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6040A -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96040A CN104796040A CN201510220480.7A CN201510220480A CN104796040A CN 104796040 A CN104796040 A CN 104796040A CN 201510220480 A CN201510220480 A CN 201510220480A CN 104796040 A CN104796040 A CN 1047960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
- wheel
- motion
- magnetic field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有两种应用方法,一个是应用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上,把现在的转子由轴承固定磁体旋转的一个整体分成磁体部分和机械部分两部分,对分离后的磁体进行预制,利用磁体悬浮技术实现轨迹控制,实现磁体像地球一样自转的惯性运动,解决机械摩擦并能提供产生电能的变化的磁场,为一种“转子无触点运动新型发电机”。另一个是通过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上应用进一步扩展应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利用这种新型发电机产生电能的磁体运动产生变化的磁场环节,应用磁场控制的磁制转轮具有质量和旋转速度产生的重力的大小变化值,作为改变飞行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装置,是一种 “利用地球引力场飞行的动力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它的应用会产生一种可以产生电能的航空航天的动力装置,本装置具体应用属于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和航空航天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形的物体的原子,都是由带正电和带负电的电荷构成的。有形的物质中储存大量的电荷,电能和核能一样存在物体之中,这就是电磁感应定律中电流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成比例有关的原因。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定质量的物体含有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开发物体中的电能和开发物质的核能一样必须有具体的方式方法。现在开发有形的物质中的电能,应用在社会实践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它的具体应用表现在今天的发电机上。由于,今天应用电磁感应定律是采用机械轴来控制磁体与导体的相对运动轨迹方法的不当,不能充分表现电作为一种能量是自然物体中固有的,它更不是现代物理学理论中依靠能量转化来的。根据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只要导体与磁体相对运动,或者导体在变化的磁场中,导体中就有电动势,闭合的导体内就有电流。就是说,电能的产生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空间上变化的磁场有关,至于怎样保持相对运动的方式无关,它可以是现在的风能,火力,水力,核能发电等等。根据惯性定律,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克服摩擦保持磁体与导体的匀速运动状态。所以,保持磁体和导体相对运动除机械轴控制磁体旋转轨迹的方法,还有效法行星运动用磁场来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方法。根据原子理论,原子核都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从原子理论可以说有形的物质中存在巨大的电能。现在,开发原子的核能,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是生产实践证明具有核污染。然而避开核污染如何开发物质中的电能与开发核能是相同的理论,这一具有前沿性的观点目前国内外还没见报道。利用本人申报的专利“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中各种结构不同特点,专利号为ZL2013200968916,可以实现开发物质中的电能,具体应用在尚无先例的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和航空航天飞行器上,将具有重大科学理论的实验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机械摩擦和空气阻力以及物体无限运动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应用会产生不同的产品,新的产品表现的不同功能具有强烈的发展和创新,表现的积极意义也是对它的补充和完善。具体提供一种可产生电能的航空航天的动力装置。这个可产生电能的航空航天动力的装置,可应用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技术领域,表现为“转子无触点运动新型发电机”;也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地球引力场飞行的动力装置”。就是这种新的航空航天的动力装置,不仅具有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发电机的发电功能,与两个行业现有的产品相比都表现了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发电机上,是改进机械做永磁体发电机转子,使现在的发电机的转子的机械转动为惯性转动。把现在的转子由轴承固定磁体旋转的一个整体分成磁体部分和机械部分两部分,对分离后的磁体进行预制,利用磁体悬浮技术实现轨迹控制,从而实现磁体像地球一样自转的惯性运动,是解决机械摩擦并能提供产生电能的变化的磁场。是机械制造原理中能量转化不使用机械轴承的重大改革。是在现阶段能量的产生和转化过程中,没有摩擦高效节能的实现物体惯性运动的装置。