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0369A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20369A CN104820369A CN201510194841.5A CN201510194841A CN104820369A CN 104820369 A CN104820369 A CN 104820369A CN 201510194841 A CN201510194841 A CN 201510194841A CN 104820369 A CN104820369 A CN 1048203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pin
- wave
- temperature
- humid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5000009470 Theobroma cacao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44000240602 cacao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2100032533 ADP/ATP translocas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26396 ADP/ATP translocase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68061 Escherichia phage P1 Antirepressor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96932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18417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24061 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710092857 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162020 Mesorhizobium japonicum (strain LMG 29417 / CECT 9101 / MAFF 303099) adc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420795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sck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9435 C-X-C motif chemokine 17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89048 Homo sapiens C-X-C motif chemokine 17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34411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AD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89713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GND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89717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GND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102866 ad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42711 adc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18 DNA micro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908580 Homo sapiens Spliceosome RNA helicase DDX39B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4690 Spliceosome RNA helicase DDX39B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449 good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93 micro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用于Z_Wave网络的从设备节点,包括控制模块、温湿度探测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处理器芯片、温湿度探测模块、存储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或高电平;温湿度探测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传送给所述处理器芯片;控制模块包括Z_Wave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Z_Wave芯片集成处理器和用于Z_Wave信号频段的射频单元,用于分析、处理、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得到Z_Wave信号;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器芯片的Z_Wave信号发射给所述Z_Wave网络中的节点设备;存储模块用于为控制模块提供数据存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的概念也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智能家居,就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为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终端部分、通信部分、开关部分以及负载端(即各个家用电器)。其中,终端部分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及显示负载端状态的操作平台;通信部分的作用是传输系统中的信息;开关部分的作用是根据指令控制负载端的开关量(即通断电状态)。
