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9172B -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9172B
CN104869172B CN201510292405.1A CN201510292405A CN104869172B CN 104869172 B CN104869172 B CN 104869172B CN 201510292405 A CN201510292405 A CN 201510292405A CN 104869172 B CN104869172 B CN 104869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pplication
plug
dock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24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9172A (zh
Inventor
李东海
姚楠
王海宁
贺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 Yuan Technology (beij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 Yuan Technology (beij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 Yuan Technology (beij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Ming Yuan Technology (beij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24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9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9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9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2Brokering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应用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确定所需要选择的服务;应用向D‑Dock发送数据交互请求;D‑Dock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调用相应的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Dock与所述服务进行交互,并且,将所述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所述应用支持数据结构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交互。

Description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级信息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同时以其独特的、无法忽视的重要性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状态和竞争力。那些保存或流动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数据,已经变成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和有效性在今天已经变得无比重要。
企业(租户)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具有多种面向不同企业人员和不同场景的应用,这些应用的开发环境和开发语言很难保持一致,这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在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不同应用的数据结构不一致,致使这些应用之间无法很好的共享数据,由此造成信息数据的可用性非常差。可能存在大量有效数据因为异构网络环境的原因,无法被很多实际需要这些数据的应用所使用,由此大大减弱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信息数据的浪费。还可能导致租户必须花费大量人力、财力重新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这些已经存在但因为共享性原因导致无法使用的数据。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中多应用下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在今天已经演变成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尤其是在那些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异构网络环境中,不同数据结构的多应用下,数据的可用性和可共享性,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租户的运营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确定所需要选择的服务;
应用向平台接口埠D-Dock发送数据交互请求;
D-Dock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调用相应的数据接口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Dock与所述服务进行交互,并且,将所述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所述应用支持数据结构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交互。
优选的,在所述调用与所述数据结构相应的D-plug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D-Dock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识别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
根据识别的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确定所需调用的D-plug。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异构系统中进行服务的扩展时,直接增加支持D-Dock的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扩展服务。
优选的,所述D-Dock支持TCP/IP协议和HTTP/HTTPS协议。
优选的,所述D-plug至少包括:用于Java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用于Dot Net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和用于C++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基于不同数据结构的应用,与所述应用数据结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接口D-plug,平台接口埠D-Dock,系统提供的多种服务;
所述应用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确定所需要选择的服务;
所述应用还用于,向所述D-Dock发送数据交互请求;
所述D-Dock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调用相应的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Dock与所述服务进行交互,并且,将所述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所述应用支持数据结构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交互。
优选的,所述D-Dock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识别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并且根据识别的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确定所需调用的D-plug。
优选的,当在所述异构系统中进行服务的扩展时,直接增加支持D-Dock的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扩展服务。
优选的,所述D-Dock支持TCP/IP协议和HTTP/HTTPS协议。
优选的,所述D-plug至少包括:用于Java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用于Dot Net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和用于C++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
