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9773B -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9773B
CN104849773B CN201510293965.9A CN201510293965A CN104849773B CN 104849773 B CN104849773 B CN 104849773B CN 201510293965 A CN201510293965 A CN 201510293965A CN 104849773 B CN104849773 B CN 104849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s
target segment
storm
violent
sudd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39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9773A (zh
Inventor
王俊辉
姜在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5102939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9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9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9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9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9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通过是被测井曲线中个目标分段的数量来对应的统计古风暴发生的次数,其中,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由于风暴发生而形成的目标分段是特殊的,因而目标分段所对应的测井曲线是有大幅振动的,因此,通过识别测井曲线在单位深度值内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能够有效的识别出一次风暴所形成的风暴沉积,进而通过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也就能够得出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Description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代状态恢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气象条件能够对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刮风、下雨等气象能够改变地形地貌。并且,伴随沉积作用的发生,气象条件,同样会对沉积环境带来相应的改变。
具体如,海洋或湖泊沉积中的风暴沉积,是由风暴作用形成的风暴潮掀起海洋或湖泊近岸带的沉积物,在风暴潮的离岸流作用下,形成离岸方向流动的异重流,当风暴减弱时,在风暴浪基面之下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质历史中经历成岩作用成为岩石,称为风暴岩。受不同强度、规模风暴的影响,形成的岩石也是有着相当差别的。岩石形成后,随着沉积作用的影响,会逐层沉积到不同的地层中,进而形成了多个层层覆盖的地层。
风暴岩沉积特征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水动力条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以提高确定古风暴次数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统计所述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所述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测井数值包括自然电位测井数值和伽马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若测井数据中携带有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则根据岩相分布信息的排列顺序查找目标分段,目标分段的岩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SG层、SU层、SC层、SO层;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岩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EB层、SG层、SU层、SC层、SO层、FM层和FMH层。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通过钻井取心的方式,获取目标地层不同深度的岩石;
分别对每个岩石进行岩相分析,以确定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目标分段包括深度值最小的左端点、深度值最大的右端点和测井数值最小的最低点,所述左端点的测井数值大于所述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所述右端点的测井数值大于所述右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率小于所述右端点与所述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阈值为0.1-0.7米。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SG层包括正粒序层理、块状层理和变形层理;
SU层包括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爬升层理;
SC层包括浪成沙纹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和不对称的波状层理;
