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5366A -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5366A
CN104815366A CN201510289246.XA CN201510289246A CN104815366A CN 104815366 A CN104815366 A CN 104815366A CN 201510289246 A CN201510289246 A CN 201510289246A CN 104815366 A CN104815366 A CN 104815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axis
buoyancy aid
automatic liquid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92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GB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GB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GB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GB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892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5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5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5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5Filtering accessories, e.g. blood filters, filters for infusion liq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36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with means for eliminating or preventing injection or infusion of air into body
    • A61M5/4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with means for eliminating or preventing injection or infusion of air into body using low-level float-valve to cut off media flow from reservoi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滴斗,滴斗内部设有用于封闭输液管路的浮体,浮体包括浮体外壳,浮体外壳下部连接有密封件主体,密封件主体下部外凸成形有球面状的密封部;滴斗下部逐渐收缩成形有锥形部,锥形部底部与导管连接,锥形部内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密封部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上端;所述密封部的底部设有堵头,锥形部内部的下部设有与堵头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下端。本发明的浮体下端半圆形堵头配合滴斗底部孔腔口形成双保险密封结构,当浮体由于液面下降封堵滴斗的同时,浮体中轴下端堵头同步封闭孔腔口,更进一步强化密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器,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普遍使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如此对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普通输液器没有药液输完时的自动封闭功能,始终存在着空气进入患者血管或者回血等极不安全的隐患,特别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空气进入血管更是致命的威胁。
为此,很多种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输液器被陆续发明出来。虽然其名称各一,结构各异,但是总体看来均是在输液器的滴斗内或者导管内设置一种由浮力与重力相互作用的安全阀门机构。其安全阀门包括外壳(滴斗或者导管)、设置在外壳内的可漂浮体,浮体中空且下方设置一弹性密封件,常见的为圆柱状硅胶体。外壳下端有输液时供药液流动的通道,输液通道口位于浮体的下方。使用过程中,浮体借助于其自身的重力、浮力等综合性力学影响,通过药液于外壳中高度的变化,使浮体及密封件离开或堵住输液通道口来实现输液通道的自动启闭。当药液处于正常输液高度时,浮体上浮,管路畅通;当药液即将输完时,浮体随着药液高度的下降直到封闭输液管路,从而杜绝空气进入患者血管或者回血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密封件容易变形或脱落。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属于无菌医疗器械,需要进过严格的灭菌过程方可使用。目前,该系列产品主要使用EO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时,需要将待灭菌的产品放入消毒柜中进行预真空处理,在形成真空的过程中,浮体内部空间中原有的空气逐步膨胀,密封件特别是中部较薄的部分非常容易变形,其变形量随着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大,密封件极其容易由于变形扯动而从浮体主体上离位甚至脱落。当真空灭菌结束回到常压状态时,密封件由于内外压强的急剧变化产生回缩,但此时能否完好地恢复原状完全取决于密封件的强度、材料的耐受度以及结构受力状态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外部影响的变量较多、可靠性较低。
