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5138A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5138A
CN104915138A CN201510272223.8A CN201510272223A CN104915138A CN 104915138 A CN104915138 A CN 104915138A CN 201510272223 A CN201510272223 A CN 201510272223A CN 104915138 A CN104915138 A CN 104915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point
touch
mode
electronic equipment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22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5138B (zh
Inventor
许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722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5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5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5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5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5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基于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触控操作,所述触控操作为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实施的操作。采用本发明,能够支持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电子设备进行不同方式的触控操作,提升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不断向大尺寸发展,以满足日益增多的使用场景需要(如观看电影、处理文档);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不断更大,但目前用户仍然只能使用单点触控或多点触控的方式来对电子设备显示单元实施触控操作,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且不同使用场景的触控操作的特点往往不同,这就导致用户难以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电子设备进行差异化的控制,无法提升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电子设备进行不同方式的触控操作,提升操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基于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触控操作,所述触控操作为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实施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选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响应单元,用于基于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触控操作,所述触控操作为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实施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进行识别,并基于使用场景确定适配的触控模式,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使用不同的触控模式对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响应,实现了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对电子设备的差异化触控操作,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操作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操作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操作的场景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操作的场景示意图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桌面设备等具有触控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当然,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电子设备,任意具有触控显示单元(尤其是具有较大面积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均可实施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第一信息。
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用户指示触控模式(也即指示触控模式的类型)的指令,例如,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再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电子设备中运行不同的应用,不同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不同,例如对于游戏,需要电子设备能够支持尽可能多种类的触控操作,以便对游戏场景进行快捷的控制,对于浏览图片的应用,所需要支持的触控操作的种类则往往比较简单,最常用的触控操作是通过滑动来触发应用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步骤S102,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与前述示例对应,当第一信息为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根据指令指示的触控模式可以确定使用场景,例如仅使用手指进行触控操作的手指触控使用场景,仅使用手掌进行触控操作的手掌触控使用场景,以及同时使用手指和手掌配合进行触控操作的掌指触控使用场景;
当第一信息为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可以基于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对于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设备,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游戏-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图片浏览-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网页浏览-手指触控使用场景。
步骤S103,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步骤S104,基于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触控操作。
所述触控操作为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实施的操作。
仍以智能桌面设备为例,与前述示例对应,第一信息是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并基于用户选定的触控模式对后续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用户再次登录时可以使用用户之前所设定的触控模式对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然,也可以在用户每次登录时都询问用户此次登录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当第一信息是电子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
1)对于游戏需要多种复杂的操作模式,为便于在游戏中使用多种快捷操作对游戏场景进行控制,基于预先设定的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掌指触控使用场景,相应的在候选触控模式(包括掌指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和手掌触控模式)中选取掌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使用手掌实施的操作、以及用户使用手指实施的操作都进行识别,基于识别结果确定操作所对应的指令,并执行指令以对触控显示单元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
2)对于相对简单的应用,例如在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中浏览图片时,此时用户使用手掌对触控显示单元进行操作以切换显示的图片,较用户使用手指控制智能桌面设备切换图片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基于使用场景与应用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手掌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掌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基于手掌触控模式对用户通过手掌实施的触控操作识别,执行操作所对应的指令,从而控制触控显示单元的显示,例如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3)对于智能桌面设备,可以存在以下的使用场景,在智能桌面的特定显示区域中显示一个或多个应用的运行界面,每个应用所占用的显示区域与常规的智能手机的屏幕面积一致,此时,基于应用、应用的使用模式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中使用手指触控操作较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相应的一个对应关系的示例如下所示:微信-小窗口模式-手指触控使用场景;当智能桌面以小窗口模式运行微信时,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处于手指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在微信窗口通过手指进行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执行操作对应的指令以更新微信窗口显示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进行识别,并基于使用场景确定适配的触控模式,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使用不同的触控模式对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响应,实现了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对电子设备的差异化触控操作,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掌指触控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桌面设备等具有触控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当然,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电子设备,任意具有触控显示单元(尤其是具有较大面积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均可实施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第一信息。
