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3658B -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3658B
CN104953658B CN201510348633.6A CN201510348633A CN104953658B CN 104953658 B CN104953658 B CN 104953658B CN 201510348633 A CN201510348633 A CN 201510348633A CN 104953658 B CN104953658 B CN 104953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tran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ttery
operational amplifier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86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3658A (zh
Inventor
汤小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M ICBG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 Powtech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 Powtech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CR Powtech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486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3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3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3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3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3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单元、转换单元和补偿单元,补偿单元包括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任意一个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传输模块用于将补偿电流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进而改善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互相不平衡的现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高。第二子模块和第N子模块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流是轨对轨的,因此无需对运算支路的电流进行补偿;运算支路包括一P型晶体管设置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可以使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低压器件具有更大的电压裕量,降低了第一运算放大器失效的几率。

Description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转换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参考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中,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串联的多个电池11-14,以及分别与单个电池11-14连接的转换子模块21-24。其中,转换子模块21包括一电阻R1,且电阻R1作为一输出支路;转换子模块22-24均包括一运算放大器OPA、一P型晶体管PMOS、一电阻R2和一电阻R3,且电阻R2、P型晶体管PMOS和电阻R3为一输出支路。
其中,参考图1所示,以转换子模块22-24中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流Ia均相同和转换子模块21-24的输出支路的支路电流Ic均相同为例,流经电池14的电流I4=1*Ic+3*Ia;流经电池13的电流I3=I4+1*Ic=2*Ic+3*Ia;流经电池12的电流I2=I3+1*Ic=3*Ic+3*Ia;以及,流经电池11的电流I1=I2+1*Ic=4*Ic+3*Ia。
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中分别流经单个电池11-14的电流I1-I4之间互相不平衡,长期工作时将会造成电池容量不均衡,对电池造成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采集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并根据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以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进而改善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互相不平衡的现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池单元、转换单元和补偿单元,其中,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至第N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阴极电连接接地端,N为不小于2的整数;
所述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一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阳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参考信号端;
以及,所述第i子模块包括运算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所述运算支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一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包括第二P型晶体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引脚电连接所述第N电池的阳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电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第i电池的阴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i电池的阳极,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参考信号端,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阴极,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i-1电池的阴极,i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N的整数;
所述补偿单元包括: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任意一个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
以及,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电流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
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二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电流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的第二输出支路。
优选的,所述采样信号为采样电流。
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为第一镜像电流源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像电流源模块包括:第一N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和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参考信号端;
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至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端。
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N型晶体管和第五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传输模块,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参考信号端。
优选的,所述传输模块为第二镜像电流源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镜像电流源模块包括:第三P型晶体管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栅极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且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均电连接所述采集模块,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的源极均电连接所述第N电池的阳极;
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一电阻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1子模块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一第四P型晶体管的漏极。
优选的,所述参考信号端为所述接地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单元、转换单元和补偿单元,补偿单元包括: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任意一个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以及,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电流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进而改善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互相不平衡的现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高。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子模块和第N子模块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流是轨对轨的,因此无需对运算支路的电流进行补偿;并且,运算支路包括一P型晶体管设置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可以使得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不再是轨对轨的,工作电压大大降低,因而可以采用低压器件来实现,增大了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精度,同时使得其低压器件具有更大的电压裕量,降低了第一运算放大器失效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运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中分别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之间互相不平衡,长期工作时将会造成电池容量不均衡,对电池造成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中,通过采集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并根据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以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进而改善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互相不平衡的现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高。具体结合图2至图5所示,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电池单元包括串联的四个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即N=4,且以i=2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包括:
