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7759A -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7759A
CN104767759A CN201510195204.XA CN201510195204A CN104767759A CN 104767759 A CN104767759 A CN 104767759A CN 201510195204 A CN201510195204 A CN 201510195204A CN 104767759 A CN104767759 A CN 104767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xtr
registry entry
logon message
rlo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52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7759B (zh
Inventor
林长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952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7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7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7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该方法包括:MS接收到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时,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边缘设备注册装置,能够在不预先配置其它xTR上的RLOC地址的情况下,避免注册信息的相互覆盖。

Description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ocator/Identity Separation Protocol)这种建网思想形成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终端标识(Endpoint Identifier,EID)地址和路由位置(Routing Locator,RLOC)地址。EID为通信端点的主机地址与现有实现相同,在LISP中的作用类似于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拥有独立的空间。在LISP网络中,EID可以独立于RLOC进行迁移,RLOC可在现有Internet中路由转发,可全局路由,且根据网络拓扑情况进行聚合。EID之间通信的报文封装在RLOC之间的隧道中进行转发。
LISP在多点服务接入的组网下,可以不需要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orderGateway Protocol,BGP)把站点路由导入,简化流量的控制策略,减少核心网的路由表。
一个EID站点可以通过多个LISP的边缘设备(xTR)接入,往站点外的流量可以通过多个xTR实现负载分担或主备,从外网到LISP站点内的流量,也可以通过多个xTR实现负载分担。
同站点的多个xTR需要把站点内的EID向映射服务器(MS)注册,一个EID对应多个xTR上的RLOC地址,每个xTR注册时,需要知道该EID对应的所有RLOC地址。
现有实现时,在同站点的多个xTR上,相互配置对方的RLOC地址,这样每个xTR向MS注册时,EID对应的RLOC地址一样,不会相互覆盖。
上述实现方式需要手工配置,在动态获取RLOC地址时,不能预先获取其它RLOC地址,会导致MS上的注册信息相互覆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多接入xTR的注册信息相互覆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方法,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映射服务器MS上,该方法包括:
该MS接收到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时,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方法,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xTR上,该方法包括:
所述xTR在向映射服务器MS发送注册报文时,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合并标识并发送给所述MS,使所述MS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装置,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映射服务器MS上,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注册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时,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装置,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xTR上,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MS发送注册报文时,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合并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中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发送给所述MS,使MS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MS通过接收同一EID站点内多个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分别存储各xTR注册的注册信息并合并,而不会导致各xTR注册的注册信息的相互覆盖,能够在不预先配置其它xTR上的RLOC地址的情况下,避免注册信息的相互覆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册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xTR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S处理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包含的内容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LISP组网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中MS功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xTR功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应用于LISP网络中的MS上。该MS通过接收同一EID站点内多个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分别存储各xTR注册的注册信息并合并,而不会导致各xTR注册的注册信息的相互覆盖,能够在不预先配置其它xTR上的RLOC地址的情况下,避免注册信息的相互覆盖。
本申请实施例中LISP网络中各EID站点中,如果存在多xTR接入,各xTR均不需要配置其它xTR上的RLOC地址。各EID站点中的xTR之间可以是互为备份关系,也可以是互无备份关系。
各xTR上的RLOC地址可以是预先静态配置的,也可以是各xTR向DHCP服务器发送地址请求,而通过接收到的地址响应而动态获取的。
LISP网络中的各xTR向MS发送注册报文时,在注册报文中携带合并标识,表明该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可与本xTR所在EID站点内其它xTR注册的RLOC地址合并存储,而不是替换。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册报文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注册报文格式与现有实现中的注册报文格式相比,仅增加了合并标识字段,用于标识该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可以与同站点内其它xTR注册的RLOC地址合并存储,即一同存储,而不是互相替换。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为解决多xTR接入的问题,每个xTR在发送注册报文时,发送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如果一个EID站点只有一个xTR接入时,可以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实现方式,也可以按现有实现方式。
对于不同EID站点,可以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实现方式,也可以使用现有实现提供的实现方式,如一些EID站点使用现有实现方式,一些EID站点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注册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均可兼容。
本申请在下文描述具体实现过程时,以针对一个EID站点中无论存在几个xTR接入,均使用本申请提出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的实现方式实现为例,来说明xTR的注册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xTR注册过程。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xTR注册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MS接收注册报文。
步骤202,该MS接收到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时,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下面结合附体,详细描述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如何实现合并处理。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S处理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301,MS接收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
步骤302,该MS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8。
步骤303,该MS确定所述注册表项的状态是否为可合并,如果是,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4,该MS确定所述注册表项中的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如果是,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该MS使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更新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对应的RLOC地址,并刷新对应的xTR地址对应的老化时间,结束本流程。
本步骤中以更新对应的RLOC地址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判断一下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与本地存储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对应的RLOC地址相同,也可以不更新,仅刷新老化时间。
步骤306,该MS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
步骤307,该MS使用所述注册信息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RLOC地址替换本地存储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执行步骤309。