以智能桌面设备为例,第一信息可以是用户向智能桌面设备指示触控模式(也即指示触控模式的类型)的指令,例如,智能桌面设备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第一信息也可以是智能桌面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智能桌面设备运行不同的应用,不同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不同,例如对于游戏,需要智能桌面设备能够支持尽可能多种类的触控操作,以便对游戏场景进行快捷的控制,对于浏览图片的应用,所需要支持的触控操作的种类则往往比较简单,最常用的触控操作是通过滑动来触发应用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步骤S202,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与前述示例对应,当第一信息为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根据指令指示的触控模式可以确定使用场景;
当第一信息为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可以基于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对于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设备,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游戏-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图片浏览-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网页浏览-手指触控使用场景;
上述对应关系均以应用为全屏模式运行为例,实际应用中,智能桌面设备往往会以小窗口的形式运行多个应用,供多个用户操作使用,如图3所示,智能桌面设备100在小窗口110、小窗口120、小窗口130以及小窗口140中运行应用,4触控运行的应用可以归属于相同的用户,也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用户,考虑到上述的使用场景,应用与使用的场景的对应关系中还可以加入应用的使用模式,即基于应用、应用的使用模式(小窗口运行还是全屏运行)、使用场景三者的对应关系确定智能桌面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游戏-全屏窗口-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图片浏览-全屏窗口-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网页浏览-小窗口-手指触控使用场景。
步骤S203,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仍以智能桌面设备为例,与前述示例对应,第一信息是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例如,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并基于用户选定的触控模式对后续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用户再次登录时可以使用用户之前所设定的触控模式对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然,也可以在用户每次登录时都询问用户此次登录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当第一信息是电子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
1)对于游戏需要多种复杂的操作模式,为便于在游戏中使用多种快捷操作对游戏场景进行控制,基于预先设定的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掌指触控使用场景,相应的在候选触控模式(包括掌指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和手掌触控模式)中选取掌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使用手掌实施的操作、以及用户使用手指实施的操作都进行识别,基于识别结果确定操作所对应的指令,并执行指令以对触控显示单元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
2)对于使用场景相对简单的应用,例如在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中浏览图片时,此时用户使用手掌对触控显示单元进行操作以切换显示的图片,较用户使用手指控制智能桌面设备切换图片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基于使用场景与应用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手掌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掌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基于手掌触控模式对用户通过手掌实施的触控操作识别,执行操作所对应的指令,从而控制触控显示单元的显示,例如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3)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将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例如是处于小窗口操作模式和全屏窗口操作模式),与所述候选触控模式的操作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度最高的候选触控模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触控模式,实际进行匹配时可以利用应用-操作特征(小窗口还是全屏窗口)-使用场景确定目标触控模式:
对于智能桌面设备以小窗口运行应用的使用场景,基于应用、应用的使用模式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中使用手指触控操作较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相应的一个对应关系的示例如下所示:微信-小窗口模式-手指触控使用场景;当智能桌面以小窗口模式运行微信时,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处于手指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在微信窗口通过手指进行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执行操作对应的指令以更新微信窗口显示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后续以使用手指和手掌配合进行触控操作的掌指触控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此时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为掌指触控模式。
步骤S204,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步骤S205,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
所述第一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操作点面积阈值大于用户使用手指触控操作时手指与触控显示单元的接触面积,例如该阈值可以设置为触控操作时接触面积的2倍,从而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可以区分用户实施的操作的类型,当操作点的面积小于操作点面积阈值时,表明用户在通过手指实施触控操作,当操作点的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时,表明用户在通过手掌实施触控操作。
由于智能桌面设备处于掌指触控模式,因此步骤205中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仅识别出第一操作点(这里的第一操作点为对第一操作也即手掌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2)仅识别出第二操作点(这里的第二操作点为对第二操作也是手指触控操作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3)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第二操作点(这里的第一操作点为对第一操作也即手掌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这里的第一操作点为对第二操作也是手指触控操作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其中第一操作点和第二操作点的识别先后顺序不做区分。
步骤S206,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第一操作点与所述第二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点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第二操作点对应的第二指令。
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同,对应步骤S205中记载的三种识别结果,在步骤S206中确定第一指令以及第二指令也包括三种情况:1)当仅识别出第一操作的第一操作点时,确定第一操作点所对应的第一操作所关联的第一指令;2)仅识别出第二操作点时,确定第二操作点所对应的第二操作所关联的第二指令;3)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第二操作点,确定第一操作点所对应的第一操作所关联的第一指令,以及确定第二操作点所对应的第二操作所关联的第二指令。
