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5763A -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5763A
CN104915763A CN201510283742.4A CN201510283742A CN104915763A CN 104915763 A CN104915763 A CN 104915763A CN 201510283742 A CN201510283742 A CN 201510283742A CN 104915763 A CN104915763 A CN 104915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ness
state
data
treatment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37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海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gda L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angda L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angda L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angda L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837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5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5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5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根据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将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既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又有效地解决了在线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提高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与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慢性病患者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身体健康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不容易被察觉,但是一经发现,如不及时治疗,将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然而慢性病的发生又多与消化系统存在重大关联,因此,如何及时对消化系统的慢性病进行预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传统的医患沟通模式:患者需要到医院找到医生,与医生进行面对面的病情沟通。“看病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患者,然而,对于慢性病患者,从发现病情预兆到住院治疗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在这个周期中,很多患者会因为病情不严重以及目前“看病难”的现实,导致慢性病患者不去医院进行治疗,进而错过了治疗该慢性病的时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能否通过在线系统对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如何实现在线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以提升对慢性病患者的病情的实时监控。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由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的,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并将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由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的,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这样,对于慢性病患者在发现身体异样的初级阶段,通过互联网上的在线系统将自己的病情特征数据发送给医生,使得医生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病情特征数据为患者制定病情监控方案和初步治疗方案,既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又有效地解决了在线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提高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这样,对于慢性病患者在发现身体异样的初级阶段,通过互联网上的在线系统将自己的病情特征数据发送给医生,使得医生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病情特征数据为患者制定病情监控方案和初步治疗方案,既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又有效地解决了在线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提高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消化系统慢性病包含炎症性肠病(英文: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缩写:IBD),但不限于这些。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步骤101: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在步骤101中,慢性病患者在确定自身出现一些慢性病症状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能够治疗与出现病症相关的医生信息,从查找到的医生信息中确定一位咨询(或者治疗)医生,并获取该咨询医生的线上标识,通过该线上标识与该医生建立联系。
例如:该线上标识为二维码或者一组数字等,那么在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增加该线上标识对应的医生为自己的好友,建立与该医生之间的联系。
在与医生建立联系之后,可以通过在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与医生进行交流,并将自身的病情特征数据通过使用的用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称之为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给医生所使用的用户设备。
例如:通过视频电话、语音或者文字等方式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
具体地,在患者登录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时,患者通过所使用的用户设备向医生所使用的用户设备发送查询请求消息,该查询请求消息用于确定该医生是否在线。若接收到响应消息,则确定该医生在线,此时患者通过所使用的用户设备向医生所使用的用户设备发送视频通话请求,该视频通话请求用于与在线医生进行语言交流,这样医生在允许与该患者进行视频通话时,通过语言交流获取该患者的病情特征数据。
可选地,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的服务器可以将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语音信息转换成为文字,作为该患者的病情特征数据存储在本地,建立该患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与该病情特征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未接收到响应消息,则确定该医生不在线,此时,患者可以将自己的病情特征通过文字进行描述,将生成的文字信息作为病情特征数据和选择医生的用户账户信息一并发送给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由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的服务器将其转发给该医生。
可选地,患者在登录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的服务器时,需要进行用户账户的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方可登录该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的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中保存在医生信息时经过相关部门验证的,确保医生信息的有效、合法以及真实性。
步骤102: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
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102中,医生在接收到患者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时,对该病情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患者对应的患病类型,并根据该病情特征数据确定该患者是否需要入院治疗或者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就诊。
若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就诊,此时向患者所使用的用户设备发送就诊通知消息,所述就诊通知消息中包含就诊时间以及预挂号信息。
若不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就诊,但是需要患者自身监控病情,此时,为患者生成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并发送给患者使用的用户设备。
这样,既可以节省医生和患者的时间,又能保证不耽误患者的病情。
需要说明的是,病情监控信息也可以是医生为患者制定的随访方案,需要患者配合医生采集与患者病情有关的日常数据,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
身体特征数据可以包含血压数据、体温数据等等。
数据采集时间可以根据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的不同分别确定,例如:血压数据一天测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早上测量时间为早上7点至8点之间;晚上测量的时间为晚上9点至10点等;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这里不做限定。
步骤103: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
在步骤103中,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可以是列表或者文字等形式,这里不做限定。
步骤104: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数据。
其中,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
在步骤104,患者可以实时将采集的病情监控数据发送给医生,也可以将一个时间周期(例如:一周或者三天)采集的病情监控数据发送给医生,这里不做限定。
步骤105:根据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生成第二治疗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到医院就诊时间。
在步骤105中,医生根据获取的病情监控数据,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病情,为其生成第二治疗信息。
可选地,第二治疗信息中还可以继续包括病情监控数据,这样还可以进一步监控用药前提下病情的控制情况。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案,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这样,对于慢性病患者在发现身体异样的初级阶段,通过互联网上的在线系统将自己的病情特征数据发送给医生,使得医生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病情特征数据为患者制定病情监控方案和初步治疗方案,既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又有效地解决了在线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提高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如下所示。
步骤201: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病情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步骤202: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
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由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的,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03: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并将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步骤203中,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确定采集提示消息。
其中,所述采集提示消息用于提示当前需要采集身体特征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采集提示消息时,提醒患者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包含血压数据、体温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大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31、生成单元32和发送单元33,其中: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生成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单元33,用于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
