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2161A -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2161A
CN104832161A CN201510188038.0A CN201510188038A CN104832161A CN 104832161 A CN104832161 A CN 104832161A CN 201510188038 A CN201510188038 A CN 201510188038A CN 104832161 A CN104832161 A CN 104832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log
imaging logging
image
lo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80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2161B (zh
Inventor
张翔
肖小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880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2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2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2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4Measuring depth or liquid lev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包括:S1、加载电成像测井资料;并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S2、按照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欠采样插值;S3、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第一次对比进行粗校正;S4、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重采样;S5、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与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得到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第二次对比进行精细校正;S6、在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后,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规律进行校正。

Description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技术的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球物理测井通过多次组合测量来获取井剖面的各种地球物理参数,并以此来研究井剖面的地质问题和工程问题。然而,对于不同次组合测井测得的测井曲线,由于种种原因会有深度错动。所以,在对测井资料进行数字处理和综合解释时需要以某一次组合测井的深度为准,把其他各次的测井曲线与之深度对齐(即进行相对深度校正)。
测井曲线的相对深度校正可以用手工、人机交互和计算机自动处理来完成。其中,用计算机对测井曲线进行自动深度校正,是测井解释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自动深度校正方法主要采用以测井曲线间存在的相似性为依据进行的。众所周知,各类测井(如孔隙度测井、泥质指示测井、放射性测井、电阻率测井系列)曲线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才使利用某些数学方法由计算机实现测井曲线的自动校深成为可能。
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结合常规测井资料与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而常规测井资料与电成像测井资料往往存在较大的深度偏差。相关函数法、图形识别法和频率分析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常规测井资料与电成像测井资料之间自动深度校正方法,但它们在复杂条件下,尤其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资料之间深度差较大时,存在校正精度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复杂条件下,尤其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资料之间深度差较大时,校正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在常规测井资料与电成像测井资料之间精确校正。
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加载电成像测井资料;并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
S2、按照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中的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欠采样插值,得到第一尺度窗口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
S3、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第一次对比进行粗校正,确定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粗校正的深度范围;
S4、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重采样,得到第二尺度窗口下常规自然伽马曲线第一尺度窗口大于第二尺度窗口;
S5、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与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得到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第二次对比进行精细校正,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
S6、在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后,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规律进行校正,得到深度校正绘图。
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系统,其包括如下模块:
预处理模块,用于加载电成像测井资料;并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
第一采样模块,用于按照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中的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欠采样插值,得到第一尺度窗口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
粗校正模块,用于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第一次对比进行粗校正,确定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粗校正的深度范围;
第二采样模块,用于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重采样,得到第二尺度窗口下常规自然伽马曲线第一尺度窗口大于第二尺度窗口;
精细校正模块,用于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与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得到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第二次对比进行精细校正,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
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深度校正模块,用于在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后,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规律进行校正,得到深度校正绘图。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通过先在第一尺度窗口中确定了校正的大概深度范围,然后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在粗校正深度范围内进行精细校正,第一尺度窗口大于第二尺度窗口,解决了复杂条件下深度准确校正问题,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流程图;
图2为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与基于单一尺度相关对比法深度校正对比结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应用的平台,比如可以通过VisualC++6.0开发平台实现以下实施例的内容。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加载电成像测井资料;并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
S2、按照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中的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欠采样插值,得到第一尺度窗口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
S3、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第一次对比进行粗校正,确定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如图2所示,图2中左边为第一尺度窗口下采样进行粗校正的示意图。
S4、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重采样,得到第二尺度窗口下常规自然伽马曲线第一尺度窗口大于第二尺度窗口。
S5、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与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得到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第二次对比进行精细校正,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右边为第二尺度窗口下采样进行粗校正的示意图。
S6、在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后,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规律进行校正,得到深度校正绘图。
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预处理包括极板对齐处理以及均衡化处理。
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1 ( t ) = ∑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步骤S5中第二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2 ( t ) = ∑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图3左边为基于单一尺度相关对比法深度校正结果,右边为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法深度校正结果,从图3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当深度偏移较大时,基于单一尺度相关对比法深度校正结果是错误的,而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法深度校正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如图4所示,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系统,其包括如下模块:
预处理模块10,用于加载电成像测井资料;并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
第一采样模块20,用于按照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中的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欠采样插值,得到第一尺度窗口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
粗校正模块30,用于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第一次对比进行粗校正,确定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粗校正的深度范围。
第二采样模块40,用于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重采样,得到第二尺度窗口下常规自然伽马曲线第一尺度窗口大于第二尺度窗口。
精细校正模块50,用于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与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得到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第二次对比进行精细校正,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
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深度校正模块60,用于在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后,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规律进行校正,得到深度校正绘图。
可选地,所述预处理模块10中的预处理包括极板对齐处理以及均衡化处理。
可选地,所述粗校正模块30中第一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1 ( t ) = ∑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精细校正模块50中第二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2 ( t ) = ∑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储存器、内存、只读存储器、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加载电成像测井资料;并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
S2、按照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中的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欠采样插值,得到第一尺度窗口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
S3、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第一次对比进行粗校正,确定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粗校正的深度范围;
S4、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重采样,得到第二尺度窗口下常规自然伽马曲线第一尺度窗口大于第二尺度窗口;
S5、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与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得到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第二次对比进行精细校正,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
S6、在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后,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规律进行校正,得到深度校正绘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预处理包括极板对齐处理以及均衡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1 ( t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第二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2 ( t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5.一种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模块:
预处理模块,用于加载电成像测井资料;并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
第一采样模块,用于按照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电成像测井静态与动态图像中的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欠采样插值,得到第一尺度窗口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
粗校正模块,用于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通过第一次对比进行粗校正,确定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粗校正的深度范围;
第二采样模块,用于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的采样间隔,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重采样,得到第二尺度窗口下常规自然伽马曲线第一尺度窗口大于第二尺度窗口;
精细校正模块,用于在第二尺度窗口中对成像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与常规测井自然伽马曲线在第一尺度窗口下得到粗校正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第二次对比进行精细校正,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
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深度校正模块,用于在得到双尺度下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后,其他成像测井曲线按照成像测井自然伽马的校正曲线规律进行校正,得到深度校正绘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中的预处理包括极板对齐处理以及均衡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校正模块中第一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1 ( t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0 - GR log 0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1 + GR image 1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校正模块中第二次对比具体如下:
曲线与曲线间的相关函数为:
C 2 ( t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Σ i = k + 1 k + n ( GR log i 1 - GR log 1 ‾ ) 2 Σ i = k + 1 k + n ( GR image i + t 0 + GR image 0 ‾ ) 2
其中,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是曲线上的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值,t为相对于位移所对应的采样点数目,n为窗长内的采样点数,k为1/2探索长度内的采样点数,为曲线上进行相关对比曲线段上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为曲线上进行对比井段内各采样点测井值的平均值。
CN201510188038.0A 2015-04-20 2015-04-20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832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8038.0A CN104832161B (zh) 2015-04-20 2015-04-20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8038.0A CN104832161B (zh) 2015-04-20 2015-04-20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161A true CN104832161A (zh) 2015-08-12
CN104832161B CN104832161B (zh) 2017-12-29