SO层包括对称的波状层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查找模块,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通过识别测井曲线来判断是否发生过古风暴,与现有技术中的在进行古风暴次数统计的时候,需要获取较为精确的参数,而导致成本过高相比,其通过先获取了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在根据测井数据中的测井曲线来判断在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内是否发生过风暴,也就是如果测井曲线中存在有一个目标分段,则说明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内发生过一次风暴,其中,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由于风暴发生而形成的目标分段是特殊的,因而目标分段所对应的测井曲线是有大幅振动的,因此,通过识别测井曲线在单位深度值内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能够有效的识别出一次风暴所形成的风暴沉积,进而通过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也就能够得出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沉积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的侵蚀基底岩心照片;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重力流的沉积构造照片;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中反映单向水流的层理照片;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中反映复合水流的层理照片;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风暴岩中反映复合流成因的不对称波状层理以及振荡水流成因的对称波状层理照片;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理想的风暴岩垂向序列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研究区沉积相分布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研究区的风暴岩期次划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风暴发生的过程中会对沉积作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沉积的岩相来判断形成某沉积的时间段内是否发生过风暴。
下面从风暴沉积形成的过程来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原理:风暴沉积是在风暴引起的风暴浪与风暴潮作用下沉积而形成。风暴过程的特征是:(1)风暴作用发生在海洋或湖泊中(一般为10级以上的大风),会产生比正常天气情况下大得多的波浪,这些大波浪所影响的水深范围也比正常波浪影响的水深大,能量也更强,因此会对水盆地底部的细粒沉积物产生侵蚀作用,形成侵蚀面;(2)风暴作用会在水盆地的迎风一侧形成壅水或风暴潮,使迎风侧的水面比正常天气水面高,而在背风一侧的水面低于正常天气水面,在风力减弱后,水面会恢复到正常天气时的近水平状态,这样一来,在迎风一侧会形成离岸的风暴回流,并搬运近岸带的沉积物进入深水区沉积下来(风暴沉积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箭头代表风暴作用形成的风暴壅水与风暴潮。虚线箭头代表风暴衰退后形成的风暴回流);(3)风暴事件过后,波能逐渐减弱,并逐渐过渡为风浪事件过后的悬浮沉积。
一个期次的完整的风暴沉积相序代表了沉积作用从开始到结束的演化旋回。为进一步描述风暴岩的沉积过程,通过对岩相的组合及其叠置样式的分析更加可靠。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在沉积构造上,每一期次的风暴岩从侵蚀的基底开始(如图2所示的岩石可以观察到滞留沉积、沟模、渠模、泥岩撕裂屑等,图2中,A,滞留沉积;B,渠模构造;C,“V”字型泥岩撕裂屑;D,泥岩撕裂屑;E,沟模构造),底部主要为反映重力流导致的快速沉积以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可能伴有生物的逃逸构造(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A,块状层理;B,正粒序层理;C,软沉积变形构造;D,生物逃逸构造),向上逐渐变为反映单向流的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或槽状交错层理、爬升层理等(如图4所示,图4中,A,平行层理;B,从下至上为块状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C,从下至上为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D,从下至上为槽状交错层理-爬升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图中,Sp:板状交错层理砂岩;Sh:平行层理砂岩;St:槽状交错层理砂岩;Sm:块状砂岩;Shc:丘状交错层理砂岩;C.R.:爬升层理),继而为复合流成因的浪成砂纹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如图5所示,图5中,HCS:丘状交错层理;SCS:洼状交错层理;Sh:平行层理砂岩)、以及不对称的波状层理(如图6所示,图6中,A-B和D-F为风暴岩中反映振荡水流成因的对称波状层理;C-F为与反映复合水流成因的不对称波状层理;D,自下至上为不对称的-对称的波状层理;E,自下至上为不对称的-对称的波状层理;F,自下至上为不对称的-对称的波状层理。图中,S.W.R.:对称波状层理;A.W.R.:不对称波状层理),然后为振荡流成因的对称波状层理(如图6所示),至顶部变为泥岩。这样的岩性与沉积构造的垂向演化,表明了一次完整的风暴沉积,是一次风暴从产生到结束的沉积记录,反映在水动力上是一次从较高流态向较低流态的变化过程。
