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265A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1265A CN104811265A CN201410043596.3A CN201410043596A CN104811265A CN 104811265 A CN104811265 A CN 104811265A CN 201410043596 A CN201410043596 A CN 201410043596A CN 104811265 A CN104811265 A CN 1048112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base band
- band frame
- packet
- compres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其中封装方法包括: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对当前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将压缩数据包替换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已有的压缩数据包;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其中该待传输数据块的长度为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将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是否经过压缩。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广播系统未考虑对输入数据进行压缩优化以及适应不同数据类型进行压缩优化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输基带帧的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广播和通信业务的发展,无线链路中传输的数据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征,IP数据包成为主要的数据类型。IP数据包由数据包头和数据载荷两部分组成,前者用于标注发送和接收地址、协议类型等;后者用于承载所要传输的数据内容,可以进一步分为UDP或TCP等不同协议。这两部分数据都存在一定的冗余度。此外,其他一些无线广播和通信业务中所可能用的到数据类型,例如TS数据包等,也一定程度存在冗余度。为了提高无线链路的传输效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压缩并在接收端进行解压无损失地恢复出原数据是可行和有利的。
在现有技术中,一些无线广播系统中并未考虑对输入数据进行压缩优化;在有些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了带反馈的包头压缩功能,并不适用于单向的广播网络;在有些无线广播系统中,使用了RoHC协议等压缩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数据类型,无法适用类型更广泛的其他数据类型或一些新型数据类型。
无线链路基带帧中对数据的压缩传输方法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方面针对不同的输入数据类型与特征,以及基带帧本身的参数,适用不同的压缩方法,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考虑到无线传输环境的复杂和恶劣,能够及时检测出传输错误并及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但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广播系统未考虑对输入数据进行压缩优化以及适应不同数据类型进行压缩优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对当前该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将该压缩数据包替换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已有的压缩数据包;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其中该待传输数据块的长度为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该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是否经过压缩。
可选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若选择的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所有数据包的长度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则将剩余数据包存储于该缓冲区的头部,并将该剩余数据包复制存储到另一个缓冲区的头部。
可选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无论该剩余数据包为未压缩数据包或是压缩数据包,该剩余数据包不再进行压缩。
可选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每封装完一个基带帧后,将输入数据缓冲区和压缩数据缓冲区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清零。
可选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设定超时阈值,并在数据缓冲区清零时同时清零计时器;从执行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的步骤开始计时,在计时器达到该超时阈值时,无论压缩数据缓冲区内存储的压缩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是否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将当前该压缩数据缓冲区内已存储的压缩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该基带帧的帧头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已经过压缩。
可选的,所述输入数据缓冲区和所述压缩数据缓冲区所能容纳的数据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
可选的,所述未压缩数据包和压缩数据包为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或其他未指定类型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对当前该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包括如下步骤:1)把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压缩,并统计其压缩后的长度;2)根据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的不同类型,对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内容重排;3)对经过内容重排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中的包头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包头;4)将所述压缩数据包包头与经过内容重排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中的数据负载拼接在一起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并统计该压缩数据包的长度;5)比较上述步骤1)和步骤4)得到的长度,选择其中长度较短的一个压缩后数据包放入压缩数据缓冲区;6)在压缩数据包的头部设置压缩信息,所述压缩信息包括所述压缩数据的压缩方法与包的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基带帧,其中所述基带帧是采用上述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封装而成;检测该基带帧的帧头以判断该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是否经过压缩;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提取当前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所有压缩数据包,以及下一个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的剩余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压缩数据包;对该完整的压缩数据包进行解压以得到原始数据;将当前基带帧的帧头与所述原始数据拼接在一起,并在当前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原始数据已解压缩。
可选的,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提取当前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以及下一个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的剩余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未压缩数据包;将当前基带帧的帧头与所述完整的未压缩数据拼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未压缩数据包、压缩数据包以及传输数据包为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或其他未指定类型数据包。