此外,由于浮体与外壳之间需留有足够空间供药液流通,可见两者间非紧密配合,运输之后浮体在外壳内产生不可预知的位移从而导致卡位或者错位,未使用即已失效,给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所有止液功能完全取决于密封件的光滑无暇,但是在大规模工业制造中,密封件上穿孔、沙眼、毛刺以及表面波纹不平整的现象无法彻底避免,由此造成密封不彻底、药液隙漏的问题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等社会不安定因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件不会变形脱落、密封性能良好、浮体性能可靠、不会卡位且便于实现全自动机械组装批量化生产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插瓶针、滴斗、药液过滤器、静脉针,导管外套置有一流量调节器,所述滴斗内部设有用于封闭输液管路的浮体,浮体包括浮体外壳,浮体外壳下部连接有密封件主体,密封件主体下部外凸成形有球面状的密封部;滴斗下部逐渐收缩成形有锥形部,锥形部底部与导管连接,锥形部内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密封部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上端;所述密封部的底部设有堵头,锥形部内部的下部设有与堵头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下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部的底部设有中轴,所述堵头设置在中轴的端部;或用一柔性连接体代替中轴,堵头设置在柔性连接体的端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套装有限位件,堵头处于限位件的下方,堵头外侧凸出成形有限位端。
进一步的改进,浮体外壳顶部设有连通浮体内部的毛细孔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穿过密封件主体,中轴上端与浮体外壳连接,所述毛细孔腔设在中轴顶部的外周处。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底部设有第一空腔,堵头上部突出成形有上端卡接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柱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堵头上部内凹成形有第二空腔,中轴底部突出成形有下端卡接在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柱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锥形部内部的中部凸出成形有引导部,引导部下方成形有第三空腔,所述堵头处于第三空腔内,堵头外侧凸出成形有阻止堵头脱离第三空腔的限位端;所述中轴处于密封部下方的部分内缩成形有溶液通路。
进一步的改进,处于密封部下方的中轴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十字形、凹四边形或内凹圆形。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堵头上部凹陷成形有引水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与密封件主体连接的部位为实心;所述限位端上设有滤网。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浮体外壳与密封件主体通过倒齿扣接在一起;所述锥头上端为内凹的球面状;所述滴斗为注塑滴斗或吹塑滴斗。
本发明的优点:
1、由于浮体顶端有连接外部空间的毛细孔腔,当EO灭菌进行预真空处理时,浮体内外腔压强始终保持平衡,密封件不会发生变形,更不会错位甚至脱落。
2、密封件不会因为消毒导致变形,从而影响与滴斗下端的密封性。
3、浮体中轴位于下端输液孔腔中心,一方面可以作为限位器限制浮体上下活动的空间,防止浮体因液面高度过高上浮至滴斗顶端,从而堵塞影响药液畅通;另一方面可牢牢限制浮体与滴斗的相对准确工作位置,防止运输等外力导致浮体在滴斗内卡位或错位。
4、若密封件万一出现瑕疵造成密封不彻底的情况时,浮体下端半圆形堵头配合滴斗底部孔腔口形成双保险密封结构,当浮体由于液面下降封堵滴斗的同时,浮体中轴下端堵头同步封闭孔腔口,更进一步强化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输液器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滴斗和浮体输液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滴斗和浮体止液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输液器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滴斗和浮体输液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滴斗和浮体止液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中轴与堵头连接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的滴斗和浮体输液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的中轴横截面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堵头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5中浮体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中限位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导管3,导管3上设有插瓶针1、滴斗2、药液过滤器4、静脉针5,导管3外套置有一流量调节器6,滴斗2为注塑滴斗,滴斗2内部设有用于封闭输液管路的浮体18,浮体18包括浮体外壳8,浮体外壳8顶部设有连通浮体18内部的毛细孔腔7,浮体外壳8下部连接有密封件主体9,密封件主体9下部外凸成形有球面状的密封部10;滴斗2下部逐渐收缩成形有锥形部22,锥形部22底部与导管3连接,锥形部22内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密封部10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上端12。