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3933A -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3933A
CN104843933A CN201510175909.5A CN201510175909A CN104843933A CN 104843933 A CN104843933 A CN 104843933A CN 201510175909 A CN201510175909 A CN 201510175909A CN 104843933 A CN104843933 A CN 104843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ree
shaped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59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立新
蒋勇
汤连生
孙银磊
张龙舰
罗珍贵
陈浩昆
曹一飞
卢威
桑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759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3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3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3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树状污水管网、沿树状污水管网分布式设置的多个污水处理基站、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能够显著节约土地资源、节省项目建设成本、实现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的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以及实现对污水的分类处理。

Description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是分开进行的,污水收集、排放主要是由排水公司运营,遵循分类收集、控制排放的技术路线,污水处理主要是由污水处理厂运营,遵循污水集中处理的技术路线。长期以来,污水集中处理的技术路线使得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创新和推广都局限于基于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针对污水处理厂的单体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现有的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的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项目用地成本高。
污水收集、排放的管网系统需要占用大量的公共用地,而集中进行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同样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由于污水收集、排放的项目占地不能用于污水处理而污水处理的项目占地也不能用于污水收集、排放,现有的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运营模式不符合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国家土地政策方向。
2、污水处理厂选址困难。
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区域的居民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污水收集、排放的必要性的认识,对污水收集、排放项目的容忍度较高,但往往又基于私利而对所在区域的进行污水集中处理的污水处理项目存在排斥心理,从而产生污水处理厂选址难的社会现实。
3、污水收集、排放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难以同步进行,不能形成资源均衡利用,往往存在某一方面的资源或者严重不足或者严重浪费的不平衡现象。
4、对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监督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排污主体、排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厂之间难以形成市场监督的机制。
5、从技术层面看,污水收集、排放管网系统同样需要通过格栅除污、沉砂去除和废气处理等环保工艺手段来维持管网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但负责污水收集、排放项目的排水公司又不是环保主体,缺乏环保工艺技术的能力;而集中进行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处理量大导致设备的工作负荷大,一旦发生大的设备质量事故或需要进行主要设备的检修时或需要进行设备的技术升级时,往往直接影响污水处理质量。因此,现有的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运营模式不能有效解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问题。
6、污水从收集口到最终的排放口要流经长距离的管道系统,现有的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运营模式不能科学利用污水在收集、排放管道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和管道系统的空间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不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7、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区域污水排水量不断增强,污水集中处理的技术路线使得原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需要扩大规模,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规模也越建越大,污水处理厂设备的大型化不利于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8、污水集中处理的技术路线使污水处理厂只能选址于远离城镇主要用水区域的地区,处理后排放的中水回用时又需要建设配套设施,中水回用成本高。
发明人认为,随着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在内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污水处理设备的小型化、模块化完全能够实现,从而可以实现污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而,污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又能使小型化、模块化的污水处理设备进一步产生规模效应,最终,整合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功能和污水处理系统功能为一体的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污水处理技术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必将是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基于上述目的,发明人公开一种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1、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树状污水管网、沿树状污水管网分布式设置的多个污水处理基站、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树状污水管网上分布式设置有多个原污水收集口,所述的树状污水管网的树干部分的端部设有污水排放口。
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污水处理基站嵌入式设置在树状污水管网上,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树状污水管网在污水处理基站的嵌入处的两个端口通连,使树状污网管网内的污水水流在污水处理基站的嵌入处形成通路。
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为可移动式或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内。