可选的,提取压缩数据包中的压缩数据包包头;根据压缩信息中的标志位,选择对剩下的数据进行解压;或只对压缩数据包包头进行解压以得到各个包头,此后将各个包头与其对应的数据负载依照顺序进行重排并拼接以得到原始数据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接收到的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存储于压缩数据缓冲区,并比较两个缓冲区内的数据包的数据长度,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以实现基带帧的传输效率最优化。
2)在基带帧封装过程中,设定超时阈值,当处理一个基带帧封装的时间超过该超时阈值时,停止对未压缩数据包的压缩处理,将当前该压缩数据缓冲区内已存储的压缩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从而避免了因输入的数据包信息冗余度高、压缩效率高而导致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完成一个基带帧的封装,影响基带帧的正常传输。
3)对于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在压缩过程中,先对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内容重排,将其中的包头取出合并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包头,再与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中的数据负载拼接在一起以形成压缩数据包,从而减少运算量,提高压缩效率。
4)在压缩过程中,对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或其他未指定类型数据包,还可将其看作一般数据进行完整压缩。通过比较该方法与上述重排-压缩的方法所得到的压缩数据包长度,选择更优的一种,以提高压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带帧的封装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广播系统未考虑对输入数据进行压缩优化以及适应不同数据类型进行压缩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提供了一种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以实现基带帧的传输效率最优化。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基带帧的封装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1,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
步骤S12:对当前该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
步骤S13:将该压缩数据包替换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已有的压缩数据包;
步骤S14: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其中该待传输数据块的长度为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
步骤S15: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该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是否经过压缩。
本实施例中,在发送端作基带帧封装时,可以设置两个缓冲区,分别为输入数据缓冲区和压缩数据缓冲区,且所述输入数据缓冲区和所述压缩数据缓冲区所能容纳的数据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
在开始传输未压缩数据包时,先清零两个缓冲区。然后,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如步骤S11所述),其中所述未压缩数据包可以是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或其他未指定类型数据包。
然后,如步骤S12所述,对当前该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如步骤S13所述,将该压缩数据包替换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已有的压缩数据包。
具体来说,在接收到第一个未压缩数据包并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后,启用压缩器对该第一个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然后,将该压缩数据包存储于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并替换已有的压缩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尚未存储任何压缩数据包,替换已有的压缩数据包为空数据包。
接下来,接收到第二个未压缩数据包并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后,是将第一个未压缩数据包和第二个未压缩数据包作为整体进行压缩后以形成压缩数据包。然后,再将该压缩数据包存储于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并替换已有的压缩数据包,此时替换的已有的压缩数据包为先前的第一个压缩数据包。
以此类推,依次对当前该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并将该压缩数据包替换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已有的压缩数据包。
接着,如步骤S14所述,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其中,该待传输数据块的长度为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
具体来说,依照上述步骤S11至步骤S13的方式对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处理,直到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
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1)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等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可以选择其中任一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任一个缓冲区内所有的数据包全部在一个基带帧内传输,没有剩余数据包。
2)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具体地,当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数据长度大于压缩数据缓冲区内的数据长度时,说明压缩后的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更少,从而选择压缩数据包(即压缩数据缓冲区内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当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数据长度小于压缩数据缓冲区内的数据长度时,说明压缩后的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反而更大(即没有实现数据压缩,数据包反而多了冗余),这时选择未压缩数据包(即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
如步骤S15所述,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该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是否经过压缩。其中,将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的封装过程可以现有技术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在基带帧的帧头内设置一个标志位(例如CMP,用于告知接收端当前基带帧的传输数据包是否经过了压缩,长度为1比特)。当CMP=0时,表示未启用数据包压缩功能,接收端可根据原有标准对数据域内容进行解析和使用;当CMP=1时,表示启用数据包压缩功能,接收端需把数据域内容先进行解压缩后再行解析和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该待传输数据块的长度为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这样缓冲区内将有一部分数据包(称为剩余数据包)需要放在下一个基带帧中传输,对于该剩余数据包的处理方式如下:
将剩余数据包存储于所选择的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的头部,并将该剩余数据包复制存储到另一个缓冲区的头部。例如,当所选择的缓冲区为输入数据缓冲区时,该剩余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的头部,并复制存储于压缩数据缓冲区的头部。当所选择的缓冲区为压缩数据缓冲区时,该剩余数据包存储于压缩数据缓冲区的头部,并复制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的头部。
进一步地,无论该剩余数据包为未压缩数据包或是压缩数据包,该剩余数据包不再进行压缩。也就是说,在后续输入数据缓冲区内接收新的未压缩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压缩时,不再将存储于头部的剩余数据包进行压缩。
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方式对每一个基带帧进行封装,而每封装完一个基带帧后,将输入数据缓冲区和压缩数据缓冲区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清零。
发明人进一步考虑,若输入的未压缩数据包的信息冗余度高、而压缩效率高、压缩后的数据量很小,将会导致需要很多输入的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才能填满压缩数据缓冲区,从而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基带帧的封装。
