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0457B -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0457B
CN104880457B CN201510362143.1A CN201510362143A CN104880457B CN 104880457 B CN104880457 B CN 104880457B CN 201510362143 A CN201510362143 A CN 201510362143A CN 104880457 B CN104880457 B CN 1048804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experimental trough
guiding channel
storage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2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0457A (zh
Inventor
丁涛
应承希
张瑞芬
何默为
石明娟
宋青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621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0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0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0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0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0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装置部分包括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射流模拟装置和相机;其中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包括储水箱、实验水槽、第一恒流泵、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第三导流通道、溢流通道、阀门、流堰板、支架、废液收集箱、水桶、LGY‑II旋浆式流速仪;所述射流模拟装置包括储液箱、第四导流通道、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T型多孔扩散器、射流管;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用性强,便于维护,能模拟外界条件下水体污染的浓度扩散,本发明利用低成本无污染的化学发光试剂替代现有的荧光溶液对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场进行测定,降低装置要求、节约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非接触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峻。由于河流具有很强的流动特性,因此河流生态系统很容易受到外来污染的影响。而且,一旦发生地表水污染事件,很容易波及整个流域。同时,地表水受到污染以后,进一步影响周围陆地的生态,影响流域湖泊水库的生态,也会影响其下游河口、海湾、海洋的生态系统。因此河流水体环境的污染,其危害远比湖泊水库等静态水体大。研究环境污染问题,人们最关心的是污染物在空间的分布。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场是衡量水体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成为当前环境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射流浓度场的研究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做了相关的工作。在考察污染物扩散时,离子的浓度分布是分析离子扩散系数等物性参数的重要基础条件。因此,寻求离子扩散中浓度场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而离子浓度的传统检测方法多是接触式单点浓度测量法,难以迅速、直观地获得离子在空间上的浓度分布。近几年国内外发展的先进流动显示和测量方法,如PIV技术、激光诱导荧光和全息干涉技术等,因为测量区域小(一般只有几个平方厘米)、价格高、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等原因大大限制了其在浓度场测量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包括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射流模拟装置和相机;
所述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包括储水箱、实验水槽、第一恒流泵、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第三导流通道、溢流通道、阀门、流堰板、支架、废液收集箱、水桶、LGY-II旋浆式流速仪;
所述储水箱、实验水槽均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流堰板设置在实验水槽内的插口位置,所述的插口位置到距离实验水槽出水侧的距离为六分之一实验水槽长度;所述废液收集箱放置在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恒流泵设置在水桶中,第一恒流泵通过第二导流通道与储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箱的溢流口通过溢流通道与水桶连接;储水箱的出水口设有阀门,阀门通过第一导流通道与实验水槽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箱的出水口与实验水槽的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的LGY-II旋浆式流速仪设置在实验水槽内,所述的LGY-II旋浆式流速仪到距离实验水槽进水侧的距离为7/24~1/3实验水槽长度;实验水槽上设置有多个射流孔,射流孔的直径为4cm,每个射流孔的圆心与实验水槽底部的距离均为5cm,且相邻两个射流孔的圆心距为6cm,离实验水槽出水口最近的一个射流孔的圆心与实验水槽的出水侧距离32~40cm;相机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实验水槽侧壁上,相机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可调;
所述射流模拟装置包括储液箱、第四导流通道、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T型多孔扩散器、射流管;
储液箱通过第四导流通道与T型多孔扩散器连接,所述的第二恒流泵、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第四导流通道上;T型多孔扩散器上的每根分流管上都设有一个射流管,每个射流管通过橡皮塞固定在实验水槽对应的射流孔内。
所述实验水槽的出水口与废液收集箱的进水口经第三导流通道相连,防止液体溅出,提高安全性。
所述的储水箱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溢流口;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截面为梯形。
