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9808A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99808A CN104799808A CN201510218422.0A CN201510218422A CN104799808A CN 104799808 A CN104799808 A CN 104799808A CN 201510218422 A CN201510218422 A CN 201510218422A CN 104799808 A CN104799808 A CN 1047998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ess surface
- stress
- stressed member
- force mechanism
- auxiliary fo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该辅助受力机构可应用在具有操纵杆且通过操纵杆调节操作台的检查装置上,通过在内受力件的外侧设置第一受力面和第二受力面,在外受力件的内侧设置第三受力面和第四受力面,内受力件与外受力件之间形成弯折的第一容手位和第二容手位,从而给操作者提供了直接受力的部位,操作者可以通过单手分别挤压第一受力面、第二受力面、第三受力面或第四受力面实现操作台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移动,并组合得到所需的移动幅度。在移动调节过程中,由于有受力点,调节所需的力量显著减小,省时省力,且易操控,便于操作者快速掌握调节技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医师等检查者在进行眼科等部位的局部成像检查操作时,往往需要手动对检查装置或装置的关键部分在四个水平方向进行大幅度移动和微幅度移动调节,以下简称为大调和微调。如日本拓普康TRC-NW8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传统的眼科检查装置上普遍设有一操纵杆结构,可以实现大调和微调的需要。该类装置的操纵杆是把移动的大调和微调融合在一起,虽然已经实现了移动调节的相关需求,但往往需要检查者进行长期练习和使用才能习惯和熟练掌握。对于该类检查装置,检查者单纯操作操纵杆,一般只能进行微调;进行大调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推动操作台进行调节,费力,且力度不易控制,调节繁琐;另一种是将操纵杆推到需要移动方向的最底位置,然后由操作杆带动整体进行大调。而通过操纵杆大调移动到相应检查位置后,如果还需要再改变位置进行微调,那么操纵杆推向最底位置的那个方向上的微调则受限。为避免微调受限,进行大调时需要保持操纵杆基本与操作台垂直,采用直接移动操作台的方式进行大调。而要保持操纵杆垂直,那么单手着力点受限,操作时就需要:用手保持操纵杆在垂直状态下单手使用足够的力量,通过操作台进行大调操控,力量不足或操控不佳,大调操控结果就差;或者使用另一手辅助进行大调操控,这样操作非常不便。操纵杆在绝对垂直时力作用在操纵杆上是无法移动设备的,操纵杆必须与移动方向成一定的夹角,有足够的作用力才能使设备移动,但操作时需要操纵杆接近垂直,那么就要求作用力必须足够大。
正是操纵杆将两种移动功能融合在一个结构上,不仅让初学者的培训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目标,也很难进行推广,实际移动操作时也很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检查者对具有操纵杆的检查装置进行调节的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一种辅助受力机构,包括:
内受力件,外侧设有第一受力面和第二受力面;以及
外受力件,设在所述内受力件的外侧,所述外受力件的内侧设有第三受力面和第四受力面;
所述第三受力面与所述第一受力面相对设置,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容手位;所述第四受力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相对设置,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容手位;所述第一容手位相对所述第二容手位弯折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受力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为一体成型的连续结构,和/或所述第三受力面与所述第四受力面为一体成型的连续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受力面或所述第一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或所述第二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垂直设置,和/或所述第三受力面或所述第三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与所述第四受力面或所述第四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受力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内受力件与所述外受力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受力面、所述第三受力面及所述连接件配合围成槽状的所述第一容手位;所述第二受力面、所述第四受力面及所述连接件配合围成槽状的所述第二容手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受力件、所述外受力件及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受力件与所述外受力件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吸盘或胶粘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受力面、所述第二受力面、所述第三受力面及所述第四受力面中的至少一个受力面的外侧设有弹性缓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受力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受力件的高度。
一种检查装置,包括机架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操作台、操纵杆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所述操作台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操纵杆在所述机架上移动,所述辅助受力机构固定在所述操作台上且靠近所述操纵杆设置。
