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6753A -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6753A
CN104866753A CN201510251273.8A CN201510251273A CN104866753A CN 104866753 A CN104866753 A CN 104866753A CN 201510251273 A CN201510251273 A CN 201510251273A CN 104866753 A CN104866753 A CN 104866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rol device
sent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12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6753B (zh
Inventor
王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512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6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6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6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6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67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及控制装置,所述电子设备组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接收用户发送的当前生物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成功的确认消息;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以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采用能够控制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对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方式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个人或者单位大多同时拥有多个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可以构成一个电子设备组。一个电子设备组可以包括多个电子设备,例如多部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可穿戴设备等等。
目前,只能通过单个电子设备本身管理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以提供一种便捷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的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组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
接收用户发送的当前生物识别信息;
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成功的确认消息;
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以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操作信息是在预定区域按照预定方向的滑动解锁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登记信息;
产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对应的ID号码及密钥以完成登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在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接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临时解码链接;
将所述临时解码链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确认共享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组,所述电子设备组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第一返回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当前生物识别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一致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成功的确认消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以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操作信息是在预定区域按照预定方向的滑动解锁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登记信息;
产生单元,用于产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对应的ID号码及密钥以完成登记。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在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临时解码链接;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临时解码链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确认共享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电子设备自身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采用能够控制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对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方式更加便捷;另外,在电子设备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之后再通过控制装置对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方式更加安全,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只能通过自身管理其数据安全的问题,本发明至少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同时对多台电子设备进行管理,这些电子设备可以同属于一个局域网,这些电子设备可以构成一个电子设备组。一个电子设备组至少包括两个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更多个电子设备,例如第三电子设备和第四电子设备。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该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可以由一个控制装置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根据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第一电子设备进入与控制装置相同的局域网后,可以自动向控制装置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该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可以携带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的信息,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IP地址等。
控制装置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后,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示确定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如果是,则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12:向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
控制装置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产生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并将该确认消息返回至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S14:接收用户发送的当前生物识别信息。
其中该当前生物认证消息可以是当前指纹识别信息、当前脸部识别信息、当前虹膜识别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控制装置触摸屏上的固定区域向控制装置发送当前指纹识别信息。
步骤S16:判断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向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成功的确认消息。
控制装置内部可以预先保存有历史认证信息,如果当前认证信息与历史认证信息一致,则认证通过;如果当前认证信息与历史认证信息不一致,则认证不通过。其中,当前认证信息可以是当前生物识别信息,历史认证信息可以是预先保存的历史生物识别信息。
步骤S18: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以开启第一电子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操作信息可以用户在预定区域的预定操作,例如按照预定方向的滑动解锁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完成上述步骤S10-S16之后,用户在控制装置的显示屏上的预定区域按照预定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可以开启第一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电子设备自身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采用能够控制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对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方式更加便捷;另外,在电子设备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之后再通过控制装置对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方式更加安全,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S18涉及的具体方案可以由一个应用程序实现,该应用程序可以安装在控制装置上,该控制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脑或者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装置,也可以单独存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可以配置有蓝牙低功耗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S18仅以电子设备组中的第一电子设备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适用于电子设备组中的其他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0之前,还可以首先执行以下步骤:接收第一电子设备的登记信息;产生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对应的ID号码及密钥以完成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登记。
控制装置可以对电子设备组中的任意一个电子设备进行登记,包括接收电子设备的登记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相对应的ID号码及密钥等。
通常,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组中的所有电子设备都位于同一个局域网内,例如一个家庭局域网内。但是,有时控制装置可能并没有与电子设备组位于同一个局域网内,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打开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步骤一~三):
步骤一: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不在预定距离范围内。
该预定距离例如可以是1米或者5米等,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可认为属于同一局域网,不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可认为不属于同一局域网或者离开该局域网。
步骤二:接收与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临时解码链接。
该临时解码链接可以是用户通过服务器生成并发送至控制装置的。
步骤三:将临时解码链接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控制开启第一电子设备。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控制开启第一电子设备的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S10-S18中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子设备开启的步骤类似。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性,临时解码链接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使用一次后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到的方法可以集成在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安装在终端上即可实现上述技术方案。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可以用户管理电子设备组中所有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分别于控制装置建立连接之后其缩略图可以显示在控制装置的显示屏上。鉴于这些电子设备与控制装置同属于一个局域网,此时,电子设备组中的不同电子设备还可以实现共享。例如,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内容可以共享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控制装置将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请求消息转发至第二电子设备,其中共享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准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共享内容的信息;
