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0202B -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0202B
CN104850202B CN201510315810.0A CN201510315810A CN104850202B CN 104850202 B CN104850202 B CN 104850202B CN 201510315810 A CN201510315810 A CN 201510315810A CN 104850202 B CN104850202 B CN 104850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module
water conservancy
conservancy diversion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58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0202A (zh
Inventor
秦小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58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0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0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0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0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0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包括:风扇模块,用于产生气流;以及导流模块,能够以包括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的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配合,以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Description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散热方案中,散热系统均为针对不同系统环境分别配置的固定形状的系统。当系统环境的结构空间变化时,散热系统通常不能沿用,必须重新开发。因此,这种固定式的不灵活的散热系统严重影响了系统环境的开发、升级和更新。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其使得散热片模块化,并能够根据所需使用场景灵活地配置和实时调节。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模块,用于产生气流;以及导流模块,能够以包括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的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配合,以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方法,包括:通过风扇模块产生气流;以及通过能够以包括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的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配合的导流模块,以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中,通过使得导流模块以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风扇模块配合,使得散热片模块化,并能够根据所需使用场景灵活地配置和实时调节整个散热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的工作模式的图;
图2A和图2B是图示所述导流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图示所述导流模块的另一种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方法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
图1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的工作模式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例如可以应用于计算机100中。所述计算机100包括散热系统110。所述散热系统110包括风扇模块112和导流模块。所述风扇模块112用于产生气流。所述导流模块可以示例性地包括三个子模块,分别为第一导流模块114-1、第二导流模块114-2和第三导流模块114-3。以下,在不需要对三者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三者统称为导流模块114。
此外,所述计算机还可包括诸如光驱模块120、硬盘模块130和主板模块140等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即,为热源模块。所述散热系统110用于对所述热源模块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可选地,所述散热系统110可以对于多个热源模块定向地进行散热。具体地,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所述光驱模块12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硬盘模块13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用于在第三方向上对所述主板模块14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此外,在所述多个热源模块的功率不同而导致所产生的热量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散热系统110可以以不同流量分别对各个热源模块进行散热。在图1的示意图中,以箭头示出了流量。箭头的数目越多,相应的流量越大。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用于以第一流量对所述光驱模块12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用于以大于第一流量的第二流量对所述硬盘模块13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用于以大于第二流量的第三流量对所述主板模块14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此外,在热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散热系统110可以相应地以不同流量(或流速)对所述热源模块进行散热,由此根据所述热源模块的发热量而进行实时调节。更具体地,上述多个热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所述风扇模块通信连接,用于传递所述至少一个热源模块的工作参数,如功率等。所述通信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由此,所述风扇模块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热源模块的工作参数,通过例如调节风扇模块的转速等的方式来调节所述气流的流速。所述风扇模块调节所述流速的方式将在下面参照图2A、图2B、图3A和图3B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在图1所示的示意图中,所述导流模块能够以包括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的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配合,以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以下,将结合若干实施例描述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
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实施例可以通过至少三种方式实现。在第一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一导流模块114-1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并且从所述散热系统中去除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在此情况下,所述导流模块仅包括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用于以第一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二导流模块114-2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并且从所述散热系统中去除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在此情况下,所述导流模块仅包括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用于以与所述第一流量不同的第二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在第二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一导流模块114-1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被通过如下参照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述的方式禁用或关闭。在此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所述导流模块仅包括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用于以第一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二导流模块114-2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被通过如下参照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述的方式禁用或关闭。在此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所述导流模块仅包括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用于以与所述第一流量不同的第二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在第三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一导流模块114-1以如下参照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述的第一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而无论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状态如何。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用于以第一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一导流模块114-1以如下参照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述的第二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而无论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状态如何。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用于以与所述第一流量不同的第二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具体地,例如,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一导流模块114-1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并且从所述散热系统中去除、禁用或关闭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由此,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用于沿着第一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中的第二导流模块114-2与所述风扇模块112配合,并且从所述散热系统中去除、禁用或关闭所述第一导流模块114-1和所述第三导流模块114-3。由此,所述第二导流模块114-2用于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图1的示意图中以计算机中的光驱模块、硬盘模块和主板模块这三个热源模块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应用于计算机中的其他热源模块或者应用于计算机以外的其他发热设备。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图1的示意图中以导流模块的三个子模块分别布置于风扇模块的左、下、右方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布置于风扇模块的其他位置处,而且,所述三个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可以相互更换。
