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2564A -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2564A
CN104852564A CN201410053980.1A CN201410053980A CN104852564A CN 104852564 A CN104852564 A CN 104852564A CN 201410053980 A CN201410053980 A CN 201410053980A CN 104852564 A CN104852564 A CN 104852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ductance
coupled
power
linear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39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晨
洪金泉
王钊桴
陈溢富
罗有纲
邱煌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39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2564A/zh
Priority to US14/280,894 priority patent/US933156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85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2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from a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6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using pass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2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using a non-isolated boost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包括一第一电感、一第二电感、一整流电路以及一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用以在一电感充电阶段,将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等效为并联以通过一交流电源让等效为并联的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进行存储电能,并且用以在一电感放电阶段,将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等效为串联以释放在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整流电路。本发明所提供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通过开关切换并改变电感的耦接特性,以改善零交越、功率因数以及总谐波失真等问题。

Description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因数转换器;特别涉及关于具有低总斜波失真以及高功因值的一种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电源转换器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装置,尤其是在交流对直流转换器中,在电力需求较大的电子设备中,其所消耗的电力可能超出其规格,因而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因此对于电子设备而言,功率因数修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其不仅能节省能源的使用减少电费,也可以有效减低造成电力污染的谐波。功率因数修正是指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即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的比值,功率因数值越大,代表电力的利用率越高。
然而,习知的功率因数修正器,仍需改善工作周期、输入电流的有效值、以及谐波失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通过开关切换并改变电感的耦接特性,以改善零交越、功率因数以及总谐波失真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包括一第一电感、一第二电感、一整流电路以及一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用以在一电感充电阶段,将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等效为并联以通过一交流电源让等效为并联的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进行存储电能,并且用以在一电感放电阶段,将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等效为串联以释放在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整流电路。
详细而言,第一电感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交流电源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整流电路的一第一输入端。第二电感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交流电源的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整流电路的一第二输入端。开关电路更包括一第一双向开关以及一第二双向开关。第一双向开关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第二双向开关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其中第一双向开关以及第二双向开关以一既定频率切换并同时被开启以及同时被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在电感充电阶段中,第一双向开关以及第二双向开关被开启,使得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等效为并联,并且通过交流电源让等效为并联的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进行存储电能。在电感放电阶段,第一双向开关以及第二双向开关被关闭,使得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等效为串联,并且等效为串联的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释放在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整流电路。
在一整流电路的实施例中,整流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以及一电容。第一二极管具有一阳极耦接至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以做为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以及一阴极。第二二极管具有一阳极耦接至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以做为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一阴极耦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具有一阳极,以及一阴极耦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四二极管具有一阳极耦接至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以及一阴极耦接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的阳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
图4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
图5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
图6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
图7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信号图。
图8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输入电流波形图。
图9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功率因数与负载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总谐波失真与负载曲线图。
图11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功率因数与电压曲线图。
图12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总谐波失真与电压曲线图。
图13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与工作周期曲线图。
图14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输入电流与工作周期曲线图。
图15是本发明所示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16是本发明图1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方块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120 开关电路
122 第一双向开关
124 第二双向开关
140 整流电路
420 开关电路
440 整流电路
L1、L1’ 第一电感
L2、L2’ 第二电感
Q1-Q4 N型场效应晶体管
D1-D4 二极管
CO 电容
C1、C2 电容
RLoad 负载
VS 交流电源
VO、VQ1、VQ2 电压
Iin 输入电流
IQ1、IQ2、IQ3、IQ4、ID1、ID2、ID3、ID4、IL1、IL2 电流
T1 电感充电阶段
T2 电感放电阶段
CV1、CV2 曲线
PFL1、PFL2、PFV1、PFV2 功率因数曲线
THDL1、THDL2、THDV1、THDV2 总谐波曲线
