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8430B - 读卡器 - Google Patents

读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8430B
CN104778430B CN201510184716.6A CN201510184716A CN104778430B CN 104778430 B CN104778430 B CN 104778430B CN 201510184716 A CN201510184716 A CN 201510184716A CN 104778430 B CN104778430 B CN 104778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ntact
pallet
contact mechanism
pall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47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8430A (zh
Inventor
王朝晖
陆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eator China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ator China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ator China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ator China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47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8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8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8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8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8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读卡器,包括上机壳、下机壳、触点机构、托盘机构,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活动连接并形成进卡口和卡片通道,触点机构的底部设有触点部,托盘机构与下机壳活动连接并位于卡片通道的下方;下机壳上设置有与托盘机构配合的下滑槽组,下滑槽组沿着卡片的进入方向、向卡片通道倾斜;在卡片的推动下,托盘机构沿下滑槽组移动、触点机构向卡片通道倾斜,直至触点部和托盘机构的上表面夹持在卡片的芯片位置。本发明提出的读卡器能够双面加持卡片,使触点机构与卡片的芯片之间通讯良好,且托盘机构容易脱离卡片表面。

Description

读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读卡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动读卡器,采用触点机构单边下压的方式来运行,在卡片插入过程中,由卡片带动触点机构下移,在卡片到达指定位置时,触点也下移到可以接触到卡片上的IC芯片的位置,触点与卡片接触的越紧密,那么触点与IC芯片之间的通讯就越好;与卡片的另一面接触的是固定的机壳,这种结构难于设置触点与卡片之间接触的紧密程度,接触过于紧密则很不利卡片的弹出,若要使卡片容易弹出,则会牺牲触点与卡片之间的接触力,造成通讯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读卡器,能够双面加持卡片,使得所述触点机构与所述卡片的芯片之间通讯良好,并且托盘机构容易脱开卡片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读卡器,包括上机壳、下机壳和触点机构,所述上机壳与所述下机壳之间活动连接并形成进卡口和容纳卡片的卡片通道,所述触点机构的底部对应于所述卡片的芯片位置设有触点部,所述触点机构与所述上机壳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卡片通道的上方;所述读卡器还包括托盘机构,所述托盘机构与所述下机壳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卡片通道的下方;所述下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托盘机构配合的下滑槽组,所述下滑槽组沿着所述卡片的进入方向、向所述卡片通道倾斜;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所述托盘机构沿所述下滑槽组移动,所述触点机构向所述卡片通道倾斜,直至所述触点部和所述托盘机构的上表面夹持在所述卡片的芯片位置的上下两面。
优选地,所述下滑槽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下滑槽,所述托盘机构上沿所述卡片进入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多个下滑槽配合的多个托盘滑动部。
优选地,所述上机壳设置有与所述触点机构配合的上滑槽组,所述上滑槽组沿着所述卡片的进入方向、向所述卡片通道倾斜,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上滑槽组移动;所述上滑槽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上滑槽,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卡片进入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多个上滑槽配合的多个触点滑动部。
优选地,所述触点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触点档块,所述托盘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托盘挡块,所述托盘档块的高度高于所述卡片通道的高度,所述托盘档块抵接在所述触点档块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所述托盘挡块用于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带动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上滑槽组移动、所述托盘机构沿所述下滑槽组移动。
优选地,所述触点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触点挡块,所述托盘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托盘挡块,所述触点档块和所述托盘档块的高度均高于所述卡片通道的高度,所述托盘挡块用于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带动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上滑槽组移动、所述托盘机构沿所述下滑槽组移动。
优选地,所述读卡器还包括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所述触点机构通过所述上弹性件与所述上机壳活动连接,所述托盘结构通过所述下弹性件与所述下机壳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弹性件和所述下弹性件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拉伸弹簧,所述触点机构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触点挂钩,所述触点挂钩与所述上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机壳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上挂钩,所述上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挂钩连接;所述托盘机构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托盘挂钩,所述托盘挂钩与所述下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机壳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下挂钩,所述下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挂钩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滑槽组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触点滑动部行程的上限位部;所述下滑槽组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托盘滑动部滑动行程的下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上机壳上设置有多个卡扣部,所述下机壳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多个卡扣部扣合的多个突起部。
本发明提出的读卡器,在下机壳上设置用于夹持卡片下表面的托盘机构,下机壳上设置有与托盘机构配合的下滑槽组,上下滑槽组均沿着卡片的进入方向、向卡片通道逐渐倾斜;在卡片的推动下,托盘机构沿下滑槽组移动,直至触点机构的触点部和托盘机构的上表面夹持在卡片的芯片位置的上下两面;本发明提出的读卡器,能够双面夹持卡片,使得触点机构与卡片的芯片之间通讯良好,并且所触点机构容易与卡片脱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上机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下机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触点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托盘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托盘机构装配在下机壳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卡片位于开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卡片到位读卡时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读卡器,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上机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下机壳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读卡器100包括上机壳10、下机壳20、触点机构30、托盘机构40,触点机构30的底部对应于卡片60的芯片位置设有触点部35(参照图7),上机壳10与下机壳20之间活动连接并形成进卡口70和容纳卡片60的卡片通道50,触点机构30与上机壳10活动连接并位于卡片通道50的上方,托盘机构40与下机壳20活动连接并位于卡片通道50的下方。
具体地,上机壳10设置有与触点机构30配合的上滑槽组11,下机壳20上设置有与托盘机构40配合的下滑槽组21,上滑槽组11和下滑槽组21均沿着卡片60的进入方向、向卡片通道50倾斜;在卡片60的推动下,触点机构30沿上滑槽组11移动、托盘机构40沿下滑槽组21移动,直至触点部35和托盘机构40的上表面夹持在卡片60的芯片位置的上下两面,本实施例的读卡器100,通过在触点机构30的另一面设置托盘机构40,且托盘结构40可以设置成相对较小的加持力,不仅保持了触点机构30与卡片60的芯片之间的良好通讯,并且在卡片60弹出的时候,托盘结构40可以很轻松的脱开卡片60表面,不会造成卡片60被卡住而无法弹出,相比较传统的只有触点机构30的读卡器,很好地解决了夹持力和弹卡力之间的矛盾问题。
