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4035A -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 Google Patents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4035A
CN104784035A CN201510205876.4A CN201510205876A CN104784035A CN 104784035 A CN104784035 A CN 104784035A CN 201510205876 A CN201510205876 A CN 201510205876A CN 104784035 A CN104784035 A CN 104784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earpick
sensor
penholder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58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058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4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4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4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有效的解决了鼻刷、挖耳用具手动使用很麻烦,不能可视化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笔杆,笔杆内设有电池,电池连接静音电机,电机经短轴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套有长轴,长轴的另一端伸出笔杆上端口,笔杆的上端口、下端口内置有触感探测装置,长轴上套有仿生棉刷,电池连接有PCB板,触感探测装置连接PCB板,PCB板上设有多个传感器,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发射芯片,笔杆的下端处设有挖耳勺,PCB板连接有伸出笔杆下端口的防抖摄像头,笔杆的下端口设有小卡槽,笔杆表面设有显示屏和功能操作键;本发明结构巧妙,使用时能看清鼻腔和耳道内部的生活用具。

Description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背景技术
沙尘暴、雾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使空气质量显著下降,这与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鼻子是肺的“空调”和“过滤器”,每天呼吸空气1.5万升左右,粉尘、传染性病菌、固体颗粒、有害气体等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附着在鼻前庭部位,使鼻腔内既“脏”又“干”,“脏”和“干”不但使鼻腔丧失过滤空气的功能,还营造了细菌滋生的环境。根据资料显示,鼻腔的病菌和污垢90%集中在鼻前庭,因此对鼻前庭的清洁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冲洗式鼻腔清洁用具在冲洗时会把鼻前庭的病菌和细小污垢、粘稠状物质带进鼻腔深部,造成鼻腔的深度污染;在冲洗时水流容易进入口腔,易导致口腔菌群交叉感染容,易呛水,易引起头疼、耳鸣等不适症状;冲洗式鼻腔清洁用具冲洗时会把有害病菌和有益菌群一并冲走,是“破坏性”清洁,给鼻腔带来潜在的危害;并且不能清除鼻腔内的粘稠状鼻涕,大块固体垃圾、禁锢在鼻毛上的污垢,如果鼻前庭有这些脏物质就去冲洗,只能越冲越脏。市面上也有一些清洁鼻前庭的产品,但是结构简单,功能不尽人意,实用性不强,不能有效清除粘稠状鼻涕和固体污垢,无法立体彻底的清洁鼻腔,也无法对鼻腔进行保养和护理。
挖耳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个人清洁工具,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挖耳勺都是一个直的细杆加上细杆末端的勺子,无论使用挖耳勺为别人挖耳朵或自己为自己掏耳朵,都存在经看不清楚耳道的现象,只能以试探的方式去清理耳朵,由于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发炎、溃烂,使挖耳朵这个简单过程变得异常艰难并充满安全隐患,耳道内的内分泌物或异物挖除干净与否,也不得而知,主要凭借使用者的感觉或他人协助观察是否干净,但因不能准确观察耳道内情况,细微的异物或分泌物多有清理不彻底的情况,同时在使用传统挖耳勺清理耳道时,还存在在清理过程中伤耳内器官,导致听力损伤,给耳道健康及听力安全带来隐患的情况。
