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611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2611B
CN104932611B CN201410099515.1A CN201410099515A CN104932611B CN 104932611 B CN104932611 B CN 104932611B CN 201410099515 A CN201410099515 A CN 201410099515A CN 104932611 B CN104932611 B CN 104932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 state
noumenon
ontology
instruc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95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2611A (zh
Inventor
宁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995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2611B/zh
Priority to US14/495,329 priority patent/US932963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932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2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integrated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with respect to the supporting surface, e.g. legs for adjusting the tilt ang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通过转动连接部件相连,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处于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一本体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第二本体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无需人工费力,即可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PAD等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其中,PAD因其占用空间小而更受用户的欢迎。图1为PAD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PAD依靠内置在PAD内部的与支脚1连接的转轴2、和包裹在转轴2外围的转轴外壳(连接于电子设备的外壳)之间的转动阻尼系数(转动阻尼),实现一定角度的摆放。如果转动阻尼系数太小,所产生的摩擦阻力难以支撑该PAD维持在预期的角度;如果转动阻尼系数太大,虽然能够支持PAD维持在预期的角度,但是当改变角度时,较大的阻尼将使转动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使电子设备牢固支撑在预期的使用形态;同时无需人工费力,即可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可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处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
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的角度范围时而生成的指令;
或者,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而生成的指令;
或者,所述第一指令为获取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而生成的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包括转轴,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不同的转轴直径。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转轴为压电材料,所述第一指令为改变对所述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的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当获取到第二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指令为获取到用户的第二操作时而生成的指令,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或者,所述第二指令为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二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而生成的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单元,第二本体可用于支撑第一本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
其中,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的角度范围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或者,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或者,当获取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包括转轴,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不同的转轴直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轴为压电材料;
当检测到对所述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改变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当获取到第二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用户的第二操作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或者,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二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单元,第二本体可用于支撑第一本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处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转动;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其中,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可使电子设备牢固支撑在预期的使用形态;另一方面,无需人工费力,即可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可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PAD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增大电场强度的应用场景下转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减小电场强度的应用场景下转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PAD、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等。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21、第二本体22以及转动连接部件23;所述第一本体21与所述第二本体22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23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23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件23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21与所述第二本体22之间的夹角不同,进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其中,所述第一本体21包括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本体22可以为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21的支脚;所述电子设备可通过所述第一本体21与所述第二本体22之间的夹角的不同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在所述第一本体21与所述第二本体22之间有夹角存在时,所述第二本体22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21。
在处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23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21能够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22转动;
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23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21与第二本体22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其中,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其中,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对所述转动的角度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的角度范围时,生成第一指令;或者,对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述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或者,对用户的第一操作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如保持所述第一本体21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二本体22的操作,或者,保持所述第二本体22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一本体21的操作。
也就是说,所述获取到的第一指令可以为所述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角度范围时而生成的指令;所述第一指令也可以为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而生成的指令;所述第一指令还可以为获取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而生成的指令。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使第一本体21与第二本体22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对第一本体21与第二本体22保持所述第二夹角的时长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述时长处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23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或者,在使第一本体21与第二本体22之间保持的第二夹角保持固定之后,监测到有用户的第二操作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23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操作为对所述电子设备使用形态改变的操作,如保持所述第一本体21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二本体22的操作,或者,保持所述第二本体22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一本体21的操作。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连接部件的转动阻尼的不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无需人工费力,即可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对转动阻尼的增大来增加电子设备处于某一使用形态的时延。
