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1085A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41085A CN104941085A CN201410205608.8A CN201410205608A CN104941085A CN 104941085 A CN104941085 A CN 104941085A CN 201410205608 A CN201410205608 A CN 201410205608A CN 104941085 A CN104941085 A CN 1049410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se
- air
- mouth
- wearer
- storage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及其方法,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包括一口罩主体及至少一固定件,通过所述固定件所述口罩主体得以被可调节地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以向佩戴者提供多个呼吸通道,各所述呼吸通道相互隔离,以使得佩戴者呼/吸的气体不相互污染,同时佩戴者得以用口部自由舒适地说话交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尤其是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得以向佩戴者提供多个呼吸通道,各所述呼吸通道相互隔离,以使得佩戴者呼/吸的气体不相互污染,同时佩戴者得以用口部自由舒适地说话交流。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口罩,分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及可重复使用的功能性口罩。两种传统常见的口罩都是通过口罩主体同时捂住佩戴者的口鼻使空气经口罩主体过滤后再进入佩戴者呼吸道的形式向佩戴者提供较洁净的空气以供其呼吸,而在紧紧捂住佩戴者口鼻以追求口罩能有一个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止粉尘等有害物质进入佩戴者呼吸道的同时,口罩的存在却使佩戴者的说话交流平添了不小的阻碍。
首先,佩戴者没法在被口罩主体同时捂住口鼻的情况下自由舒适地说话,即便而后问世的立体式剪裁设计的口罩使佩戴者的口唇在交流时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但由于口罩主体对空气的隔绝作用仍未消除,声音的传播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使得佩戴者的说话交流显得十分费力,特别是在空气中具有较多污染物或大风、严寒人们十分需要口罩来抵御严寒并阻隔污染物的环境下。对于具有多层不同过滤功能层的口罩,在具备对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较好的过滤功能的同时,随着功能层的增加,佩戴者与人进行自由且舒适的说话交流却显得尤其力不从心。其次,传统的口罩主体部分都是由棉、纱、纺布或各种过滤层所组成,均不能很好地根据佩戴者的面部曲线而隔离出一个密闭的空间来迫使空气经由口罩主体后再进入佩戴者的呼吸道,也就是说,外界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空气仍能通过口罩主体与佩戴者面部间的缝隙被吸入佩戴者的肺部,因此,所谓的密封效果实则是不存在的。再者,将口鼻一起捂住的同时,由于佩戴者呼出的废气同样得透过口罩主体被排至外界环境,则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佩戴者在呼气时产生的水汽滞留于口罩内表面而使口罩主体变得潮湿闷热,给佩戴者带来不舒适感,尤其是当佩戴者患有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随佩戴者呼出的废气而被排出的病菌更会因此滞留并聚积在口罩主体的内表面,十分不利于佩戴者健康地呼吸。此外,亦不可忽视的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佩戴眼镜的人若同时佩戴口罩,带水汽的废气会通过鼻翼两侧与口罩主体之间形成的通道使镜片雾化而严重影响到佩戴者视觉的清晰度,即便而后有出现带可调节鼻夹的口罩来防止这个现象的发生,但仍很容易在佩戴者的身体动作中反因可调节鼻夹较好的可塑性而失去这一效果。
鉴于以上原因,在空气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口罩市场亟待提供人们一种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的杂质而又能带给佩戴者安全及舒适的口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提供多个呼吸通道的口鼻隔离式口罩,各呼吸通道相互隔离,以使得佩戴者用口鼻进行呼吸换气的气体不相互污染,同时得以用口部自由舒适地说话交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当佩戴者将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固定于面部时,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口罩主体得以向佩戴者提供一第一换气通道及一第二换气通道,其中,佩戴者得以通过所述第一换气通道及所述第二换气通道同时用口鼻进行呼吸换气并自由地说话交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佩戴者得以通过所述第一换气通道获得供洁净的空气并用鼻部呼吸,所述第二换气通道得以阻挡外界环境中大颗粒的污染物使佩戴者得以通过口部呼吸以此使得佩戴者在佩戴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以呼吸到洁净的空气的同时,还得以自由地说话交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罩主体包括一近面层及一鼻密封件,所述鼻密封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近面层以得以于所述近面层及所述鼻密封件之间形成一供气腔,当所述口罩主体被可调节地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鼻密封件具有一贴合曲线,所述贴合曲线与人体面部鼻周围因肌肉分布特点呈现的变化曲线一致,使得所述鼻密封件得以紧密贴合于佩戴者鼻部周围的面部使得所述供气腔与外部空气隔绝。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鼻密封件由可塑性良好的弹性材料所制成,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时,佩戴者的口鼻通过所述鼻密封件被隔离开来,在保证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向佩戴者提供洁净的空气的同时,佩戴者在与人说话交流时不会因为面部肌肉的活动而影响所述鼻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罩主体还包括一过滤层,至少一第二储气室形成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的外界空气得以经所述过滤层过滤,即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得以被阻隔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近面层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阀片、至少一第二阀片至少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所述第一阀片得以与所述进气口形成至少一进气阀,所述第二阀片得以与所述出气口形成至少一出气阀,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进气阀与所述第二储气室相通,洁净的空气得以流入所述供气腔,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相通,佩戴者呼出的废气得以从所述供气腔被排出至外界环境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近面层包括一近鼻部,当所述第一阀片的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贴合或相离时,所述进气阀分别在闭合状态及开放状态切换,以控制所述第二储气室与所述供气腔间的气体流通,当所述第二阀片的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贴合或相离时,所述出气阀分别在闭合状态及开放状态切换,以控制所述供气腔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流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第一阀片及所述第二阀片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在外界作用力的轻微作用下便容易发生形变而弯曲,进而使得所述进气阀及所述出气阀得以在所述第二储气室及所述供气腔的气压差作用下自主地与所述近鼻部贴合或相离,使得所述进气阀与所述出气阀在开放状态及闭合状态间切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近鼻部依着人体鼻部外轮廓延伸成型,以使得所述供气腔具有与人体鼻部外形相近的一腔体,一使得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得以实现立体密封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被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出气口与佩戴者的鼻孔相对,即所述出气阀与佩戴者的鼻孔相对,经佩戴者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中随带的水汽、热量及病菌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被排出所述供气腔,使所述口罩主体不至于变得潮湿闷热,使佩戴者能自由舒适地呼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当佩戴者吸气时,所述进气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出气阀处于闭合状态,纯净的得以从所述第二储气室进入所述供气腔,外界环境中带有毒有害的物质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及所述鼻密封件被隔离,此时佩戴者用鼻部吸气,所述供气腔内的气压减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当佩戴者呼气时,所述进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出气阀处于打开状态,供气腔内的气体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排出所述供气腔而被所述进气阀所阻隔,以保证所述第二储气室洁净的空气不被污染,此时佩戴者用鼻部进行呼气,所述供气腔内的气压增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室口鼻隔离式口罩,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被使用者佩戴固定于面部时,在寒冷环境下,所述第二储气室内的空气得以利用佩戴者面部的热度被温暖,以避免凉寒的空气被佩戴者直接吸入带来不适感,尤其当佩戴者患有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出气阀使得佩戴者呼出的废气得以被轻易地排至外界环境,而外界环境中未经所述口罩主体过滤的空气则不得通过所述出气阀进入所述供气腔被佩戴者吸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近鼻部具有与人体鼻部外轮廓相近的形状使得所述供气腔的体积仅略大于佩戴者的鼻部外轮廓,使得只有少量佩戴者呼出的废气滞留于所述供气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被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所述出气阀位于佩戴者的鼻部下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得以被及时排除所述供气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包括一防护部,当佩戴者与人交流时,所述防护部得以阻挡飞沫,以防止通过飞沫传播疾病,如呼吸道传染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包括一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得以在寒冷、大风等天气环境下,为佩戴者的面部抵御严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进气层包括至少一固持部,所述近面层包括至少一紧固部,所述近面层得以通过所述固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所述紧固件得以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鼻密封件使得佩戴者佩戴的眼镜不会在寒冷的环境下被呼出的废气中所带的水汽雾化而影响其视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在向佩戴者提供洁净的空气并不影响其自由地说话交流的同时,还得以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为佩戴者抵挡阳光防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包括:
