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2539B - 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2539B
CN104902539B CN201510164100.2A CN201510164100A CN104902539B CN 104902539 B CN104902539 B CN 104902539B CN 201510164100 A CN201510164100 A CN 201510164100A CN 104902539 B CN104902539 B CN 104902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ntrol
control plane
user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41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2539A (zh
Inventor
曹亘
范斌
张香云
孙雷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641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2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2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2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解决单个用户终端不能同时接入多个通信系统的问题。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请求消息包含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指示信息;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若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第二基站利用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新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网络的部署范围不断扩大,用户终端可使用的通信系统越来越多,例如,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单个用户终端只能驻留在单一通信系统中。例如,某个用户终端正驻留在GSM网络中使用语音业务,如果该用户终端想通过WCDMA网络使用数据业务,则需要断开GSM网络,接入WCDMA网络,而不能同时驻留在GSM和WCDMA网络中。频繁的系统接入切换,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用以实现单个用户终端同时接入多个通信系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
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利用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第二基站不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起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协商消息;
与所述第一基站协商确定由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所述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转换并对转换后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RRC层,或者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RRC层和PDCP层。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用户业务QoS管理、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用户安全性管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还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
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还用于利用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第二基站不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起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协商消息;
与所述第一基站协商确定由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所述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转换并对转换后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RRC层,或者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RRC层和PDCP层。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用户业务QoS管理、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用户安全性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后,从请求消息中获知用户终端已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并向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当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时,由于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因此,第二基站可以通过其包括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进而实现单个通信系统控制用户终端同时接入多个通信系统,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基站空中接口通信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通信网络系统,如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缩写:LTE)系统中,网元(如应用终端、基站、核心网等)的空中接口通信通常采用分层结构,空中接口的控制面功能由基站进行管理和控制。图1为基站空中接口通信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依次为:非接入层(英文:Non-access stratum,缩写:NAS)、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Resource Control,缩写:RR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英文: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缩写: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英文:Radio Link Control,缩写:RLC)层、介质访问控制(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缩写:MAC)层和物理PHY层,其中,RRC层属于网络层,RRC负责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的无线资源分配与控制,RRC还承担了NAS信令(控制面信令)的处理和发送工作,PDCP层、RLC层和MAC层属于链路层,PHY层属于物理层。
图2为本发明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201、第一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请求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指示信息。
用户终端已与第二通信系统在RRC层、NAS层建立连接,现用户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请求,请求接入第一通信系统。
S202、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
以第一通信系统为LTE系统为例,支持用户面数据在多系统进行无线链路传输的用户终端向属于LTE系统的第一基站发起附着流程,在附着信息中携带有用户终端业务的传输类型信息,第一基站根据用户终端携带的传输类型信息先与用户终端在物理层以及链路层建立链路连接,随后,为了实现通过同一基站集中控制用户接入不同通信系统,第一基站继续执行步骤203。
S203、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需要完成与第一通信系统的RRC层和NAS层的连接,可以包括:控制面信令;所述控制面信令可以包括: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如业务承载的建立、修改、删除)、用户业务QoS(服务质量)管理、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用户安全性管理等。
具体的,第一基站在与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后,终止向第一通信系统的NAS层发起建立连接请求信息等后续NAS层建立流程,进而从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指示信息的请求消息中获知:用户终端已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向第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二基站发起RRC层及NAS层建立连接请求,由第二基站所在的第二通信系统控制用户接入第一通信系统。
S204、若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第二基站利用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具体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可以为位于RRC层,与另一个通信系统的核心网进行必要的信息交互,并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类型识别并执行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的一个虚拟模块。
下面就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如: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如业务承载的建立、修改、删除)、用户业务QoS(服务质量)管理,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用户安全性管理进行处理进行详细介绍:
对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进行处理包括:第二基站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控制面连接请求后,根据该消息类型及包含的信令,识别出用户终端需要与第一通信系统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完成用户终端与第一通信系统的核心网承载建立流程,并向第一基站反馈成功建立消息;同时,当用户终端完成与第二通信系统之间的承载的修改或删除流程后,用户终端向第一通信系统上报“与第二通信系统之间的承载变化状态”,如:承载修改、承载删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终端通过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业务承载,所以,第一通信系统的核心网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承载为虚拟连接,不通过该承载向用户交互数据。
对用户业务Qos管理进行处理包括:完成对控制信令承载和用户面数据承载的映射关系,实现两个系统间的承载传输的通畅,以保证用户在第一通信系统承载的业务能够被第二通信系统识别。
对用户信令面和用户面信息的安全性管理进行处理包括:在用户成功接入第二通信系统的情况下,对第一通信系统空口传输的信令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两个通信系统完成加密算法的协商,使得第一通信系统空口加密的数据可以在第二通信系统的RRC层通过加密算法的验证,支持第一通信系统信令面数据的加密算法并完成对应的加密及完整性保护验证功能。