具体地,参照图4、图5所示,其中,图4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触点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中的托盘机构示意图;上滑槽组11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上滑槽,触点机构30上沿卡片60进入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四个上滑槽配合的四个触点滑动部33;下滑槽组21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下滑槽,在本实施例中,下滑槽组21包括四个下滑槽,触点机构30上沿卡片60进入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四个下滑槽配合的四个托盘滑动部43;这样,在卡片60的推动下,触点机构30沿着上滑槽组11移动、托盘机构40沿着下滑槽组21移动,直至触点部35和托盘机构40的上表面夹持在卡片60的芯片位置的上下两面,触点机构30和托盘机构40在移动时沿着固定路径移动,保持了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触点机构30远离进卡口70的一端设置有触点挡块31,托盘机构40远离进卡口70的一端设置有托盘挡块41,托盘档块41的高度高于卡片通道50的高度,托盘档块41抵接在触点档块31靠近进卡口70的一端,托盘挡块41用于在卡片60的推动下带动触点机构30沿上滑槽组11移动、托盘机构40沿下滑槽组21移动,直至触点部35和托盘机构40的上表面夹持在卡片60的芯片位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成托盘档块41抵接在触点档块31靠近卡片60进入方向的一端,触点档块31带动托盘挡块41移动;也可以设置成托盘档块41和触点挡块31的高度均高于卡片通道50的高度,都由卡片60直接推动其移动。
进一步地,读卡器100还包括上弹性件12和下弹性件22,触点机构30通过上弹性件12与上机壳10活动连接,托盘结构40通过下弹性件22与下机壳20活动连接,具体地,上弹性件12和下弹性件22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拉伸弹簧,触点机构30上靠近进卡口70的一端设有触点挂钩32,触点挂钩32与上弹性件12的一端连接,上机壳10上靠近进卡口70的一端设有上挂钩13,上弹性件12的另一端与上挂钩13连接;托盘机构40上靠近进卡口70的一端设有托盘挂钩42,托盘挂钩42与下弹性件22的一端连接,下机壳20上靠近进卡口70的一端设有下挂钩23,下弹性件22的另一端与下挂钩23连接,当读卡结束,卡片60弹出,触点机构30和托盘机构40沿着卡片进入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拉伸弹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触点机构和托盘机构移动过快导致机构不稳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弹性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即可。
更进一步地,上滑槽组11内设置有上限位部111,用于限定触点滑动部33的滑动行程;下滑槽组21内设置有下限位部211,用于限定托盘滑动部43的滑动行程。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机壳10上设置有多个卡扣部,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有六个卡扣部1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其他数量的卡扣部;下机壳2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六个卡扣部14扣合的六个突起部24,上机壳10和下机壳20通过卡扣部14和突起部24可拆卸式安装在一起,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机壳10和下机壳20上设置安装孔,然后通过螺接的方式可拆卸式安装在一起,便于读卡器的检修或者更换零部件。
参照图7和图8所示,其中,图7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卡片位于开始位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读卡器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卡片到位读卡时的示意图;卡片60位于初始位置时,托盘机构40和触点机构30位于初始位置,触点机构30没有接触到卡片60,随着卡片60的进一步进入,卡片60推动托盘挡块41带动托盘机构40和触点机构30一起运动到达预定位置,此时,触点机构30接触卡片60的芯片位置,托盘机构40抵接在相对触点机构30的卡片的另一面,实现对卡片60的双面夹持,不仅保持了触点机构30与卡片60的芯片之间的良好通讯,并且在卡片60弹出的时候,托盘结构40可以很轻松的脱开卡片60表面,不会造成卡片60被卡住而无法弹出,相比较传统的只有触点机构30的读卡器,很好地解决了夹持力和弹卡力之间的矛盾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读卡器,包括上机壳、下机壳和触点机构,所述上机壳与所述下机壳之间活动连接并形成进卡口和容纳卡片的卡片通道,所述触点机构的底部对应于所述卡片的芯片位置设有触点部,所述触点机构与所述上机壳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卡片通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还包括托盘机构,所述托盘机构与所述下机壳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卡片通道的下方;所述下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托盘机构配合的下滑槽组,所述下滑槽组沿着所述卡片的进入方向、向所述卡片通道倾斜;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所述托盘机构沿所述下滑槽组移动、所述触点机构向所述卡片通道倾斜,直至所述触点部和所述托盘机构的上表面夹持在所述卡片的芯片位置的上下两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槽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下滑槽,所述托盘机构上沿所述卡片进入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多个下滑槽配合的多个托盘滑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设置有与所述触点机构配合的上滑槽组,所述上滑槽组沿着所述卡片的进入方向、向所述卡片通道倾斜,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上滑槽组移动;所述上滑槽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上滑槽,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卡片进入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多个上滑槽配合的多个触点滑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触点档块,所述托盘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托盘挡块,所述托盘档块的高度高于所述卡片通道的高度,所述托盘档块抵接在所述触点档块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所述托盘挡块用于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带动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上滑槽组移动、所述托盘机构沿所述下滑槽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触点挡块,所述托盘机构远离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置有托盘挡块,所述触点档块和所述托盘档块的高度均高于所述卡片通道的高度,所述托盘挡块用于在所述卡片的推动下带动所述触点机构沿所述上滑槽组移动、所述托盘机构沿所述下滑槽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还包括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所述触点机构通过所述上弹性件与所述上机壳活动连接,所述托盘结构通过所述下弹性件与所述下机壳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件和所述下弹性件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拉伸弹簧,所述触点机构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触点挂钩,所述触点挂钩与所述上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机壳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上挂钩,所述上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挂钩连接;所述托盘机构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托盘挂钩,所述托盘挂钩与所述下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机壳上靠近所述进卡口的一端设有下挂钩,所述下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挂钩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槽组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触点滑动部行程的上限位部;所述下滑槽组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托盘滑动部滑动行程的下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上设置有多个卡扣部,所述下机壳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多个卡扣部扣合的多个突起部。
CN201510184716.6A 2015-04-17 2015-04-17 读卡器 Active CN104778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4716.6A CN104778430B (zh) 2015-04-17 2015-04-17 读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4716.6A CN104778430B (zh) 2015-04-17 2015-04-17 读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8430A CN104778430A (zh) 2015-07-15
CN104778430B true CN104778430B (zh) 2017-06-30