至少一固定件,和一口罩主体,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以用于将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固定于佩戴者面部,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包括:
一过滤层,一鼻密封件,一进气层和一近面层,其中所述进气层具有至少一透气孔,所述进气层与所述鼻密封件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所述过滤层可拆卸地置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过滤层之间形成一第一储气室,所述第一储气室通过所述透气孔与外界环境联通,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形成一第二储气室,所述第二储气室通过所述过滤层与所述第一储气室相通,当所述口罩主体通过所述固定件被固定于佩戴者面部时,所述近面层与佩戴者的面部形成至少一供气腔且此时佩戴者仅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所述近面层还具有至少一进气阀与至少一出气阀,所述第二储气室通过所述进气阀与所述供气腔相通,所述供气腔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联通。
为制得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鼻分离式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可拆卸地嵌合一鼻密封件于一近面层的近鼻部;和
(2):重叠一过滤层于所述近面层,于所述过滤层及所述近面层之间形成一第二储气室,其中,当所述近面层被固定于使用者的面部时,于所述近面层,所述鼻密封件及使用者的面部一起形成一供气腔,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近面层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储气室发生气体交换,通过所述近面层的出气口得以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
所述步骤(2)还包括:
(2.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进气层于所述近面层以形成所述口罩主体,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过滤层之间形成一第一储气室,其中,所述第一储气室得以通过所述进气层的透气孔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和
(2.2):可拆卸地连接一第一阀片及一第二阀片于所述近面层的近鼻部以分别覆盖住所述进气口形成一进气阀,与所述出气口形成一出气阀,其中,当所述第一阀片的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的内表面贴合时,所述进气阀处于封闭状态,与所述近鼻部的所述内表面相离时,所述进气阀处于开放状态,当所述第二阀片的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的外表面贴合时,所述出气阀处于闭合状态,与所述近鼻部的所述外表面相离时,所述出气阀处于开放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口罩主体被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并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的鼻部进行呼吸换气,当所述进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出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在于外界环境隔绝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储气室发生气体交流,当所述出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进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在与所述第二储气室隔绝的状态下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阀片及所述第二阀片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在外界作用力的轻微作用下便容易发生形变而弯曲。
所述步骤(2)还包括:
(2.3):可拆卸地夹持所述过滤层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其中,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近面层分别包括一第一夹持件及一第二夹持件,当所述进气层可拆卸地卡合连接于所述近面层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得以毗邻地设置以将所述过滤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和
(2.4):将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气层的固持部以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固定于使用者的面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储气室内的气体得以经过所述过滤层过滤将有毒有害物质阻隔后再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以使得有所述第二储气室经所述进气阀进入所述供气腔的气体中不含或只含有极少量有毒有害物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内的气体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固定一口鼻隔离式口罩于佩戴者的面部,此时,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近面层及鼻密封件间形成一供气腔,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
(b):打开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进气阀;和
(c):打开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出气阀。
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b1):分离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第一阀片的一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的内表面;和
(b2):贴合一第二阀片的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的内表面使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出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所述供气腔与外界环境无法通过所述出气阀发生气体流动,此时,佩戴者用鼻部呼吸使所述供气腔的气压减小,所述近面层的一进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第二储气室的空气经所述进气阀流入所述供气腔;
所述步骤(c)还包括步骤:
(c1):分离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第二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的外表面;和
(c2):贴合所述第一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使得所述进气层处于闭合状态,此时,佩戴者用鼻子呼气并将气体排至所述供气腔,所述供气腔的气压增大,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出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所述气体得以经所述出气阀排出至外界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步骤(c1)中所述气体为空气,所述步骤(c2)中所述气体为佩戴者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此时,佩戴者通过鼻部呼气,所述供气腔内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储气室及外界环境的气压。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b3):向所述第二储气室填充气体,上述气体由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第一储气室经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过滤层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和
(b4):向所述第一储气室填充气体,上述气体由外界环境通过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至少一透气孔流入所述第一储气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鼻密封件贴合于佩戴者面部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阀片及第二阀片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阀片及第二阀片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口罩主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被固定于佩戴者面部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进气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进气状态的另一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排气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进气状态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排气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文所述。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包括:一口罩主体100及至少一固定件200,所述固定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100用以将所述口罩主体100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
如图2至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口罩主体100包括一进气层22、一过滤层23,一近面层10及一鼻密封件30,所述鼻密封件30,所述过滤层23被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并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过滤层23间形成至少一第一储气室16,于所述过滤层23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形成至少一第二储气室25,所述鼻密封件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与所述过滤层23分别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近面层10的两对称的面。
所述口罩主体100包括至少一固持部21,所述固持部21可选择地预设于所述近面层10或所述进气层22,本发明中,所述固持部21优选地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对称的两端,所述固定件200通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持部21以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100并将所述口罩主体100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