因此,基于上述实施例,发明人做了如下改进:
1)设定超时阈值,并在数据缓冲区清零时同时清零计时器;
2)从执行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的步骤开始计时,在计时器达到该超时阈值时,无论压缩数据缓冲区内存储的压缩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是否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将当前该压缩数据缓冲区内已存储的压缩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
3)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该基带帧的帧头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已经过压缩。
通过这样改进,从而避免了因输入的数据包信息冗余度高、压缩效率高而导致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完成一个基带帧的封装,影响基带帧的传输效率。
另一方面,对于对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如下实施方式,即上述步骤S12包括如下步骤:
1)把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压缩,并统计其压缩后的长度;
2)根据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的不同类型,对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内容重排;
3)对经过内容重排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中的包头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包头;
4)将所述压缩数据包包头与经过内容重排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中的数据负载拼接在一起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并统计该压缩数据包的长度;
5)比较上述步骤1)和步骤4)得到的长度,选择其中长度较短的一个压缩后数据包放入压缩数据缓冲区;
6)在压缩数据包的头部设置压缩信息,所述压缩信息包括所述压缩数据的压缩方法与包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内容重排的实施过程是:将每一个未压缩数据包的包头提取出来,将这些包头合并在一起并进行压缩处理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包头;而将每一个未压缩数据包的数据负载提取出来,将这些数据负载合并在一起,但这些数据负载并不做压缩处理,从而减少运算量,提高压缩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压缩方式适用于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对于其他类型的数据包,不进行内容重排,直接对其整体进行压缩处理。对于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也可不进行内容重排,直接对其整体进行压缩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如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2,基带帧的解封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基带帧,其中所述基带帧是采用上述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封装而成;
步骤S22:检测该基带帧的帧头以判断该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是否经过压缩;
步骤S23: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提取当前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所有压缩数据包,以及下一个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的剩余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压缩数据包;
步骤S24:对该完整的压缩数据包进行解压以得到原始数据;
步骤S25:将当前基带帧的帧头与所述原始数据拼接在一起,并在当前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原始数据已解压缩。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到基带帧后,检测该基带帧的帧头以判断该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是否经过压缩。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提取当前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除剩余数据包(若有的话)以外的所有压缩数据包,以及下一个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的剩余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压缩数据包。然后,对该完整的压缩数据包进行解压以得到原始数据;接着,将当前基带帧的帧头与所述原始数据拼接在一起,并在当前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原始数据已解压缩,交由接收端的下一级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其中,对该完整的压缩数据包进行解压以得到原始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41:提取压缩数据包中的压缩信息;
步骤S242:根据压缩信息中的标志位,选择对全部数据进行解压;或只对压缩数据包包头进行解压以得到各个包头,此后将各个包头与其对应的数据负载依照顺序进行重排并拼接以得到原始数据包。
实际上,所述步骤S241和步骤S242是上文实施例中对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的逆过程。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提取当前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以及下一个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的剩余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未压缩数据包;然后,将当前基带帧的帧头与所述完整的未压缩数据拼接在一起,交由接收端的下一级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未压缩数据包、压缩数据包以及传输数据包为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或其他不指定类型的数据包。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
对当前该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
将该压缩数据包替换压缩数据缓冲区中已有的压缩数据包;
当两个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长度都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时,选择其中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其中该待传输数据块的长度为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该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是否经过压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若选择的数据长度较短的缓冲区内存储的所有数据包的长度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则将剩余数据包存储于该缓冲区的头部,并将该剩余数据包复制存储到另一个缓冲区的头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无论该剩余数据包为未压缩数据包或是压缩数据包,该剩余数据包不再进行压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每封装完一个基带帧后,将输入数据缓冲区和压缩数据缓冲区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其他数据包清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设定超时阈值,并在数据缓冲区清零时同时清零计时器;
从执行将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存储于输入数据缓冲区的步骤开始计时,在计时器达到该超时阈值时,无论压缩数据缓冲区内存储的压缩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是否等于或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将当前该压缩数据缓冲区内已存储的压缩数据包作为待传输数据块;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块封装为基带帧,并在该基带帧的帧头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块已经过压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数据缓冲区和所述压缩数据缓冲区所能容纳的数据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基带帧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压缩数据包和压缩数据包为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或其他未指定类型数据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当前该输入数据缓冲区内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包括如下步骤:
1)把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压缩,并统计其压缩后的长度;
2)根据接收到的未压缩数据包的不同类型,对所有未压缩数据包进行内容重排;
3)对经过内容重排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中的包头进行压缩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包头;
4)将所述压缩数据包包头与经过内容重排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中的数据负载拼接在一起以形成压缩数据包,并统计该压缩数据包的长度;
5)比较上述步骤1)和步骤4)得到的长度,选择其中长度较短的一个压缩后数据包放入压缩数据缓冲区;
6)在压缩数据包的头部设置压缩信息,所述压缩信息包括所述压缩数据的压缩方法与包的类型。
9.一种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基带帧,其中所述基带帧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封装而成;
检测该基带帧的帧头以判断该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是否经过压缩;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提取当前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所有压缩数据包,以及下一个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的剩余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压缩数据包;
对该完整的压缩数据包进行解压以得到原始数据;
将当前基带帧的帧头与所述原始数据拼接在一起,并在当前基带帧的帧头内标识该原始数据已解压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提取当前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除剩余数据包以外的所有未压缩数据包,以及下一个基带帧内的传输数据包中的剩余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未压缩数据包;
将当前基带帧的帧头与所述完整的未压缩数据拼接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压缩数据包、压缩数据包以及传输数据包为IP数据包或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或TS包或其他未指定类型数据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带帧的解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完整的压缩数据包进行解压以得到原始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提取压缩数据包中的压缩信息;
根据压缩信息中的标志位,或选择对全部数据进行解压;或只对压缩数据包包头进行解压以得到各个包头,此后将各个包头与其对应的数据负载依照顺序进行重排并拼接以得到原始数据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00441.7A CN107094144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CN201410043596.3A CN104811265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3596.3A CN104811265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0441.7A Division CN107094144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265A true CN104811265A (zh) | 2015-07-29 |
CN104811265B CN104811265B (zh) | 2018-12-18 |
Family
ID=536957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0441.7A Active CN107094144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CN201410043596.3A Active CN104811265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0441.7A Active CN107094144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709414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73623A (zh) * | 2018-01-16 | 2018-06-15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滑动crc的自定义基带帧封装方法 |
CN108228738A (zh) * | 2017-12-13 | 2018-06-29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监测系统实时数据压缩存储方法 |
CN109120687A (zh) * | 2018-08-09 | 2019-01-01 | 深圳市腾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337992A (zh) * | 2022-03-09 | 2022-04-12 | 深圳市华星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节点远距离数据低损传输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5568B (zh) * | 2017-07-06 | 2020-04-10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td-lte中基于概率统计的数据压缩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14370B2 (en) * | 2001-01-26 | 2003-09-02 | Oded Gottesman | Redundant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degraded communication links and/or storing data on media subject to degradation |
CN101771597A (zh) * | 2008-12-26 | 2010-07-07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一种用于现场级工业无线网络的多报文聚合传输方法 |
CN102025983A (zh) * | 2010-09-19 | 2011-04-20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对应的led显示系统 |
CN102591737A (zh) * | 2011-01-13 | 2012-07-18 |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写入与读取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储存装置 |
CN102904954A (zh) * | 2012-10-15 | 2013-01-30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6LoWPAN分片可靠传输方法 |
CN103139222A (zh) * | 2013-03-19 | 2013-06-05 |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psec隧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45307B1 (en) * | 1999-04-30 | 2002-02-05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messages |
JP3613102B2 (ja) * | 1999-12-14 | 2005-01-2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フレーム構成方法、フレーム構成装置およびフレーム構成転送システム |
CN100472526C (zh) * | 2006-06-28 | 2009-03-2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读取方法以及数据检索方法 |
CN101132412B (zh) * | 2007-09-26 | 2010-06-23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iSCSI系统中的报文长度协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645883A (zh) * | 2008-08-08 | 2010-02-1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数据接收方法 |
GB0921668D0 (en) * | 2009-12-10 | 2010-01-27 | Vocality Internat Ltd | Media over IP perfomance enhancement |
JP5313195B2 (ja) * | 2010-03-12 | 2013-10-09 | ミハル通信株式会社 | Rf−ip送受信方法とrf−ip送受信装置 |