因此,可以认为,一次风暴作用要经历从强盛到衰弱的过程,在风暴的成长期与高峰期,强大的波浪对早期沉积物进行侵蚀,形成侵蚀的底,典型的沉积构造为滞留沉积、冲刷面、渠模等工具痕(如图2所示),当风力减退时,则形成一个向水盆地中心流动的密度流,携带着大量呈悬浮状态的沉积物进行搬运,快速的沉积填平冲刷坑,并可能形成软沉积变形构造(如图3所示);快速沉积作用之后,在沉积物表面,由较强的风暴回流导致的单向水流在其上形成平行层理、爬升层理(如图4所示),随着风暴的减弱,单向水流逐渐向复合流进而振荡流转变,此时形成浪成沙纹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如图5所示);风暴作用进一步减弱,这时在较深的水底只有小规模的振荡波浪,产生了波状层理(如图6所示);当风暴作用过后,恢复了正常天气下的悬浮沉积。一次风暴沉积,代表了风暴作用衰减过程到风暴过后正常的悬浮沉积序列。水动力状态依次为重力流-单向流-复合流-振荡流(如图7所示)。
基于上述说明,一期完整的风暴岩底界面对应于侵蚀面,而顶界面均对应于反映正常天气的悬浮沉积。这个旋回基本上反映了沉积基准面抬升的演化过程,因此风暴岩砂体在垂向上大多表现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指示了风暴从产生到衰退并且波能逐渐减弱的水动力环境,并逐渐过渡为风暴事件过后的正常天气条件下的悬浮沉积。为了便于叙述,制定了一套岩相编码(如表1所示)。
表1岩相编码及其解释
根据上述对风暴过程的描述和风暴岩的形成过程,结合岩心的详细观察,可以认为一个理想的完整风暴岩从其形成前,到充分发育再到发育终止后,从底到顶的岩相组合应顺序为:FMH(或FM)-EB-SG-SU-SC-SO-FM-FMH(如图7左侧所示出的序列)。其中,FMH(或FM)代表了正常风浪条件下的悬浮沉积,为半深湖泥;EB代表了风暴浪或风暴回流(重力流)的侵蚀;SG代表了紧接着以重力流方式沉积在侵蚀基底上的重力流沉积物,以正粒序层理(Sn)、块状层理(Sm)、变形层理(Sd)为特征;SU代表了风暴回流(单向流)的作用过程,随着风暴回流(单向流)的减弱,层理类型自下而上按照高流态的平行层理(Sh)、低流态的板状交错层理(Sp)或槽状交错层理(St)、低流态的爬升层理(Scr)的顺序变化;SC代表了风暴回流(单向流)与波浪振荡流双重作用下的沉积过程,主要以浪成沙纹层理(Sr)、不对称的丘状交错层理(Shc)、不对称的波状层理(Sawr)为特征;SO代表了风暴作用的晚期,风暴回流已经消失,沉积物仅仅受到水面振荡或波浪振荡的作用,形成对称的正弦状的波状层理(Sswr);Fm-Fmh代表了正常风浪条件下的悬浮沉积,为半深湖泥,一次风暴岩的形成结束。上述的岩相组合在沉积物粒度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表现在自然电位测井(SP)曲线或伽马(GR)曲线上多为钟形(如图7所示,沿从地表向地心的方向,测井数值(自然电位数值或伽马数值)先缓慢减小,之后再快速增大),这有助于从测井、岩心资料中直接识别出一个发育完整的风暴岩:可以是,钟形自然电位曲线(SP曲线)或伽马曲线(GR曲线)的上部和下部都以半幅点为界,来大致确定风暴岩的深度(或者说确定深度范围)。
根据图7与表1所提供的一个完整的、理想的风暴岩的沉积序列,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可以从风暴岩发育的钻井、露头等资料中,准确划分出风暴岩的期次。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风暴岩的沉积序列,是根据现有的资料观察、概括出的理想的概念模型。在实际资料中,如此理想的风暴岩序列可能并不多见,但是,可以根据风暴岩的形成过程是按照重力流-单向流-复合流-振荡流,并且水动力逐渐减弱的这样一个过程,根据不同的水动力状态我们就可以准确识别出风暴岩之间的界限,进而划分出期次。另外,先期形成的风暴岩,可能会被后期形成的风暴作用侵蚀,导致地质记录中保存下来的风暴岩不完整,缺少沉积层序的上部分。遇到此种情况,仍可以按照重力流-单向流-复合流-振荡流,并且水动力逐渐减弱的这样一个演化过程进行单期风暴岩的界定,遇到指示水动力突然增加的界面,则为下一期次的风暴岩的底部。
通过上述内容的说明,在进行古时期风暴次数观测的时候,可以通过先观测是否存在风暴岩,进而通过风暴岩出现的次数来判断风暴发生的次数。
进而如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S102,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S103,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测井数据是指通过打井,并通过单井获取到的数据,如自然电位曲线、伽马曲线、岩心分析数据等。其中,自然电位曲线和伽马曲线是众多测井曲线中的两种,这两种曲线可以统称为测井曲线。
步骤S102中,所说明的是当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曲线,即SP曲线或者携带有伽马曲线,即GR曲线)的情况。经过前文的分析,当目标地层中存在有风暴岩的时候,自然电位曲线或者伽马曲线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振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是否存在目标分段,来判断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内,是否发生过风暴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是指目标分段上,测井数值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值。其中,目标分段是位于两个波峰之间的一个连续曲线段,且目标分段至少包含有一个波谷,当然,目标分段可以是相邻的两个波峰之间的曲线段。
为了防止重复统计,当某个曲线段已经被统计到一个目标分段中时,则该曲线段不能再被其他目标分段所统计。限定深度变化幅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多个风暴岩(多个风暴岩相当于分别发生过多次风暴)均被分到同一个目标分段中,从而造成统计次数的不准确,第一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当测井数据出现小幅误差的时候,体现在测井曲线上的结果就是测井曲线发生了小幅震荡,但此种小幅震荡通常并不意味着对应的位置存在风暴岩,也就不能证明曾经发生过风暴,因此可以通过第二阈值的限定,来防止误判。其中,第一阈值为0.1-0.7米,第二阈值至少为4个单位。目标分段需要包括至少一个波谷,也就是目标分段应当是两个波峰之间的曲线段,并且这个曲线段具有波谷。如将图7中左部的曲线左旋转90°之后,便可以得到一个包含有波谷的曲线段。
