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2972B - 组合电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组合电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2972B
CN104882972B CN201410073357.2A CN201410073357A CN104882972B CN 104882972 B CN104882972 B CN 104882972B CN 201410073357 A CN201410073357 A CN 201410073357A CN 104882972 B CN104882972 B CN 104882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electrical equipment
random c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33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2972A (zh
Inventor
区达理
肖桂良
何新华
王志锋
翁文丰
伍世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733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2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2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2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2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2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电器系统,包括:主电器,其包括: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场传输的主线圈;人机交互面板;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通过其发送配对与工作指令的第一控制装置;至少一个副电器,其包括:电池,第一副线圈,与主线圈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配对和工作指令;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具有第一控制装置生成的随机码的配对指令,在保存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后与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并根据工作指令对副电器进行控制,其中,第一副线圈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前,电池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由此,利用主电器为至少一个副电器进行无线供电,利用生成的随机码进行一对一的通信,避免其他副电器的干扰,无需用户操作。

Description

组合电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电器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无线能量传输的家电电器,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或按键模块等电路处理模块的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在某些固定的场合,例如对封闭装置内的无线模组、传感模组等电路供电时,通常采用电池供电,这样在用户拆卸时电路处理模块依然可以进行操作或者做指示观察,当然也适用无线产品先配对后工作的使用习惯的要求,然而,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当电量耗尽时,将封闭容器打开更换电池将会是非常麻烦,有时也是不允许的,为用户带来不便。因此,现有的无线能量传输的家电电器需要进行改进。
另外通常在已有加热平台上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或者多部同类型的设备;又或者多个平台一起使用,这样导致不同套产品之间的正常执行交换数据信息的混乱。一般这种产品使用会有写入专门的地址码来区分不同的设备实现一对一的无线信息交换,但这样就只能配套使用,缺少产品应用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又或者通过用户使用固定的对码步骤,也需硬件(如需按键识别不同的工作模式)支持先对码再使用的方式。这样对使用者来说是一种负担,同时也降低产品的便用性和灵活性。那么有必要提出一种无需使用者对码的同时可以实现多部多套设备产品同时使用的灵活对码方案,也省下对码硬件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合电器系统,该组合电器系统利用主电器为至少一个副电器进行无线供电,并利用生成的随机码进行配对,实现一对一的通信,避免其他副电器的干扰,且无需用户操作,并且可以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组合电器系统,包括:主电器,所述主电器包括:主线圈,所述主线圈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场传输;人机交互面板;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至少一个副电器,所述至少一个副电器包括:电池;第一副线圈,所述第一副线圈与所述主线圈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接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配对指令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并根据所述工作指令对所述副电器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进行配对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生成随机码并将所述随机码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保存所述随机码之后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所述第一副线圈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之前,所述电池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组合电器系统,第一副线圈与主线圈经过线圈耦合产生电能,作为副电器工作的电源,此电源同时通过整流转换处理供给副电器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控制装置,电源供给后即切断原来的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控制装置的电池供电线路转为副线圈供电并且经过第二控制装置的充电回路为电池充电,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控制装置的工作电源来源除了可以来源于副电器耦合的电源,还可来源于第二副线圈与主线圈的感应产生的电源,此时的电源经过整流处理后作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控制装置的工作电源,电源供给后即切断原来的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控制装置的电池供电线路转为副线圈供电并且经过第二控制装置的充电回路为电池充电,此两种供电电源来源皆为主线圈,第一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之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第二控制装置根据配对指令与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并根据工作指令对副电器进行控制,而且,在第一控制装置与第二控制装置进行配对时,第一控制装置生成随机码并将随机码发送至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保存随机码之后与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第一副线圈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之前,电池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能够利用主电器为至少一个副电器进行无线供电,并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避免打开封闭容器来更换电池,从而主电器就可以作为至少一个副电器的无线供电基座,至少一个副电器将不再需要电线连接,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与通用性,方便用户使用。同时,利用生成的随机码配对,实现进行一对一的通信,避免其他副电器的干扰,且无需用户操作,另外,该组合电器系统每次启动时均生成一次随机码,重新进行配对,从而能够实现多个副电器共用一个主电器,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与通用性。
具体地,所述主电器可以为电磁炉,其中,所述主线圈还用于对所述主电器之上的锅体进行加热。
