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6827A -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6827A
CN104836827A CN201410294453.XA CN201410294453A CN104836827A CN 104836827 A CN104836827 A CN 104836827A CN 201410294453 A CN201410294453 A CN 201410294453A CN 104836827 A CN104836827 A CN 104836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ownloaded
mobile terminal
resources
down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44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6827B (zh
Inventor
王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944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6827B/zh
Priority to US15/113,480 priority patent/US1043271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82253 priority patent/WO2015197001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836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6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6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6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63Discovery through centralising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9Providing operational support to end devices by off-loading in the network or by emulation, e.g. when they are un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计算机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终端,用于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移动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有限,在P2P网络中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会导致移动终端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Internet最大的特点是全球互联,传统的Server集中式的服务方式是指从服务器(sever)上直接复制数据给客户端,这种传输方式局限于宽带条件的限制,主要的问题就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由于服务器的带宽会被多个客户端分享,因此,在客户端下载数据时,每个客户端的带宽往往没有完全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P2P(Peer-to-Peer)技术,该技术不同于基于Server的应用技术,它是基于P2P拓扑结构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网络通讯技术。从层次上划分,P2P属于网络应用层技术,这种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服务器(sever)的功能已经远远退化,一般只作为Index Server使用,主要是可以提供所有网内节点Peer以及之上各种文件列表查找索引服务。在P2P网络中所有的资源按照某种规则共享,同时任何Peer可以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点加入到某个P2P网络群体中。P2P技术可以应用在多种应用场景中,例如即时通信、视频共享和网络游戏等。
具体的,P2P软件可以将文件被分成若干块,每个块的下载顺序不需要固定,只需要最后整体文件被下载完整即可。下载过程中在其他客户端传给本地客户端的同时,本地客户端也在将自己完成的部分进行分享。在基于P2P网络完成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包括上传和下载两个部分,其中,上传是指P2P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在下载其他节点上的资源的同时,也将本地的下载到的资源共享给其他节点,节点在上传/下载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本地网络资源和硬件资源。
以在windows平台上的在线视频直播点播产品为例,如腾讯视频、爱奇艺等,都普遍采用了P2P网络传输技术,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技术方案都是采用http服务器下载和P2P下载相结合,也有部分产品如快播,采用的是纯P2P下载。此处需要说明的是,P2P网络中的节点如果是移动终端,即在移动终端的设备中采用P2P方案后,各设备不仅进行P2P下载,也进行P2P上传。由于移动设备电量和网络资源(对网络流量敏感)都有限,因此,移动终端提供P2P上传会加速电量和网络资源的消耗,导致移动终端本地其他功能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移动终端死机停止工作。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有限,在P2P网络中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会导致移动终端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有限,在P2P网络中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会导致移动终端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计算机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终端,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移动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并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计算机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终端,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移动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在非对称的P2P网络中,计算机终端可以提供上传功能,但禁止移动终端提供上传功能的方案。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都可以从数据服务器中下载得到待下载资源,但由于移动终端被禁止了上传,因此,其他计算机终端就无法从移动终端中下载待下载数据,各个移动终端之间也就无法从对方节点下载得到对应的待下载数据。容易注意到,上述方案的关键点在于禁止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从而使得移动终端避免额外消耗过多的本地资源,例如电能和网络资源。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有限,在P2P网络中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会导致移动终端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移动终端本地资源的目的,提高了移动终端在下载上述待下载数据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移动终端的工作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在其最基本的配置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出于描述的目的,所绘的体系结构仅为合适环境的一个示例,并非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提出任何局限。也不应将该计算系统解释为对图1所示的任一组件或其组合具有任何依赖或需求。
如图1所示,该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包括:数据服务器10、计算机终端群12和移动终端群14。
其中,数据服务器10,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计算机终端群12,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终端122,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数据服务器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该待下载资源;移动终端群14,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终端142,移动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数据服务器或计算机终端下载该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该待下载资源。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统,提供了一种在非对称的P2P网络中,计算机终端可以提供上传功能,但禁止移动终端提供上传功能的方案。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都可以从数据服务器中下载得到待下载资源,但由于移动终端被禁止了上传,因此,其他计算机终端就无法从移动终端中下载待下载数据,各个移动终端之间也就无法从对方节点下载得到对应的待下载数据。容易注意到,上述方案的关键点在于禁止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从而使得移动终端避免额外消耗过多的本地资源,例如电能和网络资源。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有限,在P2P网络中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会导致移动终端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移动终端本地资源的目的,提高了移动终端在下载上述待下载数据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移动终端的工作效。
结合图2可知,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待下载资源可以为视频数据,以待下载资源为视频数据为例,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服务器10可以是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是提供视频下载的服务器。
下面就结合图2,以计算机终端群12包含两个计算机终端PC1和PC2,移动终端群14包含移动终端1和移动终端2为例对本申请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计算机终端PC1和PC2可以是安装了视频工具(例如腾讯视频)的个人电脑,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终端PC1和PC2既可以从视频服务器和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也为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和移动终端的设备上传视频数据。