步骤308,该MS生成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并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步骤309,该MS针对注册表项中RLOC地址记录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并针对所述源地址设置老化时间。
上述实施例中针对任一xTR地址设置的老化时间到时,删除所述xTR地址,以及所述xTR地址对应RLOC地址,若所述注册表项中不存在其它RLOC地址,则将所述注册表项删除。
当使用现有技术实现注册方式切换到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式时,可能存在旧的未使用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注册的表项,需更新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式。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包含的内容的示意图。图4中针对一个EID站点的EID地址EID 1存储的注册信息。图4中RLOC地址RLOC 1和RLOC 2对应xTR地址为Xtr 1,RLOC地址RLOC N对应xTR地址为xTR N。在实际应用中,一个xTR可能配置或获取多个RLOC地址,也可能只配置或获取一个RLOC地址。
图4中的示意图仅是对MS上存储的注册信息的一个示意图,具体存储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LISP组网中xTR注册过程。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LISP组网示意图。图5中的EID站点中,有两个xTR接入,xTR 1和xTR 2上都会向MS发送注册报文,注册EID地址10.1.1.0对应的注册信息。
以动态获取RLOC地址为例,xTR 1和xTR 2分配配置环回接口1和环回接口2,并通过配置的环回接口向DHCP服务器发送地址请求报文,接收到DHCP服务器发送的地址响应报文,获取DHCP服务器响应的RLOC地址。xTR 1获取的RLOC地址为1.1.1.1,xTR 2获取的RLOC地址为2.2.2.2。
xTR 1获取为本xTR 1分配的RLOC地址后,向MS发送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为10.1.1.0,携带的RLOC地址为1.1.1.1,注册报文的源地址为xTR 1的地址。
MS接收到xTR 1发送的注册报文时,确定本地不存在所述EID地址10.1.1.0对应的注册表项,则生成EID地址10.1.1.0对应的注册表项,对应的RLOC地址为1.1.1.1,记录的xTR地址为xTR 1,并设置老化时间,同时标识该EID地址对应的表项的状态为可合并。
之后,xTR 2向MS发送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为10.1.1.0,携带的RLOC地址为2.2.2.2,注册报文的源地址为xTR 2的地址。
MS接收到xTR 2发送的注册报文时,确定本地已存在所述EID地址10.1.1.0对应的注册表项,且状态为可合并,并确定在注册表项中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中不存在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xTR 2),则将地址为2.2.2.2的RLOC地址增加到注册表项中,为RLOC地址2.2.2.2记录xTR地址为xTR 1,并设置老化时间。
后续再接收到xTR 1和xTR 2发送的注册报文时,如果各自携带的RLOC地址未变化,则只刷新老化时间;如果各自携带的RLOC地址变化,则更新对应的RLOC地址并刷新老化时间。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实现方式,不需要预先为一个xTR配置另外一个RLOC地址,实现多xTR的接入;并且针对动态获取RLOC地址的应用场景,也可适用。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边缘设备注册装置,应用于LISP网络中的MS上。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中MS功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601和处理单元602;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注册报文;
处理单元602,用于当接收单元601接收到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时,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较佳地,
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若确定本地存储了所述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则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若确定本地未存储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则生成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并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较佳地,
处理单元602,进一步用于生成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时,将所述注册表项标识为可合并状态;若确定本地存储了所述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之后,确定所述注册表项是否标识为可合并状态,如果是,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否则,使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更新所述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并将所述注册表项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较佳地,
处理单元602,进一步用于针对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记录对应的xTR地址,所述xTR地址为注册所述RLOC地址的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当确定所述注册表项的状态为可合并状态时,确定所述注册表项中的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如果是,使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更新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对应的RLOC地址;否则,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并为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记录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
较佳地,
处理单元602,进一步用于针对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设置老化时间;当接收到源为所述xTR地址的注册报文,且所述注册报文携带RLOC地址与注册表项中所述xTR对应的RLOC地址相同时,刷新为所述xTR地址设置的老化时间;当老化时间到时,删除所述xTR地址,以及所述xTR地址对应RLOC地址,若所述注册表项中不存在其它RLOC地址,则将所述注册表项删除。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装置,应用于LISP网络中的xTR上。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xTR功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701和发送单元702;
处理单元701,用于向MS发送注册报文时,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合并标识;
发送单元702,用于将处理单元701中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发送给所述MS,使MS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较佳地,
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为本xTR静态配置的RLOC地址,或动态获取的RLOC地址。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MS通过接收同一EID站点内多个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分别存储各xTR注册的注册信息并合并,而不会导致各xTR注册的注册信息的相互覆盖,能够在不预先配置其它xTR上的RLOC地址的情况下,避免注册信息的相互覆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方法,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映射服务器MS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该MS接收到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时,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包括:
若确定本地存储了所述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则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
若确定本地未存储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则生成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并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生成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时,将所述注册表项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所述若确定本地存储了所述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之后,所述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注册表项是否标识为可合并状态,如果是,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否则,使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更新所述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并将所述注册表项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记录对应的xTR地址,所述xTR地址为注册所述RLOC地址的注册报文的源地址;
所述当确定所述注册表项的状态为可合并状态时,所述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注册表项中的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如果是,使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更新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对应的RLOC地址;否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步骤,并为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记录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设置老化时间;
当接收到源为所述xTR地址的注册报文,且所述注册报文携带RLOC地址与注册表项中所述xTR对应的RLOC地址相同时,刷新为所述xTR地址设置的老化时间;
当老化时间到时,删除所述xTR地址,以及所述xTR地址对应RLOC地址,若所述注册表项中不存在其它RLOC地址,则将所述注册表项删除。