对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进行处理包括:对用户切换、重选、重定进行处理,完成在两个系统间移动性事件信息的传递,支持重新建立准备接入第二通信系统的基站与已接入第一通信系统的基站之间控制面传输通道。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第二基站属于第二通信系统,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的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相互独立,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第二基站的RRC层,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RRC层连接,第二基站在NAS层与第一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第二通信系统的核心网连接。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可以获得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消息,并对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具体的,在用户终端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用户终端首先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用户终端与第一通信系统在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的通信功能通过第一基站实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RRC层连接后,第二基站通过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对第一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NAS信令)进行处理。例如,如图3所示,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实现用户终端在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动态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支持不同通信系统对Qos(服务质量)、控制面信令功能及特定信令映射功能,保证对不同通信系统控制面信息的统一理解,避免信令理解歧义。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还可以完成对用户终端在不同通信系统的基站的RRC信令的相关管理,如RRC连接建立、保持、释放。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第二基站属于第二通信系统,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的RLC层、MAC层和PHY层相互独立,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第二基站的PDCP层和RRC层,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PDCP层和RRC层连接,第二基站在NAS层与第一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第二通信系统的核心网连接。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可以获得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消息,并对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具体的,在用户终端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用户终端首先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用户终端与第一通信系统在RLC层、MAC层和PHY层的通信功能通过第一基站实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PDCP层和RRC层连接后,第二基站通过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对第一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NAS信令)进行处理。例如,如图4所示,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实现用户终端在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动态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支持不同通信系统对Qos、控制面信令功能及特定信令映射功能,保证对不同通信系统控制面信息的统一理解,避免信令理解歧义。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还可以完成对用户终端在不同通信系统的基站的RRC信令的相关管理,如RRC连接建立、保持、释放。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由于集成了PDCP层管理功能,因此可以统一对不同通信系统的RRC信令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后,从请求消息中获知用户终端已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并向第二基站发起连接,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当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时,由于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因此,第二基站通过其包括的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进而实现单个用户终端同时接入多个通信系统,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图5为本发明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501、第一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请求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信息。
S502、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
S503、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
上述S501-S503的执行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的S201-S203的执行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504、若第二基站不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起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协商消息。
S505、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协商确定由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转换。
具体的,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可以位于RRC层,用于不同通信系统RRC层信息的协议转换及信息交互功能,可以将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先转换成基站可识别的控制面信令,并执行控制面信令的一个虚拟模块,主要功能包括系统间业务管理及NAS层信息管理功能,如:无线承载QoS映射、NAS层消息映射等功能。例如,若协商确定由第一基站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则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的连接也转换为由第一基站控制;若协商确定由第二基站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则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的连接仍由第二基站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面信令可以包括: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如业务承载的建立、修改、删除)、用户业务QoS(服务质量)管理,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用户安全性管理等;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对控制面信令的处理同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的处理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第二基站属于第二通信系统,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的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相互独立,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RRC层连接,第一基站的RRC层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第一基站在NAS层与第一通信系统的核心网连接,第二基站在NAS层与第二通信系统的核心网连接。在用户终端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用户终端首先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用户终端与第一通信系统在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的通信功能通过第一基站实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RRC层连接后,协商确定由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站的RRC层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第二基站的RRC层不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因此,协商的结果为由第一基站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第一基站通过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可以对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NAS信令)进行转化,进而可以对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其中,控制面信令可以包括:无线资源管理信令、无线接入控制信令、动态资源控制信令、无线承载控制信令和移动性管理信令等。
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基站通过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实现对用户终端在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基站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动态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其中需要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提供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信息。
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支持不同通信系统对Qos、控制面信令功能及特定信令映射功能,保证对不同通信系统控制面信息的统一理解,避免信令理解歧义。本实施例的第一基站还可以完成对用户终端在不同通信系统的基站的RRC信令的相关管理,如RRC连接建立、保持、释放。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后,从请求消息中获知用户终端已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并向第二基站发起连接,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当第二基站不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时,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起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协商消息,并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属的通信系统的核心网承载及负载情况,确定其中一个基站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由于确定的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控制信息转换模块可以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转换,因此,确定的控制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还可以对用户终端在第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进而实现单个用户终端同时接入多个通信系统,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终端701、第一基站702和第二基站703。
