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2209B -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2209B
CN104872209B CN201510307874.6A CN201510307874A CN104872209B CN 104872209 B CN104872209 B CN 104872209B CN 201510307874 A CN201510307874 A CN 201510307874A CN 104872209 B CN104872209 B CN 104872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sootiness
pig house
calamus
fumig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78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2209A (zh
Inventor
郭兆武
李珂
杨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3078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2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2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22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熏蒸剂由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配伍而成,其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质量比为1.0~2.0:3.0~4.0:1.0~2.0:2.0~3.0的配伍混合物,优选比例为1.5:3.5:1.5:2.5,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按干重计算,其中干菖蒲为助剂。本配伍剂对有机猪肉生产的猪舍疾病传播与防治效果显著,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其防治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1.5~3.0kg熏蒸剂,烟熏2h,每周烟熏1~2次。本熏蒸剂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实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研发与生产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猪舍及其空气的消毒直接影响猪的发病率,常规情况下猪舍及其空气的消毒每周一到两次。目前,猪舍及其空气的消毒主要是猪舍的消毒,猪舍空气的消毒没有引起重视,而猪的很多病原菌是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本消毒剂能对猪舍及其空气进行较全面的消毒。现在猪舍常用的消毒药物主要有:1.碱类消毒剂,如火碱等;2.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如百毒杀、双季铵盐络合碘等;3.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溶液(福尔马林)等;4.氧化剂,如过氧乙酸等;5.卤素类消毒剂,如漂白粉、碘伏等。这些消毒剂基本都是化学药品。
猪舍的空气熏蒸消毒是控制可移动设备和垫料所引进的病原污染,其二用来对常规消毒无法涉及的部位进行消毒,这些部位可能处于特殊的位置,或离电力设备太近,无法进行常规消毒,其三是有助于减少前面过程产生的尘埃,其四是能对猪舍及其空气进行较全面的消毒。需要强调的是,猪舍的空气熏蒸消毒是整个消毒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猪舍里面还有猪只的时候,一般只能进行空气消毒。带猪消毒可有效抑制空气中病原的传播,降低尘埃的水平,抑制空气中的内毒素(特定的细菌产生的毒素,可黏附在尘埃颗粒上,这种毒素对猪群的健康和生产能力有明显的影响)对猪只造成的影响。空气熏蒸消毒可每天进行,甚至更频繁,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从国际猪病兽医学会会议报告可知,猪舍带猪空气熏蒸消毒可起到明显的效果,研究显示,进行空气熏蒸消毒,可有效阻止病原,降低发病率。
在畜禽养殖中,养殖场的空气熏蒸消毒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可供选用的熏蒸消毒剂产品也主要是化学药品,如甲醛熏蒸消毒、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戊二醛熏蒸消毒、戊二醛-季氨混合物熏蒸消毒、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含氯消毒剂配合引燃剂熏蒸消毒等,这些消毒剂都是化学药品,均不能用于有机猪肉的生猪生产。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采用的是纯天然植物材料,对生产有机猪肉的生猪生产无任何污染,且防治效果显著,成本也很低,是一种很好的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发病前使用,能进行有效预防;发病后使用,能显著阻止病原菌的空气传播,减低发病率。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是经多年研究与生产应用的成果,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本熏蒸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较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熏蒸剂为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组成,其中干菖蒲主要用作助剂,起促进其防治效果的作用。发明人研究发现,加入助剂干菖蒲能起到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需特别指出的是,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系自然生长而成,未采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否则,将影响有机猪肉的品质。
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制备方法为:材料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除上述所说的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外,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用自然太阳晒干的干材料,存放期间未霉变吸湿。自然太阳晒干的标准是:连续3d的太阳自然晾晒而重量基本无变化时为准(重量变化小于百分之三)。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比混匀即可。
干辣蓼、干艾草、干菖蒲、干苍术取其根茎叶(即整株),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之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2.0:3.0~4.0:1.0~2.0:2.0~3.0,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比混匀,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预防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1.5kg熏蒸剂,烟熏2h;发病后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熏蒸剂,烟熏2h,能较快阻止疾病蔓延。本熏蒸剂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保质期较长,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形成产品。
以上四组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最优选的质量比为1.5:3.5:1.5:2.5。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预防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1.5kg熏蒸剂,烟熏2h;发病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熏蒸剂,烟熏2h,能显著阻止疾病蔓延。本熏蒸剂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保质期较长,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形成产品。
本发明选用熏蒸剂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和助剂干菖蒲,采用了适宜质量的配伍,配制成商用熏蒸剂,它既可防,又可治,其对生产有机猪肉的疾病传播及其防治具有显著作用。采用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进行防治是其较有效的措施之一。本熏蒸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这是其他有关药剂或措施所无法比的。以下是其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
