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8777A -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8777A
CN104808777A CN201410036432.8A CN201410036432A CN104808777A CN 104808777 A CN104808777 A CN 104808777A CN 201410036432 A CN201410036432 A CN 201410036432A CN 104808777 A CN104808777 A CN 104808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action
type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equipment
wear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64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8777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364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877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0122 priority patent/WO20151099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8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8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8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8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动作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人眼的动作;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动作的有效性,其中,动作感应模块,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均设置在头戴式智能设备上。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头戴式智能设备的使用者头部或者面部某至少一个部位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实时监测,并根据实时监测到的距离信息与预设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实现实时判断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有效性。

Description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头戴式设备可集成摄像设备和控制芯片等形成头戴式智能设备(如智能眼镜设备),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功能和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头戴式智能设备的实用性和娱乐性不断增强,现在正逐渐应用于人们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
头戴式智能设备是指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安装软件、游戏等软件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可通过语音或动作操控完成添加日程、地图导航、与好友互动、拍摄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展开视频通话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目前,人机交互多是采用人的肢体语言发送命令信号给计算机,比如用手指通过鼠标发送信号给计算机、通过身体控制游戏、触屏采用手指的点击发送信号等,而头戴式智能设备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或者视觉控制(例如:人眨眼、点头、摇头、语音)的方式,进行查看日历、时间、温度、地理位置,进行语音搜索、视频通话、辨明方向、音乐播放、网页搜索,收发短信或者电子邮件、拍照、摄像等功能,此外,除了上述功能,头戴式智能设备还可以与环境互动,扩充现实,例如:如果看到地铁停运,眼镜会显示地铁停运的原因,并提供替代路线;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查看书评和价格;如果在等朋友,该头戴式智能设备会显示朋友的位置。
随着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实现通过人眼部动作等信息控制头戴式智能设备进行一些操作,但是,并没有一种判断该设备所接收到的动作信息的有效性的方式,就有可能会导致该设备执行所接收到的无效的动作信息,或者将接收到的有效的动作信息忽略,给用户造成不便或者损失,对此,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动作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人眼的动作;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动作的有效性,其中,动作感应模块,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均设置在头戴式智能设备上。
其中,特征信息获取模块至少包括一距离传感器,的距离传感器连续获取距离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当该距离信息在所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内时,确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包括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和比较模块,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分析一预定时间段内获取的距离信息的平均值,并计算实时距离信息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比较模块将差值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进行比较,在允许的变化差值之内认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并且,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包括一距离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与信号分析处理模块相连接,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和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将距离传感器所获取的距离信号转换为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可识别的电信号。
可选地,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可以设置在头戴式智能设备上。
可选地,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可以设置在独立于头戴式智能设备之外的处理单元上,并与头戴式智能设备通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感应人眼的动作,人眼的动作与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按预定规则相对应,用于操纵头戴式智能设备;
获取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
根据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动作的有效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当距离信息在所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内时,确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根据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动作的有效性包括:
分析一预定时间段内获取的距离信息的平均值,并计算实时距离信息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将差值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进行比较,在允许的变化差值之内认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于头戴式智能设备的使用者的头部或者面部的至少一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的检测,并根据该距离信息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实现对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判断。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2a: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2b: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结构示意;
图3a: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3b: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距离感应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a:根据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4b:根据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结构示意;
图5:根据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动作感应模块110,用于感应人眼的动作;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用于根据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动作的有效性,其中,动作感应模块110,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均设置在头戴式智能设备上。
其中,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连续的距离信息,当距离信息在所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内时,确定为动作有效并运行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所获取的距离信息的时间段并不限于上述的一定时间长度内或者设定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连续的距离信息,也可以是该头戴式智能设备进行某一操作过程的时间段内,也可以是在电量等硬件环境允许的全部时间内,并无特殊限制。
