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2859B -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2859B
CN104852859B CN201510217470.8A CN201510217470A CN104852859B CN 104852859 B CN104852859 B CN 104852859B CN 201510217470 A CN201510217470 A CN 201510217470A CN 104852859 B CN104852859 B CN 104852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board
interface
board
processing capacity
networ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74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2859A (zh
Inventor
幺双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174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2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2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2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2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2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得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并通过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解决聚合接口的流量和业务过于集中在部分接口板,而其它接口板的资源被浪费的问题,能够均匀充分的利用整个网络设备的所有处理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链路聚合通过将多条以太网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这些捆绑在一起的物理链路通过相互间的动态备份,可有效地提高链路可靠性。在分布式路由器中,将接口分布到多个接口板,每个接口板配置一个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不同接口的流量由所在接口板的CPU进行转发,从而实现整体性能的显著提升。
为了兼顾链路带宽和可靠性,防止接口板出现故障后网络中断,在路由器上可以使用跨接口板聚合,以实现备份。如图1所示,为在分布式路由器上实现链路聚合的组网示意图。路由器X上的三块接口板为接口板1、接口板2和接口板3,路由器X上的接口11和接口21聚合,并与路由器A连接。路由器X上的接口12和接口22聚合,并与路由器B连接。路由器X上的接口13和接口23聚合,并与路由器C连接。路由器X上的接口14和接口24聚合,并与路由器D连接。
上述组网下,聚合接口均部署在接口板1和接口板2,在后续业务处理时,接口板1和接口板2承担的业务繁忙,负载过重。接口板3未部署聚合接口,接口板3空闲。因此,出现负载不均衡现象,不能充分利用路由器的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设备获得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其中,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了所述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并通过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进行处理。
所述网络设备获得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的过程,具体包括:针对每个接口板,所述网络设备获得所述接口板的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并利用所述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确定所述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其中,所述接口板的资源具体包括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中央处理器CPU资源、内存资源、流表资源、会话表项资源、上线用户表项资源。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所述网络设备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空闲状态,将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可用状态,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的接口板为繁忙状态;其中,所述预设第一阈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在新建聚合接口时,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有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如果当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当前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且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可用状态的接口板。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聚合接口收到数据流时,利用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查询数据流列表,其中,所述数据流列表记录特征信息与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有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没有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所述网络设备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维护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其中,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了所述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并通过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进行处理。
所述获得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个接口板,获得所述接口板的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并利用所述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确定所述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其中,所述接口板的资源具体包括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中央处理器CPU资源、内存资源、流表资源、会话表项资源、上线用户表项资源。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基于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空闲状态,将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可用状态,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的接口板为繁忙状态;其中,所述预设第一阈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在新建聚合接口时,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有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如果当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当前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且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可用状态的接口板。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在通过聚合接口收到数据流时,利用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查询数据流列表,其中,所述数据流列表记录特征信息与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有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将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没有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并利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对聚合接口业务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解决聚合接口的流量和业务过于集中在部分接口板,而其它接口板的资源被浪费的问题,能够均匀充分的利用整个网络设备的所有处理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并提高设备整体的业务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在分布式路由器上实现链路聚合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包括多个接口板(又称为线卡)的网络设备(如分布式路由器)上。该网络设备上包括多个接口板,并将接口分布到多个接口板上,且每个接口板上配置一个CPU,不同接口的流量可以由所在接口板的CPU进行转发。如图2所示,该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网络设备获得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获得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的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针对每个接口板,网络设备获得该接口板的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利用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确定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进一步的,接口板的资源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CPU资源、内存资源、流表资源、会话表项资源、上线用户表项资源。
针对CPU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网络设备的每块接口板(拥有一个CPU)作为一个业务引擎节点,则每台网络设备有N个业务引擎节点(即N个CPU)。每个型号的CPU预先设置一个权重值W,代表该CPU的处理能力基础值。在系统运行时,每个CPU上都会运行一套程序,同时也会处理用户业务,会消耗CPU资源,也就会有一个剩余CPU资源的值M(百分比)。基于此,W*M为该业务引擎节点(即接口板)的当前CPU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N1。