本发明的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目前未见同类产品的报道,本发明是发明人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所得出的试验结果,并在较长时间的生产中已得到验证,效果较佳。且本发明的配方还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剂型较稳定,原料来源丰富,操作简便,如开发成商品,对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来说,价格便宜。在生产中使用简单方便,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成本低,是一种良好的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配方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其开发利用不但将在市场上增加一种新型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还将为目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疾病传播及其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条解决的途径。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预防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1.5kg熏蒸剂,烟熏2h即可;发病后使用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熏蒸剂,烟熏2h即可,能进行较好的防治。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为: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2.0:3.0~4.0:1.0~2.0:2.0~3.0,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比混匀,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
烟熏2h内不开窗通风,2h以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如果猪舍无密封条件,则需加大烟熏剂量与熏烟时间。试验检测表明,烟熏后10~15d,对猪肉进行检测,其熏蒸剂的主要功能成分均未检出。
以下是发明人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不断地通过试验挑选及选用适合本发明的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配方的原料及其相关的配比所做的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
单组分试验
单组分试验主要是定性测定每一种组分对生产有机猪肉的疾病进行防治的单一效果试验。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宁乡猪、湖北白猪、杜洛克与巴克夏四个品种。试验用配剂为: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与干菖蒲四个组分。
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的制备:材料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必须无重金属污染,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根茎叶(即整株),均用自然太阳晒干的干材料,存放期间未霉变吸湿,自然太阳晒干的标准是:连续3d的太阳自然晾晒而重量基本无变化时为准(即重量变化小于百分之三)。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取材,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单组分,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
烟熏2h内不开窗通风,2h以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对照(CK)不用烟熏。试验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往年常有疾病传播的夏秋季进行。试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品种发病率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每单一组分的处理情况如下:
干辣蓼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干艾草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干苍术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干菖蒲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试验设置16个处理4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随机抽取。试验前各猪舍已一同彻底清洗消毒(包括对照用猪舍),试验结果以发病百分率作为处理效果(包括重复发病),病死猪以发病次数最高者计。试验期间不用其他药物,其余喂养等为常规管理。
处理1:宁乡猪——干辣蓼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2:宁乡猪——干艾草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3:宁乡猪——干苍术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4:宁乡猪——干菖蒲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1:宁乡猪——不用烟熏。处理5:湖北白猪——干辣蓼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6:湖北白猪——干艾草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7:湖北白猪——干苍术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8:湖北白猪——干菖蒲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2:湖北白猪——不用烟熏。处理9:杜洛克——干辣蓼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0:杜洛克——干艾草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1:杜洛克——干苍术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2:杜洛克——干菖蒲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3:杜洛克——不用烟熏。处理13:巴克夏——干辣蓼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4:巴克夏——干艾草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5:巴克夏——干苍术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6:巴克夏——干菖蒲组分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单一组分,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4:巴克夏——不用烟熏。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1),处理3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1、4、CK1,说明苍术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与CK1。处理1-4的发病率又显著低于CK1,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烟熏防治宁乡猪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表1. 单组分试验——宁乡猪与湖北白猪的处理效果(单位:%)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1 20.25±1.57b 处理5 22.57±0.64b
处理2 19.36±3.75bc 处理6 19.69±2.86c
处理3 16.80±0.28c 处理7 17.80±0.34d
处理4 20.43±1.86b 处理8 23.46±0.46ab
CK1 22.70±0.49a CK2 24.91±1.97a