电池单元100、转换单元200和补偿单元300,其中,
电池单元100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101至第N电池104,第一电池101的阴极电连接接地端,N为不小于2的整数;
转换单元200包括:第一子模块201至第N子模块(第二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结构相同,故图2中只标出第二子模块202),其中,第一子模块201包括第一输出支路201a,第一输出支路201a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池101的阳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参考信号端;
以及,第i子模块202包括运算支路202a和第二输出支路202b,运算支路202a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和第一P型晶体管PM1,第二输出支路202b包括第二P型晶体管PM2、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正电源引脚电连接第N电池104的阳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负电源引脚电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PM1的源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同相端电连接第i电池102的阴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反相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源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栅极,第二电阻R2第一端电连接第i电池102的阳极,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漏极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电连接参考信号端,第一P型晶体管PM1的漏极电连接第一电池101的阴极,第一P型晶体管PM1的栅极电连接第i-1电池101的阴极,i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N的整数;
补偿单元300包括: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任意一个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Ib;
以及,传输模用于将补偿电流Ib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
其中,转换单元的第一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分别与单个电池相连,因而可以同时将这些单个电池的电压分别转换为多个采样信号,其中,采样信号可以为采样电流、采样电压、采样频率等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的采样信号的电平以相同参考电平为参考点,即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均电连接参考信号端;进一步的,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考信号端可以为接地端,即第一电阻R1和所有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均电连接接地端;此外,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端还可以为其他电压端,对此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由上述内容可知,采集模块采集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任意一个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以及,传输模块将补偿电流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进而改善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互相不平衡的现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高。
另外,参考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由电流源I1、电流源I2、P型晶体管PM1A、P型晶体管PM1B、N型晶体管NM1A、N型晶体管NMIB、N型晶体管NM1C、电阻R和电容C组成,其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故不作多余赘述。其中,电流源I1和电流源I2的输入端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引脚,P型晶体管PM1A的栅极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P型晶体管PM1B的栅极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N型晶体管NM1A、N型晶体管NM1B和N型晶体管NM1C的源极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
则,P型晶体管PM1A的源漏电压为:
其中,VH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引脚的电压;
VL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的电压;
VN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的电压;
VP为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的电压;
Vgs(PM1A)为P型晶体管PM1A的栅源电压,Vgs(NM1A)为N型晶体管NM1A的栅源电压,且Vgs(PM1A)约等于Vgs(NM1A),即两者之差可以不计;
Vgs(PM1)为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连接的第一P型晶体管PM1的栅源电压;
V1为单个电池的电压。
此外,P型晶体管PM1B的源漏电压与P型晶体管PM1A的源漏电压相等。由公式一可知,第一运算放大器工作后,其低压器件(P型晶体管PM1A和P型晶体管PM1B)的栅源电压比单个电池的电压低Vgs(PM1),因此使得其低压器件具有更大的电压裕量。
因而,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子模块和第N子模块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流是轨对轨的,因此无需对运算支路的电流进行补偿;并且,运算支路包括一P型晶体管设置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可以使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不再是轨对轨的,工作电压大大降低,因而可以采用低压器件来实现,增大了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精度,同时使得其低压器件具有更大的电压裕量,降低了第一运算放大器失效的几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单元中,采集模块采集第N子模块的第二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传输模块用于将补偿电流传输至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的第二输出支路。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5所示,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对应实施例同样以串联的四个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即N=4;其中,采样信号为采样电流,且以参考信号端为接地端进行说明。
参考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中,图4所示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与图2部分相同,电池单元均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101至第N电池104,第一电池101的阴极电连接接地端,N为不小于2的整数;
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子模块201至第N子模块(第二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结构相同,故图4中只标出第二子模块202),其中,第一子模块201包括第一输出支路201a,第一输出支路201a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池101的阳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接地端;
以及,第i子模块202包括运算支路202a和第二输出支路202b,运算支路202a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和第一P型晶体管PM1,第二输出支路202b包括第二P型晶体管PM2、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正电源引脚电连接第N电池104的阳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负电源引脚电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PM1的源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同相端电连接第i电池102的阴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反相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源极,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栅极,第二电阻R2第一端电连接第i电池102的阳极,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漏极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电连接接地端,第一P型晶体管PM1的漏极电连接第一电池101的阴极,第一P型晶体管PM1的栅极电连接第i-1电池101的阴极,i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N的整数;
其中,图4所示补偿单元300的采集模块301为第一镜像电流源模块,其中,第一镜像电流源模块301包括:第一N型晶体管NM1、第二N型晶体管NM2和第四电阻R4,其中,
第一N型晶体管NM1的栅极连接至第二N型晶体管NM2的栅极,第一N型晶体管NM1的漏极与传输模块302电连接,第一N型晶体管NM1的源极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电连接参考信号端;
第N子模块的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漏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通过第二N型晶体管NM2电连接,其中,第二N型晶体管NM2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至第N子模块的第二P型晶体管PM2的漏极,第二N型晶体管NM2的源极连接至第N子模块的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
此外,本申请图4所示的补偿单元300的传输模块302为第二镜像电流源模块,第二镜像电流源模块302包括:第三P型晶体管PM3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PM4,其中,
第三P型晶体管PM3的栅极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PM4的栅极电连接,且第三P型晶体管PM3的栅极和漏极均电连接采集模块301(即第三P型晶体管PM3的栅极和漏极均电连接第一N型晶体管NM1的漏极),第三P型晶体管PM3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PM4的源极均电连接第N电池104的阳极;