针对内存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网络设备作为一台计算设备,CPU和内存是网络设备工作的基本要素,可用处理能力N1代表剩余可用CPU能力,而剩余可用内存量(兆字节)表示为N2,即内存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为N2。
针对流表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对于做转发的网络设备来说,为了加快转发速度,提升转发能力,在网络设备上一般都会有流表(或者快转表)资源,该流表资源用于快速匹配和转发流量。其中,该流表会有一个最大容量值,其剩余可用量表示为N3,即流表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为N3。
针对会话表项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对于做网关的网络设备来说,其主要业务可以是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业务,而NAT业务会消耗大量的会话表项。其中,该会话表项会有一个最大容量值,其剩余可用量表示为N4,即会话表项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为N4。
针对上线用户表项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对于做接入的网络设备来说,其主要业务是用户上线业务,而用户上线业务会消耗大量的上线用户表项。其中,该上线用户表项会有一个最大容量值,该上线用户表项的剩余可用量表示为N5,即上线用户表项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为N5。
对于接口板的上述各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瓶颈资源也不尽相同。首先,使用公式(Nx=lx*Nx)将上述各N值预处理成可比较的同一数量级。然后,对上述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的权重进行区分。再然后,利用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和各资源的权重确定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总剩余处理能力N=k1*N1+k2*N2+k3*N3+k4*N4+k5*N5。其中,k1、k2、k3、k4和k5为各资源的权重,且k1、k2、k3、k4、k5的和可以为100%。
对于接口板的上述各资源的权重配置,在默认情况下,系统可以使用一种较均衡的参数k值的组合。进一步的,由于网络设备可能运行在不同的网络场景中,其主要资源消耗可能集中于某一种资源,因此,上述各权值参数k可以由用户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或给出一个场景选项,允许用户选择适合的场景,每个场景选项对应不同的权值k的组合,以优化适配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例如,当用户配置为场景“NAT”时,可以将参数k5的值提高,而当用户选择的场景为网关时,则可以将参数k4的值提高。
步骤202,网络设备利用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其中,该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了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如接口板的槽位号等)与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网络设备在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时,还可以按照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该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中还可以包括接口板的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如表1所示,为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的示例。
表1
步骤203,网络设备利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并通过该接口板对聚合接口的业务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利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网络设备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空闲状态,将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可用状态,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接口板为繁忙状态;其中,预设第一阈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进一步的,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中为接口板设置空闲状态、或者设置可用状态、或者设置繁忙状态。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利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生成空闲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可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繁忙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其中,空闲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的接口板为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可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的接口板为可用状态的接口板,繁忙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的接口板为繁忙状态的接口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利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生成空闲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可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繁忙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网络设备选取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在空闲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当前选取的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基于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网络设备选取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在可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当前选取的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基于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网络设备选取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接口板,在繁忙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当前选取的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第一阈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设置预设第一阈值M1,预设第二阈值M2。预设第一阈值M1可以为50%,即空闲状态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总能力的50%。预设第二阈值M2可以为10%,即可用状态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总能力的10%,小于等于总能力的50%。繁忙状态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总能力的10%。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维护空闲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时,还可按照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如表2所示,为空闲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的示例。网络设备在维护可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时,还可按照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如表3所示,为可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的示例。网络设备在维护繁忙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时,还可按照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如表4所示,为繁忙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的示例。
表2
接口板的标识信息 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表3
接口板的标识信息 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表4
接口板的标识信息 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重复采集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采样周期与采样时长可以由用户配置,并预先配置一个合理的默认值(如10分钟采集一次,每次采集的样本CPU资源为最近1分钟平均值;内存,表项类资源为当前剩余值)。在每次采集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完成后,网络设备均更新表1所示的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并基于表1所示的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更新表2所示的空闲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表3所示的可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表4所示的繁忙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对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进行动态智能配置与调整,相应的智能调整策略包括接口级智能分配和流级智能分配。进一步的,接口级智能分配是指以接口为单位进行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调整和分配,即网络设备以接口为单位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流级智能分配是指以数据流为单位进行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调整和分配,即网络设备以数据流为单位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进一步的,当聚合接口较少时,适合使用流级智能分配,以达到尽量均分的效果;当聚合接口较多时,为了节省动态智能调整技术本身消耗的资源,适合使用接口级智能分配。进一步的,网络设备可以默认工作在传统模式,不进行自动优化,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组网需求配置智能调整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在新建聚合接口时,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网络设备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网络设备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其中,网络设备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之后,网络设备还可以维护一个业务处理板列表,该业务处理板列表用于记录聚合接口标识与该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次更新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之后,网络设备还可以对业务处理板进行自动智能优化与调整。相应调整策略如下:当有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如果当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网络设备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当前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且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网络设备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可用状态的接口板。