注:小写字母为0.05水平,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处理7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5-6、8、CK2,说明苍术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与CK2。处理5-8的发病率又显著低于CK2,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烟熏防治湖北白猪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处理10-11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9、12、CK3(表2),说明艾草、苍术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与CK3。处理9-12的发病率又显著低于CK3,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烟熏防治杜洛克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表2. 单组分试验——杜洛克与巴克夏的处理效果(单位:%)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9 23.91±0.45b 处理13 25.67±1.72b
处理10 19.40±1.32c 处理14 12.70±0.94d
处理11 18.37±0.57c 处理15 15.43±2.27c
处理12 22.94±2.91b 处理16 24.53±0.61b
CK3 26.49±0.48a CK4 28.64±1.20a
处理14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13、15-16、CK4,说明艾草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与CK4。处理15的发病率又显著低于处理13、16、CK4,说明苍术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辣蓼、菖蒲与CK4。处理13-16的发病率又显著低于CK4,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烟熏防治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单组分试验表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烟熏防治宁乡猪、湖北白猪、杜洛克、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配伍试验
配伍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测定每一种配剂对生产有机猪肉的疾病进行防治的效果试验。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宁乡猪、湖北白猪、杜洛克与巴克夏四个品种。试验用配剂为: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与干菖蒲四个组分。
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的制备:材料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必须无重金属污染,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根茎叶(即整株),均用自然太阳晒干的干材料,存放期间未霉变吸湿,自然太阳晒干的标准是:连续3d的太阳自然晾晒而重量基本无变化时为准(即重量变化小于百分之三)。
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取材,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单组分,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烟熏2h内不开窗通风,2h以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烟熏2h,对照(CK)不用烟熏。试验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往年常有疾病传播与发生的夏秋季进行。试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品种发病率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每一配剂的处理情况如下:
配剂1: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3.0:1.0:2.0。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4.0kg配剂1,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配剂:2: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4.0kg配剂2,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配剂3: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2.0: 4.0: 2.0: 3.0。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4.0kg配剂3,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试验设置12个处理4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20~30日龄左右的的健康仔猪,随机抽取。试验前各猪舍已一同彻底清洗消毒(包括对照用猪舍),试验结果以发病百分率作为处理效果(包括重复发病),病死猪以发病次数最高者计。试验期间不用其他药物,其余喂养等为常规管理。
处理1:宁乡猪——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1,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2:宁乡猪——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3:宁乡猪——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3,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1:宁乡猪——不用烟熏。处理4:湖北白猪——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1,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5:湖北白猪——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6:湖北白猪——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3,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2:湖北白猪——不用烟熏。处理7:杜洛克——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1,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8:杜洛克——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9:杜洛克——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3,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3:杜洛克——不用烟熏。处理10:巴克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1,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1:巴克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12:巴克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3,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4:巴克夏——不用烟熏。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3),处理2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1、CK1,处理1、3又显著低于CK1。说明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处理1与CK1。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宁乡猪的疾病及其传播显著优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3.0:1.0:2.0与2.0: 4.0: 2.0: 3.0的配剂1、3与CK1。配剂2的防治效果最好。
剂量试验表明,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1.08±0.28c)与4.0kg(0.96±0.34c)烟熏防治宁乡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kg(2.90±0.58b)烟熏的防治效果与CK1(22.70±3.61a)的效果,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与4.0kg烟熏的防治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即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烟熏防治宁乡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剂,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选配方比与采用量。