图3(a)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31、第二本体32以及转动连接部件33;所述第一本体31与所述第二本体32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31与所述第二本体32之间的夹角不同,进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其中,所述第一本体31包括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本体32可以为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31的支脚;所述电子设备可通过所述第一本体31与所述第二本体32之间的夹角的不同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在所述第一本体31与所述第二本体32之间有夹角存在时,所述第二本体32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31;在所述电子设备无需呈现使用形态时,所述第二本体32容置于在所述第一本体31上为所述第二本体32开设的凹槽34。
在处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31能够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32转动;
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其中,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其中,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可以为一转轴,并对所述转轴采用压电材料,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通过改变对所述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来改变转轴的转动阻尼,进而使得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使用形态。
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增大电场强度的应用场景下转轴的剖面示意图;图3(c)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减小电场强度的应用场景下转轴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b)、3(c)所示,采用压电材料303的转轴302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正极304,另一端连接有电源的负极305;包裹所述转轴302的转轴外套301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连接;所述转轴302与所述第二本体32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305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连接。
如图3(b)所示,当对采用所述压电材料303的转轴302施加的电场强度时,所述压电材料303形状增大,使得所述转轴302沿着中心线306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转轴外套301与所述转轴302之间的压力变大,导致了转轴302的转动阻尼增大;如图3(c)所示,当减少对采用所述压电材料303的转轴302施加的电场强度时,所述压电材料303形状减小,使得所述转轴302沿着中心线306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转轴外套301与转轴302之间的压力变小,导致了所述转轴302的转动阻尼减小。由于压电材料303形状的变化,使得采用压电材料303的转轴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对应有不同的转轴直径;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为转轴302时,所述第一指令还可以为改变对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的指令。
上述方案中,通过改变电场强度使得转轴的转动阻尼发生变化的具体过程请参见现有相关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获取到的第一指令可以为所述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角度范围时而生成的指令;或者,所述第一指令也可以为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而生成的指令;或者,所述第一指令还可以为获取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而生成的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如所述第一本体31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二本体32的操作,或者,所述第二本体32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一本体31的操作。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使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对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保持所述第二夹角的时长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述时长处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或者,在使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之间保持的第二夹角保持固定之后,监测到有用户的第二操作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操作为对所述电子设备使用形态改变的操作,如保持所述第一本体31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二本体32的操作,或者,保持所述第二本体32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一本体31的操作。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某段时间内,通过持续为转轴施加一固定电场强度以保证转动阻尼的不变,可使得电子设备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预期的使用形态;同时,通过改变施加的电场即可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无需人工费力,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不同,进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本体可以为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的支脚;所述电子设备可通过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的不同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夹角存在时,所述第二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在处于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步骤402: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其中,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这里,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对所述转动的角度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的角度范围时,生成第一指令;或者,对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述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或者,对用户的第一操作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如保持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二本体的操作,或者,保持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一本体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的组成请参见对图2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连接部件的转动阻尼的不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无需人工费力,即可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对转动阻尼的增大来增加电子设备处于某一使用形态的时延。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不同,进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本体可以为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的支脚;所述电子设备可通过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的不同呈现不同的使用形态;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夹角存在时,所述第二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在所述电子设备无需呈现使用形态时,所述第二本体容置于在所述第一本体上为所述第二本体开设的凹槽。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处于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步骤502: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33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其中,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这里,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对所述转动的角度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的角度范围时,生成第一指令;或者,对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述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或者,对用户的第一操作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如保持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二本体的操作,或者,保持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一本体的操作。
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可以为一转轴,并对所述转轴采用压电材料,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通过改变对所述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来改变转轴的转动阻尼,进而使得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使用形态;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为改变对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的指令。
所述转轴在增加电场强度应用场景下,如图3(b)所示,当对采用所述压电材料的转轴施加的电场强度时,所述压电材料形状增大,使得所述转轴沿着图3(b)中所示的中心线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转轴外套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压力变大,导致了转轴的转动阻尼增大;
所述转轴在减小电场强度应用场景下,如图3(c)所示,当减少对采用所述压电材料的转轴施加的电场强度时,所述压电材料形状减小,使得所述转轴沿着图3(c)中所示的中心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转轴外套与转轴之间的压力变小,导致了所述转轴的转动阻尼减小。由于压电材料形状的变化,使得采用压电材料的转轴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对应有不同的转轴直径。
上述方案中,通过改变电场强度使得转轴的转动阻尼发生变化的具体过程请参见现有相关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3:所述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当获取到第二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