具体地,所述第一副线圈为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供电,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对所述第一副线圈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副电器还包括:第二副线圈,所述第二副线圈与所述主线圈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对所述第二副线圈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一转换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对所述整流后的电流进行转换并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副电器还包括:第二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副线圈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对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整流后的电流进行转换并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所述第一副线圈和第二副线圈可在一个绕线盘中。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可根据端口随机噪声或随机数生成所述随机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生成所述随机码之后,将配对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配对指令更新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保存的随机码,其中,所述配对指令中包括所述随机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配对指令,其中,所述配对指令包括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保存的随机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根据自身的随机码对所述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判断是否为所述副电器进行供电。这样,可避免其他副电器的干扰,且无需用户操作,也可在副电器发生故障而断电后,避免重新配对的过程。
具体地,所述配对指令和所述工作指令均包含所述随机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的所述工作指令之后,判断所述工作指令中的所述随机码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自身保存的随机码是否一致,如果判断一致,则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进入工作模式,如果判断不一致,则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继续保持为配对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无法配对,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的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自身保存的所述随机码不一致时,停止为所述副电器供电。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中第一副线圈和第二副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中第一副线圈和第二副线圈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电器1、副电器2、主线圈10、人机交互面板11、第一控制装置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电池200、电源切换及电池充电模块201、第一副线圈20、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第二控制装置22、第二副线圈23、整流模块24、第一转换模块25和第二转换模块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组合电器系统。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组合电器系统包括主电器1和至少一个副电器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电器1优选为电磁炉,该电磁炉同时具备加热功能,以及无线能量发射功能,从而该电磁炉还能够为其他电器设备进行无线供电及其他设备中的电池充电。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副电器2可以为但不限于搅拌机、豆浆机、电饭煲等,这样在厨房中电磁炉就可以作为其他副电器2的无线供电基座,其他副电器2不再需要电线连接,放置在主电器1之上就可以由主电器1进行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虽然以厨房电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仅限于厨房电器领域,其他家电也可以使用本发明。为了能对本发明有清楚的理解,以下就针对主电器1和副电器2的具体结构,以及主电器1和副电器2之间的通信和配对进行详细介绍。
其中,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主电器1包括:主线圈10、人机交互面板11、第一控制装置12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主线圈10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场传输;第一控制装置12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3发送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
至少一个副电器2包括电池200、第一副线圈20、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和第二控制装置22。电池可以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供电,也可为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第一副线圈20与主线圈10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发送的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第二控制装置22根据配对指令与第一控制装置12进行配对,并根据工作指令对副电器2进行控制。
其中,在第一控制装置12与第二控制装置22进行配对时,第一控制装置12生成随机码并将随机码发送至第二控制装置22,第二控制装置22保存随机码之后与第一控制装置12进行配对,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之前,电池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供电。当然,电池还为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在配对完成后,第二控制装置22只对至少一个副电器2中的一个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主电器1后,第一控制装置12控制主线圈10启动,同时副电器2启动,电池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供电,还可以为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在副电器2靠近主电器1即主线圈10的表面后,可通过开关开启第一副线圈20,第一副线圈20与主线圈10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在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之后,改变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和第二控制装置22的供电方式,即由电池200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和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改为由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和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同时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还可以为电池200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主电器1在每次启动时,第一控制装置12均生成一次随机码,并将随机码发送至第二控制装置22,这样保证每个副电器2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即随机码,从而主电器1在与副电器2进行通信时,避免了其他副电器的干扰,并且能够实现多套组合电器系统的互用。