Family

ID=5361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4716.6A Active CN104778430B (zh) 2015-04-17 2015-04-17 读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843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364A (zh) * 2001-01-15 2002-08-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卡用连接器装置
EP1553663A2 (de) * 2004-01-09 2005-07-13 Stocko Contact GmbH & Co. KG Kontaktiereinheit für ein kartenförmiges Trägerelement elektronischer Baugruppen
CN104081417A (zh) * 2012-09-28 2014-10-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204557501U (zh) * 2015-04-17 2015-08-12 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 读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364A (zh) * 2001-01-15 2002-08-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卡用连接器装置
EP1553663A2 (de) * 2004-01-09 2005-07-13 Stocko Contact GmbH & Co. KG Kontaktiereinheit für ein kartenförmiges Trägerelement elektronischer Baugruppen
CN104081417A (zh) * 2012-09-28 2014-10-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204557501U (zh) * 2015-04-17 2015-08-12 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 读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8430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4454A (zh) 一种试剂卡理料传动装置
CN104778430B (zh) 读卡器
CN103943985A (zh) 一种插拔式sim卡连接器
CN204557501U (zh) 读卡器
CN206358562U (zh) 一种容量瓶摆放箱
CN105207010B (zh) 一种sim卡座防护装置和一种移动终端
CN204823244U (zh) 一种led支架的进料装置
WO2019237687A1 (zh) 笔体弹出结构、触控笔以及电子设备
CN105029838A (zh) 钩码拉链穿头机的拉链头转移装置
CN206147486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硬盘固定装置
CN107092939B (zh) 智能卡个性化设备的写卡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写卡机构
CN201890013U (zh) 一种按压式笔具
CN210189645U (zh) 基于皮带线的顶升定位机构
CN204105323U (zh) 抽屉滑轨缓冲器和缓冲式抽屉滑轨
CN20878837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夹具
CN202112619U (zh) 自动书架装置
CN110315682A (zh) 卡托注塑模具
CN206323370U (zh) 一种手机卡座
CN101458545B (zh) 移动存储设备用坞站
CN101123102B (zh) 光驱进退片装置
CN211512413U (zh) 一种具有导液槽的医用床板
CN206153399U (zh) 冲压模具
CN204894414U (zh) 一种模具
CN210821508U (zh) 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自动铅笔
CN205852203U (zh) 卡簧装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