移动终端1和移动终端2也可以是安装了视频工具(例如腾讯视频)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1和移动终端2只提供从P2P网络中的计算机终端PC和/或视频服务器上下载视频,但不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
由此可知,图2所提供的示例中,在非对称的P2P网络中,移动终端设备在P2P网络中具有只下载不上传的功能,而计算机终端PC可以提供上传也下载的功能,移动终端设备智能从计算机终端和/或视频服务器中获取到视频数据。
优选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目录服务器16。
目录服务器16,与计算机终端群和移动终端群建立通信关系,用于在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一计算机终端下载上述待下载资源之后,记录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第一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一计算机终端获取到的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上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一计算机终端(例如图2中的计算机终端PC1)可以从数据服务器10(例如图2中的视频服务器),或者从其他计算终端(例如图2中的计算机终端PC2)上下载上述待下载资源(例如视频数据),在第一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数据之后,会将生成的下载信息发送给目录服务器16进行保存。
由此可知,此处的目录服务器16提供了一个全局的中央索引服务器,可以管理P2P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的节点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在计算机终端PC1下载待下载数据之后,会将生成的下载信息发送给目录服务器16进行保存,此时的下载信息可以以数据表的形式进行保存,至少包括以下数据字段:计算机终端PC1的地址信息以及当前计算机终端PC1下载得到的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可以是视频的名称、编码等数据,其中,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用于其他计算机终端或移动终端进行下载视频时进行匹配操作的数据,地址信息用于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在匹配成功之后,可以使用对应的地址信息访问对应的计算机终端来下载对应的视频数据。
目录服务器中保存的下载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
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 地址信息 ……
计算机终端PC1 电影归来 http://abc1/cn/123
计算机终端PC2 动画片熊出没 http://abc1/cn/1234/123
…… …… ……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目录服务器16还用于在接收到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之后,向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返回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则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根据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从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下载请求包括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仍旧以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当移动终端群中的移动终端1发出下载请求之后,会根据下载请求中携带的期望下载到的视频数据的名称(例如电影归来)从目录服务器16进行查询操作,从而在目录服务器16查询得到该视频数据名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由于计算机终端PC1已经下载得到该视频数据,由此,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从计算机终端PC1中下载对应的视频数据(例如电影归来)。
优选地,在上述可选实施例中,在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无法成功获取到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转发下载请求至数据服务器,从数据服务器下载待下载资源。此时,移动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中查询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失败,从而转向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待下载资源。
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以图2所示的示例可知,当移动终端1或2从视频服务器和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的过程中,优先从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例如计算终端PC1和/或PC2)下载视频数据,只有计算机终端PC无法提供对应的视频数据之后,才会访问视频服务器来获取视频数据,从而节省了视频服务器的访问资源。
此处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上述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获取到待下载资源之后,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该下载待下载资源的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移动终端获取到的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在上述过程中,移动终端不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只有计算机终端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从而使得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PC和移动终端无法从本移动终端下载得到视频数据。由此可知,本申请的关键点在于,移动终端在下载到视频数据之后,不会将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中,从而使得无论计算机终端还是其他移动终端在目录服务器上都无法查询得到保存有该视频数据的移动终端,从而禁止了可以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上获取到视频数据。
优选地,本申请的数据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一配置服务器,该配置服务器中可以保存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变量0或1来表示。
上述配置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为移动终端提供控制参数,其中,在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获取到待下载资源之后,通过获取控制参数来确定是否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
在配置服务器提供控制参数之后,当移动终端获取到下载资源时,可以先访问配置服务器,从配置服务器中读取已经设置好的控制参数,如果控制参数设置为禁止上传变量(即将控制变量设置为0)时,移动终端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从而使得其他终端访问目录服务器时,无法获取到上述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进而实现禁止其他终端从移动终端下载视频数据。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可以默认配置服务器的控制参数为禁止上传变量,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服务器控制参数(可以将控制参数设置为1)来使得移动终端也可以提供上传功能。
另外,为了节省资源,本申请还可以在移动终端本地预先嵌入控制参数,在移动获取到下载资源时,自动读取本地预先设置的控制参数,如果该控制参数设置为禁止上传变量(即将控制变量设置为0)时,则控制移动终端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反之,则提供上传功能。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外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目录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之后,向第二计算机终端返回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则第二计算机终端根据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从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下载请求包括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仍旧以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例,上述实例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可以是计算机终端PC2,当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PC2发出下载请求之后,会根据下载请求中携带的期望下载到的视频数据的名称(例如电影归来)从目录服务器16进行查询操作,从而在目录服务器16查询得到该视频数据名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由于计算机终端PC1已经下载得到该视频数据,由此,计算机终端PC2可以根据该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从计算机终端PC1中下载对应的视频数据(例如电影归来)。
优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另外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二计算终端无法成功获取到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第二计算机终端转发下载请求至数据服务器,从数据服务器下载待下载资源。此时,第二计算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中查询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失败,从而转向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待下载资源,此时的第二计算终端可以是图2中的计算机终端PC2。