具体的,在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对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所述第二夹角的时长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述时长处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或者,在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保持的第二夹角保持固定之后,监测到有用户的第二操作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操作为对所述电子设备使用形态改变的操作,如保持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二本体的操作,或者,保持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不变,掰动第一本体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请参见对图3(a)~3(c)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某段时间内,通过持续为转轴施加一固定电场强度以保证转动阻尼的不变,可使得电子设备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预期的使用形态;同时,通过改变施加的电场即可改变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无需人工费力,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在处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
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的角度范围时而生成的指令;
或者,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而生成的指令;
或者,所述第一指令为获取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而生成的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包括转轴,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不同的转轴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轴为压电材料,所述第一指令为改变对所述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当获取到第二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令为获取到用户的第二操作时而生成的指令,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或者,所述第二指令为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二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而生成的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单元,第二本体可用于支撑第一本体。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第一转动阻尼,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第二转动阻尼;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以第一转动阻尼相对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当获取到第一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一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二使用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
其中,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转动阻尼大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转动阻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转动的角度超出预定的角度范围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或者,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一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或者,当获取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包括转轴,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对应不同的转轴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压电材料;当检测到对所述压电材料施加的电场强度改变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之后,当获取到第二指令时,所述转动连接部件由第二使用状态转变为第一使用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用户的第二操作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形态改变的操作;
或者,当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保持第二夹角的时长超出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显示单元,第二本体可用于支撑第一本体。
CN201410099515.1A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932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9515.1A CN104932611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4/495,329 US9329636B2 (en) 2014-03-17 2014-09-24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9515.1A CN104932611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611A CN104932611A (zh) 2015-09-23
CN104932611B true CN104932611B (zh) 2018-10-12

Family

ID=5406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9515.1A Active CN104932611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29636B2 (zh)
CN (1) CN1049326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60196S1 (en) * 2013-04-09 2019-09-17 Lenovo (Beijing) Co., Ltd. Tablet computer
USD860197S1 (en) * 2013-04-09 2019-09-17 Lenovo (Beijing) Co., Ltd. Tablet computer
KR102290620B1 (ko) * 2014-07-15 2021-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334944B (zh) * 2014-08-12 2018-08-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连接装置
USD794629S1 (en) 2015-02-28 2017-08-15 Lenovo (Beijing)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340807A (zh) * 2017-06-28 2017-11-10 昆山申凌精密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平板电脑外壳
CN109934082B (zh) * 2018-11-08 2021-09-17 闽江学院 一种基于头像识别的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12729102B (zh) * 2020-12-30 2022-05-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折叠角度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78877U (zh) * 2013-03-29 2013-09-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3511210A (zh) * 2012-06-28 2014-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转动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2831A1 (en) * 2003-09-08 2005-03-10 Inventec Corporation Lift-back tablet computer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TWI492021B (zh) * 2010-10-28 2015-07-11 Asustek Comp Inc 平板電子裝置
US9125289B2 (en) * 2012-10-05 2015-09-01 Javid Vahid Asymmetric computer tablet frame docking system
CN104423426A (zh) * 2013-08-21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DE102014202468A1 (de) * 2013-08-21 2015-02-26 Lenovo (Beijing) Co., Ltd.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1210A (zh) * 2012-06-28 2014-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转动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203178877U (zh) * 2013-03-29 2013-09-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611A (zh) 2015-09-23
US9329636B2 (en) 2016-05-03
US20150261256A1 (en) 2015-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261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63072B (zh) 终端
EP4067919A4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BATTERY INTERNAL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89665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ES2880466T3 (es) Adaptador de alimentación y terminal
KR102135606B1 (ko) 급속 충전 방법, 전력원 어댑터 및 이동 단말기
CN104218269A (zh)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7566015A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809726A (zh) 终端设备及显示方法
US9917459B2 (en) Cross body charging for wearable devices
EP4160370A4 (en) SYMBOL ARRANGEMENT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123208B (zh) 一种系统异常的修复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EP4134797A4 (en) APPLICATION SYMBOL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677199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第一电子设备
CN204180248U (zh) 头戴式耳机的联接结构
CN102005558A (zh) 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
CN10298432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电池检测方法
US20140019790A1 (en) Monitoring a battery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019812A (zh) 一种多用户终端的应用部署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792054A (zh) 一种耳机的按键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2185956B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105764128B (zh) 移动终端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66064B (zh)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模式切换方法
CN105808075B (zh) 菜单选项显示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573450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