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9428B - 环境设定服务器、计算机系统以及环境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环境设定服务器、计算机系统以及环境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19428B CN104919428B CN201380070028.6A CN201380070028A CN104919428B CN 104919428 B CN104919428 B CN 104919428B CN 201380070028 A CN201380070028 A CN 201380070028A CN 104919428 B CN104919428 B CN 1049194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al file
- file server
- environment set
- server
- set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22—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using management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9—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keeping history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generations or by rolling back to previous configuration ver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一种环境设定服务器,其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于远程系统中,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存在于本地系统的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存在于远程系统并与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远程文件服务器。环境设定服务器从按每个本地文件服务器存储有与环境设定有关的环境设定信息的存储设备中,特定与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并将所特定的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多个文件服务器的环境设定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企业、个人以自费购买并利用服务器、软件的方式是主流,但是为了消减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拥有成本),具有经由因特网来利用服务器、软件的云计算普及的趋势。
例如,公知一种将多个据点(称为Edge)的文件服务器(本地文件服务器)与数据中心(称为Core)的文件服务器(远程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在该计算机系统中,将Edge的文件复制到Core,将所复制的该文件在Edge中存根化(stubs)并进行管理,另外,当对在Edge中被存根化的文件进行访问时,从Core侧读出该文件。
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在对Edge追加新的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情况、变更Edge的本地文件服务器的环境设定的情况下,各Edge处的管理者对本地文件服务器进行环境设定。在此,环境设定是指直到Edge的客户端(终端用户)能够接收基于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文件共享服务为止的基本的各种设定,例如网络设定、文件系统制作设定等。
当完成对本地文件服务器的环境设定后,客户端能够利用由本地文件服务器提供的文件共享服务。
此外,作为与环境设定有关的技术,例如公知一种专利文献1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0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在导入成本高的问题。具体地说,当Edge数多时,必须在各个Edge中进行本地文件服务器的环境设定,存在费时的问题。另外,当Edge数多时,必须在各个Edge中进行环境设定,发生设定错误的可能性增加。
另外,在以往的计算机系统中,在运用时,存在运用水平产生偏差的问题。具体地说,例如存在如下隐患:当要由其他管理者分别管理多个Edge时,例如,尽管存在其他容量充足的Edge,但也仅使用特定的Edge而导致文件系统的使用率变高成为难以继续运用的程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计算机系统中,在远程系统中设置有环境设定服务器,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存在于本地系统的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存在于远程系统并与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远程文件服务器。环境设定服务器从按每个本地文件服务器存储有与环境设定有关的环境设定信息的存储设备中,特定与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并将所特定的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能够基于接收到的环境设定信息来进行环境设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环境设定服务器能够使各本地文件服务器执行环境设定,因此能够降低计算机系统中的导入成本,并且能够减小运用时的运用水平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图。
图2是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图。
图3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构成图。
图4是实施例的Edge节点管理表的一例的构成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环境设定完成之后的计算机系统的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6是说明实施例的设定模板和设定信息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的报告信息的图。
图8是说明实施例的配置(provisioning)请求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9是说明实施例的报告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0是说明实施例的将报告处理和配置请求处理合成后的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1是实施例的基于Edge节点的配置请求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例的基于Edge节点的报告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实施例的基于Core节点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实施例的基于配置服务器的设定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实施例。此外,下面说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发明,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的各要素及其组合不一定全部是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有时以“aaa表”的形式说明各种信息,但是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表以外的数据结构来表现。关于各种信息,为了表示不依赖于数据结构这一情况,能够将“aaa表”称为“aaa信息”。
另外,在以后说明中,有时将“程序”作为主语而进行说明,但是由于程序通过由处理器(典型地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执行来使用存储器和接口(NIC等)进行确定的处理,因此也可以将处理器作为主语来进行说明。另外,将程序作为主语而公开的处理也可以是由配置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进行的处理。另外,也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实现程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另外,也可以通过程序分发服务器或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将各种程序安装到各计算机。
在此,说明各种术语。“Core”是指包括远程计算机系统的据点(汇总据点),例如,是统一管理服务器和存储装置的据点、提供云服务的据点(例如数据中心)。“Edge”是指包括本地计算机系统的据点,例如,是由分店、营业所、远程办公等用户实际进行业务的据点。“存根(stub)”是指与文件的储存目的地信息(表示链接目的地的信息)相关联的对象(元数据)。存根化后的文件不保持实际的数据,因此当进行访问时需要从Core的计算机系统获取实数据。因此,对存根化后的文件进行的访问与通常文件相比访问性能下降。
