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2525A -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2525A
CN104902525A CN201410083384.8A CN201410083384A CN104902525A CN 104902525 A CN104902525 A CN 104902525A CN 201410083384 A CN201410083384 A CN 201410083384A CN 104902525 A CN104902525 A CN 104902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rget ser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33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833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2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2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其中方法包括:测量步骤,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一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对应;判断步骤,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判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是否成立,获取一判断结果;执行步骤,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成立时,选择并基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目标业务。本发明的方案能够以业务为粒度实现不同通信网络的迁移,进而保证了业务运行质量和用户感受。本发明的方案能够使无线通信终端的每个业务都能够由最合适的无线通信网络承载,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及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网络迁移是实现通信网络分流的核心技术。现有是以整台用户设备为粒度来实现通信网络之间的迁移。以WLAN分流蜂窝网络业务例,用户设备从蜂窝网络迁移到WLAN后,其所有业务都只能由WLAN承载。而在现网中,
WLAN的覆盖建设没有蜂窝网络好,一些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显然更适合由蜂窝网络承载。所以,现有的大粒度迁移方法无法保障用户的业务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能够以业务为粒度实现不同通信网络的迁移,进而保证了业务运行质量和用户感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步骤,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一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对应;
判断步骤,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判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是否成立,获取一判断结果;
执行步骤,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成立时,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步骤,从基站接收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接收步骤中,通过系统信息广播或专用信令消息获取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利用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不同时,所述执行步骤具体为一业务迁移步骤,将所述目标业务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迁移到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发起所述目标业务时,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测量步骤中,具体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
所述判断步骤中,从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中,判断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执行步骤中,具体选择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WLAN和蜂窝移动通信网。
其中,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为长期演进LTE网络。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利用WLAN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使用第一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WLAN使用第二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执行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映射关系,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为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与一网络状况参数的门限值之间需要满足的相对大小关系。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一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对应;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判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是否成立,获取一判断结果;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成立时,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基站接收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通过系统信息广播或专用信令消息获取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利用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不同时,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业务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迁移到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发起所述目标业务时,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测量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从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中,判断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选择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WLAN和蜂窝移动通信网。
其中,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为长期演进LTE网络。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利用WLAN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使用第一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WLAN使用第二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映射关系,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其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为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与一网络状况参数的门限值之间需要满足的相对大小关系。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包括上述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目标业务对应有目标通信网络的网络选择条件,通过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来判断目标通信网络是否能够达到目标业务的网络选择条件,进而让每个无线通信终端的业务均能够由最合适的通信网络承载,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业务由LTE迁移至WLAN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业务由WLAN迁移至LTE的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步骤11,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一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网络和目标业务对应;
判断步骤12,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判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是否成立,获取一判断结果;
执行步骤13,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成立时,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目标业务对应有目标通信网络的网络选择条件,通过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来判断目标通信网络是否能够达到目标业务的网络选择条件,进而让每个无线通信终端的业务均能够由最合适的通信网络去承载,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具体地,为更好的保证服务质量,目标业务、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网络选择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蜂窝网预先设置好,无线通信终端可从基站接收目标业务、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网络选择条件,并对应保存本地。若以后再需要确定目标通信网络是否能够承载目标业务时,可直接从本地获取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新发起的业务,也可以用于目前已在处理中的已有业务的迁移。
具体地,当目标业务是无线通信终端正在执行的业务时,即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利用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不同时,所述执行步骤13具体为一业务迁移步骤,将所述目标业务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迁移到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
无线参数门限与无线参数的测量值之间需要满足的相对大小关系构成本文所述的网络选择条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如下各种方式来表示。
方式一,每个无线参数门限针对一个业务:
无线参数门限1 适用的业务1
无线参数门限2 适用的业务2
无线参数门限3 适用的业务3
……. …….
