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7264B -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7264B
CN104847264B CN201510224874.XA CN201510224874A CN104847264B CN 104847264 B CN104847264 B CN 104847264B CN 201510224874 A CN201510224874 A CN 201510224874A CN 104847264 B CN104847264 B CN 104847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well
dimensional geological
guided modes
b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48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7264A (zh
Inventor
朱卫星
谭吕
杨玉卿
赵永生
张春泽
张树宇
徐大年
夏鹏远
彭劲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48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7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7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7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7/00Special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rilling
    • E21B7/04Directional dril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E21B49/003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by analysing drilling variables or cond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通过本发明的方案,由于地震反演结果在横向上可以很好地预测储层的非均质性,因此提高了储层的钻遇率。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技术,尤指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导向技术是指在水平钻井过程中,充分利用随钻测井(LWD,Logging WhileDrilling)资料和随钻录井资料,结合地震与地质资料以及工程设计,及时准确划分已钻地层,预测待钻地层,实时调整井眼轨迹,使实钻井眼轨迹准确钻遇目的层,并始终处于油层的最佳位置。
现有的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大致包括:
根据待钻水平井的邻井的测井资料(如GR曲线、电阻率曲线、测井解释结论、地质分层等资料)和区域地质油藏资料,确定靶点,并设计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根据邻井(深度可以穿透水平井所钻目标储层的井即可)的实际测井曲线建立水平井的二维地质导向模型;并根据建立的二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水平井所钻地层的测井曲线;在钻井阶段(即从井口到目标储层的钻井阶段和沿着目标储层横向钻井的阶段)的每一个随钻点,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模拟的测井曲线相匹配(即随钻测井曲线和模拟的测井曲线在相同的层其值基本相同),且随钻点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获取下一个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并继续执行判断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模拟的测井曲线是否相匹配的步骤;当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模拟的测井曲线不匹配时,根据随钻测井曲线调整二维地质导向模型(即根据随钻测井曲线调整随钻点的地层的厚度和/或倾角),使得调整后模拟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根据调整后的二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即调整井眼轨迹中随钻点的倾角为调整后的地层的倾角),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获取下一个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并继续执行判断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模拟的测井曲线是否相匹配的步骤;当判断出随钻点不在储层的最佳位置时,根据二维地质导向模型调制井眼轨迹,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获取下一个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
现有的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中,二维地质导向模型仅仅利用邻井的实际测井曲线来建立,邻井之间的地层构造起伏是利用井分层内插外推得到的,且认为地层横向上是均质的,忽视了地层横向上的非均质性。图1为现有的二维地质导向模型的示意图。其中,横坐标为斜深(即沿着水平井的井眼轨迹到水平井的井口的长度),纵坐标为垂直深度(即到水平井的井口的垂直深度),曲线1为井眼轨迹,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岩性。如图1所示,二维地质导向模型在横向上无构造起伏变化,地层是均质的。因此,无法真实反映地层的实际构造起伏状况,导致储层钻遇率较低。另一方面,随钻测井仪器距离钻头有一定的距离,最短约4米(m),因而无法探测钻头处的地层的物性变化,无法及时给出井眼轨迹的准确调整方案,导致储层的钻遇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储层的钻遇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
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优选地,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不在储层的最佳位置时,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所述井眼轨迹,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优选地,所述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所述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
优选地,所述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为储层时,将所述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调整为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钻头所在的点的地层倾斜角;
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为非储层,且钻头前方存在目的储层时,调整所述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使得钻头重新进入目的储层。
优选地,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所述地震反演结果不匹配时,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根据所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且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优选地,当判断出根据所述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不匹配时,该方法还包括:
调整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所述随钻点的倾角,并继续执行所述判断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是否相匹配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反演结果建立所述预设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三维地质模型获取所述井眼轨迹所在的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优选地,所述地震反演结果为所述预设区块的所有采样点的波阻抗值;
所述根据地震反演结果建立预设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区块的采样点的波阻抗值确定所述采样点的岩性,根据所述预设区块所有采样点的岩性建立所述三维地质模型。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装置,至少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
