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2455B -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2455B
CN104792455B CN201510221603.9A CN201510221603A CN104792455B CN 104792455 B CN104792455 B CN 104792455B CN 201510221603 A CN201510221603 A CN 201510221603A CN 104792455 B CN104792455 B CN 104792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rail joint
position sensor
controlled rail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1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2455A (zh
Inventor
王双
陈�光
孙蓉
朱宝忠
段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AHU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AHU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AHU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AHU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16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2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2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2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2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2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压力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压力测试装置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控轨道、位置传感器触点、滑动底座、压力变送器等;横向移动机构用于压力测试装置的横向移动。纵向移动机构包括托板、移动支架和辊道;纵向移动机构用于压力测试装置的纵向移动。控制机构包括计算机和显示屏。压力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压力变送器在横向上移动,完成第一排喷嘴的压力场测试,然后纵向移动至下一排喷嘴,完成下一排喷嘴的压力场测试,如此往复,最终完成所有喷嘴的动压测试。本发明的压力测试装置精确度高、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测试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主要用于钢铁厂连铸二冷区冷却水雾喷射压力的测试,属于压力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铸二次冷却技术是连铸生产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二次冷却的目的是使连铸坯离开结晶器后接受连续冷却直至完全凝固,二冷区冷却效果的好坏与连铸机产量和铸坯质量密切相关。工业生产中,一旦连铸坯出现因冷却不均导致的质量问题,操作人员只能在喷嘴工作的条件下,逐个检查喷嘴好坏,工作环境恶劣且工作量巨大。此外,检修人员只能检查出完全堵住的喷嘴,对于半堵或者喷射角度发生改变的喷嘴无法检测,而半堵塞的喷嘴对钢坯的冷却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已有关于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的公开,中国专利号ZL 2013207274959,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5月2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移动式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动压测试仪,该申请案的动压测试仪,包括外部框体、压力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集成杆和传感器信号集成器,外部框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架,传感器单元集成杆固定在外部框体和支撑架上,传感器单元集成杆上固定有呈线性排列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压力传感器单元通过信号线连接传感器信号集成器;该申请案的动压测试仪通过检测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动压分布,对连铸二冷区喷嘴堵塞情况进行检测、进而对二次冷却均匀性进行分析。但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1)压力传感器使用量大,导致仪器成本增加,不利于的产品的生产及推广;(2)仪器体积较大,传感器导线连接错综复杂,不利于仪器的维护和检修;(3)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固定值,测试过程中,不能准确控制传感器与二冷区喷嘴的相对位置,测试结果容易出现偏差。综上所述,现有的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存在体积较大、不易制造、制造成本较高、测试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存在的体积较大、制造成本较高、测试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供一种精确度高、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通过交叉移动对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的压力分布进行测试的装置。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控轨道接头、电控轨道、位置传感器触点、滑动底座、压力变送器、位置传感器、导线接口和电控轨道底座;所述电控轨道接头有两个,分别为左电控轨道接头和右电控轨道接头,左电控轨道接头固定在电控轨道的左端,右电控轨道接头固定在电控轨道的右端;
