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1869B - 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1869B
CN104821869B CN201510094335.9A CN201510094335A CN104821869B CN 104821869 B CN104821869 B CN 104821869B CN 201510094335 A CN201510094335 A CN 201510094335A CN 104821869 B CN104821869 B CN 104821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impedance
antenna
signal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4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1869A (zh
Inventor
L·劳克林
C·马歇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 Blox AG
Original Assignee
U Blox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 Blox AG filed Critical U Blox AG
Publication of CN104821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1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1Suppression of signals in the return path, i.e. bidirectional 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4Circuits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for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8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81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using a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相关方法。本发明提供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信号双工方法,其中在关注的频率带上的多个频率下进行测量,并且其中根据这些测量控制平衡阻抗。结果是增强了频率带上RX和TX节点之间的隔离。

Description

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系统,特别涉及双工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无线设备以及将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彼此隔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根本地由其必须工作其中的电磁频谱的有效性进行限制。因此,增加频谱效率已经成为最近几十年中研究的主要焦点,并且假定对于无线业务需求上的指数性增长,频谱效率在未来很多年将继续作为关键研究驱动。无线信号快速地随距离削弱,因此在无线系统中发射信号功率典型地高于接收信号功率(在蜂窝系统中通常高于100dB)。因此,早就认为无线系统不能在相同的时间在相同的频率上发送和接收,因为高功率发射信号将导致接收机处灾难性的自我干扰。
在传统无线系统中,通过简单地避免该问题来达到双工工作。在发射和接收信道之间在时间上使用时分双工(TDD),或在频率上使用频分双工(FDD)来划分频谱资源。
在FDD无线工作中,在不同的频率上存在两个独立的载波,一个用于上行传输,一个用于下行传输。下行和上行传输之间的隔离通过被称作双工滤波器的发射/接收滤波器获得。另外已知作为双工器,这些双工滤波器典型地实现为两个高选择性滤波器,一个集中在接收(RX)带,另一个集中在发射(TX)带,以分离TX和RX信号,从而避免TX信号干扰RX功能。
双工器的可达到的TX-RX隔离是主要关注,因为较高的双工器隔离同时缓解了发射机的噪声需求和接收机的线性加相位噪声需求。例如,特定的蜂窝无线标准规定在TX带中TX-RX隔离是52dB并且在RX带中是45dB。在现代双工器中通过采用高选择性表面声波(SAW)滤波器满足这些迫切的隔离需求。
由于用于建立SAW滤波器的高Q谐振器,必须在芯片外实现这些滤波器(即它们不能与CMOS过程集成)。这对于工作在一个频率带上的简单无线收发机通常不存在问题。然而,现代无线收发机通常是多带的。例如,对于由第三代合作计划的第11版本(3GPPRel.11)定义的LTE(长期演进)是38个工作带,其中的26个需要FDD操作。
这意味着每个工作带需要一个独立的双工器。离散的双工器“库”通常通过多极RF开关连接到天线,多极RF开关基于工作的频率带选择合适的双工器。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还影响对于经济程度依赖于高度集成解决方案的多带收发机的整体大小和花费。因此,不仅可支持多带,还可被完全集成在芯片上的双工装置是高度需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将由天线无线发射的信号和由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双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混合接头,所述混合接头包括耦合(couple)至所述天线的天线节点、接收将由所述天线发射的信号的输入节点、输出由所述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的输出节点、以及平衡节点;耦合至所述平衡节点的可变阻抗;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a)将所述可变阻抗设置为预定阻抗;b)在关注的第一频率带中的第一频率下发射信号;c)作为在所述第一频率下发射的信号的结果,在关注的第二频率带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频率下测量所述输出节点处的信号;d)对所述关注的第一频率带中的至少一个其他频率和/或所述关注的第二频率带中的至少一个其他频率重复步骤b)和/或步骤c);e)根据步骤c)中的测量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关注的第一频率带和关注的第二频率带可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这些带因此可以是相同的(即该系统可在全双工模式中在相同的频率带上发射和接收信号)或不同的。