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8830B -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98830B CN104898830B CN201510213035.8A CN201510213035A CN104898830B CN 104898830 B CN104898830 B CN 104898830B CN 201510213035 A CN201510213035 A CN 201510213035A CN 104898830 B CN104898830 B CN 1048988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arm clock
- electronic equipment
- clock calling
- data
- h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基于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只需要通过握住电子设备就能自动修改当前闹钟提醒的相关设置、而无需进入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中闹钟提醒功能的相关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闹钟应用是现在的智能移动装置(如手机)的常见应用之一。使用时,用户预先设置一个提醒时间,若到达该提醒时间时,闹钟应用会以闹铃或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此时移动装置一般会显示闹钟提醒界面,所述闹钟提醒界面上一般设有虚拟按钮供用户关闭/暂停闹钟提醒。然而当用户处于半睡半醒状态时,需要伸手点击/拖动闹钟提醒界面上的相关按钮来关闭闹铃/振动或者使闹钟暂停提醒。如果用户未进行上述操作,则一般上述闹铃/振动会一直持续直至达到预设的时间。
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下,为了不打扰到他人,需要能够快速的关闭/暂停闹钟提醒。然而,前述的传统的操作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例如,当手机不在身边时,用户需要首先找到并且利用一只手拿起手机,之后再利用另一只手进行点击/滑动虚拟按钮,上述过程使得快速的关闭/暂停闹钟提醒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基于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只需要通过握住电子设备就能自动修改当前闹钟提醒的相关设置、而无需进入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其包括:
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
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包括:
判断闹钟提醒事件对应的触发时间是否到达,若是,则判定为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输出闹钟提醒。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中,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的步骤包括: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再次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否,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中,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的步骤包括: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或者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所述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返回所述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的步骤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检测一次握持传感器的输出。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方法中还包括:
进入闹钟提醒设置界面;
显示关联配置项,用以提示配置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是否触发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迟提醒功能的关联操作;
通过所述关联配置项获取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生成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所述配置信息中选中的关联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系统,其包括:
闹钟功能触发模块,用于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
自动操作模块,用于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操作模块用于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再次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否,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或者
所述自动操作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或者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所述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返回所述闹钟功能触发模块。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包括:
界面生成单元,用于进入闹钟提醒设置界面;
配置项生成单元,用于显示关联配置项,用以提示配置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是否触发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迟提醒功能的关联操作;
信息生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关联配置项获取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生成配置信息;
关联执行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所述配置信息中选中的关联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用于感知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时引起的参数变化,输出数据;
处理器,用于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所述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
本发明可以只需要通过握住电子设备就能自动修改当前闹钟提醒的相关设置、而无需进入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不需要用户找某特定按键后再执行,用户在操作上更方便快捷。因此适应更多场合的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握住和放开电子设备而自动进入闹钟的稍后提醒功能,而无需进入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在电子设备锁屏状态下依然可能实现这一自动进入闹钟稍后提醒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闹钟提醒功能的相关技术,本发明利用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握持该电子设备,如果用户握持该电子设备,自动启动闹钟的稍后提醒功能和/或者取消当前闹钟提醒,简便用户操作,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并且可以在电子设备锁屏状态下依然可能实现这一自动进入闹钟的稍后提醒功能和/或者取消当前闹钟提醒的响铃提示的功能。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等其中包括闹钟提醒功能的所有移动电子设备。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其包括以下各个步骤。
在步骤S100中,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时,则执行下述步骤S200,否则等待。
上述闹钟提醒事件指移动电子设备输出闹钟提醒,所述闹钟提醒可以为音频输出和/或振动。可以理解地,所述闹钟提醒并不局限于上述形式,只要能提醒用户均可。上述闹钟提醒事件在预设的时间被触发,用户通过在一闹钟提醒设置界面中设定上述预设时间。在上述闹钟提醒设置界面中,用户还可以设置闹钟提醒信息和选择闹钟提醒的形式(例如音频输出和/或振动),闹钟提醒信息至少包括提醒事项(包括当前要做的事情等等)。
此外,一些移动电子设备的闹钟还提供延时提醒功能:在上述预设时间到达后,移动电子设备输出闹钟提醒,并且提供显示界面供用户选择关闭闹钟还是延时提醒,如果用户选择延时提醒,则在上述预设时间过到达过后的预设时间间隔后,移动电子设备再次输出闹钟提醒。在本发明中,上述预设时间或基于上述预设时间及预设时间间隔计算出的时间均称为触发时间,在所述触发时间到达时,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输出闹钟提醒。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00中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判断闹钟提醒事件对应的触发时间是否到达,若是,则判定为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若否,则返回初始步骤,直到到达触发时间后触发相应设置的闹钟提醒事件。
步骤S102,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时,输出闹钟提醒,即输出该闹钟提醒事件对应设置的提示音效,或者进入闹钟提醒界面显示与上述触发时间对应的闹钟提醒信息、并输出该闹钟提醒事件对应设置的提示音效。这里的触发时间含义参见上文相关解释。
