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9116B - 一种胡蜂诱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胡蜂诱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9116B
CN104839116B CN201510276442.3A CN201510276442A CN104839116B CN 104839116 B CN104839116 B CN 104839116B CN 201510276442 A CN201510276442 A CN 201510276442A CN 104839116 B CN104839116 B CN 104839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p
cartonning
passage
flexible pip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6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9116A (zh
Inventor
卢美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764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9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9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9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9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9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蜂诱杀器,包括诱入箱、诱出箱以及高压电击装置。本发明利用腐体将胡蜂引诱进入诱入箱,再利用胡蜂的趋光性将其收集进入诱出箱,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效率。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利用半径不断缩小的弹力软管,使胡蜂只进不出,比传统的倒须结构更简单。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利用腐体作为诱饵,更加单一地对胡蜂进行诱捕,避免误伤蜜蜂。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设置高压电击装置只对胡蜂进行电击,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胡蜂诱杀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害虫捕捉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胡蜂诱杀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42005461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胡蜂诱捕器,其设置了瓶盖和瓶体,瓶盖上开有进口,瓶体内设置有诱惑剂,其中,进口上设置有锥形的倒须,倒须上设置纵向筋使胡蜂只能进不能出。
该专利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倒须和纵向筋的设置十分麻烦和复杂,纵向筋纵横交叉增大胡蜂进入的难度,而胡蜂更倾向于钻圆形的孔;其次该发明使用蜜糖等作为诱惑剂,殊不知蜜糖等同样会对蜜蜂产生诱惑,误伤到蜜蜂,而且胡蜂有吃腐肉的习性,用蜜糖作为诱惑剂不是最佳选择;最后该发明只设置了第二通道,却没有考虑到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设置诱出箱对胡蜂进行收集和捕捉,因此发明不够完善。
因此设计一种更加高效且不会误伤蜜蜂的胡蜂诱杀器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胡蜂诱杀器,其先利用腐体将胡蜂引诱进入诱入箱,再利用胡蜂的趋光性将其收集进入诱出箱,提高易用性和效率。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利用半径不断缩小的弹力软管,使胡蜂只进不出,简化结构。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利用腐体作为诱饵,更加单一地对胡蜂进行诱捕,避免误伤蜜蜂。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设置高压电击装置只对胡蜂进行电击,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胡蜂诱杀器,包括:
诱入箱,其为封闭不透光的中空长方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一个直径为2-10mm的通孔,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胡蜂引诱剂诱惑胡蜂从所述通孔进入诱入箱内部;
诱出箱,其设置在所述诱入箱的一侧,并通过一直径为3-10mm的通道与所述诱入箱相通,所述诱出箱设置为封闭透光的中空箱体使光线透过所述诱出箱经所述通道射入所述诱入箱内部;
其中,所述通孔套设一长度为5-15mm的弹力软管,所述弹力软管向所述诱入箱内部伸延,且管径逐渐减小为1-5mm以减少光线从所述通孔射入,并使胡蜂能够从所述弹力软管挤进所述诱入箱的内部;
其中,在所述诱入箱中距离弹力软管3-40mm的位置或是在所述诱出箱中距离所述通道3-40mm的位置设置有一高压电击装置对穿越所述软管或所述通道的胡蜂电击。
优选的是,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通道和所述诱出箱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胡蜂引诱剂为腐化的蜜蜂或是胡蜂。
优选的是,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高压电击装置包括:
直流电源;
红外感应器,其设置在距离所述弹力软管的口20-35mm的位置,并通过线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通过感应是否有胡蜂穿过所述弹力软管的口进而控制所述直流电源的放电与断电;
变压器,其通过线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并将低压电流输出为高压电流;
一对电极,其设置在距离所述弹力软管的口1-10mm的位置,且与所述红外感应器相隔8-25mm,所述电极左右相对一定距离设置,并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变压器连接,通电后产生电弧对穿越其间的胡蜂电击。
优选的是,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高压电击装置包括:
直流电源;
红外感应器,其设置在距离设置在距离所述通道的口20-35mm的位置,并通过线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通过感应是否有胡蜂穿过所述通道的口进而控制所述直流电源的放电与断电;
变压器,其通过线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并将低压电流输出为高压电流;
一对电极,其设置在距离在距离所述通道的口1-10mm的位置,且与所述红外感应器相隔8-25mm,所述电极左右相对一定距离设置,并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变压器连接,通电后产生电弧对穿越其间的胡蜂电击。
优选的是,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通道为一中空管,长度为6-4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中空管从诱入箱向诱出箱倾斜,倾斜角度为1-89°,使胡蜂进入所述通道被电击后自动掉入所述诱出箱。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由于本发明设置为诱入箱和诱出箱两级,分别负责诱捕和收集,分工明确,更加高效,结构更加简单。
其次,由于本发明利用胡蜂喜欢钻圆孔的习性,设置管径不断缩小的弹力软管,胡蜂通过弹力软管挤进诱入箱后,无法再钻出,相比设置倒须更加简单高效。
再次,由于本发明利用腐体作为诱饵,更加单一地对胡蜂进行诱捕,避免误伤蜜蜂。
最后,本发明设置高压电击装置,其中的红外感应器和电极相距一定距离设置,电极只对身体较长的胡蜂进行电击,不会对身体较短的蜜蜂进行电击,提高了诱杀胡蜂效率的同时不会误杀蜜蜂。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现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现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图1给出了本发明一种实现形式。
如图1所示,一种胡蜂诱杀器,包括:
诱入箱1,其为封闭不透光的中空长方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一个直径为2-10mm的通孔2,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胡蜂引诱剂3诱惑胡蜂从所述通孔2进入诱入箱1内部,将诱入箱1设置为长方箱体有助于箱体安放平稳。
诱出箱4,其设置在所述诱入箱1的一侧,并通过一直径为3-10mm的通道5与所述诱入箱1相通,所述诱出箱4设置为封闭透光的中空箱体使光线透过所述诱出箱4经所述通道5射入所述诱入箱1内部;根据胡蜂的趋光性,胡蜂会选择从通道5爬出,然后进入诱出箱4。
其中,所述通孔2套设一长度为5-15mm的弹力软管6,所述弹力软管6向所述诱入箱1内部伸延,且管径逐渐减小为1-5mm以减少光线从所述通孔2射入,并使胡蜂能够从所述弹力软管6挤进所述诱入箱1的内部。弹力软管6的管径开始时与通孔2的孔径相当,即2-10mm,后来慢慢减小为1-5mm,这个尺寸比胡峰的直径稍小,而弹力软管6是具有弹性的,胡蜂可以将管口挤大然后进入诱入箱1内部,胡蜂进入诱入箱1内部后,因无法将头伸入管口因而无法从弹力软管6挤出。
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通道5和所述诱出箱4可拆卸连接。当诱出箱4收集一定的胡蜂时,更换诱出箱4。
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胡蜂引诱剂3为腐化的蜜蜂或是胡蜂。胡蜂喜欢吃腐体,死的蜜蜂和胡蜂都能引来胡蜂。
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还包括高压电击装置,所述高压电击装置包括::
电源7;优选为直流电源,其可以是一个电瓶。
红外感应器8,其通过线路与所述电源7连接并通过感应控制电源7的放电与断电;
变压器9,其通过线路与所述电源7连接,并将低压电流输出为高压电流;
一对电极10,其上下相对一定距离设置,并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变压器9连接,通电后产生电弧对穿越其间的胡蜂电击。
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高压电击装置设置在所述诱入箱中距离弹力软管6口3-40mm的位置;
其中,所述红外感应器8设置在距离所述弹力软管的口20-35mm的位置,感应是否有胡蜂穿过所述弹力软管的口;当胡蜂穿过弹力软管的口时,被红外感应器8感应到,这时红外感应器8接通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放电,通过变压器升压后,通入电极,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弧对胡蜂进行电击。
所述电极10设置在距离所述弹力软管的口1-10mm的位置,且与所述红外感应器8相隔8-25mm。胡蜂的体长大约为40mm,蜜蜂的体长为8-20mm,将间隔设置为8-25mm可以保证能够电击到胡蜂,而蜜蜂即使触动了红外感应器8,也不会收到电击。
图2给出了本发明另外一种实现形式:
如图2所示,所述所述高压电击装置设置在所述诱出箱4中距离所述通道5口3-40mm的位置;
其中,所述红外感应器8设置在距离所述通道5口20-35mm的位置,感应是否有胡蜂穿过通道5口;当胡蜂穿过通道5口时,被红外感应器8感应到,这时红外感应器8接通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放电,通过变压器升压后,通入电极,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弧对胡蜂进行电击。
所述电极10设置在距离所述通道5口1-10mm的位置,且与所述红外感应器8相隔8-25mm。同理根据胡蜂和蜜蜂的体长设置电极和红外感应器的间隔。
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通道5为一中空管,长度为6-40mm。这样便于更换。
所述的胡蜂诱杀器中,所述中空管从诱入箱1向诱出箱4倾斜,倾斜角度为1-89°,使胡蜂进入所述通道5被电击后自动掉入所述诱出箱4。受到电击后,胡蜂处于昏迷或是死亡状态,如果通道5不设置成倾斜,胡蜂会塞在通道5口,造成堵塞,而设置成倾斜后,胡蜂自动从通道5掉落诱出箱4.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5)