Family

ID=53810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8038.0A Active CN104832161B (zh) 2015-04-20 2015-04-20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21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732A (zh) * 2015-12-28 2016-04-13 上海神开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水平井钻井地质导向施工过程井深的处理方法
CN108571316A (zh) * 2017-03-14 2018-09-25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缆测井深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828687A (zh) * 2018-08-09 2018-11-1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成像面孔率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1758A1 (fr) * 1985-12-16 1987-06-19 Total Petroles Procede de correction de la profondeur de diagraphies
GB2404987A (en) * 2001-02-27 2005-02-1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 Inc Correction to logging tool depth using cable tension and acceleration measurements
CN102003172A (zh) * 2010-10-11 2011-04-06 青岛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测井系统中的测井深度校正计算方法
CN202370504U (zh) * 2011-12-23 2012-08-0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射孔深度自动校正装置
CN104121009A (zh) * 2013-04-26 2014-10-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压力曲线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156624A (zh) * 2014-08-27 2014-11-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测井设备的时深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1758A1 (fr) * 1985-12-16 1987-06-19 Total Petroles Procede de correction de la profondeur de diagraphies
GB2404987A (en) * 2001-02-27 2005-02-1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 Inc Correction to logging tool depth using cable tension and acceleration measurements
CN102003172A (zh) * 2010-10-11 2011-04-06 青岛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测井系统中的测井深度校正计算方法
CN202370504U (zh) * 2011-12-23 2012-08-0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射孔深度自动校正装置
CN104121009A (zh) * 2013-04-26 2014-10-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压力曲线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156624A (zh) * 2014-08-27 2014-11-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测井设备的时深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732A (zh) * 2015-12-28 2016-04-13 上海神开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水平井钻井地质导向施工过程井深的处理方法
CN108571316A (zh) * 2017-03-14 2018-09-25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缆测井深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571316B (zh) * 2017-03-14 2023-01-1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缆测井深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828687A (zh) * 2018-08-09 2018-11-1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成像面孔率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161B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okos et al. Evaluating centroid‐moment‐tensor uncertainty in the new version of ISOLA software
Wang et al. An improved automatic scheme for empirical baseline correction of digital strong-motion records
Küperkoch et al.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P-phase arrival times at regional and local distances using higher order statistics
Sedlak et al. New automatic localization technique of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s in thin metal plates
Bogiatzis et al. Continuous wavelet decomposition algorithms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compressional‐and shear‐wave arrival times
Haney et al. Causal instrument corrections for short‐period and broadband seismometers
Oth et al. Spectral analysis of K-NET and KiK-net data in Japan, Part I: Database compilation and peculiarities
Luo et al. Frequency estimation of the weighted real tones or resolved multiple tones by iterative interpolation DFT algorithm
Vuan et al.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of low‐magnitude seismicity preceding the Mw 6.3 L’Aquila earthquake: Development of a scalable code based on the cross correlation of template earthquakes
CN104832161A (zh) 基于双尺度相关对比的自动深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Fiedler et al. Detection of Gutenberg–Richter b‐Value Changes in Earthquake Time Series
CN114253962B (zh) 一种考虑非线性因素的区域格网速度场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1396032A (zh) 一种校正温度漂移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Xu et al. Systemic comparison of seismometer horizontal orientations based on teleseismic earthquakes and ambient‐noise data
CN113050189A (zh) 一种测井曲线的重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6379B (zh) 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异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736793B (zh) 一种评价储层孔隙结构的方法及设备
CN107451992B (zh) 一种sar图像变化检测的方法与装置
Wilson et al.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ulses in broadband seismometers
US1192771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for acquiring logging parameters
CN112630840B (zh) 基于统计特征参数的随机反演方法及处理器
Brandt Performance of the South African National Seismograph Network from October 2012 to February 2017: spatially varying magnitude completeness
Guspí et al. Reduction to the pole and transformations of scattered magnetic data using Newtonian equivalent sources
CN112363243A (zh) 预测页岩油优质储层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Murphy et al. Revised distance and depth corrections for use in the estimation of short-period P-wave magnitu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