具体地,所述固持部2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连接件214及一第二连接件215,所述第一连接件214及所述第二连接件215一体地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两端。所述固定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4及所述第二连接件215,使得所述固定件200得以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持部21,也就是说,所述固定件200得以通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持部21以实现可拆卸地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100并将所述口罩主体100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
所述近面层10与所述密封件30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选择地采用嵌合连接、卡扣连接、粘合连接、绑带绑定或第三紧固元件连接,本发明中优选嵌合连接。所述近面层10包括一嵌合固定部13,所述鼻密封件30得以通过嵌合于所述固定部13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
所述近面层10与所述进气层22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选择地采用卡扣连接、嵌合连接、粘合连接、绑带绑定或采用第三紧固元件等连接方式,本发明中优选卡扣连接。所述近面层10还包括至少一紧固部11,所述紧固部11得以通过卡扣与所述固持部21可拆卸地连接,即所述近面层10得以通过所述紧固部11与所述固持部2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而可拆卸地连接,也就是说所述进气层22得以通过所述紧固部11与所述固持部21间通过卡扣连接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
如图4所示,更具体地,所述嵌合固定部13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嵌合固定件131及一第二嵌合固定件132,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132依着所述第一嵌合固定件131毗邻地延伸并于所述第一嵌合固定件131及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132之间形成一嵌合固定槽133,所述鼻密封件30的形状所述嵌合固定槽133的槽型一致,即所述鼻密封件30得以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的表面积,即所述鼻密封件30得以部分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由可塑性良好的弹性材料制成,当所述鼻密封件30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时,所述鼻密封件30发生弹性形变,也就是说,当所述鼻密封件30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时,所述嵌合固定槽133对所述鼻密封件30具有一挤压作用力,使得所述鼻密封件30被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
如图5所示,所述嵌合固定槽133具有一贴合曲线,所述贴合曲线为按人体面部鼻周围表面随肌肉分布特点变化相符曲线设计,即所述嵌合固定部13具有一贴合面部鼻周肌肉排布的所述贴合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为可塑性良好的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鼻密封件30亦具有一所述贴合曲线以适应人体面部鼻周肌肉的凹凸变化,从而紧密地贴合于佩戴者的鼻部周围。
所述固持部2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持件211及一第二固持件212,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对称地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与所述进气层22一体地连接。所述近面层10的所述紧固部1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紧固件111及一第二紧固件112,所述第一紧固件11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12分别对称地预设于所述近面层10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得以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12。当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可拆卸地连接时,所述第一紧固件111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12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固持件211与所述第二固持件212的位置相一致,也就是说,所述固持部21得以通过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12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紧固部11,也就是说,所述面罩层20得以通过所述第一固持件211与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12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固持部21与所述紧固部11分别可选择地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当所述固持部21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时,所述紧固部11被预设于所述近面层10;当所述固持部21被预设于所述近面层10时,所述紧固部11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本发明中,所述固持部21优选地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所述紧固部11优选地被预设与所述近面层10。
如图6所示,所述固持部21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夹持件213,且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固持部21的所述第一固持件211与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一体地连接。所述紧固部11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夹持件113,且所述第二夹持件113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12分别一体地连接。当所述进气层2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时,即所述进气层22,所述过滤层23与所述近面层10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口罩主体100时,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的位置可选择地相一致或毗邻以用于将所述过滤层23夹持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随着所述进气层2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而相毗邻地分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且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分别无限接近所述近面层10及所述进气层22,使得所述过滤层23被置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时,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分别与所述近面层10与所述进气层22之间提供的一夹持力使得所述过滤层23被牢固地夹持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
所述进气层22具有至少一透气孔221,且当所述过滤层2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时,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过滤层23之间形成至少一所述第一储气室16,所述第一储气室16得以通过所述透气孔221与外界相通,也就是说,外界空气得以通过所述透气孔221进入所述第一储气室16并与所述过滤层23接触。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嵌合固定部13偏向所述过滤层23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一近鼻部14并于所述近鼻部14形成至少一进气口141与至少一出气口142。所述鼻密封件30及所述近面层22的所述近鼻部14之前形成至少一供气腔15,当嵌合有所述鼻密封件30的所述嵌合固定部13贴合于佩戴者的面部时,仅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且所述供气腔15通过所述出气口142与外界相联通。
所述嵌合固定部13向外一体地延伸形成一防护部12,当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3的所述鼻密封件30紧贴于佩戴者的鼻部周围时,于所述防护部12,所述近鼻部14的外表面及所述过滤层23三者之间形成至少一所述第二储气室25,所述第二储气室25通过所述过滤层23与所述第一储气室16相联通,所述第二储气室25通过所述进气口141与所述供气腔15相联通。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被使用者佩戴固定于面部时,在寒冷环境下,所述第二储气室25内的空气得以利用佩戴者面部的热度被温暖,以避免凉寒的空气被佩戴者直接吸入带来不适感,尤其当佩戴者患有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近鼻部14依着人体鼻部外轮廓延伸成型,以使得所述供气腔15具有与人体鼻部外形相近的一腔体,以使得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得以实现立体密封的效果。当所述口罩主体100通过所述固定件200被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所述防护层12覆盖于佩戴者的口部及两颊处,且佩戴者的口部得以自由张合而不受任何来自于所述防护层12及所述近鼻部14的阻碍,也就是说,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时,佩戴者可以自由说话,另外,所述防护部12以在大风、寒冷的环境下得以为佩戴者抵挡寒风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过滤层23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有效的阻隔作用,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层流向所述第二储气室25时,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所述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得以被所述过滤层23有效阻挡而滞留于所述第一储气室16。
所述近鼻部1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固承件143及至少一第二固承件144,所述第一固承件143形成于所述近鼻部14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固承件144可选择地形成于所述近鼻部14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承件144优选地预设于所述近鼻部14的外表面。所述近面层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阀片101及至少一第二阀片102。所述第一阀片101与所述第二阀片102分别具有呈对称分布的至少一近边缘及至少一远边缘,所述第一阀片101与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近边缘与所述远边缘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对称的两端,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近边缘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承套孔1011,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近边缘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二承套孔1021,且所述第一固承件143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与所述第二承套孔1021的形状一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固承件143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得以套合于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及所述第二承套孔1021,即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得以通过所述第一固承件143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分别套合于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及所述第二承套孔1021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鼻部14。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第一固承件143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可拆卸地套合于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及所述第二承套孔1021时,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及所述第二承套孔1021分别对所述第一固承件143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具有一挤压作用力,使得第一固承件143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不会轻易地分别从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及所述第二承套孔1021脱离,即所述第一阀片101与所述第二阀片102得以牢固地固定于所述近鼻部14。
