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8065B -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8065B
CN104888065B CN201510134289.0A CN201510134289A CN104888065B CN 104888065 B CN104888065 B CN 104888065B CN 201510134289 A CN201510134289 A CN 201510134289A CN 104888065 B CN104888065 B CN 104888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gh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weigh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42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8065A (zh
Inventor
张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342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8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8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8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8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8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包括:杏仁、炙百部、紫菀、前胡、制半夏、陈皮、茯苓以及甘草。制备包括:将原料研磨成粉后即得。本发明对治疗咳嗽疗程短、见效快,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适合所有人群。通过药物刺激腧穴,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具有静滴、肌注、口服等治疗方法所没有的治疗效应,因而作用独特、疗效显著,尤其对输液、肌注或口服用药久治不愈的咳嗽,一贴见效,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咳嗽是喉部或气管的粘膜受到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的呼气,声带振动的现象,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支气管内异物、肺结核等。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不但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喑哑、呼吸肌痛及呼吸道出血。引起咳嗽的原因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入侵后引起鼻咽部、扁桃体、气管、支气管以至肺部的感染等。随着空气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年来咳嗽的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咳嗽的药物有许多种,例如用针剂、西药、中药、糖浆等等,这些药物在治疗咳嗽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会产生副作用;二是使用针剂增加患者痛苦,容易过敏,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三是大多数人不喜欢服用或拒服药物,因而给治疗咳嗽带来了困难。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许多种治疗咳嗽的外贴膏药,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一般只单一地对某一种类型的咳嗽有效,而对其它类型的咳嗽无效;二是治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穴位贴敷治疗咳嗽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包括:
杏仁、炙百部、紫菀、前胡、制半夏、陈皮、茯苓以及甘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组分中重量份数如下:
杏仁6-10;炙百部8-12;紫菀8-12;前胡8-12;制半夏8-12;陈皮6-10;茯苓8-12;甘草3-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组分中重量份数如下:
杏仁7-9;炙百部9-11;紫菀9-11;前胡9-11;制半夏9-11;陈皮7-9;茯苓9-11;甘草4-6。
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取6-10重量份杏仁、8-12重量份炙百部、8-12重量份紫菀、8-12重量份前胡、8-12重量份制半夏、6-10重量份陈皮、8-12重量份茯苓、3-7重量份甘草研磨成粉后即得。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原料分别进行洗涤、烘干的步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敷料,制成贴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加入辅料,然后放入无纺布贴制成贴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贴敷在神阙穴(肚脐)或足底涌泉穴或天突穴或肺腧穴,即可达到治疗咳嗽的效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的原理,采用具有止咳化痰、宣肺平喘之功效的纯中药,敷于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刺激腧穴透过皮肤吸收,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支气管内异物、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能够畅肺气、除痰浊,迅速改善症状以达到治愈咳嗽的目的,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它是中医疗法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外用贴敷,具有“无毒副作用、安全、高效、方便、标本同治、增强体质”等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药物刺激腧穴,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具有静滴、肌注、口服等治疗方法所没有的治疗效应,因而作用独特、疗效显著,尤其对输液、肌注或口服用药久治不愈的咳嗽,一贴见效,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正在静滴或肌注治疗的咳嗽,用本发明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静滴或肌注次数,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本发明的运用,在减少使用抗生素和解决耐药菌株问题及避免滥用激素问题方面有一定意义。
