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4175B - 多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4175B
CN104954175B CN201510274289.0A CN201510274289A CN104954175B CN 104954175 B CN104954175 B CN 104954175B CN 201510274289 A CN201510274289 A CN 201510274289A CN 104954175 B CN104954175 B CN 104954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network
founder
container
group member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42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4175A (zh
Inventor
张瑞
殷圣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742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4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04L41/0273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using web service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e.g.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 H04L41/028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using web service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e.g.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for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service call and 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6Join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8Departure or maintenanc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网方法及系统和多播方法及系统。所述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多个设备通信连接形成网络,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以获取所述网络中所有组成员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MAC地址、网络地址、是否在线;组创建者生成一映射容器,将所述映射容器发送至所有组成员并通知所有组成员更新,所述映射容器存储有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所有组成员在本地保存接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本发明的组网方法及多播方法能够支持利用Wi‑Fi P2P网络技术多点组网后,在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实现直接通信,还能够在组网后实现节点间的多播。

Description

多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网方法及系统,以及一种多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Wi-Fi P2P网络技术的出现和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运用此项技术进行点对点通信越来越常见,但也仅限于点对点通信,不支持多点组网后任意节点直接通信。现有技术中缺乏支持Wi-Fi P2P的多节点组网通信的组维护协议,因而难以实现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更难以实现节点间的多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Wi-Fi P2P网络技术难以实现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的缺陷,提供一种组网方法及系统和多播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组网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多个设备通过Wi-Fi P2P通信连接形成网络,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一般缩写为GO),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一般缩写为GC);
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以获取所述网络中所有组成员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MAC地址(即物理地址)、网络地址、是否在线;
组创建者生成一映射容器,将所述映射容器发送至所有组成员并通知所有组成员更新,所述映射容器(一般缩写为RC)存储有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所有组成员在本地保存接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
所述映射容器实质上存放着全网络中的节点物理地址与网络地址信息的映射。
较佳地,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还包括,组创建者生成及维护一时间容器,所述时间容器存储有所述映射容器的最近更新时间。
较佳地,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的方法包括主动同步维护、被动同步维护以及离线重连维护。
其中,主动同步维护为组创建者定时进行全网同步,全网同步为组创建者同步指向所有组成员发送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对应的更新时间点,收集所有组成员反馈的时间戳信息,以进行所述映射容器的维护。被动同步维护为当有组成员加入或断开连接时,加入或断开连接的组成员通知组创建者进行全网同步。离线重连维护为当组创建者定时全网同步过程中发现经一预设时间仍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时,组创建者主动邀请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加入所述网络,以使得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被动地自动重连。
较佳地,组创建者生成的所述映射容器存储的数据仅包含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较佳地,所述主动同步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得到注册的组成员的网络地址,并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同步消息,同步消息包含所述映射容器及所述映射容器的最后更新时间;
所有组成员获取同步消息后向组创建者发送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对应的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
较佳地,所述被动同步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组成员在加入或退出所述网络前向组创建者发送注册或注销消息,其中注册消息包含组成员的网络地址、MAC地址和名称;
组创建者根据接收到的注册或注销消息修改所述映射容器,并把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其更新时间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
所有组成员收到组创建者发送的所述映射容器后,更新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并向组创建者发送反馈消息,组创建者收到反馈消息时对所述时间容器进行更新。
