B (zh) 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US9286298B1 (en) Methods for enhancing management of backup data sets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8712457B (zh) 基于Nginx反向代理的后端服务器动态负载调整方法及装置
US20160042014A1 (en) Distributed database in software driven networks
CN106790629A (zh) 数据同步装置及其实现数据同步的方法、客户端访问系统
CN106294585A (zh) 一种云计算平台下的存储方法
CN104580226A (zh) 一种共享会话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07193A (zh) 一种多层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集群管理节点
JP2015520440A (ja) 分散合意プロトコルにおいてcrud型のプロトコルをバインドする
CN111176888B (zh) 云存储的容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40155B (zh) 分布式系统中的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21413A (zh) 功能服务的响应方法、系统、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0633046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2769A (zh) 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038192A (zh) 数据库容灾方法和装置
CN106599323A (zh) 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实现分布式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37543A (zh)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恢复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10016A (zh) 一种基于目录分片的客户端应答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861031B (zh) Cdn中url刷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cdn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