具体地,主电器1可以为电磁炉,其中,主线圈10还用于对主电器1之上的锅体进行加热。也就是说,主电器1即电磁炉启动后,第一控制装置12控制主线圈10启动,在锅体靠近主电器1即主线圈10的表面后,对锅体进行加热。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副线圈20为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第二控制装置22对第一副线圈20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即言,第二控制装置22整流后的电流为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所示的主电器1与图1所示的主电器1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图2所示的至少一个副电器2与图1所示的主电器1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所示的至少一个副电器2还包括第二副线圈23,第二副线圈23与主线圈10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
具体地,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副电器2还包括:第二副线圈23、整流模块24、第一转换模块25。第二副线圈23与主线圈10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整流模块24对第二副线圈23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第一转换模块25与整流模块24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相连,第一转换模块25对整流后的电流进行转换并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供电。
如图3和4所示,至少一个副电器2还可以包括电源切换及电池充电模块201,电源切换及电池充电模块201用于在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之后,由电池200供电切换为由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供电,同时电源切换及电池充电模块201还利用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为电池200充电。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主线圈10、第一副线圈20和第二副线圈23可以均由电感和电容串联构成,整流模块24可以为二极管整流桥,第一转换模块25可以为直流-直流转换器,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转换模块25的接地端GND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一转换模块25的输入端Vin相连,第一转换模块25的输出端Vout和接地端GND均与相连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副线圈23的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副线圈23的另一端相连。另外,电池200通过电源切换及电池充电模块201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相连,第一副线圈20与第二控制装置22相连,主线圈10与第一控制装置12相连,第一控制装置12还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相连。
也就是说,通过主线圈10与第一副线圈20、第二副线圈23之间的电磁耦合,第二副线圈23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经整流模块24整流后产生直流电,直流电经直流-直流转换器转换产生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所需的电源,当第二副线圈23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时,通过主线圈10与第二副线圈23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和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同时开始为电池200充电。而主线圈10和第一副线圈20产生交变电流经第二控制装置22整流后为第二控制装置22自身供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副电器2还包括:第二转换模块26。第二转换模块26与第一副线圈20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相连,第二转换模块26对第二控制模块22整流后的电流进行转换并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供电。即言,第二转换模块26通过第二控制模块22与第一副线圈20相连,具体地,第二转换模块26的接地端GND和输入端Vin均与第二控制模块22相连,第二转换模块26的接地端GND和输出端Vout均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相连。另外,电池200通过电源切换及电池充电模块201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相连,主线圈10与第一控制装置12相连,第一控制装置12还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相连。
也就是说,通过主线圈10与第一副线圈20之间的电磁耦合,第一副线圈20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经第二控制模块22整流后产生直流电,直流电经直流-直流转换器转换产生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所需的电源,当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时,通过主线圈10与第二副线圈23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和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同时开始为电池200充电。而主线圈10和第一副线圈20产生交变电流经第二控制装置22整流后为第二控制装置22自身供电。
总的来说,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利用电磁耦合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进行供电时,供电方式可以有两种,其一是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为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第二控制装置22对第一副线圈20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为自身供电,同时经过直流-直流转换后再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供电,同时开始为电池200充电;其二是,第一副线圈20提供的电能只为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第二控制装置22对第一副线圈20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为自身供电,而第二副线圈23提供的电能经整流及直流-直流转换后,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供电,同时开始为电池200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副线圈20和第二副线圈23可在一个绕线盘中,如图5所示,第二副线圈23可在第一副线圈20的外圈,如图6所示,第二副线圈23可在第一副线圈20的内圈。第一副线圈20和/或第二副线圈23的绕组数可根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的供应电源规格设定。当然,第二副线圈23也可单独绕组在第一副线圈20的旁边。
优选地,第一控制装置12可根据端口随机噪声或随机数生成随机码。其中,随机数可以为随机时间等随机事件产生的数据,其中,端口可以为第一控制装置12的端口,也可以为其他装置的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控制装置12还用于在生成随机码之后,将配对指令发送至第二控制装置22,第二控制装置22根据配对指令更新第二控制装置22保存的随机码,其中,配对指令中包括随机码。在本实施例中,配对指令可以包括配对码和随机码。
也就是说,对于主电器1,在主电器1启动后,第一控制装置12控制主线圈10启动,主电器1进入配对模式,第一控制装置12生成随机码,之后将配对指令发送至第二控制装置22;相应地,对于副电器2,第一副线圈20和/或第二副线圈23与主线圈10产生电磁感应,进行电磁场耦合及能量转换后,副电器2启动,电池200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和第二控制装置22供电,第二控制装置22从信息存储区读取副电器2保存的随机码,在第一副线圈20和/或第二副线圈23提供的电能满足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所需的电能后,供电方式由电池供电切换为第一副线圈20和/或第二副线圈23提供的电能供电,副电器2进入配对模式,第二控制装置22接收第一控制装置12发送的配对指令之后,判断读取的副电器保存的随机码与接收的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保留副电器保存的随机码,不保存接收的随机码;如果不一致,则将接收的随机码保存到信息存储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控制装置22还用于向第一控制装置12发送配对指令,其中,配对指令包括第二控制装置22保存的随机码,以使第一控制装置12根据自身的随机码对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判断是否为副电器2进行供电。