无线参数门限N 适用的业务N
方式二,每个无线参数门限针对一个或多个业务:
无线参数门限1 适用的业务1,业务3
无线参数门限2 适用的业务2
无线参数门限3 适用的业务4,业务5,业务8
……. …….
无线参数门限N 适用的业务K
方式三,每个业务有各自不同的无线参数门限,如下:
业务1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1
业务2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2
业务3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3
……. …….
业务N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N
方式四,不同的业务可以有相同的无线参数门限,如下:
业务1,业务2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1
业务3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2
业务4,业务7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3
……. …….
业务N 适用的无线参数门限K
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对目标业务发起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迁移到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的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实现方式一>
在实现方式一中,本文所述的目标业务不唯一,包括有业务1、业务2和业务3。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为蜂窝系统中的LTE网络,目标通信网络为WLAN,即当前用户设备UE基于LTE网络执行业务1、2、3,并在将业务1、2、3迁移至WLAN时执行如图2所示的步骤:
步骤A1,UE从基站获取业务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其与无线参数的测量值之间需要满足的相对大小关系构成本文所述的网络选择条件);
在步骤A1中,UE可在基站的系统信息广播中获取WLAN无线参数门限,也可以通过专用信令消息向基站获取(这种方式下,能够针对不同的终端设置不同的门限);此外,业务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是预先设置好的。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不同的业务可以对应不同的WLAN网络质量门限。示例性地,基站提供的WANL无线参数门限可如表1所示:
WLAN无线参数门限 适用的业务
门限1(取值70) 适用的业务1,业务3
门限2(取值90) 适用的业务2
门限3(取值60) 适用的业务4,业务8
……. …….
门限N(取值X) 适用的业务N
表1
以上述的第一条WANL无线参数门限为例,上述的网络选择条件是WLAN中某一无线参数的测量值大于门限值70,对应的目标业务为业务1和3,而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为WLAN。
在表1中,上述不同业务的表征形式可以是具体的业务名称(如微信、QQ等),也可以是业务种类(如背景类业务,会话类业务,视频类业务,等等),或者是业务分类标志(如QCI,即业务质量分类级别索引值)。
步骤A2,UE通过测量得到WLAN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其中,测量值即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的取值,假设该测量值为80;
步骤A3,UE判断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是否达到业务1、2、3所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
以表1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80)高于业务1和业务3所对应的门限1(70),但低于业务2所对应的门限2(90),则步骤A3的判定结果为业务1和业务3可以向WLAN迁移,业务2不能向WLAN迁移;
步骤A4,UE根据步骤A3的判断结果将业务1、3迁移至WLAN;需要给予说明的是,业务在不同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迁移方法为现有技术,本文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A5,核心网(LTE)释放掉业务1、3的承载;
在实现方式一中,只有在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达到目标业务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要求时,UE才会选择WLAN来处理目标业务。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它蜂窝网络,如通用UMTS等。
<实现方式二>
在实现方式二中,本文所述的目标业务不唯一,包括有业务1、业务2和业务3。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为WLAN,目标通信网络为LTE,即当前用户设备UE基于WLAN网络执行业务1、2、3,并在将业务1、2、3迁移至LTE时,执行如图2所示的步骤:
步骤B1,UE从基站获取所有业务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以及LTE无线参数门限;
在步骤B1中,UE可在基站的系统信息广播中获取WLAN以及LTE的网络无线参数门限,也可以通过专用信令消息向基站获取;示例性地,基站提供的网络质量门限可如表2所示:
适用的业务 WLAN无线参数门限 LTE无线参数门限
业务1 门限1(取值70) 门限1(取值40)
业务2 门限2(取值90) 门限2(取值30)
业务3 门限3(取值60) 门限3(取值20)
……. ……. …….