较佳地,所述离线重连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状态查询消息;
所有组成员在收到状态查询消息后发送给组创建者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所述容器中的对应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定时检查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若发现有组成员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相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组创建者根据所述映射容器查找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的MAC地址,并主动与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如上所述的组网方法形成的网络下的多播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多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组成员(组成员)根据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过滤获得需发送组成员的网络地址集合;
所述组成员遍历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依次创建发送线程;
所述组成员根据传输对象的属性确定采用稳定传输方式还是非稳定传输方式,若选择稳定传输则所述组成员建立对象流控制信息,以用于所述线程进行稳定的对象流发送,若选择非稳定传输,则所述组成员直接发送对象,而不需要建立流对象控制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网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经由Wi-Fi P2P通信连接形成网络,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
其中,组创建者用于维护所述网络,以获取所述网络中所有组成员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MAC地址、网络地址、是否在线,以及用于生成一映射容器,将所述映射容器发送至所有组成员并通知所有组成员更新,所述映射容器存储有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所有组成员用于在本地保存接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
较佳地,组创建者还用于生成及维护一时间容器,所述时间容器存储有所述映射容器的最近更新时间。
较佳地,组创建者用于以主动同步维护及离线重连维护的方式维护所述网络,组成员以被动同步维护的方式维护所述网络。其中,主动同步维护为定时进行全网同步,全网同步为组创建者同步指向所有组成员发送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对应的更新时间点,收集所有组成员反馈的时间戳信息,以进行所述映射容器的维护。离线重连维护为当组创建者定时全网同步过程中发现经一预设时间仍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时,组创建者主动邀请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加入所述网络,以使得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被动地自动重连。被动同步维护为组成员在加入或断开连接时,通知组创建者进行全网同步。
具体来说,这里所说的主动同步维护为,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得到注册的组成员的网络地址,并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同步消息,同步消息包含所述映射容器及所述映射容器的最后更新时间,而所有组成员获取同步消息后向组创建者发送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对应的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
所述被动同步维护则大致上为,所述组成员在加入或退出所述网络前向组创建者发送注册或注销消息,其中注册消息包含组成员的网络地址、MAC地址和名称,组创建者根据接收到的注册或注销消息修改所述映射容器,并把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其更新时间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所有组成员收到组创建者发送的所述映射容器后,更新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并向组创建者发送反馈消息,组创建者收到反馈消息时对所述时间容器进行更新。
所述离线重连维护为,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状态查询消息,所有组成员在收到状态查询消息后发送给组创建者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所述容器中的对应的时间戳,组创建者定时检查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若发现有组成员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相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组创建者根据所述映射容器查找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的MAC地址,并主动与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连接。
较佳地,所述映射容器存储的数据仅包含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组网系统的多播系统,其特点在于,组成员还用于根据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过滤获得需发送组成员的网络地址集合,并遍历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依次创建发送线程,然后根据传输对象的属性确定采用稳定传输方式还是非稳定传输方式,针对稳定传输建立对象流控制信息,针对非稳定传输直接发送对象。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组网方法及系统和多播方法及系统能够支持利用Wi-Fi P2P网络技术多点组网后,在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实现直接通信,还能够在组网后实现节点间的多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网方法中GO端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多播方法中的线程发送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组网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多个设备通过Wi-Fi P2P通信连接形成网络,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GO),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GC);
步骤二、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并生成一映射容器,然后将所述映射容器发送至所有组成员并通知所有组成员更新。组创建者还生成及维护一时间容器(TIME)。GO端包括该映射容器和该时间容器的数据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维护所述网络使得组创建者得以获取所述网络中所有组成员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MAC地址、网络地址、是否在线。而所述映射容器(RC)存储有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即RC存放着全网络中的节点物理地址与网络地址信息的映射。所述时间容器存储有所述映射容器的最近更新时间。