当所述第一阀片101套合于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时,所述进气口141被所述第一阀片101所完全覆盖并形成一进气阀17,且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近边缘与所述远边缘均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内表面贴合。所述进气阀17具有一封闭端形成于所述第一阀片101的近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和一开放端形成于所述第一阀片101的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当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内表面贴合时,所述进气阀17的所述开放端处于闭合状态,即所述进气阀17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内表面相离时,所述进气阀17的所述开放端打开,即所述进气阀17处于开放状态状态。当所述第二阀片102套合于所述第二固承件1021时,所述出气口142被所述第二阀片102所完全覆盖并形成一出气阀18,且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近边缘与所述远边缘贴合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外表面。所述出气阀18具有一封闭端形成于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近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所述外表面之间,和一开放端形成于所述第二阀片102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外表面之间。当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外表面贴合时,所述出气阀18的所述开放端闭合,即所述出气阀18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外表面相离时,所述出气阀18的所述开放端开放,即所述出气阀18处于开放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可选择地一体地连接或为独立的个体,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优选为独立个体,也就是说,所述进气阀17与所述出气阀18为独立的阀体。
当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自然地连接于所述近鼻部14时,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远边缘分别贴合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即所述进气阀17与所述出气阀18均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阀片101与所示第二阀片102受到作用力压迫时,所述第一阀片101的远边缘及所述第二阀片102的远边缘分别依着受力方向发生形变而弯曲,即所述进气阀17及所述出气阀18处于开放状态。当17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供气腔15得以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相联通;当所述出气阀18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供气腔15得以与外界相联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在外界作用力的轻微作用下便容易发生形变而弯曲,且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优选为相同材质的薄层弹性软胶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使得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发生弹性形变而弯曲的作用力特指因负压引起所述第一储气室16,所述第二储气室25,所述供气腔15及外界环境四者之间的空气流动对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的作用力。
如图10至图11所示,当所述口罩主体100通过所述固定件200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所述鼻密封件30与鼻周围肌肉紧密贴合且所述进气阀17与所述出气阀18军处于闭合状态以形成密闭的所述供气腔15,此时,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当佩戴者用鼻子吸气时,滞留于所述供气腔15的空气被佩戴者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的鼻部吸入进而引起所述供气腔15内的气压减小,此时所述第二储气室25的大气压强大于所述供气腔15的大气压强,即所述第二储气室25与所述供气腔15间存在一气压差,所述第二储气室25内的空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作用于所述第一阀片101使得所述第一阀片101的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内表面分离,即所述进气阀17处于开放状态,所述第二储气室25内的空气经所述进气阀17进入所述供气腔15以供给佩戴者吸气所需。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储气室25因空气流向所述供气腔15而导致其大气压强小于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大气压强,即所述第一储气室16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之间存在一气压差,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空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经所述过滤层23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25,此时,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经所述过滤层23的过滤作用被滞留于所述第一储气室16,也就是说,流入所述第二储气室25的空气为较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更纯净的空气。在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空气流向所述第二储气室25的同时,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即所述第一储气室16与外界大气压强存在一气压差,外界空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经所述透气孔221进入所述第一储气室16直至所述储气室16内的大气压强达到与外界环境的大气压强一致。而后,当佩戴者通过鼻部将废气排出于所述供气腔15时,所述供气腔15内的气压随着佩戴者排出的所述废气的增加而增大,并大于外界大气压,此时,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贴合,即所述进气阀17处于闭合状态,而所述第二阀片102的远边缘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与所述近鼻部14的外表面相离,也就是说,所述出气阀18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15内的所述废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出气阀18由所述供气腔15排出。当上述所述废气经所述出气阀18从所述供气腔15排出且佩戴者开始再次吸气时,所述供气腔15内的压强再一次减小并重复以上进气动作。
优选地,本发明中,当佩戴者通过所述固定件200将所述口罩主体100固定于面部时,所述出气阀18位于佩戴者的鼻孔下方,即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时,所述出气口优选地预设于所述近鼻部14位于佩戴者鼻孔下方的位置,由此,当佩戴者进行呼吸时,有利于将所述废气更有效地从所述供气腔15排出,避免较多的所述废气滞留于所述供气腔15而被佩戴者二次吸入。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供气腔15的空间占用量仅略大于佩戴者被所述供气腔15覆盖的鼻部,当佩戴者向所述供气腔15呼出所述废气时,大部分所述废气经所述出气阀18有效排出,仅极少量所述废气滞留于所述供气腔15。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佩戴者呼出的所述废气经所述出气阀18被排出所述供气腔15时,佩戴者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水汽等物质随着所述废气被一并排出所述供气腔15至外界环境,有效避免了因佩戴者呼吸作用而产生的水汽致使所述供气腔15形成一湿热的环境而给佩戴者带来的不适感,尤其当佩戴者患有呼吸道疾病时,更能通过所述出气阀18将呼出的所述废气中随带的病毒排出所述供气腔15至外界环境,保证了佩戴者所吸入的是较洁净的空气。
为了得到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可拆卸地嵌合所述鼻密封件30于所述近面层10的近鼻部14;和
(2):重叠所述过滤层23于所述近面层10,于所述过滤层23及所述近面层10之间形成一所述第二储气室25,其中,当所述近面层10被固定于使用者的面部时,于所述近面层10,所述鼻密封件30及使用者的面部一起形成所述供气腔15,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供气腔15得以通过所述进气口141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发生气体交换,通过所述出气口142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
所述步骤(2)还包括:
(2.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进气层22于所述近面层10以形成所述口罩主体100,得以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过滤层2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储气室16,其中,所述第一储气室16得以通过所述透气孔221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和
(2.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于所述近鼻部14以分别覆盖住所述进气口141形成所述进气阀17,与所述出气口形成所述出气阀18,其中,当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内表面贴合时,所述进气阀17处于封闭状态,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内表面相离时,所述进气阀17处于开放状态,当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外表面贴合时,所述出气阀18处于闭合状态,与所述近鼻部14的所述外表面相离时,所述出气阀18处于开放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口罩主体100被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并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的鼻部进行呼吸换气,当所述进气阀17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出气阀18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15得以在于外界环境隔绝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发生气体交流,当所述出气阀18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进气阀17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15得以在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隔绝的状态下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在外界作用力的轻微作用下便容易发生形变而弯曲。