在步骤S200中,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时,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上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所述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若否,则保持输出闹钟提醒。
上述握持传感器(grip sensor)至少包括:分别安装于电子设备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的两个握持传感器。人手触摸在握持传感器上面会引起其电容的变化,通过电容变化的不同来识别是否握持以及握持的状态。握持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调节,灵敏度高允许人手不必直接接触传感器即可改变传感器电容。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三个侧边均加入了握持传感器。
基于此,在上述步骤S200中,接收的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上述电子设备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的两个握持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还可以包括:安装于上述电子设备中所有握持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握持传感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只要能侦测到用户的握持状态均可,例如触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又如,如果上述移动终端中的握持传感器本身能够输出反映用户握持手机的姿态的数据,则上述步骤S200中,获取的移动终端中握持传感器产生的数据可以包括:上述移动终端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的两个握持传感器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或者上述移动终端中所有握持传感器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这里的姿态辨识标识是指除电容变化之外的已可以初步表征用户握持移动终端设备姿态的初始信号。例如,当电容变化显示电子设备被用户握持时,则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为“1”;反之,当电容变化显示电子设备未被用户握持时,则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为“0”。
考虑到输出闹钟提醒时,用户未必能立即握持电子设备(例如用户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找到电子设备),因此,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0中,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的步骤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检测一次握持传感器的输出,判断是否接收到上述数据,并据此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执行取消输出上述闹钟提醒事件对应设置的提示音效的步骤之后,执行以下步骤S301和步骤S302。
在步骤S301中,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执行步骤302;若是则结束当前的闹钟提醒。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提供的闹钟提醒界面中包含有虚拟按钮,用户通过点击/滑动所述虚拟按钮等操作关闭闹钟提醒。
在步骤S302中,再次接收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否,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还可返回到初始步骤进入到下一次的触发时间的判断循环过程中;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301,保持取消输出所述闹钟提醒的状态,直到用户通过点击/滑动所述虚拟按钮等操作关闭闹钟提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次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的判断,来使通过简单的抓起和放下电子设备的操作自动启动延迟提醒功能。
还比如,在图3中,上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和/或者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在此之后,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S311。
在步骤S311中,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返回步骤S100或步骤S101;若是则关闭当前的闹钟提醒。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上提供闹钟提醒界面,并在该界面中配置相关控件,用以获取用户关闭闹钟提醒事件触发功能的操作。当用户点击相关控件后,即获取了关闭闹钟提醒事件触发功能的指令。
为了提供用户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进入闹钟提醒设置界面;
在闹钟提醒设置界面显示关联配置项,用以提示用户配置在上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是否触发上述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的关联操作;
通过上述关联配置项获取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生成配置信息;
根据上述配置信息,在上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上述配置信息中选中的关联操作。例如,若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是取消输出闹钟提醒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则在上述步骤S200中,在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上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的操作;若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是启动延时提醒功能和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则在上述步骤S200中,在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启动延时提醒功能和取消输出闹钟提醒的操作。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闹钟功能触发模块100,用于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及
自动操作模块200,用于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时,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上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所述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
上述闹钟功能触发模块100和自动操作模块200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100和步骤S200,具体可参见前文中有关步骤S100和步骤S200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闹钟功能触发模块100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闹钟提醒事件对应的触发时间是否到达,若是,则判定为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输出上述闹钟提醒;若否则返回初始步骤,直到到达触发时间后触发相应设置的闹钟提醒事件,即执行上述闹钟功能触发模块100。该上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101和S102,具体可参见前文中有关步骤S101和S102的具体说明,在此不累述。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自动操作模块200用于在上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上述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再次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上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否,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本实施例主要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301和步骤S302,具体可参见前文中有关步骤S301和步骤S302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累述。
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自动操作模块200用于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或者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所述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返回所述闹钟功能触发模块。本实施例主要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S311,具体可参见前文中有关步骤S311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累述。
