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7480A -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7480A
CN104887480A CN201510355783.XA CN201510355783A CN104887480A CN 104887480 A CN104887480 A CN 104887480A CN 201510355783 A CN201510355783 A CN 201510355783A CN 104887480 A CN104887480 A CN 10488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ing
massage
massaging hand
abdomen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57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繁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557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7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7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所述按摩方法应用于一按摩装置中,所述按摩方法包括:产生一加热指令;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控制所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通过上述按摩方法和装置,可快速驱除体内风、寒、热、毒引起的、痹证及肥胖症,并且还可调动全身气血、疏通全身经络、激活全身机能、活化全身细胞、燃烧全身脂肪全面调节内分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振腹疗法为中医外治法之一,是上世纪八十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藏福科教授创立的一套以调理脏腑为主的推拿手法。振腹疗法以腹部为主要施术部位,着重于对元气、胃气的调补。松振法为振腹疗法的核心手法,包括振、揉、推、拿、擦等手法。
振腹疗法选择以腹部为主要施术部位,主要因为腹部位于人体正中,为上下、左右、内外、气机连接的枢纽。腹部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厘正按摩要术》曰:“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官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其脏腑如何,则莫如诊胸腹。
振腹疗法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其对于脏腑气机方面,该法着重对胃气、元气的调补。因为元气是人体的原动力,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元气根在肾,依赖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的充盈反过来又可以补充肾中精气;胃气之根在于脾,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具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人体的发病与否,愈后转归均与胃气的盛衰息息相关,人身诸气亦是元气在人体的不同部位的不同功能表现形式。因此振腹疗法通过对丹田、脾胃部的适当刺激,抓住元气的生发、输布两大环节,调理元气的生发运行,并在治疗上以振腹系统手法为主体,以辩证取穴施术为用,体用之间相互促进,以一法而统诸法,从而恢复脏腑功能,体现了中医学重元气、重胃气、重气化的整体思想。
同时振腹疗法的操作中渗透了臧福科老师“以柔为贵”,“筋喜柔不喜刚”的学术思想。其核心手法—松振法,施术特点不同于传统振法中依靠前臂肌群的静止性痉挛时发出的不自主运动,而是运用前臂肌肉的主动运动取而代之,臧福科老师认为在使用该手法时,尽量不用意识去控制手法动作,尽量让手腕自动痉挛起来,达到一种“无意识”的松振状态。
虽然上述振腹疗法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疗效有一定的效果,但还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摩方法,所述按摩方法应用于一按摩装置中,所述按摩方法包括:产生一加热指令;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具体为:
将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到40度-50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具体为:
控制所述按摩手移到所述被按摩着的关元穴上。
优选地,所述振腹运动的振动频率为420hz-450hz。
优选地,所述振腹运动频率为450hz。
优选地,所述振腹运动的时长为60分钟。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手;指令产生单元,用于产生一加热指令;加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手进行加热;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并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将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到40度-50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按摩手移到所述被按摩着的关元穴上。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按摩方法和装置中,通过对按摩手进行加热,使得按摩手的电磁、电热、电能迅速增强,通过按摩手在被按摩着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可快速驱除体内风、寒、热、毒引起的、痹证及肥胖症,并且还可调动全身气血、疏通全身经络、激活全身机能、活化全身细胞、燃烧全身脂肪全面调节内分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方式按摩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较佳实施方法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按摩方法,应用于一按摩装置中,所述按摩方法包括:产生一加热指令;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
在上述按摩方法和装置中,通过对按摩手进行加热,使得按摩手的电磁、电热、电能迅速增强,通过按摩手在被按摩着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可快速驱除体内风、寒、热、毒引起的、痹证及肥胖症,并且还可调动全身气血、疏通全身经络、激活全身机能、活化全身细胞、燃烧全身脂肪全面调节内分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疗效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按摩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产生一加热指令。所述加热指令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产生,也可在按摩装置开设时触发产生。
步骤12,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通过对按摩手进行加热,使得按摩手的电磁、电热、电能迅速增强。优选地,将所述按摩手加热到40度-50度。
为了提高按摩后的效果,在步骤11之前,被按摩者可以先做深呼吸,以三次为最佳,大约3分钟,达到气沉丹田、放松身心、平心静气的状态。
步骤13,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优选地,将所述按摩手放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的关元穴上。
步骤14,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所述振腹动作的振动频率可以为420hz-450hz,优选为450hz。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动作的时长可以为60分钟。
上述按摩方法中,通过对按摩手进行加热,使得按摩手的电磁、电热、电能迅速增强,通过按摩手在被按摩着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可快速驱除体内风、寒、热、毒引起的、痹证及肥胖症,并且还可调动全身气血、疏通全身经络、激活全身机能、活化全身细胞、燃烧全身脂肪全面调节内分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手24、指令产生单元21、加热单元22和控制器23。