如果不同,则发射和接收带可以在频率空间中彼此相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率可以是相同的,或可以是不同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对步骤c)中输出节点测量处测量的每个信号,使用所述信号计算表示所述混合接头的干扰和平衡的相应多个量;并且根据所述多个量控制所述可变阻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可变阻抗,使得所述平衡节点处的反射系数与所述天线在所述关注的第一或第二频率带上的平均反射系数成比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进一步根据作为频率函数的所述天线发射信号时所使用的功率密度、以及作为频率函数的接收信号时所使用的滤波器增益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可变阻抗以采用与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31
成比例的阻抗,其中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32
是所述天线在所述关注的第一频率带或所述关注的第二频率带上的平均反射系数,其中k是比例常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包括混合接头的系统中对将由天线无线发射的信号和由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双工的方法,所述混合接头包括耦合至所述天线的天线节点、接收将由所述天线发射的信号的输入节点、输出由所述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的输出节点、以及平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a)将耦合至所述平衡节点的可变阻抗设置为预定阻抗;b)在关注的第一频率带中的第一频率下发射信号;c)作为在所述第一频率下发射的信号的结果,在关注的第二频率带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频率下测量所述输出节点处的信号;d)对所述关注的第一频率带中的至少一个其他频率和/或所述关注的第二频率带中的至少一个其他频率重复步骤b)和/或步骤c);e)根据步骤c)中的测量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更清楚地示出其可如何实施,现在将以示例的方式对以下附图做介绍,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一种双工装置的示意图;
图2的(a)至2的(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双工装置中采用的混合电路的示例;
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包括双工装置的无线设备;以及
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一种双工装置10。
该装置包括具有至少四个节点的混合电路12(也被称作混合接头)。第一节点耦合至天线14,用于无线地接收和发射信号。第二节点耦合至发射(TX)通路。因此,发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16输入到混合电路12;该信号然后被送至天线14。第三节点耦合至接收(RX)通路。因此通过天线14无线接收的信号将通过混合电路12送至RX通路中的低噪声放大器(LNA)18。第四节点耦合至可变阻抗ZBAL 20,还称作平衡阻抗。该平衡阻抗可包括可变电阻器、电感器和/或电容器的网络。该电阻器、电感器和/或电容器可被改变以采取不同的各个电阻、电感和电容,并且它们之间的耦合方式可用已知方式改变,使得可变阻抗20获得总体所需的阻抗。该组件和耦合可进一步配置为在一个频率范围上呈现期望的阻抗变化。
在图1的示意配置中,第一节点(还被称作“天线节点”)被配置为与第四节点(还被称作“平衡节点”)相对,同时第二节点(“TX节点”)被配置为与第三节点(“RX节点”)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根据为混合电路选择的特定拓扑结构,每个节点可包括一个或两个端子。然而一些实施例依赖于实施可包括多于两个端子。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那样,混合电路12可以是变压器、电阻器网络、波导组或其他设置,配置为提供四个端子(或用于差分信号的端子对)。混合电路具有以下特性:当电路平衡时,进入一个端子的信号分开并从两个邻近端子输出,但不能到达相对端子。为了获得在特定端子处的这样的隔离,在邻近该特定端子的端子处所看到的阻抗应当被适当估值,使得天线节点和平衡节点处的反射系数通过恒定因子关联,该恒定因子依赖于正在讨论的特定混合的对称性,即是平衡的。在一些混合电路拓扑结构中,在邻近该特定端子的端子处所看到的阻抗可以是相等的;在其他混合电路拓扑结构中,在邻近该特定端子的端子处所看到的阻抗不相等。
图2的(a)至2的(c)示出混合电路12的三个不同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示出的电路是示例,并且可采用获得相同隔离效果的替换电路,没有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图2的(a)示出第一电路实施,其中TX节点(即功率放大器16的输出)连接在两个电感器22、24之间。第一电感器22的相对端子耦合至天线节点(即至天线14),同时第二电感器24的相对端子耦合至平衡节点(即至平衡阻抗20的一个端子)。平衡阻抗20的另一个端子耦合至参考电位。第三电感器26感应地耦合至第一和第二电感器22、24,第三电感器26的两个端子均耦合至RX节点(即低噪声放大器18)。
图2的(b)示出混合电路12的第二电路实施,其中TX节点连接到电感器32的一个端子,相对的端子耦合至天线14。RX节点耦合至第二电感器34的一个端子,相对的端子也耦合至天线14。平衡阻抗20跨接两个串联的电感器32、34,使得平衡阻抗20在一端耦合至RX节点,并且在另一端耦合至TX节点。在该示例中,因此,平衡节点包括平衡阻抗20任一端的两个端子。