发明人所持有的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420389269.9,201420388862.1中,虽然也公开了兼具采耳和刷耳廓的功能的鼻刷和鼻签产品,但是,这两项专利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所发明的产品不是电动的;2、所发明的产品不能可视化;3、所发明的产品不具有智能化。4、所发明的产品不能网络化,不能监测相关器官生理指标,不能和其他产品一同组成智能生态链,也就是说这两项专利产品仅是基础性产品,属于传统工业产品,不是电子产品和智能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鼻刷、挖耳用具手动使用很麻烦,不能可视化、产品不具备智能化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部为空腔且两端通透的笔杆,笔杆内设有电池,电池连接静音电机,电机经短轴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套有长轴,长轴的另一端伸出笔杆上端口,笔杆的上端口、下端口内置有触感探测装置,长轴上套有可替换的仿生棉刷或塑胶刷或海绵刷,电池连接有PCB板,触感探测装置连接PCB板,PCB板上设有多个传感器,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发射芯片,笔杆的下端处设有挖耳勺,PCB板连接有伸出笔杆下端口的防抖摄像头,笔杆的下端口设有小卡槽,笔杆表面设有显示屏和功能操作键。
本发明结构巧妙,根据人们的鼻子和耳朵的健康状况,设计一款人们可随时了解自己的鼻腔和耳朵健康状况,能够及时清理,使用时能看清鼻腔和耳道内部的生活用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抖摄像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PCB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震动转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发明包括内部为空腔且两端通透的笔杆1,笔杆1内设有电池2,电池2连接静音电机3,电机3经短轴4连接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上套有长轴7,长轴7的另一端伸出笔杆1上端口,笔杆1的上端口、下端口内置有触感探测装置8,长轴7上套有可替换的仿生棉刷9或塑胶刷或海绵刷,电池2连接有PCB板10,触感探测装置8连接PCB板10,PCB板10上设有多个传感器11,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2、发射芯片13,笔杆1的下端处设有挖耳勺14,PCB板10连接有伸出笔杆1下端口的防抖摄像头15,笔杆1的下端口设有小卡槽16,笔杆1表面设有显示屏17和功能操作键。
所述的电池2设有连通外界的充电口18。
所述的笔杆1的两端口处设有凸台19,凸台19上设有可拆卸的笔盖20。
所述的防抖摄像头15上设有微型发光二极管或LED灯21。
所述的仿生棉刷、塑胶刷、海绵刷的材质为海绵、仿生棉、硅胶等材料,温感变色材料、带有传感元件的智能材料、纳米纤维材料、远红外材料、负离子材料、锗材料、石墨材料、磁性化材料中的一种。
所述的传感器11为温度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分贝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2和发射芯片13为wifi芯片或蓝牙芯片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芯片。
所述的防抖摄像头15设有连通外界的USB接口22。
所述的防抖摄像头15也可内置于挖耳勺柄内,防抖摄像头15与PCB板10连接。
本发明使用时,
深入刷头内部的圆柱开口较宽,方便进入刷头内部的转动轴旋转和震动。该柱体内置有触感探测装置、探头和线路,线路与PCB板连接,或直接置有传感器,与控制芯片通信连接。在凸台的外面,有卡槽,卡槽的作用是防止刷头掉落。
中间部分是电机和锂电池,电机采用静音电机,不超过60分贝,电池并不局限于锂电池,比如现在正在开发的铝电池今后也可以用。电池与电机和PCB板有线连接。电池外面的柱体上有USB充电口。也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
下面是一个PCB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分贝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无线信号接收和发射芯片。
下面是一个挖勺和高速针孔防抖摄像头,摄像头上方有微型发光二极管或LED灯,用于在智能终端上显示耳道内部情况,可视化挖耳,摄像头下面有感应器触头,用于探测耳道内的温度、湿度、气味等生理指标。三者均有相应线路与之连接。二极管与勺子紧贴,安置在勺子的前端或摄像头的前段。勺子材质不限。
下面有一个小卡槽,主要用于插3个小配件,三个配件的作用为:第一个配件,类似于笔头状,用于蘸取清洁液清洁耳道,第二个配件刷头一侧是海绵面另一侧是塑胶刷面,刷头整体仍像毛笔头形状,该配件用于清洁鼻子外三角区域,第三个配件,表面有弧度,弧度上有胶条,顶部有带胶条圆球,用于清洁耳廓。
如图二所示,是一个独立摄像头装置,如果笔杆上所带的摄像头灯光亮度不理想,可以用这个摄像头配件,该摄像头与平时我们电脑用的摄像头区别不大,主要区别是,该摄像头像素要高,达到手机200万像素级别以上,且带有灯瓦,灯瓦是为了聚光,提高成像度。
笔杆外面一侧有控制板,功能有电动开关按钮,调频(调节震动速度)按钮,有摄像头开关按钮,可以控制摄像头及其灯光亮度调整,有显示屏,显示分贝、温度等数值。
对于刷头的材料,可以采用感应材料与其他纤维材料(常规刷头所用材料或具有特殊功效的刷头材料)复合而制成的智能材料,能够辅助了解鼻腔、耳道生理指标。所述感应材料,是指那些制作热敏电阻的材料或器件,温、湿度感应的材料或器件,红外线感应材料或器件等,这些材料能够以外界微小的变化发生明显的改变,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或者可以采用纳米纤维/含有纳米纤维素/的材料制成,或刷头表层含有纳米纤维膜。
或者可以采用具有智能调温纤维制成的智能调温、调湿刷头。
或采用含有远红外材料、负离子材料、锗材料、石墨材料、磁性化材料等陶瓷超细粉合成制的材料制成。