具体地,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
所述生成单元32,还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生成第二治疗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到医院就诊时间。
具体地,所述接收单元31,具体用于通过视频电话、语音或者文字方式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方式实现,这里不做限定。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大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发送单元41、接收单元42和采集单元43,其中:
发送单元41,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接收单元4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由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的,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采集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41,还用于将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具体地,所述采集单元4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确定采集提示消息,其中,所述采集提示消息用于提示当前需要采集身体特征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采集提示消息时,提醒患者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包含血压数据、体温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方式实现,这里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包含服务器和客户端设备,其中,客户端设备可以以APP形式存在,而大数据处理功能集成在APP中,还可以以硬件形式存在,这里不做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生成第二治疗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到医院就诊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包括:
通过视频电话、语音或者文字方式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
4.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由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的,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并将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确定采集提示消息,其中,所述采集提示消息用于提示当前需要采集身体特征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采集提示消息时,提醒患者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包含血压数据、体温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便于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采集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初步治疗信息控制病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数据,生成第二治疗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到医院就诊时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视频电话、语音或者文字方式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特征数据。
9.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病情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用于表征使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慢性病的初始病情特征;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病情监控信息和初步治疗信息,其中,所述病情监控信息和所述初步治疗信息由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病情特征数据生成的,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需要采集的身体特征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时间,所述初步治疗信息中包含需要使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生活习惯中的至少一种;
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病情监控信息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时间,确定采集提示消息,其中,所述采集提示消息用于提示当前需要采集身体特征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采集提示消息时,提醒患者采集需要的身体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身体特征数据包含血压数据、体温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CN201510283742.4A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4915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3742.4A CN104915763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3742.4A CN104915763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5763A true CN104915763A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8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3742.4A Pending CN104915763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57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7216A (zh) * 2016-06-23 2016-11-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医疗设备接入方法
CN109171652A (zh) * 2018-09-11 2019-01-11 海恩思(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d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40421A (zh) * 2020-04-19 2020-08-14 周玉娟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医疗病情监控方法及大数据医疗云平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825A (zh) * 2013-05-28 2013-08-14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机构中央诊断方法
CN103338224A (zh) * 2013-05-28 2013-10-02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机构中央诊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825A (zh) * 2013-05-28 2013-08-14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机构中央诊断方法
CN103338224A (zh) * 2013-05-28 2013-10-02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机构中央诊断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7216A (zh) * 2016-06-23 2016-11-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医疗设备接入方法
CN109171652A (zh) * 2018-09-11 2019-01-11 海恩思(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d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40421A (zh) * 2020-04-19 2020-08-14 周玉娟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医疗病情监控方法及大数据医疗云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ssen et al. A home hospitaliz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g computing and cloud computing
Pépin et al. Does remote monitoring change OSA management and CPAP adherence?
Omboni et al. The role of telemedicine in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focus on blood pressure telemonitoring
Evans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of HIV-infected adolescents attending public-sector HIV clinics across Gauteng and Mpumalanga, South Africa
US20170061074A1 (en) Telemedicine system and method
CN106529125A (zh) 一种远程诊疗系统
CN102890752A (zh) 基于云技术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WO2013097932A1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915763A (zh) 一种面向消化系统慢性病管理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6326623A (zh) 健康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Miao et al. Mobihealthcare system: Body sensor network based m-health system for healthcare application
Zhou et al. A novel cloud based auxiliary medical system for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CN104318353B (zh) 高端电子病历装置和管理系统
Onashoga et al. A mobile phone-based antenatal care support system
Dash et al.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mobile computing in telemedicine
CN110517777A (zh) 一种健康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系统
CN102525437A (zh) Gprs无线远程血压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7330262B (zh) 一种测算居家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操作行为的方法和系统
CN112908444A (zh) 医疗数据扫码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设备
Pahl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quality parameters for an e-health platform in the federal state of thuringia in germany
Sethia et al. Automated NFC enabled rural healthcare for reliable patient record maintainance
CN109166609B (zh) 基于物联网的护理数据共享方法
Smolders et al. Perspectives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research in Horizon 2020: Dark ages or golden era?
CN109545339A (zh) 一种医疗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8899088A (zh) 症状监测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4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Ping An Li Xi Street No. 26 new Times Building, 3 floor 301

Applicant after: Tang Ha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GUANGDA L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4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Jinmao Tower A 808

Applicant before: Tang Ha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GUANGDA L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Yue

Inventor before: Tang Haij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