“复制”是指将位于Edge的文件复制到Core这一情况。“迁移(migration)”是指将位于Edge的文件复制到Core并将Edge的文件存根化这一情况。“存根化”是指关于Edge(Edge的计算机系统)的文件系统的文件,使其成为删除实际数据(实数据)而仅保持管理信息的状态这一情况。“存档”是迁移和复制的总称。
首先,说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的图。
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于多个Edge 10和Core 100。
Edge 10的计算机系统具备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orInexpensive)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系统30、一个以上的Edge节点20以及一个以上的客户端计算机40。Edge节点20为本地文件服务器的一例。Edge节点20例如经由通信网络(例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与客户端计算机40连接。另外,Edge节点20例如经由通信网络(例如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与RAID系统30连接。
RAID系统30为按照RAID的规则来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也可以代替RAID系统30而采用其他种类的存储装置。RAID系统30具备DISK 31。DISK 31为磁盘型物理存储设备(例如,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作为物理存储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物理存储设备(例如,快闪存储设备)。另外,DISK 31在图1中为一个,但是实际为多个(也可以如图所示地为一个)。也可以由多个DISK 31构成一个以上的RAID组。另外,虽未图示,但是RAID系统30具有:储存在RAID系统30内被执行的程序的存储器、以及执行该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RAID系统30接收从Edge节点20发送的块级(block level)的I/O请求,向适当的DISK 31执行I/O。
Edge节点20具备存储器22、CPU 21以及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23。CPU 21与存储器22和NIC 23连接。
NIC 23为与Core节点110、客户端计算机40以及PRS 130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设备。也可以代替NIC 23而采用其他种类的通信接口设备。
存储器22为能够由CPU 21直接进行读写的存储区域(例如,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在Edge节点20中,在存储器22上读入用于控制Edge节点20的程序(例如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由CPU21执行该程序。Edge节点20也可以在存储器22的基础上或者代替存储器22而具有其他种类的存储资源。存储器22为存储设备的一例。
Edge节点20经由NIC 23从客户端计算机40接收文件级(file level)的I/O请求。Edge节点20制作数据块的I/O用的I/O请求(块级的I/O请求),该数据块构成由该I/O请求指定的文件。Edge节点20将块级的I/O请求发送到RAID系统30。
客户端计算机40为由客户端(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的一例,具备存储器42、CPU 41以及NIC 43。客户端计算机40也可以在存储器42的基础上或者代替存储器42而有其他种类的存储资源。
在客户端计算机40中,在存储器42上读入程序(用于控制客户端计算机40的程序(例如OS)),由CPU 41执行程序。另外,客户端计算机40经由NIC43将文件级的I/O请求发送到Edge节点20。
Core 100的计算机系统具备Core节点110、RAID系统120、配置服务器(以下称为PRS)130以及RAID系统140。Core节点110为远程文件服务器的一例,具体地说,例如为存档文件服务器。RAID系统120与Core节点110连接。
RAID系统120具备DISK 121。在图1中,RAID系统120的构成与RAID系统30的构成相同。因此,RAID系统120也接收从Core节点110发送的块级的I/O请求,向适当的DISK 121执行I/O。此外,RAID系统120的构成与RAID系统30的构成也可以不同。
Core节点110具备存储器112、CPU 111以及NIC 113。也可以在存储器112的基础上或者代替存储器112而具备其他种类的存储资源。在Core节点110中,在存储器112上读入用于控制Core节点110的程序(例如OS),由CPU 111执行该程序。另外,Core节点110经由NIC113以及通信网络50而与Edge节点20、PRS 130进行通信。Core节点110对RAID系统120进行块单位的访问。
RAID系统140具备DISK 141。在图1中,RAID系统140的构成与RAID系统30的构成相同。因此,RAID系统140也接收从PRS 130发送的块级的I/O请求,向适当的DISK 141执行I/O。此外,RAID系统140的构成与RAID系统30的构成也可以不同。
PRS 130为环境设定服务器的一例,具备存储器132、CPU 131以及NIC 133。也可以在存储器132的基础上或者代替存储器132而具备其他种类的存储资源。在PRS 130中,在存储器132上读入用于控制PRS 130的程序(例如OS),由CPU 131执行该程序。另外,PRS 130经由NIC 133以及通信网络50而与Edge节点20进行通信。另外,PRS 130经由NIC 133以及通信网络而与Core节点110进行通信。PRS 130对RAID系统140进行块单位的访问。设置有一个以上的NIC 133。
也可以在PRS 130和Core节点110上经由通信网络而连接管理计算机60。管理计算机60为用于由管理者对PRS 130、Core节点110进行各种设定等的计算机的一例。管理计算机60具备存储器62、CPU 61以及NIC 63。在管理计算机60中,在存储器62上读入用于控制管理计算机60的程序(例如OS),由CPU 61执行该程序。另外,管理计算机60经由NIC 63以及通信网络而与PRS 130和Core节点110进行通信。
还能够将Core 100的计算机系统设为如下结构。即,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图1示出的Core节点110和PRS 130设为由一个计算机构成的综合服务器150。另外,也可以将图1示出的RAID系统120和RAID系统140设为RAID系统160。这样一来,不需要使Core节点110与PRS130物理地分离(例如无需分别准备计算机)。
综合服务器150具备存储器152、CPU 151以及NIC 153,实现图1示出的Core节点110和PRS 130的功能。也可以在存储器152的基础上或者代替存储器152而具备其他种类的存储资源。在综合服务器150中,在存储器152上读入用于控制综合服务器150的程序(例如OS),由CPU 151执行该程序。另外,综合服务器150经由NIC 153以及通信网络50而与Edge节点20进行通信。综合服务器150对RAID系统160进行块单位的访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是物理性服务器,也可以是虚拟的服务器。作为物理性服务器,例如可以是一个以上的计算机或者存储装置。
图3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构成图。
RAID系统30(120、140)具有多个LU(Logical Unit:逻辑单元)32(122、142)以及OSLU(OS用Logical Unit)33(123、143)。LU 32(122、142)为对Edge节点20(Core节点110、PRS130)等上级装置提供的逻辑性存储设备,基于DISK 31(121、141)的存储区域来制作。LU 32(122、142)可以是基于一个以上的DISK 31(121、141)的实体LU,也可以是按照Thin配置的虚拟的LU。LU 32(122、142)由多个块(存储区域)构成。在LU 32(122、142)中存储文件。
OS LU 33(123、143)为逻辑性存储设备。OS LU 33(123、143)可以是基于一个以上的DISK 31(121、141)的实体LU。OS LU 33(123、143)可以存储用于控制Edge节点20、Core节点110、PRS 130的程序等。
在Edge节点20的存储器22(Core节点110的存储器112)中存储有数据迁移程序25(114)、文件系统24(115)以及内核/驱动28(116)。在Edge节点20的存储器22中还存储有配置请求程序26和报告程序(reporting program)27。下面,将Edge节点20内的数据迁移程序25称为“本地迁移”,将Core节点110内的数据迁移程序114称为“远程迁移”,在不对它们进行特别区分的情况下,称为“数据迁移程序”。在Edge节点20与Core节点110之间经由本地迁移25和远程迁移114来交换文件。
本地迁移25从RAID系统30的LU 32读出复制对象的文件,并将该文件传送至Core节点110。远程迁移114从Edge节点20接收复制对象的文件,并将该文件写入到RAID系统120的LU 122。
另外,本地迁移25在满足某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删除LU 32内的已复制文件(严格地说是该文件的实数据),由此,实现已复制文件的实质性迁移。之后,本地迁移25在相对于删除了实数据的文件的存根(元数据)从客户端计算机40接收到读取请求的情况下,经由远程迁移114获取与存根相链接的文件(文件的实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文件发送至客户端计算机40。
