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4873A - 给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给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4873A
CN104814873A CN201510240461.0A CN201510240461A CN104814873A CN 104814873 A CN104814873 A CN 104814873A CN 201510240461 A CN201510240461 A CN 201510240461A CN 104814873 A CN104814873 A CN 104814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bottle body
sealing
limiting plate
do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04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4873B (zh
Inventor
雷婷
张春波
邹琦
耿春贤
周杰
程艳阳
尹震
邓海鸣
李吉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404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4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4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4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4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4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快速给药的给药装置。该给药装置的上瓶体与下瓶体独立设计,方便组装和拆卸,可以根据上瓶体与下瓶体所装的物质性质的不同实现分别灭菌等操作。通过向下按压活塞,活塞刺破密封膜,导槽将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连通,从而第二容置腔内的容置物可以沿导槽进入第一容置腔,并与第一容置腔内的容置物实现混合。当混合完成后,直接取出下瓶体,混合的物质可以从开口端直接倒出,快速服用,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给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服用颗粒剂、散剂、干混悬剂等剂型的药物时,都需要加水冲泡后再服用,比较耗时间。在临床上,有诸多场合需要快速服用药物,如有很多疾病属于突发疾病,对给药速度有较高的要求,或者两种不同的药物混合在一起不容易贮存,但是在使用时又需要快速混合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携带的、使用前独立分装、使用时又可快速使两种不同物质达到混合并给药的装置,以满足临床不同人群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给药的给药装置。
一种给药装置,包括:
下瓶体,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且在一端开口,所述下瓶体在其开口端由密封膜密封;
上瓶体,一端与所述下瓶体的开口端连接,所述上瓶体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置腔,且在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活塞通道和第二活塞通道;
瓶盖,与所述上瓶体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活塞,具有按压端以及与所述密封膜相对的刺破端,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及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且所述活塞在靠近所述刺破端的外周壁上设有导槽;
当按压所述活塞时,所述活塞沿所述第一活塞通道及所述第二活塞通道运动,所述刺破端刺破所述密封膜,所述导槽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瓶体套设在所述下瓶体上且与所述下瓶体螺纹连接,所述瓶盖套设在所述上瓶体上且与所述上瓶体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腔底部的尺寸向内逐渐变小形成漏斗状结构;所述第二活塞通道设在该漏斗状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二凸环;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凸环及所述第二凸环密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卡在所述第一凸环处,所述第二密封圈卡在所述第二凸环处;所述活塞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部分卡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部分卡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活塞杆及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设在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活塞杆活动抵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活塞通道;所述第二活塞杆部分插入所述第二活塞通道;所述按压端位于所述第一活塞杆;所述刺破端位于所述第二活塞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杆包括密封部以及位于所述密封部两端的按压部和卡槽部;所述密封部呈圆柱状结构且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所述按压部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且在与所述密封部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座;所述卡槽部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且在与所述密封部相对的另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卡槽;
所述第二活塞杆包括导槽部以及位于所述导槽部两端的卡接部和刺破部;所述导槽部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两块条形板交叉连接形成四个所述导槽;所述卡接部具有锥形盖帽,且在该锥形盖帽的顶部设有凸柱,所述锥形盖帽及所述凸柱嵌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刺破端为具有尖端的柱体结构,且与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从所述按压座至与所述密封部连接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密封部设有第四限位板、第五限位板及第六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三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顶端齐平;当完全按压下所述活塞后,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顶端齐平;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第四限位板、所述第五限位板及所述第六限位板围绕所述密封部形成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槽,对应的所述第一密封圈有两个,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槽内;