表3. 配剂试验——宁乡猪与湖北白猪的处理效果(单位:%)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1 2.61±0.34b 处理4 3.27±0.35b
处理2 1.08±0.17c 处理5 0.92±0.08c
处理3 2.13±0.20bc 处理6 2.86±0.18b
CK1 22.70±1.59a CK2 24.91±3.27a
表3表明,处理5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4、6、CK2,处理4、6又显著低于CK2。说明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处理4、6与CK2。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湖北白猪的疾病及其传播显著优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3.0:1.0:2.0与2.0: 4.0: 2.0: 3.0的配剂1、3与CK2。配剂2的防治效果最好。
剂量试验表明,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0.92±0.28c)与4.0kg(0.61±0.13c)烟熏防治湖北白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kg(3.19±1.10b)烟熏的防治效果与CK2(24.91±4.12a)的效果,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与4.0kg烟熏的防治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即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烟熏防治湖北白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剂,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选配方比与采用量。
表4表明,处理8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7、9、CK3,处理7、9又显著低于CK3。说明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处理7、9与CK3。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杜洛克的疾病及其传播显著优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3.0:1.0:2.0与2.0: 4.0: 2.0: 3.0的配剂1、3与CK3。配剂2的防治效果最好。
剂量试验表明,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2.14±0.34c)与4.0kg(1.96±0.29c)烟熏防治杜洛克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kg(4.80±0.59b)烟熏的防治效果与CK3(26.49±3.67a)的效果,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与4.0kg烟熏的防治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即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烟熏防治杜洛克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剂,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选配方比与采用量。
表4. 配剂试验——杜洛克与巴克夏的处理效果(单位:%)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7 4.20±1.15b 处理10 5.18±0.82b
处理8 2.14±0.67c 处理11 3.17±1.07c
处理9 3.93±0.39b 处理12 4.80±0.43bc
CK3 26.49±3.46a CK4 28.64±2.18a
处理11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10、CK4,处理10、12又显著低于CK4(表4)。说明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处理10与CK4。即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显著优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3.0:1.0:2.0与2.0: 4.0: 2.0: 3.0的配剂1、3与CK4。配剂2的防治效果最好。
剂量试验表明,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3.17±0.43c)与4.0kg(2.97±0.41c)烟熏防治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kg(5.28±1.24b)烟熏的防治效果与CK4(28.64±2.60a)的效果,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与4.0kg烟熏的防治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即配剂2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烟熏防治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的防治剂,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选配方比与采用量。
助剂试验
助剂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测定助剂对整个配剂的防治效果的协同增效作用。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宁乡猪、湖北白猪、杜洛克与巴克夏四个品种。试验用配剂为: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与干菖蒲四个组分,干菖蒲为助剂。
试验材料的制备:材料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必须无重金属污染,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根茎叶(即整株),均用自然太阳晒干的干材料,存放期间未霉变吸湿,自然太阳晒干的标准是:连续3d的太阳自然晾晒而重量基本无变化时为准(即重量变化小于百分之三)。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取材,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单组分,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烟熏2h内不开窗通风,2h以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烟熏2h,对照(CK)不用烟熏。试验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往年常有疾病传播与发生的夏秋季进行。试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品种发病率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配剂的处理情况如下:
选用最优配剂——配剂2进行助剂试验。配剂:2: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2.0~4.0kg配剂2,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仔猪猪舍开始,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试验设置8个处理4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随机抽取。试验前各猪舍已一同彻底清洗消毒(包括对照用猪舍),试验结果以发病百分率作为处理效果(包括重复发病),病死猪以发病次数最高者计。试验期间不用其他药物,其余喂养等为常规管理。处理1:宁乡猪——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2:宁乡猪——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不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1:宁乡猪——不用烟熏。处理3:湖北白猪——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4:湖北白猪——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不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2:湖北白猪——不用烟熏。处理5:杜洛克——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6:杜洛克——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不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3:杜洛克——不用烟熏。处理7:巴克夏——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处理8:巴克夏——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2(不含助剂干菖蒲),烟熏2h,从20~30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猪舍开始,每周烟熏2次,直至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CK4:巴克夏——不用烟熏。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从表5可知,处理1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2、CK1,处理2又显著低于CK1。即有助剂的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处理2与CK1。说明有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宁乡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三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的配剂烟熏防治宁乡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由此说明,助剂干菖蒲用于此配剂中防治宁乡猪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协同与增效作用。