1.一种胡蜂诱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诱入箱,其为封闭不透光的长方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一个直径为2-10mm的通孔,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胡蜂引诱剂诱惑胡蜂从所述通孔进入诱入箱内部;
诱出箱,其设置在所述诱入箱的一侧,并通过一直径为3-10mm的通道与所述诱入箱相通,所述诱出箱设置为封闭透光的箱体使光线透过所述诱出箱经所述通道射入所述诱入箱内部;
其中,所述通孔套设一长度为5-15mm的弹力软管,所述弹力软管向所述诱入箱内部伸延,且管径逐渐减小为1-5mm以减少光线从所述通孔射入,并使胡蜂能够从所述弹力软管挤进所述诱入箱的内部;
其中,在所述诱入箱中距离弹力软管3-40mm的位置或是在所述诱出箱中距离所述通道3-40mm的位置设置有一高压电击装置对穿越所述软管或所述通道的胡蜂电击;
所述高压电击装置包括:
直流电源;
红外感应器,其设置在距离所述通道的口20-35mm的位置或设置在距离所述弹力软管的口20-35mm的位置,并通过线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通过感应是否有胡蜂穿过所述通道的口或所述弹力软管的口进而控制所述直流电源的放电与断电;
变压器,其通过线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并将低压电流输出为高压电流;
一对电极,其设置在距离所述通道的口或所述弹力软管的口1-10mm的位置,且与所述红外感应器相隔8-25mm,所述电极左右相对一定距离设置,并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变压器连接,通电后产生电弧对穿越其间的胡蜂电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蜂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和所述诱出箱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蜂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胡蜂引诱剂为腐化的蜜蜂或是胡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蜂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一中空管,长度为6-4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胡蜂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从诱入箱向诱出箱倾斜,倾斜角度为1-89°,使胡蜂进入所述通道被电击后自动掉入所述诱出箱。
CN201510276442.3A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胡蜂诱杀器 Active CN104839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6442.3A CN104839116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胡蜂诱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6442.3A CN104839116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胡蜂诱杀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9116A CN104839116A (zh) 2015-08-19
CN104839116B true CN104839116B (zh) 2017-06-30