也就是说,虽然图1中图示了在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第一热源模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布置第二热源模块,但是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能够被与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不同的其他热源模块替代。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图1的示意图中以三个热源模块(相应地,导流模块的三个子模块)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包含更多或更少的热源模块以及相应的子模块。
以上,参照图1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的工作模式的图。下面,将参照图2A、图2B、图3A和图3B更详细描述所述导流模块。
图2A和图2B是图示所述导流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散热系统110包括风扇模块112和导流模块114。在图2A和图2B中,同样以三个子模块114-1、114-2和114-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图示。
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210-1、210-2和210-3,分别对应所述多个子模块114-1、114-2和114-3。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图2A中的210-1)设置有滑动式阀门220。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如图2A所示,所述滑动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如图2B所示,所述滑动式阀门(部分)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所述滑动式阀门可以设置为仅包括关闭和完全打开两种状态,也可以设置为包括关闭、部分打开和完全打开这三种状态,并且部分打开的打开程度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由此,所述导流模块可以使得所述气流以不同流量通过所述导流口(及相应的子模块)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需要指出的是,图2A和图2B中仅图示了第一导流口的详细物理结构。第二导流口和第三导流口可以不设置任何阀门,也可以设置与所述第一导流口类似或不同的阀门,在此不再重复。
图3A和图3B是图示所述导流模块的另一种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散热系统110包括风扇模块112和导流模块114。在图3A和图3B中,同样以三个子模块114-1、114-2和114-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图示。
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310-1、310-2和310-3,分别对应所述多个子模块114-1、114-2和114-3。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图3A中的310-3)设置有旋转式阀门320。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如图3A所示,所述旋转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如图3B所示,所述旋转式阀门(部分)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所述旋转式阀门可以设置为仅包括关闭和完全打开两种状态,也可以设置为包括关闭、部分打开和完全打开这三种状态,并且部分打开的打开程度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由此,所述导流模块可以使得所述气流以不同流量通过所述导流口(及相应的子模块)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需要指出的是,图3A和3B中仅图示了第三导流口的详细物理结构。第一导流口和第二导流口可以不设置任何阀门,也可以设置与所述第三导流口类似或不同的阀门,在此不再重复。
以上,参照图1-图3B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中,所述散热系统的导流模块的导流方向可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热源模块的发热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散热并实时调节,实现智能化的系统管理。而且,所述散热系统可以形成以风扇模块为中心、向四周不同的热源定向散热的集中散热模式。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通过使得导流模块以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风扇模块配合,使得散热片模块化,并能够根据所需使用场景灵活地配置和实时调节整个散热系统。
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方法。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步骤S410,通过风扇模块产生气流。接下来,在步骤S420,通过能够以包括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的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配合的导流模块,以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以第一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法中,所述导流模块以与所述第一流量不同的第二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法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第一热源模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布置第二热源模块,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能够被与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不同的其他热源模块替代。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风扇模块通信连接,并且所述风扇模块基于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工作参数而调节所述气流的流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模块包括第一子模块和第二子模块,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第一子模块与所述风扇直接配合;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第二子模块与所述风扇直接配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滑动式阀门,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滑动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滑动式阀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旋转式阀门,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旋转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旋转式阀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以上,参照图4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方法中,所述散热系统的导流模块的导流方向可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热源模块的发热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散热并实时调节,实现智能化的系统管理。而且,所述散热系统可以形成以风扇模块为中心、向四周不同的热源定向散热的集中散热模式。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方法通过使得导流模块以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风扇模块配合,使得散热片模块化,并能够根据所需使用场景灵活地配置和实时调节整个散热系统。
以上,参照图1到图4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类似“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表述仅为了在描述时方便区分,而并不意味着其必须实现为物理分离的两个或多个单元。事实上,根据需要,所述单元可以整体实现为一个单元,也可以实现为多个单元。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散热系统,包括:
风扇模块,用于产生气流;以及
导流模块,能够以包括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的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配合,以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其中,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子模块,每一个子模块是可拆装的,并且所述导流模块的导流方向是可调节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以第一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以与所述第一流量不同的第二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
在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第一热源模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布置第二热源模块,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能够被与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不同的其他热源模块替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风扇模块通信连接,并且
