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6683B -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6683B
CN104896683B CN201410078417.XA CN201410078417A CN104896683B CN 104896683 B CN104896683 B CN 104896683B CN 201410078417 A CN201410078417 A CN 201410078417A CN 104896683 B CN104896683 B CN 104896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able switch
value
pressure
aperture
variable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84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96683A (zh
Inventor
郭晓峰
胡朝发
朱波
曹勇
何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100784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6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6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6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96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6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压装置、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降压装置包括能存储冷媒的储液罐,与所述储液罐和室外侧换热器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设置有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管道,还包括与所述储液罐和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设置有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管道,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能够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并执行相关动作。从而在系统检测出系统压力过高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先配置好的规则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或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以使得系统循环管道中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输送至储液罐,减小系统压力值,并保证空调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系统压力过高的情况,而压力过高会导致空调器的压缩机和系统零部件损坏。因此,为了保证空调器各部件的使用寿命,需要解决空调器系统压力过高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空调器系统压力过高损坏压缩机及各个部件,通常采用高压保护的方法。该方法在空调系统中增加高低压开关或压力传感器,当检测到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后,系统就会停机,从而保证空调器系统各部件的安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高压保护方法虽然保证了压缩机和各部件的安全性,却不能够及时的解决系统压力过高的问题,从而长时间的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及时解决空调器系统压力过高而导致的用户长时间无法正常使用空调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压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环境感温包和压力传感器,还包括:
能存储冷媒的储液罐;
与所述储液罐和室外侧换热器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可控开关;
与所述储液罐和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为电子膨胀阀。
其中,所述环境感温包设置在室外机上,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缩机排气口,用于检测压缩机排气压力。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与上述任一种降压装置,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值及排气压力值;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
如果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如果否,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或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是否超过当前预设规则下的最大压力设定值;
若是,则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可选的,在所述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是否大于最大变化量设定值;
若是,则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第一压力设定值和第二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并小于第二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1,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压力设定值时,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第一变化量设定值和第二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在所述变化矢量小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2;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且小于零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1;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1,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第三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三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第一变化量设定值和第二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在所述变化矢量小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2;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且小于零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1;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任一种降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值及排气压力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
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并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温度设定值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
压力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开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变化量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开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室内侧换热器和室外侧换热器,还包括上述任一种降压装置。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降压装置包括能存储冷媒的储液罐,与所述储液罐和室外侧换热器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设置有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管道,还包括与所述储液罐和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设置有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管道,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能够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并执行相关动作。从而在系统检测出系统压力过高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先配置好的规则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或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以使得系统循环管道中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输送至储液罐,减小系统压力值,并保证空调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降压装置的结构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控制可控开关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控制可控开关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降压装置的结构布局图,参见图1所示,所述降压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可以包括:控制器10以及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的环境感温包11和压力传感器12,还包括:
能存储冷媒的储液罐13;
与所述储液罐13和室外侧换热器14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第一管道15;所述第一管道15上设置有第一可控开关151;
与所述储液罐13和气液分离器16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第二管道17;所述第二管道17上设置有第二可控开关171;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151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171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
其中,所述环境感温包11和压力传感器12设置在室外,用于检测空调所处的环境温度和实际排气压力。所述环境感温包11可以设置在空调外机网罩上的感温包架上,用线进行绑扎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151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171可以为电子膨胀阀,以方便接收所述控制器10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执行与所述控制信号相应的动作,例如增大或减小开关的开度。
所述降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控制器10接收所述环境感温包11和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值以及排气压力值,然后首先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当所述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不同时,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控制方法及标准也不同。因此,在基于所述温度设定值判断确定了所述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后,可以根据与所述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来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以实现将室外侧换热器14或气液分离器16的进气管或出气管中传输的冷媒输送至所述储液罐13中,达到泄压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降压装置在系统检测出系统压力过高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先配置好的规则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或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以使得系统循环管道中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输送至储液罐,减小系统压力值,以保证空调系统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安全工作,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降压装置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值及排气压力值;