内核/驱动28(116)进行整体控制和硬件固有的控制,例如在Edge节点20(Core节点110)上工作的多个程序(处理)的进度控制、对来自硬件的嵌入进行处理等。
配置请求程序26执行从PRS 130获取环境设定信息而设定的配置请求处理。报告程序27执行报告处理,在该报告处理中对PRS 130发送与Edge节点20的状态有关的报告。
文件系统24(115)为文件系统程序,管理文件系统构成信息。文件系统构成信息包括与各文件、目录有关的信息(例如,表示文件的大小、位置等的信息等),例如储存在OS LU33(123)、存储器22(112)中。
在客户端计算机40的存储器42中存储有应用程序44、文件系统45以及内核/驱动46。
应用程序44为由客户端计算机40根据作业目的来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文件系统45和内核/驱动46与上述文件系统24(115)、内核/驱动28(116)大致相同。
在PRS 130的存储器132中存储有配置程序134、文件系统135、内核/驱动136、Edge节点管理表137以及设定模板138。
配置程序134执行配置处理,该配置处理用于对Edge节点20及/或Core节点110进行环境设定。文件系统135和内核/驱动136与上述文件系统24(115)、内核/驱动28(116)大致相同。
Edge节点管理表137对与计算机系统的各Edge节点20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Edge节点管理表137。设定模板138为表示在Edge节点20的环境设定中需要的项目的设定模板(有时仅称为模板)。设定模板138可以是从各种观点出发不同项目的多个模板。例如,可以是用于重视迁移的模板、用于重视存档的模板。另外,模板可以是仅具有环境设定所需的所有项目的模板,另外,也可以是对多个项目中的一部分项目设定了共通使用的值的中间模板。
在管理计算机60的存储器62中存储有应用程序64、文件系统65以及内核/驱动66。
应用程序64为由管理计算机60根据作业目的来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64例如根据来自PRS 130的信息,从管理者受理对Edge节点20进行设定的环境设定信息的输入。例如,应用程序64从管理者受理针对与要设定的Edge节点20对应的设定模板138的项目的值。由于像这样从管理者受理针对与Edge节点20对应的设定模板138的项目的值,因此能够适当地受理应该对Edge节点20设定的值。管理计算机60的文件系统65和内核/驱动66与上述文件系统24(115)、内核/驱动28(116)大致相同。
图4是实施例的Edge节点管理表的一例的构成图。
Edge节点管理表137为用于管理各Edge节点20的表,储存包括序列编号137a、认证令牌137b、设定模板137c以及设定信息137d的字段(field)的条目(entry)。
在序列编号137a中储存用于识别Edge节点20的识别信息(序列编号)。在认证令牌137b中设定在与条目对应的Edge节点20之间使用的认证令牌。在用于与Edge节点20进行通信的初始设定时获取并设定认证令牌。在设定模板137c中储存用于参照模板的点,该模板表示在设定与条目对应的Edge节点20的环境设定信息时所需的项目。在设定信息137d中储存用于参照根据与条目对应的模板而设定的环境设定信息(还仅称为设定信息)的点。例如将用点表示的设定信息储存到RAID系统30。
图6是说明实施例的设定模板和设定信息的图。
作为设定模板138,例如存在模板138A(模板A)、模板138B(模板B)所示那样的模板。
模板138A作为设定项目而具有设定版本、OS版本、文件系统名称(Edge)、容量、Quota(配额)、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公共因特网文件系统)共享名称、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共享名称、迁移目的地(分配于Core的区域)、报告进度、迁移策略(与Core之间的协作设定)等。模板138B作为设定项目而存在设定版本、OS版本、文件系统名称(Edge)、容量、Quota、CIFS共享名称、NFS共享名称、迁移目的地(分配于Core的区域)、报告进度、压缩控制策略等。有时随着Edge节点及/或Core节点的功能的追加/变更来追加/变更这些设定项目。
设定版本为设定信息的版本。OS版本为OS的版本。文件系统名称(Edge)为Edge节点20中的文件系统名称。容量为文件系统的容量。Quota为针对文件系统的容量的阈值。CIFS共享名称为CIFS中的共享名称。NFS共享名称为NFS中的共享名称。迁移目的地(分配于Core的区域)为文件系统的文件在Core节点110中的迁移目的地的区域。报告进度为执行报告处理的进度。迁移策略(与Core之间的协作设定)为与迁移有关的策略。作为迁移策略存在使文件存根化的存根化设定、迁移至WORM(Write Once Read Many:仅写一次型)的WORM化设定等。压缩控制策略为与文件的压缩有关的策略。
当对模板A的各设定项目设定值时,例如成为设定信息139A(设定信息A)所示那样的情况。设定信息139A为,设定版本为“2.2”,OS版本为“3.2”,文件系统名称为“fs01”,容量为“1GB”,Quota为“75%”,CIFS共享名称为“cifsshare01”,NFS共享名称为“nfsshare01”,迁移目的地为“NS01”,报告进度为“每日12:00”,迁移策略为“存根化设定”、“WORM化设定”等。
当对模板B的各设定项目设定值时,例如成为设定信息139B(设定信息B)所示那样的情况。设定信息139B为,设定版本为“1.3”,OS版本为“4.0”,文件系统名称为“aaa”,容量为“5GB”,Quota为“90%”,CIFS共享名称为“share-a”,NFS共享名称为“share-a”,迁移目的地为“NS02”,报告进度为“每日6:00”,压缩控制策略为意味着仅对以低频率进行访问的文件进行压缩这一情况的“仅低频率”。
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环境设定完成之后的计算机系统的状态的一例的图。图5示出根据图6示出的设定信息A和设定信息B分别进行了Edge节点20的环境设定后的情况下的计算机系统的状态。
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Edge 10的LU 32中,制作文件系统名称为“fs01”的文件系统34A,在Core 100的LU 122中,制作成为“fs01”的文件系统34A的文件的迁移目的地的、“NS01”的文件系统125A。另外,在计算机系统的另一Edge 10的LU 32中,制作文件系统名称为“aaa”的文件系统34B,在Core 100的LU 122中,制作成为“aaa”的文件系统34B的文件的迁移目的地的、“NS02”的文件系统125B。在已经存在要制作的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文件系统对Edge的文件系统与迁移目的地进行链接。在本实施例中,对同一组织(例如,一个公司)分配LU 122的一部分区域(租户(Tenant)124:子存储区域),将成为同一组织的Edge的迁移目的地的文件系统(例如,125A、125B)在同一租户124内进行制作,其他组织的文件系统(例如,125C)在租户124以外的区域内进行制作。
图7是表示实施例的报告信息的图。
报告信息170A为从由图6的设定信息139A设定的Edge节点20发送的报告信息的一例,报告信息170B为从由图6的设定信息139B设定的Edge节点20发送的报告信息的一例。
报告信息170A包括与设定信息139A的设定项目相同项目的值以及Edge节点10中的实测值。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实测值,存在文件系统的容量的使用率等。报告信息170B包括与设定信息139B的设定项目相同项目的值以及Edge节点10中的实测值。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实测值存在文件系统的容量的使用率等。
接着,说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动作。
首先,说明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的概要。
图8是说明实施例的配置请求处理的概要的图。
配置请求处理为请求Edge 10的Edge节点20的设定信息并进行设定的处理,例如,在将新Edge 10与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时执行。图8示出重新连接Edge-A的情况的示例。
Edge-A的Edge节点20的配置请求程序26对PRS 130发送配置请求(图8的(1))。
接收到配置请求的PRS 130从RAID系统140的LU 142获取针对Edge-A的设定信息(图8的(2))。
接着,PRS 130将获取到的设定信息发送至配置请求的请求源Edge节点20(图8的(3))。
Edge-A的Edge节点20在接收到设定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来进行文件系统等的设定(图8的(4))。由此,根据在PRS 130中设定的设定信息,来进行Edge节点20的设定。之后,在设定完成的情况下,Edge节点20将设定完成这一情况的通知(设定完成通知)发送至PRS 130(图8的(5))。
图9是说明实施例的报告处理的概要的图。
报告处理为通知Edge节点20中的设定信息和Edge节点2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例如每规定时间执行一次。
Edge-A的Edge节点20的报告程序27制作Edge节点20的报告信息,并对PRS 130发送报告信息(图9的(1))。
接收到报告信息的PRS 130从RAID系统140的LU 142获取针对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20的最新设定信息(图9的(2))。具体地说,例如在LU 142中按每个Edge节点20储存有一个或者多个设定信息,PRS 130从与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20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设定信息获取最新设定信息。关于发送源Edge节点20的最新设定信息是指与发送源Edge节点20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设定信息中设定版本最新的设定信息。