图2的(c)示出混合电路12的第三电路实施,其中TX节点耦合至电感器42的一个端子,相对的端子耦合至平衡阻抗20。RX节点耦合至第二电感器44的一个端子,相对的端子也耦合至平衡阻抗(在其相同节点)。第三电感器46感应地耦合至第一和第二电感器42、44,电感器46的一个端子耦合至天线14、另一个端子耦合至参考电位(例如,地)。
一旦正确平衡,所有这些电路实施工作以在RX节点隔离信号以避免到达TX节点,反之亦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提供获得相同效果的替换电路。
因此,通过适当控制平衡阻抗20,在TX节点处进入混合电路12的信号可在平衡阻抗20和天线14处看到(并可因此通过天线被发射),但理想地不在RX节点处。可获得TX和RX通路之间的隔离,并且可在TX节点处消除从RX信号出现的干扰。在理论上,当平衡阻抗完美地匹配天线阻抗(对于对称混合)或按比例关联(对于不对称混合)时这将发生。
使用该技术获得很好的隔离需要天线节点处所看到的反射系数(其依赖于天线的阻抗)和平衡节点处所看到的反射系数(其依赖于可变阻抗20的阻抗)之间的很好的平衡。然而,天线阻抗很少固定于一个恒定值,相反,天线阻抗:(1)是频率的函数,因此将在工作的频率带中变化;(2)由于周围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受其所处环境的严重影响,使得其也是时变的。这些影响将最终降低实际获得的隔离量,并且这在其中使用相对较宽的频率带并且终端用户是经常移动的蜂窝应用中更是如此。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将可变阻抗设置为一个已知阻抗并通过天线14在频率带内的已知频率上发射信号来解决这些问题。在RX节点出现的作为混合电路12中不完美隔离的结果的信号被测量。对频率带内的多个频率重复该过程,然后可基于RX节点处测量的信号调节可变阻抗20。因此,通过对频率带上多个不同频率测量RX节点处的信号,可以考虑并补偿随着频率的天线阻抗变化。最终,频率带上的TX-RX增益(即RX节点处可看到的TX信号的程度,反之TX节点处可看到的RX信号的程度)可以被降低并且理想地被最小化。
图3更详细地示出采用如上描述的双工装置的无线设备100。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相同的组件,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0(例如微处理器),其一般地控制设备100,更特别地以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方法控制双工操作。
该设备包括TX通路,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就是熟知的。基带处理器52与处理器50通信。该处理器50和/或基带处理器可具有至存储器(未示出)的接入,存储器存储将由无线设备10发送的信息或已经由无线设备10接收的信息。
基带处理器52生成将由设备10发送的一个或多个输出信号。在示例的实施例中,这些信号是数字的,并且表示在两个分量中以一起被调制用于传输:正交分量(Q)和同相分量(I)。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替换的调制方案是可能的。
从基带处理器52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数字-模拟转换器(DAC)54,并被转换到模拟域。基带处理器52输出的信号还可输入到处理器50以提供任何必要的反馈。通过在处理器50的控制下与本地振荡器58生成的射频信号混合,模拟信号在混合器56中被转换到射频,并输入到功率放大器16用于通过如上描述的混合电路12和天线14传输之前的放大。
设备100进一步包括RX通路,其也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熟知的。天线14接收的信号通过混合电路12被耦合至低噪声放大器18(并且不是功率放大器16)。图3中示出的RX通路是用于校准混合电路的双工操作的目的。因此,一般地,接收的信号还可输出到存储器或设备中的一些其他RX通路(在图3中由虚线示出)以用一般地方式进行处理。示出RX通路包括第二混合器60,其接收低噪声放大器18的输出以及来自本地振荡器58射频信号,并且将接收的信号向下转换至基带。替换地,第二混合器60可连接到低噪声放大器18的输入,直接从混合电路12接收该信号。在该示例实施例中,接收的信号被解调至I和Q分量,但替换的解调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I和Q(模拟)接收信号将各自输入到低通滤波器62a、62b,并进一步输入到模拟-数字转换器(ADC)64。然后将数字信号提供给处理器50以用下面将要描述的方法进行处理。
具有理想对称拓扑结构的混合电路12的Tx-Rx电压增益GTX-RX由如下给出
其中ΓBAL(ω)是平衡节点的反射系数,ΓANT(ω)是天线节点的反射系数。为了获得ΓANT,可测量GTX-RX并求解ΓANT(ω)。
然而实际中混合电路不是理想或对称的,并且增益实际如下给出
GTX-RX(ω)=X(ω)ΓBAL(ω)-Y(ω)ΓANT(ω)+Z(ω)
其中X(ω)和Y(ω)是频率依赖变量,其分别依赖于平衡节点和天线节点中的混合的对称性和损耗(分别被称作平衡信道和天线信道),Z(ω)是通过混合电路从TX节点到RX节点的直接泄漏通路。在理想对称情况下,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71
并且Z(ω)=0.。在非理想情况下存在四个未知:X(ω)、Y(ω)、Z(ω)、ΓANT(ω)。在一些实施例中,ΓBAL是变化的以采取适宜选择的不同已知值,因此构造联立方程系统。例如,在X(ω)=Y(ω)=L(ω)的一个实施例中,我们可以针对两个已知阻抗测量发射-接收增益并建立如下的方程系统:
其中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74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75
是已知的平衡反射系数。这可被求解以获得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76
和L(ω)。
然而,由于在一些实施例中,X(ω)≠Y(ω)和/或Z(ω)≠0,不可能获得Y(ω)、ΓANT(ω)或Z(ω),因为虽然一致,但所得的方程系统是欠定的。在这些情况下,仅可明确地获得X(ω)。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必求解所有变量。相反,我们可替代
I(ω)=Y(ω)ΓANT(ω)+Z(ω)并建立方程系统,使得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77