本发明提出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通过D-Dock识别应用的数据结构,之后再由D-Dock通过调用与该数据结构相对应的D-plug与应用进行交互,使得在异构网络环境中,基于不同数据结构的多应用之间的数据可以相互共享,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可用性和可共享性,从而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租户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普遍的应用于企业的信息管理等方面,能够向企业用户提供面向不同企业人员和不同场景的多种应用,每个应用又是需要多种服务来支持的,比如大部分应用都需要认证鉴权服务,还有很多应用需要报表服务和工作流服务等等。针对应用的开发环境和开发语言很难保持一致的异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在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下提高数据可交互性和服务共享性的方案。
下面以图1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实施主体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平台。图2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系统的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应用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确定所述用户需要选择的服务;
具体的,在用户操作管理信息系统时,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下提供的应用来实现的。应用加载在应用服务器中运行。通过应用的用户交互界面,可以向用户提供和展示想要的信息,也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数据等等。每个应用需要多种服务来支持,不同的操作指令和不同的数据可能是面向不同服务的,因此应用根据用户的输入需要首先确定需要选择的服务。
比如,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管理信息系统下可供用户使用的应用有4个,分别是应用1、应用2、应用3和应用4。这四个应用所基于的计算机语言都是不同的,应用1是基于Java开发的,应用2是基于Don Net开发的,应用3是基于C++开发的,应用4是基于除上述三种语言之外的其他某种语言开发的。不同语言开发的应用,它们的数据结构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数据结构的应用之间,一个应用所提供的数据不能直接被其他应用所识别和使用,同样的,一个应用也不能直接识别或使用其他应用提供的数据。
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认证鉴权、会化管理、数据网关、消息服务、报表服务、工作流服务以及更多的扩展服务。每个应用都可能同时涉及到多种服务。假设其中一个应用是库存管理,那么就可能涉及到认证鉴权、会化管理、数据网关、消息服务、报表服务和工作流服务中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服务。当用户进入库存管理应用时,需要先输入用户名密码,这就涉及到鉴权服务;在进行库存数据查询时,就需要报表服务;当将库存物品进行调配时,就需要工作流服务等等。因此应用所需要的服务,是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和数据来确定的。
步骤120,应用向平台接口埠(D-Dock)发送数据交互请求;
具体的,在应用确定需要选择的服务之后,会向D-Dock发送数据交互请求。在这个请求中,会携带有所需服务的信息,以及应用所支持的数据结构的信息。
D-Dock可以理解为一个标准化接口(API),能够支持TCP/IP协议和HTTP/HTTPS协议,主要用于应用和服务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本发明信息管理系统中,各个服务都是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数据结构的,也就是说,当D-Dock向服务请求数据或者是向服务写入数据的时候,这些数据都是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数据结构的。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D-Dock实质上实现了应用和服务之间的隔离,无论应用支持的数据结构是怎样,服务都是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数据结构的,所以各个服务之间的数据是能够被相互识别和共享使用的。
步骤130,D-Dock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调用相应的数据接口(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Dock与所述服务进行交互,并且,将所述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所述应用支持识别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交互。
具体的,D-Dock会首先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识别应用的数据结构,然后根据识别出的应用的数据结构确定所需调用的D-plug。D-plug用于应用与D-Dock之间交互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转换。
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D-Plug包括至少4种:对应应用1的用于Java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对应应用2的用于Dot Net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对应应用3的用于C++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以及对应应用4的用于除上述三种语言之外的其他某种语言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
当数据是由应用提供给服务时,D-Dock调用与该应用的数据结构相应的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再由D-Dock传送给服务。
当数据是由服务提供给应用时,D-Dock调用与该应用的数据结构相应的D-plug,将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应用支持的数据结构的数据,在通过D-Dock与应用进行交互。
也就是说,通过采用D-Dock对多种数据结构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调用,使得一个应用能够以此实现对多种结构数据模型的支持。
进一步的,D-Dock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服务埠,将后台的可提供的服务以接口的形式提供给调用者,调用者则通过D-Plug进行对应服务调用。
D-Plug可以理解为接口插件的总称,包含核心插件,和其它可扩展服务的对应插件,核心插件为必选插件,该插件用于提供用户的上下文环境等信息。
核心插件可以包含:认证鉴权,用于用户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检验,以及用户访问资源的权限校验;以及,会话管理,提供用户退出和登出的服务调用。
扩展插件可以包含:
数据插件,对接数据网关提供的数据持久化服务。
消息插件,对接消息引擎提供的消息服务。
报表插件,对接报表引擎提供的报表服务。
工作流插件,对接工作流引擎提供的工作流服务。
扩展其它插件,可对接扩展的其它插件。
在本发明的异构系统需要进行服务扩展时,对于系统需要进行扩展的服务,直接增加支持D-Dock的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扩展服务就可以了,完全不用考虑是哪些应用需要使用扩展服务,也就是说在系统进行服务的扩展时不用考虑应用支持的数据结构。
同样的,在本发明的异构系统需要进行应用扩展时,同样直接增加应用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对应用开发语言和数据结构的限制,无需担心应用无法加载到现有系统中,也无需担心因为数据结构不同导致应用的数据无法被其他应用共享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通过D-Dock实现了应用和服务之间的隔离,并通过调用D-plug对应用支持的数据结构和服务支持的标准化数据结构进行有效转换,从而将应用和服务之间数据结构的依赖关系进行解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异构网络环境中,不同数据结构的多应用下,数据的可用性和可共享性,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此外,也加强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有效降低租户的运营成本。