由于这个装置不以当今能量转化理论为指导,而是利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惯性运动的物质周围空间存在变化磁场与导体中的电荷相互作用,可以产生运动的电流为根据,说明电作为一种能量普遍存在有形的物体之中,不使用今天的机械轴控制磁体的运动轨迹,利用磁场控制磁体运动轨迹效法地球运动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装置是可以用来改进今天的发电机产生电能的磁体运动产生变化的磁场环节,改进的发电机将广泛地应用在机械文明的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中能源的需要,最终将应用在飞行器航天航空领域。飞行器是利用这个装置中,应用磁场控制的磁制转轮具有质量和旋转速度产生的重力的大小变化值,作为改变飞行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装置。也就是,飞行器是利用这个装置中转轮的速度变化产生力的大小变化为动力。是利用论证磁悬浮列车中地球场与不同运动速度物体之间产生变化的重力值的实验事实为根据,用自然力不断改变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做到航空航天动力的新方法。是解决社会生产实践的机械能转化克服摩擦并产生能量的新方法,也是解决机械各领域和航空航天所需的能源和动力的装置。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只考虑磁场如何控制磁轮的转动轨迹,产生变化的磁场产生电能;而飞行器要考虑转动的磁轮提供的磁场,使控制磁轮的磁体受力多大才能使这个装置为一个整体。显然,在设计理念和采取的方法会有质的区别,飞行器使这一装置应用产生电能的变化的磁场有了进一步的应用,表现在变化的磁场与磁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更加突出,使本装置提供的变化的磁场发电作用增加了磁力作用,应用范围变大,制造构思环节增大。强调和增加的磁力作用在生产应用上表现了完全是不同的领域,增加的环节使产品具有发电功能,也将有磁场使磁体受力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不同使用功能。这一新发明将使现在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有了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采用飞行器的技术方案会使发电机应用范围由静止发电变成可为行走的车船等行走的工具提供动力,大大的拓宽了发电机的制造和实用范围。
本发明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磁体在磁场中会产生受力这一事实,如果在我们设计的圆周磁场中,使磁个体受力为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地球场的重力作用下,在有限的圆周内来完成这一过程,磁力是很难完成的控制的。所以,我们设计通过控制磁轮的办法,来解决高速旋转的磁体具有惯性产生的离心力,把离心力通过轮的办法由轮的结构转化掉,利用今天的成熟的磁悬浮技术效法地球自转或者陀螺自旋。通过磁制十字轮上下解决重力和左右控制解决离心力。通过利用磁悬浮技术克服重力,用左右表示的平面控制,立体的控制十字磁轮,是可以实现磁体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也就由磁体构成磁轮,通过控制磁轮的自转运动,达到控制与轮构成一体的物体圆周运动轨迹控制。从而建立磁场在不同空间上对磁制转轮的力的作用,实行对其自转轨迹控制,通过对磁轮的控制达到对其上的物体也就是为了应用的需要在旋转磁轮上可以安装发电装置产生电磁场增加磁场强度的圆周运动的轨迹控制。同时,利用磁制转轮提供的磁场会对提供磁场控制转轮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使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在磁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整体,其中转轮的速度是可控的,它不仅提供了可产生电流的变化磁场,它同时也会与地球场作用产生不同的受力,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具体提供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由每一个具体的磁体提供的磁场作为一个单位构成不同的磁体。这些磁体是由环形磁体、磁轮组成,所述的环形磁体是由多个条形磁体构成,包括内环形磁体、外环形磁体、上环形磁体、下环形磁体。所述的磁轮是由多个条形磁体构成,包括单磁体磁轮、双磁体磁轮、十字磁轮、T形磁轮、L形磁轮等。磁轮置于环形磁体之间受控于环形磁体。转动的磁轮轨迹控制是通过不会产生摩擦的磁场对磁体的受力完成的。这个力由磁个体运动的向心力,在形成磁轮的整体受力却表现为关于磁轮圆心的对称平衡力,使磁轮受力合力为零,使磁轮的转动为惯性状态。也就是,磁体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在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大小是关于圆周运动的原点对称的,向心力的合力为零是保持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我们通过有目的的磁场分布对磁轮的受力也关于圆心对称使磁轮受力合力为零,从而实现磁轮的惯性运动轨迹控制。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有两种应用方法,一个是应用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上,这一装置是改进机械做永磁体发电机转子,把现在的转子由轴承固定磁体旋转的一个整体分成磁体部分和机械部分两部分,对分离后的磁体进行预制,利用磁体悬浮技术实现轨迹控制,从而实现磁体像地球一样自转的惯性运动,解决机械摩擦并能提供产生电能的变化的磁场,是克服机械摩擦为惯性运动的高效节能装置。表现为开发一种“转子无触点运动新型发电机”。现在的发电机固定永磁体做圆周运动轨迹的转子是机械原理的轴承和永磁体构成一个整体,磁体运动旋转表现为机械旋转运动。是机械运动就有摩擦。在机械原理的能量转化中,电能做功表现为负能量。这一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是使磁体从机械轴上作为一个体分离,从而实现磁体的惯性运动装置。