这个方程系统是完全确定的并可解出X(ω)和I(ω)。I(ω)表示由于天线端口处的反射和混合电路12的TX和RX节点之间的直接耦合(称作干扰信道)产生的干扰。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开始于步骤200,其中处理器50控制平衡阻抗20以采取特定已知的阻抗,Z1。例如该阻抗可以是50欧姆。在步骤202中,处理器50进一步控制本地振荡器58在一频率处振荡,使得通过天线14在关注的频率带内的第一频率f0下发射信号。关注的频率带可以例如是发射带。
在步骤204中,通过功率放大器16、混合电路12和天线14在频率f0发射信号。随着其发生,在步骤206中使用以上关于图3描述的RX通路测量在RX节点出现的信号(归因于混合电路12的不完美隔离)。测量的信号例如可存储在存储器中。测量发生在第二关注频率带,其可以例如是接收带。第一和第二关注频率带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即它们根本不重叠),或可部分重叠。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关注频率带可完全重叠(即一个带完全落入另一个带内)或是相同的。在后面的情况下,设备可描述为操作在“全双工”模式。
在步骤208中,确定是否已经针对关注的频率带中的所有所需频率测量了信号。如果没有,则在步骤210中改变本地振荡器58的频率(例如通过增量的频率Δf),并且过程恢复到步骤204。在新的频率处发射另一个信号,并且测量在RX节点出现的信号。该过程重复至少一次,使得对关注的频率带中的至少两个频率进行测量。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对频率带上多于两个不同频率进行多于两次测量。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频率可在整个带上均匀间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一旦在步骤208中确定在多个所需频率处已经进行了测量,则过程进入步骤212,其中确定是否在多个阻抗处进行了测量。即,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不同已知的阻抗作为平衡阻抗20在相同的频率进行多次测量可能是必须的。如果例如仅使用一个阻抗已经进行了测量,则过程可进入步骤214,其中平衡阻抗20变为不同的第二已知阻抗Z2。使用相同的频率对新的阻抗Z2完全重复步骤202、204、206、208和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混合是接近理想的并具有已知均匀性,对于第二阻抗可能不需要重复该过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对于多于两个阻抗重复该过程。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对图4中描述的方法做改变而没有实质影响本发明的操作。例如,图4描述在改变平衡阻抗之前获取在不同频率进行的多次测量,该方法可代替地在改变发射频率之前进行在相同频率但不同平衡阻抗处的多次测量。在任一种情况下,获取相同的数据。
一旦获取了数据,则过程进入步骤216,其中使用在RX节点测量的信号(假设处理器50知道发射了什么信号--参见基带处理器52和处理器50之间的反馈--以及发射时间处平衡阻抗的值)对整个频率带内的每个频率计算干扰信道I(ω)和平衡信道X(ω)的值。在步骤218中,基于该信息为操作设置可变阻抗20。
存在多种可基于测量的信号和基于计算的信道控制可变阻抗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50可计算关注的频率带上干扰信道和平衡信道的平均均数(mean average),并控制平衡阻抗使得该阻抗的反射系数等于关注的频率带上干扰信道的平均数除以平衡信道的平均数。例如,特别是阻抗反射系数的随频率改变可被认为很小或为零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在混合电路12中最小化TX-RX增益的平衡阻抗是发生在当平衡反射系数等于关注的频率带上干扰信道的平均数除以关注的频率带上平衡信道的平均数时。在该情况下,可根据以下等式计算平衡阻抗的此最优反射系数ΓBAL_OPT(ω):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91
其中符号采用如之前的含义并且在关注的频率带上采用这些量的平均数。可根据以下等式控制平衡阻抗20:
Figure BSA0000114419530000092
其中R0是标准化阻抗。
在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50可考虑作为频率函数的将由天线14发射信号时使用的功率密度,并根据该量控制可变阻抗。例如,在每个情况下可包括权重函数,以考虑作为频率函数的收发机中的能量密度,如以下:
1、包括期望的标准化发射机功率密度T(ω),以考虑发射机带上功率输出的变化,从而考虑可能潜在导致对接收机干扰的发射机信号功率的变化;
2、包括期望的标准化接收机滤波器增益R(ω),以考虑接收机带上接收机滤波器的功率传递函数的变化,从而考虑接收机对由发射机的信号功率引起的潜在干扰的健壮性的变化;
3、包括期望的组合发射机功率密度和接收机滤波(T(ω).R(ω)),以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带的重叠处考虑两者的影响。
为了对在设备100的生命周期内由于外部因素(例如天线所处环境的改变)或内部因素(例如组件的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信道的变化负责,最优化可变阻抗的过程可在适宜的时候重复以更新可变阻抗并对这种变化负责。
本发明因此提供了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信号双工方法,其中在整个关注的频率带上在多个频率进行测量,并且其中根据这些测量控制平衡阻抗。结果是增强了RX和TX节点之间的隔离并在整个频率带上降低了由TX导致的对RX操作的影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对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做不同的修改和替换而没有背离如这里附加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对将由天线无线发射的信号和由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双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混合接头,所述混合接头包括耦合至所述天线的天线节点、接收将由所述天线发射的信号的输入节点、输出由所述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的输出节点、以及平衡节点;