密封部10的底部设有中轴17,中轴17穿过密封件主体9,中轴17上端与浮体外壳8连接,毛细孔腔7设在中轴17顶部外周处。中轴17端部设有堵头14,堵头14为半球形,锥形部22内部的下部设有与堵头14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下端13。中轴17套装有限位件15,堵头14处于限位件15的下方,堵头14外侧凸出成形有限位端19,中轴17处于浮体18内部的轴径宽于中轴17处于浮体18外部的轴径;浮体18的中轴17位于下端输液孔腔中心正上方。浮体外壳8的外周底部为倒齿状,密封件主体9外周顶部成形有与浮体外壳8的外周底部配合设置的凹槽;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通过倒齿扣接在一起。
上述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调节阀门机构满足以下条件:输液时,当滴斗内液面高度处于正常值时,浮体处于悬浮状态,管路畅通;当药液即将输完时,浮体随着药液高度的下降直到封闭输液管路,杜绝空气进入患者血管或者回血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毛细孔腔7位于浮体外壳8的顶端,此毛细孔腔7在EO灭菌预真空时负责平衡内外压强,保持浮体完整性。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采用倒齿扣接,保证连接牢固度。密封件主体9向外逐渐半球形突出密封部10,其表面为弧形,紧密配合滴斗下端药液流通口11;堵头14头部截面为半球形,锥头下端13与一体式堵头14紧密配合。
当滴斗内药液处于正常高度时,浮体18整体上浮至中轴17下端堵头14上表面顶住限位件15,此时药液经浮体外壳8与注塑滴斗外壳16之间的空腔向下流动,通过药液流通口11、限位件15分别与两侧的锥头上端12以及中轴17形成的腔道继续往下流,直至通过锥头下端13中部的空腔流入下部导管3,从而完成输液的流程。
当滴斗内药液逐步下降时,浮体整体随药液回落,直至密封部10与药液流通口11完全闭合,密封部10与锥头上端12通过线接触的方式闭合,与此同时,锥头下端13与一体式堵头14通过面接触的方式亦同步闭合,形成完美的双保险机制完全彻底地封死药液通路,达到自动止液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密封部10的底部通过一柔性连接体代替中轴17,柔性连接体连接堵头14实现双保险机制的密封,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的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导管3,导管3上设有插瓶针1、滴斗2、药液过滤器4、静脉针5,导管3外套置有一流量调节器6,滴斗2为吹塑滴斗。滴斗2内部设有用于封闭输液管路的浮体18,浮体18包括浮体外壳8,浮体外壳8顶部设有连通浮体18内部的毛细孔腔7,浮体外壳8下部连接有密封件主体9,密封件主体9下部外凸成形有球面状的密封部10;滴斗2下部逐渐收缩成形有锥形部22,锥形部22底部与导管3连接,锥形部22内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密封部10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上端12。密封部10的底部设有中轴17,中轴17端部设有堵头14,堵头14为半球形。锥形部22内部的下部设有与堵头14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下端13。中轴17套装有限位件15,堵头14处于限位件15的下方,堵头14外侧凸出成形有限位端19,中轴17底部设有第一空腔20,堵头14上部突出成形有上端卡接在第一空腔20内的第一柱体21。中轴17穿过密封件主体9,中轴17上端与浮体外壳8连接,毛细孔腔7设在中轴17顶部外周处。中轴17处于浮体18内部的轴径宽于中轴17处于浮体18外部的轴径;浮体18的中心轴位于下端输液孔腔中心正上方。浮体外壳8的外周底部外侧设有倒齿,密封件主体9外周顶部内侧成形有与浮体外壳8的外周底部外侧的倒齿配合设置的第二倒齿。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通过倒齿扣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的中轴17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为活结式中轴,堵头14因为存在上下活动的空间,其构造可伸缩自如,完美的通过半球形弧面与锥头下端13面接触的方式贴合,从而克服了实施例1中浮体整体由于制造及装配精度的原因导致堵头14不能完美贴合锥头下端13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堵头14和中轴17连接方式的一种变形,参考图7,在其余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的基础上,堵头14上部内凹成形有第二空腔23,中轴17底部突出成形有下端卡接在第二空腔23内的第二柱体24。
本实施例中的中轴17也为活结式中轴,与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中轴17下部凸出有第二柱体24,第二柱体24卡接在堵头14上的第二空腔23内。堵头14因为存在上下活动的空间,其构造可伸缩自如,完美的通过半球形弧面与锥头下端13面接触的方式贴合,从而克服了实施例1中浮体整体由于制造及装配精度的原因导致堵头14不能完美贴合锥头下端13的问题。上述的活结式中轴除本实施例和实施例2中的实施方式外,中轴17和堵头14还可通过分别设置导轨和滑块的方式或通过柔软的丝线连接等方式使得堵头14存在上下活动的空间,使得堵头14能完美贴合锥头下端13。
实施例4