6.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方法,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xTR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所述xTR在向映射服务器MS发送注册报文时,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合并标识并发送给所述MS,使所述MS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xTR发送的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为本xTR静态配置的RLOC地址,或动态获取的RLOC地址。
8.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装置,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映射服务器MS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注册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任一xTR发送的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时,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本地存储了所述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则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若确定本地未存储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则生成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并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生成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时,将所述注册表项标识为可合并状态;若确定本地存储了所述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之后,确定所述注册表项是否标识为可合并状态,如果是,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否则,使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更新所述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并将所述注册表项标识为可合并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针对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记录对应的xTR地址,所述xTR地址为注册所述RLOC地址的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当确定所述注册表项的状态为可合并状态时,确定所述注册表项中的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如果是,使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更新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对应的RLOC地址;否则,将所述注册报文中的RLOC地址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并为增加到所述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记录所述注册报文的源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针对注册表项中的RLOC地址对应的xTR地址,设置老化时间;当接收到源为所述xTR地址的注册报文,且所述注册报文携带RLOC地址与注册表项中所述xTR对应的RLOC地址相同时,刷新为所述xTR地址设置的老化时间;当老化时间到时,删除所述xTR地址,以及所述xTR地址对应RLOC地址,若所述注册表项中不存在其它RLOC地址,则将所述注册表项删除。
13.一种边缘设备xTR注册装置,应用于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网络中的xTR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MS发送注册报文时,在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合并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中携带合并标识的注册报文发送给所述MS,使MS根据所述合并标识针对所述注册报文携带的终端标识EID地址对应的注册表项进行合并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报文中携带的RLOC地址为本xTR静态配置的RLOC地址,或动态获取的RLOC地址。
CN201510195204.XA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767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204.XA CN104767759B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204.XA CN104767759B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7759A true CN104767759A (zh) 2015-07-08
CN104767759B CN104767759B (zh) 2019-01-18

Family

ID=53649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5204.XA Active CN104767759B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677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799A (zh) * 2015-07-2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s服务器的快速恢复方法和设备
CN105591935A (zh) * 2015-08-26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迁移后eid-rloc映射关系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034A (zh) * 2009-07-08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数据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02088390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移动性的实现方法
CN102088448A (zh) * 2009-12-02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边界隧道路由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034A (zh) * 2009-07-08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数据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02088448A (zh) * 2009-12-02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边界隧道路由器
CN102088390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移动性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799A (zh) * 2015-07-2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s服务器的快速恢复方法和设备
CN105591799B (zh) * 2015-07-28 2018-1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s服务器的快速恢复方法和设备
CN105591935A (zh) * 2015-08-26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迁移后eid-rloc映射关系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5591935B (zh) * 2015-08-26 2019-04-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迁移后eid-rloc映射关系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7759B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670B (zh) 一种转发策略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1374899B2 (en)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betwee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endpoints and virtual machines
CN103581299B (zh) 服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49898B1 (en) Network packet encapsulation and routing
CN102710509B (zh) 一种数据中心自动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CN107579900B (zh) 从vlan网络接入vxlan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41028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US10341288B2 (en) Methods circuits devices systems and associated computer executable code for providing conditional domain name resolution
CN103916277B (zh) 实现重启时不中断转发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1715A (zh) 一种网络中虚拟机迁移的方法、网关及系统
EP2469766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90310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call setup
CN105591907B (zh) 一种路由获取方法和装置
EP3130133B1 (en) Multi tenancy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CN103618801A (zh) 一种p2p资源共享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045175B2 (en) Handling device generated data
CN103997479A (zh) 一种非对称服务ip代理方法和设备
KR102219270B1 (ko) Sdn 기반의 트래픽 처리 방법
CN105812495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4767759A (zh) 一种边缘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US201600447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477159B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olymorphic domain name resolution
CN106302845A (zh) 数据通道产品的域名系统地址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375489B (zh) 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80110A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时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