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导槽部在靠近所述卡接部的部分凸出所述导槽部的其他部分,当完全按压下所述活塞后,该凸出的部分能够卡在所述漏斗状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槽设在所述刺破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盖与所述上瓶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上瓶体与所述下瓶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垫。
上述给药装置的上瓶体与下瓶体独立设计,方便组装和拆卸,可以根据上瓶体与下瓶体所装的物质性质的不同实现分别灭菌等操作。通过向下按压活塞,活塞刺破密封膜,导槽将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连通,从而第二容置腔内的容置物(可以为固体、水、溶液、乳液、混悬液等)可以沿导槽进入第一容置腔,并与第一容置腔内的容置物实现混合。当混合完成后,直接取出下瓶体,混合的物质可以从开口端直接倒出,快速服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给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完全按压活塞后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4为图2中下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上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图2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图10为图2中第一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剖视图;
图12为图2中第二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一实施方式的给药装置10主要包括下瓶体100、上瓶体200、瓶盖300及活塞400。上瓶体200套设在下瓶体100上。瓶盖300套设在上瓶体200上。活塞400设在上瓶体200内。
请结合图2、图4和图5,下瓶体100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102,且在一端开口。下瓶体100的开口端设有密封膜110。密封膜110可以为铝膜、锡纸等薄层密封件。密封膜110将下瓶体100的开口端密封。下瓶体100在开口端设有外螺纹120。
请结合图2、图6和图7,上瓶体200的两端分别为内螺纹部210和外螺纹部220。内螺纹部210具有与下瓶体100的外螺纹120相配合的内螺纹。外螺纹部220用于与瓶盖300配合螺纹连接。进一步,上瓶体200的外周壁设有便于旋开上瓶体200的第一竖纹结构230。该第一竖纹结构230设在与下瓶体100连接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瓶体200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置腔202,且在两端分别设有与该第二容置腔202连通的第一活塞通道204和第二活塞通道206。第二容置腔202底部的尺寸向内逐渐减小形成漏斗状结构,有利于将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容置物彻底排出。第一活塞通道204开设在外螺纹部220中。第二活塞通道206设在该漏斗状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通道204内部设有第一凸环240,第二活塞通道206的内部设有第二凸环250。第一凸环240环绕第一活塞通道204的内壁且与第一活塞通道204的轴向垂直设置,第二凸环250环绕第二活塞通道206的内壁且与第二活塞通道206的轴向垂直设置。
请结合图2、图8和图9,本实施方式的瓶盖300包括旋钮部310和帽盖部320。旋钮部310的外径及内径均大于帽盖部320的外径和内径,从而整个瓶盖300的外部呈环状台阶结构,内部为沉台腔结构。旋钮部310具有与外螺纹部220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从而瓶盖300与上瓶体200螺纹连接。旋钮部310的外周壁设有便于对瓶盖300进行旋转操作的竖纹结构。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瓶盖300在旋钮部310的端部还设有防盗锁扣结构330。该防盗锁扣结构330锁紧瓶盖300与上瓶体200,但拧开瓶盖300后,该防盗锁扣结构330可被破坏。
请结合图2、图3和图7,活塞400具有按压端402及刺破端404。刺破端404与密封膜110相对,用于刺破密封膜110。活塞400的外周壁与第一活塞通道204及第二活塞通道206的内壁密封抵接,将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容置物密封。活塞400在靠近刺破端404的外周壁上设有导槽。当向下按压活塞400时,活塞400沿第一活塞通道204及第二活塞通道206运动,刺破端404刺破密封膜110,导槽连通第一容置腔102及第二容置腔202,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容置物沿导槽进入第一容置腔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400包括第一活塞杆410及第二活塞杆420。第二活塞杆420设在第一活塞杆410的一端且与第一活塞杆410活动抵接。第一活塞杆410穿过第一活塞通道204。第二活塞杆420部分插入第二活塞通道206。按压端402位于第一活塞杆410。刺破端404位于第二活塞杆420。
请结合图10和图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杆410包括密封部412以及位于密封部412两端的按压部414和卡槽部416。密封部412呈圆柱状结构且与第一活塞通道204的内壁密封抵接。按压部414也呈圆柱状结构,内部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且在与密封部412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座4142。卡槽部416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且在与密封部412相对的另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卡槽4162。
按压部414从按压座4142至与密封部412连接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限位板4144、第二限位板4146和第三限位板4148。密封部412设有第四限位板4122、第五限位板4124及第六限位板4126。第三限位板4148与第一活塞通道204的顶端齐平。第一限位板4144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塞通道204的内径,当完全按压下活塞400后,第一限位板4144可卡在第一活塞通道204的顶端。第一限位板4144与第二限位板4146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凸环240与第一活塞通道204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一致。第四限位板4122、第五限位板4124及第六限位板4126围绕密封部412形成两个第一密封槽4121。相应的,该给药装置10在第一密封槽4121中设有第一密封圈510。第一密封圈510有两个,分别设在两个第一密封槽4121内。第一密封圈510刚好卡在第一凸环240处,从而第一活塞杆410通过该第一密封圈510与第一凸环240和/或第一活塞通道204的内壁密封抵接。
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给药装置10可以没有第一密封圈510和/或第一凸环240,只要保证活塞400与第一活塞通道204的内壁密封抵接即可;此外,第一密封槽4121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如也可以为1个、3个或更多数量等。
