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1870A -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1870A
CN104901870A CN201510286154.6A CN201510286154A CN104901870A CN 104901870 A CN104901870 A CN 104901870A CN 201510286154 A CN201510286154 A CN 201510286154A CN 104901870 A CN104901870 A CN 104901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me
user
instant messaging
instant communication
in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61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1870B (zh
Inventor
林皓
高曦
钟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VRV Softwar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VRV Softwar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VRV Softwar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VRV Softwar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861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1870B/zh
Priority to PCT/MY2015/050078 priority patent/WO201619547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90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1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使得用户可创建全网唯一的名称来标识自己的身份。用户名称与组成即时通信系统的即时通信服务器和即时通信路由器密切相关。方法分为三个步骤:(1)路由命名:为每台即时通信路由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2)服务命名:为每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3)用户命名:每个即时通信用户可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自己的身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这些名称的唯一性,通过即时通信路由器的路由寻址,属于不同团体、组织、企业、地区或国家的各自独立的即时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其用户能够进行跨系统的即时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即时通信领域,涉及即时通信用户的命名方法,特别涉及因即时通信系统架构的根本改变而带来的名称格式的变化。
背景技术
在任何一个网络或分布式系统中,每个实体必须拥有一个唯一确定的符号,用来向系统中的其他实体表明身份,这个符号就被称为“标识”或“名称”。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缩写为IM)是网络时代非常普遍和受欢迎的网络应用,像微信、QQ、MSN和腾讯通等,通常使用微信号、QQ号、手机号和电子邮箱等具有唯一特性的符号来标识用户或作为用户名称。因为目前的这些面向公众的即时通信系统,或企业内部的专用即时通信,维护的是一个用户数据库,所以用户名称的命名很简单而且直观,只要是不重复的字符即可。
当不同团体、企业或组织的即时通信系统需要互联时,仅仅是简单的由用户自行选择名称显然行不通,因为不同即时通信系统的服务器根本无法知道群组通信的用户都在哪里,而且不同服务器注册的用户名称还会存在重名的情况。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即时通信用户命名方法,使用户名称与即时通信系统架构关联起来,确保了名称的唯一性,也使得分属不同团体、企业或组织的即时通信系统能够互联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属于不同团体、企业或组织的即时通信系统,提供一种全新的用户命名方法。该方法与互联互通的即时通信系统架构密切相关,所命名的用户名称不但具备在整个即时通信框架内的唯一性,而且还指明了所在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命名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路由命名
为每台即时通信路由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格式由“R_”开头,后面接着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不超过6个字符长度的字符,形成“R_XXXXXX”的名称格式。路由器的部署与地域相关,命名通常前4个字符用字母表示地域,后2个字符用数字来表示序号。
即时通信路由器名称的唯一性由路由服务网络的构建者来保证,新增的即时通信路由器命名时,会检查名称是否重复,只有不重复的名称才能够被命名。同时,即时通信路由器也负责审查即时通信服务器名称的唯一性,当某个路由器新增要管理的服务器时,它会审查新增服务器的名称是否与它已管理的服务器的名称重复,如果重名,它会强制要求新增服务器改名。
(2)服务命名
为每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服务器名称格式由两部分组成,以“.”隔开;其中,前一部分由“S_”开头,后面接着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不超过6个字符长度的字符,通常代表了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名称;后一部分是行业名称,由3个字符组成;这样得到即时通信服务器的名称格式就是“S_XXXXXX.XXX”。
上述行业名称与现有的常用顶级域名后缀相一致,企业由“com”表示,组织由“org”表示,政府由“gov”表示,教育机构由“edu”表示,军事机构由“mil”表示,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即时通信服务器负责审查用户名称的唯一性。在新的即时通信用户注册时,服务器会审查注册的用户名称的第一部分是否与现有数据库中的用户名称重名,如果重名将无法注册,直至新用户选择了唯一的名称。
(3)用户命名
即时通信用户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上注册账号时,可自行选择长度不超过16个字符的字母或数字或其组合的字符作为用户名称的第一部分,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该用户所注册的即时通信服务器的名称为用户名称的第二部分,中间由符号“”连接,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所连接的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为用户名称的第三部分,由符号“.”连接,至此得到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R_XXXXXX”。