第一子模块201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1子模块的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一第四P型晶体管PM4的漏极。
由上述内容可知,结合图4所示,假设第一输出支路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与一第二输出支路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之和相等,则流经每个输出支路的电流均为Ic;每个运算支路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结构相同,则流经每个运算支路的电路均为Ia;其中,
将第四电阻R4的阻值设置为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相同,则采集模块301根据采集到的采样信号Ic产生补偿电流Ib,并通过传输模块302分别传输至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1子模块对应的第二输出支路中,以补偿输出支路中的电流Ic;由于Ib和Ic相等,则最终得到:
流经第N电池(即第四电池)104的电流I4=3*Ia+Ic+4*Ib=3*Ia+5*Ic;
流经第三电池103的电流I3=I4+Ic-Ib=I4;
流经第二电池102的电流I2=I3+Ic-Ib=I3;
以及,流经第一电池101的电流I1=I2+Ic-Ib=I2;
其中,流经第一电池101至第四电池104的电流I1至I4均相等,则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中,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相互平衡,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每个输出支路和采集模块中的电阻的阻值不作具体限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具体设计,最终通过调整电阻的阻值,以使得补偿电流能够补偿每个输出支路中的电流,达到平衡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的目的,进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参考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与图4部分相同,故对相同部分不作多余赘述,不同的是,本申请图5提供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采集模块301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OPA2、第三N型晶体管NM3和第五电阻R5,其中,
第二运算放大器OPA2的同相端电连接第N子模块的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OPA2的反相端电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三N型晶体管NM3的源极,第三N型晶体管NM3的漏极电连接传输模块302(即第三N型晶体管NM3的漏极电连接第三P型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电连接参考信号端。另外,第二运算放大器OPA2的正电源引脚电连接第N电池104的阳极,第二运算放大器OPA2的负电源引脚电连接接地端。
由上述内容可知,结合图5所示,假设第一输出支路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与一第二输出支路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之和相等,则流经每个输出支路的电流均为Ic;每个运算支路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结构相同,则流经每个运算支路的电路均为Ia;其中,
将第五电阻R5的阻值设置为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相同,则采集模块301根据采集到的采样信号Ic产生补偿电流Ib,并通过传输模块302分别传输至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1子模块对应的第二输出支路中,以补偿输出支路中的电流Ic;由于Ib和Ic相等,则最终得到:
流经第N电池(即第四电池)104的电流I4=3*Ia+Ic+4*Ib+Ia2=4*Ia+5*Ic,其中,Ia’为流经第二运算放大器OPA2的电流,假设Ia’=Ia;
流经第三电池103的电流I3=I4+Ic-Ib=I4;
流经第二电池102的电流I2=I3+Ic-Ib=I3;
以及,流经第一电池101的电流I1=I2+Ic-Ib=I2;
其中,流经第一电池101至第四电池104的电流I1至I4均相等,则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中,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相互平衡,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每个输出支路和采集模块中的电阻的阻值不作具体限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具体设计,最终通过调整电阻的阻值,以使得补偿电流能够补偿每个输出支路中的电流,达到平衡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的目的,进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单元、转换单元和补偿单元,补偿单元包括: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任意一个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以及,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电流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进而改善流经单个电池的电流互相不平衡的现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高。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子模块和第N子模块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流是轨对轨的,因此无需对运算支路的电流进行补偿;并且,运算支路包括一P型晶体管设置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可使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不再是轨对轨的,工作电压大大降低,因而可以采用低压器件来实现,增大了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精度,同时使得其低压器件具有更大的电压裕量,降低了第一运算放大器失效的几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转换单元和补偿单元,其中,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至第N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阴极电连接接地端,N为不小于2的整数;
所述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一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阳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参考信号端;
以及,第i子模块包括运算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所述运算支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一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包括第二P型晶体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引脚电连接所述第N电池的阳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引脚电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第i电池的阴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i电池的阳极,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参考信号端,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阴极,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i-1电池的阴极,i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N的整数;
所述补偿单元包括:采集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所有第二输出支路中任意一个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
以及,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电流传输至除被采集的输出支路外所有输出支路中至少一个输出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二输出支路的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采样信号产生补偿电流;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电流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子模块的第二输出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信号为采样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为第一镜像电流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像电流源模块包括:第一N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和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参考信号端;
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至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N型晶体管和第五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第N子模块的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传输模块,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参考信号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为第二镜像电流源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像电流源模块包括:第三P型晶体管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栅极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且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均电连接所述采集模块,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和多个第四P型晶体管的源极均电连接所述第N电池的阳极;
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一电阻和第二子模块至第N-1子模块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一第四P型晶体管的漏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端为所述接地端。
10.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
CN201510348633.6A 2015-06-19 2015-06-19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Active CN104953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8633.6A CN104953658B (zh) 2015-06-19 2015-06-19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8633.6A CN104953658B (zh) 2015-06-19 2015-06-19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3658A CN104953658A (zh) 2015-09-30
CN104953658B true CN104953658B (zh) 2018-11-09