请结合图12和图13,第二活塞杆420包括导槽部422以及位于导槽部422两端的卡接部424和刺破部426。导槽部422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两块条形板422交叉连接形成四个导槽4222。卡接部424具有锥形盖帽4242,且在该锥形盖帽4242的顶部设有凸柱4244。锥形盖帽4242及凸柱4244的形状与卡槽4162的形状相适配,可嵌合在卡槽4162内,并与卡槽4162的槽壁活动抵接。刺破部426为具有尖端的柱体结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槽4262。相应地,该给药装置1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520。第二密封圈520部分卡在该第二密封槽4262内。第二密封槽4262的设置位置对应第二凸环250,从而第二活塞杆420可通过该第二密封圈520与第二凸环和/或第二活塞通道206的内壁密封抵接。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给药装置10可以没有第二密封圈520和/或第二凸环250,只要保证活塞400与第二活塞通道206的内壁密封抵接即可。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活塞杆420的导槽部422的上方,在靠近卡接部424的部分凸出导槽部422的其他部分,当完全按压下活塞400后,该凸出的部分能够卡在漏斗状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同时,导槽4222连通第一容置腔102和第二容置腔202,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容置物可沿导槽4222进入第一容置腔102。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杆410的按压部414内及卡槽部416的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均为垂直交叉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第二活塞杆420的密封部422的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也为垂直交叉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应的条形板的交叉连接方式不限于垂直交叉,也可以为其他角度的交叉连接。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活塞400是由第一活塞杆410与第二活塞杆420活动抵接构成,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活塞400的结构不限于此,如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杆状结构,对应的,在对第二容置腔202添加容置物时,可采用在第二容置腔202上开口或注射等方式实现。
进一步,请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给药装置10还包括第一密封垫530和第二密封垫540。第一密封垫530设在瓶盖300与上瓶体200之间。第二密封垫540设在上瓶体200与下瓶体100的连接处。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垫530和第二密封垫540,可显著提高该给药装置10的密封性能,防止容置物外泄,并可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该给药装置10可采用普通医学塑料制作成型,或者根据容置物的属性,选用高阻隔医用塑料或耐高温医用塑料等。第一活塞杆410的各部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同理,第二活塞杆410及其他部件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制作方便,结构稳定性高。
该给药装置10在向第二容置腔202内添加容置物时,可先将第二活塞杆420插入第二活塞通道206内并与第二活塞通道形成密封,然后向第二容置腔202内添加容置物,再从第一活塞通道204插入第一活塞杆410,并使第一活塞杆410与第一活塞通道204形成密封,第一活塞杆410的端部与第二活塞杆420的端部活动抵接即可。
该给药装置10在非使用状态时,第一活塞杆410上的第三限位板4148与第一活塞通道204的端部齐平,第一密封圈510刚好卡在第一凸环240的位置形成第一道密封;第二密封圈520套设在第二活塞杆420上,并卡在第二凸环250处,形成第二道密封;瓶盖300通过第一密封垫530与上瓶体200形成第三道密封;上瓶体200与下瓶体100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垫540形成第四道密封,从而整个给药装置10处于密闭状态。
该给药装置10在使用时,旋下瓶盖300,向下按压活塞400的按压座4142,第一活塞杆410及第二活塞杆420向下滑动,第二活塞杆420的刺破端404刺破密封膜110,继续按压活塞400至第一限位板4144卡在第一活塞通道204的端部,此时,第二限位板4146刚好通过第一凸环240的位置,第二活塞杆420的导槽部422的凸出的部分卡在漏斗状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导槽4222导通第二容置腔202与第一容置腔102,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容置物通过该导槽4222进入第一容置腔102,在第一容置腔102内实现容置物混合。最后,从下瓶体100上旋下上瓶体200,从下瓶体100倒出混合物即可。
上述给药装置10的上瓶体200与下瓶体100独立设计,方便组装和拆卸,可以根据上瓶体200与下瓶体100所装的物质性质的不同实现分别灭菌等操作。通过向下按压活塞400,活塞400刺破密封膜110,导槽4222将第一容置腔102和第二容置腔202连通,从而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容置物可以沿导槽进入第一容置腔102,并与第一容置腔102内的容置物实现混合。当混合完成后,直接取出下瓶体100,混合的物质可以从其开口端直接倒出,快速服用,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瓶体,内部设有第一容置腔且在一端开口,所述下瓶体在其开口端由密封膜密封;
上瓶体,一端与所述下瓶体的开口端连接,所述上瓶体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置腔,且在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活塞通道和第二活塞通道;
瓶盖,与所述上瓶体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活塞,具有按压端以及与所述密封膜相对的刺破端,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及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且所述活塞在靠近所述刺破端的外周壁上设有导槽;
当按压所述活塞时,所述活塞沿所述第一活塞通道及所述第二活塞通道运动,所述刺破端刺破所述密封膜,所述导槽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体套设在所述下瓶体上且与所述下瓶体螺纹连接,所述瓶盖套设在所述上瓶体上且与所述上瓶体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底部的尺寸向内逐渐变小形成漏斗状结构;所述第二活塞通道设在该漏斗状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二凸环;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凸环及所述第二凸环密封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卡在所述第一凸环处,所述第二密封圈卡在所述第二凸环处;所述活塞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部分卡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部分卡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活塞杆及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设在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活塞杆活动抵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活塞通道;所述第二活塞杆部分插入所述第二活塞通道;所述按压端位于所述第一活塞杆;所述刺破端位于所述第二活塞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包括密封部以及位于所述密封部两端的按压部和卡槽部;所述密封部呈圆柱状结构且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所述按压部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且在与所述密封部相对的一端设有按压座;所述卡槽部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且在与所述密封部相对的另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卡槽;
