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0988A -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0988A
CN104950988A CN201410111602.4A CN201410111602A CN104950988A CN 104950988 A CN104950988 A CN 104950988A CN 201410111602 A CN201410111602 A CN 201410111602A CN 104950988 A CN104950988 A CN 104950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electromagnet assembly
unit
permanent magnet
electro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16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0988B (zh
Inventor
杨文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116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0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0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0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单元,包含:永磁铁组件;受控连接单元,包含:电磁铁组件,其中每个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供电组件;以及控制单元,配置来根据分离指令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其中连接装置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在连接状态下,永磁铁组件吸附电磁铁组件的铁芯,当在连接状态下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单元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的连接装置、应用该电子设备的连接装置和与该连接装置相应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制造成本的降低,计算机设备已经被广泛使用。近年来,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例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之类的计算机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备。另一方面,使用者对于计算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虽然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已经提出了平板式计算机,但是有使用者指出平板式计算机只能用触摸屏进行输入。例如,在进行对文本文档的编辑时,平板式计算机通常要求用户使用虚拟键盘进行输入,这值得原本屏幕就不大的平板式计算机留给用户的显示空间变得更小。为此,很多计算机制造商提出了可拆卸的(detachable)计算机设备。通常,可拆卸的计算机设备可包括基座装置和能够与基座装置连接或分立的平板式计算机装置。从而当用户需要便携性的计算机设备时,可将平板式计算机装置从基座装置上分离,而当用户需要进行长时间输入等操作时,可将平板式计算机装置安装到基座装置上。
然而,在目前的可拆卸的计算机设备中,通过卡扣装置来连接平板式计算机装置安装到基座装置。当用户拆分平板式计算机装置和基座装置时需要松开卡扣,而当连接平板式计算机装置和基座装置进行连接时首先需要对准位置,然后扣紧卡扣,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受控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电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永磁铁组件对应,其中每个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供电组件,配置来当与电磁铁组件连通时,将电流提供到电磁铁组件;以及控制单元,配置来根据分离指令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其中连接装置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在连接状态下,永磁铁组件吸附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以使得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连接,当在连接状态下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单元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装置;第二电子装置;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固定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一电子装置中,受控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二电子装置中,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或第二电子装置中,在连接状态下,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单元和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以及当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所产生的斥力使得第一电子装置能够与第二电子装置分离。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装置;第二电子装置;检测单元,配置来检测第一电子装置是否与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分离,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固定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一电子装置中,受控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二电子装置中,控制单元设置在第一电子装置或第二电子装置中,在连接状态下,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单元和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当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所产生的斥力使得第一电子装置能够与第二电子装置分离,以及在接收到分离指令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单元未检测到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分离时,控制单元还配置来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便于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单元和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方法,应用于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的连接装置,其中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受控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电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永磁铁组件对应,其中每个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供电组件,配置来当与电磁铁组件连通时,将电流提供到电磁铁组件。所述方法包括:在连接状态下,接收分离指令;以及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离指令,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中,当用户希望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时,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中的永磁铁组件可吸附连接装置的受控连接单元的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从而用户不需要进行精准的对位就能将容易地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连接。此外,当用户希望将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时,控制单元可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从而即使永磁铁组件与铁芯之间的吸力较大,不需要较大的拉力就能容易地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铁组件的铁芯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图3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连接状态下连接装置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分离状态下连接装置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图5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下面,参照图1、图2、图3a和图3b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示范性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00包括:固定连接单元110、受控连接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30,其中,固定连接单元1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111。此外,受控连接单元1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电磁铁组件121和供电组件122。连接装置100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