Family

ID=54168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8633.6A Active CN104953658B (zh) 2015-06-19 2015-06-19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3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5152B (zh) * 2019-01-14 2022-06-21 无锡有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压的检测电路及电池组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
CN110611295B (zh) * 2019-09-04 2022-03-25 成都芯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保护芯片的电流补偿电路
CN117908616A (zh) * 2024-02-29 2024-04-19 杭州芯迈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驱动能力的分压电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5360A (zh) * 2005-03-07 2006-09-20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单浮动型电池单元电压电平转换器电路
CN1922496A (zh) * 2004-03-03 2007-02-28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检测电路、负载驱动装置以及存储装置
CN201159746Y (zh) * 2008-02-03 2008-12-03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检测电路
CN10149967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电池电压转换系统、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2038A (ja) * 2007-09-18 2009-04-02 Panasonic Corp 組電池の電圧検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496A (zh) * 2004-03-03 2007-02-28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检测电路、负载驱动装置以及存储装置
CN1835360A (zh) * 2005-03-07 2006-09-20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单浮动型电池单元电压电平转换器电路
CN10149967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电池电压转换系统、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201159746Y (zh) * 2008-02-03 2008-12-03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检测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3658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5197B (zh) 抗辐照100v高精度电流检测电路
CN106486963A (zh) 一种星用抗辐照自恢复式过流/短路保护电路
CN203883764U (zh) 带有太阳能功率优化器的光伏发电阵列
CN105071806B (zh) 应用于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高线性度输入信号缓冲器
CN104953658B (zh) 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04808733A (zh) 基于da控制的恒流源电路
CN106645915A (zh) 基于镜像电流源多串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温飘补偿电路
CN109546987A (zh) 宽带有源移相器
CN102723658A (zh) 一种激光器的恒流源供电电路
CN116191630B (zh) 电池充放电无缝切换系统、方法、双象限电源及电子设备
CN10345732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开关充电电路
CN109004919A (zh) 一种基于三角波调制的高精度电流/频率转换电路及转换方法
CN103378810B (zh) 模拟电路中的失真消除
CN102778597B (zh) 用于光伏电站电压测量中的电压频率转换高压隔离电路
CN206850666U (zh) 一种双路输出过流保护电路
CN203811685U (zh) 一种mos管导通电阻测试器
CN203504817U (zh) 跨导放大器及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9149935A (zh) 一种开关电源不同工作模式自由切换的控制电路
CN104980113A (zh) 高精度光电流监视电路及前置放大器
CN109425766A (zh) 改进的绝对温度互补型(ctat)电压发生器
CN206038759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高精度电流检测电路
CN204241553U (zh) 交直流通用的电压真有效值变送器
CN103476180B (zh) 跨导放大器及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6950414A (zh) Mos管电流采样电路和推挽电路
CN106406407A (zh) 多量程高精密恒流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5

Address after: 211199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ning District Dongshan street gold leaf road 430 6 buildings 401 rooms

Applicant after: Dai Zhengdong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Jufeng road 2258 Lane 3 Building Room 916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ANALOGCHIPTECH SEMICONDUCTOR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5

Address after: 210015 fourth, 263 Jianning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Sum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199 401, room 6, 430 gold foil Road, Do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China

Applicant before: Dai Zhengd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7

Address after: 200436 second, 11, 12, Lane 299, wunshui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China Resources PowTech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15 fourth, 263 Jianning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Sum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7

Address after: 214135 -6, Linghu Avenue, Wuxi Taihu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uxi, Jiangsu, China, 180

Patentee after: China Resources micro integrated circuit (Wux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436 second, 11, 12, Lane 299, wunshui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CHINA RESOURCES POWTECH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