US8601324B2 (en) * | 2010-08-02 | 2013-12-03 | Arm Limited | Storage and output of trace data |
CN102882879B (zh) * | 2012-10-08 | 2015-10-0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卫星信道的ip数据压缩传输方法 |
CN103078919B (zh) * | 2012-12-28 | 2016-03-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二次封装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3198105A (zh) * | 2013-03-25 | 2013-07-10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以太网IPSec安全数据库查找装置及方法 |
CN103227802B (zh) * | 2013-05-24 | 2016-06-01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基于udp/tcp协议的多元数据传输方法 |
CN103327027B (zh) * | 2013-06-28 | 2017-02-15 | 清华大学 | 内容中心网络底层实现方法、内容中心网络以及通信方法 |
CN103414956A (zh) * | 2013-08-13 | 2013-11-27 | 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传输控制协议的实时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
2014
- 2014-01-29 CN CN201710300441.7A patent/CN107094144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29 CN CN201410043596.3A patent/CN1048112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14370B2 (en) * | 2001-01-26 | 2003-09-02 | Oded Gottesman | Redundant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degraded communication links and/or storing data on media subject to degradation |
CN101771597A (zh) * | 2008-12-26 | 2010-07-07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一种用于现场级工业无线网络的多报文聚合传输方法 |
CN102025983A (zh) * | 2010-09-19 | 2011-04-20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对应的led显示系统 |
CN102591737A (zh) * | 2011-01-13 | 2012-07-18 |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写入与读取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储存装置 |
CN102904954A (zh) * | 2012-10-15 | 2013-01-30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6LoWPAN分片可靠传输方法 |
CN103139222A (zh) * | 2013-03-19 | 2013-06-05 |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psec隧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8738A (zh) * | 2017-12-13 | 2018-06-29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监测系统实时数据压缩存储方法 |
CN108173623A (zh) * | 2018-01-16 | 2018-06-15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滑动crc的自定义基带帧封装方法 |
CN108173623B (zh) * | 2018-01-16 | 2020-08-14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滑动crc的自定义基带帧封装方法 |
CN109120687A (zh) * | 2018-08-09 | 2019-01-01 | 深圳市腾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120687B (zh) * | 2018-08-09 | 2020-07-24 | 深圳市腾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337992A (zh) * | 2022-03-09 | 2022-04-12 | 深圳市华星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节点远距离数据低损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94144A (zh) | 2017-08-25 |
CN104811265B (zh) | 2018-12-18 |
CN107094144B (zh) | 2021-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2879B (zh) | 一种适用于卫星信道的ip数据压缩传输方法 | |
CN1615618B (zh) | 双向分包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 |
CN102045132B (zh) | 基于重传机制的对头压缩数据包进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92940B (zh) | 一种采用arq机制的头压缩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5991625B (zh) |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811265A (zh) | 基带帧的封装方法及解封装方法 | |
KR101835340B1 (ko) |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 |
CN100512223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同时传输多种类型数据的方法 | |
US8855090B2 (en) | 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14208137B (zh) | 以太帧头的压缩、解压方法和装置 | |
CN101707616B (zh) | 一种用户数据报协议数据包压缩、解压缩的方法及装置 | |
KR102300300B1 (ko) | 헤더 압축을 이용한 패킷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118792B (zh) | 一种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70078916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1350812A (zh)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03973645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01212404A (zh) | 鲁棒头压缩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977402A (zh) | 鲁棒性头压缩中一种上下文重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012314B (zh) | 一种基于dtmb的ip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2118791A (zh) | 一种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215236B (zh) | 鲁棒性头压缩协议层的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1453465A (zh) |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ip包压缩、解压缩方法 | |
CN103634843A (zh) | 数据传输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及移动通信系统 | |
US20050086383A1 (en) | Optimizing the compression efficiency 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 |
WO2018077417A1 (en) | Sequence numbers in multiple protocol layered mobile commun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Room 1018, block B, No. three East Bridg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5,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ERC-DTV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25 Shanghai East Road, Pudong New Area, No. three, No. 101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NERC-DTV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