具体地,受控连接单元120中的至少一个电磁铁组件121与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111对应设置。更具体地,在电磁铁组件被布置为在连接装置100处于连接状态时,与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相对应。每个电磁铁组件可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电磁铁组件的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可采用各种已知的形式。例如,电磁铁组件的铁芯可以是圆柱体,并且线圈可缠绕在圆柱体铁芯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铁芯中间部分的横截面积可小于铁芯两端的横截面积,并且线圈缠绕在铁芯的中间部分上。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的电磁铁组件121的铁芯200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可将铁芯200设置为具有近似“工”字型的纵截面。通过将铁芯设置为中间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两端的横截面积并且将线圈缠绕在铁芯的中间部分上,与传统的柱形铁芯相比,在通电时,电磁铁组件能更有效地产生垂直向上的磁力,以便于与对应的永磁铁组件产生的磁力相互作用。
当与电磁铁组件连通时供电组件122将电流提供到电磁铁组件121。此外,控制单元130可根据来自用户的分离指令控制供电组件122提供到电磁铁组件121的电流。控制单元130可设置在固定连接单元110中。可替换地,控制单元130也可设置在受控连接单元120中。
在连接状态下,永磁铁组件111吸附电磁铁组件121的铁芯,以使得固定连接单元110与受控连接单元120相连接。由于即使不向电磁铁供电,永磁铁组件111和电磁铁组件121之间也能够产生吸引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当在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单元130可控制供电组件122不向电磁铁组件121供电,以节省耗电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控制单元还可当在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也就是说,固定连接单元110与受控连接单元120不但受到了永磁铁组件111与电磁铁组件121的铁芯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还受到了永磁铁组件111与通电的电磁铁组件121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从而使得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牢固。
另一方面,当在连接状态下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单元130控制供电组件122提供到电磁铁组件121上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121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111之间产生斥力,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110与受控连接单元120分离。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固定连接单元110与受控连接单元120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或斥力,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增加永磁铁组件和电磁铁组件的数量。具体地,固定连接单元110可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永磁铁组件,并且受控连接单元120可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电磁铁组件,其中电磁铁组件可被布置为与永磁铁组件一一对应。此外优选地,每个永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相邻的永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并且相应地,当在连接状态下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单元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每个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相邻的电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以便于更有效地抵消永磁铁组件和铁芯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
以下,将结合图3a和图3b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连接装置在连接状态下和分离状态下的示例情形。图3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连接状态下连接装置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并且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分离状态下连接装置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连接装置300中的固定连接单元310、受控连接单元320和控制单元(未示出)与图1中所示的连接装置100中的固定连接单元110、受控连接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30类似,故为了简洁,在此省略以上已经结合图1和图2进行的对于固定连接单元、受控连接单元和控制单元的详细描述。
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中,固定连接单元310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永磁铁组件311a和311b。具体地,永磁铁组件311a的N极靠近永磁铁组件311b的S极,而永磁铁组件311a的S极靠近永磁铁组件311b的N极。受控连接单元320包括电磁铁组件321a和321b,其中电磁铁组件321a与永磁铁组件311a对应设置,并且电磁铁组件321b与永磁铁组件311b对应设置。此外,受控连接单元320还包括供电组件(未示出),当与电磁铁组件321a和321b连通时供电组件将电流提供到电磁铁组件321a和321b。
如图3a所示,当连接装置300处于连接状态时,永磁铁组件311a吸附电磁铁组件321a的铁芯,并且永磁铁组件311b吸附电磁铁组件321b的铁芯。从而在永磁铁组件和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之间产生吸引力F1和F2。
另一方面,当在连接状态下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连接装置300的控制单元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321a和321b上的电流,使得电磁铁组件321a的磁极分布与电磁铁组件321b的磁极分布相反,在电磁铁组件321a和永磁铁组件311a之间产生斥力F3,并且在电磁铁组件321b和永磁铁组件311b之间产生斥力F4。从而斥力F3和F4可抵消吸引力F1和F2,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310与受控连接单元320分离。
此外,存在用户在输入分离指令后改变了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的想法,而希望固定连接单元继续与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不希望在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之间产生斥力。因此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还可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可检测固定连接单元是否与受控连接单元相互分离。在接收到分离指令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单元未检测到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互分离时,控制单元还可控制供电组件不向电磁铁组件供电,或者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和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
以上结合图1至图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当用户希望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时,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中的永磁铁组件可吸附连接装置的受控连接单元的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从而用户不需要进行精准的对位就能将容易地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连接。此外,当用户希望将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时,控制单元可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从而即使永磁铁组件与铁芯之间的吸力较大,也不需要较大的拉力就能容易地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的一种示例情形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包括第一电子装置410和第二电子装置420。应注意,虽然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以电子设备为可拆卸笔记本计算机,并且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电子装置为平板式计算机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电子装置为平板式计算机的基座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限于此。例如,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电子装置可以是基座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电子装置可以是平板式计算机。又例如,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电子装置可以是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电子装置为该播放器的基座。