由于本空调控制方法是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降压装置实现的,因此,步骤201中的环境温度值可以通过环境感温包来检测获取,所述排气压力值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获取。
步骤202: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如果是,进入步骤203,如果否,进入步骤204;
由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控制方法及标准也不同,也即控制逻辑不同,因此,在步骤201获取到环境温度值和排气压力值后,需要首先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以便于后续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来确定怎样控制所述降压装置。
步骤2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步骤204: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上述步骤203和步骤2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控制可控开关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301: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步骤302: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步骤303: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步骤304: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步骤305: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步骤301-步骤305,下面给出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下面示例中,以T代表环境温度值,以P代表排气压力。
当T≥T设定时,执行如下操作:
当P<P设定1时,空调系统按照正常控制逻辑运行,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全部关闭;
当P设定1≤P<P设定2时,控制器发出警告信号W1,同时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B1,第二可控开关关闭,即开度为0,然后判断t秒内压力值变化,令△P=P-Pt,若0≤△P≤△Pmax,则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1,若△P>△Pmax,则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2;若△Pmin≤△P<0,则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B2,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K1;若△P<△Pmin,则第一可控开关关闭,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K2,t1秒后第二可控开关关闭;
当P≥P设定2时,空调系统停机,并报故障代码E1;
当T<T设定时,执行如下操作:
当P<P设定3时,空调系统按照正常控制逻辑运行,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全部关闭;
当P≥P设定3时,控制器发出警告信号W2,同时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B2,第二可控开关关闭,然后判断t秒内压力值变化,令△P=P-Pt,若0≤△P≤△Pmax,则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2;若△P>△Pmax,则空调系统停机,并报故障代码E2;若△Pmin≤△P<0,则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B2,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K1;若△P<△Pmin,则第一可控开关关闭,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调整到K2,t1秒后第二可控开关关闭。
在上述示例中,T设定为温度设定值,P设定1可以称为第一压力设定值,P设定2可以称为第二压力设定值;△Pmin可以称为第一变化量设定值,△Pmax可以称为第二变化量设定值。
从上述示例中也可以看出,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在开启后,会在预设执行时间后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在不同情况下的各个开度值,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经验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来设定,其并没有固定限制值。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上述示例中的相同符号代表的开度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上述控制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做不脱离技术原理的相关调整和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能够在系统压力异常的情况下自主处理空调压力过高的问题,通过将冷媒循环管道中的冷媒输送至储液罐的方式来降低冷媒循环管道的排气压力,使得空调器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安全的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03和步骤204的具体实现过程还可以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控制可控开关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401: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是否超过当前预设规则下的最大压力设定值;若是,进入步骤402;若否,进入步骤403;
步骤402: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在所述排气压力值超过当前预设规则下的最大压力设定值时,说明空调系统的压力非常的高,通过控制器的降压调节(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可能不能够及时的将系统压力降到正常范围内,如果空调系统继续运行,则会使的空调器件发生故障,因此,这种情况下,需要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步骤403: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步骤404: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步骤405: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步骤406: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是否大于最大变化量设定值;若是,进入步骤402;若否,进入步骤407;
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最大变化量设定值时,说明空调系统运行过程存在不正常,这时也需要控制空调系统停机,以便于用户查看维护。
步骤407: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步骤408: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系统压力特别高,系统自身无法进行足够的降压调节的时候,以及系统运行状态不正常时,系统都会自动停机,以保障空调系统各部件的安全,并且停机动作可以提示用户进行相关的检查维护。
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发明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降压装置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空调控制装置5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值及排气压力值;
其中,所述黄精温度值可以通过环境感温包来检测获取,所述排气压力值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获取。
判断模块502,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控制方法及标准也不同,也即控制逻辑不同,因此,在获取到环境温度值和排气压力值后,需要首先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以便于后续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来确定怎样控制所述降压装置。
开关控制模块503,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并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温度设定值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在一个示意性的示例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503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503具体可以包括:
压力区间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开度控制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检测模块603,用于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变化量区间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开度调整模块605,用于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其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在不同情况下的各个开度值,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经验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来设定,其并没有固定限制值。上述开关控制模块503包括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做不脱离技术原理的相关调整和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装置能够在系统压力异常的情况下自主处理空调压力过高的问题,通过将冷媒循环管道中的冷媒输送至储液罐的方式来降低冷媒循环管道的排气压力,使得空调器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安全的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503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是否超过当前预设规则下的最大压力设定值;系统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在所述排气压力值超过当前预设规则下的最大压力设定值时,说明空调系统的压力非常的高,通过控制器的降压调节(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可能不能够及时的将系统压力降到正常范围内,如果空调系统继续运行,则会使的空调器件发生故障,因此,这种情况下,需要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50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是否大于最大变化量设定值;则所述系统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最大变化量设定值时,说明空调系统运行过程存在不正常,这时也需要控制空调系统停机,以便于用户查看维护。
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系统压力特别高,系统自身无法进行足够的降压调节的时候,以及系统运行状态不正常时,系统都会自动停机,以保障空调系统各部件的安全,并且停机动作可以提示用户进行相关的检查维护。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所述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任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因此其同样能够在系统压力异常的情况下自主处理空调压力过高的问题,通过将冷媒循环管道中的冷媒输送至储液罐的方式来降低冷媒循环管道的排气压力,使得空调器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安全的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室内侧换热器和室外侧换热器,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任意一种降压装置,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8为压缩机,19为室内侧换热器,其余结构可以结合图1及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图1各结构部件的介绍内容来理解。由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任意一种降压装置,因此,所述空调系统同样能够在检测出系统压力过高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好的规则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或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以使得系统循环管道中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输送至储液罐,减小系统压力值,以保证空调系统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安全工作,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控制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降压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环境感温包和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存储冷媒的储液罐;