表5. 助剂试验——宁乡猪与湖北白猪的处理效果(单位:%)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1 1.08±0.21c 处理3 0.92±0.10c
处理2 2.81±0.17b 处理4 3.71±0.61b
CK1 22.70±2.64a CK2 24.91±2.43a
处理3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4、CK2,处理4又显著低于CK2(表5)。即有助剂的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处理4与CK2。说明有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湖北白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三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的配剂烟熏防治湖北白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由此说明,助剂干菖蒲用于此配剂中防治湖北白猪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协同与增效作用。
从表6可知,处理5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6、CK3,处理6又显著低于CK3。即有助剂的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处理6与CK3。说明有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杜洛克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三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的配剂烟熏防治杜洛克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由此说明,助剂干菖蒲用于此配剂中防治杜洛克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协同与增效作用。
表6. 助剂试验——杜洛克与巴克夏的处理效果(单位:%)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 发病百分率
处理5 2.14±0.50c 处理7 3.17±0.84c
处理6 4.29±1.39b 处理8 6.42±1.90b
CK3 26.49±2.75a CK4 28.64±0.83a
处理7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处理8、CK4,处理8又显著低于CK4(表6)。即有助剂的配剂2的烟熏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处理8与CK4。说明有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三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的配剂烟熏防治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由此说明,助剂干菖蒲用于此配剂中防治巴克夏的疾病及其传播具有显著的协同与增效作用。
以上试验表明(表5-6),加助剂与不加助剂的效果差异显著,加助剂的效果显著优于不加助剂的效果,不加助剂其效果显著降低。说明助剂干菖蒲在此配伍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与增效作用。
试验还表明(表1-6),配剂的效果是各单剂效果的数倍,甚至上十倍。所以,配伍后的效果不是简单的各单剂效果的相加。
从单剂试验到配伍试验再到助剂试验(表1-6),结果表明,配伍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5:3.5:1.5:2.5的配剂烟熏防治生猪的疾病及其传播的效果最优。
试验表明,出栏前15d时停止烟熏后,其猪肉中未检出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主要成分黄酮单体芦丁、艾草素、苍术醇、菖蒲烯二醇等。
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sn. )系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90cm,全株散布腺点及毛茸。茎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红色,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粗毛,上面深绿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托叶鞘膜质,缘生长刺毛。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花梗细长,长6~12cm,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白色,散布绿色腺点,上部呈红色;雄蕊7~8;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3棱,外包宿存花被。花期夏季。夏季花期,针形叶片为,有八字形黑斑,花为穗状序生于枝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近水边,阴湿处。辣蓼具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之功效,中医用于治疗痢疾,胃肠炎,腹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等。
辣蓼全草含黄酮单体芦丁(Rutin)、金丝桃苷(Hyperin)、斛皮素(Querc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与山萘酚(Kaempferol)和挥发油正癸烷、少量β-蒎烯、柠檬烯和正十一烷等,有毒。
艾草(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系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蒙古、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日本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华北。《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艾草含艾草素、洋艾内酯、大籽蒿素、洋艾素等。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还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艾草具有灭菌消毒,预防疾病之功效。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艾叶油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以野艾叶、艾条或艾绒烟熏,可用于室内消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产碱杆菌以及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系菊科苍术属植物,生于低山阴坡灌丛、林下、林缘、柞林下或草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苍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平卧或斜升,粗长或通常呈疙瘩状,生多数等粗等长或近等长的不定根。茎直立,高30-100cm,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下部或中部以下常紫红色,全部茎枝被稀疏的蛛丝状毛或无毛。基部叶花期脱落;中下部茎叶长8-12cm,宽5-8cm,3-5(7-9)羽状深裂或半裂,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几无柄,扩大半抱茎,或基部渐狭成长达3.5cm的叶柄;顶裂片与侧裂片不等形或近等形,圆形、倒卵形、偏斜卵形、卵形或椭圆形,宽1.5-4.5cm;侧裂片1-2(3-4)对,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宽0.5-2cm;有时中下部茎叶不分裂;中部以上或仅上部茎叶不分裂,倒长卵形、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时基部或近基部有1-2对三角形刺齿或刺齿状浅裂。