是通过磁场控制磁轮的转动轨迹产生变化的磁场产生电能,发电机的发电和制造原理没变,只是转子的运动方式由机械运动变成了惯性运动发生了改变,转子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完全一样。改进后的磁体做转子保持惯性转动的时间增加,减小摩擦甚至无摩擦,使性价比最大化,省去用火力,水力,风能,核能克服摩擦的环节。这一装置使发电过程的改变使它的构成理念上也会发生变化,彻底克服现有发电机因摩擦效率低的天生不足。由于现在的生产工艺制造真空磁场和克服各种条件的摩擦,旋转磁轮在保持惯性状态随着时间里将逐渐减慢,在旋转磁轮的下方根据不影响磁轮惯性状态受力平衡思想,分布若干机械加速装置。在重力场中现有条件的应用,高速运动的磁轮重力将由大变小,表现的磁悬浮轨迹上下变动,使加速装置不断的与之结合和分离。正是这套装置可以控制磁轮运动轨迹使摩擦最小,小到大质量的运动的物体可忽略不计,最大限度的保持了结合加速,分离停止的间隔时间,保持磁轮始终处于惯性运动状态。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一次性加速,将使导体中的电荷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不断形成电流,实现不以能量转化理论为指导的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开发电能的新的发电方法。也就是由机械发电变成由物体存在的运动属性—惯性发电。这一发电形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我们可以提供可操作的磁体效法天体运动实现惯性运动的装置,也就是“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完全具有操作的可行性。
另一个是通过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上应用进一步扩展应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利用这种新型发电机产生电能的磁体运动产生变化的磁场环节,应用磁场控制的磁制转轮具有质量和旋转速度产生的重力的大小变化值,作为改变飞行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装置。也就是,飞行器是利用这个装置中转轮的速度变化产生力的大小变化为动力。是利用论证磁悬浮列车中地球场与不同运动速度物体之间产生变化的重力值的实验事实为根据,用自然力不断改变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做到航空航天动力的新方法。这是一种新型“利用地球引力场飞行的动力装置”。现在的飞行器依靠人为提供矿物质能量,利用能量推进速度并与空气作用产生推力或升力,到了太空仍用燃料改变飞行器运动速度。这一装置是通过磁场对自转磁轮实行轨迹控制,达到与磁轮相结合的物体(指人为增加电磁场)的轨迹控制,再利用磁轮的转动提供的变化磁场对控制磁轮的磁体产生变化的力的作用,使整个装置为一个有磁场作用磁体的受力整体,利用转轮的质量和速度与重力场作用做到飞行。由于这套装置是一个不再需要提供能量,是通过自身提供的变化的磁场与导体中的电荷作用产生电流的发电装置,通过电动机和电磁场可以不断地为机械装置提供电能和磁能来改变转动磁轮的自转速度,利用我们建立的惯性系中转动的磁轮具有质量和不同的速度重力值变化这一性质,利用地球重力场以及与地球重力场类似场对不同运动速度物体作用力大小变化,做到人为控制飞行器的飞行轨迹。是一种脱离燃料利用自然界物质运动实现完成航空航天飞行的全新方法。
本发明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这是机械文明到惯性文明的重大突破。两者都在应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机械装置,产生的可以产生电能的变化的磁场是相同的。前者应用机械的轴承和旋转磁体是一个整体来固定永磁体旋转轨迹,它具有磨擦;后者利用磁场对磁轮的相吸相斥控制磁轮达到对磁个体旋转控制装置,没有摩擦,并使磁轮旋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从机械控制产生分离,这个装置使现在的转子表现为独立的两个部分构成,并应用了惯性定律。现在的发电机是由机械轴控制磁体旋转轨迹,改进之后的发电机是通过磁场控制磁轮来控制磁体旋转轨迹。转动的磁轮就是现在发电机的转子,它像地球自转一样无触点转动,所以新型发电机磁体轨迹控制没有现在的机械轴,就省去水力,风能,火力,核能提供动力克服摩擦的环节,更主要的磁轮在磁场控制转轮的转速不受机械装置的摩擦力限制,转轮可以保持在我们需要的速度值;转轮就像地球自转存在高山大川一样,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电磁场来增加磁场强度,满足各种对磁场强度的需要。飞行器是本装置应用在发电机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发电机只考虑磁场对磁轮如何受力来控制磁体运动轨迹,而飞行器不仅要考虑磁轮轨迹控制还要考虑磁轮的磁场(包括电磁场)对控制他的磁体的受力,以及这个装置如何在宇宙场中发挥作用。所以转动的磁轮不仅要考虑质量和磁场强度(包括电磁场的使用),控制他的磁体也要考虑质量大小和磁场强度(包括电磁场的使用),明显同一装置在应用的方案上表现了质的不同。由于磁场性质的不同使用,飞行原理比发电原理表现了强烈的发展和创新,使发电机的制造原理缩小实用范围扩大。发电机是考虑如何控制磁体的匀速圆周运动在空间上产生变化的磁场,如何产生电能;飞行器是考虑这个装置是磁体和磁轮怎样通过磁场产生力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彼此受力整体,在宇宙场中如何受力完成飞行。所以,同一个装置表现的原理和技术方案是相同中有不同的,表现的设计和生产类型是完全不同的,就是在设计理念上会产生不同用途的产品。飞行器飞行动力利用这个装置提供的电能改变磁场强度和磁轮的运动速度,飞行器是利用宇宙自然提供的场对不同质量和运动速度的物体受力不同提供动力。在现有条件下机械装置与磁轮的结合与分离的不同使用表现的机械运动变成惯性运动,使摩擦力做功达到某一极限,从而提高了转动效率。机器装置的加速和减速,人为的与转动的磁轮分离,利用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与地球场的作用力不同飞行,做到了现在飞行器的节能减排。这一装置是改进永磁体做发电机转子,把现在的转子由轴承固定磁体旋转的一个整体分成磁体部分和机械部分两部分,是克服机械摩擦为惯性运动的高效节能装置。这个装置不仅能产生变化的磁场,磁力的强调和使用使转轮的“上下浮动”变成固定的轨迹,发电机发电过程更完善,适用范围变大;也可为航空航天提供动力,它将改变现在的飞行器飞行原理。