所述实验水槽的进水口截面为梯形。
所述流堰板顶部采用锯齿波结构,根据实验所需水位的高度更换不同尺寸的堰板,使得水槽内水位保持在既定高度,保证实验所需环境的稳定性。
所述的相机包括处理器模块、CMOS图像传感器模块、光学系统模块、以太网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光学系统模块包括双滤镜切换器、三可变镜头、LED补光灯,双滤镜切换器安装在CMOS图像传感器前,内嵌850~1050nm的近红外滤镜和400~1050nm全光谱滤镜;LED补光灯的开闭由光敏电阻和处理器模块控制的继电器共同完成,以满足弱光下的拍摄要求。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开始时,打开第一恒流泵将水桶中的水经第二导流通道抽至储水箱中,根据实验要求换接溢流通道使得储水箱内的水位保持在设定高度;整个装置保持在一个循环取用水的条件下;
2)、打开储水箱出水口的阀门,手动调节储水箱水体经第一导流通道至实验水槽的进水速度;选择流堰板使得实验水槽内水位保持在设定高度,以维持实验所需水槽环境,不断调节阀门和储水箱水位,通过LGY-II旋浆式流速仪测出实验水槽内水体稳定处的实际水流速度并记录;
3)、配置好实验试液放入储液箱并不断搅拌,第二恒流泵接通稳压电源后,首先进行排气,将第四导流通道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储液箱内的液体经由第四导流通道抽至实验水槽中;根据实验要求的射流速度,用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来控制实际流量大小,并保持稳定;
4)、在实验要求检测的感兴趣区域即对应的水槽底部铺设一块白板;
5)、打开相机,设定好图像大小、位置、曝光时间及亮度增益的参数;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射流形态后,关闭相机,将相机中获得的图像通过相应的图像算法,获取静态条件下水平动量射流浓度场和横向流动条件下水平动量射流浓度场及其扩散特性的特征,从而实现污染物浓度扩散非接触式检测。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用性强,便于维护,能模拟外界条件下水体污染的浓度扩散。
(2)本发明利用低成本无污染的化学发光试剂替代现有的荧光溶液对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场进行测定,降低装置要求、节约能量。
(3)采用单色图像传感器并获取Raw图像数据,不仅可以避免图像转换过程带来的细节损失和冗余计算,而且可以获得比彩色图像传感器更好的近红外响应能力。在前端直接获取数字图像不仅在参数设置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而且可减少模拟视频信号的重采样次数并消除传输过程中噪声引起的降质。
(4)智能相机通过符合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和上位机通信,用来传输实时采集处理的全部图像数据、流场数据、状态信息及控制指令。用户可通过IP地址访问实时的图像处理图像,支持下载和分析,实现非接触式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整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射流模拟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包括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射流模拟装置2和相机3;
所述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包括储水箱1.1、实验水槽1.2、第一恒流泵1.3、第一导流通道1.4.1、第二导流通道1.4.2、第三导流通道1.4.3、溢流通道1.5、阀门1.6、流堰板1.7、支架1.8、废液收集箱1.9、水桶1.10、LGY-II旋浆式流速仪1.11;
所述储水箱1.1、实验水槽1.2均放置在支架1.8上;所述流堰板1.7设置在实验水槽1.2内的插口位置,所述的插口位置到距离实验水槽出水侧的距离为六分之一实验水槽长度;所述废液收集箱1.9放置在支架1.8的底部;所述第一恒流泵1.3设置在水桶1.10中,第一恒流泵1.3通过第二导流通道1.4.2与储水箱1.1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箱的溢流口通过溢流通道1.5与水桶连接;储水箱1.1的出水口设有阀门1.6,阀门1.6通过第一导流通道1.4.1与实验水槽1.2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箱1.1的出水口与实验水槽1.2的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的流速仪1.11设置在实验水槽1.2内,所述的流速仪1.11到距离实验水槽进水侧的距离为7/24~1/3实验水槽长度;实验水槽上设置有多个射流孔,射流孔的直径为4cm,每个射流孔的圆心与实验水槽底部的距离均为5cm,且相邻两个射流孔的圆心距为6cm,离实验水槽出水口最近的一个射流孔的圆心与实验水槽1.2的出水侧距离32~40cm;相机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实验水槽侧壁上,相机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可调;
如图2所示,所述射流模拟装置2包括储液箱2.2、、第四导流通道2.4、转子流量计2.5、流量控制阀2.6、T型多孔扩散器2.7、射流管2.8;
储液箱2.2通过第四导流通道2.4与T型多孔扩散器2.7连接,所述的第二恒流泵2.3、转子流量计2.5、流量控制阀2.6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第四导流通道2.4上;T型多孔扩散器2.7上的每根分流管上都设有一个射流管,每个射流管通过橡皮塞固定在实验水槽对应的射流孔内;
所述实验水槽1.2的出水口与废液收集箱1.8的进水口经第三导流通道1.4.3相连,防止液体溅出,提高安全性。
所述的储水箱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溢流口;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截面为梯形。
所述实验水槽1.2的进水口截面为梯形。
所述流堰板1.7顶部采用锯齿波结构,根据实验所需水位的高度更换不同尺寸的堰板,使得水槽内水位保持在既定高度,保证实验所需环境的稳定性。
所述的相机3包括处理器模块、CMOS图像传感器模块、光学系统模块、以太网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光学系统模块包括双滤镜切换器、三可变镜头、LED补光灯,双滤镜切换器安装在CMOS图像传感器前,内嵌850~1050nm的近红外滤镜和400~1050nm全光谱滤镜;LED补光灯的开闭由光敏电阻和处理器模块控制的继电器共同完成,以满足弱光下的拍摄要求。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开始时,打开第一恒流泵1.3将水桶1.10中的水经第二导流通道1.4.2抽至储水箱1.1中,根据实验要求换接溢流通道1.5使得储水箱1.1内的水位保持在设定高度。整个装置保持在一个循环取用水的条件下。
2)、打开储水箱1.1出水口的阀门,手动调节储水箱1.1水体经第一导流通道1.4.1至实验水槽1.2的进水速度。选择流堰板1.7使得实验水槽1.2内水位保持在设定高度,以维持实验所需水槽环境,不断调节阀门和储水箱水位,通过LGY-II旋浆式流速仪1.11测出实验水槽1.2内水体稳定处的实际水流速度并记录;