下面,以图2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系统示意图。该数据交互系统能够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存储系统包括:多个基于不同数据结构的应用(图中所示为应用1、应用2、应用3和应用4),与所述应用数据结构相对应的多个D-plug(图中所示为D-plug1、D-plug2、D-plug3和D-plug4),D-Dock 5和系统提供的多种服务;
具体的,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服务包括:认证鉴权、会化管理、数据网关、消息服务、报表服务、工作流服务以及更多的扩展服务。
其中,所述应用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确定所需要选择的服务;以及,向所述D-Dock 5发送数据交互请求;
所述D-Dock 5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识别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并且根据识别的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确定所需调用的D-plug;随后,调用相应的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Dock与所述服务进行交互,并且,将所述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所述应用支持数据结构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交互。
D-Dock 5作为一个标准化接口,起到隔离并解耦应用和服务的异构数据结构的作用,D-Dock 5能够支持TCP/IP协议和HTTP/HTTPS协议。
进一步的,D-Dock 5对异构数据结构的解耦是基于对D-plug的调用来实现的。D-plug用于应用所基于的数据结构和标准化语言的数据结构之间的转换。
D-plug的架构可以采用至少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D-plug可以架构在应用下,也就是每个应用对应一个D-plug。如果应用A、应用B是基于Java开发的,应用C是基于Dot Net开发的,那么D-Dock与应用A的数据交互是通过应用A下的D-plug(Java)进行的,D-Dock与应用B的数据交互是通过应用B下的D-plug(Java)进行的,D-Dock与应用C的数据交互是通过应用C下的D-plug(Dot Net)进行的。
第二种是,在系统中针对不同的应用开发语言,统一架构D-plug。也就是说,在上述系统中,D-Dock与应用A、应用B之间的数据交互是通过同一个D-plug(Java)进行的,D-Dock与应用C的数据交互是通过另一个D-plug(Dot Net)进行的。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如果将所有D-plug看做一个整体,将支持不同数据结构的D-plug看做是其中一个模块,那么,每个服务都是对应D-plug中的一个模块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系统,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图2中所示,应用1是基于Java开发的,则在应用1的用户通过应用1的用户交互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请求使用应用1所提供的应用时,所述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是基于Java数据结构的。这些数据首先被发送到D-Dock 5,通过D-Dock 5识别出发送这些数据的数据结构,相当于识别出应用所依据的数据结构,然后根据识别出的数据结构确定所需调用的D-plug为D-plug1。D-plug1将应用发送的基于Java数据结构的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进行数据结构转换,转换为标准化语言的数据结构,再通过D-Dock 5提供给鉴权服务。如果鉴权服务确定该用户名、密码是有效的,则会返回向用户开放应用1的信息,例如:允许信息。该信息是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数据结构的,在通过D-Dock 5返回给应用1时,D-Dock 5识别允许信息中携带的与应用1相关的信息,从而根据应用1的数据结构调用到D-plug1,将该允许信息转换为Java数据结构的数据,再发送给应用1,以便应用1能够识别和使用该数据,对用户开放相应的使用权限。
其他几个应用与相应的几种D-plug之间同样可以通过相似过程实现相应的数据结构的转换。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异构系统需要进行服务扩展时,对于系统需要进行扩展的服务,直接增加支持D-Dock 5的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扩展服务就可以了,完全不用考虑是哪些应用需要使用扩展服务,也就是说在系统进行服务的扩展时不用考虑应用支持的数据结构。
同样的,在本发明的异构系统需要进行应用扩展时,同样直接增加应用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对应用开发语言和数据结构的限制,无需担心应用无法加载到现有系统中,也无需担心因为数据结构不同导致应用的数据无法被其他应用共享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系统,通过架构D-Dock实现应用和服务之间的隔离,通过D-Dock调用D-plug对应用支持的数据结构和服务支持的标准化数据结构进行有效转换,从而将应用和服务之间数据结构的依赖关系进行解耦。有效的提高了异构网络环境中,不同数据结构的多应用下,数据的可用性和可共享性,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此外,也加强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有效降低租户的运营成本。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确定所需要选择的服务;
应用向平台接口埠D-Dock发送数据交互请求;
D-Dock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调用相应的数据接口D-plug,所述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Dock与所述服务进行交互,并且,将所述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所述应用支持数据结构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交互;
其中,在所述调用与所述数据结构相应的D-plug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D-Dock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识别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
根据识别的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确定所需调用的D-plug;
当在所述异构系统中进行服务的扩展时,直接增加支持D-Dock的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扩展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Dock支持TCP/IP协议和HTTP/HTTPS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plug至少包括:用于Java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用于Dot Net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和用于C++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
4.一种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基于不同数据结构的应用,与所述应用数据结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接口D-plug,平台接口埠D-Dock,系统提供的多种服务;
所述应用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确定所需要选择的服务;
所述应用还用于,向所述D-Dock发送数据交互请求;
所述D-Dock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调用相应的D-plug,所述D-plug将所述应用与所述服务交互的信息编译成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Dock与所述服务进行交互,并且,将所述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语言的数据,通过D-plug编译成所述应用支持数据结构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交互;