利用这一装置的飞行器将不再使用燃料,而是自然界物质磁场和电荷作用产生电能;飞行原理不是利用燃料和空气,而是利用自然场与不同速度的物体作用力不同飞行的。这一装置在科研上对惯性定律的理论证明将有不可估量实用价值,在能源产生和使用上的生产实践和宇宙探索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单磁体磁轮在内、外环形磁体中受控状态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T形磁制转轮在内、外、下三个环形磁体中受控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1是在图2磁体悬浮技术做到平面控制的示意图,图1是对图2的磁体悬浮后如何做到磁轮控制的平面图,图2是立体的磁制转轮磁悬浮状态下的立体分布示意图。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有两种用途,一个是应用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上,现在的发电机固定永磁体做圆周运动轨迹的转子是机械原理的轴承和永磁体构成一个整体,磁体运动旋转表现为机械旋转运动。是机械运动就有摩擦。在机械原理的能量转化中,电能做功表现为负能量。这一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是使磁体从机械轴上作为一个体分离,从而实现磁体的惯性运动装置。是通过磁场控制磁轮的转动轨迹产生变化的磁场与导体中的电荷作用产生电流(电能),磁体做转子保持惯性转动的时间,减小摩擦甚至无摩擦,使性价比最大化,省去用火力,水力,风能,核能克服摩擦的环节。这一装置发电环节的改变使它的构成理念上发生变化,彻底克服现有发电机因摩擦效率低的天生不足。由于现在的生产工艺制造真空磁场和克服各种条件的摩擦,旋转磁轮在保持惯性状态随着时间将逐渐减慢,在旋转磁轮的下方根据不影响磁轮惯性状态受力平衡思想,分布若干机械加速装置。在重力场中现有条件的应用,高速运动的磁轮重力将由大变小,表现的磁悬浮轨迹上下变动,使加速装置不断的与之结合和分离。正是这套装置可以控制磁轮运动轨迹使摩擦最小,小到大质量的运动的物体可忽略不计,最大限度的保持了结合加速,分离停止的间隔时间,保持磁轮始终处于惯性运动状态。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运动轨迹由上下浮动变成固定轨迹,一次性加速将实现完成全新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的发电的新方法。另一个是应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现在的飞行器依靠人为提供矿物质能量,利用能量推进速度并与空气作用产生推力或升力,到了太空仍用燃料改变飞行器运动速度。这一装置是通过磁场对自转磁轮实行轨迹控制,达到与磁轮相结合的物体(指增加磁场强度的电磁场)的轨迹控制。达到对旋转磁轮轨迹的控制后,再通过磁轮的转动提供的变化磁场对控制磁轮的磁体产生变化的力的作用,使整个装置为一个有磁场作用磁体的受力整体,利用转动磁轮的质量和速度与重力场作用产生不同的受力做到飞行。由于这套装置是一个不再需要提供能量,是通过自身把变化的磁场转化电能的发电装置,通过电动机可以不断地为机械装置提供电能来改变电磁场强度和转动磁轮的自转速度,利用我们建立的惯性系中转动的磁轮具有质量和不同的速度重力值变化这一性质,利用地球重力场以及与地球重力场类似场对不同运动速度物体作用力大小变化,做到人为控制飞行器的飞行轨迹。是一种脱离燃料利用自然界物质实现完成航空航天飞行的全新方法。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原理:现在的发电机固定永磁体做圆周运动轨迹的转子是机械原理的轴承和永磁体构成一个整体,磁体运动旋转表现为机械旋转运动。是机械运动就有摩擦。摩擦做功的大小,决定了物体惯性运动的时间长短。为了保持发电机的磁体和导体的相对运动,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就要消耗能量。为了保持磁体和导体相对运动的时间,减小摩擦或者趋于无摩擦,就能减少保持磁体运动的能量消耗,在最大程度的获得电能。现在的永磁体做转子的发电机在停止维持导体和磁体相对运动的能量,转子保持运动产生的电能,远小于摩擦做功。在机械原理的能量转化中,电能做功表现为负能量。我发明的这一装置可以解决磁体做转子保持惯性转动的时间,减小摩擦甚至无摩擦,使性价比最大化,省去用火力,水力,风能,核能等克服摩擦的环节。这一装置是使磁体从机械轴上作为一个体分离,从而实现磁体的惯性运动装置。这一装置发电环节的改变使他的构成理念上发生变化,同一装置的不同使用可以应用在飞行器领域。现在的飞行器依靠人为提供矿物质能量,利用矿物质能量推进速度并与空气作用产生推力或升力,到了太空仍用燃料改变飞行器运动速度。由于现在航空航天技术人为的提供矿物质能量,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星际航行,并且能量消耗带来的是能量消耗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污染。事实上,根据惯性定律和第一宇宙速度及第二宇宙速度的理论,以及当代的磁体悬浮运动的物体重力大小值是变化的实验事实,现在飞行器用提供燃料改变运动速度和克服地球场中大气(空气)摩擦带来的阻力做功。飞行器运动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就像机械轴的摩擦力一样,随运动速度变大阻力不成比例的无限增大。如果地球上运动的物体使重力为零或者为负值;地球场中再没有大气,就不需要克服重力和空气阻力。我们的装置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也不需要利用空气产生的升力。(事实上,地球的重力场和太阳的引力场是同种物质构成的同样性质的场,只是我们处在不同的观察点叫法不同。比如说,我们站在地球上认识重力,我们把他叫重力场,如果我们在大气层之上,看卫星和行星运动,我们就会概括为引力场。我们对于事物的表述总是存在相对性,比如说“大小”“多少”,我们如果要确定大小或多少,必须先确定一个标准,也就是比较对象,这个对象的确定就具有相对性。我们对于物质体积的大小和物质个体的多少同样具有相对性,至今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大”和“小”或“多”和“少”。根据原子分子和光子理论,物质属性的存在总是有一个基本单位,以这个单位的大小和多少表现的“数”,才会有真正的数的概念。单位的大小和多少会产生数的概念,对于有形和无形的物质世界才会有统一的理的认识,认识宇宙物质才能体会到单位的(体积)大小和(数量)多少相对性和统一性。