上述辅助受力机构可应用在具有操纵杆且通过操纵杆调节操作台的检查装置上,通过在内受力件的外侧设置第一受力面和第二受力面,在外受力件的内侧设置第三受力面和第四受力面,内受力件与外受力件之间形成弯折的第一容手位和第二容手位,从而给操作者提供了直接受力的部位,操作者可以通过单手分别挤压第一受力面、第二受力面、第三受力面或第四受力面实现操作台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移动,并组合得到所需的移动幅度。在移动调节过程中,由于有受力点,调节所需的力量显著减小,省时省力,且易操控,便于操作者快速掌握调节技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辅助受力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辅助受力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辅助受力机构的仰视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辅助受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辅助受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一实施方式的辅助受力机构100主要用于固定在具有操纵杆的检查装置上,并靠近操纵杆设置。该检查装置包括机架及位于机架上的操作台和操纵杆,操作台能够通过直接调节操纵杆相对机架移动,实现位置的大调和微调。本实施方式的辅助受力机构100主要包括内受力件110、外受力件120、连接件130及固定件140。
内受力件110的外侧设有第一受力面112和第二受力面114。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为一体成型的连续结构,也即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构成连续的受力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均为局部向外凸出的曲面,二者连接构成类似V字形的连续受力面,在连接处采用圆弧结构过渡,便于操作者手握,且第一受力面112的多个切平面中至少存在一个切平面与第二受力面114的多个切平面中的一个切平面垂直,如第一受力面112在凸出部位的顶部的切平面与第二受力面114在凸出部位的顶部的切平面相垂直,这样有利于操作者的手指部和手掌部在两个垂直方向(如后、左方向)上分别对内受力件110施加拉力或推力,并最终带动操作台在相应的方向上移动。
外受力件120设在内受力件110的外侧。外受力件120的内侧设有第三受力面122和第四受力面124。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即第三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构成连续的受力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均为局部凹陷的曲面,二者连接构成类似V字形的连续受力面,便于操作者的手指部和手掌部分别施展推力。进一步,第三受力面122的多个切平面中至少存在一个切平面与第四受力面124的多个切平面中的一个切平面垂直,如第三受力面122在凹陷部位的底部的切平面与第四受力面124在凹陷部位的底部的切平面相垂直,这样有利于操作者在两个方向(如前、右方向)上向外推外受力件120,并最终带动操作台在相应的方向上移动。
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也可以为分立的结构,第三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也可以为分立的结构,以内受力件110为例,相应的,内受力件110可以至少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设有该第一受力面112,另一部分设有该第二受力面1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受力面112和第二受力面114也可以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第一受力面112和第二受力面114呈一定的夹角设置,如60°~120°之间的夹角等,优选为90°夹角;或者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平面与曲面相结合的形状;第三受力面112与第四受力面114的形状同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受力面122与第一受力面112相对设置,之间的间隙形成可供操作者手指部放入的第一容手位102。第四受力面124与第二受力面114相对设置,之间的间隙形成可供操作者手掌部放入的第二容手位104。第一容手位102相对第二容手位104弯折设置,即第一容手位102与第二容手位104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如60°~120°之间的夹角等,操作者可以根据调节需要,控制手指部的内、外侧与手掌部的内、外侧分别挤压第一受力面112、第二受力面114、第三受力面122或第四受力面124,由于内受力件110和外受力件120分别固定在操作台上,因而可以带动操作台在机架上移动,实现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的调节,并组合得到所需的调节幅度。
第一受力面112及第二受力面114的高度小于第三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的高度,并且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的高度以及整个内受力件110的高度满足使手指部的至少拇指与食指露出,如可以设置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的高度为人体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并拢的高度,第三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的高度为整个手掌的宽度等,从而操作者将手部放入第一容手位102和第二容手位104后,可以通过挤压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实现对检查装置大调,拇指和食指可自由活动以控制操纵杆对检查装置进行微调,而不必再将手部抽出。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对检查装置进行位置调节时,通过该辅助受力机构100实现大调,原始的操纵杆只用于微调,将大调和微调分开,一只手就可以操作,并且操作起来省时省力。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受力件110设计小巧,其上还设有第一辅助受力面116和第二辅助受力面118。第一辅助受力面116用于供操作者手指的指尖按压,第二堵住受力面118用于供操作者手掌的末端按压。