所述步骤(2)还包括:
(2.3):可拆卸地夹持所述过滤层23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其中,当所述进气层22可拆卸地卡合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时,所述第一夹持件213及所述第二夹持件113得以毗邻地设置以将所述过滤层2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和
(2.4):将所述固定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气层22的所述固持部21以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100固定于使用者的面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气体得以经过所述过滤层23过滤将有毒有害物质阻隔后再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25,以使得有所述第二储气室25经所述进气阀17进入所述供气腔15的气体中不含或只含有极少量有毒有害物质。
如图12至图14本发明还揭露了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内的气体流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固定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于佩戴者的面部,此时,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供气腔15;
(b):打开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进气阀17:和
(c):打开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出气阀18。
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b1):分离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近面层10的所述内表面,以使得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进气阀17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15得以通过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第二储气室25发生气体交流;和
(b2):贴合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22的所述外表面,以使得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出气阀18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15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18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隔绝。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步骤(b1)及步骤(b2)中的所述气体为空气,此时,佩戴者用鼻部吸气,所述供气腔15内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储气室25及外界环境的气压。
所述步骤(b)如下步骤:
(b3):向所述第二储气室25填充气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第一储气室16中的气体经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过滤层23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25,此时,所述第二储气室25的气压逐渐由小于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气压增大至与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气压一致;和
(b4):向所述第一储气室16填充气体,外界环境的气体通过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透气孔221流入所述第一储气室16,此时,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气压由小于外界环境的气压增大至与外界环境的气压一致。
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c1):贴合所述第一阀片101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14的所述内表面,以使得所述进气阀17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15得以通过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隔绝;和
(c2):分离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第二阀片102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10的所述外表面,以使得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出气阀18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15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18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步骤(c1)中所述气体为空气,步骤(c2)中所述气体为佩戴者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此时,佩戴者通过鼻部呼气,所述供气腔15内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储气室25及外界环境的气压。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可选择地一体地连接或分体存在,其中,所述第一阀片101及所述第二阀片102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
当佩戴者通过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内的鼻部进行再次呼吸时,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内的气体经上述步骤重复循环以提供佩戴者较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更为洁净的空气。
值得一体的是,当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时,所述供气腔15只剩下极少的空间,因此当佩戴者通过鼻部将废气排至所述供气腔15时,只有极少量的废气滞留于所述供气腔15内。
值得一提到是,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可根据需要预设所述嵌合固定部13的所述第一嵌合固定件131,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132及所述防护部12的大小以根据不同年龄段或不同脸型的佩戴者使用,并提供一适合的所述近鼻部14以与佩戴者的面部形成一密闭的所述供气腔15。
如图15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口鼻隔离式口罩,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包括:一口罩主体100及至少一固定件200。。所述固定件1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100以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100。固定于使用者的面部。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通过所述固定件200被固定于佩戴者面部时,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得以向佩戴者提供一第一换气通道40,此时,仅佩戴者的鼻部及面部鼻周表面暴露于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及一第二换气通道50,佩戴者的口部暴露于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
值得一提的是,佩戴者得以通过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及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用口鼻同时进行呼气,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在保证向佩戴者提供洁净的空气的同时,佩戴者得以无阻碍地说话交流。
具体地,所述口罩主体100包括一近面层10及一鼻密封件30,所述鼻密封件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并于所述近面层10及所述鼻密封件30之间形成至少一供气腔15,当所述口罩主体100通过所述固定件200被可调节地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为可塑性良好的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一贴合曲线,所述贴合曲线与人体面部鼻周围因肌肉分布特点所呈现的变化曲线一致,以使得所述鼻密封件紧密地贴合于佩戴者的面部。
所述近面层10具有至少一进气口141A及至少一第二进气口142,所述进气口141A及所述出气口142使所述供气腔15与外界环境联通,所述供气腔15得以通过所述进气口141A及所述出气口142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
所述近面层10包括一嵌合固定部13,一近鼻部14及一防护部12,所述近鼻部14由所述嵌合固定部13向内经一体地延伸所形成,所述进气口141A及所述出气口142均预设于所述近鼻部14,以得以于所述近鼻部14及所述鼻密封件30之间形成所述供气腔15。所述述防护部12由所述嵌合固定部13向外经一体地延伸所形成,所述防护部12得以向佩戴者提供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防护部12得以帮助佩戴者阻隔外界环境中的大颗粒有害物,使佩戴者通过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用口部进行呼吸换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防护部12得以阻挡外界环境中较大的固体颗粒而不至于在佩戴者张嘴交流时进入佩戴者的口部。
值得一提的是,当佩戴者与人交流时,所述防护部12还得以阻挡飞沫,以预防通过飞沫传播的疾病。
具体地,所述口罩主体100还包括一进气层22及一过滤层23,所述进气层22,所述近面层10及所述鼻密封件30依次可拆卸的连接,也就是说,所述进气层22及所述鼻密封件30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的相背的两个面,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与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通过所述鼻密封件30被隔离开,即佩戴者的鼻部与口部通过所述鼻密封件30被隔离开。所述过滤层23被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并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过滤层2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的至少一第一储气室16,于所述过滤层23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的至少一第二储气室25,于所述近面层10、所述鼻密封件30间形成一供气腔15,佩戴者仅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所述第一储气室16,所述第二储气室25及所述供气腔15一起形成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以供佩戴者用鼻部进行呼吸换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及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通道,以使得佩戴者通过所述第一换气通道40及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呼/吸的气体不相互污染,同时佩戴者得以自由且舒适地说话交流。