此外,电子设备400还可包括以上结合图1、图2、图3a和图3b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为了简洁,以下仅对连接装置的主要部件进行了描述,而省略了以上已经结合图1、图2、图3a和图3b描述过的细节内容。
电子设备400中的连接装置可包括固定连接单元430、受控连接单元440和控制单元(未示出)。具体地,如图4所示,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430设置在第一电子装置410中,并且固定连接单元430包括4个并列排列的永磁铁组件431a至431d。受控连接单元440设置在第二电子装置420中,并且受控连接单元440包括与永磁铁组件431a至431d一一对应的4个并列排列的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应注意,图4中所示永磁铁组件431a至431d和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的设置位置仅为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来确定永磁铁组件和电磁铁组件的设置位置。
此外,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可将距离较近的两个永磁铁组件设置为相互磁极相反。也就是说,永磁铁组件431a的N极靠近永磁铁组件431b的S极,而永磁铁组件431a的S极靠近永磁铁组件431b的N极,并且类似地,永磁铁组件431c的N极靠近永磁铁组件431d的S极,而永磁铁组件431c的S极靠近永磁铁组件431d的N极。此外,由于永磁铁组件431b与永磁铁组件431c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永磁铁组件431b与永磁铁组件431c之间磁场较弱,因此,可不需要将永磁铁组件431b与永磁铁组件431c设置为相互磁极相反。
当用户希望将第一电子装置410安装到第二电子装置420上时,连接装置430处于连接状态,永磁铁组件431a至431d分别吸附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的铁芯,以使得第一电子装置410和第二电子装置420通过固定连接单元430与受控连接单元440相互连接。
在连接状态下,由于即使不向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供电,永磁铁组件431a至431d和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之间也能够产生吸引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当在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连接装置的控制单元可控制受控连接单元440中的供电组件(未示出)不向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供电,以节省耗电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连接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可当在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受控连接单元440中的供电组件将电流提供到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也就是说,第一电子装置410和第二电子装置420不但受到了永磁铁组件431a至431d与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的铁芯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还受到了永磁铁组件431a至431d与通电的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装置410和第二电子装置420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牢固。
另一方面,当用户希望将第一电子装置410从第二电子装置420上分离时,可通过第一电子装置410或第二电子装置420输入分离指令。当在连接状态下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连接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受控连接单元440中的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上的电流,使得电磁铁组件441a至441d中的每个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433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440,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装置410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420分离。
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连接装置的控制单元可设置在第一电子装置410上或者设置在第二电子装置420上。当控制单元设置在第一电子装置410上时,控制单元可通过无线方式来对供电组件发送控制信号,另一方面,当控制单元设置在第二电子装置420上时,控制单元可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来对供电组件发送控制信号。
此外,存在用户在输入分离指令后改变了将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分离的想法,而希望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相互连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不希望在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之间产生斥力。因此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可检测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分离。在接收到分离指令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单元未检测到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分离时,控制单元还可控制供电组件不向电磁铁组件供电,或者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便于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单元和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采用了以上结合图1至图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从而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当用户希望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电子装置和第二电子装置时,可通过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中的永磁铁组件吸附连接装置的受控连接单元的电磁铁组件中的铁芯,从而用户不需要进行精准的对位就能将容易地将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相连接。此外,当用户希望将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分离时,连接装置的控制单元可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将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分离。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在连接状态下第一电子装置和/或第二电子装置的工作状态与在分离状态下第一电子装置和/或第二电子装置的工作状态不同。例如,第一电子装置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的工作模式可以不同。具体地,第一电子装置在连接状态下可为正常工作模式,而在分离状态下可为节电工作模式以减小功耗。
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方法。图5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500的流程图。连接方法500可用于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的连接装置。具体地,连接装置包括包含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的固定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被布置为与永磁铁组件对应的电磁铁组件和供电组件的受控连接单元,其中每个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并且当与电磁铁组件连通时,供电组件将电流提供到电磁铁组件。连接方法500中的各个步骤可分别被上述结合图1、图2、图3a和图3b描述的连接装置的相应模块执行,因此,为了简洁,以下仅对连接方法的主要步骤进行描述,而省略了以上已经结合图1、图2、图3a和图3b描述过的细节内容。