5、根据技术方案1或4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过滤装置和/或沉砂池装置和/或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和/或曝气供氧装置和/或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和/或生物膜生物处理装置和/或污泥沉淀装置和/或污泥脱水装置和/或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和/或废气处理装置和/或污水脱色装置和/或污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和/或污水除磷去氮装置,污水自树状污水管网上的任何一个原污水收集口流向污水排放口所经过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基站内设置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至少有一个是格栅过滤装置且至少有一个是沉砂池装置。
6、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沿树状污水管网设有一个或若干个污水缓冲池,污水缓冲池嵌入式设置在树状污水管网上,污水缓冲池分别与树状污水管网在污水缓冲池的嵌入处的两个端口通连,使树状污网管网内的污水水流在污水缓冲池的嵌入处形成通路。
7、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树状污水管网内设有生物膜反应器,污水水流在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前所经过的最后一个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曝气供氧装置。
8、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在线监测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联接中央控制装置和在线监测装置的通讯装置一、联接中央控制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的通讯装置二,其中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污水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和/或污水水量在线监测传感器和/或污水含氧量在线监测传感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开关和/或自动控制阀门,中央控制装置包括工业计算机,在线监测装置设置于原污水收集口和/或污水处理基站内和/或树状污水管网内和/或污水排放口,自动控制装置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上和/或树状污水管网上,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装置一收集在线监测装置发出的数字或模拟信号并经计算机程序处理后通过通讯装置二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自动控制作业的指令。
9、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若干个污水处理基站上还设有与该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相通连的次排水口。
10、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原污水收集口包括收集市政污水的原污水收集口和收集工业污水的原污水收集口。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节约大量土地,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
本发明将水收集、排放的管网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整合为一体,将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的占地作为污水处理系统的占地使用,从而无需建设集中进行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厂,无需占用大面积的污水处理项目用地,不仅大大节省了用地成本,也符合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国家土地政策方向。
2、解决了污水处理厂选址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沿树状污水管网设置的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无需另行选址建设污水处理站。因本发明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只需要使用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的项目占地和其他少量公共用地且可以实行全封闭运营,本发明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容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3、污水收集、排放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一体化,能够根据污水排放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逐步和同步建设,实现了资源的均衡利用。
4、由于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统由同一主体运营,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的项目运营主体能够直接对排污主体进行监督,能够形成更有效的市场化监督机制。
5、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一体化且由同一主体运营,树状污水管网系统能够通过在污水处理基站内进行格栅除污、沉砂去除和废气处理等环保工艺手段来维持管网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而由于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基站是分布式设置,一旦发生某个污水处理基站内发生大的设备质量事故或需要进行主要设备的检修时或需要进行设备的技术升级时,能够实现快速处理,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影响很小。因此,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能够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6、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一体化后,污水从原污水收集口到污水排放口所流经的长距离的管道系统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的空间,污水在管道系统的停留时间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的停留时间加以利用,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7、污水处理装置可按功能划分且可以为可移动式或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能够实现模块化作业,从而使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更科学地与先进的工业生产和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污水收集、排放和污水处理的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
8、通过在污水处理基站上设置次排水口,可以通过对部分易处理的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就地回用实现污水处理资源的更有效分配,无需建设长距离的污水回用管道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的污水回用成本。
9、在已有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的地区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项目时,不仅无需另行征用土地,而且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利用原有的污水管道建设树状污水管网,从而节省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成本。
10、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属于平台型技术方案,在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根据各个污水收集口的原污水的污水量和污水性质的差异,并基于现有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的污水处理技术综合设计和分配该污水收集口下游的各个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从而形成对各个原污水收集口收集的原污水的成熟稳定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因此,在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平台上可以根据原污水的不同情况同时采用多个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从而真正实现对原污水的分类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2为污水处理基站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附图1或附图2中,1为污水排放口,2为树状污水管网,3为污水处理基站,4为污水缓冲池,5为原污水收集口,6为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树状污水管网2、沿树状污水管网2分布式设置的多个污水处理基站3、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3内的污水处理装置6。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基站3的设置数量为14个。
