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9690A - 流体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流体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29690A
CN104929690A CN201410198557.0A CN201410198557A CN104929690A CN 104929690 A CN104929690 A CN 104929690A CN 201410198557 A CN201410198557 A CN 201410198557A CN 104929690 A CN104929690 A CN 104929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level
conflux
axle sleeve
after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85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29690B (zh
Inventor
从宏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985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29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29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9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29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9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入口颈出口处与骨架圈四周纵向之间设有多个驱动叶,骨架圈与对应中心轴上设有的轴套之间设有多个支撑驱动叶,也可由多个这样的级组成多级,轴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两头中间轴承内;从入口颈喷出高速流体进入由支撑驱动叶与四周聚流驱动叶纵向衔接构成的流体密度稀薄室、一部分向前膨胀通过支撑驱动叶间隙流道流出、一部分向四周膨胀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流动中对聚流驱动叶和支撑驱动叶共同产生作用力、同时将由于支撑驱动叶支撑作用而使其远心区段和四周的聚流驱动叶及入口颈具备有的惯性势能发挥效应,它们共同推动其做圆周运动,带动轴套和轴旋转,于是流体发动机旋转做功。

Description

流体发动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汽轮机、水轮机、风力发电机的驱动部位的结构及形状,一直保持传统方式,一成不变,难以提高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以消除目前所采用技术的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首先在入口颈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过具有特定形状的入口颈流道、进入由入口颈与后面的骨架圈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的多个聚流驱动叶与其对应中心轴上设有的轴套之间设计有的多个支撑驱动叶组成的驱动叶轮而构成的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流体密度稀薄室,流动中流体膨胀、压力逐步降低、密度逐步变稀、速度增加,部分能量转换成动能,从入口颈喷出高速流体一部分从流体密度稀薄室进入流体密度稀薄室支撑区段驱动叶之间间隙流道、一部分从流体密度稀薄室进入流体密度稀薄室四周聚流区段驱动叶之间间隙流道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在流动过程中,对流体密度稀薄室的四周聚流区段驱动叶和支撑区段驱动叶共同产生作用力、同时将由于流体密度稀薄室的支撑区段驱动叶的支撑作用而使支撑驱动叶的远心区段和四周聚流驱动叶及入口颈具备有的惯性势能发挥效应,它们共同推动聚流驱动叶和支撑驱动叶做圆周运动,带动轴套和装在轴套内的轴在装在法栏架上的轴承中旋转,于是,流体发动机轴上得到对外输出的机械功。
流体发动机也可由这样的一个级组成,从支撑驱动叶流出的流体仍具有动能,再进入下一级支撑驱动叶流道和四周聚流驱动叶流道,流体发动机也可由多个这样的级组成,在上一级做功后,一部分进入下一级继续膨胀做功,最后,一部分从流体发动机尾部支撑驱动叶和四周聚流驱动叶做功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效能高。
【附图说明】
在所附的图中,以非限制性的举例形式,说明本发明的七个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正视图。
附图图示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二级驱动式由尾部向口部观看的示意正视图。图中,轴套(1),支撑驱动叶(2)(平支撑驱动叶),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扭形聚流驱动叶),入口颈(5)(直颈),轴(6),流道(8)(平支撑驱动叶之间间隙流道),流道(9)(扭形聚流驱动叶之间间隙流道),螺母(10)。
图2是本发明中的法栏架示意正视图。
附图图示说明:图2是本发明中的法栏架由有轴承面的一头向另一头观看的示意正视图。图中,轴承(11),螺栓(12),螺母(13),法栏杆(14)。
法栏架(7)由多根法栏杆(14)构成一前后通的方框,再由多根法栏杆(14)构成两片法栏,并在中间各设计一个轴承(11),两片法栏分别装在方框的两头,设有螺栓(12)和螺母(13)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
方式《一》
一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一】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
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其作用在于,使向四周膨胀的流体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4)之间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入口颈(5)的作用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在入口颈(5)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中增速;尾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尾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支撑驱动叶既是驱动叶,又是支撑,其作用在于,在支撑的同时使前行膨胀流体做功;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尾部级螺母(10)固定;构成尾部级。
同时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流体密度稀薄室。
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有的轴承(11)内。
法栏架(7)的作用在于,法栏架(7)既是支撑架,又是防护罩,便于机器运转。
此设计方式构成尾部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叶片与叶片的衔接方式有二种:[一]、叶片与叶片递进重合衔接,重合之间有间隙;[二]、叶片边与叶片边衔接,边与边之间有间隙。
入口颈的设计方式有二种:[一]、入口颈(5)成喇叭口形式;[一]、入口颈(5)成直颈形式。
方式《二》
多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一】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
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其作用在于,使向四周膨胀的流体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4)之间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入口颈(5)的作用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在入口颈(5)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中增速;尾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尾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支撑驱动叶(2)既是驱动叶,又是支撑,其作用在于,在支撑的同时使前行膨胀流体做功;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尾部级螺母(10)固定;构成尾部级。
四周聚流驱动叶(4)上设计有中部级骨架圈(3),分别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中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2),中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中部级螺母(10)固定;其作用在于,构成中部级。