第一辅助受力面116和第二辅助受力面118可以提供辅助受力点,可以配合对外受力件120进行挤压,在向前和向右调节时,达到省力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的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均为V型的脊状结构,可以采用柔性塑料等制作成型。内受力件110和外受力件120在脊状结构的两端采用圆弧形结构,且内受力件110两端的圆弧形结构形成第一辅助受力面116和第二辅助受力面118。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内受力件110上具有第一受力面112和第二受力面114,外受力件120上具有第二受力面122和第三受力面124,且第一容手位102相对第二容手位104弯折设置,能够通过挤压第一受力面112、第二受力面114、第二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实现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调节即可。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受力面112、第二受力面114、第三受力面122及第四受力面124的至少一个受力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图未示),或者第一受力面112、第二受力面114、第三受力面122及第四受力面124的至少一个受力面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以优化操作者的调节体验。
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之间通过连接件130连接。连接件130的宽度略大于人手掌的厚度,如可以设置为2~3cm。第一受力面112、第三受力面122及连接件130配合围成槽状的第一容手位102;第二受力面114、第四受力面124及连接件130配合围成槽状的第二容手位104。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受力件110、外受力件120及连接件13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辅助受力机构100也可以没有连接件130,该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为分立的结构,直接固定在检查装置的操作台上,与操作台的台面配合形成槽状的第一容手位102和第二容手位104。
固定件140设在内受力件110、外受力件120与连接件130的底部,可以为吸盘或胶粘件等。该辅助受力机构100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固定件140固定在操作台的台面上,使用结束之后也可以从台面上拆除。通过设置固定件140,可以将该辅助受力机构100直接应用在相应的检查装置上,实用性强。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辅助受力机构100也可以没有固定件140,相应的,可以采用焊接、胶水粘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直接固定在台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均为平面对称的结构,因而在操作时,左、右手均可使用。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也可以针对左、右手分别设计。
此外,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受力面112与第二受力面114之间的角度采用可调式设计,如可以将内受力件110的两部分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并针对不同的操作者的习惯,设置多个角度档位;第三受力面122与第四受力面124同理。
该辅助受力机构100可应用在具有操纵杆且通过操纵杆调节操作台的检查装置上,通过在内受力件110的外侧设置第一受力面112和第二受力面114,在外受力件120的内侧设置第三受力面122和第四受力面124,内受力件110与外受力件120之间形成弯折的第一容手位102和第二容手位104,从而给操作者提供了直接受力的部位,操作者可以通过单手分别挤压第一受力面112、第二受力面114、第三受力面122或第四受力面124实现操作台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移动,并组合得到所需的移动幅度。在移动调节过程中,由于在台面上有受力点,调节所需的力量显著减小,省时省力,且易操控,便于操作者快速掌握调节技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受力件,外侧具有第一受力面和第二受力面;以及
外受力件,设在所述内受力件的外侧,所述外受力件的内侧具有第三受力面和第四受力面;
所述第三受力面与所述第一受力面相对设置,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容手位;所述第四受力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相对设置,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容手位;所述第一容手位相对所述第二容手位弯折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为一体成型的连续结构,和/或所述第三受力面与所述第四受力面为一体成型的连续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面或所述第一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或所述第二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垂直设置,和/或所述第三受力面或所述第三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与所述第四受力面或所述第四受力面的至少一个切平面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内受力件与所述外受力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受力面、所述第三受力面及所述连接件配合围成槽状的所述第一容手位;所述第二受力面、所述第四受力面及所述连接件配合围成槽状的所述第二容手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受力件、所述外受力件及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受力件与所述外受力件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吸盘或胶粘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面、所述第二受力面、所述第三受力面及所述第四受力面中的至少一个受力面的外侧设有弹性缓冲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受力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受力件的高度。
