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3911A -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3911A
CN104793911A CN201410025987.2A CN201410025987A CN104793911A CN 104793911 A CN104793911 A CN 104793911A CN 201410025987 A CN201410025987 A CN 201410025987A CN 104793911 A CN104793911 A CN 104793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screen
application
present
present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59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3911B (zh
Inventor
廉殿斌
薛涛
丁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0259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39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4787 priority patent/WO20151064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3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3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3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3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4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whole input images, e.g. split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04N21/4316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for display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e.g. an advertisement in a separate wind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对于终端出厂后增加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时,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于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均可以有效实现自适应的分屏呈现,大大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大屏幕终端的逐渐普及,对大屏幕终端上的虚拟分屏技术应用会愈来愈多,人们能体验到在一部终端上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应用操作带来的便利,但在相关技术中,对应用进行分屏呈现时,需要在终端出厂时定制适配需要分屏呈现的应用,而对于终端出厂后增加的应用并不能有效实现分屏呈现,大大限制了用户较好地使用分屏呈现技术。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对于终端出厂后增加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时,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至少解决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对于终端出厂后增加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时,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包括: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所述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
优选地,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非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优选地,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比例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优选地,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为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建立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将建立了对应分屏呈现信息的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添加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
优选地,所述分屏呈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呈现模式信息、用于标识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次数的提醒阈值、用于记录历史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中已经完成的提醒次数的当前提醒值。
优选地,依据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所述分屏呈现信息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包括:当所述分屏呈现信息所包含的呈现模式为比例压缩呈现方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当前提醒值是否小于所述提醒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呈现用于将比例压缩呈现方式切换到非压缩呈现方式的模式切换图标;在依据所述模式切换图标进行呈现模式切换后,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
优选地,在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所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所述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第一呈现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呈现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非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呈现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比例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为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建立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添加模块,用于将建立了对应分屏呈现信息的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添加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
优选地,所述分屏呈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呈现模式信息、用于标识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次数的提醒阈值、用于记录历史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中已经完成的提醒次数的当前提醒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呈现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分屏呈现信息所包含的呈现模式为比例压缩呈现方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当前提醒值是否小于所述提醒阈值;第一呈现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呈现用于将比例压缩呈现方式切换到非压缩呈现方式的模式切换图标;第二呈现单元,用于在依据所述模式切换图标进行呈现模式切换后,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所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通过本发明,采用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所述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对于终端出厂后增加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时,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于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均可以有效实现自适应的分屏呈现,大大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充分发挥出了采用分屏技术的优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中第一呈现模块26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中第一呈现模块26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分屏场景应用呈现适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分屏场景应用呈现适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该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
步骤S104,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
步骤S106,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对终端上的应用进行适配分屏呈现,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仅能够实现对终端出厂之前定制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而言,大大地扩展了终端上能够分屏呈现的应用范围,不仅有效解决了用户对分屏限制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于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均可以有效实现自适应的分屏呈现,充分发挥分屏优势,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考虑到呈现策略表中所包含的呈现信息可能存在不全的情况,此时需要为分屏呈现制定一个默认的呈现方式,例如,依据预先默认非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另外,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呈现策略表中不存在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则依据预先默认比例压缩全尺寸模式呈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需要说明的是,该预先默认模式可以为依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制定。
为了使得不在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在下次进行分屏呈现时能够顺利地进行分屏呈现,可以在此次判断处理之后,建立在呈现策略表中为该应用建立相应的分屏呈现信息,例如,可以采用以下处理: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为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建立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将建立了对应分屏呈现信息的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添加到呈现策略表中。通过这样的处理,在后续为该应用进行分屏呈现时,就可以直接依据呈现策略表中所记录的分屏呈现信息进行分屏呈现。