所述指令产生单元21用于产生一加热指令。
所述加热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设备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具体地,所述加热单元22用于将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到40度-50度。
所述控制器23用于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并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所述控制器23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按摩手移到所述被按摩着的关元穴上。
上述按摩装置中,通过对按摩手进行加热,使得按摩手的电磁、电热、电能迅速增强,通过按摩手在被按摩着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可快速驱除体内风、寒、热、毒引起的、痹证及肥胖症,并且还可调动全身气血、疏通全身经络、激活全身机能、活化全身细胞、燃烧全身脂肪全面调节内分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腹疗法无法满足人们对康复调理、养生保健要求的技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方法应用于一按摩装置中,所述按摩方法包括:
产生一加热指令;
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
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
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具体为:
将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到40度-5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具体为:
控制所述按摩手移到所述被按摩着的关元穴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腹运动的振动频率为420hz-450hz。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腹运动频率为450hz。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腹运动的时长为60分钟。
7.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包括:
按摩手;
指令产生单元,用于产生一加热指令;
加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对所述按摩手进行加热;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述按摩手移动到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并控制所述按摩手在被按摩者的小腹部位做振腹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将所述按摩装置的按摩手进行加热到40度-50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按摩手移到所述被按摩着的关元穴上。
CN201510355783.XA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4887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5783.XA CN104887480A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5783.XA CN104887480A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7480A true CN104887480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2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5783.XA Pending CN104887480A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74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4812A (zh) * 2020-12-15 2021-03-16 长沙市索菲亚创客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盆腔调理按摩装置及按摩方法
CN113143734A (zh) * 2021-05-17 2021-07-23 北京坤达科技淮北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振腹理疗仪
CN112494812B (zh) * 2020-12-15 2024-05-31 长沙市索菲亚创客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盆腔调理按摩装置及按摩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4812A (zh) * 2020-12-15 2021-03-16 长沙市索菲亚创客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盆腔调理按摩装置及按摩方法
CN112494812B (zh) * 2020-12-15 2024-05-31 长沙市索菲亚创客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盆腔调理按摩装置及按摩方法
CN113143734A (zh) * 2021-05-17 2021-07-23 北京坤达科技淮北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振腹理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6857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
CN103054712B (zh) 温热治疗仪按摩方式设定方法及装置
RU2202323C2 (ru) Способ волновой биомеханотерапии б.с. савельева
CN204543263U (zh) 药物渗透综合治疗仪
CN105287191A (zh) 一种按摩器
CN104887480A (zh) 一种按摩方法和装置
CN112827070A (zh) 用于增强免疫力的热按摩器驱动方法
CN104706517A (zh) 一种一体化面瘫治疗箱
CN205163901U (zh) 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
Beal Acupuncture and related treatment modalities: Part I: Theoretical background
CN203986244U (zh) 一种用于风湿免疫科的磁疗保暖按摩套
CN209361044U (zh) 一种腿部神经康复装置
CN203619842U (zh) 一种跟腱断裂术后康复装置
CN207837858U (zh)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安神环
CN204723375U (zh) 一种一体化面瘫治疗箱
CN208448108U (zh) 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CN202113318U (zh) 一种肢体穴位按摩推拿带
Chia Tan Tien Chi Kung: Foundational Exercises for Empty Force and Perineum Power
CN203943868U (zh) 雷火灸理疗椅及其施灸装置
CN204072737U (zh) 一种可双向使用的医用推拿器
CN108542741A (zh) 一种低频电流中药热敷按摩贴
RU2481094C2 (ru)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ого массажа узелкам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208678176U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及系统
CN101485609A (zh) 中医推拿钳弓指法无创整形方法
RU2383327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вертеброгенной люмбоишиалг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