3.本发明配方精妙,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咳嗽病证的病因病机针对性强,效果独特。
4.本发明可减少或避免口服药对胃、肠、肝、肾等脏器的刺激及其毒副作用;减少或避免静滴及肌注治疗带来的危险性、损伤性和痛苦性,具有不破坏人体正常组织的优点。
5.本发明可改变小儿口服喂药或输液、肌注时出现的畏针拒药、哭闹、依从性差,令家长苦恼的现状,对儿科的患者也非常适合。
6、本发明对治疗咳嗽疗程短、见效快,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适合所有人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杏仁6g、炙百部9g、紫菀9g、前胡10g、制半夏10g、陈皮8g、茯苓8g以及甘草3g。
制备方法,包括:
取杏仁、炙百部、紫菀、前胡、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研磨成粉后,加入凡士林,然后放入无纺布贴制成贴敷。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杏仁7g、炙百部8g、紫菀9g、前胡9g、制半夏9g、陈皮6g、茯苓9g以及甘草5g。
制备方法,包括:
取杏仁、炙百部、紫菀、前胡、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研磨成粉后,加入凡士林,然后放入无纺布贴制成贴敷。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杏仁10g、炙百部12g、紫菀8g、前胡8g、制半夏12g、陈皮9g、茯苓11g以及甘草7g。
制备方法,包括:
取杏仁、炙百部、紫菀、前胡、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研磨成粉后,加入凡士林,然后放入无纺布贴制成贴敷。
将300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分别应用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贴敷及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
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
杏仁9g、炙百部10g、紫菀12g、前胡12g、制半夏8g、陈皮10g、茯苓12g以及甘草7g。
制备方法,包括:
取杏仁、炙百部、紫菀、前胡、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研磨成粉后,加入凡士林,然后放入无纺布贴制成贴敷。
实施例5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疗效观察。
治疗方法:实验组每日睡前将所述贴敷贴在神阙穴(肚脐)或足底涌泉穴或天突穴或肺腧穴,晨起取下,一日一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中西药治疗。对照组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一日三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中西药治疗。
疗效观察:本发明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150例咳嗽患者中,外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贴敷5天后,治愈140例,治愈率占93.3%,好转8例,显效率占0.05%,总有效率为98.7%,无效2例,无效率占1.7%。对照组治愈率为75%,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本发明所述贴敷的临床疗效观察:
1、张某,男,3岁,2014年12月5日初诊。咳嗽7天,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口服头孢克肟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及清肺化痰颗粒,症状无明显改善,使用本发明,白天贴敷天突穴6-8小时,晚上贴敷神阙穴8-12小时,次日咳嗽明显改善,继续按上述方法巩固治疗,5天后痊愈。
2、楼某,女,45岁,2014年11月14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2个月,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静点头孢拉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症状稍改善仍咳嗽有痰,后求治中医,间断服用中药半月余,仍夜间、晨起咳嗽,痰黄不易咯出。使用本发明治疗,睡前贴敷神阙穴,次晨取下,两日后咳嗽明显改善,继续按上述方法巩固治疗,10日后痊愈,未再复发。
3、范某,男,30岁,2014年3月1日初诊。咽痛、咽痒、咳嗽2~3天,诊断:急性咽喉炎,自服金银花茶,症状缓解不明显。使用本发明治疗,睡前贴敷两足底涌泉穴,次晨取下,第二天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按上述方法巩固治疗,3日后痊愈。
4、刘某,女,九个月,2014年4月11日初诊。咳嗽、气喘、喉中痰鸣5天,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在义乌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5天,咳嗽仍剧烈,喉中痰鸣明显,稍气喘。在住院治疗的同时使用本发明治疗,白天贴敷肺腧穴6-8小时,睡前贴敷神阙穴8-12小时,当晚症状明显改善,气喘消失,喉中痰鸣减轻;继续按上述方法使用本发明巩固治疗,住院治疗3天后痊愈出院。
5、陈某,女,8岁,2014年8月25日初诊。发热、咳嗽3天,诊断为:支气管炎,在义乌市某诊所静点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天后,发热退,咳嗽明显。家属改口服中药,并使用本发明,每晚睡前贴敷两足底涌泉穴,次晨取下,当晚无咳嗽,继续按上述方法使用本发明及口服中药3天后症状消失。
6、张某,女,3岁,2015年1月5日初诊。咳嗽、鼻塞反复发作4月余,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予抗过敏药、多种消炎药间断治疗,效果不明显,晨起及夜间咳嗽、鼻塞明显,有痰不易咳出。予本发明每晚贴敷双足涌泉穴、神阙穴8-12小时,5日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继续予本发明治疗10天后痊愈。
7、曾某,男,70岁,2014年12月18日初诊。发热、咳嗽7天,诊断为:左下肺炎,在义乌市中医院住院治疗,予静脉点滴、雾化及口服中药治疗,发热退,咳嗽仍剧烈,以夜间为甚,痰黄稠不易咳出。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本发明贴敷肺腧、天突穴,每日1次,每次8-12小时,当晚咳嗽明显改善,继续予本发明及原治疗3天后,复查胸片正常,痊愈出院。