所述第二活塞杆包括导槽部以及位于所述导槽部两端的卡接部和刺破部;所述导槽部包括两块交叉连接的条形板,两块条形板交叉连接形成四个所述导槽;所述卡接部具有锥形盖帽,且在该锥形盖帽的顶部设有凸柱,所述锥形盖帽及所述凸柱嵌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刺破端为具有尖端的柱体结构,且与所述第二活塞通道的内壁密封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从所述按压座至与所述密封部连接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密封部设有第四限位板、第五限位板及第六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三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顶端齐平;当完全按压下所述活塞后,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顶端齐平;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第一活塞通道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第四限位板、所述第五限位板及所述第六限位板围绕所述密封部形成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槽,对应的所述第一密封圈有两个,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槽内;
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导槽部在靠近所述卡接部的部分凸出所述导槽部的其他部分,当完全按压下所述活塞后,该凸出的部分能够卡在所述漏斗状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槽设在所述刺破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与所述上瓶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上瓶体与所述下瓶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垫。
CN201510240461.0A 2015-05-12 2015-05-12 给药装置 Active CN104814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0461.0A CN104814873B (zh) 2015-05-12 2015-05-12 给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0461.0A CN104814873B (zh) 2015-05-12 2015-05-12 给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4873A true CN104814873A (zh) 2015-08-05
CN104814873B CN104814873B (zh) 2018-02-13

Family

ID=5372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0461.0A Active CN104814873B (zh) 2015-05-12 2015-05-12 给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48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8033A (zh) * 2020-03-05 2020-07-14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液导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7916A (en) * 1986-09-12 1988-07-19 L'oreal Unit allowing two products to be stored separately and to be simultaneously dispensed after they have been brought into contact
CN102920599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吴振文 复剂型药剂瓶
CN204766582U (zh) * 2015-05-12 2015-11-18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给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7916A (en) * 1986-09-12 1988-07-19 L'oreal Unit allowing two products to be stored separately and to be simultaneously dispensed after they have been brought into contact
CN102920599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吴振文 复剂型药剂瓶
CN204766582U (zh) * 2015-05-12 2015-11-18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给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8033A (zh) * 2020-03-05 2020-07-14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液导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4873B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66582U (zh) 给药装置
CN105668011A (zh) 一种化妆品瓶及应用
US20160067405A1 (en) Dual-chamber cylinder-piston unit for the lyophilisation, storage, reconstitu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jection solutions for an injector, and method for filling the cylinder-piston unit
CN205126994U (zh) 一种双腔输液容器
CN104814873A (zh) 给药装置
CN102920599B (zh) 复剂型药剂瓶
CN100368030C (zh) 双室预充注射器及其预充方法
CN202314366U (zh) 带双针混药嘴的双阀盖
CN204033780U (zh) 一种配药专用注射器
CN103751887B (zh) 一种分体式多腔注射装置
CN202844259U (zh) 一种粉针剂混药预灌封注射器
CN102178602B (zh) 一种用于塑料输液软袋的混药接口
CN203724563U (zh) 一种分体式多腔注射装置
CN103818629A (zh) 一种烟油瓶
CN209500279U (zh) 一种混合药剂的包装结构
CN203767259U (zh) 一种防漏烟油瓶
CN208838773U (zh) 一种装有粉针剂的一次性注射器
CN102935255A (zh) 混药的预灌封注射器结构
CN103786942B (zh) 一种液体瓶
CN208582810U (zh) 注射装置
CN208319553U (zh) 一种大输液瓶组合盖
CN203576929U (zh) 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
WO2011128912A2 (en) A container for oral reconstitution products
CN2676935Y (zh) 套管式配药针头
CN201987883U (zh) 复合盖及混药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