如拖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限位件15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参考图8-10,在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的基础上,去掉了限位件15,通过锥形部22内部的中部凸出成形的引导部25取代实施例1中的限位件15的功能。引导部25下方成形有第三空腔26,堵头14处于第三空腔26内,堵头14外侧凸出成形有阻止堵头14脱离第三空腔26的限位端19;堵头14上部凹陷成形有引水槽32;中轴17处于密封部10下方的部分内缩成形有溶液通路27。处于密封部10下方的中轴17的横截面为十字形29。中轴17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工字型28、凹四边形30、内凹圆形31或其它形状;锥头上端12为内凹的球面状;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通过倒齿扣接在一起,具体方式为浮体外壳8底部两端向外凸出有浮体外壳倒齿,密封件主体9顶部两端向内凸出有密封件主体倒齿,浮体外壳8和密封件主体9通过浮体外壳倒齿和密封件主体倒齿扣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堵头14与中轴17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参考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活结式连接方式或用柔性连接体代替中轴17。
本实施例的引导部25和限位端19接触时也可以非紧密接触,这样引导部25和限位端19之间可以流通液体,另外,引导部25的下端可设计为锯齿形或其它形状,以代替引水槽32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变形为,引导部25上开通有供液体流入第三空腔26的通道,这样液体可以通过引导部25上的通道流入第三空腔26,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引导部25和限位端19接触较为紧密时,液体流通不畅。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3,用与锥形部22一体成型的引导部25代替了限位件15的设置,这样的设计不但减少了制作难度和制作步骤,而且使浮体18的固定更加稳固,不易掉落。本实施例中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的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和组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参考图11和图12,在其余部分与实施例4相同的基础上,取消了实施例4中堵头14上部的引水槽32的设置,优化为在堵头14的限位端19设置滤网33,这样堵头14上浮与引导部25接触后,药液通过限位端19上的滤网33继续往下流入导管,完全不影响流道畅通,同时滤网可以兼顾滤除药液杂质的功能,可谓一举两得。
中轴17与密封件主体9连接的部位优化为为实心,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密封部10在此位置泄漏。
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导管(3),所述导管(3)上设有插瓶针(1)、滴斗(2)、药液过滤器(4)、静脉针(5),导管(3)外套置有一流量调节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2)内部设有用于封闭输液管路的浮体(18),浮体(18)包括浮体外壳(8),浮体外壳(8)下部连接有密封件主体(9),密封件主体(9)下部外凸成形有球面状的密封部(10);滴斗(2)下部逐渐收缩成形有锥形部(22),锥形部(22)底部与导管(3)连接,锥形部(22)内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密封部(10)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上端(12);所述密封部(10)的底部设有堵头(14),锥形部(22)内部的下部设有与堵头(14)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下端(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10)的底部设有中轴(17),所述堵头(14)设置在中轴(17)的端部;或用一柔性连接体代替中轴(17),堵头(14)设置在柔性连接体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7)套装有限位件(15),堵头(14)处于限位件(15)的下方,堵头(14)外侧凸出成形有限位端(1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浮体外壳(8)顶部设有连通浮体(18)内部的毛细孔腔(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7)穿过密封件主体(9),中轴(17)上端与浮体外壳(8)连接,所述毛细孔腔(7)设在中轴(17)顶部的外周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7)底部设有第一空腔(20),堵头(14)上部突出成形有上端卡接在第一空腔(20)内的第一柱体(2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14)上部内凹成形有第二空腔(23),中轴(17)底部突出成形有下端卡接在第二空腔(23)内的第二柱体(24)。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22)内部的中部凸出成形有引导部(25),引导部(25)下方成形有第三空腔(26),所述堵头(14)处于第三空腔(26)内,堵头(14)外侧凸出成形有阻止堵头(14)脱离第三空腔(26)的限位端(19);所述中轴(17)处于密封部(10)下方的部分内缩成形有溶液通路(2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处于密封部(10)下方的中轴(17)的横截面为工字型(28)、十字形(29)、凹四边形(30)或内凹圆形(3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14)上部凹陷成形有引水槽(32)。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7)与密封件主体(9)连接的部位为实心;所述限位端(19)上设有滤网(33)。