调整模块,用于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优选地,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不在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所述井眼轨迹,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优选地,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所述地震反演结果不匹配,根据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根据所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且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优选地,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根据所述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不匹配,调整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所述随钻点的倾角,并继续执行所述判断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是否相匹配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通过本发明的方案,由于地震反演结果在横向上可以很好地预测储层的非均质性,因此提高了储层的钻遇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的二维地质导向模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根据地震反演结果建立的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震反演结果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三维地质导向模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现地质导向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包括:
步骤200、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本步骤中,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本步骤中,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包括:根据地震反演结果确定水平井的靶点,并根据靶点和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
其中,如何根据地震反演结果确定靶点,并根据靶点和地震反演结果设计水平井的井眼轨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本步骤中,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包括:
根据地震反演结果建立预设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模型获取井眼轨迹所在的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其中,地震反演结果可以是预设区块的所有采样点的波阻抗值。
其中,根据地震反演结果建立预设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
根据预设区块的采样点的波阻抗值确定采样点的岩性,根据预设区块所有采样点的岩性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其中,如何根据采样点的波阻抗值确定采样点的岩性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三维地质模型中包含有所有采样点的岩性。
图3为根据地震反演结果建立的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的示意图。其中,横坐标为斜深(即沿着水平井的井眼轨迹到水平井的井口的长度),纵坐标为垂直深度(即到水平井的井口的垂直深度),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岩性。如图3所示,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在横向上有构造起伏变化,地层是非均质的。
步骤201、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
本步骤中,如何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202、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本步骤中,当判断出随钻点对应的钻头不在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其中,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包括:
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
其中,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包括:
当判断出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为储层时,可以将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调整为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钻头所在的点的地层倾斜角;当判断出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为非储层,且钻头前方存在目的储层时,可以调整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使得钻头重新进入目的储层。
本步骤中,如何判断当前钻头是否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本步骤中,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包括:
判断出根据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确定的地层岩性和根据地震反演结果确定的地层岩性相同。
本步骤中,当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不匹配时,根据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根据新的地震反演结果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且当前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其中,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不匹配包括:
判断出根据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确定的地层岩性和根据地震反演结果确定的地层岩性不相同。
本步骤中,当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不匹配时,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随钻点的倾角,并继续执行判断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是否匹配的步骤。
其中,具体如何根据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根据新的地震反演结果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包括:根据采样点新的波阻抗值更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采样点的岩性。
其中,判断出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包括:
判断出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判断出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预设随钻距离内的变化趋势相同。
具体地,可以分别在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中获取多个相同深度的采样点,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差值,然后取所有差值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认为是两条曲线的差值。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只要能够反映两条曲线之间是否相匹配就可以。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平井钻井成功率,基于随钻动态地震反演方法,在垂深2000m的范围内,可以识别3-5m的薄储层(传统的地质导向技术,薄层的识别能力是5-7m左右),提高储层的分辨率能力,有效地评价储层。