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1中,当连接装置处于连接状态时,接收分离指令。然后在步骤S502中,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离指令,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或斥力,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增加连接装置中的永磁铁组件和电磁铁组件的数量。具体地,固定连接单元可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永磁铁组件,并且受控连接单元可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电磁铁组件,其中电磁铁组件可被布置为与永磁铁组件一一对应。此外优选地,每个永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相邻的永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502中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离指令,可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每个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并且每个电磁铁组件与相邻的电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以便于更有效地抵消永磁铁组件和铁芯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中,当用户希望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时,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中的永磁铁组件可吸附连接装置的受控连接单元的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从而用户不需要进行精准的对位就能将容易地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连接。此外,当用户希望将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时,控制单元可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从而即使永磁铁组件与铁芯之间的吸力较大,也不需要较大的拉力就能容易地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此外,在连接状态下,永磁铁组件吸附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以使得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连接。由于即使不向电磁铁供电,永磁铁组件和电磁铁组件之间也能够产生吸引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图5中的方法还可包括当在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供电组件不向电磁铁组件供电,以节省耗电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5中的方法还可包括当在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分离指令时,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从而使得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牢固。
此外,存在用户在输入分离指令后改变了将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分离的想法,而希望固定连接单元继续与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不希望在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之间产生斥力。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例,图5中的方法还可包括检测固定连接单元是否与受控连接单元相互分离,以及在接收到分离指令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单元未检测到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互分离时,控制供电组件不向电磁铁组件供电,或者控制供电组件提供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便于固定连接单元和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依赖于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组合、部分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固定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
受控连接单元,包含:
至少一个电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所述永磁铁组件对应,其中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和缠绕在所述铁芯上的线圈;
供电组件,配置来当与所述电磁铁组件连通时,将电流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来根据分离指令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
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所述永磁铁组件吸附所述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以使得所述固定连接单元与受控连接单元相连接,
当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以便于所述固定连接单元与所述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配置来检测所述固定连接单元是否与所述受控连接单元相互分离,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来在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所述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所述固定连接单元与所述受控连接单元相互分离时,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不向所述电磁铁组件供电,或者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便于所述固定连接单元和所述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铁芯中间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铁芯两端的横截面积,并且所述线圈缠绕在铁芯的中间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铁芯具有“工”字型的纵截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连接单元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永磁铁组件,其中每个永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相邻的永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
所述受控连接单元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电磁铁组件,其中
所述电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所述永磁铁组件一一对应,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相邻的电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来当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时,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提高所述固定连接单元与所述受控连接单元的连接强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来当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时,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不向所述电磁铁组件供电。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电子装置;
第二电子装置;
权利要求1、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中,
所述受控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装置中,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或所述第二电子装置中,
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连接单元和所述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时,所产生的斥力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分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配置来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是否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分离,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来在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所述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分离时,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不向所述电磁铁组件供电,或者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便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连接单元和所述受控连接单元相互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工作状态与在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工作状态不同。