需要说明的是,分屏呈现信息依据应用的具体需要可以不同,例如,应用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呈现模式信息、用于标识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次数的提醒阈值、用于记录历史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中已经完成的提醒次数的当前提醒值。下面依据上述分屏呈现信息对在不同场景下的分屏呈现处理分别说明。
例如,依据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处理:当分屏呈现信息所包含的呈现模式为比例压缩呈现方式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提醒值是否小于提醒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呈现用于将比例压缩呈现方式切换到非压缩呈现方式的模式切换图标;在依据模式切换图标进行呈现模式切换后,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
为保证分屏呈现信息的实效性,可以在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之后,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所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建立模块22、判断模块24和第一呈现模块2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建立模块22,用于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判断模块24,连接至上述第一建立模块22,用于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第一呈现模块26,连接至上述判断模块24,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3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2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二呈现模块32,下面对该优选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呈现模块32,用于在上述判断模块24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非压缩模式呈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2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三呈现模块42,下面对该优选结构进行说明。
第三呈现模块42,连接至上述判断模块24,用于在上述判断模块24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模式呈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如图5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2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二建立模块52和添加模块54,下面对该优选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建立模块52,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为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建立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添加模块54,连接至上述第二建立模块52,用于将建立了对应分屏呈现信息的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添加到呈现策略表中。
其中,上述分屏呈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呈现模式信息、用于标识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次数的提醒阈值、用于记录历史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中已经完成的提醒次数的当前提醒值。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中第一呈现模块26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6所示,该第一呈现模块26包括第一判断单元62、第一呈现单元64和第二呈现单元66,下面对该第一呈现模块26进行说明。
第一判断单元62,用于当分屏呈现信息所包含的呈现模式为比例压缩呈现方式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提醒值是否小于提醒阈值;第一呈现单元64,连接至上述第一判断单元62,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呈现用于将比例压缩呈现方式切换到非压缩呈现方式的模式切换图标;第二呈现单元66,连接至上述第一呈现单元64,用于在依据模式切换图标进行呈现模式切换后,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中第一呈现模块26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7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6所示的所有结构外,还包括:更新单元72,下面对该更新单元72进行说明。
更新单元72,连接至上述第二呈现单元66,用于对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所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进行更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80包括上述任一的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82。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全业务的大屏幕的虚拟分屏场景,通常的呈现方式有很大局限性,不能够完美呈现应用,从而发挥出大屏幕的优势,针对如何能更好的实现分屏应用呈现的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现分屏场景呈现适配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提升了大屏幕终端应用的虚拟分屏操作,带来良好的用户操作体验。
该终端全业务分屏场景应用呈现适配的方法,包括:
A、对终端上的所有应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呈现策略表,该呈现策略表至少包含以下信息:应用标识、呈现模式、提醒阈值和当前提醒值;
其中,该应用标识是为了从呈现策略表中迅速检索到目标应用;
呈现模式是记录应用在分屏呈现时的呈现方式,例如,至少包括:最佳模式和非最佳模式,最佳模式是指在分屏中以非压缩方式呈现的出来的应用,非最佳模式是指在分屏中以比例压缩方式呈现的出来的应用;
提醒阈值是为该应用在非最佳模式下呈现时,提醒用户进行切换到最佳模式的次数;
当前提醒值是该应用在历史执行中已经完成提醒信息的次数;
B、当在分屏场景的应用启动时适配模块能从呈现策略表中检索到目标应用,则读取该应用的呈现模式信息,以此呈现模式信息对应的呈现模式进行应用的呈现处理;
C、当在分屏场景的应用启动时适配模块不能从呈现策略表中检索到目标应用,此时表明该应用为第三方未适配过的程序,默认以非最佳模式进行应用的呈现处理,同时将该应用加入呈现策略表,建立对应的信息,写入提醒阈值;
D、当在分屏场景的应用在非最佳模式下呈现时,检查当前提醒值,如果小于提醒阈值,则呈现一个模式切换信息图标,点击该信息图标时自动弹出呈现模式切换菜单,通过该菜单可进行多种呈现模式之间的切换,当用户手动切换呈现模式后,策略管理模块需要动态记录用户调整的模式,同时更新呈现策略表信息和当前呈现模式切换信息图标次数;
或者,
当应用在非最佳模式下呈现时,在呈现窗口上附着一个呈现模式的属性,这样一旦用户为某个窗口选择某个呈现模式,此时策略管理模块需要动态记录用户的调整模式,同时更新呈现策略表;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分屏场景应用呈现适配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呈现策略模块:完成各种应用呈现策略的在终端的存储;策略管理模块:完成各种用户操作应用的呈现模式的记录过程及更新存储的呈现策略;呈现处理模块:完成以指定的呈现模式输出应用呈现的信息到指定的虚拟屏幕上以及附加的相关操作接口。
通过上述分屏场景应用呈现适配方案,可以完美的解决大屏幕终端中虚拟屏幕的应用呈现适配问题,该方案新颖易行且有一定的自适应,可以充分发挥出分屏的优势,提高终端用户使用操作的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分屏场景应用呈现适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结构包括:呈现策略模块92(功能同上述第一建立模块22、第二建立模块52和添加模块54)、策略管理模块94(功能同上述更新单元72)和呈现处理模块96(功能同上述判断模块24、第一呈现模块2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呈现策略模块92:用于完成各种应用的呈现策略在终端上的存储组织,可以列表或数据库等数据结构的形式实现;
策略管理模块94:用于完成各种用户操作应用的呈现模式的记录过程及对本地存储的呈现策略进行更新管理;
呈现处理模块96:用于完成以指定的呈现模式输出应用呈现的信息到指定的虚拟屏幕上以及附加的相关操作接口。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分屏场景应用呈现适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方法中所指的呈现模式信息设定为:最佳模式和全尺寸模式;其中,全尺寸模式是一种非最佳模式,以比例压缩的方式呈现完成应用的呈现方式。
步骤S1002,分屏场景的应用启动;
步骤S1004,适配模块检索呈现策略表;
步骤S1006,获取数据,如果检索到该应用的呈现模式信息,则以此模式继续处理,否则跳转到步骤S1010按照全尺寸模式呈现;
步骤S1008,判断获取当前呈现模式是否为最佳模式,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18,否则进入步骤S1010;
步骤S1010,按照全尺寸模式进行应用的呈现处理;
步骤S1012,判断当前提醒值是否小于提醒阈值10,这里设定阈值为10,表明可以进行10次给用户呈现模式切换信息图标,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14,否则进入步骤S1016;
步骤S1014,满足提醒条件,呈现提醒信息图标;
步骤S1016,更新呈现策略表;
步骤S1018,结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所述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
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还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非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还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比例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之后,还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为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建立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
将建立了对应分屏呈现信息的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添加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呈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呈现模式信息、用于标识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次数的提醒阈值、用于记录历史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中已经完成的提醒次数的当前提醒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所述分屏呈现信息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包括:
当所述分屏呈现信息所包含的呈现模式为比例压缩呈现方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当前提醒值是否小于所述提醒阈值;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呈现用于将比例压缩呈现方式切换到非压缩呈现方式的模式切换图标;
在依据所述模式切换图标进行呈现模式切换后,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所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进行更新。
8.一种应用分屏呈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为终端上的应用建立呈现策略表,其中,所述呈现策略表包含用于识别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是否能够适配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
第一呈现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所述呈现策略表中的应用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呈现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非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呈现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预先默认比例压缩模式呈现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为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建立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
添加模块,用于将建立了对应分屏呈现信息的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添加到所述呈现策略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呈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呈现模式信息、用于标识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次数的提醒阈值、用于记录历史提醒用户切换呈现模式中已经完成的提醒次数的当前提醒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呈现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分屏呈现信息所包含的呈现模式为比例压缩呈现方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当前提醒值是否小于所述提醒阈值;
第一呈现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呈现用于将比例压缩呈现方式切换到非压缩呈现方式的模式切换图标;
第二呈现单元,用于在依据所述模式切换图标进行呈现模式切换后,依据切换后的非压缩呈现方式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进行分屏呈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更新单元,用于对所述分屏场景下的应用所对应的分屏呈现信息进行更新。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1410025987.2A 2014-01-20 2014-01-20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4793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5987.2A CN104793911B (zh) 2014-01-20 2014-01-20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PCT/CN2014/074787 WO2015106495A1 (zh) 2014-01-20 2014-04-04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5987.2A CN104793911B (zh) 2014-01-20 2014-01-20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3911A true CN104793911A (zh) 2015-07-22
CN104793911B CN104793911B (zh) 2019-02-19

Family

ID=53542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5987.2A Active CN104793911B (zh) 2014-01-20 2014-01-20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3911B (zh)
WO (1) WO201510649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2647A (zh) * 2016-09-27 2017-03-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应用兼容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7230A (zh) * 2016-11-08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分屏的配置方法及终端
CN108595072A (zh) * 2018-04-1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097983A (zh) * 2022-06-22 2022-09-23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481A (zh) * 2008-05-30 2009-04-29 北京天腾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分屏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60266A (zh) * 2011-09-28 2012-0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分区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2566957A (zh) * 2011-12-13 2012-07-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分屏方法及分屏装置
US20130187861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imultaneous display of multiple maximized applications on touch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481A (zh) * 2008-05-30 2009-04-29 北京天腾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分屏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60266A (zh) * 2011-09-28 2012-0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分区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2566957A (zh) * 2011-12-13 2012-07-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分屏方法及分屏装置
US20130187861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imultaneous display of multiple maximized applications on touch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2647A (zh) * 2016-09-27 2017-03-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应用兼容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7230A (zh) * 2016-11-08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分屏的配置方法及终端
CN106557230B (zh) * 2016-11-08 2020-05-01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分屏的配置方法及终端
CN108595072A (zh) * 2018-04-1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595072B (zh) * 2018-04-19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097983A (zh) * 2022-06-22 2022-09-23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3911B (zh) 2019-02-19
WO2015106495A1 (zh) 2015-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1504B (zh) 一种终端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
CN10187690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10486895B (zh) 空调开关功能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61505B (zh) 一种终端
CN104793911A (zh) 应用分屏呈现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31808A (zh) 一种浏览器加载网页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0644A (zh) 一种发送短信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365968A (zh) 数据采集分析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终端
CN105677328A (zh) 一种展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461261A (zh) 管理移动终端默认应用的系统及方法
WO2021057064A1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交互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994223A (zh) 短信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4898930A (zh) 智能终端工作场景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6502705A (zh) 设置应用程序主题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83924A (zh) 一种处理媒体文件的方法和终端
CN105323643A (zh) 一种实现电视通道和电视应用快速切换的控制装置
US8719927B2 (en) Data filtering by us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an interface on a display showing a domain name
CN105718292A (zh) 一种软件使用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426192A (zh) 信息修改方法及终端
CN104461700A (zh) 应用平台化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4301824A (zh) 线控设备、控制器、方法及装置
CN104571781A (zh) 安卓系统中多应用窗口显示方法和窗口管理装置
CN105903191A (zh) 跨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219372A (zh) 调整移动终端背光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5101A (zh) 智能电视初始化方法、智能电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