DV1、DV2、DI1、DI2 工作周期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讨论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许多可行的发明概念可实施在各种特定范围中。这些特定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装置及使用方法,但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方块图。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包括一第一电感L1、一第二电感L2、一开关电路120以及一整流电路140。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分别耦接于一交流电源VS以及整流电路140之间。开关电路120耦接于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整流电路140以及交流电源VS之间,用以根据一既定频率(例如,60kHz)反复切换,以借着开关电路120导通或切断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之间来自交流电源AS的电能流动,使得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可交错工作于一电感充电阶段以及一电感放电阶段。在电感充电阶段中,开关电路120用将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等效为并联。在电感放电阶段中,开关电路120用以将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等效为串联。由于在电感充电阶段中,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以并联的方式接收交流电源VS以进行充电,故输入电流Iin的斜率较大。由于输入电流Iin的斜率较大,所以输入电流波形在零交越时能追得更好,以致功因值(Power Factor,PF)提升并降低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
详细而言,第一电感L1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一交流电源VS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整流电路140的一第一输入端。第二电感L2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交流电源VS的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整流电路140的一第二输入端。开关电路120还包括一第一双向开关122以及一第二双向开关124。
第一双向开关122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或耦接交流电源VS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或耦接至整流电路140的第二输入端。第二双向开关124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或耦接交流电源VS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或耦接至整流电路140的第一输入端。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双向开关122以及第二双向开关124以一既定频率切换并同时被开启以及同时被关闭。详细而言,在电感充电阶段中,第一双向开关122以及第二双向开关124被开启,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并联,并通过交流电源VS让等效为并联的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进行存储电能。在电感放电阶段中,第一双向开关122以及第二双向开关124被关闭,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串联,并释放在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整流电路140。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方块图。在本实施例中,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第一双向开关122以及第二双向开关124分别由具有本体二极管的两个N型场效应晶体管所构成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双向开关122以及第二双向开关124亦可为由其他元件所构成的双向开关。举例而言,第一双向开关122以及第二双向开关124亦可由P型场效应晶体管或者其他元件所构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整流电路140为一桥式整流电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整流电路140亦可为一倍压电路等其他整流电路。
详细而言,第一双向开关122具有一以及一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具有一源极耦接至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源极,一漏极耦接至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一栅极用以接收一开关信号。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具有一源极耦接至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源极,一漏极耦接至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一栅极用以接收一开关信号。
第二双向开关124具有一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以及一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具有一源极耦接至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一漏极耦接至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一栅极用以接收开关信号。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具有一源极耦接至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极,一漏极耦接至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一栅极用以接收开关信号。
整流电路140具有一第一二极管D1、一第二二极管D2、一第三二极管D3、一第四二极管D4以及一电容CO。第一二极管D1具有一阳极耦接至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以做为整流电路140的第一输入端,以及一阴极耦接至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具有一阳极耦接至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以做为整流电路140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一阴极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具有一阳极耦接至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以及一阴极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具有一阳极耦接至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以及一阴极耦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O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整流电路140为倍压电路,其中相似于图2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四二极管D4分别由电容C2以及电容C4取代,如图16所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另外,图16所示具有倍压电路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工作原理相似于图2所示具有桥式整流电路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其工作原理可参考图3-6,在此不再赘述。
图3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在交流电源VS为正半波的电感充电阶段,高准位的开关信号施加在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的控制端,使得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导通,如图3所示。在图3中,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2等效为并联以同时进行存储电能,并且与整流电路140去耦接,其中输入电流Iin的斜率为,另外,整流电路140中的电容CO放电至负载RLoad。
图4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在交流电源VS为正半波的电感放电阶段,低准位的开关信号施加在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的控制端,使得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导通,如图4所示。在图4中,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2等效为串联以释放在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整流电路140,其中输入电流Iin的斜率为另外,整流电路140中的电容CO放电至负载RLoad。
图5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在交流电源VS为负半波的电感充电阶段,高准位的开关信号施加在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的控制端,使得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导通,如图5所示。在图5中,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等效为并联以同时进行存储电能,并且与整流电路140去耦接,其中输入电流Iin的斜率为另外,整流电路140中的电容CO放电至负载RLoad。
图6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操作图。在交流电源VS为负半波的电感放电阶段,低准位的开关信号施加在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的控制端,使得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导通,如图6所示。在图6中,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2等效为串联以释放在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整流电路140,其中输入电流Iin的斜率为另外,整流电路140中的电容CO放电至负载RLoad。