考虑到从触发了闹钟提醒事件到见到用户握持电子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因此,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自动操作模块200中,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上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的步骤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检测一次握持传感器的输出,判断是否接收到上述数据,并执行一次判断上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系统,其还包括:
界面生成单元,用于进入闹钟提醒设置界面;
配置项生成单元,用于显示关联配置项,用以提示配置在上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是否触发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迟提醒功能的关联操作;
信息生成单元,用于通过上述关联配置项获取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生成配置信息;及
关联执行操作单元,用于根据上述配置信息,在上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上述配置信息中选中的关联操作。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了用户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并且还可以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自动操作模块200所执行的关联操作。
以上各个实施例在具体说明中仅只针对相应步骤的实现方式进行了阐述,然后在逻辑不相矛盾的情况下,上述各个实施例是可以相互组合的而形成新的技术方案的,而该新的技术方案依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公开范围内。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承载在一个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载体(如ROM、磁碟、光盘,服务器存储空间)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系统结构和方法。
因此,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用于感知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时引起的参数变化,输出数据;
处理器,用于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所述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
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具体可参见前文中有关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的具体解释说明,在此不再累述。
上述握持传感器(grip sensor)至少包括:分别安装于电子设备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的两个握持传感器。人手触摸在握持传感器上面会引起其电容的变化,通过电容变化的不同来识别是否握持以及握持的状态。握持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调节,灵敏度高允许人手不必直接接触传感器即可改变传感器电容。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三个侧边均加入了握持传感器。
基于此,接收的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上述电子设备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的两个握持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还可以包括:安装于上述电子设备中所有握持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握持传感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只要能侦测到用户的握持均可,例如触点传感器。
又如,如果上述移动终端中的握持传感器本身能够输出反映用户握持手机的姿态的数据,则获取的移动终端中握持传感器产生的数据可以包括:上述移动终端两个相对的长侧边上的两个握持传感器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或者上述移动终端中所有握持传感器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这里的姿态辨识标识是指除电容变化之外的已可以初步表征用户握持移动终端设备姿态的初始信号。例如,当电容变化显示电子设备被用户握持时,则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为“1”;反之,当电容变化显示电子设备未被用户握持时,则输出的姿态辨识标识为“0”。
本发明可以只需要通过握住电子设备就能自动修改当前闹钟提醒的相关设置、而无需进入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不需要用户找某特定按键后再执行,用户在操作上更方便快捷。因此适应更多场合的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握住和放开电子设备而自动进入闹钟的稍后提醒功能,而无需进入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在电子设备锁屏状态下依然可能实现这一自动进入闹钟稍后提醒的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
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所述握持传感器为灵敏度允许人手不必直接接触即可改变其电容值的传感器;
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的步骤包括:
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再次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
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否,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包括:
判断闹钟提醒事件对应的触发时间是否到达,若是,则判定为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输出闹钟提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的步骤包括:
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或者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并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所述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返回所述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闹钟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的步骤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检测一次握持传感器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还包括:
进入闹钟提醒设置界面;
显示关联配置项,用以提示配置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是否触发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迟提醒功能的关联操作;
通过所述关联配置项获取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生成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所述配置信息中选中的关联操作。
6.一种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闹钟功能触发模块,用于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
自动操作模块,用于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所述握持传感器为灵敏度允许人手不必直接接触即可改变其电容值的传感器;
所述自动操作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再次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否,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或者
所述自动操作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或者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所述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返回所述闹钟功能触发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界面生成单元,用于进入闹钟提醒设置界面;
配置项生成单元,用于显示关联配置项,用以提示配置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是否触发所述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迟提醒功能的关联操作;
信息生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关联配置项获取用户选中的关联操作,生成配置信息;
关联执行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执行所述配置信息中选中的关联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用于感知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时引起的参数变化,输出数据;