步骤S207,执行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的执行顺序与检测出第一操作点、第二操作点的先后顺序对应。
一个掌指触控场景如图4所示,用户使用智能桌面200以小窗口模式运行茄子快传应用210,智能桌面设备200检测到该应用的以小窗口模式运行,基于以下对应关系:茄子快传-小窗口-掌指触控使用场景,确定当前处于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在候选触控模式(掌指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手掌触控模式)中选取掌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相应的进入掌指触控模式,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点(操作点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的操作点)和第二操作的操作点(操作点的面积小于操作点面积阈值的操作点)进行检测和识别,由于用于使用手掌实施触控操作,因此识别出第一操作(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操作点),执行第一操作点所对应的第一操作关联的指令,显示接收文件菜单230以及发送文件菜单240;用户使用手指点触发送文件菜单240,智能桌面设备识别出第二操作(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确定用户需要发送文件,后续可以呈现文件选取界面供用户选中选取的文件发送至目标设备。
实施例三手掌触控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桌面设备等具有触控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当然,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电子设备,任意具有触控显示单元(尤其是具有较大面积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均可实施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301,获取第一信息。
以智能桌面设备为例,第一信息可以是用户向智能桌面设备指示触控模式(也即指示触控模式的类型)的指令,例如,智能桌面设备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第一信息也可以是智能桌面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智能桌面设备运行不同的应用,不同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不同,例如对于游戏,需要智能桌面设备能够支持尽可能多种类的触控操作,以便对游戏场景进行快捷的控制,对于浏览图片的应用,所需要支持的触控操作的种类则往往比较简单,最常用的触控操作是通过滑动来触发应用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步骤S302,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与前述示例对应,当第一信息为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根据指令指示的触控模式可以确定使用场景;
当第一信息为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可以基于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对于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设备,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游戏-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图片浏览-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网页浏览-手指触控使用场景;
上述对应关系均以应用为全屏模式运行为例,实际应用中,智能桌面设备往往会以小窗口的形式运行多个应用,供多个用户操作使用,如图3所示,智能桌面设备100在小窗口110、小窗口120、小窗口130以及小窗口140中运行应用,4触控运行的应用可以归属于相同的用户,也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用户,考虑到上述的使用场景,应用与使用的场景的对应关系中还可以加入应用的使用模式,即基于应用、应用的使用模式(小窗口运行还是全屏运行)、使用场景三者的对应关系确定智能桌面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游戏-全屏窗口-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图片浏览-全屏窗口-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网页浏览-小窗口-手指触控使用场景。
步骤S303,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仍以智能桌面设备为例,与前述示例对应,第一信息是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例如,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并基于用户选定的触控模式对后续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用户再次登录时可以使用用户之前所设定的触控模式对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然,也可以在用户每次登录时都询问用户此次登录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当第一信息是电子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
1)对于游戏需要多种复杂的操作模式,为便于在游戏中使用多种快捷操作对游戏场景进行控制,基于预先设定的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掌指触控使用场景,相应的在候选触控模式(包括掌指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和手掌触控模式)中选取掌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使用手掌实施的操作、以及用户使用手指实施的操作都进行识别,基于识别结果确定操作所对应的指令,并执行指令以对触控显示单元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
2)对于使用场景相对简单的应用,例如在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中浏览图片时,此时用户使用手掌对触控显示单元进行操作以切换显示的图片,较用户使用手指控制智能桌面设备切换图片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基于使用场景与应用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手掌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掌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基于手掌触控模式对用户通过手掌实施的触控操作识别,执行操作所对应的指令,从而控制触控显示单元的显示,例如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3)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将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例如是处于小窗口操作模式和全屏窗口操作模式),与所述候选触控模式的操作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度最高的候选触控模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触控模式,实际进行匹配时可以利用应用-操作特征(小窗口还是全屏窗口)-使用场景确定目标触控模式:
对于智能桌面设备以小窗口运行应用的使用场景,基于应用、应用的使用模式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中使用手指触控操作较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相应的一个对应关系的示例如下所示:微信-小窗口模式-手指触控使用场景;当智能桌面以小窗口模式运行微信时,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处于手指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在微信窗口通过手指进行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执行操作对应的指令以更新微信窗口显示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后续以使用手掌进行触控操作的手掌触控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此时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为手掌触控模式。
步骤S304,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步骤S305,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一个第三操作点。
所述第三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操作点面积阈值大于用户使用手指触控操作时手指与触控显示单元的接触面积,例如该阈值可以设置为触控操作时接触面积的2倍,从而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可以区分用户实施的操作的类型,当操作点的面积小于操作点面积阈值时,表明用户在通过手指实施触控操作,此时检测出的操作可以忽略也即不进行后续的处理,当操作点的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时,此时检测出的操作识别为手掌触控操作,表明用户在通过手掌实施触控操作
由于智能桌面设备处于掌指触控模式,因此步骤S305中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第三操作点,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仅识别出第三操作点(这里的第三操作点为对第三操作也即手掌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2)仅识别出第二操作点(这里的第二操作点为对第二操作也是手指触控操作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3)识别出第三操作点以及第二操作点(这里的第三操作点为对第三操作也即手掌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这里的第二操作点为对第二操作也是手指触控操作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其中第三操作点和第二操作点的识别先后顺序不做区分。