在智能家居领域中,传感器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通过传感器探测家居周围环境参数,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实现自动调节环境参数,让我们工作生活在更舒适健康的环境中,已成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其无需布线、成本低、且效率高,自动获取准确的环境温湿度数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用于Z_Wave网络的从设备节点,包括控制模块、温湿度探测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处理器芯片、温湿度探测模块、存储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或高电平;所述温湿度探测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传送给所述处理器芯片;所述控制模块包括Z_Wave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Z_Wave芯片集成处理器和用于Z_Wave信号频段的射频单元,用于分析、处理、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得到Z_Wave信号;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器芯片的Z_Wave信号发射给所述Z_Wave网络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提供数据存储。
更优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分别与Z_Wave芯片连接的开关控制电路和工作指示灯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为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提供控制开关,所述工作指示灯电路用于显示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的当前工作状态。
将上述温湿度传感装置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应用到智能家居的自动控制系统中,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简单方便实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另外还包括家电、以及与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组成Z_Wave网络进行通信的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和遥控器;所述家电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用于采集和处理环境的温湿度数据,并将输出的电源开关控制命令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还将温湿度数据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所述遥控器;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用于按照接收到的电源开关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家电的电源开关;所述遥控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红外线遥控所述家电的工作模式。
所述遥控器包括集成处理器的Z_Wave射频模块、键盘输入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红外学习模块;所述Z_Wave射频模块为所述遥控器的控制单元,还用于收发Z_Wave频段的信号;所述键盘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家电的控制命令,并发送给Z_Wave射频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所述Z_Wave射频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红外发送给所述家电;所述红外学习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家电的类型、品牌和型号,并输出给所述Z_Wave射频模块。
更优地,所述家电包括用于调节温度的空调和用于调节湿度的加湿器。
与上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温湿度探测模块预设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为遥控器预设自动调节家电的默认温度和湿度值;
S2:温湿度探测模块实时采集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且处理器对实际温湿度数据进分析处理;
S3:若实际温度或湿度数据在预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返回步骤S2;
S3:若实际温度或湿度数据不在预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控制模块生成电源接通命令,无线收发模块将电源接通命令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控制家电接通电源;
S4:无线收发模块还将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遥控器,触发遥控器按照预设的默认温度和湿度值,通过红外线将温湿度调节命令发送给家电;
S5:空调接收并执行遥控器发送的温度调节命令,加湿器接收并执行遥控器发送的湿度调节命令,返回步骤S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温湿度探测模块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数据,通过基于Z_Wave技术的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到Z_Wave网络的其他设备,用户即可得知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无需布线、节约成本、且传输距离远、效率高;在温湿度传感装置所在网络中,增加可通过Z_Wave通信的遥控器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可根据预设的湿度和湿度范围,自动将空调和加湿器接通或断开电源,遥控器根据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自动调节空调和加湿器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值,使当前环境更舒适,实现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明包括温湿度传感装置的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温湿度传感装置的电源模块部分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温湿度传感装置的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部分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湿度传感装置的温湿度探测模块部分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温湿度传感装置的无线收发模块部分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的遥控器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数据输入模块电路图;