3)、配置好实验试液放入储液箱并不断搅拌,第二恒流泵2.3接通稳压电源后,首先进行排气,将第四导流通道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储液箱2.2内的液体经由第四导流通道2.4抽至实验水槽1.2中。根据实验要求的射流速度,用转子流量计2.5、流量控制阀2.6来控制实际流量大小,并保持稳定。
4)、在实验要求检测的感兴趣区域即对应的水槽底部铺设一块白板;
5)、打开相机3,设定好图像大小、位置、曝光时间及亮度增益的参数;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射流形态后,关闭相机3,将相机中获得的图像通过相应的图像算法,获取静态条件下水平动量射流浓度场和横向流动条件下水平动量射流浓度场及其扩散特性的特征,从而实现污染物浓度扩散非接触式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合适的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改动、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射流模拟装置和相机;
所述水槽静水模拟装置包括储水箱、实验水槽、第一恒流泵、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第三导流通道、溢流通道、阀门、流堰板、支架、废液收集箱、水桶、LGY-II旋浆式流速仪;
所述储水箱、实验水槽均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流堰板设置在实验水槽内的插口位置,所述的插口位置到距离实验水槽出水侧的距离为六分之一实验水槽长度;所述废液收集箱放置在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恒流泵设置在水桶中,第一恒流泵通过第二导流通道与储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箱的溢流口通过溢流通道与水桶连接;储水箱的出水口设有阀门,阀门通过第一导流通道与实验水槽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箱的出水口与实验水槽的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的LGY-II旋浆式流速仪设置在实验水槽内,所述的LGY-II旋浆式流速仪到距离实验水槽进水侧的距离为7/24~1/3实验水槽长度;实验水槽上设置有多个射流孔,射流孔的直径为4cm,每个射流孔的圆心与实验水槽底部的距离均为5cm,且相邻两个射流孔的圆心距为6cm,离实验水槽出水口最近的一个射流孔的圆心与实验水槽的出水侧距离32~40cm;相机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实验水槽侧壁上,相机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可调;
所述射流模拟装置包括储液箱、第四导流通道、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T型多孔扩散器、射流管;
储液箱通过第四导流通道与T型多孔扩散器连接,所述的第二恒流泵、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第四导流通道上;T型多孔扩散器上的每根分流管上都设有一个射流管,每个射流管通过橡皮塞固定在实验水槽对应的射流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水槽的出水口与废液收集箱的进水口经第三导流通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箱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溢流口;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截面为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水槽的进水口截面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堰板顶部采用锯齿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机包括处理器模块、CMOS图像传感器模块、光学系统模块、以太网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光学系统模块包括双滤镜切换器、三可变镜头、LED补光灯,双滤镜切换器安装在CMOS图像传感器前,内嵌850~1050nm的近红外滤镜和400~1050nm全光谱滤镜;LED补光灯的开闭由光敏电阻和处理器模块控制的继电器共同完成,以满足弱光下的拍摄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开始时,打开第一恒流泵将水桶中的水经第二导流通道抽至储水箱中,根据实验要求换接溢流通道使得储水箱内的水位保持在设定高度;整个装置保持在一个循环取用水的条件下;
2)、打开储水箱出水口的阀门,手动调节储水箱水体经第一导流通道至实验水槽的进水速度;选择流堰板使得实验水槽内水位保持在设定高度,以维持实验所需水槽环境,不断调节阀门和储水箱水位,通过LGY-II旋浆式流速仪测出实验水槽内水体稳定处的实际水流速度并记录;
3)、配置好实验试液放入储液箱并不断搅拌,第二恒流泵接通稳压电源后,首先进行排气,将第四导流通道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储液箱内的液体经由第四导流通道抽至实验水槽中;根据实验要求的射流速度,用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来控制实际流量大小,并保持稳定;
4)、在实验要求检测的感兴趣区域即对应的水槽底部铺设一块白板;
5)、打开相机,设定好图像大小、位置、曝光时间及亮度增益的参数;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射流形态后,关闭相机,将相机中获得的图像通过相应的图像算法,获取静态条件下水平动量射流浓度场和横向流动条件下水平动量射流浓度场及其扩散特性的特征,从而实现污染物浓度扩散非接触式检测。
CN201510362143.1A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4880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2143.1A CN104880457B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2143.1A CN104880457B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0457A CN104880457A (zh) 2015-09-02
CN104880457B true CN104880457B (zh) 2017-08-15

Family

ID=5394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2143.1A Active CN104880457B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04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4347B (zh) * 2015-11-20 2019-05-31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粒子图像测速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830420A (zh) * 2017-01-21 2017-06-13 深圳汇创联合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超滤矿泉水生产系统