11.一种连接方法,应用于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永磁铁组件;受控连接单元,包含:至少一个电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所述永磁铁组件对应,其中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和缠绕在所述铁芯上的线圈;供电组件,配置来当与所述电磁铁组件连通时,将电流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接收分离指令;以及
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离指令,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斥力,以便于所述固定连接单元与所述受控连接单元分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连接单元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永磁铁组件,并且每个永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相邻的永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所述受控连接单元包含并行排列的两个或更多电磁铁组件,并且所述电磁铁组件被布置为与所述永磁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离指令,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还包括:
根据所接收到的分离指令,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上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相邻的电磁铁组件的磁极相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时,控制所述供电组件提供到所述电磁铁组件的电流,使得每个所述电磁铁组件与吸附到该电磁铁组件的铁芯上的永磁铁组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以便于所述固定连接单元与所述受控连接单元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未接收到所述分离指令时,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不向所述电磁铁组件供电。
CN201410111602.4A 2014-03-24 2014-03-24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Active CN104950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602.4A CN104950988B (zh) 2014-03-24 2014-03-24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602.4A CN104950988B (zh) 2014-03-24 2014-03-24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0988A true CN104950988A (zh) 2015-09-30
CN104950988B CN104950988B (zh) 2018-08-10

Family

ID=5416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1602.4A Active CN104950988B (zh) 2014-03-24 2014-03-24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09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4978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一种延长报警器在火灾现场工作时效的装置和方法
CN110032244A (zh) * 2019-04-15 2019-07-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配置方法
CN111474981A (zh) * 2020-03-24 2020-07-3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磁性吸附的家居设备及智能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015A (zh) * 2007-03-21 2008-09-2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系统
US20100238620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Ram David Adva Fish Magnetic Notebooks and Tablets
CN102147643A (zh) * 2010-09-17 2011-08-10 苹果公司 具有磁附接的电子设备
US20120242588A1 (en) * 2011-03-21 2012-09-27 Myers Scott A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cave displays
CN103365341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015A (zh) * 2007-03-21 2008-09-2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系统
US20100238620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Ram David Adva Fish Magnetic Notebooks and Tablets
CN102147643A (zh) * 2010-09-17 2011-08-10 苹果公司 具有磁附接的电子设备
US20120242588A1 (en) * 2011-03-21 2012-09-27 Myers Scott A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cave displays
CN103365341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4978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一种延长报警器在火灾现场工作时效的装置和方法
CN110032244A (zh) * 2019-04-15 2019-07-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配置方法
CN111474981A (zh) * 2020-03-24 2020-07-3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磁性吸附的家居设备及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0988B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4916A (zh) 双面双屏智能移动终端
CN102866988B (zh) 一种终端及其实现拖曳复制粘贴文本的方法
CN104950988A (zh) 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连接方法
CN102111503A (zh) 快捷操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TW2007368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4915129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03701981B (zh) 一种实现语音识别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12886A (zh) 移动终端及其跳舞的方法
CN10428120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23864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115333U (zh) 一种触摸显示模组
CN102447784A (zh) 一种还原情景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3065447B (zh) 触摸板的输入切换方法及基于触摸板的双面遥控器
CN102944734B (zh) 一种监控终端状态的方法、监控电路及终端
CN103279280A (zh) 移动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及其装置
CN206598251U (zh) 拆装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05812183A (zh) 一种通过断电实现wifi重置的方法
CN104252215A (zh) 点亮屏幕控制系统、电子装置及方法
CN204206278U (zh) 一种便于控制语音助手的手机
CN103246341B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时间显示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4229303U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
CN207115334U (zh) 一种触摸显示模组
CN202720577U (zh)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通信终端
CN105786366A (zh) 移动终端的快捷启用方法和装置
CN105511550A (zh) 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