10.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操作台、操纵杆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受力机构,所述操作台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操纵杆在所述机架上移动,所述辅助受力机构固定在所述操作台上且靠近所述操纵杆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8422.0A CN104799808B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8422.0A CN104799808B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9808A true CN104799808A (zh) | 2015-07-29 |
CN104799808B CN104799808B (zh) | 2017-05-24 |
Family
ID=5368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18422.0A Active CN104799808B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99808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58232A (en) * | 1987-08-31 | 1989-03-06 | Canon Kk | Up-and-down moving mechanism of ophthalmic machine |
JP2009072513A (ja) * | 2007-09-25 | 2009-04-09 | Topcon Corp | 眼科装置 |
CN103371797A (zh) * | 2012-04-13 | 2013-10-30 | 株式会社拓普康 | 眼科装置 |
CN104068989A (zh) * | 2013-03-25 | 2014-10-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手指辅助装置 |
CN204909381U (zh) * | 2015-04-30 | 2015-12-30 | 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
2015
- 2015-04-30 CN CN201510218422.0A patent/CN1047998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58232A (en) * | 1987-08-31 | 1989-03-06 | Canon Kk | Up-and-down moving mechanism of ophthalmic machine |
JP2009072513A (ja) * | 2007-09-25 | 2009-04-09 | Topcon Corp | 眼科装置 |
CN103371797A (zh) * | 2012-04-13 | 2013-10-30 | 株式会社拓普康 | 眼科装置 |
CN104068989A (zh) * | 2013-03-25 | 2014-10-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手指辅助装置 |
CN204909381U (zh) * | 2015-04-30 | 2015-12-30 | 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9808B (zh) | 2017-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60300196T2 (de) | Rotierender Gelenkarm für eine chirurgische Ablage | |
EP1962732B1 (de) | Fingerprothese sowie handprothese | |
WO2007076764A3 (de) | Handprothese mit zwei antriebsvorrichtungen | |
EP1890779B1 (de) | Golftrainingshandschuh | |
EP2085062A3 (en) | Push handle with pivotable handle post | |
EP1568344A3 (en) | Massage unit and massage machine of chair type having the unit | |
ATE548002T1 (de) | Handprothese mit gelenkig ausrichtbaren fingern | |
CN204839666U (zh) | 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钛夹钳剪刀 | |
JP2014527422A (ja) | 腹腔鏡手術用グラスパ | |
EP2510988A3 (en) | Game controller with interchangeable controls | |
EP2085063A3 (en) | Push handle with rotatable user interface | |
EP1975504A3 (en) | Flashlight | |
EP1621682A3 (de) | Umschlaggerät | |
EP3115863A2 (de) | Steuerelement | |
CN204909381U (zh)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
GB2113543A (en) | Pivotal connection | |
CN104799808A (zh) | 辅助受力机构及含有该辅助受力机构的检查装置 | |
CN103598958B (zh) | 一种摆位器 | |
DE102018127090A1 (de) | Handgeführtes Reinigungsgerät | |
EP3530241A1 (de) | Zervikal-orthese mit einem u-förmigen rahmen | |
CN209107992U (zh) | 一种可交互式四杆并联脚踝康复训练机器人 | |
DE102011051445A1 (de) | Chirurgisches Instrument | |
EP3560404A1 (de) | Reinigungsgerät | |
CN104589360A (zh) | 伸缩取拿器 | |
EP2263574A1 (de) | Medizinisches Instru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