所以,电磁波的“波粒”两重性的物质的大小和多少,是相对人认知的一种由单位表现为属性的认识上的一种表述。物理学上,把单位物质的体积和单位的多少从分子原子和光子理论,对无形的电磁波等物质形式概括为粒子性。粒子性是从有形的物质单位的大小和多少,是物质存在属性和密度的统计学上的一种概括。也就是粒子性是从认识物质具有体积到原子分子和光子到无形的物质具有粒子性,只是从体积到数量,从个体到单位多少的表述过程。也就是,现在的物理学是从分子原子和光子理论概括物质的属性是由单位的多少表现物质的分别具有属性,这一过程就是我们认识“数”的过程。我们学明白了物质的大小和多少,是人对物质认识的具体单位的存在的相对表述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认识宇宙这个物质世界物质属性是如何存在和表现的。宇宙中存在一种基本物质,现在的宇宙学称它为“暗物质”,在中国的古代天文学称之为“气”。“暗物质”或者“气”就是以分子原子和光子理论,以物质单位的大小多少表现为“数”来表现属性的,也就是物质属性是以单位的“大小”和“多少”存在的。以今天的分子,原子和光子为基本单位表现物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才能认识和表述“气”或“暗物质”是如何存在的。那么,表述“暗物质”或“气”作为一种物质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今天的电磁波中粒子性最小的单位表现的物质,用数学语言概括,电磁波的属性是以一个基本单位的多少存在的,也就是以数的形式存在的。象可见光和其他电磁波一样,由于这个单位作为一个个体的密度太小并且基本结构非常稳定,在它们通过一个空间时,能够保持物质的单位和属性不变,在相反方向同时通过一个空间时彼此作用产生一个垂直运动方向的力,我们今天把电磁波表现的运动现象概括他为“波粒”两重性。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物质主要区别就是有形的物质单位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无形的物质单位同一时间却可以占据同一空间,并能保持单位属性不变。像可见光等其他电磁波都表现了他们的基本单位可以同时占据同一空间并能保持基本属性不变。但,他们的单位都是由气的单位多少构成的,在通过一个空间时气的单位就相互作用表现为波动性。暗物质或气的单位在通过同一单位空间时,由于这种物质的单位的密度太小,基本单位的结构非常稳定,任何的物质都不能阻止和改变物质单位的运动速度,只有在相反方向通过一个空间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的大小在不断的改变他的运动方向。正是宇宙空间普遍的存在这种物质,由于它们相互运动在同一空间会产生力的作用使无形的物质(电磁波)运动表现为波动性,使它们在宇宙中形成了数不清的地球一样的场。我们感知的地球场和太阳的引力场等,是这种我们称之为暗物质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他表现了与可见光和其他电磁波某些相同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是他的单位是最小的,电磁波的波动性就是这种物质存在并相互作用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熟悉的电磁波(可见光)在可观察的空间进一步的认识他的单位可以同时占据同一空间并能保持本质属性。由于这种物质的单位在不同方向通过一个空间,单位之间会产生力的作用,从而不断地改变运动方向,在形成场的同时并在场的中心高度聚集。由于场的中心,空间上相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单位密度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运动整体,才产生了我们所说的不同的粒子单位。这个单位聚积的气的单位构成的单位密度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由于不同的单位作用化合使新的物质密度不断的变大,有了可见光并可以折射可见光就形成了人眼中有形的物质。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形式,像水,有时是雪,有时是冰,有时又是“气”;像氮有时是气体,有时是液体,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抬头看看太阳,低头看看地球,会真切体会到“气”或者“暗物质”的聚积存在和作用表现的各种不同的真实的物质。像地球上的有形的物质的单位最初都是在场中有自己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由于“气”或“暗物质”的运动和不断作用,地球中心的有形的物质密度不断增大并化合,地球不断膨胀改变了有形的物质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由于质量和运动速度与轨迹要求的场强,质量,速度等不符,场产生了作用力使之回到它应有的轨迹上,由于地球有形的物质密度变大表现了体积支撑表现了今天的重力。重力是我们站在地球上对地球场的圆周运动的物质场的作用力的相对表述,它同大气与地球自转的圆周运动的力是相同的,只是观察点不同的表述。)地球的重力场中的物质是一个运动整体,浊重者为地,清轻着为天。理想状态下,地球自转半径的增大,大气相对地球的自转是相对静止的,也就是随自转半径的增大,大气随高度上升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地球的重力场中地球的自转和大气中的不同的物质在最初形成时自转轨迹的分布表现了:质量的单位与速度的乘积是一个定值。每一个轨迹速度都是一定的,所以要求单位体积内含的物质单位必须是定值。比如说地上的水,水分子吸收一定能量,动量发生了改变地球场就会调节它,使他进入他的运转轨道,表现为云。(云就漂浮在天空上,万有引力却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由于,有适合的条件云的密度发生变化又凝为水,由于云和水的密度变化(质量变化),重力场作用又使它落向地面变成雨。由于,地球场上圆周轨迹物质的单位与运动速度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大气中的每一种物质的轨迹变化都表现在质量和速度上,地球的重力场在地球自转中使质量大的表现为重力;使速度大的表现为升力。“浊重”和“清轻”只是站在地球上观察和表述点的不同表述,“天”“地”是地球自转中的整体,重力场对自转中的地球上各种物质始终发挥不等的作用。