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以图2所示的示例可知,当计算机终端PC2从视频服务器和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的过程中,优先从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例如计算终端PC1)下载视频数据,只有计算机终端PC1无法提供对应的视频数据之后,才会访问视频服务器来获取视频数据,从而节省了视频服务器的访问资源。
此时下载视频数据成功的计算机终端PC2,会将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从而其他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也可以从计算机终端PC2下载对应的视频数据。由此可知,本申请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PC会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从而使得其它计算机终端PC和移动终端可以从当前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
下面就基于图2,结合图3所示的流程图,以移动终端1下载视频数据为例,对本申请上述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A,计算机终端PC从视频服务器和/或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视频数据。
步骤B,在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成功之后,将计算机终端PC的地址信息和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构成的下载信息保存至目录服务器,例如视频的名称:动画片熊出没。
步骤C,移动终端发出视频请求,视频请求包括上述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
步骤D,目录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的视频请求之后,查询与该视频请求携带的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匹配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为已经下载视频数据成功的计算机终端PC的链接地址。
步骤E,移动终端接收到目标服务器返回的与该视频请求携带的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匹配的地址信息。
步骤F,移动终端根据查询得到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PC,下载到对应的视频数据。此时,移动终端禁止将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该下载信息至少包括: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和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
步骤G,在移动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上没有查询到匹配的地址信息,或者移动终端返回视频数据失败的情况下,移动终端转发下载请求至视频服务器,来获取对应的视频数据。
上述实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设备,计算机终端PC可以是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PC设备。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系统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并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
步骤S42,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
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非对称的P2P网络中,计算机终端可以提供上传功能,但禁止移动终端提供上传功能的方案。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都可以从数据服务器中下载得到待下载资源,但由于移动终端被禁止了上传,因此,其他计算机终端就无法从移动终端中下载待下载数据,各个移动终端之间也就无法从对方节点下载得到对应的待下载数据。容易注意到,上述方案的关键点在于禁止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从而使得移动终端避免额外消耗过多的本地资源,例如电能和网络资源。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有限,在P2P网络中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会导致移动终端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移动终端本地资源的目的,提高了移动终端在下载上述待下载数据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移动终端的工作效。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待下载资源可以为视频数据,以待下载资源为视频数据为例,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服务器可以是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是提供视频下载的服务器。
以计算机终端群包含两个计算机终端PC1和PC2,移动终端群包含移动终端1和移动终端2为例对本申请上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计算机终端PC1和PC2可以是安装了视频工具(例如腾讯视频)的个人电脑,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终端PC1和PC2既可以从视频服务器和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也为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和移动终端的设备上传视频数据。
移动终端1和移动终端2也可以是安装了视频工具(例如腾讯视频)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1和移动终端2只P2P网络中的计算机终端PC和/或视频服务器上下载视频,但不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
由此可知,在非对称的P2P网络中,移动终端设备在P2P网络中具有只下载不上传的功能,而计算机终端PC可以提供上传也下载的功能,移动终端设备智能从计算机终端和/或视频服务器中获取到视频数据。
优选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42之前,即在实施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411,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一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
该步骤中的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一计算机终端可以是图2中的计算机终端PC1,该计算机终端PC1可以从图2中的视频服务器或者从图2中的计算机终端PC2上下载上述视频数据。
步骤S413,将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其中,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第一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一计算机终端获取到的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上述步骤S413实现了在第一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数据之后,会将生成的下载信息发送给目录服务器进行保存。此时的下载信息可以以数据表的形式进行保存,至少包括以下数据字段:计算机终端PC1的地址信息以及当前计算机终端PC1下载得到的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可以是视频的名称、编码等数据,其中,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用于其他计算机终端或移动终端进行下载视频时进行匹配操作的数据,地址信息用于视频数据的标识信息在匹配成功之后,可以使用对应的地址信息访问对应的计算机终端来下载对应的视频数据。
由此可知,此处的目录服务器提供了一个全局的中央索引服务器,可以管理P2P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的节点信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2实现的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的方案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421,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下载请求至目录服务器。该步骤中的下载请求中可以携带移动终端用户期望下载到的视频数据的名称(例如电影归来)。
步骤S423,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接收目录服务器返回的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分析可知,目录服务器会根据下载请求中携带的期望下载到的视频数据的名称(例如电影归来)进行查询操作,从而查询得到该视频数据名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并将该地址信息返回给发出下载请求的移动终端。
步骤S425,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根据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从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下载请求包括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由此,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从计算机终端PC1中下载对应的视频数据(例如电影归来)。
优选地,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步骤S421执行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下载请求至目录服务器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4211,在目录服务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步骤S4212,在查询成功的情况下,执行向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返回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步骤S4213,在查询失败的情况下,移动终端转发下载请求至数据服务器,从数据服务器下载待下载资源。
上述步骤S4211至步骤S4213可以实现,在移动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中查询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转向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待下载资源。
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从视频服务器和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的过程中,优先从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只有计算机终端PC无法提供对应的视频数据之后,才会访问视频服务器来获取视频数据,从而节省了视频服务器的访问资源。