或采用既能够阻隔病毒、细菌,又能进一步将病毒、细菌杀害,防止其转移感染,并且能够起到真正阻隔防护作用的仿生酶生物防护水刺材料制成刷头。
或者采用温感变色或生物感应变色材料制成刷头或刷头表面覆有温、湿感变色或生物感应变色膜,生理发生病变或生理环境不好,变色以警示
本发明在进行鼻腔清洁时,塑胶刷、海绵刷、仿生棉刷,可以根据功能逐个替换使用,若嫌麻烦也可以仅用一个刷头配合清洁液使用。下面对根据清洁步骤替换刷头的方案进行阐述,对鼻腔进行较彻底的清洁与护理,可以分三个步骤,而本新型正是结合这三个步骤而设计的。
清洁鼻腔第一步:使用硅胶刷,硅胶刷使用上乘硅胶制成,不伤皮肤,硅胶刷上蘸取清洁液,按电动开关,硅胶刷鼻腔在鼻孔中适当频率转动,可以清洁鼻腔内部的鼻屎、粘稠状鼻涕和禁锢在鼻毛上的污垢。
清洁鼻腔第二步:把硅胶刷卸下来,使用海绵刷,海绵刷用上等海绵制成,吸水性和柔软性较强,硅胶刷清洁后鼻毛上可能还残颗粒状污垢,也可能有残留的清洁液,需要用海绵刷汲取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清洁鼻腔第三步:把海绵刷卸下来,换上仿生棉刷,仿生棉刷使用高级仿生棉制成,没有绒毛,插入鼻腔不易打喷嚏,吸水性和柔韧性俱佳,硅胶刷和海绵刷对鼻腔彻底清洁后,使用仿生棉刷沾取保洁液,对鼻腔进行消炎并保持鼻腔内部湿润和清新。
本新型使用方便,可以减少人们用手、手纸、棉签清洁鼻腔,首次建立了立体清洁鼻腔的方法(鼻腔清洁三步骤),可以较彻底的清洁鼻腔内的污垢,配合相关清洁液使用,可以对鼻腔进行保养和护理。
在进行上述清洁的同时,由于深入刷头的圆柱体内部有传感触头和线路,能够检测鼻腔内的温度和湿度,或刷头表面覆有变色膜,可以反映鼻腔的生理变化,给予及时预警。
另外,主体的另外一侧的挖勺和摄像头也可以深入到鼻腔内部,一是可视鼻腔内部情况,二是挖耳勺也可以对一些顽固性污垢和进入鼻腔深部的污垢进去清除。
本新型产品不是为了产品智能而智能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个的孤立智能产品,而是基于建立人体健康信息跟踪系统为实现采集鼻腔和耳朵检测信息数据而研发的产品,它是这个系统某些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子部分。因为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针对五官而建立的连续、完整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标准,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患病很后才去医院看病,医院仅对个案进行诊断,医院属于治疗阶段,并没有介入到日常检测和防护阶段,由于医院体制问题和行政区域限制,无法建立大规模的广谱性系统病理数据群,又由于医院是盈利性机构,不会无偿的针对个人实施连续的长期的五官检测、检查并建立相应管理系统。
人体健康信息跟踪系统主要是对人体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建立电子档案,对健康风险进行监控和干预,为实现这一系统,需要对应的一系列电子产品对人体各部位进行监测,并配以对应的软件一起实现。本智能产品就是基于此系统下对鼻腔和耳道进行监测的。
人体健康信息跟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就是五官信息系统,数据的获取通过以下三个方式获得,第一个方式为智能产品监测并获取数据,第二个方式为对分泌物进行仪器检查,得出检查数据,比如鼻腔内的污垢和耳道内的分泌物,用以分析呼吸道中可以表明机体有某种疾病的病变情况,尤其呼吸系统的慢性病问题。第三个方式是用户上传数据,这方面主要指在医院的检查数据。这三种方式是各有侧重,各有分工,前两种方式获得的数据通过智能终端软件上传至人体健康信息数据库,根据样本比对和人工分析,得出健康结论和综合测评报告,该报告通过智能智能终端反馈给客户,同时在人体健康信息跟踪库里建立该客户个人健康档案,保存检查信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常规检测,同样如前所述进行分析和保存,形成一个动态的长效的个人健康信息链,使客户能及时了解身体的变化,以便尽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传感器是一种可以获取并处理信息的特殊装置,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传感器如人体的感觉器官一样是一套完美的传感系统,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传感器的功能与人类5大感觉器官有相似之处,光敏传感器如视觉,声敏传感器如听觉,气敏传感器如嗅觉,化学传感器如味觉,压敏、温敏、流体传感器如触觉,传感器可以分为物理类,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而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现在的传感器已经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
化学传感器大体对应于人的嗅觉和味觉器官,但并不是单纯的人器官的模拟,还能感受人的器官不能感受的某些物质。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传感器,它以生物活性单元(如酶、抗体、核酸、细胞等)作为生物敏感单元,对目标测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检测器。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传感器,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