图7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的信号图。在图7中,开关信号VQ1、VQ2、VQ3、VQ4分别提供至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的控制端,以切换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以及第四N型场效应晶体管Q4,使得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交错操作于电感充电阶段T1以及电感放电阶段T2。电流IQ1、IQ2、IQ3、IQ4分别为流经第一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N型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N型场效应晶体管Q3的电流,其中电流IQ1=IQ2,并且电流IQ1以及IQ2的斜率为VS/L2。另外,电流IQ3=IQ4,并且电流IQ3以及IQ4的斜率为VS/L1。电流ID1、ID2、ID3、ID4分别为流经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其中电流ID1=ID4,并且电流ID1以及ID4的斜率为。另外,电流ID2=ID3,并且电流ID2以及ID3的斜率为。电流IL1以及IL2则分别为流经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的电流,其中电流IL1在电感充电阶段T1的斜率(充电速度)为VS/L1,在电感放电阶段T2的斜率(放电速度)为,电流IL2在电感充电阶段T1的斜率(充电速度)为VS/L2,在电感放电阶段T2的斜率(放电速度)为。电流Iin则为输入电流。负载RLoad上的电压则为VO。传统升压型转换器(如图15所示)其输入对输出电压转移函数为:而本发明的电压转移函数为:在相同输入输出条件下,本发明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具有较小的工作周期。
图8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输入电流波形图。图15所示为一种功率因数转换器400,通过无桥式转换器来实现功率因子校正电路,其可降低电路中的共模噪音并且提升转换器的功率密度。功率因数转换器400具有一第一电感L1’、一第二电感L2’、一开关电路420以及一整流电路440。第一电感L1’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一交流电源VS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开关电路120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交流电源VS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开关电路420的第二端。换言之,开关电路120以串联的方式耦接于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之间。另外,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耦接至整流电路140的两输入端。而整流电路140用以耦接至负载RLoad,以输出电压VO至负载RLoad。
在图8中,曲线CV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输入电流Iin,曲线CV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输入电流Iin。由曲线CV1以及CV2可知,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输入电流Iin的斜率较大,故在零交越中电压与电流能更一致。
在图8中,曲线CV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输入电流Iin,曲线CV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输入电流Iin。由曲线CV1以及CV2可知,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输入电流Iin的斜率较大,故在零交越中电压与电流能更一致。
图9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功率因数与负载曲线图,其中输入电压(VS)为230伏特,输出电压(VO)为400伏特。在图9中,功率因数曲线PFL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功率因数对负载RLoad的曲线,功率因数曲线PFL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功率因数对负载RLoad的曲线。由图9可知,相较于功率因数转换器400,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具有较佳的功率因数。
图10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总谐波失真与负载曲线图,其中输入电压(VS)为230伏特,输出电压(VO)为400伏特。在图10中,总谐波曲线THDL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总谐波对负载RLoad的曲线,总谐波曲线THDL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总谐波对负载RLoad的曲线。由图10可知,相较于功率因数转换器400,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具有较低的总谐波失真。
图11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功率因数与电压曲线图,其中输出电压(VO)为400伏特,负载RLoad为20%。在图11中,功率因数曲线PFV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功率因数对输入电压(VS)的曲线,功率因数曲线PFV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功率因数对输入电压(VS)的曲线。由图11可知,相较于功率因数转换器400,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具有较佳的功率因数。
图12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总谐波失真与电压曲线图,其中输出电压(VO)为400伏特,负载RLoad为20%。在图12中,总谐波曲线THDV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总谐波对输入电压(VS)的曲线,总谐波曲线THVL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总谐波对输入电压(VS)的曲线。由第20图可知,相较于功率因数转换器400,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具有较低的总谐波失真。
图13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与工作周期曲线图。在图13中,工作周期曲线DV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输出电压(VO)对工作周期的曲线,工作周期曲线DV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输出电压(VO)对工作周期的曲线。由图13可知,相较于功率因数转换器400,在同样的输出条件下,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具有较低的工作周期。
图14是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与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的输入电流与工作周期曲线图。在图14中,工作周期曲线DI1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的输入电流(Iin)对工作周期的曲线,工作周期曲线DI2为图15的功率因数转换器400的输入电流(Iin)对工作周期的曲线。由图14可知,相较于功率因数转换器400,在同样的工作周期下,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具有较低的输入电流。
本发明所提供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100通过开关切换并改变电感的耦接特性,以改善零交越、功率因数、总谐波失真以及耗能等问题。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包括:
一整流电路;
一第一电感,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一交流电源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上述整流电路的一第一输入端;
一第二电感,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上述交流电源的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上述整流电路的一第二输入端;以及
一开关电路,包括:
一第一双向开关,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上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上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以及
一第二双向开关,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上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上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上述第一双向开关以及上述第二双向开关以一既定频率被切换并同时被开启以及同时被关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在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的一电感充电阶段中,上述第一双向开关以及上述第二双向开关被开启,使得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等效为并联,并且通过上述交流电源让等效为并联的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进行存储电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在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的一电感放电阶段中,上述第一双向开关以及上述第二双向开关被关闭,使得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等效为串联,并且等效为串联的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释放在上述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上述整流电路。
5.一种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包括:
一第一电感;
一第二电感;
一整流电路;以及