接着,PRS 130将获取到的最新设定信息的设定版本(最新设定版本)发送至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20(图9的(3))。
Edge-A的Edge节点20在接收到最新设定版本时,从RAID系统30的LU 32中获取当前设定版本(图9的(4))。
接着,Edge节点20将获取到的设定版本与最新设定版本进行比较(图9的(5))。
图10是说明实施例的将报告处理和配置请求处理合成后的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0示出的处理为执行报告处理并在需要变更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执行配置请求处理的处理。
此外,在图10的示例中,设为Edge-A的Edge节点20的设定版本并非是最新版本,Edge-B和Edge-C的Edge节点20的设定版本为最新版本。
Edge-A、Edge-B、Edge-C的各Edge节点20的报告程序27制作各Edge节点20的报告信息,并对PRS 130发送报告信息(图10的(1))。
接收到报告信息的PRS 130从RAID系统140的LU 142获取针对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的最新设定信息(在图10的示例中,为针对Edge-A、Edge-B以及Edge-C的文件服务器各自的最新设定信息)(图10的(2))。
接着,PRS 130将获取到的设定信息的设定版本作为最新设定版本向与各设定信息对应的Edge节点20(Edge-A、Edge-B以及Edge-C的文件服务器)发送(图10的(3))。由此,能够使报告信息的发送源的各Edge节点20掌握最新设定版本。
Edge-A、Edge-B以及Edge-C的各Edge节点20在接收到最新设定版本时,从RAID系统30的LU 32获取当前设定版本(图10的(4))。接着,各Edge节点20将获取到的设定版本与最新设定版本进行比较(图10的(5))。
在本实施例中,在Edge-A的Edge节点20中,判断为设定版本并非是最新版本,另一方面,在Edge-B和Edge-C的Edge节点20中,判断为设定版本为最新版本。
接着,判断为设定版本并非是最新版本的Edge节点20(在图10的示例中,为Edge-A的Edge节点20)对PRS 130发送配置请求(图10的(6))。
接收到配置请求的PRS 130从RAID系统140的LU 142获取针对Edge-A的设定信息(图10的(7))。
接着,PRS 130将获取到的设定信息发送至配置请求的请求源Edge节点20(图10的(8))。
Edge-A的Edge节点20在接收到设定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设定信息进行文件系统等的设定(图10的(9))。由此,根据在PRS 130中设定的最新设定信息进行Edge节点20的设定。之后,在设定完成的情况下,Edge节点20将设定完成这一情况的通知(设定完成通知)发送至PRS 130(图10的(10))。通过这种处理,在Edge 10中,管理者不需要设定Edge节点20。另外,能够根据定期的报告掌握各Edge节点的状况,并能够根据报告信息而按每个Edge节点来应用最佳设定,因此对每个Edge节点均能够持续进行相同水平的运用。
图11是实施例的Edge节点的配置请求处理的流程图。
Edge节点(文件服务器)20的配置请求程序26对PRS 130发送配置请求(步骤S11)。在此,在配置请求中包括Edge节点20的序列编号和认证令牌。此外,在Edge节点20首先使用序列编号和密码对PRS 130进行认证的情况下得到认证令牌。
接收到配置请求的PRS 130在设定控制处理(参照图14)中答复针对Edge节点20的设定信息。
配置请求程序26接收从PRS 130答复的设定信息(步骤S12)。接着,配置请求程序26执行根据设定信息来设定Edge节点的处理(步骤S13)。首先,配置请求程序26根据设定信息来制作/编辑文件系统(步骤S14)。具体地说,配置请求程序26制作/编辑设定信息中的文件系统名称的文件系统名称即设定信息中的容量的文件系统。接着,配置请求程序26制作/编辑文件系统的共享(步骤S15)。具体地说,配置请求程序26使用设定信息中的CIFS共享名称、NFS共享名称来制作共享目录等。接着,配置请求程序26进行Core协作的设定(步骤S16)。具体地说,配置请求程序26进行与设定信息中的迁移策略的设定内容对应的设定。
接着,配置请求程序26判断基于设定信息的所有设定是否已完成(步骤S17),在所有设定已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7中为“是”),将设定完成通知发送至PRS 130(步骤S18),从而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所有设定未完成的情况下、即设定失败的情况下或者成为超时的情况下等(在步骤S17中为“否”),配置请求程序26将错误通知发送至PRS 130(步骤S19),从而结束处理。
图12是实施例的基于Edge节点的报告处理的流程图。
例如每规定时间地执行报告(报告)处理。
Edge节点20的报告程序27对PRS 130发送报告信息(步骤S21)。接收到报告信息的PRS 130在设定控制处理(参照图14)中对Edge节点20答复最新设定版本。
报告程序27接收从PRS 130答复的最新设定版本(步骤S22)。接着,报告程序27判断Edge节点20的当前设定版本是否小于接收到的最新设定版本、即是否比当前设定版本新(步骤S23)。
在其结果为Edge节点20的当前设定版本小于接收到的最新设定版本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是”),意味着Edge节点20的设定并非是最新版本,因此配置请求程序26对PRS130发送配置请求(步骤S24)。由此,能够从PRS 130获取最新设定信息。
接收到该配置请求的PRS 130在设定控制处理(参照图14)中答复针对Edge节点20的最新设定信息。
配置请求程序26接收从PRS 130答复的设定信息(步骤S25)。接着,配置请求程序26执行根据设定信息来再次设定Edge节点20的处理(步骤S26)。接着,配置请求程序26将设定完成通知发送至PRS 130(步骤S27),从而结束处理。由此,能够将Edge节点20再次设定为最新的设定。
另一方面,在Edge节点20的当前设定版本并不小于接收到的最新设定版本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否”),意味着Edge节点20的设定为最新,因此报告程序27不进行任何动作而结束处理。
图13是实施例的基于Core节点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Core节点110(Core节点)的CPU 111在接收到从PRS 130发送的设定信息时(步骤S31),执行根据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来设定Core节点110的处理(步骤S32)。具体地说,例如,CPU 111根据设定信息来编辑文件系统的迁移目的地。
接着,CPU 111判断基于设定信息的所有设定是否已完成(步骤S33),在所有设定已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33中为“是”),将设定完成通知发送至PRS 130(步骤S34),从而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所有设定未完成的情况下、即设定失败的情况下或者成为超时的情况下等(在步骤S33中为“否”),CPU 111将错误通知发送至PRS 130(步骤S35),从而结束处理。
图14是实施例的基于配置服务器的设定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PRS 130的配置程序134成为能够受理来自Edge节点20的信息的状态(步骤S41)。接着,配置程序134在从Edge节点20接收到信息时(步骤S42),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为配置请求(步骤S43)。
在其结果为接收到的信息是配置请求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为“是”),配置程序134参照Edge节点管理表137,特定并获取与配置请求所包含的序列编号对应的设定信息(步骤S44)。接着,配置程序134判断是否需要再次设定Core节点(步骤S45)。例如,在Edge节点的文件系统的容量变得大于文件系统的迁移目的地的Core节点的命名空间(namespace)的容量的情况下,配置程序134判断为需要再次设定用于使命名空间的容量增加的Core节点。除此以外,在当在Edge节点中使新功能有效时在Core节点中也将其功能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在使Edge节点运用停止而初始化时释放Core节点的租户、命名空间的区域的情况下等,也需要再次设定Core节点。
在其结果为需要再次设定Core节点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为“是”),配置程序134生成Edge节点20和Core节点110各自的设定信息(步骤S46),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48。另一方面,在不需要再次设定Core节点110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为“否”),配置程序134生成Edge节点20的设定信息(步骤S47),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48。在步骤S48中,配置程序134将在步骤S46或者步骤S47中生成的设定信息向设定对象(Edge节点20及/或Core节点110)发送,从而结束处理。由此,能够对Edge节点20及/或Core节点110发送并设定适当的设定信息。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是配置请求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为“否”),配置程序134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为报告信息(步骤S49)。