8、王某,男,2岁,2015年1月6日初诊。咳嗽1天,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本发明睡前贴敷神阙穴8-12小时,当晚即未闻咳嗽声,第二天无咳嗽,继续使用本发明巩固治疗2天,咳嗽未再发。
9、程某,女,29岁,2014年9月11日初诊。有过敏性哮喘史10余年,近日感冒后诱发哮喘,就诊时咳嗽、气喘3天,在义乌市復元医院门诊静脉点滴抗菌素、激素及雾化治疗,口服支气管解痉剂,症状稍改善,仍咳嗽、气喘、胸闷不适。予本发明白天贴敷肺腧穴、天突穴6-8小时,晚上睡前贴敷神阙穴、双足涌泉穴8-12小时,当晚即无气喘胸闷,咳嗽减轻,第二天即停静脉点滴抗菌素及激素,继续按上述方法使用本发明配合雾化治疗3天后,诸症消失。
10、冯某,男,2个月,2014年5月6日初诊。咳嗽、喉中痰鸣10余天,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10天后,因静脉滴注困难,家属转至我院求诊,予本发明白天贴敷神阙穴6-8小时,晚上贴敷两足涌泉穴8-12小时,当晚咳嗽明显减轻,喉中痰鸣不明显,继续按本方法贴敷3天后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治疗2天,症状未再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及重量份数如下:杏仁7-9;炙百部9-11;紫菀9-11;前胡9-11;制半夏9-11;陈皮7-9;茯苓9-11;甘草4-6;制备方法为: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研磨成粉后,作为敷料,制成敷贴。
2.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7-9重量份杏仁、9-11重量份炙百部、9-11重量份紫菀、9-11重量份前胡、9-11重量份制半夏、7-9重量份陈皮、9-11重量份茯苓、4-6重量份甘草研磨成粉后,作为敷料,制成敷贴,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料药研磨成粉后加入辅料,然后放入无纺布贴制成敷贴。
4.一种由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敷贴贴在脐部或足底涌泉穴或天突穴或肺腧穴。
CN201510134289.0A 2015-03-25 2015-03-25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Active CN104888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289.0A CN104888065B (zh) 2015-03-25 2015-03-25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289.0A CN104888065B (zh) 2015-03-25 2015-03-25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8065A CN104888065A (zh) 2015-09-09
CN104888065B true CN104888065B (zh) 2018-03-06

Family

ID=5402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4289.0A Active CN104888065B (zh) 2015-03-25 2015-03-25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80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016A (zh) * 2018-11-27 2019-01-18 何雁玲 一种外用止咳化痰膏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610A (zh) * 2012-04-10 2012-08-15 丰建君 一种治疗小儿久咳病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610A (zh) * 2012-04-10 2012-08-15 丰建君 一种治疗小儿久咳病的中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8065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9678B (zh) 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的药
CN109718286A (zh) 用于治疗发热的外用型中药组合物贴剂、制备及其应用
CN102716261B (zh) 一种祛风湿中药药粉
CN104888065B (zh) 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CN102688405B (zh) 治疗咳嗽的川贝母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CN102441100B (zh) 小儿咳喘药贴
CN101181448A (zh) 治疗面瘫的口服中成药
CN103989954A (zh)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
CN101978968B (zh) 一种治疗中耳炎的药物
CN103877383A (zh) 一种治疗痰气互结证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CN101181509B (zh) 一种内服治疗肺气肿的中药配方
CN103536673B (zh) 兼具强力增强免疫力的消积退热止咳喘外用散及其应用
CN102580020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43444B (zh) 一种治疗局部性闭合性跌打损伤的内服药酒
CN101991654B (zh)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敷脐药物
CN103784534A (zh) 一种防治小儿热哮的中药雾化剂
CN103212005B (zh) 一种治疗风燥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1181500B (zh) 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425B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CN101972394B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外用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2313A (zh) 一种活血化瘀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CN101167825A (zh) 治疗小儿中耳炎的中药
CN104688901A (zh) 一种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
CN102755611B (zh) 一种治疗儿童咳喘的外治贴脚药膏
CN104208552A (zh) 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