与所述储液罐和室外侧换热器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可控开关;
与所述储液罐和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环境感温包检测的室外环境温度值、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排气压力值,以及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为电子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温包设置在室外机上,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缩机排气口,用于检测压缩机排气压力。
4.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值及排气压力值;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
如果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如果否,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或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是否超过当前预设规则下的最大压力设定值;
若是,则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是否大于最大变化量设定值;
若是,则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第一压力设定值和第二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并小于第二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1,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压力设定值时,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第一变化量设定值和第二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在所述变化矢量小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2;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且小于零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2, 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1;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1,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第三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三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第一变化量设定值和第二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在所述变化矢量小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2;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且小于零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1;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10.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值及排气压力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
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并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温度设定值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
压力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开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变化量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开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12.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室内侧换热器和室外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压装置。
CN201410078417.XA 2014-03-05 2014-03-05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896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8417.XA CN104896683B (zh) 2014-03-05 2014-03-05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8417.XA CN104896683B (zh) 2014-03-05 2014-03-05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6683A CN104896683A (zh) 2015-09-09
CN104896683B true CN104896683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02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8417.XA Active CN104896683B (zh) 2014-03-05 2014-03-05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66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7031B (zh) * 2018-02-09 2021-02-23 青岛朗进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489164A (zh) * 2018-03-30 2018-09-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56127B (zh) * 2019-09-10 2022-03-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蓄冷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15570U (zh) * 2009-12-09 201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1844627U (zh) * 2010-11-05 2011-05-25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制冷剂量的空调器
CN203719047U (zh) * 2014-03-05 2014-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压装置和一种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5779Y (zh) * 2004-04-05 2005-03-16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实现冷媒充灌量动态控制的空调器节流装置
JP2007032899A (ja) * 2005-07-26 2007-02-08 Kenji Umetsu 燃焼熱利用温熱発生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15570U (zh) * 2009-12-09 201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1844627U (zh) * 2010-11-05 2011-05-25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制冷剂量的空调器
CN203719047U (zh) * 2014-03-05 2014-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压装置和一种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6683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3192B (zh) 一种防凝露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多联空调系统
CN106322640B (zh) 空调室内负荷突变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CN105258416B (zh) 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5605842B (zh) 多模块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3807987B (zh) 一种空调防高压系统及防高压方法
CN104421139B (zh) 压缩机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819547B (zh) 一种变频空调系统开机时的缺氟检测及保护方法和系统
US6073455A (en) Refrigerant leakage warning device for apparatus having refrigeration cycle using flammable refrigerant
CN104964384B (zh) 一种变频空调系统运行中的缺氟检测及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6196469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RU2722319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ндиционером
CN107289599A (zh) 一种检测空调冷媒泄露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6765903B (zh)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外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03982951B (zh) 多联机空调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96812U (zh) 空调机组的保护控制装置以及空调机组
CN113587359B (zh) 阀门截止保护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空调
CN107314499A (zh) 一种空调制热低压开关保护控制方法
CN104896683B (zh) 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72758B (zh)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化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3203179B (zh) 传感器脱落判定及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5627650B (zh) 一种液态冷媒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60101A (zh) 一种空调电子膨胀阀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9297222A (zh) 热泵热水机组控制方法
CN108758970A (zh) 一种排气感温包的异常状态检测方法及压缩机保护方法
CN110440409A (zh) 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8

Address after: Room 317, 416 jingwan Road, Jingan Town, Doume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Gree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70 Jinji West Road, Qiansha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atentee befor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