耦合至所述平衡节点的可变阻抗;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a)将所述可变阻抗设置为第一阻抗设置值;
b)在第一频率带中的第一发射频率下发射第一发射信号;
c)作为在所述第一发射频率下发射的所述第一发射信号的结果,在第二频率带中的第一接收频率下测量所述输出节点处的第一信号;
d)选择所述可变阻抗的第二阻抗设置值;
e)在所述第一频率带中的第二发射频率下发射第二发射信号;
f)作为在所述第二发射频率下发射的所述第二发射信号的结果,在所述第二频率带中的第二接收频率下测量所述输出节点处的第二信号;
g)采用包括变量的方程系统,所述变量将所测量的第一信号、所测量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阻抗设置值和所述第二阻抗设置值相关联;以及
h)使用所述方程系统来确定第三阻抗设置值以将所述混合接头的输入节点与输出节点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带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射频率和所述第一接收频率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
对操作c)中的每次测量,计算表示所述混合接头的干扰信道和平衡信道的相应多个量;并且
根据相应量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可变阻抗,使得所述平衡节点处的反射系数与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一频率带或所述第二频率带上的平均反射系数成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进一步根据作为频率函数的所述天线发射信号时所使用的功率密度、以及作为频率函数的接收信号时所使用的滤波器增益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将所述可变阻抗设置为另一阻抗设置值;
对所述另一阻抗设置值重复操作b)和c)以获得所述输出节点处的另一多个测量;并且
进一步根据所述另一多个测量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周期性地执行操作a)至h)。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可变阻抗以采用与成比例的阻抗,其中
Figure FDA0002271018560000022
是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一频率带或所述第二频率带上的平均反射系数,其中k是比例常数。
10.一种包括天线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个所述的装置的无线设备。
11.一种在包括混合接头的系统中对将由天线无线发射的信号和由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双工的方法,所述混合接头包括耦合至所述天线的天线节点、接收将由所述天线发射的信号的输入节点、输出由所述天线无线接收的信号的输出节点、平衡节点、以及耦合至所述平衡节点的可变阻抗,所述方法包括:
a)将所述可变阻抗设置为第一阻抗设置值;
b)在第一频率带中的第一发射频率下发射第一发射信号;
c)作为在所述第一发射频率下发射的所述第一发射信号的结果,在第二频率带中的第一接收频率下测量所述输出节点处的第一信号;
d)选择所述可变阻抗的第二阻抗设置值;
e)在所述第一频率带中的第二发射频率下发射第二发射信号;
f)作为在所述第二发射频率下发射的所述第二发射信号的结果,在所述第二频率带中的第二接收频率下测量所述输出节点处的第二信号;
g)采用包括变量的方程系统,所述变量将所测量的第一信号、所测量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阻抗设置值和所述第二阻抗设置值相关联;以及
h)使用所述方程系统来确定第三阻抗设置值以将所述混合接头的输入节点与输出节点隔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带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发射频率和所述第一接收频率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操作c)中每次测量,计算表示所述混合接头的干扰信道和平衡信道的相应多个量;并且
根据相应量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可变阻抗,使得所述平衡节点处的反射系数与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一频率带或所述第二频率带上的平均反射系数成比例。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根据作为频率函数的所述天线发射信号时所使用的功率密度、以及作为频率函数的接收信号时所使用的滤波器增益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17.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可变阻抗设置为另一阻抗设置值;
对所述另一阻抗设置值重复操作b)和c)以获得另一多个测量;并且
进一步根据所述另一多个测量控制所述可变阻抗。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周期性地执行操作a)至h)。
19.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可变阻抗以采用与
Figure FDA0002271018560000031
成比例的阻抗,其中
Figure FDA0002271018560000032
是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一频率带或所述第二频率带上的平均反射系数,其中k是比例常数。