并且,第一控制装置12还用于在第一控制装置12和第二控制装置22无法配对,或第二控制装置22发送的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与第一控制装置12自身保存的随机码不一致时,停止为副电器2供电。
也就是说,副电器2在配对模式下,第二控制装置22向第一控制装置12回发配对指令,其中,配对指令为第一控制装置12发送的配对指令,第一控制装置12判断接收的配对指令与自身的配对指令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控制主电器1进行工作,并进入工作模式;如果不一致,则继续判断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的次数大于设定的错误次数,控制主电器1停止为副电器2供电。
具体地,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均包含随机码。例如,工作指令可以包括工作码和随机码。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控制装置22还用于接收第一控制装置12发送的工作指令之后,判断工作指令中的随机码与第二控制装置22自身保存的随机码是否一致,如果判断一致,则第二控制装置22进入工作模式,如果判断不一致,则第二控制装置22继续保持为配对模式。
也就是说,主电器1进入工作模式后,向第二控制装置22发送工作指令,第二控制装置22将工作指令存入信息存储区并从信息存储区读取随机码,判断工作指令中的随机码与第二控制装置22自身保存的随机码是否一致,如果判断一致,则第二控制装置22进入工作模式,如果判断不一致,则第二控制装置22继续保持配对模式。
第二控制装置22进入工作模式后,则对码成功,主电器1和副电器2可进行工作指令的接收/发送,即言第二控制装置22与第一控制装置12可进行工作指令的接收/发送,第一控制装置12接收第二控制装置22发送的工作指令后,判断接收的工作指令的随机码与自身的随机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控制主电器1继续进行工作;如果不一致,则舍弃接收的工作指令,例如其他的副电器向主电器1发送工作指令,即不是当前与主电器1对码成功的副电器向主电器1发送工作指令时,需舍弃掉。另外,副电器2发生异常断电而重开机时,第二控制装置22向第一控制装置12发送工作指令后,在判断接收的工作指令的随机码与自身的随机码一致时,即可快速实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之间的通信,不需要进行对码。
总的来说,第一控制装置12与第二控制装置22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3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实现发送/接收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这样,通过第一副线圈20和/或第二副线圈23与主线圈10的电磁耦合,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获得所需的电源,之后主电器1与副电器2开始进行对码,对码成功后主电器1和副电器2即可进入正常工作信息的交换收发工作。其中,对码包括配对模式和工作模式,两个模式以发送/接收的信息区分,例如在配对模式发送/接收配对指令,在工作模式发送/接收工作指令。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均包括随机码。利用随机码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1因异常断电而重开机时可以快速通信而不需进行对码,同时也可避免其他副电器的干扰,实现一对一的信息交换,信息可以为产品类型、工作状态、工作模式等。另外,因为主电器1关机后所有过程即重新进行,所以也能实现多个副电器共用一个主电器,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组合电器系统,第一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之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第二控制装置根据配对指令与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并根据工作指令对副电器进行控制,而且,在第一控制装置与第二控制装置进行配对时,第一控制装置生成随机码并将随机码发送至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保存随机码之后与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第一副线圈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之前,电池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电器系统能够利用主电器为至少一个副电器进行无线供电,并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避免打开封闭容器来更换电池,从而主电器就可以作为至少一个副电器的无线供电基座,至少一个副电器将不再需要电线连接,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与通用性,方便用户使用。同时,利用生成的随机码配对,实现进行一对一的通信,避免其他副电器的干扰,且无需用户操作,另外,该组合电器系统每次启动时均生成一次随机码,重新进行配对,从而能够实现多个副电器共用一个主电器,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与通用性。另外,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中均包含随机码,利用此随机码在副电器因异常断电而重开机时可以实现快速通信。
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电器,所述主电器包括:
主线圈,所述主线圈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场传输;
人机交互面板;
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
至少一个副电器,所述至少一个副电器包括:
电池;
第一副线圈,所述第一副线圈与所述主线圈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接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配对指令和工作指令;
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配对指令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并根据所述工作指令对所述副电器进行控制,
其中,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进行配对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生成随机码并将所述随机码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保存所述随机码之后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进行配对,所述第一副线圈提供的电能满足要求之前,所述电池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所述主电器每次启动时均生成所述随机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器为电磁炉,其中,所述主线圈还用于对所述主电器之上的锅体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线圈为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供电,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对所述第一副线圈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副电器还包括:
第二副线圈,所述第二副线圈与所述主线圈产生的电磁场进行耦合及能量转换;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对所述第二副线圈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
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一转换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对所述整流后的电流进行转换并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副电器还包括:
第二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副线圈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对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整流后的电流进行转换并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线圈和第二副线圈在一个绕线盘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根据端口随机噪声或随机数生成所述随机码。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生成所述随机码之后,将配对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配对指令更新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保存的随机码,其中,所述配对指令中包括所述随机码。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配对指令,其中,所述配对指令包括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保存的随机码,以使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根据自身的随机码对所述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判断是否为所述副电器进行供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指令和所述工作指令均包含所述随机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的所述工作指令之后,判断所述工作指令中的所述随机码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自身保存的随机码是否一致,如果判断一致,则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进入工作模式,如果判断不一致,则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继续保持为配对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无法配对,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的配对指令中的随机码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自身保存的所述随机码不一致时,停止为所述副电器供电。
CN201410073357.2A 2014-02-28 2014-02-28 组合电器系统 Active CN104882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3357.2A CN104882972B (zh) 2014-02-28 2014-02-28 组合电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3357.2A CN104882972B (zh) 2014-02-28 2014-02-28 组合电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2972A CN104882972A (zh) 2015-09-02
CN104882972B true CN104882972B (zh) 2018-01-02

Family

ID=5395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3357.2A Active CN104882972B (zh) 2014-02-28 2014-02-28 组合电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29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897B (zh) * 2016-06-24 2018-10-26 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搅拌机
CN111371192B (zh) * 2020-03-24 2022-06-10 山东大学 一种机器人无线充电功率匹配及开路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4885A1 (en) * 2009-06-12 2010-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for conveying wireless pow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2013735A (zh) * 2009-09-08 2011-04-13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感应式供电装置、感应式供电系统及感应式供电系统控制方法
CN202190128U (zh) * 2011-07-04 2012-04-11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移动式无线充供电装置
CN202696292U (zh) * 2012-07-12 2013-01-23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电器供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1042B2 (en) * 2008-08-05 2012-02-07 Broadcom Corporation Integrated wireless resonant power charging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8860364B2 (en) * 2010-04-23 2014-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distribu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receiv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4885A1 (en) * 2009-06-12 2010-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for conveying wireless pow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2013735A (zh) * 2009-09-08 2011-04-13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感应式供电装置、感应式供电系统及感应式供电系统控制方法
CN202190128U (zh) * 2011-07-04 2012-04-11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移动式无线充供电装置
CN202696292U (zh) * 2012-07-12 2013-01-23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电器供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2972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67341B1 (ko) 차량용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수신기
CN107852032A (zh) 多模式无线电力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EP3525219B1 (en) Coil structure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CN105099225B (zh) 用于对电子器件进行效率优化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64744B (zh) 无线电力接收单元及无线充电中生成用于检测其的负载变化的方法
WO2015133843A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8575101A (zh) 无线电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7636929A (zh)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无线电力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KR20210113366A (ko) 무선 충전 수신기 및 무선 충전 방법
CN106357011A (zh) 无线电能发送器
CN106663966A (zh) 多模无线功率发射器
CN105099002B (zh) 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无线电能发射端
CN101964551A (zh) 电力接收设备、电力传输系统、充电设备和电力传输方法
CN107005087A (zh) 用于对电子设备充电的系统
KR102009354B1 (ko) 전자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01944780A (zh) 非接触电力接收设备及其接收方法和非接触电力供给系统
CN104882973B (zh) 组合电器系统
CN103230212A (zh) 烹饪电器系统、烹饪电器及烹饪电器用外部扩展装置
CN104882972B (zh) 组合电器系统
CN204795033U (zh) 空气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的通信系统
CN104953881B (zh) 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无线电能发射端
CN102013735B (zh) 感应式供电装置、感应式供电系统及感应式供电系统控制方法
KR20170077587A (ko) 유무선 전력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635546A (zh) 非漏电式单火线开关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928418A (zh) 一种使用无刷直流电机的豆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