图9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电源转换模块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信号放大模块电路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中断电路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闪存模块电路的电路图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z-wave信号处理模块电路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电压调整电路的电路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信号放大器的天线ANT1电路图。
附图标记:10—温湿度传感装置、11—控制模块、111—开关控制电路、112—工作指示灯电路、12—温湿度探测模块、13—存储模块、14—无线收发模块、15—电源模块、20—电源开关控制装置、30遥控器、31—Z_Wave射频模块、32—键盘输入模块、33—红外发射模块、34—红外学习模块、40—家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10,用于Z_Wave网络的从设备节点,包括控制模块11、温湿度探测模块12、存储模块13、无线收发模块14以及电源模块15;所述电源模块15用于为处理器芯片、温湿度探测模块12、存储模块13提供工作电源或高电平;所述温湿度探测模块12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传送给所述处理器芯片;所述控制模块11包括Z_Wave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Z_Wave芯片集成处理器和用于Z_Wave信号频段的射频单元,用于分析、处理、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得到Z_Wave信号;所述无线收发模块14用于将所述处理器芯片的Z_Wave信号发射给所述Z_Wave网络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存储模块13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11提供数据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11还包括分别与Z_Wave芯片连接的开关控制电路111和工作指示灯电路112,所述开关控制电路111为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10提供控制开关,所述工作指示灯电路112用于显示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10的当前工作状态。
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15包括电池BAT1、稳压管D1、电阻R20、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池的负极接地,正极与稳压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1的正极接地;稳压管D1的负极还与电阻R20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一方面分别接经电容C1、电容C3接地后输出稳定的数字电源VDD,另一方面还经电感L1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发,电感L1与电容C2的连接端用于输出模拟电源AVDD。
如图4所示,温湿度探测模块12包括温湿度传感器U9、电容C17、电阻R8、电阻R12、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U10、U11、U12。数字电源VDD依次经电阻R22和U12后接地,电阻R22与U12的连接端输出电源TH_VDD;温湿度传感器U9的第2脚VSS接地;电源TH_VDD经电容C17接地滤波后与温湿度传感器U9的第5脚连接;温湿度传感器U9的第1脚SDA一方面通过电阻R8与电源TH_VDD连接,另一方面经U11接地,再一方面经电阻R23与Z_Wave芯片U4的第21脚P1.3连接;温湿度传感器U9的第6脚SCL一方面通过电阻R12与电源TH_VDD连接,另一方面经U10接地,再一方面经电阻R24与Z_Wave芯片U4的第22脚P1.4连接。
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11包括Z_Wave芯片U4、晶振X1、电阻R11、电阻R13、电阻R7、电容C18、电容C16、电容C14、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0、电容C8、电容C7、电容C6、电容C13、电容C15、电容C19、电容C22、电容C20、电容C9、电感L5、电感L4、电感L3、稳压管U6、。其中Z_Wave芯片U4的型号为ZW0402。
晶振的两端分别经电容C16和电容C18接地后分别与Z_Wave芯片U4的第2脚XOSC_Q2和第1脚XOSC_Q1连接,晶振X1的另两端均接地;模拟电源AVDD经电容C14接地后与Z_Wave芯片U4的第3脚AVDD_AC连接;模拟电源AVDD经电容C11接地后与Z_Wave芯片U4的第4脚AVDD_FE连接;Z_Wave芯片U4的第5脚TX_IND分别经电容C12和电感L5接地;Z_Wave芯片U4的第6脚RF_IO经电感L4与无线收发模块14连接;Z_Wave芯片U4的第7脚RX_09经电感L3接地;模拟电源AVDD经电容C10接地后与Z_Wave芯片U4的第9脚AVDD_SY/BG连接;Z_Wave芯片U4的第10脚SY_DE_COP经电容C8接地;Z_Wave芯片U4的第11脚SY_LDO_REF和第12脚BG_OUT均经电容C7接地;模拟电源AVDD经电容C6接地后与Z_Wave芯片U4的第13脚AVDD_IF连接;数字电源VDD经电阻R11与Z_Wave芯片U4的第32脚RST连接;数字电源VDD经电容C13接地后与Z_Wave芯片U4的第34脚VDD_IO1以及第35脚VDD_IO2连接;Z_Wave芯片U4的第36脚VDD_OTP依次经电阻R13和电容C15接地;数字电源VDD经电容C19接地后与Z_Wave芯片U4的第39脚VDD_USB、第40脚DVDD1和第41脚DVDD2连接;Z_Wave芯片U4的第42脚MCU经电容C22接地;Z_Wave芯片U4的第43脚BASIC经电容C20接地;Z_Wave芯片U4的第44脚P3.7/ADC3经电阻R7与第25脚P1.7连接,其第44脚还经电容C9接地,且稳压管U6的阳极接地,稳压管U6的阴极与Z_Wave芯片U4的第44脚P3.7连接。
开关控制电路111包括电阻R18、电阻R2、电容C5、按键SW1。Z_Wave芯片U4的第19脚P1.1/INT1经电阻R18与按键SW1的第一端连接,按键SW1的第一端还与电容C5一端以及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数字电源VDD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开关SW1的一端接地;
