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0989B -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0989B
CN104950989B CN201410111923.4A CN201410111923A CN104950989B CN 104950989 B CN104950989 B CN 104950989B CN 201410111923 A CN201410111923 A CN 201410111923A CN 104950989 B CN104950989 B CN 104950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ore
locked groove
central shaft
fixed frame
attach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19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0989A (zh
Inventor
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119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0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0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0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中心轴;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通孔;旋转承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以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承架上开设有M个锁槽,所述锁槽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通孔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二距离,所述M大于等于1;锁芯,用于通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本发明提供的连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通过摩擦力来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维持在一使用状态,存在当因操作触碰到所述设备主体时,所述设备主体会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转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的个人计算终端从传统的个人电脑,延展到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更为丰富的形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作为重要的个人计算终端品类,在用户的信息生产和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用户对使用体验需求的变化,这两类产品的形态也在不断演进。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带支撑部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以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支撑部的支撑,与放置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放置。该类电子设备的支撑部大多通过可转动的连接装置来与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连接。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连接装置是通过连接装置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力来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维持在一使用状态,而为了使支撑部与设备主体能实现相对转动,连接装置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力又不能太大,当因操作触碰到所述设备主体时,所述设备主体会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转动,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通过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力来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维持在一使用状态,存在当因操作触碰到所述设备主体时,所述设备主体会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转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稳固的维持在一使用状态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中心轴;
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通孔;
旋转承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以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承架上开设有M个锁槽,所述锁槽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通孔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二距离,所述M大于等于1;
锁芯,用于通过所述通孔插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
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锁芯上;其中,当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时,带动所述锁芯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或者以使得所述锁芯插入所述锁槽。
可选的,所述锁芯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到所述锁芯上插设于所述锁槽内的端部的第三距离大于所述通孔到所述锁槽之间的第四距离;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锁芯穿过所述限位孔并能够在所述限位孔内移动;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止挡部之间;其中,在所述锁芯插设于所述锁槽内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时,所述锁芯的端部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上,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操作件,与所述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操作件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传动杆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其中,当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接受到一与所述中心轴的轴线方向相同的作用力时,所述操作件推动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锁芯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所述弹性元件被压缩;在所述作用力撤销后,所述锁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扭簧,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承架上,当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之间在所述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上述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所述旋转承架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实现相对转动;
其中,当所述锁芯通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可选的,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贴合面积最大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所述端面与所述中心轴轴心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固定架上设置通孔,在旋转承架上设置锁槽,并设置一锁芯,用于通过所述通孔插设在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能稳固的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通过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力来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维持在一使用状态,存在的当因操作触碰到所述设备主体时,所述设备主体会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转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稳固的维持在一使用状态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设置一传动杆转动地固定于固定架上,并设置传动杆的第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锁芯上,以便于用户通过转动传动杆,控制锁芯退出或插入所述锁槽。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止挡部之间的弹性元件,以使得在所述锁芯插设于所述锁槽内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时,所述锁芯的端部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上,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实现当连接装置转动到锁芯正对锁槽时,锁芯能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自动插入锁槽中。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将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以便于用户通过压按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控制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锁芯一端为握持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弹性元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传动杆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传动杆和操作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扭簧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实现了提升连接装置固定角度时的稳固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中心轴;
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通孔;
旋转承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以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承架上开设有M个锁槽,所述锁槽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通孔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二距离,所述M大于等于1;