在其结果为接收到的信息是报告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49中为“是”),配置程序134确认(参照)预先设定的再设定策略(步骤S50),基于该报告信息所具有的多个信息要素和再设定策略,来判断是否满足再设定策略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条件中的任一个条件(步骤S51)。在此,关于再设定策略,作为条件以及在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组合的一例,例如存在:
(1)(条件=报告信息中的OS版本比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所属的Edge中的其他Edge节点的OS的版本新):(处理=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的OS的版本被更新为关于其发送源Edge节点所属的Edge的最新OS版本的OS);
(2)(条件=关于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的文件系统而发生或者要发生超过硬极限(hard limit)):(处理=关于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进行Quota的变更、文件系统的容量扩展或者基于存根化/重复排除的容量削减);以及
(3)(条件=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的文件系统的容量大于该文件系统的迁移目的地的Core节点的命名空间的容量):(处理=迁移目的地的Core节点的命名空间的容量与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的文件系统的容量相比进一步扩展)。
能够根据再设定策略、以下(A)、以及(B)和(C)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A)接收到的报告信息;
(B)与(A)的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相关联的其他Edge节点(例如属于同一Edge的Edge节点)的报告信息和所设定的设定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C)与(A)的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对应的Core节点(例如对该Edge节点的文件系统的迁移目的地的命名空间进行管理的Core节点)的报告信息和所设定的设定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判断的结果是存在满足条件的再设定策略的情况下(在步骤S51中为“是”),配置程序134根据报告信息(具体地说,按照与上述(条件)对应(的处理))来更新设定信息(步骤S52),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53。由此,能够将设定信息调整为适当的设定值。在步骤S52中,例如也可以进行以下(a)和(b)中的至少一个:
(a)配置程序134根据报告信息中的规定项目的值(例如测量值),来变更与报告信息的发送源的Edge节点对应的设定信息中的上述规定项目(或者与规定项目相关联的其他一个以上的项目)所对应的值;
(b)配置程序134根据报告信息中的规定项目的值(例如测量值),来变更与具有报告信息的发送源的Edge节点的Edge属于同一企业或者关联企业的Edge的Edge节点对应的设定信息中的上述规定项目(或者与规定项目相关联的其他一个以上的项目)所对应的值。
作为关于步骤S52的具体例,可举出以使OS版本在多个Edge节点中与最新版本一致的方式设定了再设定策略的情况。首先,配置程序134根据比较对象的各Edge节点的报告信息将OS版本的项目的值进行比较,特定最新的OS版本。而且,在最新的OS版本与在当前设定信息中设定的OS版本不同的情况下,配置程序134对设定信息的OS版本和设定版本的值进行更新。在变更设定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必须更新设定版本。在该状态下进入到步骤S53,因此对Edge节点发送与设定完成的设定信息的设定版本不同的设定版本。由此能够引出来自Edge节点的配置请求。在S52中更新的设定信息为与以下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至少一个设定信息: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与该发送源Edge节点相关联的Edge节点以及与该发送源Edge节点对应的Core节点,在S52中更新后的设定信息为用于使与在S51中判断为满足的条件对应的处理进行的信息,更新后的设定信息的版本(即最新设定版本)在S53中的发送目的地为与该更新后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节点(即,报告信息的发送源Edge节点、与该发送源Edge节点相关联的Edge节点以及与该发送源Edge节点对应的Core节点中的至少一个)。更新后的设定信息本身也可以在S53中向与该更新后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节点发送。
在此,配置程序134也可以根据报告信息来特定存储区域内的租户的使用率,根据该使用率来调整设定信息。这样一来,能够适当地调整以租户为单位的设定。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满足条件的再设定策略的情况下(在步骤S51中为“否”),配置程序134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53。在步骤S53中,配置程序134将最新设定版本发送至Edge节点20(或者应设定最新设定版本的设定信息的Core节点),之后结束处理。通过将最新设定版本发送至Edge节点20,在报告处理(参照图12)中,如果需要则执行用于获取设定信息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49的结果为请求并非是报告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49中为“否”),配置程序134将错误通知发送至Edge节点20(步骤S54),从而结束处理。
以上是一个实施例的说明。根据上述说明,导出以下内容。
(1:在PRS和Edge中相互具有设定权限)
是否应用由PRS 130发布的信息的主导权具有在于PRS 130的事例以及在于Edge节点的事例。
(a)设定反映的主导权在于PRS 130的事例:
由于能够强制地进行对Edge节点的设定,因此能够大量地迅速地制作相同环境。另外,在决定了初始设定等设定项目的情况下,该事例是有效的。
(b)设定反映的主导权在于Edge节点的事例:
由于能够选择Edge节点是否进行设定反映,所以能够实现与Edge节点的环境配合的灵活设定。另外,能够防止可选功能的追加、版本升级等不必要的设定反映。
例如,在导入各Edge时,采用上述(a)的事例,进行初始设定。另一方面,在运用时,采用上述(b)的事例,进行设定反映。
另外,例如在当立即反映设定时服务出现影响的情况下等,也可以在用户数少的时间段由PRS 130进行设定反映,在下一次再次启动时,由Edge节点进行设定反映等。
另外,能够将PRS 130在报告信息中的CPU使用率为规定%以下的情况下进行设定反映这一设定反映策略发送至各Edge节点。
另外,能够灵活地切换上述(a)的事例与(b)的事例。这是由于,PRS 130和Edge节点均为文件服务器。
(2:Core侧的控制)
例如,即使在Edge节点中产生了设定错误,PRS 130也能够根据来自Edge节点的报告信息,检测该设定错误,将正确的设定信息发送至该Edge节点,在该Edge节点中,设定正确的设定信息。
另外,例如,PRS 130在根据来自Edge节点的报告信息特定为Edge节点或者可选功能的使用期限截止的情况下,对发送至该Edge节点的设定信息中的值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使用期限截止的Edge节点、可选功能的使用停止。
另外,例如,PRS 130基于来自Edge节点的报告信息(或者在没有从Edge节点按与该Edge节点对应的设定信息中的进度接收报告信息的情况下),将出厂状态的设定信息发送至该Edge节点,由此能够使该Edge节点的设定恢复至出厂状态。
(3:报告信息的有效利用)
例如,PRS 130能够基于报告信息来修正设定模板。具体地说,例如,PRS 130能够在报告信息中的规定项目的值超出规定值的情况下,对设定模板进行使规定项目细分化或者追加关联项目等处理。
另外,例如,PRS 130能够从自多个Edge节点收集到的报告信息中选定最佳设定信息,将该设定信息(在实施例中为最新设定版本的设定信息)应用于其他Edge节点。
另外,例如,PRS 130在基于从同一Edge节点接收的多个报告信息而判断为运用处于稳定的情况下(例如,在规定次数以上,CPU使用率收敛于适当范围内),延长与该Edge节点对应的设定信息中的进度(报告间隔)。另一方面,PRS 130在判断为运用处于不稳定的情况下(例如,在规定次数以上,CPU使用率处于适当范围外),缩短与该Edge节点对应的设定信息中的进度(报告间隔)。通过进行这种设定,还能够抑制由报告引起的对服务的影响。
另外,例如在设定反映之后通过报告信息检测出不良情况的情况下,还能够通过将旧的设定版本的设定信息重新应用于Edge节点,而恢复至原来的正常状态。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是不言而喻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Edge,20:文件服务器(Edge节点),100:Core,110:存档存储装置(Core节点),130:配置服务器。
Claims (12)