工作指示灯电路112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6、电阻R10。Z_Wave芯片U4的第16脚P0.6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经电阻R10接地;Z_Wave芯片U4的第17脚P0.7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经接地;
如图3所示,存储模块13包括存储芯片U5、电容C24、电阻R17、电阻R16。存储芯片U5的型号为GT25C16-2GLT-TR。存储芯片U5的第1脚/CS经电阻R17接数字电源VDD,还与Z_Wave芯片U4的第26脚P2.5连接;存储芯片U5的第2脚SO与Z_Wave芯片U4的第28脚P2.3/MISO1连接;数字电源VDD经电容C24接地滤波后与存储芯片U5的第3脚/WP连接;存储芯片U5的第4脚接地;存储芯片U5的第5脚SI与Z_Wave芯片U4的第29脚P2.2/MOSI 1连接;存储芯片U5的第6脚SCK与Z_Wave芯片U4的第27脚P2.4/SCK1连接;存储芯片U5的第7脚/HOLD经电阻R16与数字电源VDD连接;存储芯片U5的第8脚接数字电源。
如图5所示,无线收发模块14包括型号为SF16-0953M4UUxx-01的滤波芯片U8、同轴天线插座U2、电感L6、电感L7、电感L8、陶瓷天线U3。滤波芯片U8的第2脚GND1和第4脚GND2均接地;滤波芯片U8的第1脚Input经电感L4与Z_Wave芯片U4的第6脚RF_IO连接;滤波芯片U8的第3脚Output与同轴天线插座U2的第1脚连接;同轴天线插座U2的第2脚GND1和第4脚GND2均接地;同轴天线插座U2的第3脚Normal Close一方面经电感L6接地,另一方面依次经电感L8和电感L7后再与陶瓷天线U3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10,另外还包括家电40、以及与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10组成Z_Wave网络进行通信的电源开关控制装置20和遥控器30。将温湿度传感装置10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应用到智能家居的自动控制系统中,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简单方便实用。所述家电40包括用于调节温度的空调和用于调节湿度的加湿器。
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10用于采集和处理环境的温湿度数据,并将输出的电源开关控制命令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20,还将温湿度数据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所述遥控器30;
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20用于按照接收到的电源开关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家电40的电源开关;
所述遥控器3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红外线遥控所述家电40的工作模式。
如图6所示,所述遥控器30包括集成处理器的Z_Wave射频模块31、键盘输入模块32、红外发射模块33、红外学习模块34;所述Z_Wave射频模块31为所述遥控器30的控制单元,还用于收发Z_Wave频段的信号;所述键盘输入模块32用于用户输入家电40的控制命令,并发送给Z_Wave射频模块31;所述红外发射模块33用于接收所述Z_Wave射频模块31输出的控制信号,并红外发送给所述家电40;所述红外学习模块34用于识别所述家电40的类型、品牌和型号,并输出给所述Z_Wave射频模块31。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不同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放大器。该信号放大器位于温湿度传感装置10、电源开关控制装置20以及遥控器30的每两两设备之间,能够有效实现Z-WAVE网络中的子节点信号放大,降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信号,便利于子节点与子节点或者控制主机与子节点的信号传输,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更精确。
如图7~15所示,信号放大器包括电源模块、z-wave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放大模块、闪存模块、数据输入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连接z-wave信号处理模块,所述z-wave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输入模块、信号放大模块连接,z-wave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数据输入模块的信号,经识别处理后输出到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进行放大并经过天线发送,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z-wave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数据输入模块连接,用以供电。
其中,还包括闪存模块,闪存模块与z-wave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以缓存z-wave信号处理模块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输入模块包括数据接口J1,所述数据接口J1设有12个脚,设有电容C1并联数据接口J1的第3脚、第9脚,电容C1连接数据接口J1第3脚的一端接数字地,设有电容C2两端分别串联电感L2、电感L1后并联数据接口J1的第3脚、第9脚,电容C2连接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数据接口J1的其他脚分别连接z-wave信号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输入模块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设有6个脚,第1脚、第2脚、第3脚连接z-wave信号处理模块,第4脚、第5脚、第6脚接模拟地。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调整电路,所述电压调整电路转换5V电源电压为DVDD3.3V电源电压,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分别输出DVDD3.3V电压至z-wave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放大模块、闪存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滤波电路,所述电源滤波电路转换转换DVDD3.3V电压为AVDD3.3V电压,所述电源滤波电路输出AVDD3.3V电压到z-wave信号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智能家居信号放大器还包括中断电路,所述中断电路包括中断开关SW1、电阻R1、电阻R4、电容C3,中断开关设有4个脚,第1脚串联电阻R1后连接DVDD3.3V电压,第1脚串联电阻R4后连接z-wave信号处理模块,第2脚接模拟地,所述电容C3并联中断开关的第1脚、第2脚。