所述滑动底座安装于电控轨道上,滑动底座上设有导线接口;所述压力变送器固定于滑动底座之上,压力变送器与导线接口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电控轨道接头上;位置传感器有两个,分别为左侧位置传感器和右侧位置传感器,左侧位置传感器设置于左电控轨道接头上,右侧位置传感器设置于右电控轨道接头上;所述位置传感器触点有两个,分别为左传感器触点和右传感器触点,左传感器触点设于滑动底座上表面的左端,右传感器触点设于滑动底座上表面的右端;所述电控轨道底座有两个,分别为左电控轨道底座和右电控轨道底座,左电控轨道底座上固定左电控轨道接头,右电控轨道底座上固定右电控轨道接头;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托板、移动支架和辊道,所述左电控轨道底座、右电控轨道底座均与其下方的托板固定;所述移动支架有两根,两根移动支架平行设置,且两根移动支架长度所在方向与电控轨道长度所在方向相垂直;两根移动支架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托板下底面的左右两侧,两根移动支架的下端置于辊道上;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计算机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电控轨道接头、导线接口和位置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计算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置传感器触点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的一端与水平段的一端固连,且竖直段与水平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竖直段的下端与滑动底座的上表面固连,且竖直段垂直于滑动底座的上表面;水平段与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水平段的端点正对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轨道还与电控轨道接头电连接,电控轨道接头分别与电源、计算机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轨道接头、电控轨道和滑动底座均由铝合金板制成;所述电控轨道为矩形板,电控轨道的长度为1500~3000mm、宽度为50~200mm、高为30~80mm;所述电控轨道接头为矩形板,电控轨道接头的长度为100~200mm,宽度为120~250mm,高度为40~100mm,且电控轨道接头的宽度大于电控轨道的宽度,电控轨道接头的高度大于电控轨道的高度,所述左电控轨道接头和右电控轨道接头结构尺寸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底座为内部设有矩形通孔的矩形块,且滑动底座上的矩形通孔套在电控轨道上;滑动底座的长度为100~200mm、宽度为60~210mm、高度为50~100mm;所述压力变送器采用平膜型结构;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电容式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距离电控轨道接头上表面的高度为50~100mm,所述左侧位置传感器和右侧位置传感器结构尺寸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置传感器触点为L形的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的外径为10~20mm,其中水平段的长度为15~30mm,所述左传感器触点与右传感器触点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电控轨道底座采用铝合金板制作,电控轨道底座的长度为150~300mm,宽度为50~200mm,高为100~200mm;所述左电控轨道底座和右电控轨道底座结构尺寸相同;所述托板采用U型铝合金材料制作,托板长度为1500~3000mm、宽度为200~400mm、高度为10~30mm;所述移动支架的长度为1000~2500mm、宽度为100~200mm、高度为30~80mm,两根移动支架的间距为500~2000mm;所述移动支架为U型铝合金材料,该U型铝合金的腿与上方的托板焊接,U型铝合金的平面与下方的辊道接触。
本发明的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好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将滑动底座移至电控轨道左端,使左传感器触点与左侧位置传感器接触;
步骤(2):转动辊道,将压力变送器对准第一排测试喷嘴;
步骤(3):设定压力变送器采集频率,开启测试喷嘴;
步骤(4):通过计算机控制电控轨道,使压力变送器自左向右横向匀速运动,直至右传感器触点触碰右侧位置传感器,右侧位置传感器上的位置信号传至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压力变送器的横向运动停止,完成第一排喷嘴的压力测试;
步骤(5):转动辊道,将压力变送器对准第二排测试喷嘴;
步骤(6):计算机控制压力变送器自右向左横向匀速运动,直至左传感器触点触碰左侧位置传感器,左侧位置传感器上的位置信号传至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压力变送器的横向运动停止,完成第二排喷嘴的压力测试;