其中,第一基站702用于接收用户终端701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第一基站702属于第一通信系统,请求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701通过第二基站703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信息;第一基站702还用于与用户终端701建立链路连接;
第一基站702还用于向第二基站703发起连接;
若第二基站703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第二基站703还用于控制用户终端701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的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若第二基站703不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第二基站703用于向第一基站702发起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协商消息;与第一基站702协商确定由第一基站702或第二基站703控制用户终端701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控制用户终端701在控制面与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转换。
本实施例的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第二基站703的RRC层,或者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第二基站703的RRC层和PDCP层。控制面信令包括:无线资源管理信令、无线接入控制信令、动态资源控制信令、无线承载控制信令和移动性管理信令。
本实施例的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其实现原理和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上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
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利用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基站不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起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协商消息;
与所述第一基站协商确定由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所述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转换并对转换后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或者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RR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用户业务QoS管理、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用户安全性管理。
5.一种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链路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属于第一通信系统,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二基站在控制面与第二通信系统连接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还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链路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
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还用于利用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基站不包括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则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起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协商消息;
与所述第一基站协商确定由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在控制面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基站包括控制信息转换模块,所述控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通信系统的控制面信令进行转换并对转换后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RRC层,或者所述控制信息集中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RRC层和PDCP层。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用户业务承载的相关管理功能、用户业务QoS管理、用户移动性参数管理、用户安全性管理。
CN201510164100.2A 2015-04-08 2015-04-08 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4902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4100.2A CN104902539B (zh) 2015-04-08 2015-04-08 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4100.2A CN104902539B (zh) 2015-04-08 2015-04-08 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539A CN104902539A (zh) 2015-09-09
CN104902539B true CN104902539B (zh) 2018-10-12

Family

ID=5403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4100.2A Active CN104902539B (zh) 2015-04-08 2015-04-08 控制面信令联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25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3336B (zh) * 2016-03-31 2022-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2657A (zh) * 2003-11-24 2005-06-01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EP2053886A2 (en) * 2007-10-26 2009-04-29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gateway apparatus
CN102006672A (zh) * 2010-09-28 2011-04-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的方法和通信系统以及家庭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561B (zh) * 2012-03-30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2657A (zh) * 2003-11-24 2005-06-01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EP2053886A2 (en) * 2007-10-26 2009-04-29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gateway apparatus
CN102006672A (zh) * 2010-09-28 2011-04-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的方法和通信系统以及家庭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539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049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terminal to network based on applicable network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59976B2 (en) Handling of mapped EPS bearer context for invalid QoS flow description
CN106162730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KR102210296B1 (ko) 핸드오버 시나리오에서의 QoS 파라미터 처리 방법 및 기기
CN102487507B (zh) 一种实现完整性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US20200344843A1 (en) Nod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7848291B2 (e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and mobility
WO2017054538A1 (zh) 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5723801B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11000A (zh) 一种参数的确定方法及通信实体
TWI719836B (zh) Eps承載處理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CN110622549A (zh) 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分割功能和信令发送
CN11032486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5015300A2 (en) Method of supporting security hand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WO2017118191A1 (zh) 一种控制面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43233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365470A (zh) 一种密钥生成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3517357B (zh)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0072297A (zh) 一种网络架构、信息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CN110381557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024331A (zh) 数据的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781403B (zh) 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空口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498206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18094A1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1246064B2 (en) PDN connection supports interworking to 5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