所述Z-WAVE信号处理模块使用ZM4101芯片,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使用SE2435L芯片芯片。
包括数据输入模块、ZM4101芯片、闪存模块、中断电路、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电压调整电路、电源转换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包括数据接口J1、usb接口J2,
电压调整电路包括电压调整模块U3、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阻R8、电阻R9。电压调整模块设有第管脚VIN、第2管脚GND、第3管脚#SHDN、第4管脚BP、第5管脚VOUT,第1管脚经串联电阻R9连接第3管脚#SHDN,第1管脚VIN经并联接模拟地的电容C11、电容C12稳压滤波后与5V的电源连接。第2管脚GND接模拟地,第3管脚#SHDN串联电容C16后接模拟地。第4管脚BP经并联的电阻R8、电容C13连接第5管脚VOUT,第4管脚经电容C17接模拟地。第5管脚VOUT串联电容C14、电容C15接接模拟地,同时,第5管脚VOUT输出电源DVDD。
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感L3。输入端的电源DVDD与输出端的电源AVDD连接电感L3的两端,电源DVDD还与并联接模拟地的电容C5、电容C6、电容C7连接,电源AVDD与并联接模拟地的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连接。
ZM4101芯片设置有56个管脚,其中第1管脚GND、第4管脚GND、第7管脚GND、第10管脚GND、第13管脚GND、第14管脚GND、第21管脚GND、第22管脚GND、第24管脚GND、第25管脚GND、第30管脚GND、第35管脚GND、第40管脚GND、第45管脚GND、第50管脚GND、第55管脚GND接模拟地。
ZM4101芯片设置第26管脚P0.0/KEYPAD、第27管脚P0.1/KEYPAD、第28管脚P0.2/KEYPAD、第29管脚P0.3/KEYPAD、第31管脚P0.4/KEYPAD、第32管脚P0.5/KEYPAD、第33管脚P0.6/KEYPAD、第34管脚P0.7/KEYPAD、第36管脚P1.0/INT0/KEYPAD、第37管脚P1.1/INT1/KEYPAD、第38管脚P1.2/KEYPAD、第39管脚P1.3/KEYPAD、第41管脚P1.4/KEYPAD、第42管脚P1.5/KEYPAD、第43管脚P1.6/KEYPAD、第44管脚P1.7/KEYPAD。
ZM4101芯片设置有连接电源DVDD的第5管脚AVDD、连接电源AVDD第6管脚DVDD、第8管脚RESET、第9管脚TEST_N、第11管脚QCS_Q1、第12管脚QSC_Q2、第23管脚RIFO、第56管脚VPP。
ZM4101芯片还设有第2管脚USB_DM、第3管脚USB_DP、第15管脚P3.7/PWM/ADC3/ZEREX/KEYAD、第16管脚P3.6/IRTX2/ADC2/TRIAC/KEYAD、第17管脚P3.5/IRTX1/ADC1/KEYAD、第18管脚P3.4/IRTX0/ADC0/KEYAD、第19管脚P3.1/IRRX/TXD1/KEYAD、第20管脚P3.0/SS0_N/RXD1/KEYAD、第46管脚P2.7/SCK0、第47管脚P2.6/MISO0、第48管脚P2.5/MOSI0、第49管脚P2.4/SCK1、第51管脚P2.3/MISO1、第52管脚P2.2/MOSI1、第53管脚P2.1/TXD0、第54管脚P2.0/RXD0。
接口电路包括接口J1、电容C1、电容C2、电感L1、电感L2,接口J1设12个管脚,第1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第15管脚P3.7/PWM/ADC3/ZEREX/KEYAD,第6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的第16管脚P3.6/IRTX2/ADC2/TRIAC/KEYAD,第8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的第17管脚P3.5/IRTX1/ADC1/KEYAD,第10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的第18管脚P3.4/IRTX0/ADC0/KEYAD,第11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的第20管脚P3.0/SS0_N/RXD1/KEYAD。第2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的第53管脚P2.1/TXD0,第4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的第54管脚P2.0/RXD0。第3管脚接数字地,第3管脚还连接电容C1、电感L2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接口J1的第9管脚,电容C1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一方面连接5V电源,另一方面串联电感C2接模拟地,电感L2的另一端一方面接模拟地。第5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第3管脚USB_DP,第7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第2管脚USB_DM。第12管脚连接ZM4101芯片的第8管脚RESET。
接口J2设有第1管脚VCC、第2管脚DATA-、第3管脚DATA+、第4管脚GND、第5管脚GND、第6管脚GND,第1管脚VCC连接5V电源,第2管脚DATA-连接ZM4101芯片第2管脚USB_DM,第3管脚DATA+连接ZM4101芯片第3管脚USB_DP,第4管脚GND、第5管脚GND、第6管脚GND接数字地。
天线模块包括天线ANT1、天线ANT2、芯片U6。
SE2435L芯片设有第1管脚CSD、第2管脚PA_IN、第3管脚CPS、第4管脚CTX、第5管脚X_FLT、第6管脚TR、第7管脚ANT_SEL、第8管脚GND、第9管脚LAN_IN、第10管脚NC1、第11管脚RX_FLT、第12管脚ANT2、第13管脚NC2、第14管脚TANT1、第15管脚NC3、第16管脚TX_IN、第17管脚NC4、第18管脚NC5、第19管脚NC6、第20管脚PA_OUT、第21管脚VCC2、第22管脚NC7、第23管脚VCC0、第24管脚VCC1、第25管脚EPAD。