更具体地,所述进气层2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透气孔221,所述近面层10包括至少一进气口141A及至少一出气口142,所述第一储气室16通过所述透气孔221与外界环境联通,所述第一储气室16通过所述过滤层23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联通,所述第二储气室25通过所述进气口141A与所述供气腔15联通,所述供气腔15通过所述出气口142与外界环境联通。所述近面层10包括至少一第一阀片101A及至少一第二阀片102A,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并分别完全覆盖住所述进气口141A形成至少一进气阀17A,和所述出气口142形成至少一出气阀18A,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分别具有至少一近边缘及至少一远边缘,当所述第一阀片101A的所述远边缘贴合于所述近面层10时,所述进气阀17A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阀片101A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面层10相离时,所述进气阀17A处于开放状态,当所述第二阀片102A的所述远边缘贴合于所述近面层10时,所述出气阀18A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二阀片102A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面层10相离时,所述出气阀18A处于开放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在外界作用力的轻微作用下便容易发生形变而弯曲,且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优选为相同材质的薄层弹性软胶片。当所述供气腔15内的气压分别于所述第二储气室25与外界环境存在气压差时,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得以在所述气压差的作用下与所述近面层10贴合或相离使所述进气阀17A与所述出气阀18A分别在闭合状态与开放状态两个状态间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由外界环境进入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气体得以经过所述过滤层23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25,再由所述第二储气室25进入所述供气腔15以向佩戴者提供较外界环境中更为洁净的气体。
所述近面层10还包括至少一固承件143A及至少一第二固承件144A,所述第一固承件143A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A相对的设置,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一阀片102A具有至少一第一承套孔1011A及至少一第二承套孔1021A,所述第一承套孔1011A及所述第二承套孔1021A得以承套于所述第一固承件143A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A,即所述第一阀片101A与所述第二阀片102A得以通过所述第一固承件143A及所述第二固承件144A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近面层10并完全覆盖住所述进气口141A与所述出气口142以形成所述进气阀17A与所述出气阀18A。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可选择地一体地连接或为独立的个体,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为一体地连接结构,所述第一阀片101A的近边缘与所述第二阀片102A的近边缘一体地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进气阀17A与所述出气阀18A一体地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固承件143A,所述第二固承件144A,所述第一阀片101A及所述第二阀片102A得以形成独立工作的所述进气阀17A及所述出气阀18A。
所述近面层10还包括一嵌合固定部13,所述嵌合固定部13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嵌合固定件131及一第二嵌合固定件132,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132依着所述第一嵌合固定件131毗邻地延伸并于所述第一嵌合固定件131及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132之间形成一嵌合固定槽133,所述鼻密封件30的形状所述嵌合固定槽133的槽型一致,即所述鼻密封件30得以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的表面积,即所述鼻密封件30得以部分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由弹性材料制成,当所述鼻密封件30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时,所述鼻密封件30有发生弹性形变,也就是说,当所述鼻密封件30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时,所述嵌合固定槽133对所述鼻密封件30具有一挤压作用力,使得所述鼻密封件30被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嵌合固定槽133。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嵌合固定槽133具有一贴合曲线,所述贴合曲线为按人体面部鼻周围表面随肌肉分布特点变化相符曲线设计,即所述嵌合固定部13具有一贴合面部鼻周肌肉排布的所述贴合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鼻密封件30为可塑性良好的弹性材料制成,也就是说,当所述鼻密封件30嵌合于所述嵌合槽133时,所述鼻密封件30具有一所述贴合曲线以适应人体面部鼻周肌肉的凹凸变化,从而紧密地贴合于佩戴者的鼻部周围。
所述嵌合固定部13偏向所述过滤层23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一近鼻部14所述进气口141A及所述出气口142均形成于所述进气层。当嵌合有所述鼻密封件30的所述嵌合固定部13贴合于佩戴者的面部时,所述近鼻部14罩合于佩戴者的鼻部周围并形成所述供气腔15,仅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且所述供气腔15通过所述出气口142与外界相联通。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近鼻部14具有与人体鼻部外形相近的轮廓,且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时,所述近鼻部14与佩戴者的鼻部在空间上处于较近的位置,即所述供气腔15与佩戴者的鼻部相吻合,当佩戴者通过鼻子呼气时,仅少数呼出的废气被滞留与所述供气腔15内。
所述嵌合固定部13向外一体地延伸形成一防护部12,佩戴者的口部被所述防护部12覆盖,且所述防护部12得以相佩戴者提供所述第二换气通道50。
所述进气层22包括至少一固持部21,所述固持部21包括一第一固持件211及一第二固持件212,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对称地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与所述进气层22一体地连接。所述近面层10还包括至少一固持部11,所述紧固部1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紧固件111及一第二紧固件112,所述第一紧固件11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12分别对称地预设于所述近面层10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得以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12。当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可拆卸地连接时,所述第一紧固件111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12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固持件211与所述第二固持件212的位置相一致,也就是说,所述固持部21得以通过所述第一固持件211及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12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紧固部11,也就是说,所述进气层22得以通过所述第一固持件211与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12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固持部21与所述紧固部11分别可选择地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当所述固持部21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时,所述紧固部11被预设于所述近面层10;当所述固持部21被预设于所述近面层10时,所述紧固部11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本发明中,所述固持部21优选地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所述紧固部11优选地被预设与所述近面层10。
所述固持部21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夹持件213,且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固持部21的所述第一固持件211与所述第二固持件212分别一体地连接。所述紧固部11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夹持件113,且所述第二夹持件113与所述第一紧固件111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12分别一体地连接。当所述进气层2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时,即所述进气层22,所述过滤层23与所述近面层10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口罩主体100时,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的位置可选择地相一致或毗邻以用于将所述过滤层23夹持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随着所述进气层2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10而相毗邻地分别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且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分别无限接近所述近面层10及所述进气层22,使得所述过滤层23被置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时,所述第一夹持件213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13分别与所述近面层10与所述进气层22之间提供的一夹持力使得所述过滤层23被牢固地夹持于所述进气层22与所述近面层10之间。
所述固持部21还包括一第一连接件214及一第二连接件215,所述第一连接件214及所述第二连接件215一体地预设于所述进气层22两端。所述固定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4及所述第二连接件215,使得所述固定件200得以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持部21,也就是说,所述固定件200得以通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持部21以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100并将所述口罩主体100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