CN201510094335.9A 2014-02-04 2015-02-04 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相关方法 Active CN1048218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53891.8A EP2903170B1 (en) 2014-02-04 2014-02-04 Duplexing apparatus, wireles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EP14153891.8 2014-0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1869A CN104821869A (zh) 2015-08-05
CN104821869B true CN104821869B (zh) 2020-02-07

Family

ID=5010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4335.9A Active CN104821869B (zh) 2014-02-04 2015-02-04 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29854B2 (zh)
EP (1) EP2903170B1 (zh)
JP (1) JP6552832B2 (zh)
CN (1) CN104821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537B (zh) 2016-05-20 2021-04-13 瑞士优北罗股份有限公司 收发器设备、通信设备以及补偿信号泄漏的方法
GB2551346B (en) 2016-06-13 2020-05-06 Toshiba Kk Technique for full duplex with single antenna
EP3522380B1 (en) 2018-01-31 2020-12-02 u-blox AG Apparatus for duplexing signal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duplexing signals
CN112262533B (zh) * 2018-03-29 2022-07-19 瑞士优北罗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干扰消除设备、信号隔离控制设备和主动消除干扰的方法
CN108847877A (zh) * 2018-08-02 2018-11-20 西安安源智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
US10644763B1 (en) 2019-03-21 2020-05-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chnique for single antenna full duplex
WO2020198349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Millimeter-wave fully-integrated full duplexer modules with and without internal low noise amplifier and power amplifier for 5g applications
US20230036705A1 (en) * 2020-01-31 2023-02-02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An Ultra-Wide Bandwidth Ultra-Isolation DC-100 Gigahertz Front-End Module with Integrated Duplexer, Low Noise Amplifier, and Power Amplifi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US11750231B2 (en) 2020-09-30 2023-09-0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Peak and gain calibration of a receiver in an isolation product
GB2624019A (en) * 2022-11-04 2024-05-08 Forefront Rf Ltd Off-chip interfa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840A (zh) * 2007-08-30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收发隔离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34625A (zh) * 2010-04-23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信号环回方法及室外单元
CN102197601A (zh) * 2008-10-28 2011-09-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可变阻抗匹配网络及用于可变阻抗匹配网络的方法
CN102510297A (zh) * 2011-11-04 2012-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模块、多模射频收发器、双工器和多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0309615A (pt) * 2002-04-29 2005-06-28 Ambient Corp Duplexação completa para comunicações de dados em linha de energia
US20120256783A1 (en) * 2007-06-29 2012-10-11 Sego Daniel L Radar detection and lo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s
US8351874B2 (en) 2008-04-08 2013-0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antenna impedance matching
KR101553007B1 (ko) * 2009-05-27 2015-09-15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송신 누설 신호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US8897722B2 (en) 2009-09-11 2014-11-25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front-end with wideband transmitter/receiver isolation