第1管脚CSD连接ZM4101芯片的第39管脚P1.3/KEYPAD,第3管脚CPS连接ZM4101芯片的第41管脚P1.4/KEYPAD,第4管脚CTX连接ZM4101芯片的第42管脚P1.5/KEYPAD。第2管脚PA_IN串联电阻R21接模拟地,第5管脚X_FLT串联电阻R18接模拟地,第2管脚PA_IN串联电阻R15与第5管脚X_FLT连接。第6管脚TR连接ZM4101芯片的第23管脚RIFO。第7管脚ANT_SEL经串联电阻R23接模拟地,第7管脚ANT_SEL还经串联电阻R29连接ZM4101芯片的第43管脚P1.6/KEYPAD。第8管脚GND、第25管脚EPAD接模拟地。第9管脚LAN_IN经串联电阻R25连接第11管脚RX_FLT。第12管脚ANT2连接天线ANT2,第14管脚TANT1连接天线ANT1,第16管脚TX_IN经串联电容C19接模拟地,第20管脚PA_OUT经串联电容C18接模拟地。第21管脚VCC2、第22管脚NC7、第23管脚VCC0、第24管脚VCC1连接电源DVDD。
芯片U6设置有连接SE2435L芯片第9管脚LAN_IN的第1管脚IN、连接SE2435L芯片第11管脚RX_FLT的第3管脚OUT、连接模拟地的第2管脚GND、连接模拟地的第4管脚GND。
天线ANT1设置有天线L5、连接器CON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7、电阻R28、芯片U5。连接器CON2设置有连接电阻R14一端的第1管脚,设置有分别连接电感L5两端的第4管脚、第5管脚,第2管脚接模拟地,第3管脚串联电阻R22后接模拟地。电阻R14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13后连接SE2435L芯片的第14管脚TANT1。电阻R14的与连接器CON2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接模拟地的电阻R20,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接模拟地的电阻R19。电阻R13与电阻R14连接的一端串联接模拟地的电阻R17,电阻R13的另一端串联接模拟地的电阻R16。
芯片U5设置有第1管脚IN、第2管脚GND、第3管脚OUT、第4管脚GND,第1管脚串联电阻R27后连接电阻R13与SE2435L芯片的第14管脚TANT1连接的一端。第3管脚OUT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第2管脚GND、第4管脚GND连接模拟地。
闪存模块包括闪存芯片U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4。闪存芯片U1设置有第1管脚CS、第2管脚SO、第3管脚WP、第4管脚GND、第5管脚SI、第6管脚SCK、第7管脚HOLD、第8管脚VCC。第1管脚CS串联电阻R2后连接电源DVDD,第1管脚CS还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ZM4101芯片的第48管脚P2.5/MOSI0。第2管脚串联电阻R3后连接ZM4101芯片的第51管脚P2.3/MISO1。第3管脚WP连接第7管脚HOLD,第3管脚还串联电容C4再连接模拟地。第4管脚GND连接模拟地。第5管脚SI串联电阻R6后连接ZM4101芯片的第52管脚P2.2/MOSI 1。第6管脚SCK串联电阻R7后连接ZM4101芯片的第49管脚P2.4/SCK1。第8管脚VCC连接电源DVDD。
中断电路包括中断开关SW1、电阻R1、电阻R4、电容C3,中断开关设有连第1管脚、第2管脚,第1管脚串联电阻R1后连接电源DVDD,第一管脚还串联电阻R4后连接ZM4101芯片的第37管脚P1.1/INT1/KEYPAD,第2管脚接模拟地,中断开关SW1还并联有电容C3。
实施例四:
与上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相应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温湿度探测模块12预设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为遥控器30预设自动调节家电40的默认温度和湿度值;
S2:温湿度探测模块12实时采集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且处理器对实际温湿度数据进分析处理;
S3:若实际温度或湿度数据在预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返回步骤S2;
S3:若实际温度或湿度数据不在预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控制模块11生成电源接通命令,无线收发模块14将电源接通命令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电源开关控制装置20,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20控制家电40接通电源;
S4:无线收发模块14还将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遥控器30,触发遥控器30按照预设的默认温度和湿度值,通过红外线将温湿度调节命令发送给家电40;
S5:空调接收并执行遥控器30发送的温度调节命令,加湿器接收并执行遥控器30发送的湿度调节命令,返回步骤S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用于Z_Wave网络的从设备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温湿度探测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处理器芯片、温湿度探测模块、存储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或高电平;
所述温湿度探测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传送给所述处理器芯片;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Z_Wave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Z_Wave芯片集成处理器和用于Z_Wave信号频段的射频单元,用于分析、处理、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得到Z_Wave信号;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器芯片的Z_Wave信号发射给所述Z_Wave网络中的节点设备;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提供数据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分别与Z_Wave芯片连接的开关控制电路和工作指示灯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为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提供控制开关,所述工作指示灯电路用于显示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的当前工作状态。
3.一种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还包括家电、以及与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组成Z_Wave网络进行通信的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和遥控器;