同时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中部级、尾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
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有的轴承(11)内。
法栏架(7)的作用在于,法栏架(7)既是支撑架,又是防护罩,便于机器运转。
此设计方式构成中部级、尾部级连贯的多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方式《三》
多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一】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
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其作用在于,使向四周膨胀的流体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4)之间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入口颈(5)的作用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在入口颈(5)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中增速;尾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有尾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尾部级螺母(10)固定;构成尾部级。
四周聚流驱动叶(4)上设计有中部级骨架圈(3),中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中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2),中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中部级螺母(10)固定;构成中部级。
入口颈(5)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首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构成首部级。
同时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中部级、尾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
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有的轴承(11)内。
法栏架(7)的作用在于,法栏架(7)既是支撑架,又是防护罩,便于机器运转。
此设计方式构成首部级、中部级、尾部级连贯的多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方式《四》
二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二】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
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其作用在于,使向四周膨胀的流体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4)之间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入口颈(5)的作用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在入口颈(5)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中增速;尾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有尾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尾部级螺母(10)固定;构成尾部级。
入口颈(5)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首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构成首部级。
同时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尾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
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有的轴承(11)内。
法栏架(7)的作用在于,法栏架(7)既是支撑架,又是防护罩,便于机器运转。
此设计方式构成首部级、尾部级连贯的二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方式《五》
多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二】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
在入口颈(5)与对应中心设有的首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其作用在于,构成首部级。
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使向四周膨胀的流体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4)之间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入口颈(5)的作用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
在入口颈(5)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中增速;四周聚流驱动叶(4)上设计有中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中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2);中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中部级螺母(10)固定;构成中部级。
同时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中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
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有的轴承(11)内。
法栏架(7)的作用在于,法栏架(7)既是支撑架,又是防护罩,便于机器运转。
此设计方式构成首部级、中部级连贯的多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方式《六》
一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二】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
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其作用在于,使向四周膨胀的流体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4)之间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入口颈(5)的作用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在入口颈(5)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中增速;入口颈(5)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首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首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首部级螺母(10)固定;构成首部级。
同时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流体密度稀薄室。
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有的轴承(11)内。
法栏架(7)的作用在于,法栏架(7)既是支撑架,又是防护罩,便于机器运转。
此设计方式构成首部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方式《七》
多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三】
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
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是流体流道,其作用在于,使向四周膨胀的流体通过四周聚流驱动叶(4)之间间隙流道流出以增大作用力的效应;入口颈(5)的作用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在入口颈(5)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中增速;在四周聚流驱动叶(4)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计有的中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2),构成中部级。