步骤三、所有组成员在本地保存接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组网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
步骤二中组创建者生成的所述映射容器存储的数据仅包含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并且,步骤二中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的方法包括主动同步维护、被动同步维护以及离线重连维护。
其中,主动同步维护为组创建者定时进行全网同步,全网同步为组创建者同步指向所有组成员发送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对应的更新时间点,收集所有组成员反馈的时间戳信息,以进行所述映射容器的维护。
被动同步维护为当有组成员加入或断开连接时,加入或断开连接的组成员通知组创建者进行全网同步。
离线重连维护为当组创建者定时全网同步过程中发现经一预设时间仍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时,组创建者主动邀请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加入所述网络,以使得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被动地自动重连。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组网方法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所述主动同步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得到注册的组成员的网络地址,并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同步消息,同步消息包含所述映射容器及所述映射容器的最后更新时间;
所有组成员获取同步消息后向组创建者发送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对应的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
所述被动同步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组成员在加入或退出所述网络前向组创建者发送注册或注销消息,其中注册消息包含组成员的网络地址、MAC地址和名称;
组创建者根据接收到的注册或注销消息修改所述映射容器,并把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其更新时间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
所有组成员收到组创建者发送的所述映射容器后,更新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并向组创建者发送反馈消息,组创建者收到反馈消息时对所述时间容器进行更新。
所述离线重连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状态查询消息;
所有组成员在收到状态查询消息后发送给组创建者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所述容器中的对应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定时检查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若发现有组成员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相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组创建者根据所述映射容器查找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的MAC地址,并主动与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连接。
以下举一应用实例对本实施例的组网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本应用实例中包含例如手机、平板等支持WI-FI P2P技术的三台终端设备,本实例中选择其中一台作为网络创建者A,其他两台设备B、C与A相连进行组网。
A依次与B和C连接成功。B、C发送登录消息给A,A收到后更新全网络节点地址名称等相关信息,并将最新全网节点地址名称相关信息发送给B和C,B和C通过此方法能得到对方的名称、网络地址等信息和上线状态。
B下线时发送离线信息给A,A收到后更新全网络节点网络地址相关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全网络节点网络地址信息发送给C,由此C可以得知B已经离线。
B由于网络等非主动因素断线,A通过定时同步方式可以发现B无反馈,会尝试邀请B加入网络,若尝试次数大于开发者所规定的次数,则更新全网络节点地址相关信息,将更新后的地址相关信息发送给C,由此C可以得知B已经下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多播方法在由实施例3的组网方法形成的网络下执行,所述多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成员根据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过滤获得需发送组成员的网络地址集合;
步骤二,所述组成员遍历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依次创建发送线程;
步骤三,所述组成员根据传输对象的属性确定采用稳定传输方式还是非稳定传输方式,若选择稳定传输则所述组成员建立对象流控制信息,以用于所述线程进行稳定的对象流发送,若选择非稳定传输,则所述组成员直接发送对象,而不需要建立流对象控制信息。
上述多播方法中,步骤三中的线程发送步骤如图3所示。
以下举一应用实例对本实施例的多播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本实例中有支持Wi-Fi P2P的终端设备A、B、C、D、E、F,其中设备B、C、D、E、F与A连接组成WI-FI P2P星形网络。
设备B需要向C、D、F发送同一大容量文件,为了要保证文件数据正确,我们采用流传输方法(即上述稳定传输方法),将文件转化成字节流发送。
B根据本地的RC查找C、D、F的网络地址,在发送端启动三个线程分别对C、D、F发送此文件。为了保证三个发送线程数据不互相干扰,B需要建立三个独立的流控制信息对发送线程进行管理。流控制信息包含当前发送的数据大小、已发送的字节数、待发送的字节数、当前发送的进度索引等。
三个发送线程启动后,根据各自的流控制信息将文件以字节流的形式发送给C、D、F。
以下举另一应用实例对本实施例的多播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本实例中有支持Wi-Fi P2P的终端设备A、B、C、D、E、F,其中设备B、C、D、E、F与A连接组成WI-FI P2P星形网络,参与游戏。
设备A需要高频率的向B、C、D发送当前的游戏状态信息,为了保证状态信息处理速度,我们采用对象传输方法(即上述非稳定传输方法)。
A根据本地的RC查找B、C、D的网络地址,在发送端启动三个线程分别对B、C、D发送游戏状态信息。游戏状态信息可以理解成一个小容量的对象,三个发送线程根据对象地址在内存中查找到这个对象,一次性发送,而不需要上一应用实例中提到的控制信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组网系统,包括有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经由Wi-Fi P2P通信连接形成网络,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
其中,组创建者用于维护所述网络,以获取所述网络中所有组成员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MAC地址、网络地址、是否在线,以及用于生成一映射容器,将所述映射容器发送至所有组成员并通知所有组成员更新,所述映射容器存储的数据仅包含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所有组成员用于在本地保存接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
并且,组创建者还用于生成及维护一时间容器,所述时间容器存储有所述映射容器的最近更新时间。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时采用主动同步维护及离线重连维护的方式。
具体来说,主动同步维护为,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得到注册的组成员的网络地址,并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同步消息,同步消息包含所述映射容器及所述映射容器的最后更新时间,而所有组成员获取同步消息后向组创建者发送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对应的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