一开关电路,耦接于上述第一电感、上述第二电感、上述整流电路以及一交流电源之间,并借着该开关电路导通或切断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之间来自上述交流电源的电能流动,而在一电感充电阶段,将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等效为并联,并且在一电感放电阶段,将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等效为串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上述第一电感以及上述第二电感用以在上述电感充电阶段,通过上述交流电源进行存储电能,并且在上述电感放电阶段,释放在上述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上述整流电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上述第一电感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上述交流电源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上述整流电路的一第一输入端,上述第二电感,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上述交流电源的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至上述整流电路的一第二输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上述开关电路更包括:
一第一双向开关,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上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上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以及
一第二双向开关,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上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耦接于上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上述第一双向开关以及上述第二双向开关以一既定频率切换并同时开启以及同时关闭,其中在上述电感充电阶段,上述第一双向开关以及上述第二双向开关开启,使得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等效为并联,并且等效为并联的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通过上述交流电源进行存储电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其中在上述电感放电阶段,上述第一双向开关以及上述第二双向开关关闭,使得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等效为串联,并且等效为串联的上述第一电感与上述第二电感释放在上述电感充电阶段所存储的电能至上述整流电路。
CN201410053980.1A 2014-02-17 2014-02-17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Pending CN104852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3980.1A CN104852564A (zh) 2014-02-17 2014-02-17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US14/280,894 US9331562B2 (en) 2014-02-17 2014-05-19 Power factor converter with nonlinear conversion ratio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3980.1A CN104852564A (zh) 2014-02-17 2014-02-17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2564A true CN104852564A (zh) 2015-08-19

Family

ID=53799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3980.1A Pending CN104852564A (zh) 2014-02-17 2014-02-17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31562B2 (zh)
CN (1) CN1048525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425A (zh) * 2019-08-30 2019-12-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串并联Boost变换器的均流方法
CN110677063A (zh) * 2019-10-10 2020-01-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串并联DCM Boost PFC变换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82507A (zh) * 2020-03-10 2021-09-10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机场地面照明的电流转换器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534B (zh) * 2014-04-30 2018-04-0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具功率因数修正的转换器电路
US11316430B2 (en) * 2020-03-30 2022-04-26 Qatar University DC to DC switched inductor boost conver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3670B2 (en) * 2002-03-06 2004-06-22 Andrew S. Kadah Universal energy regulating controller circuit
GB0321321D0 (en) * 2003-09-11 2003-10-15 Boc Group Pl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US8212536B2 (en) * 2009-12-23 2012-07-03 R2 Semiconductor, Inc. Stacked NMOS DC-to-DC power conversion
US8634217B2 (en) * 2010-09-30 2014-01-21 Intersil America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n AC input voltage to a regulated DC output voltage using a Z-type converter with rectified switches
US8576597B2 (en) * 2011-09-23 2013-11-05 Compuware Technology Inc. Commutator for bridgeless PFC circuit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挺等: "一种带有无源无损箝位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黄超等: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一种双向开关型无桥PFC研究", 《电源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425A (zh) * 2019-08-30 2019-12-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串并联Boost变换器的均流方法
CN110611425B (zh) * 2019-08-30 2021-08-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串并联Boost变换器的均流方法
CN110677063A (zh) * 2019-10-10 2020-01-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串并联DCM Boost PFC变换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82507A (zh) * 2020-03-10 2021-09-10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机场地面照明的电流转换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31562B2 (en) 2016-05-03
US20150236608A1 (en)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6067B (zh) 开关电源电路
Dusmez et al. A fully integrated three-level isolated single-stage PFC converter
CN100490291C (zh) 升压型高频环节交-交变换器
CN104753152A (zh) 恒流-恒压复合拓扑的感应式充电系统
CN104852564A (zh) 非线性转换比功率因数转换器
CN106887945A (zh) 单级谐振式隔离软开关升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校正方法
CN112202322B (zh) 基于有源负电容的等效零阻抗抑制二次纹波电流的方法
CN203327305U (zh) 一种无桥pfc+t型三电平逆变的变频调光器
CN110086360A (zh) 一种五电平高效整流器
CN103888010A (zh) 基于推挽变换器的高频隔离式三电平逆变器
CN105322796A (zh) 一种多态三电平升压电路
CN103762839B (zh)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Apte et 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a 50 kw dual bridge series resonant dc/dc converter with wide-input voltage range for solid-state transformers
CN105429452A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CN102769394A (zh)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CN109149979A (zh) 一种用于谐振电路的大功率电压控制型负电阻
Pandhi et al. An Approach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f Single-Phase Single-Stage Three-Level AC-DC Converter with Phase Shift Modulation
CN205212694U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TWI504117B (zh) 非線性轉換比功率因數轉換器
CN202524296U (zh) 高功率因数的无桥反激变换器
CN205622492U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倍压PFC变换器
CN107257194B (zh) 一种谐振变换器
CN104901544A (zh) 一种双输入双输出谐振升压变换器
Zhang et al. An SiC & si hybrid five-level unidirectional rectifier for medium voltage UPS application
CN203933435U (zh) 基于推挽变换器的高频隔离式三电平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