步骤(7):计算机控制压力变送器左右横向往复运动,实现二冷区所有喷嘴的动压测试。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得到二冷区所有喷嘴的动压分布,从而准确及时判断出二冷区喷嘴堵塞情况并对二次冷却的均匀性进行分析,判断二次冷却强度分布是否合理;该压力测试装置精确度高、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对提高铸坯质量和铸机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通过一个压力变送器在横向及纵向上的交叉移动来对所有喷嘴的动压进行测试,减少了测压装置(即压力变送器)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同时压力变送器对喷嘴的动压测试为连续的过程,压力变送器能够精确地对准待测试的喷嘴,提高了装置的测试精度。
(2)本发明的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通过计算机全程程序控制,省时省力且测试精确度高。
(3)本发明中可灵活的更换压力变送器以适应不同的压力量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横向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电控轨道接头;2、左侧位置传感器;3、电控轨道;4、位置传感器触点;401、竖直段;402、水平段;5、滑动底座;6、压力变送器;7、右侧位置传感器;8、导线接口;9、托板;10、移动支架;11、电控轨道底座;12、辊道;13、计算机;1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
如图2所示,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控轨道接头1、电控轨道3、位置传感器触点4、滑动底座5、压力变送器6、位置传感器、导线接口8和电控轨道底座11。电控轨道接头1、电控轨道3和滑动底座5均由铝合金板制成。电控轨道3为矩形板,电控轨道3的长度为1500mm、宽度为50mm、高为30mm。电控轨道接头1有两个,分别为左电控轨道接头和右电控轨道接头,左电控轨道接头焊接在电控轨道3的左端,右电控轨道接头焊接在电控轨道3的右端;左电控轨道接头和右电控轨道接头结构尺寸相同,只是安装位置不同。电控轨道接头1为矩形板,电控轨道接头1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120mm,高度为40mm,且电控轨道接头1的宽度大于电控轨道3的宽度,电控轨道接头1的高度大于电控轨道3的高度。滑动底座5为内部设有矩形通孔的矩形块,滑动底座5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60mm、高度为50mm。滑动底座5安装于电控轨道3上,且滑动底座5上的矩形通孔套在电控轨道3上,滑动底座5能沿着电控轨道3的长度方向左右滑行。滑动底座5上设有导线接口8。
压力变送器6固定于滑动底座5之上,压力变送器6与导线接口8电连接。压力变送器6采用平膜型结构,其压力量程能够根据实际测试进行更换调整。压力变送器6用于压力测量,压力变送器6上测试的压力信号通过导线接口8与计算机13连接。
位置传感器设置于电控轨道接头1上,位置传感器为电容式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接头通过导线与计算机13连接,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距离电控轨道接头1上表面的高度为50mm。位置传感器有两个,分别为左侧位置传感器2和右侧位置传感器7,左侧位置传感器2设置于左电控轨道接头上,右侧位置传感器7设置于右电控轨道接头上。左侧位置传感器2和右侧位置传感器7结构尺寸相同,只是安装位置不同。
如图2所示,位置传感器触点4为L形的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的外径为10mm。位置传感器触点4包括竖直段401和水平段402,竖直段401的一端与水平段402的一端固连;竖直段401与水平段402之间的夹角为90度,竖直段401的下端与滑动底座5的上表面焊接,且竖直段401垂直于滑动底座5的上表面;水平段402的长度为15mm,水平段402与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水平段402的端点正对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位置传感器触点4有两个,分别为左传感器触点和右传感器触点,左传感器触点设于滑动底座5上表面的左端,右传感器触点设于滑动底座5上表面的右端。左传感器触点与右传感器触点结构尺寸相同,只是安装位置不同。左侧位置传感器2与左传感器触点配合使用,用于限制压力变送器6的左侧移动,当压力变送器6移动至电控轨道3左端时,左侧位置传感器2通过导线将位置信号传递至计算机13,计算机13通过控制电控轨道3,停止压力变送器6向左移动。同理,右侧位置传感器7与右传感器触点配合使用,用于限制压力变送器6的右侧移动。
电控轨道底座11采用铝合金板制作,其长度为150mm,宽度为50mm,高为100mm。电控轨道底座11有两个,分别为左电控轨道底座和右电控轨道底座,左电控轨道底座上焊接左电控轨道接头,右电控轨道底座上焊接右电控轨道接头。左电控轨道底座和右电控轨道底座结构尺寸相同,只是安装位置不同。左电控轨道底座和右电控轨道底座共同支撑电控轨道3,方便压力变送器6在电控轨道3上移动。左电控轨道底座、右电控轨道底座均与其下方的托板9焊接,从而固定整个横向移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电控轨道3还与电控轨道接头1电连接,电控轨道接头1将电控轨道3与电源电连接,电源对电控轨道3供电。电控轨道接头1也将电控轨道3与计算机13电连接,计算机13控制电控轨道3的运行,滑动底座5与电控轨道3配合工作,使滑动底座5能在电控轨道3上横向移动,从而控制压力变送器6的横向移动。