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可以获取其他距离信息,并不限于上述的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
例如,以下具体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检测使用者头部或者面部某至少一特征部位的距离信息,并根据该距离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准距离信息的对比结果,判断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操纵信号的有效性。
例如,图2a和图2b所示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100,其中,图2a为该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b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佩戴支撑装置10、距离传感器20、动作传感器30、以及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其中,距离传感器20和动作传感器30均与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相连接,并设置于佩戴支撑装置10上,并且,距离传感器20用于获取该头戴式智能设备当前使用者面部指定部位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并将该距离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动作传感器30用于感应人眼部动作,并将感应到的动作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动作有效性信息判断模块130,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接收表示距离信息的电信号,并计算实时检测到的距离信息与预先分析得到的平均距离信息值的差值,并将表示该差值的电信号与预先存储的允许的距离变化差值范围的电信号进行比较,在表示该差值的电信号落在预先存储的允许的距离变化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则判断在动作传感器30当前所感应到的人眼动作是有效的,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表示的指令信息,否则,认为动作传感器30所检测到的人眼动作无效,将其忽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示出的附图均为示意图,不代表真实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产品的形状、尺寸、以及各个模块的位置。
佩戴支撑装置10佩戴于使用者身上,其将距离传感器20固定于使用者的检测部位,以持续检测该使用者头部或者面部某至少一部位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佩戴支撑装置10佩戴于被检测者的头部,其为眼镜式结构,距离传感器20设置在该眼镜的支架前端部,并与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头戴式智能设备也可以是耳机、帽子、头套等,只要能使距离传感器20与使用者的检测部位在位置上保持相对固定即可,此外,根据需要,该头戴式智能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在具有显示屏的情况下,距离传感器20将检测到的距离信息传送至显示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该距离信息。
此外,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动作感应模块110、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其中,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包括距离感应模块121,信号调制模块122、通信模块123,并且,距离感应模块121、信号调制模块122、通信模块123依次顺序电连接。
在动作感应模块110感应到人眼动作的情况下,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即开始获取该距离感应模块121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当前使用者面部指定部位之间的距离,直到动作感应模块110感应不到人眼动作或者接收到操作结束指令时,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停止感应距离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感应距离信息的时间也可以是某一操作进行的时间范围内,也可以是电量等硬件环境允许的全部时间内,总之,只要动作感应模块110感应到人眼动作,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就应该伴随着距离信息的检测,从而实现对某一操作进行中动作有效性的监测。
其中,距离感应模块121用于感应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信息,其中,如图3b所示,距离感应模块121进一步包括发射单元211、接收单元212、计算单元213,并且,发射单元211、接收单元212,均与计算单元213电连接。
其中,发射单元211用于发出距离测量信号,接收单元212用于接收经由目标物反射的距离测量信号,计算单元213用于根据其间距离测量信号往返所用时间计算距离感应模块21与目标物的距离值。在本实施例中,发射单元211优选地可为具有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发射器,用以发射激光作为距离测量信号,但本发明非以此为限,发射单元211也可为红外线发射器,用以发射红外线作为距离测量信号,或者发射单元211可为超声波发射器,用以发射超声波作为距离测量信号,或是以其他光波或声波进行距离测量,并且,计算单元213会根据不同性质的距离测量信号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采取向对应的计算方式。
距离感应模块121将感应到的距离信号传送至信号调制模块122,信号调制模块122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通过通信模块123传送至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
在本实施例中,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包括信号分析处理模块131和比较模块132,信号分析处理模块131分析一预定时间段内所接收到的距离信号的平均值,并计算实时接收到的距离信号(经信号调制模块处理过的电信号)与所述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比较模块132将该差值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范围进行比较,在允许的变化差值范围之内认定动作感应模块110当前所感应到的人眼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反之,则认为该动作无效,忽略该动作。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比较模块132也可以将实时接收到的距离值与信号分析处理模块131预先分析得到一预定时间段内的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进行比较,在实时接收到的距离值大于预先分析得到的距离的最大值、或者小于预先分析得到的距离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认定当前动作感应模块110所感应到的人眼动作无效,忽略该动作,反之,如果实时接收到的距离值小于预先分析得到的距离的最大值、并且大于预先分析得到的距离的最小值,则认定为动作感应模块110当前接收到的人眼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人眼动作所对应的操作指令。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比较模块132可以进一步包括可调电阻(未示出)和调节件(未示出),其中,可调电阻用于调节临界值电压信号,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件来改变可调电阻的电阻值,以调节临界值电压信号。
此外,比较模块132还包括存储体温信息的存储单元(图未示出),用于存储预设的距离信息允许变化差值。
此外,比较模块13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未示出),该信息采集单元连接于存储单元,用于在首次使用该头戴式设备,或者,该头戴式智能设备要更换使用者的情况下,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采集,在该信息采集单元接收到信息采集指令的情况下,需要一定时间(例如:3分钟)的用户身份信息的读取与保存过程,在这段时间内,该信息采集单元模块连续读取当前使用者面部某指定部位与距离感应模块121之间的距离信息,并记录该距离信息在该时间段内的整体变化趋势,并根据该变化趋势确定距离信息的允许变化差值范围,并将表示该允许变化差值范围的电信号存储于存储单元中。
此外,如图4a和图4b所示为又一可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200,其与上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100的区别在于: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200进一步包括报警模块40。报警模块40和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40通过通信接口(图未标示)和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相连接。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通过实时距离信息值与预先存储的平均距离值之间的差值与预设允许变化差值范围的比较结果来控制报警模块40的启动或停止。具体地,比较模块132将实时距离信息值与平均距离值之间的差值与预设允许变化差值范围进行比较,当该差值大于预设允许变化差值范围中的最大临界值时,比较模块132输出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传送至报警模块40,并相应地控制报警模块40启动或停止。
此外,在再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20包括一距离传感器124和信号调理电路125,距离传感器124的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调理电路125的输入端连接,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包括信号分析处理模块131和比较模块132,其中,信号调理电路125的输出端与信号分析处理模块131相连接,信号调理电路125用于将距离传感器124所获取的距离信号转换为信号分析处理模块131可识别的电信号。