通过步骤S102,如果能够确定出多个目标分段(也可以是只存在一个目标分段),则可以进一步通过步骤S103,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来确定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只限定深度变化幅度、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在某些时候还是不够准确。因此可以进一步限定:目标分段包括左端点、右端点和最低点,左端点的测井数值大于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右端点的测井数值大于右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其中,左端点是深度值最小的点,也就是图7中左部曲线最上面的点,右端点是深度值最大的点,也就是图7中左部曲线最下面的点,最低点是测井数值最小的点,也就是图7中左部曲线最靠左的点。左右端点,是指将图7中左部曲线向左旋转90度后得到曲线的两个端点。因此,左端点可以被理解为图7中左部曲线的上极点,右端点可以被理解为图7中左部曲线的下极点,最低点可以被理解为图7中左部曲线的左极点。
也就是左端点是目标分段左部(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所有点形成的曲线),测井数值最高的点,并且右端点是目标分段右部(右端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所有点形成的曲线),测井数值最高的点。
再进一步,还可以限定,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率小于右端点与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率。也就是如图7所示,目标分段的曲线呈“钟”型。需要说明的是,左端点相对于右端点,更靠近地表。也就是目标分段,沿地表向地心的方向,测井数值先缓慢降低,达到最低点后,再迅速上升。
虽然,本申请中均是以曲线作为描述的主体,但应当注意的是,曲线必然是由无数个点(在具体情况中,是根据有限个测点形成的)形成的,因此,曲线可以等同于多个点的数值所呈现的变化规律,也就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为多个测点(能够形成测井曲线的测点)所对应的数值变化规律。
经过实际测量,具体的,第一阈值为0.1-0.7米。
除了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判断目标地层中是否存在风暴岩,还可以通过岩心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风暴岩(风暴沉积)。
也就是:若测井数据中携带有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则根据岩相分布信息的排列顺序查找目标分段,目标分段的岩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SG层、SU层、SC层、SO层。
如表1所示,表1给出了理想状态下风暴岩(风暴沉积)的岩相变化规律,其中,SG层、SU层、SC层、SO层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层,因此,参考价值较高,可以通过识别目标地层中是否存在顺序为SG层、SU层、SC层、SO层,来确定形成目标地层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风暴。
需要说明的是,受到岩心资料的限制(获取岩心的成本较高,因此难以非常密集的取样),因此取得的样本可能难以形成完整的SG层、SU层、SC层、SO层这四层,因此在判断是否存在风暴沉积的过程中,应当以岩心资料能够体现出的层为准,如存在如下序列:SG、SC、SG、SO、SU、SC,则说明前两个(SG和SC)已经对应着了一个完整的风暴沉积,中间两个(SG和SO)也对应着一个完整的风暴沉积,最后的两个(SU和SC)也对应着一个完整的风暴沉积。由于第二层和第三层(SC和SG)的顺序颠倒了,因此,不能将第二层(SC)和第三层(SG)合并到一个风暴沉积中(第四层和第五层也是由于相同的原因,因而要分开称为两个风暴沉积)。又如存在以下序列SG、SU、SC、SU、SO,则说明可能存在两个(或者说至少存在两个风暴沉积)。也就是SG、SU、SC对应着一个风暴沉积,SU、SO对应着一个风暴沉积,此处,将第三层(SC)和第四层(SU)划分开的原因也是这两层的排列顺序不符合SG层、SU层、SC层、SO层的顺序。但考虑到取芯的密集程度不容易控制(也就是前三层,SG、SU、SC可能是一次风暴沉积形成的,也可能是多次风暴沉积形成),因此只能说至少存在两个风暴沉积。
当然,为了更好的确定发生风暴沉积的次数,还可以通过限定单次风暴沉积最大厚度(最大厚度也就是目标分段深度的最大值与深度的最小值之差,这个差值应当小于第一阈值)的方式来验证所找到的“一次”风暴沉积是一次沉积形成的,还是多次沉积所形成的。如存在如下序列SG、SU、SC,则可以判断SG与SC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则说明SG与SC必然是两次或以上的风暴沉积所形成的(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辅助的方式来判断,也可能是某次风暴过大,而导致沉积层过厚)。
进一步,岩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EB层、SG层、SU层、SC层、SO层、FM层和FMH层。也就是,除SG层、SU层、SC层、SO层外,还有EB层、FM层和FMH层,只是这三层(EB层、FM层和FMH层)处于边界,保存不一定完整,但这三层依然具备参考价值,如可以决定某次风暴沉积的深度。具体判断是否发生过风暴沉积,或者发生过几次风暴沉积的方法已经在前文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通过如下两个步骤来确定岩相分布信息:通过钻井取心的方式,获取目标地层不同深度的岩石;