如图1所示,纵向移动机构包括托板9、移动支架10和辊道12,托板9是整个装置的工作平面,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托板9采用U型铝合金材料制作,托板9长度为15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10mm。移动支架10有两根,每根移动支架10的长度为10000mm、宽度为100mm、高度为30mm。两根移动支架10平行设置,且两根移动支架10长度所在方向与电控轨道3长度所在方向相垂直;两根移动支架10的间距为500mm。两根移动支架10的上端分别焊接在托板9下底面的左右两侧,两根移动支架10的下端置于辊道12上,随着辊道12的转动而前后移动。移动支架10用于整个装置在辊道12上的纵向移动,通过控制辊道12的转动,实现整个装置的纵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支架10为U型铝合金材料,焊接时将U型铝合金的腿与上方的托板9焊接,U型铝合金的平面与下方的辊道12接触,这样做能减轻整个装置对辊道12的划伤,同时便于移动支架10在辊道12上的移动。辊道12为现场已有设备。
控制机构包括计算机13和显示屏14,显示屏14与计算机13电连接,计算机13及显示屏14用于装置的控制及信号的存储与显示。电控轨道接头1、导线接口8和位置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计算机13连接,计算机13和显示屏14为标准配置,计算机13内装有辊道12控制的二级模型,且包括控制测试系统运动过程的程序。
本实施例的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通过一个压力变送器6测试单点水雾喷射压力。首先将滑动底座5移至电控轨道3左端,使左传感器触点与电控轨道3左端的左侧位置传感器2接触;转动辊道12,带动移动支架10前后移动,将压力变送器6对准第一排最左侧的一个测试喷嘴,纵向移动停止;设定压力变送器6采集频率,开启测试喷嘴,通过计算机13控制电控轨道3,使压力变送器6自左向右横向匀速运动,直至压力变送器6到达电控轨道3右端而使右传感器触点触碰右侧位置传感器7,右侧位置传感器7上位置信号传至计算机13,计算机13控制压力变送器6的横向运动停止,同时停止压力采集,完成第一排喷嘴的一维压力场测试;转动辊道12,装置纵向移动,将压力变送器6对准第二排测试喷嘴,纵向移动停止;计算机13控制压力变送器6自右向左横向匀速运动,同时启动压力采集,直至压力变送器6到达电控轨道3左端而使左传感器触点触碰左侧位置传感器2,左侧位置传感器2上的位置信号传至计算机13,计算机13控制压力变送器6的横向运动停止,同时停止压力采集,完成第二排喷嘴的压力场测试;如此往复,计算机13控制辊道12转动、控制压力变送器6左右横向往复运动,最终实现二冷区所有喷嘴的动压测试。测试结束后,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故障喷嘴的具体位置,并对故障喷嘴进行更换。同时还可将二冷区所有喷嘴的动压二维分布通过绘图软件在显示屏14内显示出来,有利于研究二冷区所有喷嘴的动压二维分布与二冷区冷却效果之间的关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电控轨道3的长度为3000mm、宽度为200mm、高为80mm;电控轨道接头1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250mm,高度为100mm;滑动底座5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210mm、高度为100mm;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距离电控轨道接头1上表面的高度为100mm;位置传感器触点4为L形的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的外径为20mm;位置传感器触点4为L形的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的外径为20mm;位置传感器触点4上水平段402的长度为30mm;电控轨道底座11长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高为200mm;托板9长度为3000mm、宽度为400mm、高度为30mm;每根移动支架10的长度为25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80mm;两根移动支架10的间距为2000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电控轨道3的长度为2200mm、宽度为130mm、高为55mm;电控轨道接头1的长度为150mm,宽度为180mm,高度为70mm;滑动底座5的长度为150mm、宽度为135mm、高度为75mm;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距离电控轨道接头1上表面的高度为75mm;位置传感器触点4为L形的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的外径为15mm;位置传感器触点4为L形的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的外径为15mm;位置传感器触点4上水平段402的长度为22mm;电控轨道底座11长度为225mm,宽度为125mm,高为150mm;托板9长度为2250mm、宽度为300mm、高度为20mm;每根移动支架10的长度为2250mm、宽度为150mm、高度为55mm;两根移动支架10的间距为1250mm。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控轨道接头(1)、电控轨道(3)、位置传感器触点(4)、滑动底座(5)、压力变送器(6)、位置传感器、导线接口(8)和电控轨道底座(11);所述电控轨道接头(1)有两个,分别为左电控轨道接头和右电控轨道接头,左电控轨道接头固定在电控轨道(3)的左端,右电控轨道接头固定在电控轨道(3)的右端;