1.一种环境设定服务器,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于远程系统中,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存在于本地系统的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存在于所述远程系统并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远程文件服务器,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通信接口设备,其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以及
处理器,其与所述通信接口设备连接,
所述处理器
从按每个本地文件服务器存储有与环境设定有关的环境设定信息的存储设备中,特定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
将所特定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
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每一个接收表示本地文件服务器的运转状况的报告,
并对所述报告的发送源的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通知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环境设定信息的版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设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告,关于所述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与所述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相关联的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而更新所述环境设定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设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构成为与所述远程文件服务器相同的计算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设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
接收来自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的发送请求,
并在接收到所述发送请求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发送请求的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设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告来变更所述远程文件服务器的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设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设备存储设定模板,该设定模板包括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的环境设定的设定项目,
所述处理器受理针对所述设定模板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通过在所述设定模板中反映所述设定值来生成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将所生成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储存到所述存储设备。
7.一种环境设定服务器,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于远程系统中,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存在于本地系统的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存在于所述远程系统并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远程文件服务器,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通信接口设备,其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以及
处理器,其与所述通信接口设备连接,
所述处理器
从按每个本地文件服务器存储有与环境设定有关的环境设定信息的存储设备中,特定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
将所特定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
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每一个接收表示本地文件服务器的运转状况的报告,
根据包括一个以上的条件的策略、以下(A)、以及(B)和(C)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满足的条件是否包括在所述策略中,
(A)接收到的所述报告,
(B)与(A)的报告的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相关联的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报告以及所设定的环境设定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C)与(A)的报告的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远程文件服务器的报告或者所设定的环境设定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其判断结果为真的情况下,以进行与所满足的条件对应的处理的方式,更新与以下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A)的报告的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与(A)的报告的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相关联的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与(A)的报告的发送源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远程文件服务器,并且将更新后的环境设定信息的版本或者更新后的环境设定信息通知给与所述更新后的环境设定信息对应的服务器。
8.一种环境设定服务器,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于远程系统中,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存在于本地系统的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存在于所述远程系统并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远程文件服务器,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通信接口设备,其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以及
处理器,其与所述通信接口设备连接,
所述处理器
从按每个本地文件服务器存储有与环境设定有关的环境设定信息的存储设备中,特定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
将所特定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
并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每一个接收表示本地文件服务器的运转状况的报告,
所述远程文件服务器对由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管理的文件所迁移的存储区域进行管理,
所述存储区域包括成为由一个以上的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管理的文件的迁移目的地的子存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境设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告的信息来特定所述存储区域内的所述子存储区域的使用率,并根据所述使用率来调整所述环境设定信息。
10.一种计算机系统,具有:
本地系统,其包括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
远程系统,其与所述本地系统连接,包括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远程文件服务器以及对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的环境设定进行控制的环境设定服务器,
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
从按每个本地文件服务器存储有与环境设定有关的环境设定信息的存储设备中,特定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
并将所特定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
所述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接收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基于接收到的环境设定信息来进行环境设定,
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每一个将表示本地文件服务器的运转状况的报告发送至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