然后,控制装置将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确认共享消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最后,控制装置将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内容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不仅能够控制电子设备组中的一台电子设备,还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多台电子设备执行相应操作,控制方式更加便捷,同时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进一步提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组,所述电子设备组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该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提到的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图2示出了该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20可以包括:
建立单元2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第一返回单元22,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单元23,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当前生物识别信息;
判断单元24,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返回单元25,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一致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成功的确认消息;
第二接收单元26,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以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操作信息是在预定区域按照预定方向的滑动解锁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登记信息;
产生单元,用于产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对应的ID号码及密钥以完成登记。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在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临时解码链接;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临时解码链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确认共享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此外,上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装置可以由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装置实现,也可以单独存在实现其功能。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这也包括上述实施例进行组合后得到的其他实施例。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组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
接收用户发送的当前生物识别信息;
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成功的确认消息;
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以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信息是在预定区域按照预定方向的滑动解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登记信息;
产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对应的ID号码及密钥以完成登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在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接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临时解码链接;
将所述临时解码链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确认共享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6.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组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第一返回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当前生物识别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生物识别信息与预存的历史认证信息一致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返回认证成功的确认消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以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信息是在预定区域按照预定方向的滑动解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登记信息;
产生单元,用于产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对应的ID号码及密钥以完成登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在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内;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临时解码链接;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临时解码链接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确认共享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共享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CN201510251273.8A 2015-05-15 2015-05-15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6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1273.8A CN104866753B (zh) 2015-05-15 2015-05-15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1273.8A CN104866753B (zh) 2015-05-15 2015-05-15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6753A true CN104866753A (zh) 2015-08-26
CN104866753B CN104866753B (zh) 2018-09-04

Family

ID=5391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127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6753B (zh) 2015-05-15 2015-05-15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67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2472A (zh) * 2022-09-21 2022-12-23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66533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Microinfinity, Inc.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195969A (zh) * 2010-03-10 2011-09-21 阿瓦雅公司 具有单登入安全认证的多个设备的受信群组
CN103281327A (zh) * 2013-06-06 2013-09-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多设备安全登录的方法、系统和云端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66533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Microinfinity, Inc.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195969A (zh) * 2010-03-10 2011-09-21 阿瓦雅公司 具有单登入安全认证的多个设备的受信群组
CN103281327A (zh) * 2013-06-06 2013-09-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多设备安全登录的方法、系统和云端服务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2472A (zh) * 2022-09-21 2022-12-23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12472B (zh) * 2022-09-21 2024-05-1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6753B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1240B (zh)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及智能门控系统
US10499243B2 (en) Authentication of phone caller identity
JP4235102B2 (ja) 電気通信用の携帯用品と公開アクセス端末との間の認証方法
CN104247486B (zh) 在设备的企业安全周界与企业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04980298B (zh) 一种异常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96234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热点终端和管理终端
CN106710043A (zh) 具访客身份验证的时限门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5656871B (zh) 安全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525989A (zh) 数据处理、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终端
CN102143492B (zh) Vpn连接建立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
CN101621527B (zh) VPN中基于Portal的安全认证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332819A (zh) 一种用于会议系统的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13408006A (zh) 监控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室内监控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322366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869121A (zh) 一种基于802.1x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812398A (zh) 远程登录授权方法和装置
CN104640112B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6900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160736A (zh) 密码开锁系统、酒店设备、门锁终端及方法
US9781600B2 (en) Remote control method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ing programs mount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05025548B (zh) 一种sim卡的连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635148A (zh) 一种Portal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4866753A (zh) 控制电子设备组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4394151A (zh) 一种校园网接入运营商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103106B (zh) 门禁管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