US9219596B2 (en) * 2010-06-03 2015-12-22 Broadcom Corporation Front end module with active tuning of a balancing network
JP2012138651A (ja) * 2010-12-24 2012-07-19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移動通信端末用モジュール、及び移動通信端末
US9083441B2 (en) * 2011-10-26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pedance balancing for transmitter to receiver rejection
US9356643B2 (en) * 2011-12-29 2016-05-31 Rf Micro Devices, Inc. RF duplexing device
US9071430B2 (en) * 2012-02-07 2015-06-30 Rf Micro Devices, Inc. RF transceiver with distributed filtering topology
US8971219B2 (en) * 2012-03-30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transformer based integrated duplexer for multi-band/multi-mode radio frequency (RF) front end
ES2533314T3 (es) * 2012-06-07 2015-04-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ceptor sin duplexor y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US9318801B2 (en) * 2012-06-15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wideband termination for hybrid transform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840A (zh) * 2007-08-30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收发隔离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97601A (zh) * 2008-10-28 2011-09-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可变阻抗匹配网络及用于可变阻抗匹配网络的方法
CN101834625A (zh) * 2010-04-23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信号环回方法及室外单元
CN102510297A (zh) * 2011-11-04 2012-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模块、多模射频收发器、双工器和多模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ybrid Transformer-Based Tunable Integrated Duplexer with Antenna Impedance Tracking Loop;Sherif H. Abdelhalem et al;《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conference》;20130922;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29854B2 (en) 2018-03-27
JP6552832B2 (ja) 2019-07-31
US20150222412A1 (en) 2015-08-06
EP2903170A1 (en) 2015-08-05
EP2903170B1 (en) 2020-01-08
JP2015149721A (ja) 2015-08-20
CN104821869A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1869B (zh) 双工装置、无线设备和相关方法
EP2992614B1 (en) Transceiver arrangement,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667404B2 (en) Duplexer-less transceiv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P2989724B1 (en) Transceiver arrangement,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2728763A1 (en) Cognitive radio RF front end
EP3522380B1 (en) Apparatus for duplexing signal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duplexing signals
US90485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phase shift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108587B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djustable impedance
EP3053276B1 (en) Transceiver arrangement,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10659098B2 (en) Duplexing apparatus, transcei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signal leakage
WO2024126746A1 (en) Improved n-plex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