图4为地震反演结果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斜深(即沿着水平井的井眼轨迹到水平井的井口的长度),纵坐标为垂直双程反射时间(即到水平井的井口的垂直双程反射时间),曲线2为钻井前设计的井眼轨迹,曲线3为实际的井眼轨迹,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岩性。
图5为三维地质导向模型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斜深(即沿着水平井的井眼轨迹到水平井的井口的长度),纵坐标为垂直深度(即到水平井的井口的垂直深度),曲线2为钻井前设计的井眼轨迹,曲线3为实际的井眼轨迹,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岩性。
图4中白色为砂岩,其他部分为泥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当钻至斜深2260m时(垂直深度为1753.12米,井斜角为90度),钻遇泥岩,根据三维地震反演结果和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认为碰到砂岩尖灭点,钻入泥岩,后续砂岩透镜体厚度大概4m左右,且位于设计轨迹之下,地层倾角大概1度左右,因此向现场下达指令,建议把钻头所在点的井斜角降低到86度钻进,结果在斜深2320m时,进入砂岩。本井虽钻遇一段泥岩,但最终的钻遇率高达89%(设计钻遇率为79%),满足了油藏开采要求,同时节约9个小时的钻井时间。钻后评价认为本井水平段地层前半部分好储层平均厚度为8m左右,长度大约340m,中间泥岩长度60m,后半部分砂岩厚度大概4m左右,长度为198m,钻井轨迹平滑,砂岩长度达到了地质油藏要求。
本发明提出以三维地质建模和全区三维地震反演相结合,构建三维综合地质导向模型和区域随钻动态地震反演,预测钻前地层的物性为基础;参考随钻测井数据,实时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和区域随钻动态地震反演结果(通过对比3D地质导向模型和地震反演结果与随钻测量数据,如果二者一致,无需调整地质导向模型和地震反演结果,否则调整导向模型和地震反演结果),并据此预测钻前地层的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井眼轨迹,向前钻井。基于随钻测量数据的三维地质导向建模调整和单井随钻动态地震反演基础上的钻前地层预测、井眼轨迹实时调整的3D综合地质导向技术及流程是本发明的创新点和欲保护点。
该技术发明成果在海上很多油田得到应用,在薄储层油藏钻井开发和区域综合研究中发挥了很好作用,在数十口薄储层水平井钻井中,储层钻遇率平均高达93%,为海上油田薄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参见图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装置,至少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
调整模块,用于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本发明的装置中,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随钻点对应的钻头不在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本发明的装置中,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不匹配,根据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根据新的地震反演结果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本发明的装置中,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不匹配,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随钻点的倾角,并继续执行判断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随钻测井曲线是否相匹配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
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不在储层的最佳位置时,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所述井眼轨迹,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所述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为储层时,将所述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调整为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钻头所在的点的地层倾斜角;
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为非储层,且钻头前方存在目的储层时,调整所述井眼轨迹中随钻点对应的钻头所在的点的井斜角使得钻头重新进入目的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所述地震反演结果不匹配时,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根据所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且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根据所述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不匹配时,该方法还包括:
调整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所述随钻点的倾角,并继续执行所述判断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是否相匹配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反演结果建立所述预设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三维地质模型获取所述井眼轨迹所在的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反演结果为所述预设区块的所有采样点的波阻抗值;
所述根据地震反演结果建立预设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区块的采样点的波阻抗值确定所述采样点的岩性,根据所述预设区块所有采样点的岩性建立所述三维地质模型。
9.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区块中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对预设区块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反演结果设计井眼轨迹,并建立井眼轨迹所在区块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井眼轨迹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获取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
调整模块,用于判断出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地震反演结果相匹配,且随钻测井曲线和根据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相匹配,且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不在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调整所述井眼轨迹,根据调整后的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和所述地震反演结果不匹配,根据所述随钻点的随钻测井曲线、已钻井的测井曲线和地震纯波数据进行三维地震反演得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根据所述新的地震反演结果调整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判断出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相匹配,且所述随钻点对应的钻头处于储层的最佳位置,根据井眼轨迹继续钻井直到下一个随钻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判断出根据所述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不匹配,调整所述三维地质导向模型中所述随钻点的倾角,并继续执行所述判断根据调整后的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模拟的随钻点的测井曲线和所述随钻测井曲线是否相匹配的步骤。
CN201510224874.XA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847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4874.XA CN104847264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4874.XA CN104847264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264A CN104847264A (zh) 2015-08-19
CN104847264B true CN104847264B (zh) 2017-03-08

Family