所述风扇模块基于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工作参数而调节所述气流的流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多个子模块中的第一子模块与所述风扇直接配合;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多个子模块中的第二子模块与所述风扇直接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
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滑动式阀门,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滑动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滑动式阀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
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旋转式阀门,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旋转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旋转式阀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9.一种散热方法,包括:
通过风扇模块产生气流;以及
通过能够以包括第一组合方式和第二组合方式的至少两种组合方式与所述风扇模块配合的导流模块,以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其中,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子模块,每一个子模块是可拆装的,并且所述导流模块的导流方向是可调节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以第一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以与所述第一流量不同的第二流量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导流模块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方法,其中,
在所述风扇模块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第一热源模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布置第二热源模块,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能够被与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不同的其他热源模块替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风扇模块通信连接,并且
所述风扇模块基于所述第一热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热源模块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工作参数而调节所述气流的流速。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多个子模块中的第一子模块与所述风扇直接配合;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多个子模块中的第二子模块与所述风扇直接配合。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方法,其中,
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滑动式阀门,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滑动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滑动式阀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滑动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方法,其中,
所述导流模块包括多个导流口,所述多个导流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旋转式阀门,
在所述第一组合方式中,所述旋转式阀门关闭以使得所述气流不能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在所述第二组合方式中,所述旋转式阀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气流通过与所述旋转式阀门对应的导流口流到周围的环境中。
CN201510315810.0A 2015-06-10 2015-06-10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Active CN104850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5810.0A CN104850202B (zh) 2015-06-10 2015-06-10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5810.0A CN104850202B (zh) 2015-06-10 2015-06-10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0202A CN104850202A (zh) 2015-08-19
CN104850202B true CN104850202B (zh) 2019-01-15

Family

ID=5384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5810.0A Active CN104850202B (zh) 2015-06-10 2015-06-10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020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061A (zh) * 2008-06-23 2009-12-3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通风结构
CN201943968U (zh) * 2010-12-06 2011-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及其电子设备
CN103149992A (zh) * 2012-12-28 2013-06-12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串联式散热方法及风扇串联式散热系统
JP2014038935A (ja) * 2012-08-15 2014-02-27 Nec Corp 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CN104460911A (zh) * 2014-12-22 2015-03-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2949B (zh) * 2014-08-28 2017-07-28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和便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061A (zh) * 2008-06-23 2009-12-3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通风结构
CN201943968U (zh) * 2010-12-06 2011-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及其电子设备
JP2014038935A (ja) * 2012-08-15 2014-02-27 Nec Corp 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CN103149992A (zh) * 2012-12-28 2013-06-12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串联式散热方法及风扇串联式散热系统
CN104460911A (zh) * 2014-12-22 2015-03-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0202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85502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controlar un movimiento, equipo de control y accionamiento lineal
BR102016029315A2 (pt) Voltage and device converter configured to convert a continuous current voltage signal to an alternated current voltage signal
CN102654131B (zh) 风扇转速控制装置
Bęczkowski et al. Switching current imbalance mitigation in power modules with parallel connected SiC MOSFETs
CN101615061A (zh) 可调式通风结构
CN104735963B (zh) 散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显示设备
CN104850202B (zh) 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CN106163220A (zh) 导流机构及具有导流机构的散热模组与电子装置
WO2018102086A1 (en) Techniques for 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to perform a function for an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CN108282979B (zh) 散热系统以及风扇驱动电路
US2015016395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an module
Al Mashhadany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brushless DC motor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controllers
Plesca et al. Thermal analysis of power rectifiers in steady-state conditions
Chang et al. Effective FPGA resource utilization for quasi delay insensitive implementation of asynchronous circuits
TWI583913B (zh) 散熱裝置
Kundu et al.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On-chip interconnects for multicores
CN102724851A (zh) 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Zemmouri et al. A microsystem design for controlling a DC motor by pulse width modulation using MicroBlaze soft-core.
Khodwe et al. VHDL Implementation Of Reconfigurable Crossbar Switch For Binoc Router
CN205899532U (zh) 可信密码卡及电子设备
CN107894819A (zh) 一种旋转式多向散热的散热机构
Seifoori et al. Shrinking FPGA static power via machine learning-based power gating and enhanced routing
Rata et al. A solution for study of PID controllers using cRIO system
Wang et al. A Toolbox for Designing 3D‐Printing‐Ready Pneumatic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Soft Robots
CN109506345A (zh) 风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