分别对每个岩石进行成分分析,以确定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的具体执行步骤(以已深埋地下的古沉积盆地:东营凹陷利津洼陷为例):
步骤1,绘制古沉积时期的沉积分布图:
A.从油田资料库中获取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地质资料包括岩心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根据地质资料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通过对每口钻井的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进行观察与分析,经分析得到研究区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以东营凹陷利津洼陷为例,经分析共识别出三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如图9所示):沉积颗粒最粗(以中粗砂岩为主)、砂岩含量高、泥岩颜色浅(灰色、灰绿色、紫红色)、自然电位曲线呈大规模的漏斗型或箱型的定为扇三角洲沉积(包括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沉积颗粒较细(以中细砂岩为主)、砂岩含量其次、泥岩颜色浅(灰色、灰绿色为主)、自然电位曲线呈指型或小规模的漏斗型的定为滩坝沉积(包括滩、坝);沉积颗粒最细(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砂岩含量最低、泥岩颜色深(灰色、深灰色、灰黑色为主)、自然电位曲线呈小规模的钟形,定为风暴岩沉积。
B.根据地质沉积规律及研究区的古地理、古气候背景、沉积起止的地质年龄,上述研究区的古地理、古气候背景、沉积起止的地质年龄是从已发表的文献中获取的,通过点(单口井分析)-线(经过多口井之间的剖面对比)-面(多口井的平面对比分析)的沉积相分析,限定各种沉积相类型的分布范围,即绘制沉积相分布图(如图9所示)。点线面分析包括:首先进行点分析,即根据获取的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的单井进行测井、录井分析及岩心岩性、结构分析;然后进行线分析,即对多口单井之间的剖面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沉积相分布格局;最后进行面分析,即结合研究区的古地理、古气候背景在研究平面内限定各种沉积相分布范围,进而得到该研究区的沉积分布图。例如,通过对东营凹陷利津洼陷的沉积相分析,得到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北-西北一带,滩坝主要发育在西南一带,风暴岩主要发育在中部至东南一带。
步骤2,由步骤1所得的沉积分布图,在研究区中确定出沉积时期风暴沉积的分布范围(如图9所示);并在风暴沉积发育区内,选择取心井进行风暴岩的识别与期次的划分。
风暴岩的识别与其次划分主要通过两种手段:
A.获取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曲线)或伽马曲线(GR曲线)。将风暴岩发育区内目标井的自然电位曲线划分为多个子单元,并将子单元中符合标准曲线(如图7所示)的子单元所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风暴岩。偏离基线(即自然电位曲线左偏)一次即为一个单元,并将多个子单元中符合标准曲线的子单元所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风暴岩。例如,在图10所示的滨670井中,我们通过测井曲线识别出了8期风暴岩(在GR曲线上用阴影标出的编号为4、6、11、12、15、17、19、21期风暴岩)。
B.由于测井曲线有时会存在异常值,导致其形态与风暴岩的理想模式并不相符,以至于不能准确反映风暴岩。因此,根据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识别风暴岩,适用于没有钻井取心的井。对于具有连续取心的井,则应以岩心的详细观察、描述与解释为准,并结合测井曲线的特征。首先,对连续取心井段,我们通过对岩心岩性、沉积构造等的观察,区分出不同的岩性以及沉积构造,并给与沉积构造的编号(如表1所示);其次,对不同的沉积构造进行水动力解释,判断出重力流成因的构造、单向流成因的构造、复合流成因的构造、振荡流成因的构造,并给予岩相编码(如表1所示);再次,可以依据风暴岩的形成过程是按照重力流-单向流-复合流-振荡流,并且水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准确界定各期风暴岩之间的界限,进而确定风暴岩的期次,如图10所示,在滨670井中,我们共识别出了21期风暴岩,其中编号为4、6、11、12、15、17、19、21期风暴岩与伽马(GR)曲线匹配良好。
(3)在沉积年限内,通过对风暴岩期次的划分,可得到该时间段内风暴发生的次数。例如,图10表明,在滨670井3268-3284m共16m的连续取心段内,共发育了21次风暴事件(左右两张图的右侧数字说明了风暴事件的编号),其中,共有4次风暴频发期(图9中双向箭头所示的编号为1-3、6-11、12-14、16-19风暴频发期,即,在单位厚度(两个深度值之差)内,存在较多的风暴岩,也就是形成单位厚度的沉积过程中发生了多次风暴)。另外,通过完整的单期风暴岩的厚度,可以反映古风暴的强度,例如,通过对比图10中完整的风暴滩坝17期与20期的厚度,17期厚度明显大于20期,则形成17期的风暴强度要大于20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古风暴次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查找模块,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统计所述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所述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其中,一个目标分段对应一次风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数值包括自然电位测井数值和伽马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则根据所述岩相分布信息的排列顺序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岩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SG层、SU层、SC层、SO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相编码序列包括顺序排列的EB层、SG层、SU层、SC层、SO层、FM层和FMH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钻井取心的方式,获取所述目标地层不同深度的岩石;