具体地,信号调理电路125用于把模拟信号变换为用于数据采集、控制过程、执行计算显示读出或其他目的的数字信号。距离传感器121测量使用者头部或面部某至少一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某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但由于传感器信号不能直接转换为数字数据,这是因为传感器输出是相当小的电压、电流或电阻变化,因此,在变换为数字信号之前必须进行放大、缓冲或定标模拟信号等,也就是调理过程,使其适合于模/数转换器(ADC)的输入,然后,ADC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并把数字信号送到MCU或其他数字器件,以便用于系统的数据处理。信号分析处理模块131与信号调理电路125电连接,分析预设时间内所获取的距离信息的平均值,并计算接收到的由信号调理电路125发送的距离传感器124感应到的实时距离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信号,并将该差值信号传递给比较模块132,比较模块132将接收到的差值信号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进行比较,在判断接收到的差值不超出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时,则认为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对应的操作,反之,则认为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无效,忽略该动作。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130可以设置在该头戴式智能设备上,也可以设置在独立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之外的处理单元上,并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通讯连接,其中,通讯连接的方式包括wifi、蓝牙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方法。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610,感应人眼的动作,人眼的动作与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按预定规则相对应,用于操纵头戴式智能设备;
步骤S620,获取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
步骤S630,根据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动作的有效性。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当距离信息在所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内时,确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根据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动作的有效性包括:
分析一预定时间段内获取的距离信息的平均值,并计算实时距离信息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将差值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进行比较,在允许的变化差值之内认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获取的距离信息也可以是其他距离信息,并不限于上述的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
可以理解,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通过人的眼部动作信息等发送操纵指令来完成某些操作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完善,在解放人双手的同时,也存在弊端,比如,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对头戴式智能设备所接收的到的动作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执行了无效的动作信息、或者忽略了有效的动作信息,都会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损失,所以,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实现对头戴式智能设备的使用者的至少一特征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实时监测,通过实时了解到该距离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距离范围信息的比较,可以实现对接收到的动作信息进行有效性判断,例如以下场景:
(场景一)例如,用户应用头戴式智能设备登陆某购物网站购买多个商品,并且,通过眨眼动作指令传递购买信息,在预定时间内,如果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所检测到的距离信息连续且波动范围没有超出预设范围,则判定此期间该设备所接收到的眨眼动作指令有效,用户可以在此期间买多个产品(假如次眨眼指令表示一次购买信息),如果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所检测到的距离信息不连续、或者波动超出了预定范围,则判断此后、直到重新接收到有效的操作指令之前所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无效,不能应用该指令传递购买信息,从而使用户顺利地完成购买任务。
(场景二)用户使用头戴式智能设备观看视频或者查阅文件,用户通过眨眼、或者瞪眼等眼部动作控制该文件的打开、关闭、或者快进、快退、上下翻页等,此时,也可以通过上述的动作有效性判断方式来保证该文件查阅者的查阅动作是否有效,例如,在一预设时间内(可以是用户观看某段视频、或者查阅某个文件的时间),如果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所检测到的距离信息连续且波动范围没有超出预设范围,则判定此期间该设备所接收到的眨眼动作指令有效,用户可以在此期间连续地观看该视频或者查阅该文件,如果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所检测到的距离信息不连续、或者波动超出了预定范围,则判断此后、直到重新接收到有效的操作指令之前所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无效,关闭当前正在播放的视频、或者文件。
此外,上述的头戴式智能设备可以是眼镜、也可以是帽子、耳机、头套等等。
此外,在首次使用该头戴式设备,或者,该头戴式智能设备要更换使用者的情况下,需要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采集,该功能可以由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实现,也可以新增信息采集模块,在该模块接收到信息采集指令的情况下,需要一定时间(例如:3分钟)的用户身份信息的读取与保存过程,在这段时间内,该模块连续读取当前使用者头部或者面部的某至少一部位与头戴式智能设备指定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并记录该距离信息在该时间段内的整体变化趋势,并根据该距离信息以及变化趋势确定允许的距离变化范围,正常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距离信息在某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出现剧烈变化,超出该波动范围,但是,只要该剧烈变化持续时间非常短,或者仅仅是一个时间点出现的,并且变化恢复后,该信息的整体变化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则仍然认为该情况满足动作有效性验证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特征信息获取模块所获取的距离信息可以是一次眼部动作之前、或者之后、或者包含该眼部动作在内的一段时间内的距离信息,也可以是两次或者多次眼部动作之间的时间段内的距离信息,总之,检测距离信息的目的是保证在该动作指令的过程中并没有更换使用者,所以,只要检测到使用者的眼部动作,便需要伴随着对距离信息的持续检测,检测距离信息的时间点、时间长度,并无过多限制。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可以继续增加省电装置,该装置用于在特征信息获取模块持续一定时间(比如:5分钟)内都检测不到预设范围内的距离信息,则可以默认为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离开人体,或者使用出现异常,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对头戴式智能设备的使用者头部或者面部某至少一个部位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实时监测,并根据实时监测到的距离信息与预设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实时判断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有效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作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人眼的动作;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动作的有效性,其中,所述动作感应模块,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信息获取模块至少包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连续获取所述距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当所述的距离信息在所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内时,确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包括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和比较模块,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分析一预定时间段内获取的距离信息的平均值,并计算实时距离信息值与所述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比较模块将所述差值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进行比较,在允许的变化差值之内认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包括一距离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与信号分析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将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获取的距离信号转换为所述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可识别的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设置在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有效性判断模块设置在独立于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之外的处理单元上,并与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通讯连接。