其中,网络设备在迁移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可以逐个进行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迁移。当一个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被迁移后,在一定时间内,该原来繁忙的接口板不接受其它接口板向该繁忙的接口板迁移业务处理板,即使该繁忙的接口板已经不再繁忙,用以防止来回交叉迁移。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的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在通过聚合接口接收到数据流时,利用该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查询数据流列表,其中,该数据流列表记录特征信息与接口板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如果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有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网络设备将该特征信息对应的接口板作为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如果数据流列表内没有记录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网络设备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网络设备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网络设备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其中,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即流标识)可以通过对以下信息之一或者任意组合进行hash计算得到:数据流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上层协议号、源端口、目的端口、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值、入接口。
其中,网络设备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特征信息与接口板的对应关系时,还可以为该对应关系设置老化定时器。如果在老化定时器超时之前,网络设备收到该老化定时器对应的数据流,则网络设备更新该老化定时器;如果在老化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未收到该老化定时器对应的数据流,则网络设备删除该老化定时器对应的特征信息与业务处理板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网络设备(如分布式路由器)上进行跨板链路聚合时,会出现一个新的情况,即两块接口板上的成员口都会有流量,且两块接口板上都有CPU。基于此,负责转发和进行业务处理的接口板称为业务处理板,与该跨板聚合接口相关的流量和业务都由该业务处理板的CPU负责处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并利用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对聚合接口业务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解决聚合接口的流量和业务过于集中在部分接口板,而其它接口板的资源被浪费的问题,能够均匀充分的利用整个网络设备的所有处理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并提高设备整体的业务处理能力。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获得模块11,用于获得所述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模块12,用于利用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其中,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了所述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13,用于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并通过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进行处理。
所述获得模块11,具体用于针对每个接口板,获得所述接口板的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并利用所述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确定所述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其中,所述接口板的资源具体包括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中央处理器CPU资源、内存资源、流表资源、会话表项资源、上线用户表项资源。
所述处理模块13,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基于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空闲状态,将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可用状态,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的接口板为繁忙状态;其中,所述预设第一阈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在新建聚合接口时,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所述处理模块13,进一步用于当有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如果当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当前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且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可用状态的接口板。
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在通过聚合接口收到数据流时,利用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查询数据流列表,其中,所述数据流列表记录特征信息与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有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将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没有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设备获得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其中,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了所述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并通过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获得本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的过程,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接口板,所述网络设备获得所述接口板的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并利用所述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确定所述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其中,所述接口板的资源具体包括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中央处理器CPU资源、内存资源、流表资源、会话表项资源、上线用户表项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所述网络设备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空闲状态,将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可用状态,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的接口板为繁忙状态;其中,所述预设第一阈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新建聚合接口时,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有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如果当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当前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且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所述网络设备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可用状态的接口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聚合接口收到数据流时,利用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查询数据流列表,其中,所述数据流列表记录特征信息与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有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没有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所述网络设备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网络设备的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维护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维护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其中,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内记录了所述各接口板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各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并通过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进行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个接口板,获得所述接口板的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并利用所述各资源的可用处理能力以及所述各资源对应的权重信息确定所述接口板的总剩余处理能力;