当所述口罩主体100通过所述固定件200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所述鼻密封件30与鼻周围肌肉紧密贴合且所述进气阀17A与所述出气阀18A军处于闭合状态以形成密闭的所述供气腔15,此时,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当佩戴者用鼻子吸气时,滞留于所述供气腔15的空气被佩戴者暴露于所述供气腔15的鼻部吸入进而引起所述供气腔15内的气压减小,此时所述第二储气室25的大气压强大于所述供气腔15的大气压强,即所述第二储气室25与所述供气腔15间存在一气压差,所述第二储气室25内的空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作用于所述第一阀片101A使得所述第一阀片101A的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的内表面分离,即所述进气阀17A处于开放状态,所述第二储气室25内的空气经所述进气阀17A进入所述供气腔15以供给佩戴者吸气所需。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储气室25因空气流向所述供气腔15而导致其大气压强小于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大气压强,即所述第一储气室16与所述第二储气室25之间存在一气压差,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空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经所述过滤层23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25,此时,所述第一储气室16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经所述过滤层23的过滤作用被滞留于所述第一储气室16,也就是说,流入所述第二储气室25的空气为较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更纯净的空气。在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空气流向所述第二储气室25的同时,所述第一储气室16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即所述第一储气室16与外界大气压强存在一气压差,外界空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经所述透气孔221进入所述第一储气室16直至所述储气室16内的大气压强达到与外界环境的大气压强一致。而后,当佩戴者通过鼻部将废气排出于所述供气腔15时,所述供气腔15内的气压随着佩戴者排出的所述废气的增加而增大,并大于外界大气压,此时,所述第一阀片101A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鼻部14贴合,即所述进气阀17A处于闭合状态,而所述第二阀片102A的远边缘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与所述近鼻部14的外表面相离,也就是说,所述出气阀18A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15内的所述废气在上述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出气阀18A由所述供气腔15排出。当上述所述废气经所述出气阀18A从所述供气腔15排出且佩戴者开始再次吸气时,所述供气腔15内的压强再一次减小并重复以上进气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被固定于使用者的面部时,所述出气阀18A处于佩戴者的鼻部下方,有利于佩戴者呼出的废气被排至外界环境中而尽量减少滞留于所述供气腔15的废气的量被佩戴者再次吸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阳光强烈的环境下,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还得以为佩戴者遮挡阳光用于防晒。
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同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包括:
至少一固定件;和
一口罩主体,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以可调节地固定所述口罩主体于佩戴者的面部,从而向佩戴者提供多个呼吸通道供其呼吸换气,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包括:
一鼻密封件;和
一近面层,其中,所述近面层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所述鼻密封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以形成一供气腔于所述近面层及所述鼻密封件之间,当所述口罩主体被可调节地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所述鼻密封件得以紧密地贴合于佩戴者鼻部周围使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供气腔,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使所述供气腔与外界环境联通,佩戴者得以通过用鼻部进行呼吸换气外与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还包括一进气层及一过滤层,所述进气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所述过滤层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至少一第一储气室形成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过滤层之间,至少一第二储气室形成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所述第一储气室,所述第二储气室及所述供气腔得以形成一第一换气通道供佩戴者用鼻部进行呼吸换气,所述近面层得以相佩戴者提供一第二换气通道供佩戴者用口部进行呼吸换气及说话交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层及所述鼻密封件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的两个相背的面以形成所述第二储气室及所述供气腔,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储气室联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层具有至少一透气口,所述第一储气室得以通过所述透气口与外界环境联通使得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第一储气室,所述第一储气室中的气体得以通过所述过滤层的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再由所述第二储气室进入所述供气腔,进而所述第一换气通道得以向佩戴者提供较外界环境中更为洁净的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面层包括一嵌合固定部、一防护部及一近鼻部,所述鼻密封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嵌合固定部,所述近鼻部由所述嵌合固定部向内一体地延伸所形成,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均预设于所述近鼻部,所述防护部由所述嵌合固定部向外一体地延伸所形成,所述防护部得以向佩戴者提供所述第二换气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固定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嵌合固定件及一第二嵌合固定件,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依着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延伸以得以于所述第一嵌合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嵌合固定件间形成一嵌合固定槽,所述鼻密封件与所述嵌合固定槽的槽型一致,所述鼻密封件得以嵌合于所述嵌合固定槽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
7.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面层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阀片及至少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鼻部以贴合于所述近面层的内表面将所述进气口覆盖住形成至少一进气阀,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进气阀与所述第二储气室发生气体交流,所述第二阀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鼻部以贴合于所述近面层的外表面将所述出气口覆盖住形成至少一出气阀,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片具有至少一近边缘及至少一远边缘,当所述第一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面层的所述内表面贴合时,所述进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与所述第二储气室隔绝,当所述第一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面层的所述内表面相离时,所述进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于所述第二储气室发生气体交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片具有至少一近边缘及至少一远边缘,当所述第二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面层的所述外表面贴合时,所述出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与外界环境隔绝,当所述第二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与所述近面层相离时,所述出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出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进气阀与所述第二储气室发生气体交流而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隔绝,此时佩戴者用鼻部吸气,所述供气腔内的压强减小,当所述出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时,所述进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与所述第二储气室隔绝而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此时佩戴者用鼻部呼气,所述供气腔内的气压增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层包括至少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进一步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一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连接件,和呈对称设置的一第一固持件及一第二固持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持件一体地连接,所述第二固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体地连接,所述近面层还包括至少一紧固部,所述紧固部进一步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一第一紧固件及一第二紧固件,所述固定件得以通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以将所述口罩主体可调节地固定于使用者的面部,所述第一固持件及所述第二固持件得以分别扣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使得所述进气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
12.如权利要求2或11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面层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固持部,所述进气层包括至少一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一体地连接于所述防护部,当所述进气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近面层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得以毗邻地设置以用于将所述过滤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气层与所述近面层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3、5、6、8、9、10或11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密封件为可塑性良好的弹性材料所制成,具有一贴合曲线以紧密地贴合于佩戴者鼻部周围将所述供气腔与外界环境隔绝。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片及所述第二阀片可选择地一体地连接或分体存在,其中,所述第一阀片及所述第二阀片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鼻部依着人体鼻部外轮廓延伸成型,以使得所述供气腔具有与人体鼻部外轮廓贴近的一腔体,从而只允许极少量气体滞留于所述供气腔。