进一步地,如果是某个即时通信系统内的即时通信用户进行相互通信,那么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用前两部分来表示即可,不需要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分属不同即时通信系统的即时通信用户相互通信时,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必须完整表示,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R_XXXXXX”。
上述提到的即时通信系统,是指由一个团队、团体、企业或组织建立的专属的即时通信系统,由至少一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和一个即时通信用户组成; 即时通信用户需要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上注册账号并登录,才能使用即时通信系统。即时通信系统需要接入即时通信路由器,由路由器为它提供寻址服务,这样才能与其他团队、团体、企业或组织的即时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上述这些名称的唯一性,通过即时通信路由器的路由寻址,属于不同团体、组织、企业、地区或国家的各自独立的即时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其用户能够进行跨系统的即时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命名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路由命名
为每台即时通信路由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格式由“R_”开头,后面接着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不超过6个字符长度的字符,形成“R_XXXXXX”的名称格式。路由器的部署通常与地域相关,例如,在北京的一个即时通信路由器可命名为“R_BEIJ01”。这里,为了视觉上的美观和路由器数量上的区分,通常前4个字符用字母,后2个字符用数字来表示序号。
即时通信路由器名称的唯一性由路由服务网络的构建者来保证,新增的即时通信路由器命名时,会检查名称是否重复,只有不重复的名称才能够被命名。同时,即时通信路由器也负责审查即时通信服务器名称的唯一性,当某个路由器新增要管理的服务器时,它会审查新增服务器的名称是否与它已管理的服务器的名称重复,如果重名,它会强制要求新增服务器改名。
(2)服务命名
为每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服务器名称格式由两部分组成,以“.”隔开;其中,前一部分由“S_”开头,后面接着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不超过6个字符长度的字符,通常代表了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名称;后一部分是行业名称,由3个字符组成;这样得到即时通信服务器的名称格式就是“S_XXXXXX.XXX”。
上述行业名称与现有的常用顶级域名后缀相一致,企业由“com”表示,组织由“org”表示,政府由“gov”表示,教育机构由“edu”表示,军事机构由“mil”表示,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例如,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就可命名为“S_VRV01.com”。
即时通信服务器负责审查用户名称的唯一性。在新的即时通信用户注册时,服务器会审查注册的用户名称的第一部分是否与现有数据库中的用户名称重名,如果重名将无法注册,直至新用户选择了唯一的名称。
(3)用户命名
即时通信用户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上注册账号时,可自行选择长度不超过16个字符的字母或数字或其组合的字符作为用户名称的第一部分,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该用户所注册的即时通信服务器的名称为用户名称的第二部分,中间由符号“”连接,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所连接的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为用户名称的第三部分,由符号“.”连接,至此得到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R_XXXXXX”。这里,结合前面的举例,一个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为“zhongkuiS_VRV01.com.R_BEIJ01”。
进一步地,如果是某个即时通信系统内的即时通信用户进行相互通信,那么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用前两部分来表示即可,不需要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例如,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内的员工进行交流,用户名称就是“zhongkuiS_VRV01.com”,“sunwukongS_VRV01.com”,或者“tangsengS_VRV01.com”。即使一个团队、企业或组织部署了多台服务器,由于这些服务器共享一个用户数据库,且相互已进行网络连接,用户名称依然不需要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例如,前述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内的员工进行交流,在另一台服务器注册的员工“lishiminS_VRV02.com” 和“liyuanbaS_VRV02.com”也能够加入前述会话。
分属不同即时通信系统的即时通信用户相互通信时,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必须完整表示,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R_XXXXXX”。例如,北京市科委、北京大学和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员进行相互交流,用户名称必须分别完整表示为“zhaowuS_BJKW01.gov.R_BEIJ03”, “zhangsanS_PKU01.edu.R_BEIJ06”和“tangsengS_VRV01.com.R_BEIJ01”,这样三个单位的即时通信系统才能互联互通。
例如,当北信源的用户“tangsengS_VRV01.com.R_BEIJ01”邀请北京市科委的用户“zhaowuS_BJKW01.gov.R_BEIJ03”和北京大学的用户“zhangsanS_PKU01.edu.R_BEIJ06”加入群聊时,服务器“S_VRV01.com”将会向即时通信路由器请求寻址,查找服务器“S_BJKW01.gov”和“S_PKU01.edu”的网络地址。路由器找到这两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后,返回给“S_VRV01.com”。这样,“S_VRV01.com”会根据服务器“S_BJKW01.gov”和“S_PKU01.edu”的网络地址,与它们建立直接的网络连接,交换必要的信息后,这三个用户就能够进行即时通信了。