其中,所述接口板的资源具体包括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中央处理器CPU资源、内存资源、流表资源、会话表项资源、上线用户表项资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基于所述接口板处理能力列表,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空闲状态,将剩余处理能力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的接口板设置为可用状态,将总剩余处理能力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的接口板为繁忙状态;其中,所述预设第一阈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在新建聚合接口时,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有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时,如果当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当前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且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将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迁移到可用状态的接口板。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各接口板的空闲状态、可用状态、繁忙状态选择接口板作为聚合接口的业务处理板具体包括,在通过聚合接口收到数据流时,利用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查询数据流列表,其中,所述数据流列表记录特征信息与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有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将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
如果所述数据流列表内没有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空闲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空闲状态的接口板,则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如果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可用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可用状态的接口板,则从繁忙状态的接口板中选择总剩余处理能力最多的接口板作为所述数据流的业务处理板,在数据流列表内记录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与当前选择的接口板的对应关系。
CN201510217470.8A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852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7470.8A CN104852859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7470.8A CN104852859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2859A CN104852859A (zh) 2015-08-19
CN104852859B true CN104852859B (zh) 2019-03-15

Family

ID=5385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7470.8A Active CN104852859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28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9139B (zh) * 2015-11-24 2020-05-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34422B (zh) 2016-12-21 2020-03-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347623B (zh) * 2018-10-18 2022-09-09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应用中进行会话保持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65580B (zh) * 2019-07-26 2022-02-2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30937A (zh) * 2019-12-16 2020-04-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的转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04829B (zh) * 2020-04-17 2024-02-27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413A (zh) * 2007-03-26 2007-08-22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路由服务器
CN101635681A (zh) * 2009-08-18 2010-01-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753640A (zh) * 2009-12-28 2010-06-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通信节点的多接口融合方法
CN102594671A (zh) * 2012-02-08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用户进行限速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48389A (zh) * 2011-05-20 2014-01-2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共享中的负载均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3252B2 (en) * 2012-07-31 2019-09-03 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nd controlling musical related instruments ov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413A (zh) * 2007-03-26 2007-08-22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路由服务器
CN101635681A (zh) * 2009-08-18 2010-01-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753640A (zh) * 2009-12-28 2010-06-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通信节点的多接口融合方法
CN103548389A (zh) * 2011-05-20 2014-01-2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共享中的负载均衡
CN102594671A (zh) * 2012-02-08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用户进行限速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2859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2859B (zh) 一种聚合接口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4283948B (zh) 服务器集群系统及其负载均衡实现方法
CN105406992B (zh) 一种面向sdn的业务需求转化和部署方法
US11463511B2 (en) Model-based load balancing for network data plane
CN106059821B (zh) 一种基于sdn的数据中心业务服务质量保障方法
Carpio et al. Balancing the migration of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with replications in data centers
CN103716208B (zh) 支持大象流的网络管理方法、系统、交换机和网络
CN104158755B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97347B (zh) 一种负载均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94185A (zh) 基于多链路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0351286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链路洪泛攻击检测响应机制
CN107370673A (zh) 一种网络中建立转发路径的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10855741B (zh) 业务的自适应接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7135279A (zh) 一种处理长连接建立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39558B (zh) 可扩容ip电话交换机刀片机系统及自动扩容方法
CN110266593B (zh) 一种基于流量监控的自适应路由切换云网络系统
CN108337179A (zh) 链路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71747B (zh) 一种智能路由器选路方法和装置
CN11047484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客户终端设备及传输网络
CN106533973A (zh) 分发业务消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835130A (zh) 一种流量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4945032A (zh) 电力物联网终端数据接入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991464B (zh) 网络流量的分流方法、主控板、接口板及网关设备
CN107835095A (zh) 一种日志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07856A (zh) 一种基于sdn虚拟交换机的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