同时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中部级流体密度稀薄室。
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有的轴承(11)内。
法栏架(7)的作用在于,既是支撑架,又是防护罩,便于机器运转。
此设计方式构成中部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在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尾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多个支撑驱动叶(2),组成尾部级支撑驱动盘;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螺母(10)固定;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计有的轴承(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发动机是,入口颈(5)出口处与后面设有的骨架圈(3)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2),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尾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尾部级;同时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流体密度稀薄室;构成尾部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2.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在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叶之间有间隙;尾部级骨架圈(3)与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多个尾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尾部级支撑驱动盘;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尾部级螺母(10)固定;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计有的轴承(11)内;四周聚流驱动叶(4)组成的聚流驱动圈上设计有中部级骨架圈(3),中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中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发动机是,在入口颈(5)出口处后面的聚流驱动圈的尾部和中部分别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中部级和尾部级;同时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中部级和尾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构成中部级、尾部级连贯的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3.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 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在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尾部级骨架圈(3)与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多个支撑驱动叶(2),组成尾部级支撑驱动盘;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尾部级螺母(10)固定;四周聚流驱动叶(4)组成的聚流驱动圈上设计有中部级骨架圈(3),中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中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2);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计有的轴承内;在入口颈(5)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首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发动机是,在入口颈(5)上和入口颈(5)出口处后面的聚流驱动圈上的中部及尾部分别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首部级、中部级、尾部级;同组成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和中部级及尾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构成首部、中部、尾部连贯的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4.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级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尾部级骨架圈(3)与尾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多个支撑驱动叶(2),组成尾部级支撑驱动盘;尾部级轴套(1)内设有一轴(6),尾部级轴套(1)与轴(6)设有尾部级螺母(10)固定;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计有的轴承(11)内;其特征在于,在入口颈(5)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首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发动机是,在入口颈(5)上与入口颈(5)出口处后面的聚流驱动圈的尾部骨架圈(3)上分别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首部级、尾部级;同时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和中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构成首部级、尾部级连贯的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5.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其特征在于,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 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在聚流驱动圈上设计有中部骨架圈(3),中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轴套(1)与轴(6)设有螺母(10)固定,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计有的轴承(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发动机是,在入口颈(5)出口处后面的聚流驱动圈上分别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中部级;同时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中部级流体密度稀薄室;构成中部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6.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其特征在于,入口颈(5)出口处与尾部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在聚流驱动圈上设计有中部级骨架圈(3),中部级骨架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中部级支撑驱动叶;轴套(1)与轴(6)设有螺母(10)固定,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计有的轴承(11)内;其特征在于,在入口颈(3)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首部级轴套(1)之间设计有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发动机是,在入口颈(5)上与入口颈(5)出口处后面的聚流驱动圈上分别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首部级、中部级;同时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和中部级连贯的流体密度稀薄室;构成首部级、中部级连贯的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7.