处理器,用于监控闹钟提醒事件是否发生,当闹钟提醒事件被触发,则接收所述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是,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和/或启动延时提醒功能,所述握持传感器为灵敏度允许人手不必直接接触即可改变其电容值的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数据被判定为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时,则取消输出闹钟提醒;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以关闭闹钟提醒的操作,若否,则再次接收安装于电子设备中的握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表征电子设备被握持;若否,则启动延迟提醒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3035.8A CN104898830B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PCT/CN2016/070783 WO2016173300A1 (zh) | 2015-04-29 | 2016-01-13 | 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3035.8A CN104898830B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98830A CN104898830A (zh) | 2015-09-09 |
CN104898830B true CN104898830B (zh) | 2018-09-04 |
Family
ID=5403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13035.8A Active CN104898830B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98830B (zh) |
WO (1) | WO20161733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8830B (zh) * | 2015-04-29 | 2018-09-04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05488947A (zh) * | 2015-11-18 | 2016-04-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7024266A (zh) * | 2017-03-20 | 2017-08-0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体重检测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及系统 |
CN108733197A (zh) * | 2017-04-13 | 2018-11-02 | 上海苗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时间管理方法以及时间管理终端 |
CN107295183A (zh) * | 2017-06-30 | 2017-10-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
CN113489837B (zh) * | 2021-06-23 | 2022-07-1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闹钟工作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2840A (zh) * | 2014-01-22 | 2014-05-14 |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闹钟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468950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控制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3224403A1 (en) * | 2002-05-08 | 2003-11-11 | Yaron Hayut | Waking up system and method |
CN101635156B (zh) * | 2008-07-21 | 2011-08-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可产生搓碟效果的手持设备及方法 |
CN102724362B (zh) * | 2012-06-18 | 2013-12-25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3501389A (zh) * | 2013-09-28 | 2014-01-08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关闭闹钟的方法及终端 |
CN103823562B (zh) * | 2014-02-28 | 2017-07-11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自动提醒用户睡觉的方法、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
CN104767890B (zh) * | 2015-04-23 | 2017-11-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手持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898830B (zh) * | 2015-04-29 | 2018-09-04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
2015
- 2015-04-29 CN CN201510213035.8A patent/CN104898830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13 WO PCT/CN2016/070783 patent/WO201617330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8950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控制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792840A (zh) * | 2014-01-22 | 2014-05-14 |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闹钟控制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98830A (zh) | 2015-09-09 |
WO2016173300A1 (zh) | 2016-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98830B (zh) | 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中的闹钟提醒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
AU2023201077B2 (en) | Multi-device charging user interface | |
CN105635449B (zh) | 一种闹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3890695B (zh) | 基于手势的接口系统和方法 | |
CN106471518B (zh) | 基于用户相关信号在两种电源状态之间的转换 | |
EP3161707A1 (en) |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same | |
CN107885534A (zh) | 一种锁屏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AU2021200894B2 (en) | Multi-device charging user interface | |
CN103309572A (zh)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5320436A (zh) | 一种以手指关节敲击屏幕来触发截屏的方法 | |
CN105045382A (zh) | 一种对移动设备上的闹铃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902092A (zh) | 一种闹钟延时时长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 |
CN105528076A (zh) | 终端闹铃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4821996B (zh) | 一种接听或挂断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034317A (zh) | 一种待机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170438A (zh) | 一种应用程序自动安装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4751586A (zh) | 一种终端、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375585B (zh) | 一种日程提醒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04767890B (zh) | 基于手持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及装置 | |
TW201248463A (en) |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erroneous touches | |
CN106293424A (zh) | 一种关闭闹铃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05827811B (zh) | 一种防盗方法、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 | |
CN110032322A (zh) | 移动电子装置、操作方法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取储存介质 | |
CN105718109B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的重压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872561A (zh) | 一种终端屏幕管理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