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接收所述报告,对接收到的所述报告的发送源的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通知环境设定信息的最新版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在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的环境设定信息的版本比来自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的所述最新版本旧的情况下,向所述环境设定服务器请求所述最新版本的环境设定信息。
12.一种环境设定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存在于本地系统的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以及存在于远程系统并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连接的远程文件服务器,所述环境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从按每个本地文件服务器存储有与环境设定有关的环境设定信息的存储设备中,特定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中的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对应的环境设定信息,
将所特定的所述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定对象的本地文件服务器,
从所述多个本地文件服务器的每一个接收表示本地文件服务器的运转状况的报告,
并对所述报告的发送源的所述本地文件服务器通知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环境设定信息的版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51391 WO2014115276A1 (ja) | 2013-01-24 | 2013-01-24 | 環境設定サーバ、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環境設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19428A CN104919428A (zh) | 2015-09-16 |
CN104919428B true CN104919428B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122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0028.6A Active CN104919428B (zh) | 2013-01-24 | 2013-01-24 | 环境设定服务器、计算机系统以及环境设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326432A1 (zh) |
JP (1) | JP6023221B2 (zh) |
CN (1) | CN104919428B (zh) |
DE (1) | DE112013005875T5 (zh) |
GB (1) | GB2525773A (zh) |
WO (1) | WO201411527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032954A1 (en) * | 2013-07-24 | 2015-01-29 | Netapp,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and managing storage shares |
CN104765591A (zh) * | 2014-01-02 | 2015-07-0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软件配置参数更新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
JP5895043B1 (ja) * | 2014-12-25 | 2016-03-30 | ウイングアーク1st株式会社 | クラスタシステム、クラスタ管理サーバおよびクラスタ管理用プログラム |
JP6667203B2 (ja) * | 2015-03-18 | 2020-03-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11283900B2 (en) | 2016-02-08 | 2022-03-22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capacity testing |
US10440153B1 (en) | 2016-02-08 | 2019-10-08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Enterprise health score and data migration |
US10616052B2 (en) * | 2016-02-23 | 2020-04-0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ollaborative hardware platform management |
US10462009B1 (en) * | 2018-02-20 | 2019-10-29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plicating custom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frastructures at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
CN110474790B (zh) * | 2018-05-11 | 2022-11-01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对边缘设备进行配置的系统、云平台、设备和方法 |
CN109120476A (zh) * | 2018-08-15 | 2019-01-01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系统信息获取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20204474A1 (ko) * | 2019-03-29 | 2020-10-0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에지 컴퓨팅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11106455B2 (en) | 2019-08-15 | 2021-08-31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Integration of containers with external elements |
US11288053B2 (en) | 2019-08-15 | 2022-03-29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Conversion and restoration of computer environments to container-based implementations |
US11637748B2 (en) | 2019-08-28 | 2023-04-25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Self-optimization of computing environments |
US11210189B2 (en) | 2019-08-30 | 2021-12-28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Monitoring performance of computing systems |
US11507295B2 (en) * | 2019-08-30 | 2022-11-22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Backup, restoration, and migration of computer systems |
US11354216B2 (en) | 2019-09-18 | 2022-06-07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Monitoring performance deviations |
US11360881B2 (en) | 2019-09-23 | 2022-06-14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Customizing computer performance tests |
US11438231B2 (en) | 2019-09-25 | 2022-09-06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Centralized platform management for computing environments |
JP7282114B2 (ja) * | 2021-02-12 | 2023-05-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装置 |
US11954473B2 (en) | 2021-09-20 | 2024-04-09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Deployment architecture for multi-tenant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