离线重连维护为,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状态查询消息,所有组成员在收到状态查询消息后发送给组创建者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所述容器中的对应的时间戳,组创建者定时检查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若发现有组成员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相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组创建者根据所述映射容器查找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的MAC地址,并主动与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连接。
本实施例的组网系统中,组成员以被动同步维护的方式维护所述网络。被动同步维护为,所述组成员在加入或退出所述网络前向组创建者发送注册或注销消息,其中注册消息包含组成员的网络地址、MAC地址和名称,组创建者根据接收到的注册或注销消息修改所述映射容器,并把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其更新时间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所有组成员收到组创建者发送的所述映射容器后,更新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并向组创建者发送反馈消息,组创建者收到反馈消息时对所述时间容器进行更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多播系统是基于实施例5的组网系统,其中,作为组成员的设备还用于根据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过滤获得需发送组成员的网络地址集合,并遍历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依次创建发送线程,然后根据传输对象的属性确定采用稳定传输方式还是非稳定传输方式,针对稳定传输建立对象流控制信息,针对非稳定传输直接发送对象。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多个设备通过Wi-Fi P2P通信连接形成网络,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
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以获取所述网络中所有组成员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MAC地址、网络地址、是否在线;
组创建者生成一映射容器,将所述映射容器发送至所有组成员并通知所有组成员更新,所述映射容器存储有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所有组成员在本地保存接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
组成员根据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过滤获得需发送组成员的网络地址集合;
所述组成员遍历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依次创建发送线程;
所述组成员根据传输对象的属性确定采用稳定传输方式还是非稳定传输方式,若选择稳定传输则所述组成员建立对象流控制信息,以用于所述线程进行稳定的对象流发送,若选择非稳定传输,则所述组成员直接发送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还包括,组创建者还生成及维护一时间容器,所述时间容器存储有所述映射容器的最近更新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创建者维护所述网络的方法包括主动同步维护、被动同步维护以及离线重连维护,其中,
主动同步维护为组创建者定时进行全网同步,全网同步为组创建者同步指向所有组成员发送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对应的更新时间点,收集所有组成员反馈的时间戳信息,以进行所述映射容器的维护;
被动同步维护为当有组成员加入或断开连接时,加入或断开连接的组成员通知组创建者进行全网同步;
离线重连维护为当组创建者定时全网同步过程中发现经一预设时间仍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时,组创建者主动邀请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加入所述网络,以使得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被动地自动重连。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创建者生成的所述映射容器存储的数据仅包含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同步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得到注册的组成员的网络地址,并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同步消息,同步消息包含所述映射容器及所述映射容器的最后更新时间;
所有组成员获取同步消息后向组创建者发送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对应的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同步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组成员在加入或退出所述网络前向组创建者发送注册或注销消息,其中注册消息包含组成员的网络地址、MAC地址和名称;
组创建者根据接收到的注册或注销消息修改所述映射容器,并把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其更新时间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
所有组成员收到组创建者发送的所述映射容器后,更新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并向组创建者发送反馈消息,组创建者收到反馈消息时对所述时间容器进行更新。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重连维护包括以下步骤:
组创建者定时根据所述映射容器逐个单播给所有组成员状态查询消息;
所有组成员在收到状态查询消息后发送给组创建者状态反馈消息,状态反馈消息包含,最后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获取到各个组成员的状态反馈消息后,根据MAC地址在所述映射容器中查找到相应条目,更新所述容器中的对应的时间戳;
组创建者定时检查所述容器中的时间戳,若发现有组成员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相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组创建者根据所述映射容器查找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的MAC地址,并主动与所述被发现的组成员连接。
8.一种多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经由Wi-Fi P2P通信连接形成网络,其中一设备作为组创建者,其余设备作为组成员;
组创建者用于维护所述网络,以获取所述网络中所有组成员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MAC地址、网络地址、是否在线,以及用于生成一映射容器,将所述映射容器发送至所有组成员并通知所有组成员更新,所述映射容器存储有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所有组成员用于在本地保存接收到的所述映射容器;