所述D-Dock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交互请求,识别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并且根据识别的所述应用的数据结构确定所需调用的D-plug;
当在所述异构系统中进行服务的扩展时,直接增加支持D-Dock的基于标准化语言的扩展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Dock支持TCP/IP协议和HTTP/HTTPS协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plug至少包括:用于Java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用于Dot Net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和用于C++和标准化语言间数据结构转换的D-plug。
CN201510292405.1A 2015-06-01 2015-06-01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Active CN104869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405.1A CN104869172B (zh) 2015-06-01 2015-06-01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405.1A CN104869172B (zh) 2015-06-01 2015-06-01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172A CN104869172A (zh) 2015-08-26
CN104869172B true CN104869172B (zh) 2018-07-31

Family

ID=53914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2405.1A Active CN104869172B (zh) 2015-06-01 2015-06-01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9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7826A (zh) * 2016-01-29 2016-05-11 北京罡阳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中文的网络应用的分布式集群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9634739B (zh) * 2018-10-31 2021-03-02 同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4391A (zh) * 2013-11-26 2014-03-12 上海合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会话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9934B2 (en) * 2003-05-22 2006-02-14 Holtran Technolog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toring, retrieving and presenting information with an extendable interface for natural and artificial languages
CN103179027B (zh) * 2011-12-22 2016-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器设备兼容的方法和系统、通用外设接入网关
CN103839138A (zh) * 2014-03-08 2014-06-04 成都文昊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支撑多个异构系统交互的系统
CN104376062B (zh) * 2014-11-11 2018-01-26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数据库平台数据的同步方法
CN104580532A (zh) * 2015-02-05 2015-04-29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应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4391A (zh) * 2013-11-26 2014-03-12 上海合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会话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172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5905B (zh) 接口调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7181808B (zh) 一种私有云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5812171B (zh) 一种虚拟化的网络功能vnf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1290865A (zh)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55615A (zh) 跨语言调用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037831B (zh) 一种服务网关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49048B (zh) 一种政务公共服务的数据访问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399119A (zh) 一种组件化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40057B (zh)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以及区块链平台
CN103685193A (zh) 一种第三方应用接入开放平台的方法及开放平台接入系统
CN103369038B (zh) 平台即服务PaaS管理平台及方法
CN104144202B (zh)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访问方法、系统和装置
JP2008165340A (ja) 遠隔手続呼出方式
CN105094996A (zh) 基于动态权限验证的Android系统安全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7395674A (zh) 一种应用系统访问异构区块链平台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67133B (zh) 业务决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3179099A (zh) 一种接入开放网站平台的统一认证方法和一种网站平台
CN109104368B (zh) 一种请求连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695386U (zh) 面向多租户的管理信息系统
CN111770122A (zh) 服务通信代理scp注册方法、服务调用方法及网络设备
US20100115075A1 (en) Directional optimization for policy evaluation
CN112988378A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69172B (zh) 异构系统下多应用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交互系统
CN113115304B (zh) 虚拟号码请求和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693163A (zh) 在线应用平台上应用间的应答通信方法和在线应用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27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Sanyuanqiao Xiaguang Ruipu Hospital No. 5 Building 1 layer 101

Applicant after: Ming Yuan Technology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7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Sanyuanqiao Xiaguang Ruipu Hospital No. 5 Building 1 layer 101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Yuantong Huida Manage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