ID=5384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4874.XA Active CN104847264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72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7375B (zh) * 2015-10-15 2017-10-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水平井引导入靶方法及装置
CN105298388A (zh) * 2015-10-30 2016-0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水平井钻井轨迹导向方法及装置
MY188079A (en) * 2016-02-05 2021-11-1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Optimized geosteering using real-time geological models
US11299978B2 (en) * 2017-02-06 2022-04-1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ulti-layer distance to bed boundary (DTBB) inversion with multiple initial guesses
CN108952569B (zh) * 2017-05-26 2020-12-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水层状油气藏水平井钻探轨迹控制方法
CN107829684B (zh) * 2017-06-30 2019-09-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d地质模型—3d水平井轨迹实时联动的钻井方法
CN107818217B (zh) * 2017-10-30 2021-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平井探索式可视分析的地震导向方法
CN110967753A (zh) * 2018-09-29 2020-04-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地质导向的随钻实时叠后地震反演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780252B (zh) * 2019-10-23 2022-08-05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随钻测井正演模拟的地质导向模型及正演方法
CN110863813B (zh) * 2019-10-29 2022-02-25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施工数据的定向钻轨迹拟合方法及装置
CN113323587A (zh) * 2021-06-28 2021-08-31 数皮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基于钻、录、测数据多维水平井导向定量方法
CN113700475A (zh) * 2021-07-28 2021-11-2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微幅构造录井随钻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434688B (zh) * 2022-08-16 2024-01-30 成都捷科思石油天然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的随钻测井的进钻曲线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3775A (zh) * 2005-06-24 2008-06-18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从地震数据中获取孔隙率和页岩体积的方法
CN102918423A (zh) * 2010-05-28 2013-02-06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用于地震烃体系分析的方法
CN104090303A (zh) * 2014-07-10 2014-10-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地震反演方法和装置
CN104335072A (zh) * 2012-02-06 2015-02-04 离子地球物理公司 利用多个阵列的集成的被动和主动地震勘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8921B2 (en) * 2003-01-13 2005-03-22 Merlin Technology, Inc. Boring tool tracking fundamentally based on drill string length, pitch and rol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3775A (zh) * 2005-06-24 2008-06-18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从地震数据中获取孔隙率和页岩体积的方法
CN102918423A (zh) * 2010-05-28 2013-02-06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用于地震烃体系分析的方法
CN104335072A (zh) * 2012-02-06 2015-02-04 离子地球物理公司 利用多个阵列的集成的被动和主动地震勘测
CN104090303A (zh) * 2014-07-10 2014-10-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地震反演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264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7264B (zh) 一种实现地质导向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17431B (zh) 一种用于解释和评价水平井测井参数的方法
CN104809277B (zh) 一种超低渗致密储层水平井地质建模方法
CN106894761B (zh) 利用时间域地震体的地质导向模型的地质导向方法
CN105317375B (zh) 水平井引导入靶方法及装置
CN104698497B (zh) 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的精细标定方法
CN106951660A (zh)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CN106154322B (zh) 测井曲线校正方法和装置
AU201238824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incorporating pseudo-surface pick locations in seismic velocity models
CN106940450B (zh) 基于时间域地震体的地质导向模型建立方法
Griffiths et al. Formation Evaluation in High Angle and Horizontal Wells-A New and Practical Workflow
CN106285642B (zh) 一种基于地震资料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CN103487843B (zh) 一种基于电阻率成像技术的地下水量测量方法
CN101872026A (zh) 一种天然电磁辐射测深多道探测方法
CN110532507A (zh) 一种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的方法
Yu et al. Integration of microseismic data and an unconventional fracture modeling tool to generate the hydraulically induced fracture network: A case study from the Cardium formation, west central Alberta, Canada
CN105464650A (zh) 一种随钻测井解释方法
CN106990448B (zh)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Rabinovich et al. Quantifying VOI in geosteering: a North Sea case study
CN111624662B (zh) 速度场校正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481298B (zh) 包含斜井的油藏剖面编绘方法
NO20190412A1 (en) Avoiding Geological Bodies that are Hazards to Drilling Operations
CN112901070B (zh) 水平井随钻跟踪的方法和控制钻头钻进方向的控制方法
Chon et al. Reservoir continuity logging using connectivity mapping while drilling
RU2806206C1 (ru) Способ бурени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й скважин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