Family

ID=5383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6442.3A Active CN104839116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胡蜂诱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911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5829U (zh) * 2010-09-27 2011-04-27 龙水琼 苍蝇诱捕器
CN201947831U (zh) * 2010-10-19 2011-08-31 李茂林 一种捕虫器
CN202285956U (zh) * 2011-10-28 2012-07-04 遵义师范学院 金环胡蜂夜间收集器
CN203661858U (zh) * 2014-01-16 2014-06-25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电击自动灭蟑器
CN203788947U (zh) * 2014-01-27 2014-08-27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胡蜂诱捕器
CN104054683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杀虫系统以及电击板
CN104430252A (zh) * 2014-12-12 2015-03-25 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蝗虫专杀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42207A (ja) * 2008-12-22 2010-07-0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捕虫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5829U (zh) * 2010-09-27 2011-04-27 龙水琼 苍蝇诱捕器
CN201947831U (zh) * 2010-10-19 2011-08-31 李茂林 一种捕虫器
CN202285956U (zh) * 2011-10-28 2012-07-04 遵义师范学院 金环胡蜂夜间收集器
CN104054683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杀虫系统以及电击板
CN203661858U (zh) * 2014-01-16 2014-06-25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电击自动灭蟑器
CN203788947U (zh) * 2014-01-27 2014-08-27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胡蜂诱捕器
CN104430252A (zh) * 2014-12-12 2015-03-25 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蝗虫专杀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9116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2096B (zh) 一种胡蜂诱杀器
CN104839121B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杀虫灯
US8091269B2 (en) Electroshock wand for aquatic creatures
CN203872861U (zh) 诱杀蚊蝇的饲养笼
CN104839116B (zh) 一种胡蜂诱杀器
CN202122031U (zh) 新型电蚊拍
CN107223647A (zh) 电子捕蝇器
CN204317332U (zh) 一种带诱饵药包的灭蚊灯
CN204653488U (zh) 一种太阳能灭虫灯
CN206061958U (zh) 一种电击捕鼠器
CN203735309U (zh) 智能电子杀蚊仪
CN201869693U (zh) 多功能电蚊蝇拍
CN203788959U (zh) 光诱杀虫灯的二次杀灭防复活装置
CN103478100A (zh) 一种捕蚊器
CN210580611U (zh) 新型灭蚊器
CN206390081U (zh) 一种农业用驱虫灯
CN207911905U (zh) 高压电击式可伸缩滚筒型捕鼠器
CN204949221U (zh) 一种诱蚊电蚊拍
CN203262082U (zh) 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太阳能光伏恒温杀虫装置
CN205196787U (zh) 鱼塘用太阳能灭虫装置
CN204518965U (zh) 伸长杆电击式蚊蝇拍
CN111034697A (zh) 一种利用微波辐射来灭杀蝗虫的便携式设备
CN22079969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灭虫器
CN203590869U (zh) 灭蚊器
CN215074927U (zh) 一种具有灯头防护功能的金龟子杀虫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36000 Haicheng District Industrial Park, Beih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Lu Meizhen

Address before: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District of Nanning city Yongning 530200 Yaning Street No. 68

Patentee before: Lu Meizhen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