所述家电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所述温湿度传感装置用于采集和处理环境的温湿度数据,并将输出的电源开关控制命令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还将温湿度数据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所述遥控器;
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用于按照接收到的电源开关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家电的电源开关;
所述遥控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红外线遥控所述家电的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包括集成处理器的Z_Wave射频模块、键盘输入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红外学习模块;所述Z_Wave射频模块为所述遥控器的控制单元,还用于收发Z_Wave频段的信号;所述键盘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家电的控制命令,并发送给Z_Wave射频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所述Z_Wave射频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红外发送给所述家电;所述红外学习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家电的类型、品牌和型号,并输出给所述Z_Wave射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包括用于调节温度的空调和用于调节湿度的加湿器。
6.一种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为温湿度探测模块预设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为遥控器预设自动调节家电的默认温度和湿度值;
S2:温湿度探测模块实时采集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且处理器对实际温湿度数据进分析处理;
S3:若实际温度或湿度数据在预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返回步骤S2;
S3:若实际温度或湿度数据不在预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控制模块生成电源接通命令,无线收发模块将电源接通命令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控制家电接通电源;
S4:无线收发模块还将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Z_Wave网络发送给遥控器,触发遥控器按照预设的默认温度和湿度值,通过红外线将温度调节命令发送给空调、将湿度调节命令发送给加湿器;
S5:空调接收并执行遥控器发送的温度调节命令,加湿器接收并执行遥控器发送的湿度调节命令,返回步骤S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94841.5A CN104820369A (zh) | 2015-04-22 | 2015-04-22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94841.5A CN104820369A (zh) | 2015-04-22 | 2015-04-22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20369A true CN104820369A (zh) | 2015-08-05 |
Family
ID=5373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94841.5A Pending CN104820369A (zh) | 2015-04-22 | 2015-04-22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2036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7855A (zh) * | 2016-01-16 | 2016-04-06 | 北京智慧小树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的用电消防监控系统 |
CN108954690A (zh) * | 2018-07-16 | 2018-12-07 | 柳州治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遥控器 |
CN110186518A (zh) * | 2019-07-09 | 2019-08-30 | 杭州麦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环境检测面板传感设备的温湿度校准装置系统 |
CN117970859A (zh) * | 2024-04-02 | 2024-05-03 | 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广域物联网下的设备智能控制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56296U (zh) * | 2009-11-26 | 2010-08-18 | 王睿哲 | 一种智能家居用遥控器 |
CN203084539U (zh) * | 2013-02-28 | 2013-07-24 | 西安邮电大学 |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CN203288061U (zh) * | 2013-04-22 | 2013-11-13 | 深圳市诺华尼克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Z-Wave技术的传感器系统 |
CN103444257A (zh) * | 2011-05-06 | 2013-12-11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低功耗自组网遥感监测物理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203657839U (zh) * | 2014-01-14 | 2014-06-18 | 上海匡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ZigBee通信的智能家居传感装置 |
CN104111638A (zh) * | 2014-05-13 | 2014-10-22 | 深圳市爱乐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Zigbee组网的家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
CN204188196U (zh) * | 2014-10-14 | 2015-03-04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一种基于无线安全挂件技术的可视智能温湿度器 |