上述提到的即时通信系统,是指由一个团队、团体、企业或组织建立的专属的即时通信系统,由至少一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和一个即时通信用户组成; 即时通信用户需要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上注册账号并登录,才能使用即时通信系统。即时通信系统需要接入即时通信路由器,由路由器为它提供寻址服务,这样才能与其他团队、团体、企业或组织的即时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例如在这套体系中,北京市科委建立了自己专门的即时通信系统,科委内部的即时通信用户能够相互进行即时通信;北京大学建立了自己专门的即时通信系统,大学内部的即时通信用户能够相互进行即时通信;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建立了自己专门的即时通信系统,公司内部的即时通信用户能够相互进行即时通信。在没有接入即时通信路由器时,北京市科委、北京大学与北信源公司的即时通信用户不能相互进行即时通信,只有在各自的即时通信系统接入即时通信路由器后,这些系统才能互联互通,他们的用户才能相互进行即时通信。

Claims (9)

1.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三个步骤:
(1)路由命名:为每台即时通信路由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
(2)服务命名:为每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其身份;
(3)用户命名:每个即时通信用户可创建一个唯一的名称来标识自己的身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命名,其特征在于,命名规则是: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格式由“R_”开头,后面接着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不超过6个字符长度的字符,形成“R_XXXXXX”的名称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命名,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信路由器名称的唯一性,由构建路由服务网络的管理者来保证,新加入路由服务网络的即时通信路由器,其名称不得与网络中的路由器名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命名,其特征在于,命名规则是:
(1)名称格式由两部分组成,以“.”隔开;
(2)前一部分由“S_”开头,后面接着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不超过6个字符长度的字符,通常代表了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名称;
(3)后一部分是行业名称,由3个字符组成;
(4)得到即时通信服务器的名称格式为“S_XXXXXX.XXX”。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服务命名,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业名称是指:企业由“com”表示,组织由“org”表示,政府由“gov”表示,教育机构由“edu”表示,军事机构由“mil”表示,与现有的常用顶级域名后缀一致,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服务命名,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信服务器名称的唯一性,由管理它的即时通信路由器来保证,每台路由器所管理的服务器名称必须唯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命名,其特征在于,命名规则是:
(1)即时通信用户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上注册账号时,可自行选择长度不超过16个字符的字母或数字或其组合的字符作为用户名称的第一部分,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
(2)即时通信服务器必须保证用户名称的第一部分在用户数据库中的唯一性,只有不重复的名称才会得到注册;
(3)该用户所注册的即时通信服务器的名称为用户名称的第二部分,中间由符号“”连接,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
(4)该即时通信服务器所连接的即时通信路由器的名称为用户名称的第三部分,由符号“.”连接,至此得到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R_XXXXXX”。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户命名,其特征在于,某个即时通信系统内的即时通信用户相互通信时,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可用前两部分来表示,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分属不同即时通信系统的即时通信用户相互通信时,即时通信用户的名称必须完整表示,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S_XXXXXX.XXX.R_XXXXXX”。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即时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由至少一台即时通信服务器和一个即时通信用户组成,属于某个团队、团体、企业或组织;
(2)即时通信用户需要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上注册账号并登录,才能使用即时通信系统;
(3)即时通信系统需要经由即时通信路由器,才能与其他团队、团体、企业或组织的即时通信系统进行互联互通。
CN201510286154.6A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Active CN104901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6154.6A CN104901870B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PCT/MY2015/050078 WO2016195473A1 (en) 2015-05-29 2015-07-28 A type of user naming method used in instant messaging(i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6154.6A CN104901870B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870A true CN104901870A (zh) 2015-09-09
CN104901870B CN104901870B (zh) 2018-07-13

Family

ID=5403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6154.6A Active CN104901870B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1870B (zh)