8.一种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人眼的动作,所述人眼的动作与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按预定规则相对应,用于操纵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
获取人体头部或面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上相应部位之间的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动作的有效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当所述距离信息在所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内时,确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信息包括预设时间范围内、或预设的动作间隔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距离信息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动作的有效性包括:
分析一预定时间段内获取的距离信息的平均值,并计算实时距离信息值与所述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进行比较,在允许的变化差值之内认定为动作有效并允许执行该动作所代表的所述头戴式智能设备的操作指令。
CN201410036432.8A 2014-01-24 2014-01-24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4808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6432.8A CN104808777B (zh) 2014-01-24 2014-01-24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PCT/CN2015/070122 WO2015109938A1 (zh) 2014-01-24 2015-01-05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鉴权信息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6432.8A CN104808777B (zh) 2014-01-24 2014-01-24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8777A true CN104808777A (zh) 2015-07-29
CN104808777B CN104808777B (zh) 2018-01-19

Family

ID=5369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6432.8A Active CN104808777B (zh) 2014-01-24 2014-01-24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87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9548A (zh) * 2015-11-19 2016-01-27 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媒介监测人员主动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和方法
CN105892639A (zh) * 2015-12-01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对虚拟现实vr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086223A1 (zh) * 2016-11-08 2018-05-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3796A (zh) * 2011-07-25 2012-03-28 金宇 基于眨眼特征提取的控制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拍摄眼镜
CN102893236A (zh) * 2010-07-20 2013-01-23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临近检测
US20130021225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Google Inc. Nose Bridge Sensor
CN103500012A (zh) * 2013-10-17 2014-01-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头戴式眼动数据获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3236A (zh) * 2010-07-20 2013-01-23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临近检测
US20130021225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Google Inc. Nose Bridge Sensor
CN102393796A (zh) * 2011-07-25 2012-03-28 金宇 基于眨眼特征提取的控制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拍摄眼镜
CN103500012A (zh) * 2013-10-17 2014-01-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头戴式眼动数据获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9548A (zh) * 2015-11-19 2016-01-27 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媒介监测人员主动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和方法
CN105892639A (zh) * 2015-12-01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对虚拟现实vr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086223A1 (zh) * 2016-11-08 2018-05-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US11112848B2 (en) 2016-11-08 2021-09-07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VR headset with pressure sensor and distance sens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R heads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8777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8772A (zh) 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08774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US201800889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senting instructional content
CN104808771A (zh) 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08780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EP31634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event signal and imag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vision sensor for transmitting event signal to storing apparatus
KR20190017548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머신 러닝을 이용한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방법
CN104809380A (zh) 头戴式智能设备及其使用者的身份一致性的判断方法
KR102412523B1 (ko) 음성 인식 서비스 운용 방법,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서버
CN105978785A (zh) 通知数据的预测性转发
CN108574515B (zh) 一种基于智能音箱设备的数据分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698016A1 (en) Adaptive notifications
KR20170110919A (ko) 지능형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4808775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鉴权信息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9410950A (zh) 一种烹饪设备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59676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stress relief by same
CN104808777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EP2614631A1 (en) User device, server,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setting system
US20170364324A1 (en) Portab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4808773A (zh) 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和方法
KR10239959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4809370B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的鉴权信息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08781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09372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鉴权信息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WO2015109938A1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鉴权信息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Yingli

Inventor before: Request for anonymity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