锁芯,用于通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固定架上设置通孔,在旋转承架上设置锁槽,并设置一锁芯,用于通过所述通孔插设在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能稳固的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通过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力来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维持在一使用状态,存在的当因操作触碰到所述设备主体时,所述设备主体会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转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稳固的维持在一使用状态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该连接装置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连接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心轴101、固定架102、旋转承架104和锁芯106。
所述固定架102设置于所述中心轴101上,所述固定架102上开设有通孔103。
所述旋转承架104设置于所述中心轴101上,以与所述固定架10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承架104上开设有M个锁槽105,所述锁槽105到所述中心轴101的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通孔103到所述中心轴101的第二距离,所述M大于等于1。
所述锁芯106用于通过所述通孔103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105中的一个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102与所述旋转承架104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中心轴101穿设于固定架102和旋转承架104的通孔中,以使固定架102和旋转承架104均能以中心轴101的轴心为中心转动,进而实现固定架102和旋转承架104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再在旋转承架104上开设多个锁槽105,并设置多个锁槽105到中心轴101的第一距离等于通孔103到中心轴101的第二距离,以使得通过锁芯106插设于多个锁槽105中,能将固定架102和旋转承架104固定于多个相对角度。
下面将分别介绍锁芯106、锁芯106的传动部件和连接装置其余部件:
首先,介绍锁芯1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锁芯106的可以为圆柱状也可以为长方体状,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进一步,如图2所示,设置锁芯106插入锁槽105的一端为插入端201,则与所述插入端相对的一端为握持端202,为了便于锁芯106的插拔,可以在握持端202设置一握持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握持结构可以如图2所述为一凸起结构,也可以为一开孔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为了便于锁芯106的插拔,还可以设置弹性元件来实现锁芯106的自动插入,详细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弹性元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锁芯106上设置有止挡部301,所述止挡部301到所述锁芯106上插设于所述锁槽105内的端部的第三距离大于所述通孔103到所述锁槽105之间的第四距离;
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固定部302,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02上,所述固定部302开设有限位孔303,所述锁芯106穿过所述限位孔303并能够在所述限位孔303内移动;
弹性元件304,设置于所述固定部302与所述止挡部301之间;
其中,在所述锁芯106插设于所述锁槽105内时,所述弹性元件304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锁芯106退出所述锁槽105时,所述锁芯106的端部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104上,所述弹性元件304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来讲,在所述固定部302与所述止挡部301之间设置弹性元件304,通过弹性元件304处于压缩状态时对止挡部301的推力,能实现当连接装置转动到锁芯106正对锁槽105时,锁芯106能通过弹性元件304的推力自动插入锁槽105中。
接下来,介绍锁芯106的传动部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插拔锁芯106,还可以设置传动部件来带动锁芯106的插拔。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传动杆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02上的传动杆401,所述传动杆401的第一端402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锁芯106上;
其中,当所述传动杆401相对于所述固定架102转动时,带动所述锁芯106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101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芯106退出所述锁槽105,或者以使得所述锁芯106插入所述锁槽10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传动杆401可以通过铆钉或螺钉等固定元件,可转动的固定于固定架102上,传动杆401的第一端402也可以通过铆钉或螺钉等固定元件可转动的固定于锁芯106上,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4所示,当传动杆401上与第一端402相对的第二端403接收到一第一作用力404时,传动杆401以传动杆401与固定架102的固定点为中心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端402对锁芯106产生一第二作用力405,以使锁芯106在第二作用力405的作用下退出锁槽105,其中,所述第一作用力404为与中心轴轴心平行,与锁芯106插入锁槽105的方向相同的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力405为与中心轴轴心平行,与锁芯106退出锁槽105的方向相同的作用力。
反之,当第二端403接收到一与第一作用力404方向相反的第三作用力时,传动杆401以传动杆401与固定架102的固定点为中心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端402对锁芯106产生一与第二作用力405方向相反的第四作用力,以使锁芯106在第四作用力的作用下插入锁槽105。
进一步,为了便于用户操作传动杆401,可以设置一操作件来操作传动杆401,详细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传动杆和操作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操作件501,与所述中心轴101平行设置,所述操作件501包括第三端502和第四端503;所述第三端502与所述传动杆401上与所述第一端402相对的第二端403连接;
其中,当所述操作件501的第四端503接受到一与所述中心轴101的轴线方向相同的作用力504时,所述操作件501推动所述传动杆401相对于所述固定架102转动,所述传动杆401带动所述锁芯106在平行于所述中心101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芯106退出所述锁槽105,所述弹性元件304被压缩;在所述作用力撤销后,所述锁芯106在所述弹性元件304的作用下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104上。
然后,介绍连接装置其余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锁芯106在外力作用下退出锁槽105后,为了防止在外力撤销后,锁芯106自动插入锁槽105,可以在固定架102与旋转承架104之间设置一弹性转动装置,以使得当锁芯106在外力作用下退出锁槽105后,固定架102与旋转承架104在所述弹性转动装置施加在固定架102与旋转承架104之间的扭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以使锁芯106错开锁槽105的位置。
详细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带扭簧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扭簧601,套设于所述中心轴101上,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02,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承架104上,当所述锁芯106退出所述锁槽105时,所述固定架102与所述旋转承架104之间在所述扭簧601的扭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转动装置不仅可以为扭簧,还可以为有弹性的连接带,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最后,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下面将结合图6,来说明连接装置锁定角度和解锁的原理:
连接装置锁定角度的原理为:
当锁芯106与锁槽105未对准时,弹性元件304为压缩状态,锁芯106在弹性元件304的推力作用下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104上;
当固定架102与旋转承架104旋转到锁芯106对准锁槽105时,锁芯106在弹性元件304的推力作用下插入锁槽105中,锁定固定架102与旋转承架104保持固定的相对角度。
连接装置解锁的原理为:
当锁芯106插入锁槽105中时,操作件501的第四端503接受到一与中心轴101的轴线平行,与锁芯106插入锁槽105的方向相同的作用力602,以使所述操作件501推动传动杆401以固定架102与传动杆401的固定点为中心转动,进而使传动杆401带动锁芯106沿退出锁槽的方向移动,以使得锁芯106退出锁槽105,弹性元件304被压缩;
当锁芯106退出锁槽10中时,在所述作用力撤销后,固定架102与旋转承架104在扭簧601的扭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以使锁芯106错开锁槽105的位置;锁芯106抵压于旋转承架104上,以使固定架102与旋转承架104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相对转动。
另一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了另一实施例,详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701;
第二本体702;
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703,其中,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本体701固定,所述旋转承架与所述第二本体702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本体701和所述第二本体702间能实现相对转动;
其中,当所述锁芯通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时,所述第一本体701与所述第二本体702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本体701和第二本体702通过多个连接装置连接时,可以设置所述多个连接装置中至少有一个连接装置为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也可以设置所述多个连接装置均为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701与所述第二本体702的贴合面积最大的位置。
也就是说,当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贴合为相对角度为0度时,连接装置703的锁芯对准并插入锁槽,以使第一本体701和第二本体702能维持为贴合状态。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设置,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角度为一预设角度时,连接装置703的锁芯对准并插入锁槽,以使第一本体701和第二本体702能维持为所述预设角度,进而使第二本体702能支撑所述第一本体701,或使第一本体701能支撑所述第二本体7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704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所述端面704与所述中心轴101轴心垂直。
具体来讲,设置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能便于用户通过压按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控制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