优选地,所述的树状污水管网2上分布式设置有多个原污水收集口5,所述的树状污水管网2的树干部分的端部设有污水排放口1。本实施例中,原污水收集口5的设置数量为7个。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处理基站3嵌入式设置在树状污水管网2上,污水处理基站3内的污水处理装置6分别与树状污水管网2在污水处理基站3的嵌入处的两个端口通连,使树状污网管网2内的污水水流在污水处理基站3的嵌入处形成通路。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6为可移动式或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3内。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6包括格栅过滤装置和/或沉砂池装置和/或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和/或曝气供氧装置和/或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和/或生物膜生物处理装置和/或污泥沉淀装置和/或污泥脱水装置和/或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和/或废气处理装置和/或污水脱色装置和/或污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和/或污水除磷去氮装置,污水自树状污水管网2上的任何一个原污水收集口5流向污水排放口1所经过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基站3内设置的污水处理装置6中至少有一个是格栅过滤装置且至少有一个是沉砂池装置。
优选地,沿树状污水管网2设有一个或若干个污水缓冲池4,污水缓冲池4嵌入式设置在树状污水管网2上,污水缓冲池4分别与树状污水管网2在污水缓冲池4的嵌入处的两个端口通连,使树状污网管网2内的污水水流在污水缓冲池4的嵌入处形成通路。本实施例中,污水缓冲池4的设置数量为3个。
优选地,树状污水管网2内设有生物膜反应器,污水水流在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前所经过的最后一个污水处理基站3内的污水处理装置6包括曝气供氧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在线监测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联接中央控制装置和在线监测装置的通讯装置一、联接中央控制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的通讯装置二,其中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污水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和/或污水水量在线监测传感器和/或污水含氧量在线监测传感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开关和/或自动控制阀门,中央控制装置包括工业计算机,在线监测装置设置于原污水收集口5和/或污水处理基站3内和/或树状污水管网2内和/或污水排放口1,自动控制装置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3内的污水处理装置6上和/或树状污水管网2上,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装置一收集在线监测装置发出的数字或模拟信号并经计算机程序处理后通过通讯装置二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自动控制作业的指令。
优选地,在若干个污水处理基站3上还设有与该污水处理基站3内的污水处理装置6相通连的次排水口。
优选地,原污水收集口5包括收集市政污水的原污水收集口和收集工业污水的原污水收集口。
基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原污水收集口5、污水处理基站3、污水处理装置6、污水排放口1、树状污水管网2存在多种多样的数量和位置的组合形式,同时,污水处理基站3内的各种不同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6的组合形式也很多,本实施例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种组合形式作列举性说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公知的行业技术完全能够提出有别于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案,但凡是基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所作的任何变化、修改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树状污水管网、沿树状污水管网分布式设置的多个污水处理基站、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树状污水管网上分布式设置有多个原污水收集口,所述的树状污水管网的树干部分的端部设有污水排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水处理基站嵌入式设置在树状污水管网上,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树状污水管网在污水处理基站的嵌入处的两个端口通连,使树状污网管网内的污水水流在污水处理基站的嵌入处形成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为可移动式或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过滤装置和/或沉砂池装置和/或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和/或曝气供氧装置和/或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和/或生物膜生物处理装置和/或污泥沉淀装置和/或污泥脱水装置和/或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和/或废气处理装置和/或污水脱色装置和/或污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和/或污水除磷去氮装置,污水自树状污水管网上的任何一个原污水收集口流向污水排放口所经过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基站内设置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至少有一个是格栅过滤装置且至少有一个是沉砂池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沿树状污水管网设有一个或若干个污水缓冲池,污水缓冲池嵌入式设置在树状污水管网上,污水缓冲池分别与树状污水管网在污水缓冲池的嵌入处的两个端口通连,使树状污网管网内的污水水流在污水缓冲池的嵌入处形成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树状污水管网内设有生物膜反应器,污水水流在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前所经过的最后一个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曝气供氧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在线监测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联接中央控制装置和在线监测装置的通讯装置一、联接中央控制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的通讯装置二,其中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污水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和/或污水水量在线监测传感器和/或污水含氧量在线监测传感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开关和/或自动控制阀门,中央控制装置包括工业计算机,在线监测装置设置于原污水收集口和/或污水处理基站内和/或树状污水管网内和/或污水排放口,自动控制装置设置于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上和/或树状污水管网上,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装置一收集在线监测装置发出的数字或模拟信号并经计算机程序处理后通过通讯装置二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自动控制作业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在若干个污水处理基站上还设有与该污水处理基站内的污水处理装置相通连的次排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原污水收集口包括收集市政污水的原污水收集口和收集工业污水的原污水收集口。