WO (1) WO20161954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1555A (zh) * 2015-12-24 2017-07-04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跨网络即时通信的用户账号定义方法
CN107302601A (zh) * 2016-04-15 2017-10-27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dns及解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135A (zh) * 2009-03-04 2010-09-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3052430A (zh) * 2011-07-19 2013-04-17 科乐美数码娱乐株式会社 具备交流功能的娱乐系统
CN104811379A (zh) * 2015-04-29 2015-07-29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即时通信服务器互联互通的路由器寻址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8570A (ja) * 2001-09-03 2003-03-14 Fujitsu Ltd サービス提供方法、中継装置及びサービス提供装置
US7587482B2 (en) * 2004-09-08 2009-09-08 Yahoo! Inc. Multimodal interface for mobile messaging
US7966304B2 (en) * 2007-11-30 2011-06-21 Yahoo! Inc. Enabling searching on abbreviated search terms via messaging
JP5856015B2 (ja) * 2012-06-15 2016-02-0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135A (zh) * 2009-03-04 2010-09-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和控制方法
US20100228820A1 (en) * 2009-03-04 2010-09-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052430A (zh) * 2011-07-19 2013-04-17 科乐美数码娱乐株式会社 具备交流功能的娱乐系统
US8651962B2 (en) * 2011-07-19 2014-02-18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 Amusement system having communication function
CN104811379A (zh) * 2015-04-29 2015-07-29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即时通信服务器互联互通的路由器寻址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1555A (zh) * 2015-12-24 2017-07-04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跨网络即时通信的用户账号定义方法
CN106921555B (zh) * 2015-12-24 2020-04-07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跨网络即时通信的用户账号定义方法
CN107302601A (zh) * 2016-04-15 2017-10-27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dns及解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870B (zh) 2018-07-13
WO2016195473A1 (en)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1371B (zh) 一种全新的即时通信系统
CN104618312B (zh) 一种m2m应用的远程注册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85778B (zh) 一种基于vll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4993998B (zh) 支持云部署的企业级安全即时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4580551B (zh) 一种组网数据中心系统及方法
CN106034068A (zh) 群聊中进行私聊的方法、装置、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6817294A (zh) 一种支持跨系统通信的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和方法
US7957300B2 (en) Network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111401A (zh) 一种跨即时通信系统的建群方法
CN104468805B (zh) 消息路由装置和方法
CN102474469A (zh) 用于在即时消息收发服务与短消息服务之间联网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06368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通信实现方法
CN104901870A (zh)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的用户命名方法
CN101345657A (zh) 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集群管理多个网元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77298A (zh) 一种企业即时通讯系统的多方会话实现方法
CN106257865A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11379A (zh) 用于即时通信服务器互联互通的路由器寻址方法
CN105227334A (zh) 一种Fabric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装置
CN105376231A (zh) 一种实现业务隔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72015A (zh) 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网络数据通信方法
CN109639565A (zh) 一种去中心化的即时通信多服务节点互联互通系统
CN106789271B (zh) 一种报障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921555B (zh) 一种用于跨网络即时通信的用户账号定义方法
CN111193614A (zh) 连接全球不同地区网络环境的跨区域服务器系统和方法
US2011025822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identifier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