步骤S306,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第三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三操作点对应的第三指令。
步骤S307,执行所述第三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对应步骤S305中记载的三种识别结果,在步骤S306的处理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当仅识别出第三操作的第三操作点时,确定第三操作点所对应的第三操作所关联的第三指令;2)仅识别出第二操作点时,屏蔽进行响应;3)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第二操作点时,屏蔽进行响应。
一个手掌触控场景如图6所示,用户使用智能桌面设备300以全屏模式运行相册应用并显示图片1,智能桌面设备300检测到该应用的以全屏窗口模式运行,基于以下对应关系:相册-全屏窗口-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确定当前处于手掌触控使用场景,在候选触控模式(掌指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手掌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掌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相应的进入手掌触控模式,对第三操作的操作点(操作点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的操作点)进行识别,图6中用户使用手掌对图片1实施滑动操作,因此识别出第三操作(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操作点),执行第三操作点所对应的第三操作关联的指令,显示相册中的下一个图片即图片2。
实施例四手指触控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桌面设备等具有触控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当然,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电子设备,任意具有触控显示单元(尤其是具有较大面积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均可实施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401,获取第一信息。
以智能桌面设备为例,第一信息可以是用户向智能桌面设备指示触控模式(也即指示触控模式的类型)的指令,例如,智能桌面设备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第一信息也可以是智能桌面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智能桌面设备运行不同的应用,不同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不同,例如对于游戏,需要智能桌面设备能够支持尽可能多种类的触控操作,以便对游戏场景进行快捷的控制,对于浏览图片的应用,所需要支持的触控操作的种类则往往比较简单,最常用的触控操作是通过滑动来触发应用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步骤S402,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与前述示例对应,当第一信息为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根据指令指示的触控模式可以确定使用场景;
当第一信息为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可以基于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对于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设备,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游戏-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图片浏览-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网页浏览-手指触控使用场景;
上述对应关系均以应用为全屏模式运行为例,实际应用中,智能桌面设备往往会以小窗口的形式运行多个应用,供多个用户操作使用,如图3所示,智能桌面设备100在小窗口110、小窗口120、小窗口130以及小窗口140中运行应用,4触控运行的应用可以归属于相同的用户,也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用户,考虑到上述的使用场景,应用与使用的场景的对应关系中还可以加入应用的使用模式,即基于应用、应用的使用模式(小窗口运行还是全屏运行)、使用场景三者的对应关系确定智能桌面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如下所示:游戏-全屏窗口-掌指触控使用场景;图片浏览-全屏窗口-手掌触控使用场景;网页浏览-小窗口-手指触控使用场景。
步骤S403,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仍以智能桌面设备为例,与前述示例对应,第一信息是用户指示触控模式的指令时,例如,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在每个用户首次登录时,询问用户当前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并基于用户选定的触控模式对后续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用户再次登录时可以使用用户之前所设定的触控模式对用户实施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和响应,当然,也可以在用户每次登录时都询问用户此次登录需要使用的触控模式;
当第一信息是电子设备用户当前需要运行的应用的信息时:
1)对于游戏需要多种复杂的操作模式,为便于在游戏中使用多种快捷操作对游戏场景进行控制,基于预先设定的应用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掌指触控使用场景,相应的在候选触控模式(包括掌指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和手掌触控模式)中选取掌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使用手掌实施的操作、以及用户使用手指实施的操作都进行识别,基于识别结果确定操作所对应的指令,并执行指令以对触控显示单元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
2)对于使用场景相对简单的应用,例如在具有大面积触控显示单元的智能桌面中浏览图片时,此时用户使用手掌对触控显示单元进行操作以切换显示的图片,较用户使用手指控制智能桌面设备切换图片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基于使用场景与应用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手掌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掌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基于手掌触控模式对用户通过手掌实施的触控操作识别,执行操作所对应的指令,从而控制触控显示单元的显示,例如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
3)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将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例如是处于小窗口操作模式和全屏窗口操作模式),与所述候选触控模式的操作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度最高的候选触控模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触控模式,实际进行匹配时可以利用应用-操作特征(小窗口还是全屏窗口)-使用场景确定目标触控模式:
对于智能桌面设备以小窗口运行应用的使用场景,基于应用、应用的使用模式与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中使用手指触控操作较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相应的一个对应关系的示例如下所示:微信-小窗口模式-手指触控使用场景;当智能桌面以小窗口模式运行微信时,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处于手指触控使用场景,从而在候选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对用户在微信窗口通过手指进行的触控操作进行识别,执行操作对应的指令以更新微信窗口显示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后续以使用手掌进行触控操作的手指触控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此时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为手指触控模式。
步骤S404,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步骤S405,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一个第四操作点。
所述第四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小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操作点面积阈值大于用户使用手指触控操作时手指与触控显示单元的接触面积,例如该阈值可以设置为触控操作时接触面积的2倍,从而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可以区分用户实施的操作的类型,当操作点的面积小于操作点面积阈值时,表明用户在通过手指实施触控操作,此时检测出的操作可以忽略也即不进行后续的处理,当操作点的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时,此时检测出的操作识别为手掌触控操作,表明用户在通过手掌实施触控操作
由于智能桌面设备处于掌指触控模式,因此步骤S405中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第四操作点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仅识别出第一操作点(这里的第一操作点为对第一操作也即手掌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2)仅识别出第四操作点(这里的第四操作点为对第四操作也是手指触控操作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3)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第四操作点(这里的第一操作点为对第一操作也即手掌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这里的四操作点为对第四操作也是手指触控操作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操作点),其中第一操作点和第四操作点的识别先后顺序不做区分。