CN201510175909.5A 2015-04-15 2015-04-15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Pending CN104843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5909.5A CN104843933A (zh) 2015-04-15 2015-04-15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5909.5A CN104843933A (zh) 2015-04-15 2015-04-15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3933A true CN104843933A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4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5909.5A Pending CN104843933A (zh) 2015-04-15 2015-04-15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39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3902A (zh) * 2019-12-31 2020-04-14 昆明水啸科技有限公司 管厂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111233256A (zh) * 2020-01-16 2020-06-05 广州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式分布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8033A (ja) * 2006-01-27 2007-08-09 Toshiba Corp 可搬型捨水検査装置
CN102242550A (zh) * 2011-04-06 2011-11-16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适于沿岸架管的真空截污系统及方法
CN102619272A (zh) * 2012-03-31 2012-08-01 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
CN202358990U (zh) * 2011-08-18 2012-08-01 杨欣 污水源污处理系统
CN203419813U (zh) * 2013-06-16 2014-02-05 广西汇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系统
CN203513442U (zh) * 2013-10-17 2014-04-02 广西玉林市清泉水处理设备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4179248A (zh) * 2014-09-02 2014-12-03 洼石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管网的真空冲洗清淤系统
CN104462714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市政排水管网平面布置设计优化计算方法
CN204752464U (zh) * 2015-04-15 2015-11-11 邓立新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8033A (ja) * 2006-01-27 2007-08-09 Toshiba Corp 可搬型捨水検査装置
CN102242550A (zh) * 2011-04-06 2011-11-16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适于沿岸架管的真空截污系统及方法
CN202358990U (zh) * 2011-08-18 2012-08-01 杨欣 污水源污处理系统
CN102619272A (zh) * 2012-03-31 2012-08-01 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
CN203419813U (zh) * 2013-06-16 2014-02-05 广西汇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系统
CN203513442U (zh) * 2013-10-17 2014-04-02 广西玉林市清泉水处理设备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4179248A (zh) * 2014-09-02 2014-12-03 洼石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管网的真空冲洗清淤系统
CN104462714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市政排水管网平面布置设计优化计算方法
CN204752464U (zh) * 2015-04-15 2015-11-11 邓立新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3902A (zh) * 2019-12-31 2020-04-14 昆明水啸科技有限公司 管厂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111233256A (zh) * 2020-01-16 2020-06-05 广州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式分布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5440A (zh) 一种污水分类处理方法
US20090057215A1 (en) Low concentration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landscape
CN104843933A (zh)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4752464U (zh) 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4601712U (zh) 沉淀池
CN109516653A (zh) 基于集散式监控体系的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0564291C (zh) 复合生态型微电解移动式水体原位修复装置
CN210238696U (zh) 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CN104310717A (zh) 一种适用于北方农村的生活污水达标回用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4939074U (zh) 多元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CN204689843U (zh) 一种新型低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4550299U (zh) 移动式电化学氧化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
CN106565059A (zh)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控制方法
CN207391212U (zh) 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
CN102557163A (zh) 一种车载式污水处理系统
CN1312057C (zh) 强化城市污水管道净化功能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方法
CN205999170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一体化自动排泥的污水净化装置
CN212532563U (zh) 一种太阳能污水净化处理智慧管控系统
CN201864636U (zh) 电厂循环水的回用处理装置系统
CN212127884U (zh) 一种组合式水葫芦处理废水装置
CN114671573A (zh) 一种无市政排污管网的城镇蓄水供水排水系统及方法
CN205170624U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系统
CN103739022A (zh) 一种沉积处理污水中大颗粒物质的方法
CN203382528U (zh) 一种化工园区企业废水的收集与监测系统
CN104445825A (zh) 一种分散式乡镇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