US11861342B2 (en) | 2022-01-28 | 2024-01-02 |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 Enhanced cloud-computing environment deployment |
US11979279B1 (en) * | 2023-08-09 | 2024-05-07 | Arista Networks, Inc. | Allocated execution time adjustment for secure device provisioning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5068A (zh) * | 2001-10-05 | 2005-04-06 | Adc宽带通路系统公司 | 中央目录服务器 |
CN1685352A (zh) * | 2002-09-30 | 2005-10-19 | 厄得塔姆公司 | 在企业模型环境内选择的配置软件扩展 |
US8015219B2 (en) * | 2008-10-23 | 2011-09-06 | Hitachi, Ltd. | Computer system storage device and date updating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78199B2 (en) * | 2005-02-19 | 2010-08-1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Techniques for customer self-provisioning of edge nodes for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US8793683B2 (en) * | 2008-08-28 | 2014-07-29 | Red Hat, Inc. | Importing software distributions in a software provisioning environment |
US8775578B2 (en) * | 2008-11-28 | 2014-07-08 | Red Hat, Inc. | Providing hardware updates in a software environment |
JP5343166B2 (ja) * | 2010-05-27 | 2013-11-1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リモートのファイルサーバにファイルを転送するローカルのファイルサーバ、及び、それらのファイルサーバを有する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
US9847907B2 (en) * | 2012-11-26 | 2017-12-19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istributed caching cluster management |
-
2013
- 2013-01-24 DE DE112013005875.8T patent/DE112013005875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1-24 JP JP2014558361A patent/JP602322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1-24 US US14/760,043 patent/US201503264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1-24 WO PCT/JP2013/051391 patent/WO20141152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1-24 CN CN201380070028.6A patent/CN104919428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24 GB GB1509868.4A patent/GB2525773A/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5068A (zh) * | 2001-10-05 | 2005-04-06 | Adc宽带通路系统公司 | 中央目录服务器 |
CN1685352A (zh) * | 2002-09-30 | 2005-10-19 | 厄得塔姆公司 | 在企业模型环境内选择的配置软件扩展 |
US8015219B2 (en) * | 2008-10-23 | 2011-09-06 | Hitachi, Ltd. | Computer system storage device and date updating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15276A1 (ja) | 2014-07-31 |
GB2525773A (en) | 2015-11-04 |
GB201509868D0 (en) | 2015-07-22 |
DE112013005875T5 (de) | 2015-11-12 |
JPWO2014115276A1 (ja) | 2017-01-19 |
US20150326432A1 (en) | 2015-11-12 |
CN104919428A (zh) | 2015-09-16 |
JP6023221B2 (ja) | 2016-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9428B (zh) | 环境设定服务器、计算机系统以及环境设定方法 | |
US1189968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master replica for reads and writes in a data store | |
US1189497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replication using a single master failover protocol | |
US20210064476A1 (en) | Backup of partitioned database tables | |
US1092924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embership of a data replication group | |
US9460185B2 (en) | Storage device selection for database partition replicas | |
CA2938768C (en) | Geographically-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coordinated namespace replication | |
US20180322017A1 (en) | Restoring partitioned database tables from backup | |
US941187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litting a replicated data partition | |
US1024870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 conflict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in a data store | |
CN104239166B (zh) | 一种对运行中虚拟机实现文件备份的方法 | |
US9495381B2 (en) | Geographically-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coordinated namespace replication over a wide area network | |
US10922303B1 (en) | Early detection of corrupt data partition exports | |
CN105025084A (zh) | 一种基于同步代理和混合存储的云存储系统 | |
CN104391930A (zh) | 分布式文件存储装置和方法 | |
US9983823B1 (en) | Pre-forking replicas for efficient scaling of a distribued data storage system | |
US9235354B2 (en) | Storage network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 |
US11627122B2 (en) | Inter-system linking method and node | |
AU2011312100A1 (en) | Automatic selection of secondary backend computing devices for virtual machine image replication | |
CN115687250A (zh) | 一种存储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11899651B2 (en) | Automatic reclamation of storage space for database systems | |
CN112328388B (zh) | 一种融合多线程及分布式技术的并行计算方法及系统 | |
CN108369548A (zh) | 云资源的灾难恢复 | |
JP2014146144A (ja) | クォータ管理機能付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クォ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クォ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