16.如权利要求1、2、3、5、6、8、9、10、11或14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口罩主体被可调节地固定于佩戴者的面部时,佩戴者的鼻孔与所述出气口的位置相对以利于气体排出。
17.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内的气体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固定一口鼻隔离式口罩于佩戴者的面部,此时,佩戴者的鼻部暴露于所述口部隔离式口罩的供气腔;
(b):打开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进气阀:和
(c):打开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出气阀。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内的气体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b1):分离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第一阀片的远边缘于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近面层的内表面,以使得所述进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进气阀与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第二储气室发生气体交流;和
(b2):贴合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第二阀片的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的外表面,以使得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所述出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隔绝,其中,所述步骤(b1)及步骤(b2)中所述气体为空气,此时,佩戴者用鼻部吸气,所述供气腔内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储气室及外界环境的气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内的气体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如下步骤:
(b3):向所述第二储气室填充气体,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第一储气室中的气体经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过滤层过滤作用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气室,此时,所述第二储气室的气压逐渐由小于所述第一储气室的气压增大至与所述第一储气室的气压一致;和
(b4):向所述第一储气室填充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所述口鼻隔离式口罩的透气孔流入所述第一储气室,此时,所述第一储气室的气压逐渐由小于外界环境的气压增大至与外界环境的气压一致。
20.如权利要求17、18或19所述的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内的气体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c1):贴合所述第一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的所述内表面,以使得所述进气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进气层与所述第二储气室隔绝;和
(c2):分离所述第二阀片的所述远边缘于所述近面层的所述外表面,以使得所述口罩主体的所述出气阀处于开放状态,所述供气腔得以通过所述出气阀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流,其中,所述第一阀片及所述第二阀片可选择地一体地连接或分体存在,所述第一阀片及所述第二阀片均为薄层弹性软胶片,所述步骤(c1)中所述气体为空气,所述步骤(c2)中所述气体为佩戴者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此时,佩戴者通过鼻部呼气,所述供气腔内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储气室及外界环境的气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05608.8A CN104941085A (zh) | 2014-03-28 | 2014-05-15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22882 | 2014-03-28 | ||
CN2014101228829 | 2014-03-28 | ||
CN201410205608.8A CN104941085A (zh) | 2014-03-28 | 2014-05-15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41085A true CN104941085A (zh) | 2015-09-30 |
Family
ID=5177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4943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8974U (zh) | 2014-03-28 | 2014-05-15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 |
CN201410205608.8A Pending CN104941085A (zh) | 2014-03-28 | 2014-05-15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及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4943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8974U (zh) | 2014-03-28 | 2014-05-15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0389897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59674A (zh) * | 2017-07-05 | 2017-10-20 | 王恒成 | 一种新型鼻吸式口罩 |
CN108607170A (zh) * | 2018-05-02 | 2018-10-02 | 南华大学 |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氡防尘口罩 |
CN111701157A (zh) * | 2020-07-14 | 2020-09-25 | 赫占坤 | 一种可穿戴式呼吸过滤用载体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898974U (zh) * | 2014-03-28 | 2014-10-29 | 廖云龙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 |
CN104983095B (zh) * | 2015-07-22 | 2016-07-06 | 山东省立医院 | 一种防雾霾无呼吸阻力口罩 |
CN108338431A (zh) * | 2017-01-22 | 2018-07-31 | 深圳志诚宏业科技有限公司 | 气密性舒适型口罩 |
CN111329611B (zh) * | 2020-03-27 | 2021-02-09 | 南京市口腔医院 | 一种分体式口腔治疗防喷溅防护罩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15384A1 (en) * | 2005-07-14 | 2007-01-1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for motor vehicle |
JP2008114025A (ja) * | 2006-11-06 | 2008-05-22 | Hiromasa Otsu | 立体的な鼻覆いマスク |
CN202892578U (zh) * | 2012-01-06 | 2013-04-24 | 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 |
CN203898974U (zh) * | 2014-03-28 | 2014-10-29 | 廖云龙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 |
-
2014
- 2014-05-15 CN CN201420249431.7U patent/CN2038989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5-15 CN CN201410205608.8A patent/CN1049410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15384A1 (en) * | 2005-07-14 | 2007-01-1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for motor vehicle |
JP2008114025A (ja) * | 2006-11-06 | 2008-05-22 | Hiromasa Otsu | 立体的な鼻覆いマスク |
CN202892578U (zh) * | 2012-01-06 | 2013-04-24 | 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 |
CN203898974U (zh) * | 2014-03-28 | 2014-10-29 | 廖云龙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59674A (zh) * | 2017-07-05 | 2017-10-20 | 王恒成 | 一种新型鼻吸式口罩 |
CN108607170A (zh) * | 2018-05-02 | 2018-10-02 | 南华大学 |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氡防尘口罩 |
CN108607170B (zh) * | 2018-05-02 | 2021-01-08 | 厦门市新华世贸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防氡防尘口罩 |
CN111701157A (zh) * | 2020-07-14 | 2020-09-25 | 赫占坤 | 一种可穿戴式呼吸过滤用载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98974U (zh) | 2014-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98974U (zh) | 一种口鼻隔离式口罩 | |
US11071336B2 (en) | Surgical masks | |
US6550479B1 (en) | Personal respirator | |
US20210308496A1 (en) | Respiratory mask | |
KR20050042986A (ko) | 투명 마스크 | |
JP2007151823A (ja) | 携帯型空調装置のアタッチメントならびに携帯型空調装置 | |
CN107115603A (zh) | 一种呼气‑吸气隔开的雾霾净化口罩 | |
US11318333B1 (en) | Respiratory protection system | |
US20210220679A1 (en) | Filter-type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 | |
CN206252750U (zh) | 具有呼吸阀的鼻罩及包括鼻罩的呼吸过滤装置 | |
CN204522056U (zh) |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 |
KR200486654Y1 (ko) | 공기 필터 조립체 및 비강용 공기 필터링 디바이스 | |
WO2022083500A1 (zh) | 贴鼻式分区口罩 | |
CN212651241U (zh) | 一种带外接管的鼻罩 | |
CN112121323B (zh) | 一种动态密封呼吸防护面罩 | |
CN213848887U (zh) | 一种防护面罩 | |
CN207519667U (zh) | 一种呼吸内科门诊用面罩式双层口罩 | |
KR20170000318U (ko) | 마스크 | |
CN208975020U (zh) | 双向净化呼吸器 | |
KR20170000319U (ko) | 마스크 | |
CN213045333U (zh) | 一种聋哑人专用口罩 | |
CN218129617U (zh) | 一种可用于口罩的辅助呼吸装置及口罩 | |
CN221181429U (zh) | 一种全封闭呼吸罩 | |
CN205456239U (zh) | 一种防护口罩 | |
CN215841288U (zh) | 主动呼吸式高水平防护口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