或全部茎叶不裂,中部茎叶倒卵形、长倒卵形、倒披针形或长倒披针形,长2.2-9.5cm,宽1.5-6.0cm,基部楔状,渐狭成长0.5-2.5cm的叶柄,上部的叶基部有时有1-2对三角形刺齿裂。全部叶质地硬,硬纸质,两面同色,绿色,无毛,边缘或裂片边缘有针刺状缘毛或三角形刺齿或重刺齿。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但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植株有多数或少数(2-5个)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直径1.0-1.5cm。苞叶针刺状羽状全裂或深裂。总苞片5-7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及外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6mm;中层长卵形至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6-10mm;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长11-12mm。全部苞片顶端钝或圆形,边缘有稀疏蛛丝毛,中内层或内层苞片上部有时变红紫色。小花白色,长9mm。瘦果倒卵圆状,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白色长直毛,有时变稀毛。冠毛刚毛褐色或污白色,长7-8mm,羽毛状,基部连合成环,花果期6-10月。
苍术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苍术烟熏消毒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枯草及绿脓杆菌有显著的灭菌效果,与福尔马林相似,优于紫外线及乳酸的消毒。
菖蒲(Acorus calamus L.)系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菖蒲原产中国及日本,广布世界温带、亚热带。南北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都有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本草图经》:菖蒲,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暴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菖蒲根茎可制香味料,亦称为尧韭。菖蒲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对蚊蝇具有杀灭作用。
菖蒲主含菖蒲烯二醇(cal-amendiol)、α、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螺烯酮(acorenone)、水菖蒲酮(shyobunone)、菖蒲螺酮(acorone)、菖蒲大牯牛儿酮(acoragermacrone)、菖蒲酮(acolamone)、异菖蒲酮(isoacolamone)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材料的制备:材料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必须无重金属污染,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根茎叶(即整株),均用自然太阳晒干的干材料,存放期间未霉变吸湿,自然太阳晒干的标准是:连续3d的太阳自然晾晒而重量基本无变化时为准(即重量变化小于百分之三)。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取材,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单组分,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烟熏2h内不开窗通风,2h以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烟熏2h,对照(CK)不用烟熏。选用往年常有疾病传播与发生的夏秋季进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品种发病率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
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为1.0:3.0:1.0:2.0配伍的防治效果对宁乡猪、湖北白猪、杜洛克、巴克夏的发病百分率分别为2.61%、3.27%、4.20%、5.18%;不用烟熏的发病百分率比用烟熏的发病百分率分别高出8.70倍、7.62倍、6.31倍、5.53倍。
实施例2:
材料的制备:材料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必须无重金属污染,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根茎叶(即整株),均用自然太阳晒干的干材料,存放期间未霉变吸湿,自然太阳晒干的标准是:连续3d的太阳自然晾晒而重量基本无变化时为准(即重量变化小于百分之三)。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取材,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单组分,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烟熏2h内不开窗通风,2h以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烟熏2h,对照(CK)不用烟熏。选用往年常有疾病传播与发生的夏秋季进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品种发病率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
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为1.5:3.5:1.5:2.5配伍的防治效果对宁乡猪、湖北白猪、杜洛克、巴克夏的发病百分率分别为1.08%、0.92%、2.14%、3.17%;不用烟熏的发病百分率比用烟熏的发病百分率分别高出21.02倍、27.08倍、12.38倍、9.03倍。
实施例3:
材料的制备:材料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必须无重金属污染,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根茎叶(即整株),均用自然太阳晒干的干材料,存放期间未霉变吸湿,自然太阳晒干的标准是:连续3d的太阳自然晾晒而重量基本无变化时为准(即重量变化小于百分之三)。制备时先将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尔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计算,粉碎成小段,按干重质量取材,即为本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单组分,塑料袋密封,可保存2~3年。烟熏2h内不开窗通风,2h以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配剂,烟熏2h,对照(CK)不用烟熏。选用往年常有疾病传播与发生的夏秋季进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品种发病率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
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四组分按干重质量比为2.0: 4.0: 2.0: 3.0配伍的防治效果对宁乡猪、湖北白猪、杜洛克、巴克夏的发病百分率分别为2.13%、2.86%、3.93%、4.80%;不用烟熏的发病百分率比用烟熏的发病百分率分别高出10.66倍、8.71倍、6.74倍、5.97倍。

Claims (3)

1.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由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和干菖蒲配伍而成,其中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和干菖蒲的配伍质量之比为1.0~2.0:3.0~4.0:1.0~2.0:2.0~3.0,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均按自然晒干的干重质量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其特征在于,干辣蓼、干艾草、干苍术、干菖蒲的优选质量比为1.5:3.5:1.5:2.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熏蒸,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3.0kg熏蒸剂,烟熏2h,预防按每100m3猪舍空间用1.5kg熏蒸剂进行熏蒸,烟熏2h,烟熏期间不开窗通风,其后开窗通风,每周烟熏1~2次,出栏前15~20d时停止烟熏,如果猪舍无密封条件,则需加大熏烟剂量与熏烟时间。