业务N 门限N(取值X) 门限N(取值Y)
在表2中,上述不同业务的表征形式可以是具体的业务名称(如微信、QQ等),也可以是业务种类(如背景类业务,会话类业务,视频类业务,等等),或者是业务分类标志(如QCI,即业务质量分类级别索引值);
步骤B2,UE通过测量得到LTE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以及WLAN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其中,测量值即实际的网络质量的取值,假设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为40,LTE网络质量为90;
步骤B3,UE判断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是否达到业务1、2、3所对应的WLAN网络质量门限的要求;
以表2所示的应用前景为例,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40)低于业务1、2、3所对应的WLAN网络质量门限要求,且实际的LTE网络质量(90)高于业务1、2、3所对应的LTE网络质量门限要求,则步骤A3的判定结果为业务1、2、3都需要从WLAN迁移至LTE;
步骤B4,UE根据步骤A3的判断结果将业务1、2、3迁移至LTE。
在实现方式二中,当前UE采用WLAN处理业务时,还将实际的LTE网络质量与实际的WLAN网络质量进行对比,从而检测业务是否需要从WLAN迁移到LTE。当WLAN网络质量低于业务所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且LTE网络质量高于业务所对应的LTE无线参数门限时,UE自动将业务从WLAN网络迁移至LTE,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此外,若目标业务是无线通信终端待发起的业务时,即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发起所述目标业务时,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测量步骤中,具体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
所述判断步骤中,从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中,判断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执行步骤中,具体选择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对无线通信终端在空闲态时为待发起的目标业务选择目标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进行介绍。
<实施例1>
示例性地,假设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LTE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在无线通信终端发起目标业务时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C1,UE从基站获取目标业务分别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以及LTE无线参数门限;
在步骤C1中,UE可在基站的系统信息广播中获取WLAN以及LTE的网络无线参数门限,也可以通过专用信令消息向基站获取;示例性地,基站提供的网络质量门限可如表3所示:
适用的业务 WLAN无线参数门限 LTE无线参数门限
业务1 门限1(取值70) 门限1(取值40)
表3
上述的表格实际上对应了如下两个选择条件:
选择条件1,WLAN中某一无线参数的测量值大于70,对应的目标业务为业务1,而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为WLAN;
选择条件2,LTE网络中某一无线参数的测量值大于40,对应的目标业务为业务1,而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为LTE网络。
在表4中,上述不同业务的表征形式可以是具体的业务名称(如微信、QQ等),也可以是业务种类(如背景类业务,会话类业务,视频类业务,等等),或者是业务分类标志(如QCI,即业务质量分类级别索引值);
步骤C2,UE测量实际中的WLAN网络质量以及LTE网络质量;假设测量的WLAN网络质量为X,LTE网络质量为Y;
步骤C3,UE根据实际中的WLAN网络质量以及LTE网络质量判断目标业务是由WLAN承载还是由LTE承载;
以表4为例,假设X>70,Y<40时,则只有WLAN能够满足目标业务的网络选择条件,步骤C4的判断结果为由WLAN处理目标业务;若X<70,Y>40时,则只有LTE能够满足目标业务的网络选择条件,那么步骤C4的判断结果为由LTE处理目标业务;若X<70,Y<40或X>70,Y>40时,则WLAN与LTE都满足或都不满足业务的网络选择条件,之后在相应的选择策略以及优先级控制下,步骤C4的判断结果为从LTE和WLAN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处理目标业务;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种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策略描述方式。
步骤C4,UE根据步骤C4的判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网络处理目标业务。
在实施例1中,UE需要对LTE与WLAN比较,之后择优选取一个无线通信网络来处理目标业务。
<实施例2>
假设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蜂窝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在无线通信终端发起目标业务时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D1,UE从基站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WLAN无线参数门限;
步骤D2,UE测量实际中的WLAN网络质量;
步骤D3,UE根据实际中的WLAN网络质量判断目标业务是否可以由WLAN承载;是,则执行步骤D4;否,则执行步骤D5;
步骤D4,UE选择WLAN处理目标业务;
步骤D5,UE选择蜂窝网络处理目标业务。
由于WLAN是免费免许可网络,在本实施例中,UE可优选WLAN来处理目标业务。当WLAN网络质量达不到目标业务的承载要求时,则可直接选择蜂窝网络处理目标业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无线通信终端的每个业务都能够由最合适的无线通信网络承载,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现有的WLAN网络中,对于业务的区分粒度较大,而蜂窝网络中对业务的区分粒度较小,因此为了在不同无线通信网络间进行同等粒度的业务迁移,有必要建立二者之间的业务映射关系。
同时,鉴于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对同一业务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也需要在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之间建立业务的映射关系。
以LTE网络为例,LTE网络使用QCI(标度值)来区分不同的业务,而WLAN可以使用IP层的区分服务DiffServ以区分不同的业务;比如,将IPv4包头的ToS(Type of Service,业务类型)或者IPv6的流类型字节定义为DS(DiffServ)域,其开头的6位就是DSCP,用来规定业务的处理行为。
而WLAN可以使用TID(隧道标志)来区分,在DS与TID之间有映射关系,本发明以DS为例来,一种可能的业务映射关系如表4所示:
业务 LTE业务 WLAN业务
业务1 QCI=1 DSCP=000001
业务2 QCI=2 DSCP=000010
业务3 QCI=3 DSCP=000020
表4
当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利用WLAN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使用第一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WLAN使用第二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如果不建立上述的映射关系,当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质量满足网络选择条件,需要将QCI=1(LTE蜂窝网中的标识)的业务从WLAN迁移到蜂窝网络时,由于WLAN无法识别当前基于WLAN提供的业务中哪些属于QCI=1的业务,因此无法实现迁移。
而当建立上述的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执行步骤中,即可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映射关系,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结合表3举例说明如下。
假定,规定对于QCI=1的业务(在WLAN中对应的DSCP等于000001),
当蜂窝网的信号质量大于预定门限时,需要基于蜂窝网处理上述业务。