此处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申请方案的关键在于在移动终端下载到待下载资源之后,移动终端被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该下载待下载资源的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移动终端获取到的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上述方案可以通过获取配置服务器提供的控制参数,来执行基于控制参数触发移动终端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配置服务器中可以保存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变量0或1来表示。上述配置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关系之后,当移动终端获取到下载资源时,移动终端可以先访问配置服务器,从配置服务器中读取已经设置好的控制参数,如果控制参数设置为禁止上传变量(即将控制变量设置为0)时,移动终端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从而使得其他终端访问目录服务器时,无法获取到上述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进而实现禁止其他终端从移动终端下载视频数据。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可以默认配置服务器的控制参数为禁止上传变量,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服务器控制参数(可以将控制参数设置为1)来使得移动终端也可以提供上传功能。
另外,为了节省资源,本申请还可以在移动终端本地预先嵌入控制参数,在移动获取到下载资源时,自动读取本地预先设置的控制参数,如果该控制参数设置为禁止上传变量(即将控制变量设置为0)时,则控制移动终端禁止向目录服务器上传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
在上述过程中,移动终端不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只有计算机终端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从而使得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PC和移动终端无法从本移动终端下载得到视频数据。由此可知,本申请的关键点在于,移动终端在下载到视频数据之后,不会将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中,从而使得无论计算机终端还是其他移动终端在目录服务器上都无法查询得到保存有该视频数据的移动终端,从而禁止了可以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上获取到视频数据。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外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413实现将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实施步骤:
步骤S414,目录服务器接收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可以是图2中的计算机终端PC2。
步骤S415,向第二计算机终端返回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结合图2分析可知,目录服务器会在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PC2发出下载请求之后,可以根据下载请求中携带的期望下载到的视频数据的名称(例如电影归来)查询操作,从而查询得到该视频数据名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
步骤S416,第二计算机终端根据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从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下载请求包括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由此,计算机终端PC2可以根据该地址信息(例如http://abc1/cn/123)从计算机终端PC1中下载对应的视频数据(例如电影归来)。
优选地,在步骤S414实现目录服务器接收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4141,在目录服务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步骤S4143,在查询成功的情况下,执行向第二计算机终端返回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步骤S4145,在查询失败的情况下,第二计算机终端转发下载请求至数据服务器,从数据服务器下载待下载资源。
上述步骤S4141至步骤S4145可以实现,在第二计算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中查询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失败的情况下,会转向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待下载资源。
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当计算机终端PC2从视频服务器和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的过程中,优先从其它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只有计算机终端PC无法提供对应的视频数据之后,才会访问视频服务器来获取视频数据,从而节省了视频服务器的访问资源。
综上可知,本申请移动终端群中的移动终端不提供上传功能,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PC会提供视频数据的上传功能,从而使得其它计算机终端PC和移动终端可以从当前的计算机终端PC下载视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设备。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可以位于非对称P2P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中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并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
可选地,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51、存储器53、以及传输装置55。
其中,存储器5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安全漏洞检测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5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3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系统漏洞攻击的检测方法。存储器53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3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A。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上述的传输装置55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55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网线与其他网络设备与路由器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55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其中,具体地,存储器53用于存储预设动作条件和预设权限用户的信息、以及应用程序。
处理器51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53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51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下载请求至目录服务器;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接收目录服务器返回的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根据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从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下载请求包括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51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移动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中查询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转向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待下载资源。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非对称的P2P网络中,禁止移动终端提供上传功能的方案。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都可以从数据服务器中下载得到待下载资源,但由于移动终端被禁止了上传,因此,其他计算机终端就无法从移动终端中下载待下载数据,各个移动终端之间也就无法从对方节点下载得到对应的待下载数据。容易注意到,上述方案的关键点在于禁止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从而使得移动终端避免额外消耗过多的本地资源,例如电能和网络资源。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有限,在P2P网络中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会导致移动终端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移动终端本地资源的目的,提高了移动终端在下载上述待下载数据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移动终端的工作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声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5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30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非对称P2P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待下载资源,且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并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发送下载请求至目录服务器;接收目录服务器返回的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根据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从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下载请求包括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移动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中查询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转向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待下载资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发送下载请求至目录服务器;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接收目录服务器返回的与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根据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计算机终端,从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其中,下载请求包括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移动终端从目录服务器中查询到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转向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到对应的待下载资源。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