本发明所述传感器为化学传感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鼻腔内和耳道内的温度和湿度,鼻腔干燥还会导致嗅觉失灵。鼻黏膜的萎缩以及鼻干痂形成和分泌物阻塞,妨碍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与鼻腔内嗅细胞接触,造成嗅觉迟钝或嗅觉丧失,还会导致气管疾病,病变累及咽喉部,不仅使咽喉部干燥不适,而且会产生刺激性干咳、声嘶等症。重者还会引起气管、支气管炎等疾病。还会导致鼻出血。鼻黏膜干燥,使鼻内黏膜微血管变脆,破裂出血,老年人、儿童尤为常见。还会导致鼻窦炎。鼻黏膜上皮萎缩和纤毛丧失,分泌物积存在鼻腔形成痂皮,鼻窦内分泌物排流不畅,易发生鼻窦炎和感冒。
分贝传感器,可以测量分贝。
气敏传感器,呼出气中某些气体分子的痕迹可以告诉我们体内是否发生异常状况,测量这些挥发性标记物也是一个无创诊断疾病的新方法,这些挥发性标记有烷(属)烃、丙酮、一氧化氮等。鼻腔中出现难闻气味有脓性鼻涕、鼻腔分泌物增多,呼气特殊腐臭味,自己不觉,他人靠近可闻,这些症状表明可能有食物残留后鼻腔或患有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牙周炎、呼吸道炎症。而耳朵内,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及变形杆菌通过外耳道、咽鼓管蔓延至鼓膜和内耳,或通过血原性感染中耳和内耳。这些现象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但是一旦耳道感染,可以通过病变气味而获知的。
免疫传感器和微生物传感器,主要作用为检测鼻腔和耳道微生菌群环境,对鼻腔和耳道的病理情况进行基础分析和测定。
若刷头采用了含有温、湿度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传感器材料复合制成的,或刷头表面覆有温感、气敏、生物感应变色膜则在PCB板中不在设有具有相同功能的传感器,也不须在凸台内设置相应的传感器。
打开开关,PCB板上的传感器收集检测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控制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发送至外部的智能终端装置上,通过转换和解析,形成数据信息,传至人体健康信息跟踪系统(服务器端),根据样本比对和人工解读,形成病理结论传至用户的智能终端上(个人健康信息跟踪系统客户端)。
打开开关,PCB板上的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的wifi芯片或蓝牙芯片搜索周边的智能设备的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然后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用户操作智能设备上运行在其上面的人体健康信息跟踪系统软件中的五官健康信息模块的视频功能,二极管通电发光,摄像头扑捉的影像过头数据线传输到发射芯片内,发射芯片通过wife或蓝牙功能把视频数据发送到对应的智能设备上,并在其上面的软件上显示视频影像。
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放大,放大至10-100倍,可录像、可调节亮度、可防抖动、可调整焦距。
对摄像头的操作和控制,一是可以通过笔杆上的控制板实现,二是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上的相应软件实现。
所述无线发射和接收电路的无线芯片为wifi芯片或蓝牙芯片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芯片,可以与智能设备的wifi或蓝牙相连,并且可以和智能设备相互传输数据。
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电脑、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智能手表等设备。
发射芯片,主要作用为:
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通过无线技术传送到智能终端。
2,对外发射摄像头的视频数据,无线视频数据可以被周边的智能设备所捕获,从而周边的智能设备能显示出摄像头的视频影像。
所述微型针孔摄像头与数据线连接,通过无线技术可以与智能终端相连接,并启动人体健康信息跟踪系统中的五官健康信息子系统中的影像视频模块的程序文件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在智能终端屏幕上,该程序文件具有产品本体控制板上的功能,可以调节亮度,放大图像,具有防抖功能,发光二极管或LED灯与控制电路连接,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屏幕直接观察到耳道内的情况。发光二极管或LED灯位于摄像头的附近,发光二极管或LED灯提供照明,摄像头采光条件良好,影像清晰。如果光线不足,可调节摄像头的光照强度,以使影像清晰可辨。
摄像头或图像传感器或图像记录仪也可以至于刷头内,也可以与挖勺、挖勺柄复合到一起。
由于并没有限定挖勺的材质,当挖勺为软材质材料时,可以在挖勺前端合适部位内置微型摄像头或图像传感器或图像记录仪等仪器元件,可以与PCB板线路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若为较硬材质,比如铁质时,可以在其表面任意侧覆一管道,内置微型摄像头或图像传感器或图像记录仪等仪器元件,可以与PCB板线路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基于产品的简化方向来讲,把摄像相关器件与挖勺复合为一体,成为本发明的优先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或选择性优化组合。