无线通信终端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发现蜂窝网的信号质量测量值大于预定门限,则QCI=1的业务需要迁移到蜂窝网中去,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终端则可以根据业务映射关系,对DSCP分别等于000001的业务进行迁移即可。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一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对应;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判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是否成立,获取一判断结果;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成立时,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目标业务对应有目标通信网络的网络选择条件,通过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来判断目标通信网络是否能够达到目标业务的网络选择条件,进而让每个无线通信终端的业务均能够由最合适的通信网络去承载,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基站接收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若以后再需要确定目标通信网络是否能够承载目标业务时,可直接从接收模块中获取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利用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不同时,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业务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迁移到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发起所述目标业务时,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测量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从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中,判断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选择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上述的装置,当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利用WLAN提供所述目标业务,
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使用第一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WLAN使用第二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映射关系,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显然,本实施例的装置与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相对应,该方法能达到的技术想过,本装置也同样能够达到。此外,为了描述的方便,本装置是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包括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装置的无线通信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不同无线通信网络之间以业务为粒度的双向往返迁移和/或网络选择,保证了业务质量和用户感受。
基于建立的业务映射关系,实现了不同无线通信网络对同样业务的统一定义,实现了不同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相同粒度的业务迁移。
本发明实施例由终端进行业务迁移的判决,避免了eNB识别业务和承载的APN导致的对网络复杂改造。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提供移动通信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步骤,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一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对应;
判断步骤,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判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是否成立,获取一判断结果;
执行步骤,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成立时,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步骤,从基站接收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步骤中,通过系统信息广播或专用信令消息获取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利用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不同时,所述执行步骤具体为一业务迁移步骤,将所述目标业务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迁移到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发起所述目标业务时,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测量步骤中,具体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
所述判断步骤中,从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中,判断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执行步骤中,具体选择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WLAN和蜂窝移动通信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为长期演进LTE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利用WLAN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使用第一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WLAN使用第二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执行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映射关系,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为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与一网络状况参数的门限值之间需要满足的相对大小关系。
10.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一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与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对应;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判断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是否成立,获取一判断结果;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网络选择条件成立时,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基站接收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通过系统信息广播或专用信令消息获取所述网络选择条件、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和目标业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利用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不同时,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业务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迁移到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
14.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在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驻留,且处于空闲态,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发起所述目标业务时,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测量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一测量操作,获取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所使用的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从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网络选择条件中,判断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选择所述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所满足的网络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WLAN和蜂窝移动通信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为长期演进LTE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当前利用WLAN提供所述目标业务,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使用第一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WLAN使用第二标识来标识所述目标业务,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映射关系,选择并基于所述目标无线通信网络处理所述目标业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选择条件为网络状况参数的测量值与一网络状况参数的门限值之间需要满足的相对大小关系。