分别对每个岩石进行岩相分析,以确定所述目标地层的岩相分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分段包括深度值最小的左端点、深度值最大的右端点和测井数值最小的最低点,所述左端点的测井数值大于所述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所述右端点的测井数值大于所述右端点与最低点之间任一点的测井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点与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率小于所述右端点与所述最低点之间曲线的变化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0.1-0.7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G层包括正粒序层理、块状层理和变形层理;
所述SU层包括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爬升层理;
所述SC层包括浪成沙纹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和不对称的波状层理;
所述SO层包括对称的波状层理。
10.古风暴次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
查找模块,若所述测井数据中携带有测井曲线,则在所述测井曲线上查找目标分段,所述目标分段的深度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目标分段的测井数值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所述目标分段包括至少一个波谷;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目标分段的数量,以确定形成所述目标地层的时间段所发生风暴的总次数,其中,一个目标分段对应一次风暴。
CN201510293965.9A 2015-06-02 2015-06-02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849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3965.9A CN104849773B (zh) 2015-06-02 2015-06-02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3965.9A CN104849773B (zh) 2015-06-02 2015-06-02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9773A CN104849773A (zh) 2015-08-19
CN104849773B true CN104849773B (zh) 2018-05-01

Family

ID=5384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3965.9A Active CN104849773B (zh) 2015-06-02 2015-06-02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977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001A (zh) * 2013-06-25 2013-1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测定古湖泊水深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5313B2 (en) * 2009-02-25 2012-05-22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Classifying potential hydrocarbon reservoirs using electromagnetic survey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001A (zh) * 2013-06-25 2013-1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测定古湖泊水深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盒3段沉积体系研究;吝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080815(第8期);第29-33、54-55页 *
米仓山南缘中志留统罗惹坪组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其意义;白志强等;《沉积学报》;20150430;第33卷(第2期);第226-231页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及盒3段风暴岩研究;吝文等;《古地理学报》;20080430;第10卷(第2期);第167-17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9773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illis et al. Sharp‐based, tide‐dominated deltas of the Sego Sandstone, Book Cliffs, Utah, USA
Willis Deposits of tide-influenced river deltas