步骤S406,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第四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四操作点对应的第四指令。
步骤S407,执行所述第四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对应步骤S405中记载的三种识别结果,在步骤S406的处理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当仅识别出第四操作的第四操作点时,确定第四操作点所对应的第四操作所关联的第三指令;2)仅识别出第一操作点时,表明用户在进行手指触控操作,屏蔽进行响应;3)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第四操作点时,表明用户在进行掌指触控操作,屏蔽进行响应。
一个手掌触控场景如图8所示,用户使用智能桌面设备400以全屏模式运行浏览器应用,智能桌面设备300检测到该应用的以全屏窗口模式运行,基于以下对应关系:浏览器-全屏窗口-手指使用场景,确定当前处于手指触控使用场景,在候选触控模式(掌指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手掌触控模式)中选取手指触控模式作为目标触控模式,相应的进入手指触控模式,对第四操作410的操作点(操作点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的操作点)进行识别,图6中用户使用手指点击链接3,因此识别出第四操作4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操作点),执行第四操作点所对应的第四操作关联的指令,显示链接3对应的页面。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50;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单元20,用于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选取单元30,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响应单元40,用于基于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触控操作,所述触控操作为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50实施的操作。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响应单元40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401,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第一识别模块402(与第一检测模块401耦合),用于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第一操作点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所述第一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所述第二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小于所述操作面积阈值;
第一解析模块403(与第一识别模块402耦合),用于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第一操作点与所述第二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点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第二操作点对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同;
第一执行模块404(与第一解析模块403耦合),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响应单元40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405,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第二识别模块406(与第二检测模块404耦合),用于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一个第三操作点,所述第三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
第二解析模块407(与第二识别模块405),用于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第三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三操作点对应的第三指令;
第二执行模块408(与第二解析模块407耦合),用于执行所述第三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响应单元40包括:
第三检测模块409,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第三识别模块410(与第三检测模块409耦合),用于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第四操作点,所述第四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小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
第三解析模块411(与第三识别模块410耦合),用于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第四操作点,生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操作点对应的第四指令;
第三执行模块412(与第三解析模块411耦合),用于执行所述第四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选取单元30,包括:
匹配模块301,用于将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与所述候选触控模式的操作特征进行匹配;所述使用场景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中当前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信息;
确定模块302(与匹配模块301耦合),用于将匹配度最高的候选触控模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触控模式。
实际应用中,触控显示单元50可由电子设备的触控显示屏幕及其驱动电路实现;获取单元10、解析单元20、选取单元30和响应单元40可由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或逻辑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基于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触控操作,所述触控操作为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实施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所述触控操作,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第一操作点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所述第一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所述第二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小于所述操作面积阈值;
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操作点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点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第二操作点对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同;
执行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手势根据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所述触控操作,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第三操作点,所述第三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
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操作点,生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操作点对应的第三指令;
执行所述第三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所述触控操作,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第四操作点,所述第四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小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
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操作点,生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操作点对应的第四指令;
执行所述第四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中当前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包括:
将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与所述候选触控模式的操作特征进行匹配;
将匹配度最高的候选触控模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触控模式。
6.一种电子设备,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
选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在至少两个候选触控模式中确定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适配的目标触控模式;