计算机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终端,计算机终端与所述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所述数据服务器和/或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移动终端群,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所述数据服务器和所述计算机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从所述数据服务器和/或所述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且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目录服务器,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群和所述移动终端群建立通信关系,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一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之后,记录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获取到的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录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之后,向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返回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则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所述计算机终端,从所述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其中,所述下载请求包括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无法成功获取到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转发所述下载请求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获取到所述待下载资源之后,禁止向所述目录服务器上传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该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的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的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配置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控制参数,其中,在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获取到所述待下载资源之后,通过所述控制参数来确定是否禁止向所述目录服务器上传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录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之后,向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返回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则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根据所述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所述计算机终端,从所述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其中,所述下载请求包括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计算终端无法成功获取到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转发所述下载请求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9.一种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与数据服务器建立通信关系,并从所述数据服务器和/或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其他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
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从所述数据服务器和/或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无法相互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且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也无法从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待下载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一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将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获取到的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从数据服务器和/或计算机终端群中的计算机终端下载待下载资源的步骤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下载请求至所述目录服务器;
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目录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所述计算机终端,从所述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其中,所述下载请求包括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下载请求至所述目录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录服务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在查询成功的情况下,执行向所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返回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在查询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转发所述下载请求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下载到所述待下载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配置服务器提供的控制参数;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禁止向所述目录服务器上传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载信息包括:该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的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的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计算机终端的下载信息上传至目录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录服务器接收到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
向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返回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根据所述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访问所述计算机终端,从所述计算机终端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其中,所述下载请求包括所述待下载资源的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录服务器接收到所述计算机终端群中的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录服务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发送的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
在查询成功的情况下,执行向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返回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计算机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在查询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机终端转发所述下载请求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下载所述待下载资源。
CN201410294453.XA 2014-06-25 2014-06-25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4836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4453.XA CN104836827B (zh) 2014-06-25 2014-06-25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US15/113,480 US10432714B2 (en) 2014-06-25 2015-06-24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asymmetric P2P network