Yang Active, moribund and buried tidal sand ridg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Vahrenkamp et al. Growth architecture, faulting, and karstification of a middle Miocene carbonate platform, Luconia Province, offshore Sarawak, Malaysia
McIlroy et al. Sedimentology of the tide-dominated Jurassic Lajas Formation, Neuquén Basin, Argentina
Gjelberg et al. Helvetiafjellet Formation (Barremian-Aptian), Spitsbergen: characteristics of a transgressive succession
Cronin Structurally-controlled deep sea channel courses: examples from the Miocene of southeast Spain and the Alboran Sea, southwest Mediterranean
ANASTAS et al. Cross‐stratified calcarenites from New Zealand: subaqueous dunes in a cool‐water, Oligo‐Miocene seaway
Anell et al. Th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of the northern Barents Shelf: a reg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yearbyen CO2 reservoir
Dam et al. High-energy ephemeral stream deltas; an example from the Upper Silurian Holmestrand Formation of the Oslo Region, Norway
Saito Modern storm deposits in the inner shelf and their recurrence intervals, Sendai Bay, northeast Japan
Durkin et al. Predicting heterogeneity in meandering fluvial and tidal‐fluvial deposits: The point bar to counter point bar transition
Johnson Tide‐and wave‐dominated inshore and shoreline sequences from the late Precambrian, Finnmark, North Norway
Ting et al. Assessing controls on isolated carbonate platform development in Central Luconia, NW Borneo, from a regional 3D seismic facies and geomorphology investigation
Hennessy et al. The interrela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flood-tidal delta and washover deposits in a transgressive barrier island
Yoo et al. Late Quaternary lowstand wedges on the shelf margin and trough region of the Korea Strait
Nichols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Lower Clair Group, Devonian, West of Shetland: climate and sediment supply controls on fluvial, aeolian and lacustrine deposition
CN109459791A (zh) 一种利用测井曲线确定河道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49773B (zh) 古风暴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Brownridge et al. Tidal estuary and marine facies of the Glauconitic Member, Drayton Valley, central Alberta
Carr-Crabaugh et al.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s a function of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dynamics, Tensleep Sandstone, Bighorn and Wind River basins, Wyoming
Semeniuk An early Holocene record of rising sea level along a bathymetrically complex coast in southwestern Australia
Young et al. Widuri Field, Offshore Southeast Sumatra: Sandbody Geometries and the Reservoir Model
Bryant et al. A composite tectonic–eustatic origin for shelf sandstones at the Cambrian–Ordovician boundary in North Greenland
Higgs Ross and Bude formations (Carboniferous, Ireland and England): reinterpreted as lake‐shelf turbid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