CN106858685A (zh) * 2017-01-21 2017-06-20 上海琛岫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实时监测饲料质量的生产线
CN107631960B (zh) * 2017-08-18 2019-09-06 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物质输移扩散系数ccd自动监测实验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08872088A (zh) * 2018-08-14 2018-11-23 南京唯诺尔科技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药物浓度检测装置
CN109884250A (zh) * 2019-03-08 2019-06-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长贮库房内偏二甲肼扩散浓度分布的快速估算方法
CN110160978A (zh) * 2019-06-18 2019-08-23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水综合性感官指标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6679021B (zh) * 2023-06-06 2024-04-19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污染物扩散模型中加注可溶性标记物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1525A (zh) * 2012-07-05 2012-10-10 重庆大学 一种淹没射流测试箱及测试方法
CN103528789A (zh) * 2013-10-09 2014-01-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二维平面射流减阻测试装置
CN104535795A (zh) * 2014-12-12 2015-04-22 江苏大学 一种低压空间射流piv测速实验装置
CN204758485U (zh) * 2015-06-25 2015-11-11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1525A (zh) * 2012-07-05 2012-10-10 重庆大学 一种淹没射流测试箱及测试方法
CN103528789A (zh) * 2013-10-09 2014-01-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二维平面射流减阻测试装置
CN104535795A (zh) * 2014-12-12 2015-04-22 江苏大学 一种低压空间射流piv测速实验装置
CN204758485U (zh) * 2015-06-25 2015-11-11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PIV技术的射流浓度场扩散试验研究;李荣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工程科技Ⅰ辑》;20050815(第04期);论文全文 *
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场的水槽实验及数值模拟;王晓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50315(第03期);论文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0457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0457B (zh)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2599852U (zh) 气液两相泡状流中气泡的识别及测量装置
CN106370803B (zh) 一种室内潜流带区域地下水生成循环系统及操作方法
Adriana Camino et al. Flow observations in tall plunging flow dropshafts
CN108507625A (zh) 一种整合物联网的水体浮游生物智能监测平台和方法
CN104749111B (zh) 可实现水位、水质监测的水环境监测装置
CN106814068A (zh) 监测污水处理厂运行状态的快速分析设备及方法
CN105891125B (zh) 一种基于图像视觉处理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
CN208588728U (zh) 一种水利用水质监测及远程监督设备
CN209342426U (zh) 微塑料采样柱和微塑料采集装置
CN103808284B (zh) 一种原位测定废水处理生物膜内部空间结构的装置及方法
CN105403524B (zh) 一种在线低能耗野外原位营养盐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N111044255B (zh) 一种旋转平台河口羽流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5928841B (zh) 一种浸入式在线多相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111323360B (zh) 液体中颗粒物的图像采集设备及检测装置
CN109187646A (zh) 一种微气泡和絮体综合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4758485U (zh) 一种非接触式污染物浓度扩散检测系统
KR101460795B1 (ko) 생태환경 실험용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폐쇄생태계 모델 시스템
CN204065126U (zh) 一种岸滩表面流速粒子追踪测量系统
Shao Desalination discharge in shallow coastal waters
CN205773660U (zh) 具有过滤装置的曝气系统
CN104535462B (zh) 一种原位实时测量悬移质浓度和级配的装置及方法
CN217156189U (zh) 一种定量dnapl源区质量的装置
Papps Merging buoyant jets in stationary and flowing ambient fluids
CN105044761B (zh) 一种无人值守的放射性污染监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308, 3 / F, standard workshop 5, zhongceyuan, No.1, No.8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Park source Street No. 258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stitute of Metr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