19.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0-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1410083384.8A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Pending CN104902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3384.8A CN104902525A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3384.8A CN104902525A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525A true CN104902525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3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3384.8A Pending CN104902525A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25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3577A1 (zh) * 2016-04-05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456A (zh) * 2006-06-26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141750A (zh) * 2007-10-1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手机的网络自适应适配方法
WO2009048820A1 (en) * 2007-10-09 2009-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support and ip multimedia subsytem (ims) registration in a multimode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1951671A (zh) * 2010-08-25 2011-01-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977417A (zh) * 2010-10-20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选择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076061A (zh) * 2011-01-26 2011-05-25 意法·爱立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在多个网络中驻留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2098753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选择业务承载网络的方法及终端
US20130064106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Dany Sylvain AUTOMATIC TRANSFER OF MOBILE CALLS BETWEE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AND GUARANTEED SERVICE (GS) NETWORK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EASUREMENT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456A (zh) * 2006-06-26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09048820A1 (en) * 2007-10-09 2009-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support and ip multimedia subsytem (ims) registration in a multimode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1141750A (zh) * 2007-10-1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手机的网络自适应适配方法
CN102098753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选择业务承载网络的方法及终端
CN101951671A (zh) * 2010-08-25 2011-01-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977417A (zh) * 2010-10-20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选择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076061A (zh) * 2011-01-26 2011-05-25 意法·爱立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在多个网络中驻留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US20130064106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Dany Sylvain AUTOMATIC TRANSFER OF MOBILE CALLS BETWEE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AND GUARANTEED SERVICE (GS) NETWORK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EASUREMENT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3577A1 (zh) * 2016-04-05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7534916A (zh) * 2016-04-05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US10841189B2 (en) 2016-04-05 2020-1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7534916B (zh) * 2016-04-05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US11469980B2 (en) 2016-04-05 2022-1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4633B (zh) 一种语音通信网络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KR101794784B1 (ko)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2896259B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dedicated to beacon signalling for d2d discovery
CN109743779B (zh) 一种共享基站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8830858B2 (en) Utilizing scann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US1003424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GB201220696D0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53430A (ko) Mbsfn 측정 구성 및 보고
CN105323770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评估方法及装置
RU258044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группирован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ей
CN106465328A (zh) 用于估计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地理距离或地理距离的范围的方法和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用户设备、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052142B (zh) 网络选择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07371179B (zh) 测量结果上报方法、测量结果接收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3607721A (zh) 一种基站建设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01280A (zh) 传输点识别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851681B (zh) 一种处理辅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38962B (zh) 控制用户设备上报邻区信息的装置、基站和方法
CN104955128A (zh) 一种负荷信息传递方法和系统、以及网元
CN104581830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US201503129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ormancy Timer Value
CN106686668B (zh) 一种语音回落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0321346B2 (en) Carrier-based RSRQ metric for efficient small cell offloading
AU2015256627B2 (en) Reporting techniques for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 (RSRQ) measurements
WO2016106716A1 (zh) 一种确定重选目标小区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846921A (zh) 一种子帧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