CN201510307874.6A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2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7874.6A CN104872209B (zh)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7874.6A CN104872209B (zh)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2209A CN104872209A (zh) 2015-09-02
CN104872209B true CN104872209B (zh) 2017-07-28

Family

ID=5394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787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2209B (zh)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2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9269A (zh) * 2016-08-30 2017-02-01 界首市颖南万福家庭农场 一种种公猪的养殖方法
CN107213408A (zh) * 2017-06-12 2017-09-29 隆林惠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猪皮肤炎症防治方法
CN107466964A (zh) * 2017-08-25 2017-12-15 贵港正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猪的防病养殖方法
CN107439472A (zh) * 2017-08-25 2017-12-08 贵港正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猪的防病养殖方法
CN108770774A (zh) * 2018-03-29 2018-11-09 博白县宁潭镇寻梦生态园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土猪的养殖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2A (zh) * 1992-07-24 1993-02-03 吴传福 苍术艾叶香的制造方法
CN1957712A (zh) * 2005-11-04 2007-05-09 刘军政 一种驱蚊虫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74096A (zh) * 2009-04-23 2009-11-11 吴传福 中草药蚊香和中草药柱香的制造方法
CN101849557A (zh) * 2010-06-01 2010-10-06 赵长贵 一种杀菌杀虫农药烟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4797A (zh) * 2013-08-15 2013-12-18 五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畜禽舍消毒熏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5002A (zh) * 2013-09-27 2013-12-18 刘兆成 动物饲料的中草药添加剂、动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23153A (zh) * 2013-11-28 2014-03-12 思南县邵家桥镇腾鸿竹鼠养殖场 一种治疗竹鼠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43836A (zh) * 2012-11-29 2014-06-11 张丽敏 一种驱蚊虫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2A (zh) * 1992-07-24 1993-02-03 吴传福 苍术艾叶香的制造方法
CN1957712A (zh) * 2005-11-04 2007-05-09 刘军政 一种驱蚊虫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74096A (zh) * 2009-04-23 2009-11-11 吴传福 中草药蚊香和中草药柱香的制造方法
CN101849557A (zh) * 2010-06-01 2010-10-06 赵长贵 一种杀菌杀虫农药烟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3836A (zh) * 2012-11-29 2014-06-11 张丽敏 一种驱蚊虫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4797A (zh) * 2013-08-15 2013-12-18 五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畜禽舍消毒熏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5002A (zh) * 2013-09-27 2013-12-18 刘兆成 动物饲料的中草药添加剂、动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23153A (zh) * 2013-11-28 2014-03-12 思南县邵家桥镇腾鸿竹鼠养殖场 一种治疗竹鼠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2209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mith Ethnobotany of the Ojibwe Indians
CN104872209B (zh) 一种生产有机猪肉的猪舍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Foster Echinacea: nature's immune enhancer
Chandler et al. Herbal remedies of the Maritime Indians
Laloo et al. Statu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disturbed and the undisturbed sacred forests of Meghalaya, northeast India: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regeneration efficacy of some important species
Tilford Edible and medicinal plants of the West
Roberts Edible & medicinal flowers
CN104800878B (zh) 藏香及其制作方法
Speck Medicine practices of the northeastern Algonquians
Fongod et al. Ethnobotany,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unconscious pre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 evaluation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South and Southwest Regions of Cameroon
Shukla et al. Medicinal importance of bamboo
Johnston Blackfoot Indian utilization of the flora of the northwestern Great Plains
Smith et 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Vegetable kingdom
Angier Field guide to medicinal wild plants
CN109090148A (zh) 一种醒脑安神养生香及其制备方法
Breverton Breverton's complete herbal: A book of remarkable plants and their uses
KR101667518B1 (ko) 가습기용 천연 방향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Turner et al. The North American guide to common poisonous plants and mushrooms
CN108853314B (zh) 防治青蛙歪头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uson Mastering Herbalism: A Practical Guide
Paine Healing Plants Of The Celtic Druids: Ancient Celts In Britain And Their Druid Healers Used Plant Medicine To Treat The Mind, Body And Soul
CN104872024A (zh) 一种养殖有机鱼的鱼塘杂鱼清除剂及其使用方法
Lone Tree diversity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forest trees of Kashmir (Jammu and Kashmir), India
KR20060022214A (ko) 연(蓮)을 이용한 뜸과 선향의 연소재와 입욕재 제조법
Turner The food/medicine/poison triangle: implications for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systems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