组成员还用于根据本地的所述映射容器过滤获得需发送组成员的网络地址集合,并遍历所述网络地址集合依次创建发送线程,然后根据传输对象的属性确定采用稳定传输方式还是非稳定传输方式,针对稳定传输建立对象流控制信息,针对非稳定传输直接发送对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播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创建者还用于生成及维护一时间容器,所述时间容器存储有所述映射容器的最近更新时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播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创建者用于以主动同步维护及离线重连维护的方式维护所述网络,组成员以被动同步维护的方式维护所述网络,其中,
主动同步维护为定时进行全网同步,全网同步为组创建者同步指向所有组成员发送最新的所述映射容器及对应的更新时间点,收集所有组成员反馈的时间戳信息,以进行所述映射容器的维护;
离线重连维护为当组创建者定时全网同步过程中发现经一预设时间仍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时,组创建者主动邀请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加入所述网络,以使得所述未收到反馈的组成员被动地自动重连;
被动同步维护为组成员在加入或断开连接时,通知组创建者进行全网同步。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容器存储的数据仅包含所述网络中每一设备的名称以及对应的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CN201510274289.0A 2015-05-26 2015-05-26 多播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954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289.0A CN104954175B (zh) 2015-05-26 2015-05-26 多播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289.0A CN104954175B (zh) 2015-05-26 2015-05-26 多播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4175A CN104954175A (zh) 2015-09-30
CN104954175B true CN104954175B (zh) 2018-05-08

Family

ID=5416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4289.0A Active CN104954175B (zh) 2015-05-26 2015-05-26 多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41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136A (zh) * 2005-01-18 2005-09-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移动自组网络节点间安全通信的方法
CN1780201A (zh) * 2004-11-17 2006-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节点间信息同步的方法
CN101047550A (zh) * 2006-03-28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2p网络的组内结构及其组网方法
CN101610560A (zh) * 2009-07-23 2009-12-2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设备的发现方法
CN10400989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海尔集团公司 局域网内服务信息的自动获取方法和系统、设备
CN104272673A (zh) * 2012-05-10 2015-01-07 搜诺思公司 网络节点之间直接路由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201A (zh) * 2004-11-17 2006-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节点间信息同步的方法
CN1668136A (zh) * 2005-01-18 2005-09-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移动自组网络节点间安全通信的方法
CN101047550A (zh) * 2006-03-28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2p网络的组内结构及其组网方法
CN101610560A (zh) * 2009-07-23 2009-12-2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设备的发现方法
CN104272673A (zh) * 2012-05-10 2015-01-07 搜诺思公司 网络节点之间直接路由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0989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海尔集团公司 局域网内服务信息的自动获取方法和系统、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4175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5954B (zh) 一种OpenFlow控制方法及相应插件、平台和网络
CN104125244B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中转发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91190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wireless devices
CN104852972A (zh) 基于所发现的nat类型选择主机的方法
CN103078969A (zh) 一种mac地址信息通告方法和设备
CN106549875A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及负载均衡器
CN104202364B (zh) 一种控制器的自动发现和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4320327A (zh) 基于社交网络同一账号的多角色同时在线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980355A (zh) 一种sdn环境下的源端可控组播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113609B (zh) 一种mac地址发布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82811B (zh) 一种伪线的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54410A (zh) 网络系统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
CN105379203B (zh) 隧道类型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763206B (zh) 一种网络调度方法及网关
CN106790624A (zh) 新节点加入服务器集群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6870A (zh) 卫星设备处的本地分组交换
CN109120556B (zh) 一种云主机访问对象存储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79663B (zh) 分布式实时同步网络系统及其通告数据的方法
CN102572012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交换机及系统
CN107547339A (zh) 一种网关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4954175B (zh) 多播方法及系统
CN104486290B (zh) 一种基于OpenFlow的流媒体云透明服务装置
CN106230723B (zh) 一种报文转发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4519207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929487B (zh) 主题包更新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