所述滑动底座(5)安装于电控轨道(3)上,滑动底座(5)上设有导线接口(8);所述压力变送器(6)固定于滑动底座(5)之上,压力变送器(6)与导线接口(8)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电控轨道接头(1)上;位置传感器有两个,分别为左侧位置传感器(2)和右侧位置传感器(7),左侧位置传感器(2)设置于左电控轨道接头上,右侧位置传感器(7)设置于右电控轨道接头上;所述位置传感器触点(4)有两个,分别为左传感器触点和右传感器触点,左传感器触点设于滑动底座(5)上表面的左端,右传感器触点设于滑动底座(5)上表面的右端;所述电控轨道底座(11)有两个,分别为左电控轨道底座和右电控轨道底座,左电控轨道底座上固定左电控轨道接头,右电控轨道底座上固定右电控轨道接头;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托板(9)、移动支架(10)和辊道(12),所述左电控轨道底座、右电控轨道底座均与其下方的托板(9)固定;所述移动支架(10)有两根,两根移动支架(10)平行设置,且两根移动支架(10)长度所在方向与电控轨道(3)长度所在方向相垂直;两根移动支架(10)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托板(9)下底面的左右两侧,两根移动支架(10)的下端置于辊道(12)上;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计算机(13)和显示屏(14),所述显示屏(14)与计算机(13)电连接,所述电控轨道接头(1)、导线接口(8)和位置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计算机(13)连接;
所述位置传感器触点(4)包括竖直段(401)和水平段(402),竖直段(401)的一端与水平段(402)的一端固连,且竖直段(401)与水平段(402)之间的夹角为90度;竖直段(401)的下端与滑动底座(5)的上表面固连,且竖直段(401)垂直于滑动底座(5)的上表面;水平段(402)与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水平段(402)的端点正对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
所述电控轨道(3)还与电控轨道接头(1)电连接,电控轨道接头(1)分别与电源、计算机(13)电连接;
所述电控轨道接头(1)、电控轨道(3)和滑动底座(5)均由铝合金板制成;所述电控轨道(3)为矩形板,电控轨道(3)的长度为1500~3000mm、宽度为50~200mm、高为30~80mm;所述电控轨道接头(1)为矩形板,电控轨道接头(1)的长度为100~200mm,宽度为120~250mm,高度为40~100mm,且电控轨道接头(1)的宽度大于电控轨道(3)的宽度,电控轨道接头(1)的高度大于电控轨道(3)的高度,所述左电控轨道接头和右电控轨道接头结构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座(5)为内部设有矩形通孔的矩形块,且滑动底座(5)上的矩形通孔套在电控轨道(3)上;滑动底座(5)的长度为100~200mm、宽度为60~210mm、高度为50~100mm;所述压力变送器(6)采用平膜型结构;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电容式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距离电控轨道接头(1)上表面的高度为50~100mm,所述左侧位置传感器(2)和右侧位置传感器(7)结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触点(4)为L形的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的外径为10~20mm,其中水平段(402)的长度为15~30mm,所述左传感器触点与右传感器触点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电控轨道底座(11)采用铝合金板制作,电控轨道底座(11)的长度为150~300mm,宽度为50~200mm,高为100~200mm;所述左电控轨道底座和右电控轨道底座结构尺寸相同;所述托板(9)采用U型铝合金材料制作,托板(9)长度为1500~3000mm、宽度为200~400mm、高度为10~30mm;所述移动支架(10)的长度为1000~2500mm、宽度为100~200mm、高度为30~80mm,两根移动支架(10)的间距为500~2000mm;所述移动支架(10)为U型铝合金材料,该U型铝合金的腿与上方的托板(9)焊接,U型铝合金的平面与下方的辊道(12)接触。
4.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好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将滑动底座(5)移至电控轨道(3)左端,使左传感器触点与左侧位置传感器(2)接触;
步骤(2):转动辊道(12),将压力变送器(6)对准第一排测试喷嘴;
步骤(3):设定压力变送器(6)采集频率,开启测试喷嘴;
步骤(4):通过计算机(13)控制电控轨道(3),使压力变送器(6)自左向右横向匀速运动,直至右传感器触点触碰右侧位置传感器(7),右侧位置传感器(7)上的位置信号传至计算机(13),计算机(13)控制压力变送器(6)的横向运动停止,完成第一排喷嘴的压力测试;
步骤(5):转动辊道(12),将压力变送器(6)对准第二排测试喷嘴;
步骤(6):计算机(13)控制压力变送器(6)自右向左横向匀速运动,直至左传感器触点触碰左侧位置传感器(2),左侧位置传感器(2)上的位置信号传至计算机(13),计算机(13)控制压力变送器(6)的横向运动停止,完成第二排喷嘴的压力测试;
步骤(7):计算机(13)控制压力变送器(6)左右横向往复运动,实现二冷区所有喷嘴的动压测试。
CN201510221603.9A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4792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1603.9A CN104792455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1603.9A CN104792455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2455A CN104792455A (zh) 2015-07-22
CN104792455B true CN104792455B (zh) 2017-03-08

Family