说明地球场的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将决定它存在哪一个运动轨迹上,地球场都将产生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运动轨迹);也就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存在改变这一状态的力;无论是体积大的,还是单位小的物质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皆适用这个结论。根据自转的地球每个轨迹都表现了物质单位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一个定值。说明随自转半径的增大,每个轨迹运动的物体单位的质量是减小的,速度必须是增大的。这就是地球的重力场由地球和大气分布在自转中表现的一个基本性质,也就是地球引力场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形式,是地球的自转使这个场表现了一些我们可认识的性质。就像洛伦兹把带电粒子打入磁场一样,不同质量和速度的粒子运动轨迹是不同的,质量的大小表现为重力,质量变大使物体向小轨道运动;速度的变大会由小轨道进入大轨道却表现为升力。由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宇宙时空观,今天我们对于地球场的这一性质还没能有明确的表述,但他不影响我们对于地球场对于不同质量不同速度的物体会产生不同力的作用这一性质的利用,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了理解地球场是暗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我们把不同速度的物体由小轨道向大轨道运动,我们权且理解为离心力。事实上,这是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时空观不能解释的地球场表现的一种物理性质。(地球场的这一性质也能解释在磁悬浮列车的论证中,物体的不同速度为什么重力值是变化的原因。)在物理实验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会表现为一个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会不断改变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轨迹,这就是为什么在自转的地球大气层之上可以存在不同行星和人造卫星。而在大气中物体要做到随大气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质量单位大具有的运动速度却小,而大气中运动轨迹要求速度必须大,要求物体的运动速度却远远小于自转的大气速度,所以,物体必须加速,由于运动速度的不断增加而存在空气阻力,在大气中运动的物体必须提供能量克服空气阻力,所以大气中不可能存在围绕地球无限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原因。所以,在地球场中保持物体运动的轨迹变化必须保证物体的一定质量和运动速度变化值的大小,以及解决物体运动速度带来的空气的摩擦力做功。根据地球存在公转和自转,说明一个惯性系(以太阳作为参照物)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存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也就是地球自转在重力场的同时,也可以受太阳场作用实行公转;由于地球的重力场处在太阳的引力场,但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不同,不同的场都在发挥作用。在地球场中我们可以设置装置人为的建立真空惯性系来解决物体运动存在的重力值变化和空气摩擦以及物体无限运动等问题,由于不同的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不同的场将发挥不等的作用。这个装置本身在地球重力场中构成一个独立的惯性系,他却处于地球的重力场和太阳构成的场中,地球场和太阳场的定理定律皆适用于它。有了物体做惯性运动的真空装置,物体的惯性运动速度才可以突出表现为重力的变化为升力(离心力)。在太阳系,太阳的重力(引力)场中存在的行星都像地球一样存在重力场,所以,在地球适用的运动定理也会适用其他行星,只是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表现的作用力大小不同罢了。
Claims (1)
1.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由每一个具体的磁体提供的磁场作为一个单位构成不同的磁体,这些磁体是由环形磁体、磁轮组成;所述的环形磁体是由多个条形磁体构成,包括内环形磁体、外环形磁体、上环形磁体、下环形磁体;所述的磁轮是由多个条形磁体构成,包括单磁体磁轮、双磁体磁轮、十字磁轮、T形磁轮、L形磁轮等;磁轮置于环形磁体之间受控于环形磁体;转动的磁轮轨迹控制是通过不会产生摩擦的磁场对磁体的受力完成的;这个力由磁个体运动的向心力,在形成磁轮的整体受力却表现为关于磁轮圆心的对称平衡力,使磁轮受力合力为零,使磁轮的转动为惯性状态,也就是,磁体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在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大小是关于圆周运动的原点对称的,向心力的合力为零是保持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我们通过有目的的磁场分布对磁轮的受力也关于圆心对称使磁轮受力合力为零,从而实现磁轮的惯性运动轨迹控制;其特征在于: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有两种应用方法:一个是应用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上,这一装置是改进机械做永磁体发电机转子,把现在的转子由轴承固定磁体旋转的一个整体分成磁体部分和机械部分两部分,对分离后的磁体进行预制,利用磁体悬浮技术实现轨迹控制,从而实现磁体像地球一样自转的惯性运动,解决机械摩擦并能提供产生电能的变化的磁场,是克服机械摩擦为惯性运动的高效节能装置;表现为开发一种“转子无触点运动新型发电机”,现在的发电机固定永磁体做圆周运动轨迹的转子是机械原理的轴承和永磁体构成一个整体,磁体运动旋转表现为机械旋转运动,是机械运动就有摩擦,在机械原理的能量转化中,电能做功表现为负能量,这一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是使磁体从机械轴上作为一个体分离,从而实现磁体的惯性运动装置,是通过磁场控制磁轮的转动轨迹产生变化的磁场产生电能,发电机的发电和制造原理没变,只是转子的运动方式由机械运动变成了惯性运动发生了改变,转子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完全一样,改进后的磁体做转子保持惯性转动的时间增加,减小摩擦甚至无摩擦,使性价比最大化,省去用火力,水力,风能,核能克服摩擦的环节,这一装置使发电过程的改变使它的构成理念上也会发生变化,彻底克服现有发电机因摩擦效率低的天生不足,由于现在的生产工艺制造真空磁场和克服各种条件的摩擦,旋转磁轮在保持惯性状态随着时间里将逐渐减慢,在旋转磁轮的下方根据不影响磁轮惯性状态受力平衡思想,分布若干机械加速装置,在重力场中现有条件的应用,高速运动的磁轮重力将由大变小,表现的磁悬浮轨迹上下变动,使加速装置不断的与之结合和分离,正是这套装置可以控制磁轮运动轨迹使摩擦最小,小到大质量的运动的物体可忽略不计,最大限度的保持了结合加速,分离停止的间隔时间,保持磁轮始终处于惯性运动状态,.