CN204576100U (zh) * | 2015-04-22 | 2015-08-19 | 深圳市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及应用其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2015
- 2015-04-22 CN CN201510194841.5A patent/CN1048203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56296U (zh) * | 2009-11-26 | 2010-08-18 | 王睿哲 | 一种智能家居用遥控器 |
CN103444257A (zh) * | 2011-05-06 | 2013-12-11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低功耗自组网遥感监测物理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203084539U (zh) * | 2013-02-28 | 2013-07-24 | 西安邮电大学 |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CN203288061U (zh) * | 2013-04-22 | 2013-11-13 | 深圳市诺华尼克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Z-Wave技术的传感器系统 |
CN203657839U (zh) * | 2014-01-14 | 2014-06-18 | 上海匡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ZigBee通信的智能家居传感装置 |
CN104111638A (zh) * | 2014-05-13 | 2014-10-22 | 深圳市爱乐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Zigbee组网的家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
CN204188196U (zh) * | 2014-10-14 | 2015-03-04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一种基于无线安全挂件技术的可视智能温湿度器 |
CN204576100U (zh) * | 2015-04-22 | 2015-08-19 | 深圳市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及应用其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7855A (zh) * | 2016-01-16 | 2016-04-06 | 北京智慧小树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的用电消防监控系统 |
CN108954690A (zh) * | 2018-07-16 | 2018-12-07 | 柳州治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遥控器 |
CN110186518A (zh) * | 2019-07-09 | 2019-08-30 | 杭州麦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环境检测面板传感设备的温湿度校准装置系统 |
CN117970859A (zh) * | 2024-04-02 | 2024-05-03 | 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广域物联网下的设备智能控制方法 |
CN117970859B (zh) * | 2024-04-02 | 2024-06-21 | 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广域物联网下的设备智能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20369A (zh)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05790749U (zh) | 一种智能插座语音控制系统 | |
CN102749945B (zh) | 室内温度控制终端及系统 | |
CN204576100U (zh) | 基于Z_Wave的温湿度传感装置及应用其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CN103139026A (zh) | 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家电控制器 | |
CN105488997A (zh) | 一种红外遥控模组及红外控制系统 | |
CN109459935A (zh) | 智能家居控制电路 | |
CN105279938A (zh) | 一种无红外接收传感器的学习型红外转发器 | |
CN204832935U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CN205178186U (zh) | 一种智能插座 | |
CN104820651A (zh) |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usb桥接器、usb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4820650B (zh) |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 usb 桥接器、usb 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2647830A (zh) | 基于ZigBee的照明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11445688B (zh) | 一种适合ZigBee网络的全覆盖红外终端遥控器 | |
CN204614190U (zh) | 一种基于Z_Wave的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及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CN201852237U (zh) | 一种自学习的智能空调遥控终端 | |
CN205301844U (zh) | 智能家居多回路数据采集控制电路 | |
CN212543440U (zh) | 一种综合能源管理终端 | |
CN205015648U (zh) | 一种智能家居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6102274A (zh) | 一种路灯控制系统 | |
CN220103361U (zh) | 一种智能节电的空调伴侣 | |
CN217444777U (zh) | 一种基于usb插座的家电控制系统 | |
CN203552457U (zh) | 红外学习发射模组 | |
CN204576497U (zh) |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usb桥接器及应用其的usb控制系统 | |
CN204576498U (zh) |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usb桥接器及应用其的usb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