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机器,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做动能的发动机器,它包括:轴套(1),支撑驱动叶(2),骨架圈(3),聚流驱动叶(4),入口颈(5),轴(6),法栏架(7),螺母(10),轴承(11);其特征在于,入口颈(5)出口处与骨架圈(3)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多个聚流驱动叶(4),组成聚流驱动圈;在入口颈(5)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有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轴套(1)与轴(6)设有螺母(10)固定,轴(6)两头分别装在法栏架(7)两头中间设计有的轴承(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发动机是,在聚流驱动圈前面的入口颈(5)上与对应中心轴(6)上设有的轴套(1)之间设计首部级支撑驱动叶(2),叶之间有间隙,组成首部级;同时组成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首部级流体密度稀薄室; 构成首部级驱动式流体发动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一种发动机器,其特征在于,由支撑驱动叶(2)纵向衔接C形聚流驱动叶(4)组成支撑区段有驱动叶的、四周有驱动叶为壁的、叶之间有间隙的、有入口流道的驱动叶轮,构成鼓形式流体密度稀薄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一种发动机器,其特征在于,由支撑驱动叶(2)纵向衔接聚流驱动叶(4)组成支撑区段有驱动叶的、四周有驱动叶为壁的、叶之间有间隙的、有入口流道的驱动叶轮,构成喇叭口形式流体密度稀薄室。 
10.一种用于用流体做动能的发动方法,特别适用于汽流、水能、风能、气流,该方法包括: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首先在入口颈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过具有特定形状的入口颈流道进入由入口颈与后面的骨架圈四周纵向之间设计有的多个聚流驱动叶和其对应中心轴上设有的轴套之间设计的多个支撑驱动叶组成的驱动叶轮而构成的有入口流道的、有流出流道的流体密度稀薄室,流动中流体膨胀、压力逐步降低、密度逐步变稀、速度增加、部分能量转换成动能,从入口颈喷出高速流体一部分从流体密度稀薄室进入流体密度稀薄室的支撑区段驱动叶之间间隙流道、一部分从流体密度稀薄室进入流体密度稀薄室的四周聚流区段驱动叶之间间隙流道,在流动过程中,对流体密度稀薄室四周聚流区段驱动叶和支撑区段驱动叶共同产生作用力、同时将由于流体密度稀薄室支撑区段驱动叶的支撑作用而使其远心区段和四周的聚流驱动叶及入口颈具备有的惯性势能发挥效应,它们共同推动四周的聚流驱动叶和支撑驱动叶做圆周运动,带动轴套和轴旋转,于是,流体发动机轴上得到对外输出的机械功。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一种发动机器,其特征在于,叶与叶之间递进重合衔接,重合之间有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一种发动机器,其特征在于,叶的边与边之间衔接,边之间有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一种发动机器,其特征在于,入口颈(5)呈喇叭口形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一种发动机器,其特征在于,入口颈(5)呈直颈形式。 
CN201410198557.0A 2014-05-13 2014-05-13 流体发动机 Active CN104929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8557.0A CN104929690B (zh) 2014-05-13 2014-05-13 流体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8557.0A CN104929690B (zh) 2014-05-13 2014-05-13 流体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9690A true CN104929690A (zh) 2015-09-23
CN104929690B CN104929690B (zh) 2018-03-02

Family

ID=5411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8557.0A Active CN104929690B (zh) 2014-05-13 2014-05-13 流体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296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513A (zh) * 2016-12-01 2017-03-15 从宏锦 气流发动机
CN106523154A (zh) * 2016-12-01 2017-03-22 从宏锦 气流驱动机
CN106703896A (zh) * 2017-03-14 2017-05-24 从宏锦 流体发动马达
CN106837425A (zh) * 2017-03-14 2017-06-13 从宏锦 流体驱动马达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2932A (zh) * 2007-07-12 2007-12-26 张广明 一种流体发动机
CN101649808A (zh) * 2009-08-07 2010-02-17 杨伦华 新型流体发动机
CN102216590A (zh) * 2008-09-22 2011-10-12 盖伊·西尔弗 提高效率的流体发动机
US20120134829A1 (en) * 2010-11-28 2012-05-31 Robert Clifton Vance Fluid Turbine Featuring Dynamically Phase-Adjustable Ca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2932A (zh) * 2007-07-12 2007-12-26 张广明 一种流体发动机
CN102216590A (zh) * 2008-09-22 2011-10-12 盖伊·西尔弗 提高效率的流体发动机
CN101649808A (zh) * 2009-08-07 2010-02-17 杨伦华 新型流体发动机
US20120134829A1 (en) * 2010-11-28 2012-05-31 Robert Clifton Vance Fluid Turbine Featuring Dynamically Phase-Adjustable Ca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513A (zh) * 2016-12-01 2017-03-15 从宏锦 气流发动机
CN106523154A (zh) * 2016-12-01 2017-03-22 从宏锦 气流驱动机
CN106703896A (zh) * 2017-03-14 2017-05-24 从宏锦 流体发动马达
CN106837425A (zh) * 2017-03-14 2017-06-13 从宏锦 流体驱动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9690B (zh) 2018-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9691A (zh) 多功能流体发动机
CA2667672C (en) Wind power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from ambient air in motion
CN104929690A (zh) 流体发动机
CN107013500A (zh)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内部构件的原地清洁的系统和方法
KR101278340B1 (ko) 혼합기와 이젝터를 구비한 수력 터빈
JP2008525682A (ja) 全方向風力タービン
JP2014512489A (ja) 水力タービンおよび水力発電装置
CN101813006A (zh) 多级喷射式反作用力圆盘发电系统
AU2014343563B2 (en) Axial fluid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ower extraction
RU2424444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энергии гидропотока и вихревая гидротурбина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07237718A (zh) 一种吸收潮汐能的多级叶轮转动装置
JP2016535205A (ja) 軸流型多段タービンの構造
CN101813047A (zh) 喷射式反作用力圆盘发电机
RU2331791C2 (ru)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102619572A (zh) 叶轮及采用该叶轮的动力装置
CN103382855A (zh) 壳动叶轮机构
CN103306736A (zh) 一种动力涡轮及其动力机
CN203272249U (zh) 600mw火电站超超临界锅炉用强制循环泵的水力部件
CN102032202B (zh) 一种抽排气装置
CN106703896A (zh) 流体发动马达
CN106499513A (zh) 气流发动机
CN106523154A (zh) 气流驱动机
CN106837425A (zh) 流体驱动马达
US20150275913A1 (en) Hydraulic Turbines with Exit Flow Direction Opposite to its Inlet Flow Direction
CN202493443U (zh) 一种新型多喷嘴涡轮式风动潜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