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一次性加速,将使导体中的电荷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不断形成电流,实现不以能量转化理论为指导的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开发电能的新的发电方法,也就是由机械发电变成由物体存在的运动属性—惯性发电,这一发电形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我们可以提供可操作的磁体效法天体运动实现惯性运动的装置,也就是“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完全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另一个是通过在永磁体直交流发电机上应用进一步扩展应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利用这种新型发电机产生电能的磁体运动产生变化的磁场环节,应用磁场控制的磁制转轮具有质量和旋转速度产生的重力的大小变化值,作为改变飞行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装置,也就是,飞行器是利用这个装置中转轮的速度变化产生力的大小变化为动力,是利用论证磁悬浮列车中地球场与不同运动速度物体之间产生变化的重力值的实验事实为根据,用自然力不断改变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做到航空航天动力的新方法,这是一种新型“利用地球引力场飞行的动力装置”,现在的飞行器依靠人为提供矿物质能量,利用能量推进速度并与空气作用产生推力或升力,到了太空仍用燃料改变飞行器运动速度,这一装置是通过磁场对自转磁轮实行轨迹控制,达到与磁轮相结合的物体(指人为增加电磁场)的轨迹控制,再利用磁轮的转动提供的变化磁场对控制磁轮的磁体产生变化的力的作用,使整个装置为一个有磁场作用磁体的受力整体,利用转轮的质量和速度与重力场作用做到飞行,由于这套装置是一个不再需要提供能量,是通过自身提供的变化的磁场与导体中的电荷作用产生电流的发电装置,通过电动机和电磁场可以不断地为机械装置提供电能和磁能来改变转动磁轮的自转速度,利用我们建立的惯性系中转动的磁轮具有质量和不同的速度重力值变化这一性质,利用地球重力场以及与地球重力场类似场对不同运动速度物体作用力大小变化,做到人为控制飞行器的飞行轨迹,是一种脱离燃料利用自然界物质运动实现完成航空航天飞行的全新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20480.7A CN104796040A (zh) | 2015-05-04 | 2015-05-04 |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20480.7A CN104796040A (zh) | 2015-05-04 | 2015-05-04 |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6040A true CN104796040A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6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20480.7A Pending CN104796040A (zh) | 2015-05-04 | 2015-05-04 |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9604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0728A (zh) * | 2016-04-02 | 2016-06-15 | 成都浮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矢量磁悬浮引擎及矢量磁悬浮动力系统 |
CN112564410A (zh) * | 2020-12-13 | 2021-03-26 | 吴飞 | 一种惯性发电机 |
CN114572406A (zh) * | 2022-04-11 | 2022-06-0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磁性升浮引擎 |
CN115837842A (zh) * | 2023-02-20 | 2023-03-24 | 成都西交华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轮式磁悬浮交通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磁盘系统的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4946B2 (zh) * | 1984-09-29 | 1992-04-28 |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 |
KR20000053423A (ko) * | 1999-01-09 | 2000-08-25 | 장순길 | 자석을 가지는 에너지 발생 장치 |
WO2007065608A1 (en) * | 2005-12-08 | 2007-06-14 | Eth Zurich |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 |
CN203071845U (zh) * | 2013-03-04 | 2013-07-17 | 于振州 | 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 |