本发明结构巧妙,根据人们的鼻子和耳朵的健康状况,设计一款人们可随时了解自己的鼻腔和耳朵健康状况,能够及时清理,使用时能看清鼻腔和耳道内部的生活用具。
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揭示,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比如并不局限于表述的外观和结构,比如所用刷头采用含有微型传感器材料制成或由智能调温调湿材料、温感变色材料制成的刷头,即使不设有PCB板,依然具有智能化特征,依然是智能鼻刷和挖耳勺用具,依然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因此,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包括内部为空腔且两端通透的笔杆(1),其特征在于,笔杆(1)内设有电池(2),电池(2)连接静音电机(3),电机(3)经短轴(4)连接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上套有长轴(7),长轴(7)的另一端伸出笔杆(1)上端口,笔杆(1)的上端口、下端口内置有触感探测装置(8),长轴(7)上套有可替换的仿生棉刷(9)或塑胶刷或海绵刷,电池(2)连接有PCB板(10),触感探测装置(8)连接PCB板(10),PCB板(10)上设有多个传感器(11),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2)、发射芯片(13),笔杆(1)的下端处设有挖耳勺(14),PCB板(10)连接有伸出笔杆(1)下端口的防抖摄像头(15),笔杆(1)的下端口设有小卡槽(16),笔杆(1)表面设有显示屏(17)和功能操作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池(2)设有连通外界的充电口(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笔杆(1)的两端口处设有凸台(19),凸台(19)上设有可拆卸的笔盖(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抖摄像头(15)上设有微型发光二极管或LED灯(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仿生棉刷、塑胶刷、海绵刷的材质为海绵、仿生棉、硅胶等材料,温感变色材料、带有传感元件的智能材料、纳米纤维材料、远红外材料、负离子材料、锗材料、石墨材料、磁性化材料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感器(11)为温度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分贝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2)和发射芯片(13)为wifi芯片或蓝牙芯片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抖摄像头(15)设有连通外界的USB接口(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鼻刷、挖耳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抖摄像头(15)也可内置于挖耳勺柄内,防抖摄像头(15)与PCB板(10)连接。
CN201510205876.4A 2015-04-28 2015-04-28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Pending CN104784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5876.4A CN104784035A (zh) 2015-04-28 2015-04-28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5876.4A CN104784035A (zh) 2015-04-28 2015-04-28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4035A true CN104784035A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4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5876.4A Pending CN104784035A (zh) 2015-04-28 2015-04-28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403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3331A (zh) * 2015-05-05 2015-09-02 中山智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蓝牙通信的内窥式挖耳勺
CN106584528A (zh) * 2017-01-13 2017-04-26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鼻腔护理器
CN106695906A (zh) * 2017-01-06 2017-05-24 上海德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鼻毛修剪器的控制装置