1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通过倒齿扣接在一起;所述锥头上端(12)为内凹的球面状;所述滴斗(2)为注塑滴斗或吹塑滴斗。
CN201510289246.XA 2015-05-29 2015-05-29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Pending CN104815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9246.XA CN104815366A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9246.XA CN104815366A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5366A true CN104815366A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25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9246.XA Pending CN104815366A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53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4306A (zh) * 2016-01-06 2016-06-15 周常 一种具有止液功能的输液器
CN105727393A (zh) * 2016-01-06 2016-07-06 周常 一种止液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1947Y (zh) * 1994-06-13 1995-06-28 彭元济 自动封闭式医用输液器
CN2564169Y (zh) * 2002-07-09 2003-08-06 洪文虎 点滴逆流控制装置
CN1836745A (zh) * 2006-04-21 2006-09-27 陈庆强 自动平衡浮子式安全输液管
WO2014008832A1 (zh) * 2012-07-07 2014-01-16 Qi Jian 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
CN203677668U (zh) * 2014-02-11 2014-07-02 胡君娥 一种带有多层封堵结构的一次性输液器
CN204684341U (zh) * 2015-05-29 2015-10-07 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1947Y (zh) * 1994-06-13 1995-06-28 彭元济 自动封闭式医用输液器
CN2564169Y (zh) * 2002-07-09 2003-08-06 洪文虎 点滴逆流控制装置
CN1836745A (zh) * 2006-04-21 2006-09-27 陈庆强 自动平衡浮子式安全输液管
WO2014008832A1 (zh) * 2012-07-07 2014-01-16 Qi Jian 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
CN203677668U (zh) * 2014-02-11 2014-07-02 胡君娥 一种带有多层封堵结构的一次性输液器
CN204684341U (zh) * 2015-05-29 2015-10-07 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4306A (zh) * 2016-01-06 2016-06-15 周常 一种具有止液功能的输液器
CN105727393A (zh) * 2016-01-06 2016-07-06 周常 一种止液器
CN105727393B (zh) * 2016-01-06 2019-06-28 周常 一种止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653B (zh) 无尾式无针阀门系统
JP6321774B2 (ja) 可撓性のバルブを備えた無針コネクタ
CN204684341U (zh)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KR20120052245A (ko) 절첩식 밸브
CN202699734U (zh) 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
CN101648049B (zh) 医用正向流动连接装置
CN104815366A (zh)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CN105561448A (zh) 一种止液器
CN209790161U (zh) 一种无残留滴液器的过滤装置
CN103230636A (zh) 一种安全穿刺器滴斗
CN204563142U (zh) 滴定管式精密过滤安全输液器
CN109620530A (zh) 一种无残留滴液器的过滤装置
CN201248965Y (zh) 医用连接装置
CN101843940B (zh) 自动液控启闭输液器及其液控启闭机构和液控启闭阀
CN203001545U (zh) 改进的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
CN202875982U (zh) 一种自动截止负压传导滴斗
CN206508351U (zh) 一种自动止液滴斗
CN103520808A (zh) 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
CN104606734A (zh) 一次性使用避光止液输液器滴斗
CN204501885U (zh) 安全输液器滴斗
CN208785579U (zh) 一种自动正压式带排气连接器
CN203355005U (zh) 新式茂菲滴管输液器
CN202859802U (zh) 一次性安全输液器
CN103041468B (zh) 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滴斗及防回血输液器
CN103961769B (zh) 一次性自闭式安全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