-
2015
- 2015-05-04 CN CN201510220480.7A patent/CN1047960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4946B2 (zh) * | 1984-09-29 | 1992-04-28 |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 |
KR20000053423A (ko) * | 1999-01-09 | 2000-08-25 | 장순길 | 자석을 가지는 에너지 발생 장치 |
WO2007065608A1 (en) * | 2005-12-08 | 2007-06-14 | Eth Zurich |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 |
CN203071845U (zh) * | 2013-03-04 | 2013-07-17 | 于振州 | 一种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的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0728A (zh) * | 2016-04-02 | 2016-06-15 | 成都浮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矢量磁悬浮引擎及矢量磁悬浮动力系统 |
CN112564410A (zh) * | 2020-12-13 | 2021-03-26 | 吴飞 | 一种惯性发电机 |
CN114572406A (zh) * | 2022-04-11 | 2022-06-0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磁性升浮引擎 |
CN115837842A (zh) * | 2023-02-20 | 2023-03-24 | 成都西交华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轮式磁悬浮交通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磁盘系统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96040A (zh) | 控制磁体悬浮圆周运动装置的应用方法 | |
US20160197543A1 (en) | Electromagnetic segmented-capacitor propulsion system | |
WO2019145845A1 (en) | Gyration energy generator | |
UV et al. | Weak Interaction Dependent Super Gravity of Galactic Baryon Mass | |
Yin | The formation of elements | |
KR20180116724A (ko) | 자력을 이용한 회전 장치와 그 회전 장치의 고정자와 회전자 설치구조 | |
Cornwall | A Mechanism for Propulsion without the Reactive Ejection of Matter or Energy | |
CN106448383A (zh) | 一种垂直同相分布磁力线对铁粉相互作用运动的设计方法 | |
US20080019061A1 (en) | Electrostatic 512kV rotator and oscillator propulsion system | |
Rusu | The electrostatic model of gravity | |
CN101299570A (zh) | 将转动转化为平动的推进系统及实现方法 | |
Ding et al. | A new model for describing black hol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 field and gravitational field analysis | |
CN101380603A (zh) | 时空隧道生成实验装置 | |
CN117040236A (zh) | 原子磁能的磁变动力和能源装置 | |
CN117294108A (zh) | 阴阳离子电磁动力装置 | |
Li et al. | Research on the de-tumbling method of magnetic moment variation of two stars based on the tangential formation | |
CN117976346A (zh) | 基于引力同级量纲拉氏量的引力场发生装置 | |
US2020040349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lean energy using magnetic force and tangential magnetic acceleration force | |
Murad | The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the Technology for A Realistic Starship Propulsor | |
RU2630275C2 (ru) |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тяги и энерго-двиг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объекта 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 |
Provatidis et al. | A New Concept and Design Aspects of an'Antigravity'Propulsion Mechanism Based on Inertial Forces | |
Bezverkhniy | Is it possible to control gravity on the Earth's surface? | |
Xin | Theory of The Way Universe Exists | |
ITFI20120185A1 (it) | "metodo e apparato per la produzione di elettricita'" | |
CN104819109A (zh) | 重力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