PCT/CN2015/082253 WO2015197001A1 (en) 2014-06-25 2015-06-24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asymmetric p2p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4453.XA CN104836827B (zh) 2014-06-25 2014-06-25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6827A true CN104836827A (zh) 2015-08-12
CN104836827B CN104836827B (zh) 2018-06-08

Family

ID=5381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4453.XA Active CN104836827B (zh) 2014-06-25 2014-06-25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2714B2 (zh)
CN (1) CN104836827B (zh)
WO (1) WO201519700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0542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北京宙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信息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12104741A (zh) * 2020-09-21 2020-12-18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网关控制器
CN115356944A (zh) * 2022-10-21 2022-11-18 温州新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字展厅的综合中央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3623B (zh) * 2019-06-03 2021-08-06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上传方法、视频上传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4471A1 (en) * 2003-04-30 2004-12-30 Jean-Christophe Boula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CN102137147A (zh) * 2010-12-23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02185920A (zh) * 2011-05-10 2011-09-14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的下载方法和系统、终端
US20120047232A1 (en) * 2010-08-19 2012-02-23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dia data accessing in an intra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hereof
CN103297447A (zh) * 2012-02-24 2013-09-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3851A1 (en) * 2003-10-25 2005-09-15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Corruption and its deterrence in swarm downloads of protected files in a file sharing network
US8606846B2 (en) * 2007-10-15 2013-12-10 Nbcuniversal Media, Llc Accelerating peer-to-peer content distribution
US8108620B2 (en) * 2009-03-10 2012-01-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operative caching technique
US8763090B2 (en) * 2009-08-11 2014-06-2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Management of ancillary content delivery and presentation
CN102111426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点对点技术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195999A (zh) 2010-03-11 2011-09-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对等网络系统、获取资源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10231092A1 (en) * 2010-03-18 2011-09-22 Sony Corporation Real-time tracking of digital cameras and wireless capable devices
JP5136581B2 (ja) * 2010-03-23 2013-0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832751B2 (en) * 2010-08-30 2014-09-09 Deutsche Telekom Ag Enhanced video streaming to mobile clients
CN103379157A (zh) 2012-04-23 2013-10-30 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4471A1 (en) * 2003-04-30 2004-12-30 Jean-Christophe Boula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120047232A1 (en) * 2010-08-19 2012-02-23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dia data accessing in an intra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hereof
CN102137147A (zh) * 2010-12-23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02185920A (zh) * 2011-05-10 2011-09-14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的下载方法和系统、终端
CN103297447A (zh) * 2012-02-24 2013-09-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其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0542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北京宙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信息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12104741A (zh) * 2020-09-21 2020-12-18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网关控制器
CN112104741B (zh) * 2020-09-21 2024-02-02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网关控制器
CN115356944A (zh) * 2022-10-21 2022-11-18 温州新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字展厅的综合中央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32714B2 (en) 2019-10-01
CN104836827B (zh) 2018-06-08
WO2015197001A1 (en) 2015-12-30
US20170013056A1 (en)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0892B1 (en) Method for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810993B (zh) 网络切片选择方法、设备、ue、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介质
CN109525409B (zh) 一种网络切片模板的处理方法及管理设备
CN102802059B (zh) 配置机顶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2002A (zh) 视频节目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57781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车载终端
CN104093064A (zh) 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视频互动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130461A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5306414A (zh) 端口漏洞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1670A (zh)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382065B (zh) 文件下载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36827A (zh) 基于非对称p2p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584490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911671A (zh) 一种拓扑组网架构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4394067A (zh) 局域网通讯方法和装置
CN104320328A (zh) 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03547339A (zh)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客户端和服务端
CN105100129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49320A (zh) 一种共享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984691A (zh) 同步无线网络参数的方法、终端、服务器、系统及设备
CN104967642B (zh) 内容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4618990A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接入控制装置
CN103746768A (zh) 一种数据包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03338263A (zh) 基于播放器的共享音视频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2906A (zh) 受限应用协议中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