CN107485733A (zh) * 2017-01-18 2017-12-19 税国清 清鼻喉刷
CN107835344A (zh) * 2017-11-27 2018-03-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微距摄像设备及一种超微距摄像系统
CN108125745A (zh) * 2018-02-06 2018-06-08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一种新型耵聍钩
CN108743338A (zh) * 2018-06-19 2018-11-06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婴幼儿鼻涕清理装置
CN109010006A (zh) * 2018-08-23 2018-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一种鼻腔冲洗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3331A (zh) * 2015-05-05 2015-09-02 中山智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蓝牙通信的内窥式挖耳勺
CN106695906A (zh) * 2017-01-06 2017-05-24 上海德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鼻毛修剪器的控制装置
CN106584528A (zh) * 2017-01-13 2017-04-26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鼻腔护理器
CN107485733A (zh) * 2017-01-18 2017-12-19 税国清 清鼻喉刷
CN107835344A (zh) * 2017-11-27 2018-03-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微距摄像设备及一种超微距摄像系统
CN107835344B (zh) * 2017-11-27 2020-08-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微距摄像设备及一种超微距摄像系统
CN108125745A (zh) * 2018-02-06 2018-06-08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一种新型耵聍钩
CN108743338A (zh) * 2018-06-19 2018-11-06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婴幼儿鼻涕清理装置
CN108743338B (zh) * 2018-06-19 2020-11-0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婴幼儿鼻涕清理装置
CN109010006A (zh) * 2018-08-23 2018-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一种鼻腔冲洗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4035A (zh)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CN204581922U (zh) 智能鼻刷、挖耳用具
KR101271547B1 (ko) 유아 및 중증환자를 위한 대소변 자동알림 모니터링 시스템
WO2014054823A1 (ko) 유아 및 중증환자를 위한 대소변 자동알림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6510960A (zh) 智能护理耗材及具有其的生理监控装置
TWI533845B (zh) 無線電子聽診器裝置
CN111657991B (zh) 一种智能阵列传感器电子听诊系统
JP6035163B2 (ja) 皮膚ガス測定装置および皮膚ガス測定方法
WO2010084370A1 (en) Ear canal obstruction detecting acoustical stimulation ear probe
CN103337147B (zh) 一种反刍动物监测系统
CN206354670U (zh) 一种多功能带检测智能牙刷
JP2015100382A (ja) 嚥下能力検査装置
CN105943080A (zh) 一种智能听诊器
CN112255402A (zh) 用于呼吸道病毒筛查的快检装置
CN107637957A (zh) 基于终端智能镜的交互式智能牙刷及其系统
CN203576480U (zh) 基于温度测量技术的佩戴式计算设备
Chan et al. Performing tympanometry using smartphones
US202101864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middle ear fluids
KR20090090914A (ko) 구강 내 세균정보 처리 시스템 및 세균발생 알람 칫솔
KR20140146782A (ko) 동물 무선 청진진단 시스템
US20110060191A1 (en) Musical otoscope
Oreggioni et al. Biopotential monitoring
CN205697721U (zh) 一种体温计
CN206852612U (zh) 一种肺功能检测装置
CN206228333U (zh) 动物体温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