下面将结合图7,来说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锁定角度及解锁的原理: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锁定角度的原理:
当用户相对旋转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以使连接装置703的锁芯对准锁槽时,锁芯在弹性元件的推力下,插入锁槽中,以锁定固定架与旋转承架,进而使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的相对角度维持不变。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解锁的原理:
当用户压按端面704时,操作件推动传动杆转动,并带动锁芯退出锁孔,实现固定架与旋转承架的解锁,进而使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能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相对转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固定架上设置通孔,在旋转承架上设置锁槽,并设置一锁芯,用于通过所述通孔插设在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能稳固的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通过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力来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维持在一使用状态,存在的当因操作触碰到所述设备主体时,所述设备主体会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转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支撑部与设备主体稳固的维持在一使用状态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设置一传动杆转动地固定于固定架上,并设置传动杆的第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锁芯上,以便于用户通过转动传动杆,控制锁芯退出或插入所述锁槽。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止挡部之间的弹性元件,以使得在所述锁芯插设于所述锁槽内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时,所述锁芯的端部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上,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实现当连接装置转动到锁芯正对锁槽时,锁芯能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自动插入锁槽中。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设置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以便于用户通过压按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控制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中心轴;
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通孔;
旋转承架,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以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承架上开设有M个锁槽,所述锁槽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通孔到所述中心轴的第二距离,所述M大于等于1;
锁芯,用于通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保持在一相对位置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锁芯上;
其中,当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时,带动所述锁芯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或者以使得所述锁芯插入所述锁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到所述锁芯上插设于所述锁槽内的端部的第三距离大于所述通孔到所述锁槽之间的第四距离;
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锁芯穿过所述限位孔并能够在所述限位孔内移动;
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止挡部之间;
其中,在所述锁芯插设于所述锁槽内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时,所述锁芯的端部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上,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操作件,与所述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操作件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传动杆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当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接受到一与所述中心轴的轴线方向相同的作用力时,所述操作件推动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锁芯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所述弹性元件被压缩;在所述作用力撤销后,所述锁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抵压于所述旋转承架上。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扭簧,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承架上,当所述锁芯退出所述锁槽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承架之间在所述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所述旋转承架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实现相对转动;
其中,当所述锁芯通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贴合面积最大的位置。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所述旋转承架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实现相对转动;
其中,当所述锁芯通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M个锁槽中的一个锁槽内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所述操作件的第四端的端面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所述端面与所述中心轴轴心垂直。
CN201410111923.4A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950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923.4A CN104950989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923.4A CN104950989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0989A CN104950989A (zh) 2015-09-30
CN104950989B true CN104950989B (zh) 2018-08-31

Family

ID=5416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1923.4A Active CN104950989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09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4201B (zh) * 2019-11-30 2021-05-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支撑结构
CN112344162B (zh) * 2020-09-30 2023-11-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支撑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5931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转轴装置
CN201439667U (zh) * 2009-05-26 2010-04-2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铰链及使用所述铰链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3654U (en) * 2006-01-05 2006-07-01 Jarllytec Co Ltd Structure of rotation axis
TWI493321B (zh) * 2012-05-21 2015-07-21 Pegatron Corp 轉軸模組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5931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转轴装置
CN201439667U (zh) * 2009-05-26 2010-04-2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铰链及使用所述铰链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0989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6279U (zh) 一种电动调节颈托结构
CN104950989B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332995B (zh) 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CN104750189B (zh) 一种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合
CN111265035B (zh) 一种用于大学课堂的拼接式课桌及拼接式课桌组件
CN208299146U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电线防脱落连接结构
CN205124204U (zh) 插箱锁紧机构以及电源机柜
CN104765410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扩展坞
CN105335397B (zh) 一种滑动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34803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441960U (zh) 双轴同动扭力枢轴器
US20200011101A1 (en) Rotating part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5260601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新型双轴铰链及移动终端
CN10428120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101555263B1 (ko) 회전형 오티지 유에스비 메모리 장치
CN10542590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895882U (zh) 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5972173B (zh) 一种推力装置
CN203685841U (zh) 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CN201651029U (zh) 累计增益摩擦力的枢纽器及其与电子装置的组合
CN204226417U (zh) 联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1453851B (zh) 具有滑动键盘的电子装置主机
CN204061530U (zh) 一种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4387087U (zh) 三轴齿轮式枢轴总成及其电子装置
CN202854673U (zh) 具有连动解锁机构的插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