响应单元,用于基于所确定的目标触控模式响应触控操作,所述触控操作为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实施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第一操作点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所述第一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所述第二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小于所述操作面积阈值;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操作点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点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第二操作点对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同;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指令和所述第二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单元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第三操作点,所述第三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大于操作点面积阈值;
第二解析模块,用于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操作点,生成与所述第三操作点对应的第三指令;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第三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单元包括: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点对应的操作面积;
第三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操作点面积阈值在所述操作点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第四操作点,所述第四操作点的操作面积小于所述操作点面积阈值;
第三解析模块,用于基于操作解析策略解析所述第四操作点,生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操作点对应的第四指令;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第四指令,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单元,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将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操作特征,与所述候选触控模式的操作特征进行匹配;所述使用场景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中当前处于聚焦模式的应用的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将匹配度最高的候选触控模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触控模式。
CN201510272223.8A 2015-05-25 2015-05-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915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2223.8A CN104915138B (zh) 2015-05-25 2015-05-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2223.8A CN104915138B (zh) 2015-05-25 2015-05-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5138A true CN104915138A (zh) 2015-09-16
CN104915138B CN104915138B (zh) 2018-06-01

Family

ID=5408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2223.8A Active CN104915138B (zh) 2015-05-25 2015-05-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513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2814A (zh) * 2016-03-31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73891A (zh) * 2017-01-24 2017-06-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640873A (zh) * 2022-03-29 2022-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134A (zh) * 2011-12-14 2013-06-19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用操控装置及其操控方法
CN103645835A (zh) * 2013-11-15 2014-03-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4595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50121229A1 (en) * 2013-10-28 2015-04-30 Lenovo (Beijing)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134A (zh) * 2011-12-14 2013-06-19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用操控装置及其操控方法
CN10434595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50121229A1 (en) * 2013-10-28 2015-04-30 Lenovo (Beijing)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645835A (zh) * 2013-11-15 2014-03-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2814A (zh) * 2016-03-31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73891A (zh) * 2017-01-24 2017-06-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73891B (zh) * 2017-01-24 2019-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640873A (zh) * 2022-03-29 2022-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5138B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2693B2 (en) Translation of touch input into local input based on a translation profile for an application
US1081069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lient
CN107704157B (zh) 一种多屏界面操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477457B1 (en) Touchpad-based rapid information input and interaction method and input and interaction system
CN104778194A (zh) 基于触摸操作的搜索方法和装置
CN108710457B (zh) 一种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778195A (zh) 终端和基于触摸操作的搜索方法
CN106775213B (zh) 一种切换桌面的方法及终端
CN104063071A (zh) 内容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48206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切换方法及装置
RU2649945C2 (ru) Способ улучшения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касаний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6371715B (zh) 实现多条目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1513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628031B2 (en) Control instruc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6007046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virtual keyboard
CN1058929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078443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virtual mous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843559B (zh) 用户指令识别及处理方法、装置
CN104267867A (zh) 内容输入方法及装置
WO2015181830A1 (en) User account switching interface
CN104407774A (zh) 一种屏幕切换设备、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6775217B (zh) 一种应用标识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710111B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514843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virtual keypad overlapping an appl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065032A1 (en) Word prediction input method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