ID=5355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1603.9A Active CN104792455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2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2954B (zh) * 2015-08-31 2017-07-28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钢冷却区冲击压力单点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2024838A (zh) * 2020-09-09 2020-12-04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喷嘴的喷射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9951A (zh) * 2005-12-28 2006-06-21 重庆大学 连铸二冷喷嘴喷雾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1187587A (zh) * 2007-12-20 2008-05-28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板坯连铸机二冷喷嘴冲击力测量系统
CN103452019A (zh) * 2013-09-24 2013-12-18 西南交通大学 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4535918U (zh) * 2015-04-30 2015-08-05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9052B2 (ja) * 2010-07-27 2015-04-08 長野計器株式会社 スプレー圧力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9951A (zh) * 2005-12-28 2006-06-21 重庆大学 连铸二冷喷嘴喷雾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1187587A (zh) * 2007-12-20 2008-05-28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板坯连铸机二冷喷嘴冲击力测量系统
CN103452019A (zh) * 2013-09-24 2013-12-18 西南交通大学 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4535918U (zh) * 2015-04-30 2015-08-05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2455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0980U (zh) 搅拌棒中心位置与垂直度的测量装置
CN104330050B (zh) 大口径光学元件动态干涉拼接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4792455B (zh)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19155A (zh) 一种自动测定双通道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装置
CN106740981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线受流接触轨动态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52955B (zh) 一种大尺寸轴类零件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908023A (zh) 一种连续式冷轧薄板厚度精确测量仪器
CN109706804A (zh) 无砟轨道承轨台自动检测设备及自动检测方法
CN106289059A (zh) 转向架检测装置
CN202195800U (zh) 钢轨自动测量装置
CN204535918U (zh) 一种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压力测试装置
CN205246015U (zh) 一种陶瓷砖平面度在线检测装置
CN103924181B (zh) 一种锌锅液位自动控制方法
CN104264551A (zh) 一种火箭橇无缝滑轨的铺设调校施工方法
CN204757870U (zh) 一种接触网导高、拉出值检测装置
CN207379774U (zh) 微滴灌毛管滴液量均匀性测试用采样装置
CN205066716U (zh) 一种扇形段离线对中激光检测装置
CN202757574U (zh) 滚刀前刀面平行度及前角角度检查仪
CN104251885A (zh) 焊管焊缝与超声波探伤小车位置偏差的调整方法
CN203972478U (zh) 一种炼钢连续铸坯定重供坯的控制装置
CN203610635U (zh) 一种移动式连铸二冷区冷却介质动压测量仪
CN105157885A (zh) 热量表检定装置中的热量表直线性固定装置
CN104132644A (zh) 隧道断面测量放样装置
CN204963831U (zh) 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仪自动检测装置
CN108871215B (zh) 重型筒节轧制过程中边部外形检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3000 R & D Building 1, north side of Beijing Avenue, Ma'anshan demonstration park,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AANSHAN AHU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71 No. 578 Taibai Road,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MAANSHAN AHU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